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策略

合集下载

肝性脑病的护理

肝性脑病的护理

肝性脑病的护理
一、概述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
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以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意识状态
及行为表现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二)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1)有出血倾向者要注意观察血压和大便颜色,及时发现出血情况。

(2)预防感染:注意保暖,定时翻身,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3)避免使用含氮药物和镇静药、麻醉药,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4)保持大便通畅:导泻或灌肠有利于清除肠内含氮物。

(三)饮食护理
(1)控制蛋白摄入
(2)多食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昏迷者可鼻饲或静脉补充葡萄糖供给热量
(4)大量输注葡萄糖过程中,警惕低钾血症、心衰和脑水肿。

(5)清醒后壳逐步增加蛋白质饮食,最后给予植物性蛋白如豆制品。

(6)显著腹水者钠量应限制在250mg/d,入液量应加以控制
(四)昏迷病人的护理:患者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必要时吸氧。

做好口腔、皮肤、呼吸道、泌尿道等的护理,以免发生压疮、吸入性肺炎和其他感染加重肝性脑病。

给患者做肢体的被动运动,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肌肉萎缩。

必要时用冰帽降低颅内温度,以减少脑细胞消耗,保护脑细胞功能。

(五)用药护理: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肝性脑病的应急处置预案

肝性脑病的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肝硬化或其他严重肝病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脑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肝性脑病的突发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肝性脑病的认识,加强预防和早期识别。

2.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肝性脑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 降低肝性脑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应急处置流程1. 早期识别与报告- 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肝病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注意观察其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模糊、行为异常、睡眠颠倒等。

- 一旦怀疑患者出现肝性脑病症状,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急救-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吸氧。

- 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外界刺激。

-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必要的液体复苏。

- 针对消化道出血、感染等诱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病情评估与监测- 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等。

-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氨、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

-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 药物治疗- 降氨治疗:使用乳果糖、拉克替醇等药物,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

- 抗感染治疗:针对感染原因,使用抗生素。

- 镇静治疗:根据患者情况,使用适当的镇静药物。

5. 营养支持治疗- 对于昏迷患者,给予静脉营养或鼻饲。

- 恢复意识后,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注意选择低氨食物。

6. 密切观察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保持患者皮肤、口腔等部位的清洁,预防压疮和感染。

- 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

四、预案培训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肝性脑病的培训,提高其识别和救治能力。

2.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定期对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024版肝性脑病PPT医学课件

2024版肝性脑病PPT医学课件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肝性脑病的治疗将更加注重个 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基因特征等 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与综合治疗 肝性脑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内科、 外科、营养科等学科的合作,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新型药物与技术的研发
影像学检查
CT或MRI检查
通过CT或MRI检查,可以观察肝脏 形态、大小、密度等改变,以及有 无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
脑电图(EEG)
肝性脑病患者EEG表现为弥漫性慢 波,可辅助诊断肝性脑病并判断其 严重程度。
神经心理学评估
01
02
03
数字连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验
用于评估患者的注意力和 认知功能,肝性脑病患者 常表现为数字连接速度减 慢和错误率增加。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
介绍了近年来针对肝性脑病的新型治疗方法,如肝细胞移植、 基因治疗等,这些方法为肝性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 径。
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
阐述了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和预后评估指标,如生物标志 物、影像学检查等,这些方法和指标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 改善患者预后。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详细解释肝性脑病的病因、发 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
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展示,让 患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肝性脑病 的病理生理过程。
强调患者自我管理和定期复查 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 重视程度。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 施。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介绍了肝性脑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精神症状、肝功能异常等,

肝性脑病应该如何预防?

肝性脑病应该如何预防?

肝性脑病应该如何预防?*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肝性脑病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以及肝性脑病应该如何护理,肝性脑病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等方面内容。

*怎样预防肝性脑病:*一、预防1、预防并及时治疗消化道出血:预防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最根本的办法是降低门静脉高压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应及时给予止血,并及时清除胃肠道积血。

2、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如肠道感染,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坠积性肺炎,褥疮感染及败血症等,常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应及时合理地给予抗感染治疗。

3、防治便秘可给予乳果糖,山梨醇,果导,番泻叶,大黄,山梨醇,硫酸镁等酌情口服,也可给予开塞露塞肛,必要时给予清洁灌肠。

4、预防和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慎用镇静药,禁用含硫,含氨药物,严禁大量放腹水,减少手术,创伤及利尿过多等,祛除医源性因素。

*以上是对于怎样预防肝性脑病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那么,下面再看下肝性脑病的护理方法,肝性脑病的常见护理措施。

*肝性脑病常见护理方法:*一、一般护理对肝性脑病病人要设专护,床上安床挡,躁动者用约束带,以保证病人的安全。

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

取舒适体位并定时变换,防止产生褥疮。

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口腔、呼吸道、泌尿系感染。

吸氧,必要时头置冰帽、降低颅内温度,减少脑细胞耗氧,保护细胞功能。

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道细菌产氨。

建立静脉通路,及时合理用药。

注意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速度,防止稀释性低钾及低钠血症、心力衰竭、肺水肿以及脑水肿的发生。

*二、饮食护理昏迷前期开始数日内禁食蛋白质,共给足量的维生素,以高糖补充热能,待病情改善,逐步增加蛋白质供给。

昏迷不能进食者给与鼻饲流汁。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怎样预防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相关资料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肝性脑病”可以找到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肝性脑病的应急预案(多场合)

肝性脑病的应急预案(多场合)

肝性脑病的应急预案一、概述肝性脑病(HE)是由肝脏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是肝硬化等严重肝脏疾病的并发症之一。

其主要原因是肝脏无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导致毒素在体内积聚,影响大脑功能。

肝性脑病可分为轻微肝性脑病(MHE)和显性肝性脑病(OHE),其中OHE又可分为四期。

本文主要讨论显性肝性脑病(OHE)的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确保肝性脑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个体化、综合性、动态性;注重预防、健康教育、康复护理。

三、肝性脑病应急预案的内容1.早期识别与诊断(1)关注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患者,尤其是合并有腹水、感染、电解质紊乱等诱因的患者。

(2)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神经系统体征、肝功能指标等,定期进行肝性脑病相关评估。

(3)一旦出现肝性脑病症状,立即进行紧急评估,包括神经心理学测试、影像学检查等。

2.急性期治疗(1)迅速识别并去除诱因,如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如乳果糖、抗生素、维生素等。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

(4)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如人工肝、血液透析等。

3.康复护理(1)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易消化的饮食,适当补充支链氨基酸。

(2)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3)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4.健康教育与预防(1)加强肝性脑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

(2)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3)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肝性脑病诱因。

四、肝性脑病应急预案的实施与评估1.制定应急预案: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肝性脑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

2.培训与演练: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肝性脑病相关知识培训,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肝性脑病计划书

肝性脑病计划书

肝性脑病计划书介绍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功能损害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

它常见于肝硬化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异常、睡眠障碍等症状。

本文旨在介绍肝性脑病的相关知识,并提出一套完整的肝性脑病管理计划。

背景肝性脑病是由肝脏疾病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综合症。

肝脏在正常情况下会过滤血液中的毒素,但当肝功能受损时,毒素无法被有效清除,导致毒素在体内积累,最终影响到大脑的正常功能。

肝性脑病的症状轻重不一,严重的病例可能表现为昏迷甚至生命危险。

目标制定肝性脑病管理计划的目标是:1.提高患者对肝性脑病的认识和了解;2.减轻或延缓病情发展;3.缓解病痛症状;4.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计划内容1. 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的方式,增加患者对肝性脑病的认识和了解,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应向患者传达正确的治疗观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治疗。

2. 早期筛查和监测定期进行肝功能及相关指标的检测,以便早期发现肝功能损害,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神经系统功能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监测肝性脑病的发展情况。

3.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合理选用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乳果糖、抑制胆碱酯酶的药物等。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减少毒素产生和吸收,促进毒素排泄,并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4. 肠道细菌改变肠道细菌在肝性脑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调整肠道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减少毒素的生成和吸收,从而改善肝性脑病的症状。

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使用益生菌等方式来调整肠道细菌群落。

5. 营养支持患者常常由于食欲不振、恶心等原因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为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应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饮食、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等。

6. 康复训练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改善肌力和平衡能力,提高活动能力,增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训练可以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多种方法。

有效鉴别是否患有肝性脑病的方法

有效鉴别是否患有肝性脑病的方法

有效鉴别是否患有肝性脑病的方法怎么有效鉴别是否患有肝性脑病一、诊断1.早期诊断试验(智力检测试验)对于肝性脑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者,除需认真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外,尚需行下述几种方法进行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此检查不需特殊设备因而成为实用简便快速的最具价值的诊断检测方法,适于基层医院。

(1)数字连接试验:随意地把25位阿拉伯数字印在纸上,嘱病人用笔按自然大小用线连结起来,记录连接的时间,检查连接错误的频率,方法简便,能发现早期患者,其异常甚至可能早于脑电图改变,并可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

(2)签名试验:可让患者每天签写自己名字,如笔迹不整,可发现早期脑病。

(3)搭积木试验:如用火柴搭五角星,或画简图,或做简单的加法或减法。

2.诊断本病的诊断以临床诊断为主,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主要根据患者:(1)有严重的肝病和(或)广泛的门-体分流(门静脉高压症或门体分流术后)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检查异常。

(2)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3)并常伴有血氨升高和(或)支/芳氨基酸比例下降或倒置。

(4)脑电图或视觉诱发电位的异常并排除其他原因。

(5)脑脊液压力及常规检查正常;即可做出诊断。

(6)如能找到引起肝性脑病的诱因者更有利于诊断。

3.脑水肿的诊断脑水肿通常根据颅内压升高的征象来判断,但病人处于Ⅳ期肝性脑病(深昏迷)时颅内高压特点常不明显,易把此期各种表现都归因于肝性脑病而忽略脑水肿的存在,以致不少患者生前漏掉了脑水肿的诊断,如果肝性脑病患者昏迷程度加深,血压升高,脉缓而洪,呼吸深快,球结合膜明显水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可迅速见效,脑水肿的诊断即可成立,此外,头部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诊断脑水肿都有帮助,用颅内压监护器监测颅内压是当前应用的重要技术。

二、鉴别诊断典型的肝性脑病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应注意以下几点:1.肝性脑病前驱期症状一般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极易漏诊,延误病情,故对严重肝病或门脉高压症或门体分流术后病人,必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认真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行数字连接试验,签名试验,绘画或搭图形试验,及早做出诊断。

肝性脑病护理诊断和措施

肝性脑病护理诊断和措施
肝性脑病护理诊断和 措施
演讲人:
日期:
REPORTING
• 肝性脑病概述 • 护理评估 • 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 药物治疗与观察要点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目录
PART 01
肝性脑病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肝性脑病(HE)是一种由严重肝病 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对于使用镇静剂的患者,应密 切观察其呼吸和意识状态,防
止发生窒息等意外情况。
不良反应监测及处理方法
01
监测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热等,立即停药并报 告医生处理。
02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如低钾血症等
,及时纠正。
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救治
03
收,减轻肝脏负担。
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
02
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提供足够的能量,维持正常的
生理功能。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03
肝性脑病患者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
菜、水果等,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素的需求。
肠内营养支持技术应用
鼻胃管或鼻肠管喂养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 胃管或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以 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急性脑病期针对性护理
迅速去除诱因
积极寻找并去除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 如感染、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等。
慎用镇静药物
避免使用镇静药物,以免加重脑病症 状。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可给予适
当的约束和保护措施。
限制蛋白质摄入
减少蛋白质摄入,以减轻肝脏负担, 同时保证热量供应,防止负氮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patology 2007;45:879-885. Hepatology 2002;35:357-366.
MHE和CFF与肝硬化病人生存期相关
Estimation Cohort
Validation Cohort
• CFF与生存期:CFF<39Hz的肝硬化患者达到5年生存期比例显著小于CFF≥39Hz
2014 Practice Guideline HE AASLD and EASL. Hepatology. 2014;60(2):715-35.
推荐等级
II-2级,A1
II-1级,B1 I级,A1 I级,B2
I级,B2
II-1级,B2级 II-3级,B2
肝性脑病的治疗策略——指南推荐
预防OHE和终止预防的推荐意见
认知 控制
实时更新的 情境信息
Stroop测试方法
• 测试一:选出####的颜色(图示正确答案“绿”) • 测试二:选出文字的颜色(图示蓝色的“绿”字,正确答案为蓝色)
EncephalApp
测试一
测试二
结果呈现
Stroop测试App
• 测试一时间+测试二时间结果>190秒时考虑CHE • ROC值为0.91,其中无OHE史的患者ROC值为0.88 • 可预测OHE发作
• • • 国外:HE 30~45%, OHE 10~14% 我国:HE 10%~50% TIPS 术后:25%~45%
全国16家教学医院:CHE 发病率39.9%
100 80 60 40 20 0
56.1
39.4
24.8
Child A Child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CHE全球患病率 20-80% CHE我国患病率 29.2-57.1% (不同诊断标准)
Amodio P et al. Hepatology, 2013, 58 (1): 325-336. Vilstrup H et al. Hepatology, 2014, 60 (2): 715-735. Takuma Y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0, 32 (9): 1080-1090
肝性脑病 早期诊断 与 防治策略
DIAG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OPHYLACTIC STRATIGY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主要内容
肝性脑病的 流行病学 肝性脑病的 早期诊断 肝性脑病的 防治原则 乳果糖在肝性脑病防治中的作用
流行病学
发生率 & 患病率 高
• 一般知觉辨别 时间及错误两个指标 能力 ,但错误无法被量化 • 灵活性 学习效应 • 知觉辨别能力
J Hepatol 2001;34:768-773. Kavish R.,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4;109:1757-1763.
CFF——临界闪烁频率
• 测试注意力 • 原理:视网膜角质细胞内水肿视网膜病变 • 简易、可重复 • 不受教育影响,年龄影响小 • 阳性标准为 CFF < 39 Hz / 38 Hz ,与OHE发生风险相关
推荐意见
乳果糖被推荐用于预防肝性脑病初次发作后的复发 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被推荐用于预防性肝性脑病二次发作后的复发 对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后肝性脑病的预防,不推荐常规预防性 治疗(乳果糖或利福昔明) 在诱发因素得到很好的控制(例如感染和静脉曲张出血),或者肝功能或
Child C
CHE患病率%
HBV携带率7.9%(2011)20%慢性乙肝20%肝硬化
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2013,重庆) Hepatology. 2014 Aug;60(2):715-35. Wang JY et al.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3;19:4984-4991. Liu et al. Lancet 2007;369:1583-1583 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11; 23:695 Mauss et al. Hepatology: a clinical textbook 2014 Romero-Gomez. Am J Gastroenterol 2001;96:2718–23. Boyer TD. Hepatology 2005;41:386–400
肝性脑病患者首选肠内营养
肝性脑病患者能量摄入量为 35-40 Kcal/kg/d;蛋白质摄入量为 1.2-
1.5 g/kg/d ,推荐摄入植物蛋白
鼓励少食多餐,避免日间3-6h不进食 建议吃夜宵,夜宵中含至少50g碳水化合物 补充微量元素,尤其是补锌 显性肝性脑病患者早期仍需适当限制蛋白摄入
328,0000乙肝后肝硬化患者 131,0000 CHE患者(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
生存率 低
慢性肝病患者一旦发生肝性脑病,则 预后不良,其1 年生存率低于50%, 3 年生存率低于25%
随访 13.0-14.6月
170例
肝硬化患者
30%
首次OHE
42%
住院
19%
死亡/肝移植
与风险增加相关 HR*分别为2.1, 2.5, 3.4
介入CHE可能改变患者预后
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2013,重庆) Am J Gastroenterol 2014;109:1757-63
56% CHE
影响生活质量
国外 国内
与非MHE患者相比,MHE患者除了交流外,在心理生理等方面均受到影响
Prasad S et al. HEPATOLOGY 2007;45:549-559. Wang JY et al.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3;19:4984-4991.
• 神经心理学测试
– – PHES MMSE*
注意力
记忆力
精神运动速度 视觉空间感知力
反应抑制 语言能力
信息过程延迟

Stroop Test

神经生理学测试
– EEG


P300
CFF

神经影像学方法

– –
CT
MR PET
Metab Brain Dis 2004; 19:253-67.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1;16:531-5.
无明确肝细胞疾病
• 发作性HE:诱因、自发
性、复发性 • 持续性HE:轻度、重 度、治疗依赖
• 轻微HE=亚临床HE,常
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 通过神经心理测试才能 发现。
最凶险
Hepatology. 2014 Aug;60(2):715-35.
最常见
肝性脑病分级与临床实际应用
WHC ISHEN 未受损
微生态制剂 其他药物:谷氨酸盐、精氨酸等
《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中华消化杂志 2013;33:581-592
肝性脑病的治疗策略——指南推荐
治疗OHE方法的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
明确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并治疗
乳果糖是治疗发作性显性肝性脑病的首选药物 利福昔明可以作为乳果糖预防显性肝性脑病复发的有效辅助治疗药物 对常规治疗无应答的患者,口服BCAAs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或者辅助治疗 方法 对常规治疗无应答的患者,静脉输注LOLA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或者辅助 治疗方法 新霉素是治疗显性肝性脑病的替代选择 甲硝唑是治疗显性肝性脑病的替代选择
MHE 轻微 CHE 隐匿 1级
描述 无脑病,无HE发作史
神经心理学检测显示精神运动 速度/执行能力/神经心理变化 ,而无精神异常的临床表现
实际操作 所有检查均为正常
心理检测/神经心理测试异 常,而无临床能发现异常 无时间和空间定向障碍(见 下文),临床体检或监护人 发现一些认知/行为异常
评论
缺乏公认的诊断标准; 需要当地标准及专家参 与
低血糖
90%肝性脑病患者,仅仅去除诱因就可控制肝性脑病
《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中华消化杂志 2013;33:581-592 2014 Practice Guideline HE AASLD and EASL. Hepatology. 2014;60(2):715-35.
营养支持
合理的营养支持是肝性脑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诊断
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
Bajaj JS.Hepatology. 2015 Sep;62(3):955
肝性脑病的分型
A型
肝性脑病伴急性肝衰
B型
肝性脑病伴门体旁路
C型
肝性脑病伴肝硬化和门 脉高压和/或门体分流
• 急性肝功能衰竭相关,
起病2周出现HE,亚急 性时2-12周
• 单纯门体旁路所引起,
轻度的认知障碍 欣快或焦虑 注意时间缩短 加法/减法计算能力损害 睡眠节律异常
嗜睡或淡漠 时间定向异常 明显的人格改变 不恰当行为 运动异常 扑翼样震颤 昏睡到伴昏迷 对刺激有反应 明显定向障碍 行为怪异 昏迷
临床发现常常难以重复
2级 OHE 显性 3级 4级
时间定向障碍(以下问题至 少3项错误:日期,星期 几,月份,季节或年份)± 其他症状 空间定向异常(以下问题至 少3项错误:国家,省, 城市,或地点)±其他症状
PHES
PHES
测试方法 方法说明 测试原理 缺点
受年龄、视力、文化 程度影响, 易产生学习效应, NCT-B中国患者对字 母不熟悉, 正常范围须经校正 测定将随机排列的1-25个数字 NCT-A 数字连接试验-A 按顺序连接所用的时间 • 注意力 • 执行能力
测定将数字1-13及字母对应顺 NCT-B 目前指南所推荐的金标准 数字连接试验-B 序连接所用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