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碱含量

合集下载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93主编单位:南京化工学院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993年12月12日1 总则1.0.1 本标准规定了防止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破坏的混凝土最大碱含量。

1.0.2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活性骨料的各种工程结构的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1.0.3 引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 《砂、石碱活性快速鉴定方法》CECS48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176《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203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 2 术语2.0.2 碱—硅酸反应碱—硅酸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的碱与骨料中活性SiO2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ASR。

2.0.2 碱—碳酸盐反应碱—碳酸盐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的碱与活性白云质骨料中白云石晶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ACR。

2.0.3 碱含量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混凝土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kg/ 计;混凝土原材料的碱含量是指原材料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重量百分率计。

等当量氧化钠含量是指氧化钠与0.658倍的氧化钾之和。

2.0.4 混合材混合材是指水泥制备过程中掺入水泥熟料并与熟料共同粉磨的活性混合材料。

2.0.5 掺合料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掺入混凝土的粉状活性混合材料。

3 分类3.1 环境3.1.1 干燥环境,如干燥通风环境、室内正常环境。

3.1.2 潮湿环境,如高度潮湿、水下、水位变动区、潮湿土壤、干湿交替环境。

3.1.3 含碱环境,如海水、盐碱地、含碱工业废水、使用化冰盐的环境。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TGPS07-1998)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TGPS07-1998)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标准TGPS07-1998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试行)1998-11-01发布1998-12-01实施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发布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标准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TGPS07-19981 总则1.1 本标准规定了防止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破坏的混凝土最大碱含量。

1.2 本标准适用于三峡工程天然骨料和人工骨料拌制的各种工程结构的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1.3 引用标准CECS53:93《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

2 术语2.1 碱─硅酸反应发生化学反碱─硅酸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的碱与骨料中活性SiO2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ASR。

2.2 碱─碳酸盐反应碱─碳酸盐反应是指水泥中或其他来源的碱与活性白云石晶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异常膨胀,代号为ACR。

2.3 碱含量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混凝土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kg/m3计;混凝土原材料的碱含量是指原材料中,等当量氧化钠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计。

等当量氧化钠含量是指氧化钠与0.658倍氧化钾之和。

2.4 混合材混合材是指水泥制备过程中掺入水泥熟料并与熟料共同粉磨的活性混合材料。

2.5 掺合料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掺入混凝土的粉状活性混合材料。

2.6 外加剂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掺入的,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一般情况掺量不超过水泥质量的5%。

3 混凝土含碱量限值3.1 混凝土碱含量按附录A所列方法计算。

3.2 三峡工程按使用不同骨料,分别采用的碱含量限值:用天然骨料拌制的混凝土碱含量应不超过2.0kg/m3;用人工骨料拌制的混凝土碱含量应不超过2.5 kg/m3。

4 试验方法4.1 骨料的ASR活性按CECS48:93《砂、石碱活性快速试验方法》进行。

4.2 水泥碱含量按GB/T176-199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进行。

4.3 化学外加剂碱含量按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附录D混凝土外加剂中碱总量的测定方法(火焰光度法)进行。

混凝土碱含量计算

混凝土碱含量计算

混凝土碱总量计算书一、计算依据《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93)二、计算方法1、水泥水泥的碱含量应以实测平均碱含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以实际用量计算,水泥提供的碱可按下式计算:Ac=WcKc(Kg/m3)式中:Wc-水泥用量(Kg/m3)Kc-水泥平均碱含量(%)2、掺合料掺合料提供的碱含量可按下式计算:Ama=βγWcKma(Kg/m3)式中:β-掺合料有效碱含量占掺合料碱含量的百分比(%)γ-掺合料对水泥的重量置换率(%)Kma-掺合料碱含量(%)3、化学外加剂在化学外加剂的掺量以水泥重量的百分数表示时,外加剂引入混凝土的碱可按下式计算:Aca=aWcWaKca(Kg/m3)式中:a-将钠或钾盐的重量折算成等当量Na2O重量的系数Wa-外加剂掺量(%)Kca-外加剂中钠(钾)盐含量(%)4、集料和拌合水如果骨料为受到海水作用的砂石和拌合水为海水,则由集料和拌合水引入混凝土中的碱可按下式计算:Aaw=0.76(WaPac+WwPwc) (Kg/m3)式中:Pac-集料的氯离子含量(%)Pwc-拌合水的氯离子含量(%)Wa-集料用量(Kg/m3)Ww-拌合水用量(Kg/m3)5、混凝土碱总量可按下式计算:A=Ac+Aca+Ama+Aaw(Kg/m3)三、混凝土碱总量计算1、C20砼,配合比如下:Ac=224×0.43%=0.96(Kg/m3)Ama=0.15×73×0.92%=0.1(Kg/m3)Aca=3.6×3.02%=0.01(Kg/m3)碱总量:A=Ac+Aca+Ama=1.07(Kg/m3)<3(Kg/m3),满足规范要求。

2、C30砼,配合比如下:Ac=296×0.43%=1.27(Kg/m3)Ama=0.15×74×0.92%=0.1(Kg/m3)Aca=5.6×3.02%=0.02(Kg/m3)碱总量:A=Ac+Aca+Ama=1.37(Kg/m3)<3(Kg/m3),满足规范要求。

浅谈混凝土用水碱含量检验方法

浅谈混凝土用水碱含量检验方法

浅谈混凝土用水碱含量检验方法1 概述水是混凝土中十分重要的配料组份。

一部分水用于水泥的水化作用,直至硬化,其余的水作为硬化前粗、细骨料之间的润滑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便于施工[1]。

检验水质能否用于拌制混凝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使其满足建设工程要求的措施之一。

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中规定了水质中各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其中检验方法4.0.6中规定了碱含量的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中关于氧化钾、氧化钠测定的火焰光度计法的要求。

拌合用水中氧化钾、氧化钠的检测,虽然有相应的方法标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需要如此的繁琐?拌合用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对其检测时是否需要用到硫酸-氢氟酸处理除去硅,然后用热水浸取残渣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 试验方法2.1方法提要目前文献记载的样品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第一,《公路工程水质分析试验操作指南》中记载的“直接抽取样品进行火焰光度法分析,不需要对水样进行特别处理” [2]。

第二,是按GB/T 176-2008中处理水泥样品的方法对水样进行硫酸-氢氟酸处理,蒸发除去硅。

第三,是按照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用氨水和碳酸铵分离铁、铝、钙、镁,滤液中的钾、钠用火焰光度计进行测定。

采用何种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直接影响到检测的结果,第一种方法中,直接进行光度测试,由于水样中存在了铁、镁、铝、钙,若在光度测试前不处理掉,会造成干扰。

第二种方法,即《混凝土用水标准》中规定的检测方法,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5ml~7 ml氢氟酸和15~20滴硫酸(1+1),放入通风橱内低温电热板上加热,驱尽氢氟酸和三氧化硫白烟,用此方法除去硅。

试验中用氢氟酸等剧毒药品处理水样,对测试人员和环境造成了危害,而且水样中硅的含量几乎为零,根本不需要进行这一步骤[3]。

第三种方法水样先稍微加热以溶解少量的可溶物,以氨水分离铁、铝;以碳酸钙分离钙、镁。

常用外加剂含碱量

常用外加剂含碱量

常用外加剂含碱量由于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含碱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必须明确各种外加剂中含碱量多少,以便计算单方混凝土的总碱量。

当水泥含碱量一定之后,外加剂引入的碱量就成为碱一集料反应能否发生的关键指标。

(1)外加剂常用原料的含碱量(总碱量按Naz0=Naz0+0. 658Kz0计)KOH NaOH K2C03 Na2C03 Naz S04 NaNOzNaN0355. 2% 77.5% 44.8% 58.5% 43.7% 44.9% 36.5%高效减水剂的含碱量,根据一般的合成方法,其含碱量范围如下。

①萘系(FDN、UNF) 根据合成时Naz S04含量的不同,其含碱量估算如下(按萘环与磺酸基比例):Na2 S04/% 20 15 1 0 5 0Na2 01% 19.5 17.5 15.9 14.4 12.8372②蜜胺系(SM)液体(固含量25%-30%)含碱量2%~3%固体含碱量 8%-10%③磺化丙酮甲醛缩合物(AF)液体 (固含量35%-4026) 含碱量 3%~4%固体含碱量 7%~9%④氨基磺酸系液体 (固含量35%-40%) 含碱量 2%~4%固体含碱量 6%~8%(2)常用外加剂的含碱量(根据一般配方计算)①防冻剂20%—40%。

③早强剂20%~40%。

③膨胀剂 2%—4%。

④速凝剂 15%~20%。

⑤泵送剂(依据高效减水剂品种及掺量)萘系(高浓型)高强混凝土用 11%~15%普通混凝土用5%~9%萘系(低浓型)高强混凝土用14%~19%普通混凝土用 6.5%~11.5%蜜胺配制3%—7%磺化丙酮甲醛缩合物配制 2%~6%氨基磺酸系配制2%~5%(3)常用外加剂引入单方混凝土的碱量(以单方混凝土水泥用量:400kg/m3计算)①防冻剂掺量5%,引入碱量4~6. 5kg/m3;②早强减水剂掺量3%,引入碱量2. 5—5. 5kg/m3;③膨胀剂掺量10%,引入碱量0.8~1. 6kg/m3;④泵送剂萘系(高浓型)高强掺量0. 8%,引入碱量0.45~0. 60kg/m3;普通掺量0. 35%,引入碱量0.20~0. 35kg/m3;萘系(低浓型)高强掺量1%,引入碱量0.60~0. 80kg/m3;普通掺量0. 5%,引入碱量0.30—0. 45kg/m3;蜜胺系(液体)掺量2%,引入碱量0.2~0. 3kg/m3;磺化丙酮甲醛缩合物(液体)掺量2%,引入碱量0.1~0. 2kg/m3;氨基磺酸系(液体)掺量2%,引入碱量0.1—0. 2kg/m3。

混凝土碱含量计算

混凝土碱含量计算

混凝土碱总量计算书一、计算依据《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93)二、计算方法1、水泥水泥的碱含量应以实测平均碱含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以实际用量计算,水泥提供的碱可按下式计算:Ac=WcKc(Kg/m3)式中:Wc-水泥用量(Kg/m3)Kc-水泥平均碱含量(%)2、掺合料掺合料提供的碱含量可按下式计算:Ama=βγWcKma(Kg/m3)式中:β-掺合料有效碱含量占掺合料碱含量的百分比(%)γ-掺合料对水泥的重量置换率(%)Kma-掺合料碱含量(%)3、化学外加剂在化学外加剂的掺量以水泥重量的百分数表示时,外加剂引入混凝土的碱可按下式计算:Aca=aWcWaKca(Kg/m3)式中:a-将钠或钾盐的重量折算成等当量Na2O重量的系数Wa-外加剂掺量(%)Kca-外加剂中钠(钾)盐含量(%)4、集料和拌合水如果骨料为受到海水作用的砂石和拌合水为海水,则由集料和拌合水引入混凝土中的碱可按下式计算:Aaw=0.76(WaPac+WwPwc) (Kg/m3)式中:Pac-集料的氯离子含量(%)Pwc-拌合水的氯离子含量(%)Wa-集料用量(Kg/m3)Ww-拌合水用量(Kg/m3)5、混凝土碱总量可按下式计算:A=Ac+Aca+Ama+Aaw(Kg/m3)三、混凝土碱总量计算1、C20砼,配合比如下:Ac=224×0.43%=0.96(Kg/m3)Ama=0.15×73×0.92%=0.1(Kg/m3)Aca=3.6×3.02%=0.01(Kg/m3)碱总量:A=Ac+Aca+Ama=1.07(Kg/m3)<3(Kg/m3),满足规范要求。

2、C30砼,配合比如下:Ac=296×0.43%=1.27(Kg/m3)Ama=0.15×74×0.92%=0.1(Kg/m3)Aca=5.6×3.02%=0.02(Kg/m3)碱总量:A=Ac+Aca+Ama=1.37(Kg/m3)<3(Kg/m3),满足规范要求。

混凝土外加剂中碱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混凝土外加剂中碱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浓 度 之 间具 有 良好 的线 性 关系 。
当 自由原子受 到 热 能 、光 能等 能量 的作 用 ,外 层
电子获 得一 定 的能 量 被 激发 到更 高 的 能级 上 ,处 在 2 测定混凝 土 中碱含量 的理论分析
这 种状 态 的原子 称为 激发 态 。处 于激发 态 的原 子是
符合 GB/T 8076-1997( ̄凝土外加剂》的外加
不稳定的,高能级上的电子要回到原来的能级上,同 剂 一般 是 高 分 子材 料 ,主要 含 碳 、氢 、氧 、氮 、硫 等非
建 材技 术与 应用 1 1/2007
-5·
维普资讯

金属元素 ,可能存在的金属元素有碱金属 (主要是 钠 )和碱土金属 (主要是 钙),其他 的共存金属元 素 (如铁铝等)为杂质 ,其含量一般较低。金属元 素一
后 ,移 入 1 000 ml容 量 瓶 中 ,用 水 稀 释 至 刻 度 ,摇 匀 ,贮存 于塑料 瓶 中。此标 准溶 液相 当于 氧化钠
0.5 mg/m l。
般 以有机 磺 酸 盐 和 可 溶 性 无 机 盐 (硫 酸盐 、氯 化 物 等)的形式存在。在硫 酸的存 在下 ,利用 高温可将 有机 高分 子分 解 、挥 发 ,留下 的残渣 为硫 酸盐 。
属元 素 外层 电子 能级 差 较 小 ,利 用 温度 较 低 的燃 气
火焰 即 可 实 现 对 原 子 的激 发 ,并 分 别 发 出 波 长 为
766.5 nm(钾 )和 589.0 nm(钠 )的光 辐射 。该 光 辐
射的强度与对应原子 的浓度相关 ,利用光电池等光
电转 换 器检 测对 应 波 长 的光 强 度 ,即可 确 定 原 子 的
绘制 标准 曲线 ,用 一 个标 准溶 液标 定仪 器后 ,仪 器可

混凝土碱含量计算书C35

混凝土碱含量计算书C35
6.式中:Ac-水泥的碱含量kg,Wc-水泥用量kg/m3,
Kc-水泥平均碱含量%(由水泥厂提供)Aca-外加剂的碱含量kg,
Wa-外加剂的掺量%,Kca-外加剂的碱含量%(由外加剂厂提供),
Ama-掺和料的碱含量kg,
B-掺和料有效碱含量占掺和料碱含量的百分率%(粉煤灰可取15%)
r-掺和料对水泥重量的置换率%,Kma-掺和料含量%(依据省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 Aaw-骨料和拌合水的碱含量kg/m3(适用于骨受到海水作用的砂石和拌合水为海水时),
工程名称
邢台建工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混凝土碱含量计算书
配比编号
使用部位
强度等级
C35
碱含量计算过程
材料名称
水泥

石子 水 粉煤灰 矿粉
外加剂
品种与规格 P.O42.5 Ⅱ区中砂 5-25mm 饮用水
每m3用量kg/m3 328
702
1052 178
碱含量%
0m3) 1.738
/
A-混凝土总碱含量
依据标准:CECS 53:93
计算结论:
经计算混凝土总碱含量为 1.900 <3.0(kg/m3)符合要求
技术负责人:
审核:
计 算:
试验室章
/
/
Ⅱ级 84 0.99 0.125
S95级 56 / /
GK-3000 6.1 2.31
0.141
混凝土总碱含量(kg/m3)
1.900
备注:1.水泥中的碱含量(kg/m3):Ac=WcKc
2.掺合料中的碱含量(kg/m3):Ama=BrWcKma
3.外加剂中的碱含量(kg/m3):Aca=WcWaKca 4.骨料和拌合水中的总碱含量 (kg/m3):Aaw=0.76(WaPac+WwPwc) 5.混凝土的总碱含量(Kg/m3):A=Ac+Aca+Ama+Aa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页共页
混凝土外加剂碱含量试验原始记录
ZJJC/JL0408T-2014
统一编号:
委托单位
委托日期
工程名称
检测日期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方法标准
□GB/T8077-2012
环境条件
样品状态
主要设备
碱含量
(火焰光度法)
环境温度 ℃ 相对湿度 % 试样质量 g检测波长钾768nm 钠589nm
样号
1
2
空白
试样质量m(g)
0.24
0.25
——
氧化钠质量分数XNa2O= 100(C2-空白)·n/1000m(%)
0.83
0.84
——
总碱量Na2O+0.658K2O(%)
0.99
1.00
——
平均(%)
0.995
说明
氧化钾工作曲线编号: 失效日期: 氧化钠工作曲线编号: 失效日期:
(以下空白)
备注
标准曲线见附图
审核: 试验:
0.189
0.180
——
光度计读数K
7.2
7.6
4.0
光度计读数Na
29.7
29.0
12.5
由工作曲线查出氧化钾含量C1(mg/100mL)
0.25
0.28
0.02
由工作曲线查出氧化钠含量C2(mg/100mL)
1.56
1.52
0.53
氧化钾质量分数XK2O= 100(C1-空白)·n/10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