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分配方法作业
(完整版)《交通规划原理》习题一(1-6章)作业

《交通规划原理》第1-6章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交通规划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
2.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答: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常,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两地间和区域的机动性提高,人们愿意在交通设施附近或沿线购买房屋、建立公司或厂房,从而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某种用途的土地利用又会要求和促进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交通量,同时研究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作用。
3.试叙述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1930 年~195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由新的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
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础的交通量成长预测,基于经验方法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1950 年~196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主要解决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阻塞,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规划。
其特点是以高通行能力道路为对象的长期性道路规划。
采用的技术特征方法是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
使用的社会经济技术参数为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第三阶段(1960 年~1970 年)。
该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是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刘易斯·曼福特对当时的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了精辟总结,即“美国人都为汽车教信徒,美国是靠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
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进行长期性交通规划。
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为四节段预测法,分析单位由车辆至人;交通方式划分阶段被导入到了交通需求预测之中;一般化费用开始使用和个人选择模型的提出也是其特征。
大学本科课程交通工程学基础

大学本科课程交通工程学基础交通工程学基础第1次作业(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
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4道小题)1. 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有(A) 道路条件与交通条件(B) 控制条件(C) 环境条件(D) 以上四个条件均包括正确答案: D解答参考:2. 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模型不包括哪个阶段(A) 交通生成(B) 交通分布(C) 方式划分(D) 网络设计正确答案: D解答参考:3. 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是(A) 铁路运输(B) 航空运输(C) 道路交通(D) 水路运输正确答案: C解答参考:4. 美国将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划分为(A) 三级(B) 四级(C) 五级(D) 六级正确答案: D解答参考: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共4道小题)5.交通工程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实现交通运输的高效。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解答参考:6.某一道路断面上,通过的交通流量与该断面的通行能力之间的比值可以大于1。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解答参考:7.高峰小时流量比是指高峰小时交通量占该路段白天12小时交通量之比。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解答参考:8.公交线路密度是指区域内布设公交线路的道路里程与有公交服务的城市用地面积的比值。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解答参考:(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
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四、主观题(共7道小题)9.有效绿灯时间参考答案:实际绿灯时间、黄灯时间中,除掉损失时间后,实际上用于通车的时间即为有10.饱和流量参考答案:答:饱和流量是在车辆处于饱和车头时距的条件下,一小时通过的交通量。
11.服务水平参考答案:答:描述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以及影响驾驶员和乘客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
12.高峰小时系数参考答案:答: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后的交通量之比。
关于交通分配方法作业

题目:设图示交通网络的OD 交通需求量为t=200辆,各径路的交通阻抗函数分别为: 1110.05h c +=,22025.010h c +=,33015.015h c +=试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二等分)和均衡分配法(迭代步长分别取0.618和0.0291)求出分配结果,并进行比较。
设目标函数表示车辆受到的总阻抗,即令交通阻抗函数对h 求积分,函数如下:2332222110075.0150125.01005.05h h h h h h Z +++++=1.全有全无分配法1.1方法介绍全有全无分配法是将OD 交通需求沿最短经路一次分配到路网上去的方法,也被称为交通需求分配。
顾名思义,全有(all )指将OD 交通需求一次性地全部分配到最短径路上。
全无(nothing )指对最短径路以外的径路不分配交通需求量。
全有全无分配法应用于没有通行能力限制的网络交通交通量分配等场合。
在美国芝加哥城交通解析中,首次获得应用。
另外,后述增量分配法和均衡分配法中频繁使用。
1.2 解:由路段费用函数可知,在路段交通量为零时,径路1最短。
利用该方法的以下结果: 15,10,2520010.05,0,200321321===⨯+====c c c h h h因为,25,132=<c c c ,所以,没有得到均衡解。
目标函数:30000075.0150125.01005.0523*******=+++++=h h h h h h Z2.增量分配法2.1方法介绍增量分配法时将OD 交通需求量进行适当形式的分割(分割数、等分或不等分),然后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将分割后的OD 交通需求量逐渐分配到网络上去。
实际工作中,如何分割OD 交通需求量是很重要的,一般多用5―10分割,并且采用不等分。
2.2解:采用2等分。
(1)第1次分配,全有全无分配法相同,径路1最短。
15,10,1510010.05,0,100321321===⨯+====c c c h h h(2)第2次分配,最短径路变为径路25.12100025.010,1510010.05,0,100,10021321=⨯+==⨯+====c c h h h 153=c这时,结果接近于均衡解。
交通分配方法作业

题目:设图示交通网络的OD 交通需求量为t=200辆,各径路的交通阻抗函数分别为:1110.05h c +=,22025.010h c +=,33015.015h c +=试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二等分)和均衡分配法(迭代步长分别取0.618和0.0291)求出分配结果,并进行比较。
设目标函数表示车辆受到的总阻抗,即令交通阻抗函数对h 求积分,函数如下:2332222110075.0150125.01005.05h h h h h h Z +++++=1.全有全无分配法1.1方法介绍全有全无分配法是将OD 交通需求沿最短经路一次分配到路网上去的方法,也被称为交通需求分配。
顾名思义,全有(all )指将OD 交通需求一次性地全部分配到最短径路上。
全无(nothing )指对最短径路以外的径路不分配交通需求量。
全有全无分配法应用于没有通行能力限制的网络交通交通量分配等场合。
在美国芝加哥城交通解析中,首次获得应用。
另外,后述增量分配法和均衡分配法中频繁使用。
1.2 解:由路段费用函数可知,在路段交通量为零时,径路1最短。
利用该方法的以下结果:15,10,2520010.05,0,200321321===⨯+====c c c h h h因为,25,132=<c c c ,所以,没有得到均衡解。
目标函数:30000075.0150125.01005.0523*******=+++++=h h h h h h Z2.增量分配法2.1方法介绍增量分配法时将OD 交通需求量进行适当形式的分割(分割数、等分或不等分),然后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将分割后的OD 交通需求量逐渐分配到网络上去。
实际工作中,如何分割OD 交通需求量是很重要的,一般多用5―10分割,并且采用不等分。
2.2解:采用2等分。
(1)第1次分配,全有全无分配法相同,径路1最短。
15,10,1510010.05,0,100321321===⨯+====c c c h h h(2)第2次分配,最短径路变为径路25.12100025.010,1510010.05,0,100,10021321=⨯+==⨯+====c c h h h 153=c这时,结果接近于均衡解。
交通规划作业答案

(1) 简述交通需求预测的内容和步骤.现在交通预测中普遍采用的是“四阶段模式”,即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交通分配四步骤的交通预测程序。
(1)交通生成预测交通生成预测包括出行产生预测和出行吸引预测。
因为两者的影响因素不同,前者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后者以土地使用的型态为主,故须将出行产生和出行吸引分别进行预测,以求其精确,也利于下一阶段出行分布的工作。
(2)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布预测是要找出各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交换量,即要得出由交通生成预测的各出行端交通量与区间出行交换量的关系问题。
(3)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方式划分即交通工具分配与选择,就是指人出行次数在不同的交通方式之间进行划分,这主要是对客运交通而言的,对货运交通规划目前无需进行这一步程序,这是因为城市市内货运交通一般只有卡车交通一种,毋须进行方式预测。
(4)交通分配预测在掌握了各分区的出行产生、出行吸引,以及出行分布情况后,即知道了各分区之间有多少出行交换量后,就可着手进行交通分配。
交通分配就是已知各分区之间的出行交换量,具体地确定它们所选用的路线、所使用的道路的方法,也就是对城市各条道路所分担的交通量进行预测。
(2) 简述城市交通规划包含的主要内容。
答:城市交通规划是指为城市居民的交通行为提供合适的交通设施,改善以致优化城市交通条件,并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主要内容。
城市交通规划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间内城市的各项用的、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它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般包含以下工作:①总体设计(工作机构、责任分工、总体设计、目标设计);②交通调查(社会经济调查、交通设施调查、居民出行调查、汽车货运调查、公交运行调查);③交通需求预测(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居民就业就学预测、居民出行分布预测、客运交通需求预测、货运交通需求预测);④方案制定(近期交通治理、中长期道路网规划、公共客运系统规划、静态交通规划、远期交通发展规划);⑤方案评价(网络总体性能评价、交通质量评价、经济效益评价、交通环境评价);⑥信息反馈与方案调整(交通网络结构调整、交通方式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调整、交叉口等级及规模调整)。
交通运输管理实务练习题十一

第十一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有、、、、、、、等。
2.汽车运输成本计算对象是。
3.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随载货量的增加而。
4.运输成本由固定成本、、、、等构成。
5.增加货物的疏密度通常会使运输成本。
6.铁路运输成本计算以为运输成本计算对象。
答案:1.输送距离、载货量、货物的疏密度、装载能力、装卸搬运、责任、运输供需因素。
2.企业的各项运输业务,也是各项营运费用的承担者3.减少4.可变成本、联合成本、公共成本5.降低6.千换算吨公里二、名词解释1.联合成本联合成本是指决定提供某种特定的运输服务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费用。
2.货物运输工作量货物运输工作量,通常称为货物周转量,其计量单位为“吨公里”,即实际运送的货物吨数与运距的乘积。
3.成本降低额成本降低额是考核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主要指标,是以上年度实际单位成本与本期周转量计算的总成本减本期实际总成本的差额。
成本降低额是按成本计算对象计算。
4.船舶的航次时间是以上一航次最终港卸空所载货物、旅客时起,至本航次最终卸空所载货物、旅客时为止。
航次有单程航次和往复航次。
5.营运间接费用企业营运过程中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各种间接费用,但不包括企业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
6.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率是考核成本降低幅度计划完成程度的主要指标,是成本降低额与按上年度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的比率。
三、问答题1.简述汽车运输完全成本核算程序。
答:(1)根据企业的营运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单位、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2)由车队根据费用支出和生产消耗的原始凭证,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类别和部门对营运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并编制各种费用汇总表,包括工资及职工福利费分配表,燃材料以及轮胎消耗汇总表,以及低值易耗品摊销表,固定资产折旧及大修理费用提存计算表、轮胎摊销分配表等;(3)根据各种费用汇总表或原始凭证,登记“辅助营运费用”、“营运间接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以及“运输支出”、“装卸支出”、“其他业务支出”的明细分类帐;并将其辅助营运费用、营运间接费用按成本计算对象分配和结转计入“运输支出”、“其他业务支出”帐户,确定各项业务应负担的费用,计算各种业务成本;(4)企业根据车队、车站等所属单位上报的成本核算资料,汇总分配企业各项费用,编制企业成本计算表。
作业15容量限制-增量加载法

作业15:在图15-1的交通网络示意图中,①、④、⑤、⑦分别为OD作用点,图形中线路数值为出行时间,有些为固定值,有些与交通量有关,Q为交通流量,OD分布流量矩阵如下表15-1所示。
用容量限制-增量加载法分配该OD矩阵,采用二次分配,第一次为交通量的50%,第二次为剩余的50%。
图15-1 交通网络示意图
解:假设Q=0时的路权为:
1.5
3 0.5
3
图15-2 交通网络示意图(Q=0时的路权)
根据图15-2的路权,在EXCEL中采用规划求解的方法求最短路,结果见表15—2。
交通分配结果见图15-2:
图15-3 最短路交通分配结果
b)Q=0时的路权及最短路线分别与图15-2和表15-2相同。
第一次分配50%的交通量,结果见图15-4
1200
1200 1200
1250
1250 1100
1100
1350
1350 600
600 650 550
550
675 600
650
675
图15-4 第一次分配50%的交通量
路权修正后的网络示意图为:
1.5
15 33.5
15.5
图15-5 路权修正后的网络示意图按照图15-5的修正后的路权,在EXCEL中求出最短路线为:
第二次分配50%的交通量,结果为:
600
600 650
550
550
675
625
675
325
325
600
675
600 650 675
图15-6 第二次分配50%的交通量。
【精品】交通仿真实验报告Transcad

Xx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作业报告交通系统仿真与评价课程作业2报告学号:x姓名:x指导教师:x时间:2020年10月26日xx运输工程学院一、操作目的交通分配是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目的是将各种出行方式的OD矩阵按照一定的路径选择原则分配到交通网络中的各条道路上,求出各路段上的流量及相关的交通指标。
一般的交通网络中,每一O-D对之间有很多条路径,如何将O-D量正确、合理地分配到这些路径上是交通分配的核心,正确的交通分配方法应能较好地再现实际交通状态,这种交通状态是出行者路径选择的结果。
本次操作的目的在于应用TransCAD软件,在SiouxFalls市的路网上测试TransCAD软件中所含有的所有交通分配算法,总结及对比各类交通分配算法的结果,并给出对算法的评价,同时对已有交通需求进行等倍数的扩大或缩小,评价高交通需求和低交通需求下各交通分配算法的结果。
二、主要操作步骤(一)路网的建立新建线类型地理文件,路段图层名称“road”,路段节点图层名称为“node”,为路段图层建立3个属性数据字段,分别是reallength、capacity、free flow time, 为节点图层增加一个属性数据字段为index,用于下一步中的O-D矩阵索引转换,保存新建的线类型地理文件。
编辑:以导入的点为底图,描摹路网。
注意事项:画路网时,最好不要一次输入整条道路,应该分段输入路段,即遇到一个交叉口,点一次回车,然后再开始下一条路段的输入,同时注意要按照所给路网节点的顺序画,即要让所画节点的编号(ID)与所给的路网节点标号一致。
检查路网的连通性:查看是否有虚接的线段或不连通的节点,避免将来在进行交通分配时出现错误。
操作如下:设置图层为“road”,选择“Tools→Map Editing→Check Layer Connectivity”此时会弹出“Check Line Layer Connectivity”对话框,在“Threshold”后输入100(或其他数值),注意数值不要输入太大,否则会把一些正常的节点也判断为有连通性问题,若路网连通性没有问题,则会出现如下对话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设图示交通网络的OD 交通需求量为t=200辆,各径路的交通阻抗函数分别为:
1110.05h c +=,22025.010h c +=,33015.015h c +=
试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二等分)和均衡分配法(迭代步长分别取0.618和0.0291)求出分配结果,并进行比较。
设目标函数表示车辆受到的总阻抗,即令交通阻抗函数对h 求积分,函数如下:
2332222110075.0150125.01005.05h h h h h h Z +++++=
1.全有全无分配法
1.1方法介绍
全有全无分配法是将OD 交通需求沿最短经路一次分配到路网上去的方法,也被称为交通需求分配。
顾名思义,全有(all )指将OD 交通需求一次性地全部分配到最短径路上。
全无(nothing )指对最短径路以外的径路不分配交通需求量。
全有全无分配法应用于没有通行能力限制的网络交通交通量分配等场合。
在美国芝加哥城交通解析中,首次获得应用。
另外,后述增量分配法和均衡分配法中频繁使用。
1.2 解:由路段费用函数可知,在路段交通量为零时,径路1最短。
利用该方法的以下结果:
15,10,2520010.05,0,200321321===⨯+====c c c h h h
因为,25,13
2=<c c c ,所以,没有得到均衡解。
目标函数:
30000075.0150125.01005.0523*******=+++++=h h h h h h Z
2.增量分配法
2.1方法介绍
增量分配法时将OD 交通需求量进行适当形式的分割(分割数、等分或不等分),然后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将分割后的OD 交通需求量逐渐分配到网络上去。
实际工作中,如何分割OD 交通需求量是很重要的,一般多用5―10分割,并且采用不
等分。
2.2解:采用2等分。
(1)第1次分配,全有全无分配法相同,径路1最短。
15,10,1510010.05,0,100321321===⨯+====c c c h h h
(2)第2次分配,最短径路变为径路2
5.12100025.010,1510010.05,0,100,10021321=⨯+==⨯+====c c h h h 153=c
这时,结果接近于均衡解。
目标函数为:
12510005005000075.0150125.01005.052
33222211+++=+++++=h h h h h h Z 2125
=
3.均衡分配法
3.1方法介绍 Step 1 给出初始可能解{}k
a
x ,令0=k 。
一般用前述全有全无分配法求解初始可能解。
Step 2 更新路段阻抗函数:
)(k a k a x c
Step 3 搜索目标函数的下降方向。
用最短径路搜索法求出各OD 间的最短径路,在用全
有全无分配法求出探索方向:
{}k
a
y Step 4 一维搜索。
将下式代入到目标函数中,求出最佳探索步长*
α。
)(1k a k a k a k a x y x x -+=+α
Step 5 收敛判定。
设ɛ1和ɛ2为任意小数,若满足下式,则结束计算。
反之,返回Step 2。
11)()(ε≤-∑∈+k a k a A
a k a k a x c x x 21/)(max ε≤-+k a k a k a x x x
3.2解:【模型】2
332222110075.0150125.01005.05h h h h h h Z +++++= ..t s ∑==31200k k h
)
3,2,1(,0=≥k h k (1)用全有全无分配法求解初始可能解
3000
,15,10,2520010.05,0,200321030201====⨯+====Z c c c h h h (2)求最佳搜索方向:
继续用全有全无分配法求解,得使目标函数下降的探索方向如下:
0,200,0030201===y y y
(3)一维搜索,求最佳搜索步长*α和交通量修正
令618.0=α
6.123)0200(618.00,4.76)2000(618.02001211=-+==-+=h h ,
13=h 15,09.136.123025.010,64.124.7610.05321==⨯+==⨯+=c c c
22200075.00156.1230125.06.123104.7605.04.765⨯+⨯+⨯+⨯+⨯+⨯=Z 81.210096.190123685.291382=+++=
(4)收敛判定
设ɛ1=ɛ2=0.01。
1000162.55)()(ε≥=-∑∈a a A
a a a h c h h 2001/)(max ε≥∞=-a a a h h h
显然,收敛条件得不到满足。
返回(2)继续修正计算。
(5)这时的最短径路为径路1。
所以,继续用全有全无分配法求解,得:
0,0,200131211===y y y
0.120)6.1230(0291.06.1230
.80)4.76200(0291.04.762221=-+==-+=h h
023=h
2
2
200075.00150.1200125.00.120100.8005.00.805⨯+⨯+⨯+⨯+⨯+⨯=Z 0.21000.1801200320400=+++=
综上所述,均衡分配法的效果最好,得到的目标函数最小,即车辆受到的总阻抗最小;由全由全无分配法得到的解围非均衡解,故得到的目标函数值最大;增量分配法算法简单而且效果相对较好,仅次于均衡分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