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毒品滥用历史回顾
禁毒历史和常识

禁毒历史和常识
禁毒历史:
禁毒运动起源于19世纪,当时欧洲和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毒品滥用现象,政府开始加强打击毒品犯罪。
20世纪初,中国也开始出现大量鸦片吸食者,引起了政府的注意,1920年代开始展开了禁毒运动。
20世纪50年代,随着各国政府的加强禁毒力度,国际反毒品合作逐渐展开,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禁毒体系。
禁毒常识:
1. 毒品分为合法药品和非法毒品两种,应当根据医学需要和国家法律规定合理使用。
2. 毒品危害非常大,可以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包括吸毒者本人和他人。
3. 吸毒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是一种犯罪行为,违法吸毒者将受到法律制裁。
4. 应当加强禁毒教育和宣传,普及毒品的危害知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禁毒意识。
5. 社会也应当加强对吸毒者的救助和帮助,提供适当的康复治疗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走出毒品的阴影。
建国初期禁毒运动述论

建国初期禁毒运动述论烟毒是旧中国的一大社会顽疾,历代统治者养痈遗患,致使其愈演愈烈,极大地危及了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全国范围内雷厉风行地开展了一系列禁毒斗争。
仅用短短三年时间,就基本肃清了祸害中国百余年的烟毒,创造了世界禁毒史上的奇迹,为中国乃至世界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标签:建国初期禁毒措施成果一、建国初期严峻的禁毒形势1.种植毒品情况严重,吸毒现象随处可见。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范围内究竟有多少耕地种植罂粟不可计数。
据统计,解放前夕,全国种植罂粟面积高达100万公顷,烟地面积占据耕地面积相当大的比例。
烟毒泛滥必然会导致烟馆林立、吸食成风的现象出现。
以较大城市为例,昆明市有烟馆1187家,贵阳市有1000多家,成都市有714家,重庆市有270家。
在川北的广元城区,几乎每个杂院都有两三个小烟馆。
此外,在西南各地还有流动的篼篼烟馆。
而吸食毒品的烟民之多更是惊人。
据统计,解放前夕,全国约有烟民2000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4.4%。
众多烟民终日吞云吐雾,形同枯槁。
2.制毒技术先进,贩毒活动猖獗。
新中国成立初期,旧中国的制毒技术不仅仍然存在,而且技术更加先进。
他们中有些是小批量生产的手工作坊,有些是雇佣技师使用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工厂。
此外,新中国成立初期,贩毒活动也是十分猖獗。
据初步统计,当时全国约有毒贩30余万人。
一些地区,残留在大陆的国民党反革命分子直接进行武装贩运,妄图以此来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
此外,一些地主恶霸、乡保人员利用地痞流氓组成帮派,勾结土匪进行贩运,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极为恶劣。
二、建国初期禁毒运动的实施步骤与具体举措第一阶段:全面排查,初步打击。
禁毒的第一阶段是指从各城市解放到1950年2月。
这一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调查烟毒情况,初步打击种烟、吸毒、贩毒、售毒人员。
禁烟运动最早从东北开始,1946年8月25日东北人民根据地辽吉区人民政府发布了《查获鸦片毒品暂行办法》和《禁烟禁毒条例》,具体地规定了打击种、贩、售、吸毒人员的各项细则。
中国禁毒斗争大事记(一)

中国禁毒斗争大事记(一)
何泉生;谢桂珍
【期刊名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8()3
【摘要】一九八一年 8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重申严禁鸦片烟毒的通知》。
通知指出:近些年来,由于国内外种种原因,在少数边境地区和一些历史上烟毒流行的地方,私种罂粟,制造、贩卖和吸食鸦片等毒品的情况又不断发生,特别是从国外走私贩运的鸦片大量流入内地,情况日趋严重,鉴此,国务院重申:对于私种罂粟和吸食鸦片的,必须限期铲除和戒绝;对于制造、贩卖、偷运鸦片和其他毒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坚决打击,依法严惩。
《通知》要点如下:
【总页数】4页(P20-23)
【关键词】禁毒斗争;麻醉药品;海洛因;云南省;大事记;运输毒品罪;毒品犯罪;国际刑警组织;精神药品;安机关
【作者】何泉生;谢桂珍
【作者单位】<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与治理对策>课题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17.6
【相关文献】
1.中国禁毒斗争大事记(七)(1995年) [J], <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与治理对策>课题组;何泉生;谢桂珍
2.中国禁毒斗争大事记(六)(1994年) [J], 何泉生;谢桂珍
3.中国禁毒斗争大事记(九)(1997) [J], 何泉生;谢桂珍
4.中国禁毒斗争大事记(五)(1993年) [J], <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与治理对策>课题组;何泉生;谢桂珍
5.中国禁毒斗争大事记(四)(1992) [J], 何泉生;谢桂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中国的禁毒制度

关于禁毒的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
我国云南、四川一些民族自治地方也结合本地区、本民族实际,制定了一些立法。主 要有《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禁毒条例》(1995年5月31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 族自治州禁毒条例》(1990年8月25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禁毒条例》 (1994年6月2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禁毒条例》(1991年5月27日)、 《凉山彝族自治州施行〈四川省禁毒条例〉补充规定》(2001年5月25日)等。 1999年至2007年之间,随着新毒情的出现和国家毒品政策的调整,原有的禁毒立法 体系在稳定原有刑事立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禁毒工作方针调整为“四禁并 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增加了“预防为本”、“综合治理”。“和 谐”“以人为本”等社会发展理念的提出,2004年《宪法》“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条款的增订,在此背景下,我国刑事政策进行了深刻的调整,提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 策,对长期“严打”进行反思。毒品政策的调整无疑是这种大的思想解放、认识转变 和社会政策的一个具体表现。近十年来,国内制贩毒品特别是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 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呈上升趋势,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情况屡禁不止。国内吸毒人员 规模不断扩大,并因此导致艾滋病等多种严重传染病的扩散。毒品管制、毒品预防和 社会帮教、强制戒毒的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最迫切的问题是,随着我国毒品政策调 整,相关立法出现冲突,而现有法律和实践产生矛盾,需要一部较高层次的法律来统 一认识,并保证实践中一些做法的合法性。《禁毒法》的制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制定 通过的。与此同时,大量出现了严格管制毒品的行政立法和“以人为本”救助为主的 吸毒、戒毒行政立法,在省级司法工作中则出现一批关于禁毒的法律适用规范性文件
第三个里程碑
1998年5月至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七位常 委观看全国禁毒展览,极大推动了我国禁毒工 作进程。 这次展览,被当时的媒体誉为建国以来展期 最长、观众最多、规格最高、社会反响最大、 教育效果最好、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展览。这 次展览后,国务院于1998年批准公安部成立了 禁毒局,于1999年重新组建了新一届国家禁毒 委员会,于2000年发表了《中国的禁毒》白皮 书;国家禁毒委员会于1999年8月在包头召开 了第三次全国禁毒工作会议,我国禁毒工作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来自新《禁毒法》主要有五大亮点
禁毒教育:毒品的发展史

禁毒教育:毒品的发展史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历史、传播和危害,看清它们的真正面目,这是我们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第一步。
很多人初次听说毒品,大都是从美丽的罂粟花开始的。
罂粟花叶片碧绿,花型硕大,茎株婷婷玉立,菊果高高在上。
明朝诗人吴幼培曾经咏赞罂粟:“庭院深沉白昼长,阶前仙卉吐群芳。
”可以说,罂粟并非生来就是一副恶魔的面孔,而是曾经它也长时间作为药品给人类带来福音。
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罂粟就在地中海西部地区开始了农业化种植。
后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现了提取罂粟汁液的方法。
古希腊文献中,多次提到了罂粟的种植,还有很多罂粟治病的美丽传说,希腊人甚至把罂粟花雕刻在了神像上。
公元前5世纪,人们发现罂粟果的汁液可以充作药用。
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将罂粟归入药品一类。
此外,大麻和古柯也作为药物被人们使用。
大麻源于古印度,因能产生幻想的愉悦感,被形象地称为“通往天国的向导在阿司匹林诞生之前,欧洲各国一直把从罂粟中提炼出的鸦片作为疼痛剂使用。
公元7世纪,在我国唐朝时期,罂粟经阿拉伯人传入中国。
在此后数百年内,罂粟在我国一直被作为观赏花卉和药用植物,很多医学书籍记录了它治疗痢疾、腹痛、咳嗽等疾病的功效。
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后,潜在的危机也随之来临。
被称为“三大毒品植物”的罂粟、大麻、古柯,开始在全球广泛传播。
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入侵印加帝国时,将古柯叶带回了欧洲。
美国西进运动时期,墨西哥劳工将吸食大麻的习俗传入美国。
17世纪,在我国明朝时期,随着鸦片输入的不断增多,民间逐渐出现了生吃鸦片者。
此后,苏门答腊人发明了烟草与鸦片拌和吸食法,经荷兰人传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后,开始出现供人们消费的“鸦片烟馆二传传统毒品始于19世纪初,人们开始从罂粟、大麻、古柯等植物中提炼鸦片、海洛因、可卡因等毒性物质,从此毒品登上了历史舞台,人类因毒品上瘾的历史也随之开启。
历史吸毒事例

历史吸毒事例
历史吸毒事例:
1. 清朝时期,鸦片烟毒泛滥。
许多鸦片烟馆在各地兴起,导致许多国人沉迷于吸食鸦片,身体虚弱,家破人亡。
这促使林则徐发起禁烟运动,试图制止这一恶行。
2. 民国时期,毒品泛滥成灾。
由于战乱和治安混乱,鸦片、海洛因等毒品在社会中广泛传播。
许多吸毒者为此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这一时期,禁毒工作受到了严重挑战。
3.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严厉打击毒品犯罪。
在这个时期,毒品犯罪集团开始向内地渗透,导致一些地区毒品泛滥。
政府采取严厉措施,打击毒品犯罪,成效显著。
4. 近年来,新型毒品的崛起。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毒品不断涌现,如冰毒、K粉等。
这些毒品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政府持续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以确保社会安定和人民身心健康。
以上是历史中的一些吸毒事例,这些事例均表明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
因此,我们要时刻警惕毒品,远离毒品,积极参与禁毒工作。
关于毒品的历史事迹

关于毒品的历史事迹
毒品的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不同的毒品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以下是一些与毒品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事迹:
1. 古代中东: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世界上最早的已知毒品——大麻被用于中东地区。
大麻可能被用作医药、麻醉和祭祀等目的。
2. 古代中国:在公元前600年左右,中国开始使用鸦片作为镇痛药。
这种药物后来在中国广泛流行,且成为中国与西方贸易的重要货物。
3. 鸦片战争(1839-1842):这场由中国反对鸦片贸易而引发的战争导致了英国的胜利。
随后,中国被迫签署了《南京条约》,同意继续开放鸦片贸易,这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
4. 《哈里森禁酒法案》(1914年):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毒品控制法案,旨在限制可卖和使用的有害药物。
该法案为后来的毒品管制奠定了基础。
5. 《联合国单一公约》(1961年):这是第一个国际条约,旨在限制和控制毒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该条约创建了对违禁药物进行国际管制的框架,并成为后来的国际毒品管制体系的基础。
6. 麻醉药物滥用危机(美国,2000年代):在2000年代初,美国爆发了麻醉药物滥用危机,主要是由处方药物(如阿片类药物)的滥用引起的。
这一问题导致了大量的药物过量致死和成瘾问题。
以上只是毒品历史中的一小部分事迹,毒品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其历史发展变得十分复杂。
毒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中国禁毒的历史事件

中国禁毒的历史事件
中国禁毒的历史事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当时,鸦片、
海洛因等毒品在国内广泛流行。
为了改变这种恶劣的现象,中国政府
开始采取禁毒政策,宣传毒品的危害并加强对毒品的打击力度。
1950年代,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禁毒委员会,并开始对毒品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打击。
此后若干年间,中国政府不断加强禁毒工作,开
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建立毒品检测机构和戒毒机构,对毒贩和吸
毒者予以严厉打击。
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继续加大禁毒力度,推出一系列新的禁毒政策和措施。
同时,政府还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开展跨境禁毒行动,共同打击毒品犯罪活动。
总的来说,中国禁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毒品的普及率和使用率
有所下降。
但同时也要看到,在禁毒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毒品滥用历史回顾历史上中国是一个深受毒品其害的国家,曾因为吸毒的人太多,而被称为东亚病夫;因为毒品泛滥,导致大量黄金白银外流,国力由盛转弱;因为毒品爆发了两次战争,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前车之鉴,镂骨铭心。
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对毒品问题如此重视,对吸毒行为采取严厉打击的原因之一。
《关于禁毒的决定》把吸毒行为规定为一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给予治安处罚、劳动教养,并对成瘾的吸毒行为规定要予以强制戒毒。
中国不是鸦片的原产地,唐朝时阿拉伯商人把鸦片作为贵重礼品传入我国;宋朝人们仅用用于治病和观赏;元朝时蒙古军队远征印度将鸦片作为战利品带回国内;明朝时开始在一些皇宫贵族中流行吸食鸦片作为消遣,万历皇帝就是一个鸦片皇帝。
到清朝时,特别是乾隆中期以后,国人吸食鸦片逐年增多。
据史书记载:“嘉庆初食着甚少,不二十年,蔓延天下,自士大夫以至贩夫走卒,群趋之,靡然而不返”。
当时鸦片主要由国外进口,鸦片战争以后,国内才大面积种植。
十七、十八世纪时,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把鸦片从土耳其运到中国,数量不多。
一七五七年英国占领印度鸦片产地孟加拉以后,输入中国的鸦片逐渐增加……一八三八年至一八三九年,由印度孟加拉输往中国的鸦片就达一万四千六百四十二箱。
到了道光年间,吸食鸦片已泛滥成灾,遍布社会各个阶层,每年大量白银外流,造成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等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命令外国商人交出鸦片,将英、美商人的两万多箱(约120万公斤)鸦片在虎门付之一炬。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上海、广州、厦门、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
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从此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阶段。
中华民族从此衰微,饱受列强的凌辱与压迫。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我国目前的毒品形势新中国成立后在短短2-3年的时间里彻底铲除了吸毒的恶习,成为人类禁毒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但好景不长,至80年末开始,毒品又再次死灰复燃。
国际贩毒集团利用中国这个“黄金通道”向其他国家贩运毒品,不久在云南、贵州、新疆等边境省份出现吸毒人群,然后向大城市和沿海城市蔓延,很快又扩散到全国,毒品蔓延速度之快令人吃惊。
短短几年,我国从无毒国又逐步变成毒品的消费大国。
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2002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已超过百万,实际吸毒人数远远超过这一数字。
全国2148个市、县都不同程度的毒品滥用问题。
党和政府对这一问题十分重视,1990年,中国政府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禁毒工作,负责禁毒国际合作,办事机构设在公安部。
1998年,国务院批准公安部成立禁毒局,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多数县(市、区)政府都建立了相应的禁毒领导机构,各地成立了上百家戒毒机构。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毒品蔓延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兴奋济滥用又呈现快速上升势头,形成了新的毒潮,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