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及措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及措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及措施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及措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不仅涉及到土地、水资源、植被的保护,还包括了气候、生态环境的保护。

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开展,遵守环境保护的原则,当前重点是加强对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保障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保护原则1、绿色通道原则:公路建设应尊重自然环境,避免损害环境,尽可能使用自然物质,尽可能减少人工破坏,尽可能利用和保护自然空间,防止或减少污染,保护植被,增加生态效益,促进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低碳原则:公路建设应尽可能的减少污染排放,以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

3、可持续发展原则:公路建设要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损害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

4、综合考虑原则:公路建设应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规划,防止环境损害,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保护措施1、按照环境保护的原则,精心规划:公路建设应该结合当地的环境资源,结合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精心规划,使公路建设不损害环境,维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2、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公路建设应当建立合理的环境保护设施,如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污染控制检测设施、植被保护设施等,以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3、强化环境管理:公路建设应当重视环境管理,加强环境检测和监督,强化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和推广环保技术,保护公路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4、定期检测:公路建设应当定期检测环境质量,及时发现和治理环境污染,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5、强化教育宣传:公路建设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环保意识,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及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规划,严格的管理,充分的宣传,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1)施工期间,遵守国家及青海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保通的有关规定,无条件服从当地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任何关于环境保护的指令。

严格按合同文件、设计文件中明确及发包人的环保、水保要求组织生产、生活,并以此为依据严格要求全体参加工程建设人员。

(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原生植被破坏,严格按照设计指定或监理人、或发包人指定的取土物、料场、弃土坑和相应的便道取土、取样、弃渣,取土取料先将原表土及植被分割划块铲起并妥为存放,取料结束后恢复原植被;固定运料路线。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及时清理、平整施工营地、便桥便道和取弃土场。

(3)不乱弃乱挖,施工中产生的各类弃土弃渣应加强调配,严禁侵占河道、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严禁占用高寒植被发育的草地资源;建筑垃圾和生活堆放到指定地点,必要时平整、覆盖,避免流失,污染环境。

(4)施工便道、施工营地、施工场地及取弃土场必须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应按设计要求布设,不得随意扩大范围,认真落实好环保措施,避免环境污染。

凡需变更的必须报请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5)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协同项目法人组织核查保通工程的施工质量、完善程度、其他保通设备和抢险保通措施的落实情况,在上述条件满足后,主体工程方可开工。

(6)随时检查保通便道、便桥及其他保通设备的使用情况,加强日常维修养护,及早排除断通隐患,使保通便道、便桥等全天候保持良好的行车条件。

常备抢险保通设备、工具等,及时处理有关陷车、阻车、断通事故。

(7)制订切实可行的冬季停工和交工前的养护保通措施,落实责任,配备专职人员和设备。

有安全隐患的路段必须设置临对醒目的指示标志;保通人员要随时巡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加强日常维修养护,保证道路畅通和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行。

(8)高度重视施工期间生产和临时生活设施产生出污染物的处置;禁止将可能产生高污染的建材堆放在水源地周围区域。

公路工程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一、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1、落实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达到“环境污染控制有效,环境污染有效控制,土地利用节约资源,节能措施落实到位”的目标,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之路。

2、加强施工期水位水量监控制测量、信息反馈工作,杜绝隧道施工中发生山顶地表水及地下水大量漏失。

施工期产生的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达标排放。

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减少水土流失数量。

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原则水土保持的原则: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

建立管理控制体系。

建立与地方各级环保、水保、河道、风景名胜区等主管部门沟通机制,主动接受监督检查。

把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公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工程中节约用地,尽可能利用荒地,合理调配土石方,工程结束后应及时对取弃土场平整,恢复植被或复耕。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管理、避免机具大面积碾压和人为破坏植被,保护自然环境。

三、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制度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运用技术的、管理的手段及其它制度措施,对污染源进行监督管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

明确责任,分级管理,层层落实。

强化现场施工管理,确保水土保持工作满足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国家法律、自治区的有关规定以及相关设计编制单独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水土保持方案;同时,在施工中严格按方案进行,并留存相关的资料(反映开工前、施工中、完工后的原始情况、变化情况、治理情况的图片、影象、文字)。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框图环保保护、水保保持达标各工序、班组、岗位人员做好职责内的具体工作各工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实施小组1、制定项目环保措施和分项的环保方案。

2、监督各项环保技术措施的落实。

3、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4、组织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和文明施工培训和考核。

公路工程施工环保保证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环保保证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环保保证措施1、临时工程环境保护措施施工驻地、仓库、施工机具停置及堆料场地等小型临时设施,不得将其设置在植被覆盖良好的地段。

施工驻地生活垃圾及时清理,遵守建设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垃圾处理,不随意扔撒或者堆放,防止污染环境。

在工程完工后的规定期限内,拆除全部临时房屋和施工临时设施,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施工废弃物全部按规定处理,并按上级批准的方案完成环境恢复。

2、施工便道环境保护措施合理规划施工便道,便道选择最优方案,并按批准方案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确保便道畅通。

严格执行建设单位要求的便道标准,避免因标准降低带来对环境与水土保持的影响。

便道填筑所需填料贯彻集中取土的原则,严禁在便道两侧取土。

施工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做好临时排水。

施工车辆、机械及行人必须严格按规定路线在便道上行驶,不得随意在便道外碾压、踩踏。

3、取弃土场及砂石料场等环境保护措施场地原则上按设计指定料场,尽量避开可视范围与风蚀沙化地段,不得占用农田、植被发育区,宜选在荒地与植被稀疏地段。

集中取石料场应选择在石质良好的山包、高地或基岩出露的地段。

取土场的取土数量以不形成低洼地为原则。

基土应及时清运,禁止随意堆弃;对开挖的河岸边坡,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岸坡防护措施,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取弃土场、砂石料场严格按照审批范围进行开采使用。

弃土、弃渣严禁侵占河道、倾入沟渠或环境敏感区。

材料场、预制场和采石场的材料堆放地尽量远离居民区、河流等。

4、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施工中,不得将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河流或其它水体。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准倒入河流、沟渠等水域内,避免污染水体,淤积河流、水道等。

5、竣工后的环境恢复措施施工完毕后,根据设计文件和环境保护要求,对施工环境(包括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等)进行恢复。

对所有生活营区、临时工程根据环保要求进行场地平整清理,尽量恢复原貌,必要时用合适的土料覆盖地表。

(完整word版)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要点及防治措施

(完整word版)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要点及防治措施

一、公路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公路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施工期是生态保护措施落实的关键。

(一)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1、长期影响:(1)道路的廊道与分隔效应: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如采取建立“生物走廊”;(2)迫近效应:是一种间接影响,对自然保护区的珍稀资源的保护造成巨大威胁,出现路通山空鸟兽尽的现象。

(3)诱导效应:交通建设后,间接地造成城镇景观代替农村景观或自然景观的巨变。

(4)水文影响:改变地表径流的固有态势,从而造成冲、淤、涝、渍等局部影响。

(5)土地利用的影响:交通占地会减少本已不多的耕地,加剧对剩余耕地的压力。

(6)生态敏感地区的影响:交通运输路线长,会穿越各种生态系统,其中不可避免会涉及一些特殊的、敏感的生态功能区。

如:自然保护区、天然森林、水源保护区、特殊地址地貌及生态脆弱区、自然灾害多发区等。

(7)景观影响:一是切割连续的自然景观,使其空间连续性被破坏;二是占领和破坏重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区域景观资源受到影响;三是新景观影响系统的视觉环境,使沿线居民的景观环境受到影响;2、短期影响:指在施工期间及前后1-2年的短期时间内。

主要表现在:(1)施工车辆碾压草原,造成草死沙扬,或车道成沟,逐渐形成沟壑;(2)为开辟施工辅道和作业场地,要清除地表植被,有可能影响珍稀物种的生长也会加剧水土流失;(3)筑路工人,偷闲行猎,会使公路沿线动物受威胁;(4)筑路改变地表排水,会使低地积水;(6)高填深挖,可能影响地下水脉,造成泉流涸断,继而影响人畜饮水,或改变表层土壤的含水量,从而使植被类型发生变化。

(二)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1、工程疏浚、抛泥、吹填施工:(1)悬浮物增加对施工水域近岸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施工造成水域内局部水质浑浊,影响游泳生物的生存环境;(2)底质破坏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改变了生物的原有栖息环境,在后期会出现有其它附着生物为主的新的生物群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要点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要点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要点及防治措施公路建设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要点和防治措施,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下面是关于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的要点及防治措施:1.规划阶段:在公路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公路线路和布局。

应避开敏感生态环境和保护区,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2.设计阶段:在公路设计阶段,应优先考虑节约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技术措施。

比如,通过减少土方挖填量,减少爆破和硬化,以降低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

还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减少水体的污染。

3.施工阶段:在公路施工阶段,必须制定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比如,在施工现场周围建立防护网,防止灰尘、噪音和水污染等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另外,严格控制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做到垃圾分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固废综合利用。

4.运营阶段:在公路运营阶段,应加强公路的监测和管理,做到科学合理的运营和维护。

及时发现和处理公路运营中的环境问题,比如排放物的控制和道路表面的清洗等。

另外,还应加强公路绿化,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减少路面水土流失和环境噪音。

5.环境监测:在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公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和监测,比如水质、大气、土壤和噪音等。

监测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避免环境污染和破坏。

6.环境教育:在公路工程的各个阶段,都应进行环境教育和培训,提高项目相关人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为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提供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和遵守相关环境保护规定和规范。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的要点和防治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规划阶段的科学布局、设计阶段的节约资源技术、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运营阶段的监测和管理、环境教育及培训等。

只有在整个公路工程生命周期中,不断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公路工程是指为保障交通畅通和提高交通效率而修建的道路工程。

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的同时,环境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公路工程应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公路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进行详尽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监测和评估环境影响。

评价结果应纳入决策依据,避免对环境产生过大的破坏。

2.科学合理的线路规划公路线路规划应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对土地、水资源、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规划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已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利用,在不得已时选择最优的线路。

3.强化施工阶段的环境监测和保护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土壤、水质和空气质量的监测,防止因施工引起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合理使用施工、排污等设备和材料,降低噪音和粉尘的产生,并采取措施避免施工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4.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保护和修复沿线的自然生态系统。

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破坏湿地、林地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重要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对特殊保护动物的保护。

5.合理开展水资源管理公路工程建设可能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如加强对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监测,严格控制河道改道和水库淹没的范围,尽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

6.促进能源节约和减少排放公路工程应倡导节能减排原则,采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和先进材料,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促进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和交通拥堵。

7.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公众参与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应制定相关规定,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

社会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发挥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违法行为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公路工程建设必须充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

这既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方案一、前期准备阶段在公路工程施工前的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做好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调查评价:进行调查评价工作,了解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

2.预布置工作:在施工现场周围建立围挡,设置标志牌,保护现有植被,防止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3.制定环境管理计划:根据调查评价的结果,制定详细的环境管理计划,明确施工期间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二、施工阶段在公路工程的施工阶段,需要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建立施工管理系统:建立环境监测与评估系统,定期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2.建设施工区域:按照环境管理计划的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区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噪音控制:采取隔音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严格管理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噪音排放,制定作业时间限制,避免在敏感时段开展噪音大的施工活动。

4.空气污染控制:加装除尘和排气装置,对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排放检查和维护,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和气体排放。

采用绿化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地裸露,避免土壤侵蚀和扬尘污染。

5.水污染控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雨季进行施工,减少高强度降雨对施工现场的冲刷和水污染风险。

合理布置下水道系统,对排污口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得到正确处理。

6.废弃物管理:对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采取分类、分装、清理和妥善处置措施,确保废弃物不造成环境污染。

7.生态保护:对施工现场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的破坏。

建立保护区,保护和移植可能会受到施工影响的动植物。

8.监督检查:设立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和监管。

三、竣工和投入使用阶段在公路工程竣工和投入使用阶段,需要做好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清理施工废弃物:及时清理施工期间积累的废弃物,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改建工程田桥至檀林段
一标二工区






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保护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目的
为保有证施工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工程绿化完善美观,水保措施
到位,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速公路,结合我部工程施工特点,在施工中坚决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严格执行环境影响
评价制度、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和国家、四川地方上有关的环保法规、标准;贯彻“预防为主、建设与保护并重”原则;采取国际先进的环保技术和严格的施工期环保管理措施,切实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复意见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特制定本应方案。

2、编制依据
⑴建设单位的管理办法、控制体系及主要标准、实施细则。

⑵设计文件。

⑶达州至万州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土建标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⑷施工承包合同。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管理条例、水土保持法、水法、
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条文。

3、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为本项目工程的设计范围,含主体工程、临时工程的施工场地、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取弃土场、砂石料场几储存场、以及
临近受影响的范围。

二、工程概况
项目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暖、春旱、夏热、
秋凉,降水充沛的特点。

参考地方:达县。

多年平均气温 16~17℃间,七月最高,一月最低,极端最高气温 42.3℃,极端最低气温为 - 4.7℃。

多年平均降雨量 1190mm左右,且多集中在 5~9月五个月,
占年降雨量的 75%。

春季雨量小,降雨日数少,夏季雨量多,强度大,秋冬季降雨日数多,而雨量不大的特点。

相对湿度多年平均值为 80%。

冰雪少见。

风向受大巴山影响,多为东北风,平均风力 1.6~2.1级,
最大达 8级。

甘坝咀大桥跨越新宁河,路线经过区域河流为长江水系,属长江
支流渠江水域。

渠江与区外合川汇入嘉陵江,在渠县上分为两支,西
支为巴河、东支为州河。

州河发源于大巴山南麓,在宣汉由前河、后
河相汇称为州河,沿途纳入明月江、铜堡河等。

地下水的赋存与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地貌、岩性、气候和古
地貌条件的控制,根据赋存条件和水理特征,测区主要分布松散岩类
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

据现场对州河、明月
江等地表水和松散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钻孔中采样试验结果
看,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三、环境保护方针及目标
1环保方针:
以人为本遵纪守法节能降耗预防污染持续改进造
福人类
2环保目标
遵守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
度,严格执行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实施环境保护目标,合理组织施工活动,不因施工活动使项目施工区及周围环境质量
明显降低,保护施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和区域人群健康。


护生态、绿化环境、改善施工环境。

环保目标:在当地环保部门指导下,在施工过程中和工后采取有
效措施保护环境,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无水土流失现象,无乱堆乱弃
土现象,无施工区域外地貌、地形、天然植被被破坏现象,无水源、
大气污染现象,控制噪声污染。

具体指标:确保工程项目合同要求实施兑现率
100%;确保环境投诉处理率 100%;
四、环保组织机构、职责及管理体系
1、组织机构
为了搞好本工程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各项工作,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环保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项目部综合部。

领导小组职责:
⑴、严格执行设计文件中对环保、水保的要求以及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把环保水保工作落到实处。

⑵、负责本项目环保体系的建立健全,成立环保水保领导小组,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等。

⑶、明确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并把目标分解落实。

⑷、组织召开环保工作会,并定期检查评比,督促落实环境措施。

⑸、组织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水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全员环保、水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⑹、及时向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编报结合工程特点的环水保施工措施,主动接受监督检查
⑺、完善各种环水保资料,办理竣工验收事宜。

2、环保水保职责
⑴安全质量环保部职责
组织学习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贯彻执行领导小组的指示并督促落实。

保持与业主、环境监理及地方环抱部门的联系,接受监督检查和指导。

负责环保体系标准和有关规章的贯彻落实,确保环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组织对下检查和指导工作,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和收集环境保护好的做法,并在本标段推广应用。

⑵环保工程师职责
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业主及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

遵照执行项目部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和指令,同上级和相关业务部门保持联系,对下做好环保指导和服务工作。

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负责环保管理体系在本职权范围内有效运行。

⑶专职环保员的职责
对施工区域内的环保工作、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情况负业务责任。

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贯彻和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业主
的环保规定,以及上级单位的要求。

做好环保水保工作的实施、检查、验收和奖罚工作。

⑷作业队队长职责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业主及施工
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

遵照执行项目部下发的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和指令,同上级业务
部门保持联系,加强施工环保管理,保证环保管理体系在本队有效运
行。

加强对本作业队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
识,使人人知道保护环境就是珍爱生命。

对本作业区域内的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全责。

3、环保水保工作原则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原则见下表。

序号工作原则原则具体内容
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 ISO14000 1依法行事《环境保护体系》,并按照招标文件规定,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
作,接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监督检查
工程施工中,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同正式工程同时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验。

2三同时
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与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放在同等位
置管理;环保水保工程质量标准同工程质量标准放在同一尺度来验收。

3同一尺度
4一把手负责5预案在先
由项目经理担任环保水保领导小组组长。

作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第一管理者,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

工程开工前,预先制定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方案,报经当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部门批准,并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备案。

4、环境保证体系
贯彻执行《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
1996),针对工程及环境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 建立完整 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图,保证环境管理体系 的有 效运行。

保证体系图见下页: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证体系框图
安质部
总 工 程 师 财务部
项 目 部 主 任 组 织 保 证 作 业 班 组 工 区 长 物资设备部 综合办公室
试验室
副 主 任 制定环保方案和措施 施 工 环 保 、 水 土 保 持 体 系 安质部 对照检查、监督落实 协助监督环保方案和措施 的落实 制订环保目标责任制和监督管理方法 密切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
制 度 保 证 综合办公室 贯彻执行环保法规文件
物资部
试验室 指定设备、物资防治措施 监督、检测环保效果
及 时 反 馈 环 保 信 息 最染 大, 极 配 合 上 级 部 门 执 检 查 、 管 理 积 分落 解实 到到 工个 序人 , 施 行接 环受 保管 法理 规 限提 度高 地综 减合 少能 污力
工 保 证 ,
5、环保水保程序
环境管理的程序及监察计划按以下流程图进行:
五、环保水保措施
1、环保、水保组织措施
成立环保协调领导小组。

设立安全质量环保部,配专职环保、水保管理人员,分级管理,负责检查、监督各环节环保和水保工作的落实。

环保协调领导小组的工作内容是在施工过程中,有计划地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制定环保、水土保持措施,控制环境污染,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创造适宜的劳动和生活环境,保护自然生态和人身健康的和谐发展。

加强对作业队的教育和管理,使人人心中都明确环保工作的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