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研中南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历年复试真题及答案总结

合集下载

中南大学复试科目

中南大学复试科目
081901采矿工程
采矿专业综合
《金属矿山地下开采》解世俊,冶金工业出版社
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
安全专业综合
《企业安全管理知识问答》李孜军、吴超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业出版社2004
《公共安全知识读本》吴超、吴宗之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081922安全管理工程
081921地下空间资源科学与工程
自动控制原理(25%)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国防工业出版社
055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人口、资源专业综合
《矿业经济学》,陈建宏,中南大学出版社
080104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专业综合
081401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专业综合
《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科学出版社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王雅丽,重庆大学出版社
②《轨道工程》陈秀方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③《路基路面工程》(第二版)邓学均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11月
0823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050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081803地质工程
土力学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081803地质工程
钻探工程
钻探与钻井工程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专业综合
047软件学院
081280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
《现代软件工程》,陈松乔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panda/多年以后,你未娶,我未嫁,我就考虑下嫁给你。048土木建筑学院
080102固体力学
工程力学
①《工程力学》单辉祖、谢传锋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②《工程力学》陈长征等编,科学出版社,2002
③《结构力学》李廉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南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总结

中南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总结

一,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有哪些以及获取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分类,及空间数据质量包括哪些方面及不确定性的来源、处理方法,列举一些常见的地图数据质量问题,用简图表示空间数据获取的主要方法:1,野外数据采集;主要手段有:1平板测量2全站仪测量3 GPS测量2,地图数字化,主要包括两种方式:1数字化仪的手扶跟踪数字化2地图扫描矢量化3,空间数据转换其内容包括:空间定位信息,属性数据,空间关系等。

4,摄影测量,包括1航空摄影测量2地面摄影测量5,遥感图像处理等。

获取过程中的误差来源:1、数据搜集。

1、野外测量数据误差;1仪器误差2操作误差3记录误差4环境因素等造成的空间数据的位置误差2、地图数据误差;1 地图固有误差2 材料变形产生的误差3图像数字化误差。

3、遥感数据误差;1 遥感仪器的观测过程,如辐射误差、几何误差2遥感图像处理和解译过程。

2、数据输入.;数字化误差、不同系统格式转换误差。

3、数据存储;数值精度不够、空间精度不够。

4、数据处理;分类间隔不合理、多层数据叠合引起的误差传播。

5、数据输出;输出设备不精确引起的误差、输出的媒介不稳定造成的误差。

6、数据使用;对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误差、对数据信息使用不当。

空间数据误差的类型有:1 几何误差2 属性误差3时间误差4逻辑误差。

空间数据质量或不确定性问题的来源:1、从空间数据的形式表达到空间数据的生成2、从空间数据的处理到空间数据的应用具体有:1、空间现象自身存在的不稳定性,包括空间特征和过程在空间、专题和时间上的不确定性。

2、空间现象的表达,数据采集中的测量方法以及测量精度的选择等受到人类自身认识和表达的影响,这对数据的生成会产生误差。

3、空间数据处理中的误差,包括:1 投影变换2地图数字化和扫描后的矢量处理3数据格式转换4数据抽象5建立拓扑关系6与主控数据层的匹配7数据叠加操作和更新8数据集成处理9数据的可视化表达10数据处理过程中误差的传递和扩散。

4、空间数据使用中的误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数据的解释过程、缺少文档。

最新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最新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1、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检索、分析、显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科学与技术,是集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具有时空特征的地理信息已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作为整合其它各类社会经济和人文统计信息的基础平台,地理信息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紧密结合我校学科优势和社会各行业部门的需要,以创新为主线,围绕地理信息科学理论、地理信息工程、资源环境遥感、客家人文地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 空间数据库理论与空间数据挖掘(2) 数字地图理论与方法(3) GIS应用工程(4) 虚拟地理环境与数字矿山(5) 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体系(6) 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7) 资源环境遥感(8) 客家人文地理2、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是研究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应用和可视化表达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的学科。

本学科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作风、系统地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原理和GIS应用开发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工程技术骨干,了解地图学、计算机科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及相关领域的进展和学术动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有较好的创新意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专业的外文文献;能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研究、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数字工程建设、空间分析与应用、辅助决策管理与空间数据处理等方面工作。

毕业后能胜任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现代GIS理论与方法、高级GIS应用开发、空间数据库理论与技术、遥感图像解译原理与方法、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共享技术、GML技术及应用、高等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进展、虚拟地理环境概论等。

中南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中南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前言无聊的琐碎表弟曾经问我,“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仰面朝天,做思考状数秒后,我无奈地告诉他“我也不知道”。

这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在“成功太慢,幸福减半”的这个时代,一切都向实用主义靠拢,在这里提及这个问题,会让大家觉得突兀,如丈二的和尚般摸不着头脑,因而也显得无比的吊诡,因为学这些东西不就是为了考研吗?那么考研之外呢?几年前的春天我独坐在岳麓山上胡思乱想时,这个问题如春日里的樟叶一样,倏然地又飘进了我的脑海中,我竟然在樟树上找到了答案,今天置其于此供大家把玩,显摆或是装逼,任由大家评说。

北地少有樟树,春天里见到的都是枯木添新芽的景象,只知道秋至叶落,草木枯黄,没想到南国的春天竟然是叶落飘飘,铺天盖地。

树每逾一年都会添上一轮,长粗一圈,拔高一节,但簌簌辞柯,纷纷而落,则是必然,或秋或春,不论枯黄还是青绿,生在南国还是长在北地、、、、、、旧叶终化为泥,新叶欣欣而生,当它有一天耸入云端,仰天俯地之时,不知老掉了多少叶。

以前学过的许多东西都如同那旧叶般不知所踪,但正是它们给了我们营养,转化为那些看不见的力量、、、、、、世界是相通的,它是一棵倒长的树、、、、、、关于专业课复习:资料:切记勿贪,吃透主流用书,伤人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举一反三之理在于精通为先。

考试主要用书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复习笔记,可视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邬伦编著科学出版社)一书浓缩版,同时含有部分《地理信息系统基础》(龚健雅编著科学出版社)的内容,复习时以前者为重,但也不能忽视后者。

记忆树是配合复习笔记使用的,这个记忆树的初衷就是用于检测和巩固记忆(为了引入检测和反馈机制),具体可参考如下用法:每看完一定的章节后,尝试着将所看内容的关键字用铅笔写在记忆树的留白处,如是反复,以期熟烂于心。

把复习笔记和真题答案解析分开的原因在于,用复习笔记建立起知识框架,从而以不变应万变,从近几年的出题风格可以看出,出题老师对知识体系的重视程度,因为每一题基本上涵盖了某一知识块的关键概念和与其有密切联系的相关问题,若只提供真题答案解析,就无法以精炼的内容体现知识间的联系。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 习题及参考答案 三-2019年文档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 习题及参考答案 三-2019年文档资料
实现:执行数据库查询语言,找到满足要求的记录,得到它的目标标识,再通过目标标识在图形数据文件中找到对应的空间对象,并显示出来。
l SQL查询
Select属性项From属性表Where条件or条件and条件
实现:交互式选择各项,输入后,系统再转换为标准的SQL,由数据库系统执行或ODBC C语言执行,得到结果,提取目标标识,在图形文件中找到空间对象,并显示。
不同层包含,如某省的湖泊分布,没有建立拓扑,实质是叠置分析检索,通过多边形叠置分析技术,只检索出在窗口界限范围内的地理实体,窗口外的实体作裁剪处理。
D穿越查询
某公路穿越了某些县,采用空间运算的方法执行,根据一个线目标的空间坐标,计算哪些面或线与之相交。
E落入查询:一个空间对象落入哪个空间对象之内。?D?D空间运算
(4)层次模型:层次模型的存储问题,层次的数据必然导致数据冗余;
自动搜索的效率,例如搜索一个点可能先在最粗的层次上搜索,再在更细的层次上搜索,直到找到该点。
15.地形分析有哪些主要内容及其运算模型?
坡度计算,坡向分析,曲面面积计算,地表粗糙度计算,高程及变异分析,谷脊特征分析,日照强度分析,淹没边界计算挖方和填方等。
l超文本查询
图形、图像、字符等皆当作文本,并设置一些"热点"(HotSpot),"热点"可以是文本、键等。
用鼠标点击"热点"后,可以弹出说明信息、播放声音、完成某项工作等。但超文本查询只能预先设置好,用户不能实时构建自己要求的各种查询。
l自然语言空间查询
在SQL查询中引入一些自然语言,如温度高的城市
点―点(如:A与B是否相通等)。
B相关分析检索(不同要素类型之间的关系)--通过检索拓扑关系

2015年考研中南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历年复试真题及答案总结

2015年考研中南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历年复试真题及答案总结

一、论述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汶川大地震中能发挥哪些作用?1、通过存储和分析地质构造信息,利用GIS可以预测地震发生的“场景”,并估计该区域由于地震引发的潜在损失。

2、GIS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得在地震实际发生时,分析灾害严重程度的空间分布,帮助政府分配紧急响应资源。

利用GIS进行地震灾害评估时要综合考虑地质构造等各种信息的空间分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估计地表震动灾害 2估计次生的地震灾害 3估计对于建筑物的损害 4估计可以用金钱衡量和不可用金钱衡量的损失。

通常地表震动强度可以根据震源位置以及地震波传播公式计算,而次生灾害以及建筑物的损害要根据相关的图件进行计算,并基于上述计算的结果来评估金钱损失和非金钱的损失。

在分析过程中,由于地震强度以及破坏程度随着到震源的距离增大而衰减,所以要采用缓冲区计算模型。

而在计算金钱损失和非金钱损失时,因为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要使用叠加复合模型。

(358)四、论述三维GIS的关键技术以及与二维GIS的相关技术的主要区别。

三维GIS关键技术主要有:1、三维数据结构的研究,主要包括:数据的有效存储、数据状态的表示和数据的可视化。

2、地理数据的三维显示,主要包括:三维数据的操作、表面处理、栅格图像、全息图像显示、层次处理等。

3、三维数据的生成和管理。

三维数据所研究的内容以及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1数据编码2数据的组织和重构3变换4查询5逻辑运算6计算7分析8建立模型9视觉变换10系统维护等。

1、三维数据结构,同二维一样,也存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

栅格结构使用空间索引系统,它包括将地理实体的三维空间分成细小的单元,称之为体元或体元素。

三维矢量数据结构表示方法有多种,其中运用最普遍的是具有拓扑关系的三维边界表示法和八叉树表示法。

根据不同的存储方式八叉树也可以分为常规的、线性的、一对八的八叉树等。

2、三维数据的显示,三维显示通常采用截面图、等距平面、多层平面和立体块状图等多种表现形式。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方案依照教育部及学校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全面衡量考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确保录取质量,依照“公平、公正、公布”的原那么开展复试工作,现就我院有关复试及录取工作通知如下:一、复试对象所有达到我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大体分数线要求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上线考生都可参加复试。

推免生再也不参加复试,综合考核选拔考生原参加过面试的,再也不参加复试。

推免生的录取专业名称及代码必需与国家推免系统中一致,不得调剂到其他专业;如有舍弃推免资格的考生,须于3月22日前向学院系提交书面报告。

综合考核选拔考生具体录取专业和指导教师山各系及学科依如实际情形确信。

二、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鲁安怀副组长:戴前伟、邵拥军成员:张绍和、冯德山、杨牧、李志伟、邓敬、葛丽萍三、研究生思想政治表现考核小组组长:戴前伟副组长:李建军组员:孔华、崔益安、陈科平、匡翠林、张宝一、葛丽萍四、复试小组成员一、地质资源系思想政治表现考核小组:刘建平(组长)、王雄军、于淼(兼秘书)综合组:赖健清(组长)、邹艳红、邓吉秋、邹海洋、李群、成功(秘书)外语组:杨牧(组长)、王智琳、邓浩、张德贤(秘书)二、地质工程系思想政治表现考核小组:陈科平(组长)、贺勇、左文贵(兼秘书)综合组:李建中(组长)、胡焕校、陈科平、左文贵、徐蒙、吴冬宇(秘书)外语组:张可能(组长)、贺勇、舒彪、张鑫鑫(秘书)3、应用地球物理系思政考核组:崔益安(组长)、佟铁钢、龚安栋(兼秘书)综合组:冯德山(组长)、鲁光银、严家斌、肖建平、李帝铃、张大洲(秘书)外语组:任政勇(组长)、郭荣文、孙娅、王鹤(秘书)4、测绘与遥感科学系、地理信息系思想政治表现考核小组:匡翠林(组长)、邱斌、周家香、易重海(秘书)综合组:学硕1组:吴立新(组长)、周晓光、冯光财、左廷英、陈杰、陶超(秘书)学硕2组:刘兴权(组长)、李志伟、曾永年、毛先成、李海峰、刘慧敬(秘书)专硕组:戴吾蛟(组长)、邓敬、王琪洁、汪长城、张云生、冯徽徽(秘书)外语组:学硕1组:苗那么朗(组长)、刘启亮、汤玉奇、潘红播(秘书)学硕2组:蔡兴盛(组长)、陈必焰、何晋强、梅小明(秘书)专硕组:胡俊(组长)、王威、许兵、李佳(秘书)五、复试安排一、复试时刻及地址(1)资格审查及内心普测安排:3月23日下午15:00-18:00 :资格审查(地学楼201#)及心理普测(地学楼301#机房)。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 分,共20 分)1.世界上地理信息系统的普遍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阶段是20世纪()年代:A. 60年代B. 70年代C. 80年代D. 90年代2.以下不属于GIS输出设备的为()A. 绘图仪B. 数字化仪C. 打印机D. 高分辨率显示装置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线对象是():.A.0维特征 B. 1维特征 C. 2维特征 D. 3维特征.4、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称为:()A.拓扑邻接B.拓扑关联C.拓扑包含D.拓扑相交5、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C.扫描数字化法D.人工读取坐标法6、栅格结构的特点是:()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7、以线性四叉树表示8*8的栅格矩阵时,第6行第5列位置处的栅格的十进制MORTON 码与四进制MORTON码值分别为:()A. 57,302B. 50,302C. 57,321D. 50,3218、描述图形在保持连续变化状态下,图形关系保持不变的性质.或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的数据为:()A.属性数据B.拓扑数据C.几何数据D.统计数据9、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C.改变栅格形状D.减少栅格总数10、GIS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A.空间分析B.计量分析C.属性分析D.统计分析11、数据处理是GIS的基本功能之一,对数据从一种数据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数据格式,包括结构转换、格式转换、类型转换等,这种数据处理为()A. 数据重构B. 数据变换C. 结构转换D. 数据抽取12、某选址项目中,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距离公路2000米以;2)距离湖泊1000米以外;3)地块面积大于500KM2。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选址,分别采用()A. 缓冲区分析、intersect叠加分析、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查询;B. 缓冲区分析、identify叠加分析、基于空间关系的查询;C. 缓冲区分析、erase叠加分析、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查询;D. 缓冲区分析、clip叠加分析、基于空间关系的查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述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汶川大地震中能发挥哪些作用?1、通过存储和分析地质构造信息,利用GIS可以预测地震发生的“场景”,并估计该区域由于地震引发的潜在损失。

2、GIS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得在地震实际发生时,分析灾害严重程度的空间分布,帮助政府分配紧急响应资源。

利用GIS进行地震灾害评估时要综合考虑地质构造等各种信息的空间分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估计地表震动灾害 2估计次生的地震灾害 3估计对于建筑物的损害 4估计可以用金钱衡量和不可用金钱衡量的损失。

通常地表震动强度可以根据震源位置以及地震波传播公式计算,而次生灾害以及建筑物的损害要根据相关的图件进行计算,并基于上述计算的结果来评估金钱损失和非金钱的损失。

在分析过程中,由于地震强度以及破坏程度随着到震源的距离增大而衰减,所以要采用缓冲区计算模型。

而在计算金钱损失和非金钱损失时,因为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要使用叠加复合模型。

(358)二、论述三维GIS的关键技术以及与二维GIS的相关技术的主要区别。

三维GIS关键技术主要有:1、三维数据结构的研究,主要包括:数据的有效存储、数据状态的表示和数据的可视化。

2、地理数据的三维显示,主要包括:三维数据的操作、表面处理、栅格图像、全息图像显示、层次处理等。

3、三维数据的生成和管理。

三维数据所研究的内容以及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1数据编码2数据的组织和重构3变换4查询5逻辑运算6计算7分析8建立模型9视觉变换10系统维护等。

1、三维数据结构,同二维一样,也存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

栅格结构使用空间索引系统,它包括将地理实体的三维空间分成细小的单元,称之为体元或体元素。

三维矢量数据结构表示方法有多种,其中运用最普遍的是具有拓扑关系的三维边界表示法和八叉树表示法。

根据不同的存储方式八叉树也可以分为常规的、线性的、一对八的八叉树等。

2、三维数据的显示,三维显示通常采用截面图、等距平面、多层平面和立体块状图等多种表现形式。

3、与传统的二维GIS相比三维GIS对数据组织管理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不同类型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多尺度模型的集成应用、从数据库到三维虚拟显示的快速转换等。

(457)2014三、地理国情监测:地理国情监测,就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利用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自然、人文等地理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图件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

总体目标:整合并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展重要地理国情信息普查,构建国家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持续对全国范围的自然、生态等地理环境要素进行空间化、定量化、常态化监测,构建地理国情信息网格,形成定期报告和监督机制,反映国家重大战略、重要工程实施状况和效果,充分揭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实现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为国家战略规划制定、空间规划管理、区域政策制定、灾害预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等提供有力保障。

地理国情监测的必要性1、地理国情监测是确保经济持续增长及建设信息化和谐社会的需要。

2、地理国情监测是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需要。

3、地理国情监测是推动空间信息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支撑技术1、天空地一体化遥感技术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3、网格GIS技术4、地理信息网络服务5、空间信息云计算6、时空数据挖掘技术.(358)地理国情监测的实施需要利用空天地一体化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等实现地理国情信息一体化的采集和快速更新;利用地理空间信息网格技术、多维时空数据挖掘技术、空间信息云计算技术等实现地理国情信息的自动化挖掘和定量化分析;利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进行地理国情的实时发布与交互式服务。

(500)四、移动GIS狭义的移动G IS是指运行于移动终端(如PDA )并具有桌面G IS 功能的G IS, 它不存在与服务器的交互, 是一种离线运行模式。

广义的移动G IS是一种集成系统, 是G IS, GNSS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移动通信、互联网服务、多媒体技术等的集成。

移动GIS具有以下特点:1. 移动性。

运行于各种移动终端上, 与服务端可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交互实时获取空间数据, 也可以脱离服务器与传输介质的约束独立运行, 具有移动性。

2. 动态(实时)性。

作为一种应用服务系统, 应能及时地响应用户的请求, 能处理用户环境中随时间变化的因素的实时影响, 如交通流量对车辆运行时间的影响, 能提供实时的交通流量影响下的最优道路选择等。

3. 对位置信息的依赖性。

在移动GIS中, 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与用户的当前位置是紧密相关的, 比如/我在哪儿? 0, /我附近是什么? 0, /我怎么才能到达目的地? 0。

所以需要集成各种定位技术, 用于实时确定用户的当前位置和相关信息。

4. 移动终端的多样性。

移动G IS的表达呈现于移动终端上, 移动终端有手机、掌上电脑、车载终端等, 这些设备的生产厂商不是惟一的, 他们采用的技术也不是统一的, 这就必然造成移动终端的多样性[ 2] 。

移动GIS包括如下技术的综合:移动硬件设备和野外个人电脑、全球定位系统( GNS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 IS)、可以接入到网络GIS的无线通讯设备。

移动GIS的关键技术:1、移动终端技术移动G IS终端设备必须便携、低耗, 适合于户外应用。

并且可以用来快速、精确定位和地理识别。

这些设备包括便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 PDA )、智能手机、GNSS接收终端等。

2、移动联网技术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将成为无线通信领域内提供统一平台服务的主要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WAP协议的不断完善和扩充, WAP 将成为信息服务的主要平台。

3、分布式空间数据管理及空间数据引擎技术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系统是移动GIS 体系结构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是指在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的分布式结构。

为了实现网上共享分布式空间信息, 空间数据引擎技术是实现跨地域远程数据操作的关键。

4、其它相关技术如移动计算技术、移动数据库技术等。

(427)移动GIS的主要应用:1、路由选择2、查询根据用户所给的位置信息,通过搜索地图数据库查询用户所需地点。

3、工作分配和车队管理。

4、实时交通报道。

5、方便的数据采集(509)五、分布式GIS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基于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并在网络支持下的分布式系统结构已经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由于GIS的固有的特点,使得运行于网络上的分布式系统特别适合于构造较大规模的GIS应用,其应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的分布: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主要数据是空间数据,由于数据生产和更新的要求,常常需要存放在空间上分离的计算机上2、应用功能的分布:GIS的功能组成了由空间数据录入到输出的一个工作流程,不同的人员,由于其关注的信息不同,需要不同的GIS功能服务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应用分布在网络上就可以解决该问题。

3、外设共享:外设的分布是服务分部的一种,由于许多GIS外设较为昂贵,如高精度平板扫描仪、喷墨绘图仪、大幅面数字化仪等,而通过分布式系统可以实现这些设备的共享。

4、并行计算: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许多模型具有较高的时间复杂性,利用分布系统可以实现并行计算,缩短计算时间。

(385)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组合方式:1、全集中式2、数据集中式3、功能集中式4、全分布式5、函数库服务器六、基于云计算的GIS基于云计算的GIS是指将空间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交给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或服务器,通过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和软件即服务三种形式为用户提供空间信息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

云时代的GIS用户只需要一个网络浏览器就可以像现在获取导航信息一样方便地获取所有的GIS服务。

相比较WebGIS与网格GIS,基于云计算的GIS具有如下的优势:1、降低了对GIS用户的要求一方面,基于云计算的GIS用户不需要像WebGIS和网格GIS一样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安装软件,不需要购买数据,甚至不需要有硬件基础。

用户只需要有一个网络浏览器就能以他所需的方式(文本、图像等)获取现有GIS软件的所有功能;另一方面,云计算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效用计算,用户可以按需支付自己需要的服务,可以用最低的代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GIS。

2、降低了GIS开发人员的工作量使用基于云计算的GIS,用户只需对云计算平台提出资源申请就可以获得超级计算机般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完成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而无需开发人员进行算法的优化和构建复杂的并行计算、调度模型。

3、具有极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云计算平台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超大规模,如现阶段的Google云计算平台已拥有超过100万的服务器(在可预见的将来其规模还会不断扩大),这些服务器处于Google的完全支配之下,此时如果用户提出计算申请,云计算平台就能从整体上进行全局的统筹分配(而不需要利用他人的空闲计算能力),合理利用资源,有效杜绝资源浪费。

由于用户对GIS计算能力的要求极其不平均,如:简单的导航、最优路线计算和深入的数据挖掘相比,它们之间计算量的差别千倍不止,此时,基于云计算的GIS用户就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向云计算平台申请合理的资源,按需使用。

4、提高了空间数据的安全性不同于Web-GIS和网格GIS的单独管理,基于云计算的GIS对其空间数据集中进行存储和备份,并由专业人士管理,最大程度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5、降低了网络的负担网格GIS利用网络节点上的空闲计算机来提供所需的计算能力,在计算过程中势必涉及空间数据的传出和传回,增大了网络的负担。

基于云计算的GIS只需用户向云计算平台提出申请,数据存储和处理都在云内部完成,在网络传输的只是最后的处理结果即一个简单的数据集,因此大大减少了网络传输的数据量。

基于云计算的GIS进一步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尽管基于云计算的GIS有着诸多优点,但在其高速发展的背后,许多关键的技术难题仍有待突破。

1)不同云计算平台的互操作技术基于云计算的GIS是以某一云计算供应商提供的云计算平台作为基础的。

除了应用软件之外,基于云计算的GIS还在云计算平台中存储了庞大的空间数据,如果有朝一日需要更换云计算供应商时,那就不是像更换云计算平台上的杀毒软件一样,只需输入一个不同的网址,而将是一项近乎不可能的任务。

因此,基于云计算的GIS的继续发展急需解决不同云计算平台的互操作技术问题,并建立数据导入和导出的云计算业界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