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泊(cP)_动力粘度定义,单位,换算
粘度单位换算方法

粘度单位换算方法粘度测定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测定方法。
(1)动力粘度:ηt是二液体层相距1厘米,其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单位为克/厘米·秒。
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业上动力粘度单位用泊来表示。
(2)(2)运动粘度: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1cst=1mm2/s)。
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3)(3)条件粘度:指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以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各国通常用的条件粘度有以下三种:(4)①恩氏粘度又叫思格勒(Engler)粘度。
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50℃、80℃、100℃)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试样所需的时间与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要的时间(秒)之比。
温度tº时,恩氏粘度用符号Et表示,恩氏粘度的单位为条件度。
(5)②赛氏粘度,即赛波特(sagbolt)粘度。
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100ºF、F210ºF或122ºF等)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单位。
赛氏粘度又分为赛氏通用粘度和赛氏重油粘度(或赛氏弗罗(Furol)粘度)两种。
(6)③雷氏粘度即雷德乌德(Redwood)粘度。
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雷氏度计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为单位。
雷氏粘度又分为雷氏1号(Rt表示)和雷氏2号(用RAt表示)两种。
(7)上述三种条件粘度测定法,在欧美各国常用,我国除采用恩氏粘度计测定深色润滑油及残渣油外,其余两种粘度计很少使用。
三种条件粘度表示方法和单位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图表进行换算。
常见介质粘度表

常见物质的粘度表
粘度,指物质的流动性 ( 或不流动性 )。
任何流体都有粘度。
液体粘度是它抵抗剪切力的一个尺度,在初始及持续流动时才体现出来。
例如,粘度高的液体比粘度低的液体需要更大的动力来流动。
流体粘度与温度有关。
粘度测量单位常用的有厘泊 cP,泊 P等,其换算过程:
1厘泊(1cP)=1毫帕斯卡 .秒
100厘泊(100cP)=1泊 (1P)
1000毫帕斯卡.秒 =1帕斯卡 .秒
水的粘度为 1 厘泊,流动十分容易。
可以根据流体的粘度,类比出我们常见的物质。
1 厘泊 = 水;3厘泊 = 牛奶;34厘泊 = 植物油;176厘泊 = 番茄酱;880厘泊 = 甘油;
1760 厘泊 = 糖蜜(Molasses);3000厘泊 = 胶水;8640厘泊= 糖浆;15200 厘泊 = 酸奶油
水的粘度为1厘泊,流动十分容易。
糖蜜有一粘度为100,000,它是很稠厚的。
1厘泊=水;10,000厘泊=Honeyo;500厘泊=植物油;100,000厘泊=Molasseso;2,500厘泊=马达油。
粘度单位换算

---------------------------------------------------------------最新资料推荐------------------------------------------------------粘度单位换算粘度单位换算常用粘度单位换算;: 1 厘泊(1cP)=1 毫帕斯卡 .秒(1mPa.s) 100 厘泊(100cP)=1 泊(1P) 1000 毫帕斯卡.秒(1000mPa.s)=1 帕斯卡 .秒 (1Pa.s)动力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 η=ν. ρ 式中η--- 试样动力粘度(mPa.s) ν--- 试样运动粘度(mm2/s) ρ--- 与测量运动粘度相同温度下试样的密度(g/cm3)对液体而言,压强越大,温度越低,粘度越大;压强越小,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对气体而言,压强影响不大;温度越高,粘度越大,温度越低,粘度越小。
介质粘度概念和单位换算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上搜集点击数:更新时间:2008-11-7 21:17:401/ 6泵输送的各种流体都具有一定的粘性,即流体各部分之间有相对运动出现时,在做相对运动的各部分流体间,就会产生阻止这种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
这种内摩擦力的大小就与输送介质的粘度成正比。
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T=UdV/dn,其中:dv/dn 为速度梯度, U 就为动力粘度,单位为 Pa.s(N/m2.s),动力粘度的国际单位为厘泊(CP)其关系为: 1Pa.s=10P(泊)=1000CP(厘泊)运动粘度 V:即动力粘度 u 与密度 p 的比值: v=u/p,运动粘度的单位为 m2/s,习惯单位为:厘斯(mm2/s) 其关系为: 1m2/s=10000St(斯)=1000000(厘斯)恩氏粘度 E:其属相对粘度,它是 200cm3 被测介质液在某温度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所需时间 t,与同体积蒸馏水在 20C 时所需时间 t。
运动粘度含义及单位换算

运动粘度单位换算1泊(1P)=100厘泊(100cP)1厘泊(1cP)=1毫帕斯卡·秒(1mPa·s)1毫帕斯卡·秒(1mPa·s)=1000微帕斯卡·秒(1000μPa.s)动力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μ=ν·ρ式中μ--- 试样动力粘度(mPa·s)ν--- 试样运动粘度(mm²/s)ρ--- 与测量运动粘度相同温度下试样的密度(g/cm³)拓展资料动力:ηt是二液体层相距1cm,其面积各为1(cm²)相对移动速度为1cm/s时所产生的阻力,单位为g/cm·s。
1g/cm·s=0.1pa·s。
一般工业上动力粘度单位用pa来表示。
运动:在温度t (℃)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²/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1cst=1mm²/s)。
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
条件:指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以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各国通常用的条件粘度有以下三种:①恩氏粘度又叫恩格勒(Engler)粘度。
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50℃、80℃、100℃)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试样所需的时间与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要的时间(秒)之比。
温度tº时,恩氏粘度用符号Et表示,恩氏粘度的单位为条件度。
②赛氏粘度,即赛波特(sagbolt)粘度。
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100ºF、F210ºF或122ºF等)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单位。
赛氏粘度又分为赛氏通用粘度和赛氏重油粘度(或赛氏弗罗(Furol)粘度)两种。
粘度单位换算

粘度单位换算常用粘度单位换算;:(动力粘度)1厘泊(1cP)=1毫帕斯卡.秒(1mPa.s)100厘泊(100cP)=1泊(1P)1Pa•s=10泊(P)=1000厘泊(cP)1000毫帕斯卡.秒(1000mPa.s)=1帕斯卡.秒(1Pa.s)动力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ν=η/ρ式中η---试样动力粘度(mPa.s)ν---试样运动粘度(mm2/s)ρ---与测量运动粘度相同温度下试样的密度(g/cm3)运动粘度单位换算:1m2/s=10000St(斯)=1000000 c St(厘斯)1St(斯)=100 cSt(厘斯)厘斯(mm2/s)对液体而言,压强越大,温度越低,粘度越大;压强越小,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对气体而言,压强影响不大;温度越高,粘度越大,温度越低,粘度越小。
介质粘度概念和单位换算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上搜集点击数:更新时间:2008-11-7 21:17:40泵输送的各种流体都具有一定的粘性,即流体各部分之间有相对运动出现时,在做相对运动的各部分流体间,就会产生阻止这种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
这种内摩擦力的大小就与输送介质的粘度成正比。
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T=UdV/dn,其中:dv/dn为速度梯度,U就为动力粘度,单位为Pa.s(N/m2.s),动力粘度的国际单位为厘泊(CP)其关系为:1Pa.s=10P(泊)=1000CP(厘泊)运动粘度V:即动力粘度u与密度p的比值:v=u/p,运动粘度的单位为m2/s,习惯单位为:厘斯(mm2/s) 其关系为:1m2/s=10000St(斯)=1000000(厘斯)恩氏粘度E:其属相对粘度,它是200cm3被测介质液在某温度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所需时间t,与同体积蒸馏水在20C时所需时间t。
(为51S)之比,即E=t/t。
E与运动粘度V之间的换算关系:v=(7.31E-6.31/E)/1000000(m2/s)粘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μ=μ。
粘度单位换算

粘度单位换算常用粘度单位换算;:1厘泊(1cP)=1毫帕斯卡.秒(1mPa.s)100厘泊(100cP)=1泊(1P)1000毫帕斯卡.秒(1000mPa.s)=1帕斯卡.秒(1Pa.s)动力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η=ν. ρ式中η---试样动力粘度(mPa.s)ν---试样运动粘度(mm2/s)ρ---与测量运动粘度相同温度下试样的密度(g/cm3)对液体而言,压强越大,温度越低,粘度越大;压强越小,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对气体而言,压强影响不大;温度越高,粘度越大,温度越低,粘度越小。
介质粘度概念和单位换算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上搜集点击数:更新时间:2008-11-7 21:17:40泵输送的各种流体都具有一定的粘性,即流体各部分之间有相对运动出现时,在做相对运动的各部分流体间,就会产生阻止这种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
这种内摩擦力的大小就与输送介质的粘度成正比。
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T=UdV/dn,其中:dv/dn为速度梯度,U就为动力粘度,单位为Pa.s(N/m2.s),动力粘度的国际单位为厘泊(CP)其关系为:1Pa.s=10P(泊)=1000CP(厘泊)运动粘度V:即动力粘度u与密度p的比值:v=u/p,运动粘度的单位为m2/s,习惯单位为:厘斯(mm2/s) 其关系为:1m2/s=10000St(斯)=1000000(厘斯)恩氏粘度E:其属相对粘度,它是200cm3被测介质液在某温度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所需时间t,与同体积蒸馏水在20C时所需时间t。
(为51S)之比,即E=t/t。
E与运动粘度V之间的换算关系:v=(7.31E-6.31/E)/1000000(m2/s)粘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μ=μ。
Ebp(t。
/t)kμ——表压力为P,温度为t时的动力粘度μ。
——在一个大气压,温度为t。
时的动力粘度b,k——视液体种类而定的常数,对油液:k=2,b=0.014-0.03。
粘度定义:将两块面积为1m2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加1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1Pa.s。
粘度单位换算

粘度单位换算常用粘度单位换算;:1厘泊(1cP)=1毫帕斯卡.秒(1mPa.s)100厘泊(100cP)=1泊(1P)1000毫帕斯卡.秒(1000mPa.s)=1帕斯卡.秒(1Pa.s)动力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η=ν. ρ式中η---试样动力粘度(mPa.s)ν---试样运动粘度(mm2/s)ρ---与测量运动粘度相同温度下试样的密度(g/cm3)对液体而言,压强越大,温度越低,粘度越大;压强越小,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对气体而言,压强影响不大;温度越高,粘度越大,温度越低,粘度越小。
介质粘度概念和单位换算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上搜集点击数:更新时间:2008-11-7 21:17:40泵输送的各种流体都具有一定的粘性,即流体各部分之间有相对运动出现时,在做相对运动的各部分流体间,就会产生阻止这种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
这种内摩擦力的大小就与输送介质的粘度成正比。
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T=UdV/dn,其中:dv/dn为速度梯度,U就为动力粘度,单位为Pa.s(N/m2.s),动力粘度的国际单位为厘泊(CP)其关系为:1Pa.s=10P(泊)=1000CP(厘泊)运动粘度V:即动力粘度u与密度p的比值:v=u/p,运动粘度的单位为m2/s,习惯单位为:厘斯(mm2/s) 其关系为:1m2/s=10000St(斯)=1000000(厘斯)恩氏粘度E:其属相对粘度,它是200cm3被测介质液在某温度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所需时间t,与同体积蒸馏水在20C时所需时间t。
(为51S)之比,即E=t/t。
E与运动粘度V之间的换算关系:v=(7.31E-6.31/E)/1000000(m2/s)粘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μ=μ。
Ebp(t。
/t)kμ——表压力为P,温度为t时的动力粘度μ。
——在一个大气压,温度为t。
时的动力粘度b,k——视液体种类而定的常数,对油液:k=2,b=0.014-0.03。
粘度定义:将两块面积为1m2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加1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1Pa.s。
粘度单位换算方法

粘度单位换算方法粘度测定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测定方法。
(1)动力粘度:ηt是二液体层相距1厘米,其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单位为克/厘米·秒。
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业上动力粘度单位用泊来表示。
(2)(2)运动粘度: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1cst=1mm2/s)。
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3)(3)条件粘度:指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以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各国通常用的条件粘度有以下三种:(4)①恩氏粘度又叫思格勒(Engler)粘度。
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50℃、80℃、100℃)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试样所需的时间与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要的时间(秒)之比。
温度tº时,恩氏粘度用符号Et表示,恩氏粘度的单位为条件度。
(5)②赛氏粘度,即赛波特(sagbolt)粘度。
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100ºF、F210ºF或122ºF等)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单位。
赛氏粘度又分为赛氏通用粘度和赛氏重油粘度(或赛氏弗罗(Furol)粘度)两种。
(6)③雷氏粘度即雷德乌德(Redwood)粘度。
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雷氏度计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为单位。
雷氏粘度又分为雷氏1号(Rt表示)和雷氏2号(用RAt表示)两种。
(7)上述三种条件粘度测定法,在欧美各国常用,我国除采用恩氏粘度计测定深色润滑油及残渣油外,其余两种粘度计很少使用。
三种条件粘度表示方法和单位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图表进行换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粘度的分类和定义:
1, 粘度可分为: 绝对粘度, 相对粘度(2类)
2, 绝对粘度可分为: 动力粘度, 运动粘度(2类)
3, 相对粘度可分为: 恩氏粘度, 赛氏粘度, 雷氏粘度(3类)
以下将分别对各粘度类型进行定义和区分:
A,动力粘度: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Brookfield viscometer 布氏粘度计来进行测量;
表示符号: η
单位: cP/厘泊(即:毫帕斯卡.秒/mPa.s) 或Pa.s(毫帕斯卡.秒)
1 厘泊(1cP) = 1 毫帕斯卡.秒(1mPa.s)
100cP=1P(100厘泊=1泊)
1000mPa.s=1Pa.s(1000 毫帕斯卡.秒=1帕斯卡.秒)
1Pa.s=1N.s/m2=10P =1000cp=1Kcps
B,运动粘度: 运动粘度是在工程计算中,物质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
表示符号: ʋ
单位: m2/s(平方米/秒)
_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的换算公式:
ʋ= η/ρ
η_动力粘度, Pa.s
ρ_密度, Kg/m3
ʋ_运动粘度,m2/s
运动粘度国家标准为GB/T256-88
相当于ASTM D445-96/IP71/75
---------------------------------------------------------------------------------
右图为常见流体食品中的粘度和密度:
“所以,我们常说的流体食品的粘度实际上是
指它的动力粘度指标,常用的单位是cP”
补充:
1, 成熟发酵酸奶的粘度为300cP (90-120°T)
2, 成品炼乳的粘度为400cP
3, 20℃正常牛乳的粘度为1.75cP
20℃正常牛乳的密度为1.030g/cm3
注意: 杀菌处理后牛乳的粘度的会略微上升;
对液体而言:
压强越大,温度越低,粘度越大;
压强越小,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对气体而言:
压强对其影响不大,可忽略
温度越高,粘度越大;
温度越低,粘度越小;
C, 恩氏粘度: 在石油工业中使用, 它不是上面介绍的粘度概念, 而是流体在恩格拉粘度计中直接测定的
读数; 我国的国家标准为石油产品恩氏粘度测定法GB/T266-88;
这是一种过去常用的相对粘度;其定义是在规定温度下,200ml液体流经恩氏粘度计所需时间(s),与同体积的蒸馏水在20℃事流经恩氏粘度计所需时间(s)之比称为恩氏粘度。
D, 雷氏粘度(Redwood)此粘度主要在英国和日本沿用;
其定义是以50ml试油在规定温度60℃或98.9℃下流过雷氏粘度计所需时间,单位为秒;
E, 赛氏通用粘度(Saybolt Universal Viscosity)美国多习惯用这种粘度单位,
其定义是在某规定温度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60ml液体所需时间,单位为秒。
美国标准方法为ASTM D88 ; 补充说明: 3种相对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公式:
1) 恩氏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
运动粘度ʋ (mm2/s)=7.310E-6.31/0E
2) 雷氏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
运动粘度ʋ (mm2/s)=0.26R-172/R 当R>225s时,则用υ(mm2/s)=0.26R
3) 赛氏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
运动粘度ʋ (mm2/s)=0.225S 当S>285s时用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