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以故事为主要教学资源的教学方法,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故事教学法的定义、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以及故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故事来传递知识和价值观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故事教学法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故事本身具有生动、趣味性和激发想象力的特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句型和语法知识。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体应用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故事的选择应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难度适中,并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
故事教学中要注意教师的语速、语调和表情,并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和道具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故事教学可以结合一些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故事教学的评价应灵活多样,可以通过问答、绘图、表演等形式来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故事教学的有效运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好英语。
论故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成才之路【育才方略研究】论故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毛鹏(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横港小学,江苏南通226300)摘要:新课改将打造优质课堂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的教学方式,迎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有助于优质课堂的构建。
文章就故事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口语教学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英语教学;词汇教学;口语教学;写作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0-0093-01作者简介:毛鹏(1987-),女,江苏南通人,中学二级教师,硕士在读,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借助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组织教学活动的授课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兴趣、教学内容的特点,将相关小故事引入到课堂中,或者用故事内容直接替代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能以更高的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便更加透彻地理解教学的各个知识点,最终精准领悟蕴含在故事中的事件与哲理,推动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在词汇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的策略词汇是英语教学中的基础与重要内容,只有让学生扎实掌握大量的词汇,才能为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运用英语语言奠定基础。
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词汇教学。
但是,由于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普遍采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词汇学习兴趣,并且不利于牢固记忆。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明显提高词汇教学效果,教师应主动把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学法应用到词汇教学中,努力设计出可迎合学生认识规律及学习兴趣的词汇教学活动,为词汇教学甚至英语学科教学效果的优化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Colours”这一单元词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yellow、orange、blue、brown、red、white、green、black 等与颜色有关的单词,在教学中,教师就可用故事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
具体来讲,在词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普遍喜欢小动物的特点,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儿歌《The little black bear 》,营造生动、有趣的故事氛围。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故事教学法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够在学生心中创设起一种情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如童话故事、伊索寓言等,让学生们在故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激发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通过故事教学,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到英语,而不会感到学习的负担,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习得故事教学法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帮助学生培养语感,促进语言习得。
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学生都能够通过故事教学法来感受和体验语言的运用,从而更加自然地掌握语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一些日常用语和句型,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3. 拓展知识,促进情感交流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促进情感交流。
在故事中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场景和情感,学生在故事中不仅能够学会一些新的单词和句型,还能够更加生动地理解和体验相关的知识和情感。
通过故事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增加对英语的热爱和情感投入。
二、故事教学法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故事教学法不仅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故事教学法,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真正做到学有所获、乐在其中。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故事教学法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培养更多的英语人才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A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n Story-telling method in primaryschool English Teaching摘要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英语在我国教育中备受关注,但学生学习兴趣却并不太高,因为现有的英语课堂教学所涉及英语各个方面,但教材内容却并不够新颖有趣。
新型的教育形式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和灌输方式,提倡在听故事的同时也能够吸收到知识,故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一个桥梁的衔接作用。
那么怎样将故事教学法融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达到最好的课堂效应是我研究的对象。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故事教学法课堂效应2001年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与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英语。
他们倡导自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等。
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纲要》中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据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入故事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符合“在做中学”原则。
英语故事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出一些极活泼有趣又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故事,这些故事主要贴近教材学习内容,或者贴近日常生活内容的真实情景或具体交际场合的场景和景象,为语言教学内容提供充足的吸引力。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056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引入故事教学法是教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一个好方法。
不过在使用故事教学法时,不仅要使用这一方法来教导学生们学习英语知识,还应当从故事中渗透出一些德育思想,以便能够促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使得他们的精神、思想与知识掌握共同进步发展。
另外,故事教学法只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辅助教学方法,不可喧宾夺主,要有一个很好的主次之分,以便更好的对学生们开展教导。
1 在小学英语听力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在传统小学英语听力部分的教学中,对于听力题材及内容上并没有进行细致的选择,往往都是依据课本的知识进行听力,这无法引起学生们对其的听力兴趣,最终影响到学习效率及质量。
基于此,老师应当注重听力材料的选择,选择一些富含故事性的材料来对学生们进行针对性练习,通过内容来吸引学生,让其深入到学习听力这部门知识的学习中。
另外,老师在选择听力材料时,还需要材料富有一定的逻辑性,以便对他们的思维进行锻炼。
在小学这一阶段中,学生们的听力水平并不强,老师在材料选择中还需要控制材料的长短,以及词汇等,尽量而让其简单而又短小,在问题设置上也尽量简洁一点,便于学生们回答,以便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得他们的听力水平逐步得到提升。
比如:在三年级上册 《This is my family》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一小节介绍自己与家人喜好的短视频动画来训练学生们的听力。
例如,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 My father,my mother,my sister and me.My father likes tea.My mother likes shopping.My sister likes reading books.Finally,I like painting.听力到这就结束了,配合动画学生们很容易理解意思,这时老师就可以对学生们提出对应的问题,家里一共有多少人呢?家中的我喜欢干什么呢?等等,这些问题只要学生们理解了意思就都能回答,当学生回答完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用英语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从而使得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也能够得到好的锻炼。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掌握语言知识,拓展词汇量,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等。
本文将对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一、故事教学法的概念故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讲故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较为轻松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1、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故事教学法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故事的情节、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等方面,让学生乐于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加强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故事,可以锻炼自己的英语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语音,加强语言和思维的紧密联系。
3、拓展词汇量和语言知识。
故事教学法可以通过讲述故事中的生词、短语和语法知识,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
4、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讲述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故事,可以增强学生对外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了解和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
1、选择合适的故事。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选择简单、生动有趣的故事,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针对不同故事情节和学习目标,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听故事、朗读故事、表演故事、写故事等,形式灵活多样。
3、创设语境和情境。
在故事教学中,应创设有效的语境和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提高学习效果和成果。
4、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故事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如提问、讨论、分组活动等,使全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节关于动物世界的课程,我选择了讲述有关猴子的故事。
首先,我给学生讲述了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并通过图片和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故事中的场景和情感体验。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吸引学生注意力小学生的注意力较为短暂,难以维持较长时间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而故事教学法正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故事中去。
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教师既可以用文化差异的故事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也可以用趣味性的故事增强学生的生动感受,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记忆教授内容,并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语言能力故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
在故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听故事的过程锻炼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阅读故事书籍,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如运用形象、明喻和比喻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和理解能力。
这些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果。
三、增强文化意识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另一个作用是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有关文化的故事来向学生介绍英美文化背景,加深对文化的了解。
某些故事还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传奇,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这些故事来对历史和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教授故事使得学生能够在了解英语语言的同时,了解英美文化背景和传统,不断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这对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极大的帮助。
总之,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素材,也可以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认识,从而培养出具备文化意识的时代人才。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应用故事教学法,发挥其丰富多彩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水平,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作者:薛梅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02期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感受文化、发展思维、学会交际表达的过程。
儿童的特点就是具有探索精神,喜欢色彩斑斓的事物,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
同时他们又缺乏注意力的持久性,以及对自我行为的规范能力。
故事教学法——将教材中的语言材料进行切割、整理或再加工后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就符合了两者的需求。
故事教学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故事的结构又可以作为学生语言拓展的支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及语用输出能力。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意义”这方面结合实例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故事教学法更能体现英语新课标的精神《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基于故事的课堂教学是以故事为载体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利用学生对故事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听故事、阅读故事、演故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会话交际等能力。
同时,故事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故事的美,不仅体现于语言,更体现于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
通过对故事的深入学习,不仅能够掌握语言,同时能够学习故事的深刻意义,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差异,拓展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故事教学法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注程度“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
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整个课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以故事为载体,进行生动活泼的英语教学,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所以,在课堂上运用故事教学是一种能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的好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各年龄段的孩子都对故事非常感兴趣。
听故事和讲故事对他们语言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英语不同于母语,更需要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故事教学法能让课堂活起来。
正如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所说,有趣味、有吸引力会使东西被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
各年龄段的孩子都对故事非常感兴趣。
听故事和讲故事对他们语言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英语不同于母语,更需要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讲故事能提高学习英语的趣味
1、故事是孩子的迫切需要,学生愿意听故事,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为了弄懂故事内容,学生会好奇地去听,有目的地去听,而听懂了就会有满足感,并有兴趣去进一步提高听故事和理解故事的能力。
3、故事活动向学生提供了各方面的语言训练,既能提高学生听故事和读故事的熟练程度,又能提高他们说和写的流利程度。
当学生在聆听和阅读故事时,不可能一下子理解所有内容,因而也得到了推断、猜测词义方面的训练。
而当学生在讲、读、编故事时,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活动,在尝试的过程中取得最佳
的学习效果。
这样一来学生的才智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故事能帮助学生培养英语语感,使他们熟悉英语的句子结构、语法和词汇。
5、在讲故事的活动中,学生有时当听众,有时拥有听众,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乐趣。
这些活动还能达到交际教学的目的。
6、讲故事、编故事活动能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喜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同时故事也会丰富他们的历史、地理、数学、自然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7、许多故事都寓意深刻,学生有感受故事的同时会受到一定的品德教育。
二、故事教学法的具体活动
学生以故事为中心的活动可以分为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和编故事等。
1、听故事
听是英语学习要培养的基本技能之一。
由于缺少语言环境,中国学生通常在英语听力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听故事不失为提高学生听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听故事可以是听磁带或听老师、学生讲。
在听故事前,可先教会学生关键的生词,以减少听力上的阻碍。
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活动时间可长可短,既可作为专门的活动课,也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步骤。
例如,我们通常在每天五分钟的“Warming-up”阶段
安排学生听一则短小有趣的故事,听故事活动既活跃了气氛,又训练了听力,还扩大了词汇量。
2、读故事
读故事又分为朗读故事及默读故事。
朗读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害羞心理。
在朗读时,教师可以和学生讨论文句的含义以及故事表达感情的方式;可以利用录音对前后的朗读进行对比;可以由不同的小组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加入背景音乐来增加效果;可以用拍手或拍桌子的方式加强节奏;可以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情绪来朗读不同的内容;也可以用个别朗读和集体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调节气氛。
而默读则更侧重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在阅读后,教师可准备一些理解性的问题,如判断正误,将打乱的单词、语句按故事内容重新安排顺序,根据故事回答问题等。
3、讲故事
讲故事不是让学生背诵或朗读故事,而是要求学生把听过或阅读过的故事以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又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在我们所用的课本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因此,学完每篇故事题材的课文后,我们都会让学生进行复述活动。
复述的形式多种多样:
(1) 学生个体进行复述故事比赛;
(2) 学生接力复述故事;
(3) 教师展示有关故事的一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复述;
(4) 教师将几组有关故事的图片拿在手上,然后让学生抽,抽出哪组就让他复述那组的故事内容。
4、演故事
演故事作为一种英语课堂活动能使语言教学交际化。
这里说的演故事,包括理解故事之后把故事改编为话剧,在把学生放到一个个“真实”的情景里去扮演各种角色,在课堂里用英语进行表演。
这一连串的活动既促进了“听、说、读、写”四会技能的综合运用,也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轻松、自然、有趣。
演故事的材料可用课本上的故事,也可用课外的故事。
在牛津英语8 A的学英语报上的一则寓言故事“蚂蚁和蚱蜢”就可以改编为剧本,分角色后进行排练,用恰当、逼真的表情地把故事生动形象地表演出来。
各组轮流表演,表演之后大家一起评选最佳改编奖、最佳表演奖等。
经常搞些这样的有趣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5、评故事
故事总是给人以启迪,我们在学习一则英语故事时,通过故事不仅要达到学英语的目的,同时也要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因此,在听完一则故事以后,我们通常都要问:“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is story?”学生可就此展开讨论,这既可以使学生对语言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可以达到对学生进行个性陶冶和品德培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