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公式
简便计算公式大全

简便计算公式大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问题,有时候需要用到复杂的公式,有时候则只需要简单的计算。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常见的简便计算公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快更准确地进行各种计算。
一、基本运算。
1. 加法,a + b = c。
2. 减法,a b = c。
3. 乘法,a × b = c。
4. 除法,a ÷ b = c。
二、百分数计算。
1. 百分数转化为小数,百分数÷ 100 = 小数。
2. 小数转化为百分数,小数× 100% = 百分数。
3. 计算百分数,已知部分÷总数× 100% = 百分数。
三、平均数计算。
1. 平均数计算公式,(数1 + 数2 + … + 数n) ÷ n = 平均数。
四、面积和体积计算。
1. 长方形面积计算,长×宽 = 面积。
2. 正方形面积计算,边长×边长 = 面积。
3. 圆形面积计算,π×半径×半径 = 面积。
4. 三角形面积计算,底×高÷ 2 = 面积。
5. 立方体体积计算,长×宽×高 = 体积。
6. 圆柱体积计算,π×半径×半径×高 = 体积。
7. 圆锥体积计算,π×半径×半径×高÷ 3 = 体积。
五、利息计算。
1. 简单利息计算,本金×利率×时间 = 利息。
2. 复利计算,复利 = 本金× (1 + 利率) ^ 年数本金。
六、代数式计算。
1.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c。
2. 二元一次方程组,{ax + by = c {dx + ey = f。
3.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
七、三角函数计算。
1. 正弦函数计算,sinθ = 对边÷斜边。
2. 余弦函数计算,cosθ = 邻边÷斜边。
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

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数学计算公式是数学中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包括代数、几何和统计学等方面的公式。
一、代数公式1. 一次方程解法:一次方程通常采用求根公式来解决,即:对于方程ax + b = 0,其解为x = -b/a。
2. 二次方程解法: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 + bx + c = 0,其解法为:x = (-b ± √(b^2 - 4ac))/(2a)。
3. 乘法公式:(a + b)^2 = a^2 + 2ab + b^2(a - b)^2 = a^2 - 2ab + b^2(a + b)(a - b) = a^2 - b^24. 平方差公式:a^2 - b^2 = (a + b)(a - b)二、几何公式1. 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度l和宽度w来计算,公式为A = l ×w。
2. 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可以通过半径r来计算,公式为A = πr^2。
圆的周长可以通过直径d或者半径r来计算,公式为C = πd或C= 2πr。
3. 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b和高h来计算,公式为A = 0.5bh。
4.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c的长度可以通过两个直角边a和b的长度来计算,公式为c = √(a^2 + b^2)。
三、统计学公式1. 平均数的计算:给定n个数据的平均数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的和S除以n来计算,公式为平均数 = S/n。
2. 标准差的计算:给定n个数据的标准差可以通过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再取其平方根来计算,公式为标准差= √[(Σ(x-μ)^2)/n],其中Σ表示对所有数据求和,x表示每个数据,μ表示平均数。
3.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通过公式f(x) = (1/√(2π))e^(-x^2/2)来计算,其中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
数值计算常用公式

数值计算常用公式数值计算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技巧,在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方便和加快数值计算的速度,人们总结出了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数值计算常用的公式。
1.四则运算常用公式:加法公式:a+b=b+a减法公式:a-b≠b-a乘法公式:a*b=b*a除法公式:a/b≠b/a2.平方和差公式: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平方和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3.指数公式:幂运算公式:aⁿ*aᵐ=aⁿ⁺ᵐ除法公式:aⁿ/aᵐ=aⁿ⁻ᵐ4.对数公式:对数运算公式:logₐ(xy) = logₐx + logₐy除法公式:logₐ(x/y) = logₐx - logₐy5.百分比公式:百分比公式:x%=x/100百分数换分数:x% = x / 100 = x/100 * a/a = xa/100a分数换百分数:a/b=(a/b)*100%6.阶乘公式:阶乘公式:n!=n*(n-1)!7.平均值公式:平均值公式:平均值=总和/个数8.平方根公式:平方根公式:√a=b,则a=b²9.三角函数公式:正弦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余弦公式: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正切公式:tan(a ± b) = (tan(a) ± tan(b))/(1 ∓ tan(a)tan(b)) 10.高斯公式:高斯求和公式:1+2+3+...+n=n(n+1)/2高斯公式的扩展:a+(a+d)+(a+2d)+...+(a+(n−1)d)=n[a+(a+(n−1)d)]/211.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一元二次方程公式:ax² + bx + c = 0, 求解公式:x = (-b ±√(b² - 4ac))/2a12.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a₁+aₙ)*n/213.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a(1-qⁿ)/(1-q)14.泰勒级数展开公式:泰勒级数展开公式是一种表示一些函数为多项式的方法,可以用来近似计算函数的值。
计算公式大全

计算公式大全在数学领域中,计算公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简化计算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一、基本运算公式。
1. 加法公式,a + b = b + a。
2. 减法公式,a b ≠ b a。
3. 乘法公式,a × b = b × a。
4. 除法公式,a ÷ b ≠ b ÷ a。
二、代数运算公式。
1. 平方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
2. 平方差公式,a² b² = (a + b)(a b)。
3.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1/2 ×底×高。
4.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x = (-b ±√(b² 4ac)) / 2a。
三、几何运算公式。
1.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²。
2.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3. 矩形的面积公式,S = 长×宽。
4.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1/2 ×底×高。
四、概率统计公式。
1. 概率公式,P(A) = n(A) / n(S)。
2. 期望公式,E(X) = Σ(x p(x))。
3. 方差公式,Var(X) = E(X²) (E(X))²。
4. 标准差公式,σ = √Var(X)。
五、微积分公式。
1. 导数公式,f'(x) = lim(h→0)[f(x + h) f(x)] / h。
2. 积分公式,∫f(x)dx = F(x) + C。
3. 泰勒展开公式,f(x) = f(a) + f'(a)(x a) + f''(a)(x a)²/2! + ...六、物理学公式。
1. 力的计算公式,F = m a。
2. 功的计算公式,W = F s cosθ。
计算公式大全

计算公式大全在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公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问题,简化复杂的计算过程。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代数公式。
1. 一次函数的一般式,y=ax+b。
其中,a为斜率,b为截距。
2. 二次函数的一般式,y=ax^2+bx+c。
其中,a、b、c为常数,且a≠0。
3.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frac{-b\pm\sqrt{b^2-4ac}}{2a}。
对于二次方程ax^2+bx+c=0,其根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求得。
4. 两点间距离公式,d=\sqrt{(x_2-x_1)^2+(y_2-y_1)^2}。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A(x1, y1)和B(x2, y2),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得出。
5.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a_1+(n-1)d。
对于等差数列1, 3, 5, 7, ...,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a_n为第n项。
二、几何公式。
1. 矩形面积公式,S=a\times b。
其中,a为矩形的长,b为矩形的宽。
2. 圆的面积公式,S=\pi r^2。
其中,r为圆的半径,π为圆周率。
3. 圆的周长公式,C=2\pi r。
对于圆来说,周长就是圆的边界长度。
4. 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公式,c=\sqrt{a^2+b^2}。
对于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度可以通过直角边的平方和开平方得到。
5. 三角形面积公式,S=\frac{1}{2}bh。
对于任意三角形,其面积可以通过底边和高的乘积再除以2得到。
三、微积分公式。
1. 导数的定义,f'(x)=\lim_{\Delta x\to 0}\frac{f(x+\Delta x)-f(x)}{\Delta x}。
这是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的定义式。
2. 不定积分的线性性质,\int[af(x)+bg(x)]dx=a\int f(x)dx+b\int g(x)dx。
对于不定积分,具有线性性质,可以将常数提取出来。
数学计算公式表大全

数学计算公式表大全一、小学数学计算公式。
1. 加法交换律。
- 公式:a + b=b + a- 示例:3+5 = 5+3=82. 加法结合律。
- 公式:(a + b)+c=a+(b + c)- 示例:(2 + 3)+4=2+(3 + 4)=93. 乘法交换律。
- 公式:a× b = b× a- 示例:2×3=3×2 = 64. 乘法结合律。
- 公式:(a× b)× c=a×(b× c)- 示例:(2×3)×4=2×(3×4)=245. 乘法分配律。
- 公式:a×(b + c)=a× b+a× c- 示例:2×(3 + 4)=2×3+2×4 = 6 + 8=146. 减法的性质。
- 公式:a - b - c=a-(b + c)- 示例:10-3 - 2=10-(3 + 2)=57. 除法的性质。
- 公式:a÷ b÷ c=a÷(b× c)(b≠0,c≠0)- 示例:12÷2÷3 = 12÷(2×3)=28.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 公式:C=(a + b)×2(a为长,b为宽)- 示例: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周长C=(5 + 3)×2=16厘米。
9.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 公式:S = a× b- 示例: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面积S=6×4 = 24平方厘米。
10.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 公式:C = 4× a(a为边长)- 示例: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C=4×5=20厘米。
11.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 公式:S=a^2- 示例: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S = 4^2=16平方厘米。
数学计算公式

计算方法1.十几乘十几: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解: 1×1=12+4=62×4=812×14=16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解:2+1=32×3=63×7=2123×27=621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解:3+1=44×4=167×4=2837×44=162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解:2×4=82+4=61×1=121×41=8615.11乘任意数: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解:2+3=53+1=41+2=32+5=72和5分别在首尾11×23125=254375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解:13个位是33×3+2=113×2+6=123×6=1813×326=4238注:和满十要进一。
常用计算公式

解:Δ=20lgH/H0 =20lg80/20=20lg4=2×20lg2=12(dB) 注:20lg2=6 20lg4=12 20lg8=18
超声波的当量 Δ=20lgH/H0 (dB) 例:显示屏上显示一波高 为 80mm,另一波高为 20mm,问前者比后者高多少 dB 解:Δ=20lgH/H0 =20lg80/20 =20lg4 (=2×20lg2)=12(dB) 注:20lg2=6 20lg4=12 20lg8=18(先按 lg 再按 8 再×20 计算器不同,有的是先按 8 再按 log 再×20)
]
常用计算公式:
1、钢板拉伸: 原始截面积=长×宽
原始标距=原始截面积的根号× L0=K S0 k 为 S0 为原始截面积
*
断后伸长率=
断后标距-原始标距 ×100%
原始标距
原始截面积—断后截面积
断面收缩率=
×100%
原始截面积
\
Z=[(A0—A1)/A0]100%
2、圆材拉伸:
2
原始截面积= 4
( = D=直径)标距算法同钢板
205kN,195kN,188kN;
相应的扭矩分别为:
530N·m,520N·m,560N·m,550N·m,589N·m,620N·m,
626N·m,559N·m
K=T/(P*D) T—旋拧扭矩 P—螺栓预拉力 D—螺栓直径(第
一步先算 K 值,如 186*22=4092
*
再用 530/4092=,共算出 8 组的 K 值,再算出这 8 组的平均 K 值,第二步用每组的 K 值减去平均 K 值,得出的数求出它的 平方,第三步把 8 组平方数相加之和,除于 7 再开根号。得 出标准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填写钻石分级报告(曾春光编写)
1.不同琢型钻石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注:重量的单位是克拉(ct);直径、长、宽和高的单位是毫米(mm))
圆多面型钻石:重量=平均直径2×高度×0.0061
椭圆形钻石:重量=平均直径2×高度×0.0062(平均直径 = 长径和短径的平均值)
心型形石:重量=长×宽×高×0.0059
祖母绿型:重量=长×宽×高×0.0080 (长:宽=1.00:1.00)
×0.0092 (长:宽=1.50:1.00)
×0.0100 (长:宽=2.00:1.00)
×0.0106 (长:宽=2.50:1.00)
橄榄形:重量=长×宽×高×0.00565 (长:宽=1.50:1.00)
×0.00580 (长:宽=2.00:1.00)
×0.00585 (长:宽=2.50:1.00)
×0.00595 (长:宽=3.00:1.00)
梨形:重量=长×宽×高×0.00615 (长:宽=1.25:1.00)
×0.00600 (长:宽=1.50:1.00)
×0.00590 (长:宽=1.66:1.00)
×0.00575 (长:宽=2.00:1.00)
如果钻石的腰部厚度是稍厚或更厚,以上所有公式都要进行腰部厚度重量校正,大约加上总重量的1-12%,具体视腰部厚度而定。
2.形状/琢型:常见的琢型有圆多面型、心形、梨形、橄榄形、公主形、祖母绿型和椭圆形。
3.大小:圆多面型:最小直径 X 最大直径 X 高度mm;其它琢型:长 X 宽 X 高度mm。
高度
4.深度:圆多面型钻石的深度百分比 = --------------------- ⨯ 100%
钻石平均直径
其它琢型钻石的深度百分比计算是用宽度代替上述公式中的钻石平均直径。
台面大小
5.台面宽度:圆多面型钻石的台面百分比 = --------------------- ⨯ 100%
钻石平均直径
其它琢型钻石的台面百分比计算是用宽度代替上述公式中的钻石平均直径。
6.腰部厚度:极薄、很薄、薄、中等、稍厚、厚、很厚和极厚。
7.底尖大小:无、很小、小、中等、大和很大。
有些底尖是破损的(abraded)。
8.抛光质量:很好、好、中等和差。
9.对称性:很好、好、中等和差。
10.荧光性:荧光强度分为强、中、弱和无;同时要描述荧光的颜色。
11.评语:若钻石是已镶嵌的,且重量是用公式计算的,都要说明;另外一些不是很重要的特征可以在图上不用标明,但要在评语中加以描述,如:腰围胡须、外部或内部生长纹、烧痕、抛光线、不影响净度分级的原晶面和多余刻面、相邻的刻面不能相交于一点、变形刻面、台面或底尖偏离中心、腰部外形轮廓不圆、台面不是规则八边形、波浪状腰棱和台面与腰部不平行等。
12.图例:在图的下方应以图注形式对所标记的符号加以说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