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西周时期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明显有国家性质的遗址,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有国家的社会。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时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周朝的衰亡和分裂时期,战国时期是春秋时期的延续,也是一个列国并立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变革最为频繁的历史时期。

3. 秦朝秦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秦始皇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秦朝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替的重要事件。

4. 汉朝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朝代。

刘邦建立了汉朝,开创了两汉的统治。

汉朝时期的汉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分裂时期,是中国史上比较复杂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内,中国历史上不同地域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比较频繁,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二、世界古代史1. 文明的诞生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程度是不同的。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反映。

2.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诞生。

古埃及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

古希腊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泉,其对政治、哲学、科学、艺术等方面的贡献被人们所称赞。

4.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文明之一。

古罗马文明对世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印度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印度古代文明对印度国内和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次战争。

它揭开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门,使中国彻底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可以涵盖多个方面,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条约、影响及启示等。

以下是根据多筒参考文章整理归纳的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一、要历事件1.鸦片战争●根本原因: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时间: 1840-1842年。

●结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 1856-1860年。

●目的:进-步打开中国市场。

●凶与帮凶:主凶为英法联军,帮凶为美俄。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图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量领土。

3.甲午中日战争●时间: 1894年。

●重要战役:黄海大战(邓世具壮烈殉国)、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要没)。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 1900年。

●目的: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

●结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洋务运动●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新、管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内容: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后期创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等。

●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要没。

6.戊戌变法●时间: 1898年(旧历戊戌年)。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语嗣同等。

●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结果: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7.辛亥革命●时间: 1911年(旧历辛亥年)。

●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果: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二、要历史人物1.林则徐●事迹:领导虎门销烟,成为民族英雄,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2024

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2024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什么特征?多元一体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元谋人,能制作工具,知道用火3.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4.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工艺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6.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的变法:商鞅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富国强兵)7.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都江堰(综合性水利枢纽,防洪灌溉水运)8.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政治思想: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著作:《论语》9.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11.秦始皇创立的制度?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皇帝掌握一切大权: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12.秦朝时我国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1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14.汉高祖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轻徭薄赋】使汉初经济恢复发展。

中考历史100个常考知识点

中考历史100个常考知识点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最早使用天然火的人是北京人。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夏朝。

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是秦朝。

4.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5.战国时期修建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是由李冰父子主建的都江堰。

6.世界上最长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

7.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嬴政。

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9.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朝代)。

术。

11.最早发明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的人是华佗。

12.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的人是祖冲之。

13.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贾思勰编的14.南宋时,全国第一大港是泉州港。

15.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在唐朝末年;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的人是孙思邈。

16.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北宋。

1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四川地区的交子。

19.两宋时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2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的《史记》。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1.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2.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北京故宫。

23.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24.林则徐是近代中国争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5.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中国赔款最多的26.中国人独立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27.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

28.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记》四军33.中国抗战以来的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1938年台儿庄战役。

34.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1940年的百团大战。

35.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万隆会议。

36.第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

37.最早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尝试的是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023中考考试历史必背知识点

2023中考考试历史必背知识点

2023中考考试历史必背知识点中考考试历史必背知识点(一)1. 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兴起的国家是:意大利。

2.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寓义)4. 被称为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是:但丁。

代表作是《神曲》。

5. 达·芬奇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6. 1492年,到达古巴海地,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哥伦布。

7. 1498年,到达印度,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的航海家是:达·伽马。

8. 1519~1522年,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科学真理的是:麦哲伦船队。

9.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领导人:克伦威尔。

1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志: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1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查理一世。

1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688年6的光荣革命。

13. 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文件是《权利法案》。

14.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建立的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15. 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爆发的事件是:列克星顿的枪声。

16. 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华盛顿。

17. 标志北美13个殖民地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独立的事件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18.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19. 被称为“美国国父”的人物是:华盛顿。

20.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爆发)的标志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中考考试历史必背知识点(二)21.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件是:《人权宣言》。

22.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政治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

23. 法国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路易十六。

24. 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是:雅各宾派专政(领导人:罗伯斯比尔)。

25.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军事帝国)的是:拿破仑。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文明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1.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时代
2.文化的诞生和新石器时代
3.三大革命: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
4.古代文明的发展: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国黄河流域文明
二、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起源与发展
2.周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3.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制度
4.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特点:农业经济、手工业和商业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1.秦朝和秦始皇统一六国
2.汉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3.唐朝的政治制度和辉煌文化
4.儒家、道家、法家的兴起和影响
5.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四、外来侵略与抗倭斗争
1.蒙古人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明朝的政治制度和辽东抗倭斗争
3.中国近代史以来的外来侵略和抗倭斗争
4.反对日本侵略的群体性抗战和全面胜利
五、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1.清朝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2.鸦片战争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3.维新的思潮和戊戌变法
4.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南昌起义
3.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日游击战争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文化大革命和开放
4.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一、中国古代史。

1. 先秦时期。

- 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商朝: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青铜铸造业发达,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诸侯要向天子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 春秋战国时期。

- 春秋争霸: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商鞅变法内容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等。

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 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家的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道家的老子主张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且可以相互转化;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墨家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法家的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 秦汉时期。

- 秦朝。

- 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 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

-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 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

- 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兵役,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等,导致农民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 汉朝。

- 西汉。

- 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中考历史核心知识点

中考历史核心知识点

中考历史核心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

1. 先秦时期。

- 原始社会。

-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 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

- 夏商周。

-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巩固统治。

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 春秋战国。

- 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内容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等,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 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儒家(孔子主张“仁”、孟子主张“仁政”)、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法家(韩非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等学派各抒己见。

2. 秦汉时期。

- 秦朝。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 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为抵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 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秦朝的暴政(繁重的徭役、赋税,严酷的刑法等)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 汉朝。

- 西汉初期,汉高祖、文帝、景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

- 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 丝绸之路开通,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帝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三国鼎立。

- 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中国古代史1、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简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⑴a富国——鼓励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b强兵——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d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⑵秦的国力骤增,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2、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认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⑴“迁都洛阳”“汉化政策”。

改管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

⑵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最终催生了大唐开放繁盛的新气象。

中国近代史3、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简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内容: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英协定关税。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⑴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⑵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掠夺北方领土250多万平方千米,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5、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简析《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内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兵费两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6、列举《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简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内容:赔款4.5亿两白银;严禁中国民众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拆毁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炮台,允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由各国派兵常驻;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7、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简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第一个兵工企业;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军工企业、北洋舰队。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⑵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简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9、列举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简析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⑴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文学革命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狂人日记》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⑵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0、简析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⑵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力量;极大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1、简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中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事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南昌起义。

13、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⑴会议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他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⑵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4、简析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点。

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5、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7、7,日军炮轰卢沟桥和宛平城,二十九军奋起还击,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

16、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17、了解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台儿庄战役:李宗仁,1938年,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性胜利。

百团大战:彭德怀,1940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18、简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19、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蒋介石为了争取时间,部署内战,采取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

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的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

20、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林彪罗荣桓,解放了东北全境;淮海战役,中原和华东解放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平津战役,华北解放军和东北解放军,聂荣臻林彪等,解放华北全境。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21、简析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⑴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⑵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⑶解放军战士的英勇善战22、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简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概况。

⑴兴起: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⑵发展:1895~1913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代表人物张謇⑶黄金时期:一战期间⑷萧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展空间狭窄。

抗战爆发后,大批破产,抗战胜利后民营企业山穷水尽。

中国现代史23、简析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24.简析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经济上: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政治上:完成了对旧乡村的改造,为以后在农村社会中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

25、简述“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意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简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1)内容:①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④开始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2)意义,十一届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会议作出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并放从这次全会揭开了序幕。

27、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简析经济特区创设的作用。

经协特区创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义现代化建设。

28、简述“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9、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0、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1955年:亚非些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并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保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1、简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的史实。

(1)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

《上海公报》的发表,表面中美关系开始步入关系正常化轨道。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2、以我园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世界近代史33、简析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文艺复兴的作用: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34、简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

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同时,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

34、简析《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

⑴《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⑵《独立宣言》标志的美国独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宣布自由、民主原则。

⑶《人权宣言》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35、简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结果建立起君主立宪体,这是英国革对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政治影响;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它是工业革命的前提)36、简析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37、简析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它是一次欧洲范围内的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并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38、简述华盛顿、拿破仓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作用。

⑴华盛顿的历史贡献,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实现美国独立;领导制订1787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在连任第一二届总统后主动放弃担任第三届总统的机会,开创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被尊为“美国国父”。

⑵《拿破仓法典》作用,它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典提供了范本。

⑶拿破仓对外战争。

积极作用: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革命思想;消极作用: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39、简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对欧美国家:欧美国家先后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对英国:为英国提供历史机遇,利用工业化化优势,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对人类: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同时也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

40、简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