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知识题库(300题)
2019最新精选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考核题库300题(参考答案)

2019最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
案)
一、单选题
1.对胸壁有破口、肺部漏气的开放性气胸,以下方法中,( C )急救方法是正确的。
A.保持原状
B.对破口进行消毒
C.用灭菌纱布趁胸腔内气体排出伤口时,迅速覆盖伤口,
并包扎
2.(b)50毫安
3.在密闭的船舱内工作,最危险的是下列哪一项?
(p) 空间不足,容易扭伤
(q) 存有毒气或缺氧
(r) 黑暗环境下容易跌倒
答案:b
4.安全鞋的鞋底夹层装上钢片,其主要功用是下列哪一项?
(a) 防静电
(b) 防滑
(c) 防被尖锐硬物刺穿
答案:c
5.在货柜顶进行货柜搬运工作时,较常见到工友使用全身式安全吊带及何种防堕装置?
(a) 绳索夹头
(b) 伸缩式防堕装置
(c) 导向式防堕装置
答案:b
以下哪种口罩不适合用来阻隔油性空气悬浮粒子?
(d) P100
(e) R99
(f) N95
答案:c
6.下列哪一项是当汽车以时速80 公里行驶时所需的煞车距离?。
2019最新版精选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考核题库300题(参考答案)

2019最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
案)
一、单选题
1.工场内的所有走火信道,都要装置甚么?
(nn) 防火标语及海报
(oo) 出口指示灯及紧急照明
(pp) 适当灭火筒
答案:b
2.搬运重物时,我们须先考虑下列哪一项?
(a) 减少弯腰提举
(b) 尽量采用机械协助
(c) 尽自己力量提取搬运,彰显个人能力
答案:b
3.与乙炔接触的器具不能用什么材料制造?
(a)纯铜
(b)不锈钢
(c)含铜量少于70%的铜合金
答案:a
4.以下哪些属于火灾隐患?(1)饭店的餐厅用夹板装修天花,绝缘导线直接敷设在天花板上;(2)影剧院的窗帘和帷幕用未经阻燃处理的布料制作;(3)旅馆的间隔墙用普通夹板。
(a)(1)和(2)
(b)(2)和(3)
(c)(1)、(2)、(3)
答案:c
5.在制衣厂的车缝厂房内通常配置哪种灭火器?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ABC干粉灭火器
(c)BC干粉灭火器
答案:b
6.在狭窄及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筒,可能构成下列哪一种危险?。
2019精编新版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参考答案)

2019最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
案)
一、单选题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需停车排除故障时,车上人员应怎样?
A、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并迅速报警。
B、迅速报警并停留在车上等候,但不要将头、手伸出车外。
C、协助司机迅速排除故障。
答案:(A)
2.使用任何电动工具前,应怎样做才正确?
3.塑料物料是可燃物质,尤以粉状时与空气混合可形成下列哪一种危险浓度?
(g) 爆炸
(h) 导电
(i) 助燃
答案:a
4.安全带的正确扣法应该是?
(a) 同一水平
(b) 低挂高用
(c) 高挂低用
答案:c
5.红色花洒头的操作温度为摄氏多少度?
(y) 66
(z) 68
(aa) 78
答案:b
6.液氨事故案例分析(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8·31”重大氨泄漏事故)
2013年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7人重伤,18人轻伤。
(一)事故经过
8月31日8时左右,翁牌公司员工陆续进入加工车间作业。
10时40分,约24人在单冻机。
2023年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300题)

2023年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300题)一、判断题(共114题)1、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合法的相关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委托单位)负责。
(×)2、注意安全、当心火灾、当心触电、当心车辆、当心中毒、当心塌方、等属于指令标志。
(×)3、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4、《安全生产法》规定,工会有权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5、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7、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8、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9、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10、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1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无权制定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淘汰具体目录。
(×)1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14、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有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义务。
(√)15、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16、如果高压电气发生火灾,可用泡沫灭火器扑救,但不可用水扑救。
安全生产知识考核题库以及答案

安全生产知识考核题库以及答案安全生产知识考核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 质量第一,安全第二 C.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D.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正确答案是: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 危险因素B. 人员素质C. 设备状况D. 安全制度正确答案是:A. 危险因素。
3、某工人在操作机器时,没有认真阅读操作手册,结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这属于哪类事故?() A. 自然事故 B. 技术事故 C. 责任事故 D. 质量事故正确答案是:C. 责任事故。
4、在下列情况中,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工伤?() A. 某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因为设备故障导致受伤 B. 某职工在维修设备时,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受伤 C. 某职工在仓库中找到过期食品,食用后导致食物中毒 D. 某职工在下班后因交通事故受伤正确答案是:C. 某职工在仓库中找到过期食品,食用后导致食物中毒。
5、对于危险化学品,应该采取哪些必要措施?() A. 分类存放,标示清楚 B. 统一采购,自行保管 C. 严格控制用量,避免过量存储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是:D. 以上都是。
二、判断题1、安全色标是指用规定的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示安全信息,包括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等。
()正确答案是:正确。
2、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正确答案是:正确。
3、可燃气体是指气体在空气中遇火、高温、电火花等可能引起燃烧或者爆炸的气体。
()正确答案是:正确。
4、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正确答案是:正确。
5、防震减灾是指采取工程、技术、行政等手段,减轻或防止地震灾害的发生。
()正确答案是:正确。
最新版2019精编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参考答案)

2019最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塑料物料是可燃物质,尤以粉状时与空气混合可形成下列哪一种危险浓度?(g) 爆炸(h) 导电(i) 助燃答案:a2.在狭窄及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筒,可能构成下列哪一种危险?(a) 中毒(b) 缺氧(c) 爆炸答案:b3.眼睛被消毒液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C )。
A.点眼药膏B.马上到医院看急诊C.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4.哪一项不是在趸船甲板上从事系泊或货物装卸作业的安全守则?(s) 切勿在起卸中货物下面站立(t) 不宜于鼓筒与导索器间的绳圈内站立(u) 切勿在缆索的绳圈外站立答案:c5.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该采用下述( B )方法。
A.马上用水冲洗.B.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酸粘下,并迅速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C.去医院6.以下( A )出血最具危险性,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生命危险。
A.动脉出血B.毛细血管出血C.静脉出血7.对胸壁有破口、肺部漏气的开放性气胸,以下方法中,( C )急救方法是正确的。
A.保持原状B.对破口进行消毒C.用灭菌纱布趁胸腔内气体排出伤口时,迅速覆盖伤口,并包扎8.以下( C )急救措施对解救休克病人有作用。
A.心脏按摩B.人工呼吸C.掐"人中"穴(位)9.由于脑细胞耐缺氧最差,因此当缺氧( C )分钟时,脑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死亡。
A.2-3B.6-8C.4-610.发生火灾时你应注意的事项?答:(1)切忌慌乱,判断火势来源,采取与火源相反方向逃生;(2)切勿使用升降设备(电梯)逃生;(3)切勿返入屋内取贵重物品;(4)夜间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顾自己逃生,并且尽量大声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11.对天然气中毒的患者,应采取(B )体位放臵。
A.俯卧位,面向下B.仰卧位,面向上C.仰卧位,头侧向两边396可燃固体火灾,不应用哪一种灭火器灭火?(a)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b)磷酸氨盐干粉灭火器(c)二氧化碳灭火器答案:a397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门内外几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a)1.2米(b)1.3米(c)1.4米。
安全知识题库(判断题300题)

安全知识题库判断题(一)安全法规1、《安全生产法》不仅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同时也适用于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的管理。
(× )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
(√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 )4、《安全生产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
这里所指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但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 )5、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但可以通过内部工作分工,确定其只部分负责。
(× )6、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 )7、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 )8、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 )9、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有关服务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服务机构负责。
(× )1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11、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 )12、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但从业人员有违章作业情形的除外。
(× )13、煤矿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 )错误解析:《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2023年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300题集合3篇

2023年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300题集合3篇【篇一】2023年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300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5S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2、5S管理源于日本,指的是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活动。
3、区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为要的和不要的是属于5S中的整理。
4、物品乱摆放属于5S中的整顿要处理的范围。
5、整顿主要是排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浪费。
6、5S中清扫重在消除现场脏污。
7、5S中清洁是指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
8、5S中素养是针对人的品质的提升,也是5S活动的最终目的。
9、团结同事,与大家友好沟通相处是5S中素养的要求。
10、公司5S检查考核每月定期1次,期间进行随机抽查。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关于整理的定义,正确的是:(B)A.将所有的物品重新摆过。
B.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C、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工作场所除了要用的东西以外,一切都不放置。
D.将物品分区摆放,同时作好相应的标识。
2.关于整顿的定义,正确的是:(B)A.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
B.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适当的标识。
C.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D.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员工有纪律观念。
3.关于清扫的定义,正确的是:(C)A.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
B.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适当的标识。
C.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D.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员工有纪律观念。
4、关于清洁的定义,正确的是:(A)A、维持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B、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
C、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适当的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知识题库一、填空题:1.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安全生产法》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3.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4.工作票是准许工作的书面依据;是正确实施安全措施,保证检修期间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发生事故时分清(责任)的依据。
5.工作票签发人,是指确认工作必要性、可行性和工作票中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的审核签发人员。
6.工作许可人,是指负责落实完成各项安全措施,核实(工作)负责人的资格,负责办理工作票许可和终结手续的运行值班人员。
7.工作负责人,是指组织、指挥工作班成员完成本项工作任务的(责任人),同时也是工作班成员安全作业的监护人。
8.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9.动火作业分级,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级。
10.要准确无误地实施票证上的安全措施,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
如因工作需要变更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而改变安全措施时,必须重新办理。
11.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应重新取样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12.监火人应由动火点所在(单位)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生产工艺、掌握防火、防爆安全知识的人员担任。
13.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工作票上所列的工作地点以工作票上安全措施范围为限。
开工前工作票内的全部安全措施应一次完成。
14.工作票是准许工作的(书面)依据;是正确实施安全措施,保证检修期间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发生事故时分清责任的依据。
15.在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以前,任何人不得将检修设备投入运行。
16.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火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17.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对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以文件公布有资格人员名单。
年度内人员有变更时,应及时书面通知相关部门。
18.检修工作开始以前,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应共同到现场检查安全措施确已正确地执行,然后在工作票上签字,才允许开始(工作)。
19.起重搬运时只能由(一人)指挥,指挥人员应由经专业技术培训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担任。
20.要保持票证的严肃性,各类票证不得涂改,票证要清楚、整洁,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因票证破损或变动工作内容则要(重新)办理。
21.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工作票上所列的工作地点以工作票上安全措施范围为限。
开工前工作票内的全部安全措施应(一次)完成。
22.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火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23.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米,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24.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应重新取样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25.要保持票证的严肃性,各类票证不得(涂改),票证要清楚、整洁,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因票证破损或变动工作内容则要重新办理。
26.严禁使用过期、涂改及不对号的票证。
如发现未经审批、过期和涂改的票证,除立即(停止)作业外,还要对工作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直至追究责任。
27.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要有三证一标志指:(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劳动防护安全标志。
28.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2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 单位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30.《安全生产法》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3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3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33.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3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35.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米),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36.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深冷、(有毒)、有腐蚀等特点;因而,较其他工业部门有更大的危险性。
37.作业票证超过作业时间仍然工作的,视为(无票)作业。
38.“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39.在距地面(2米)及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将安全带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
40.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41.公司应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42.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设施、扑救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43.公司存在的危险化学品有甲醇、(液氨)、异丙醚、煤气、氢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轻质煤焦油、液氧等。
44.公司供煤分场有2个圆筒仓,每个设计存煤(10000)吨。
45.凡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有毒、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贮存、使用中能引起人身伤亡、财产受到毁损的物品,都属于危险物品。
46.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7.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48.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49.处置轻质煤焦油着火事故应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剂进行灭火,用(水)灭火无效。
50.煤气中毒时会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等症状。
51.皮肤接触硫酸后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后就医。
52.危害辨识是指识别(危害)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53.《安全生产法》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54.噪声性耳聋是指:操作者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引起的耳聋。
55.矽肺又称(硅肺),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56.一氧化碳的职业接触限值为(30mg/m³)。
57.吸入性急性氨中毒会引发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发(窒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症。
极浓氨气会造成呼吸心跳停止。
58.硫化氢的工作场所最大容许浓度为(10mg/m³)。
59.额定电流是指(电气)设备允许长期通过的电流。
60.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及时,将直接影响设备的寿命。
61.使人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氧气)不足。
62.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引发(中暑),所以在此环境中工作的人们应注意通风、补充淡盐水和控制劳动强度。
63.(烟气)传播的方向是火灾蔓延的方向。
64.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设施、扑救(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65.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深冷、有毒、有腐蚀等特点;因而,较其他工业部门有(更大)的危险性。
66.火灾处于(初起)阶段是扑救的最好时机。
67.用灭火器灭火,最佳位置是(上风)或侧风位置68.三级安全教育是(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69.我公司氨库装置区共有(2)个氨球罐,单罐全容积2026m3.。
70.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氧含量大于(18%),毒气含量低于2%范围之内使用。
71.习惯性违章的三大特征是具有(普遍)性、顽固性、反复性。
72.登高作业要佩戴(安全带),使用方法是高挂抵用。
73.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74.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压力)急剧升高。
75.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76.机动车辆严禁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内行驶,必要时必须装(阻火器)。
77.应急救援预案要有(实用)性、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条件制订,使预案便于操作。
7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鼓励对(危险化学品)实行专门储存、统一配送、集中销售。
79.扑救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时,扑救人员应使用(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80.工作人员的工作服不应有可能被(转动的机器)绞住的部分。
81.湿手(不准)去触摸电灯开关以及其他电气设备。
82.禁止利用任何管道悬吊(重物)和起重滑车。
83.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盖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的盖板。
84.设备维修应坚持以(计划检修 )为主,维护保养、预测维修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
85.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设施、扑救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86.定期维护保养指的是按设备的使用维护说明书规定的项目、周期,进行的定期检查、清洗和(润滑)。
87.门口、通道、楼梯和平台等处,不准(放置)杂物,以免阻碍通行。
88.禁止在工作场所存储(易燃)物品。
89.生产厂房内外的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闭。
90.加压气化装置的主要任务是以褐煤为原料、(氧气)和蒸汽作为气化剂生产粗煤气,送至变换冷却装置。
91.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主要指爆破片、(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
92.无视规章制度,明知故犯的行为,往往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
93.搬动风扇、照明灯和移动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94.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95.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96.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
97.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98.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