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习 传 统 文 化 感 悟

学 习 传 统 文 化 感 悟

学习感悟

《大学》里讲的人生追求八个层次,修身之前要正心。孟子讲:“平其心,养其性”,也是说要先平心,才能养性。就是说,修身首先要修心。修得良好的心态,是人生修养的重要基础。那么,现代人需要修养什么样的心态呢?

一是要有乐观的心态修养的核心,是要寻求心里的平衡,这种平衡主要靠自身的心态。

人的心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乐观主义者,一种是悲观主义者。实际上你仔细考察就会发现,乐观主义者并不一定比哪些悲观主义者的处境好,这关键是一种态度。真正的乐观主义者,他99次失败,有一次成功,他也会在成功当中得到快乐,甚至连续100次失败了,他也能够在对希望的憧憬当中得到快乐,这是乐观主义者。

二是要有平静的心态诸葛亮用一句话告诫儿子:“非宁静无以致远”。现在有很多人在办公室里挂一幅字,“宁静致远”,就是从这来的。意思是说,静下心来,潜心苦学,冷静地观察世事,才能高瞻远瞩,明察秋毫。

三是要有积极的心态什么叫积极的心态?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面,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如果你的注意力经常盯在积极面上,那你就是积极的心态。否则,你就是消极的心态。

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消极的话,那他的知识越多就会越反动,他的智商越高,他就越容易闯下大祸。因为他总是负思考、负见解,都是消极的注意力。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对“厚德载物”的理解

人要想做到厚德载物,你不能总是高高在上,你要做到德高身低才行,你得把自己的位置尽量放的低一些。

老子有一句话叫“上善若水”,他说最高尚的道德应该像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浇灌庄稼,庄稼丰收,百姓富足;君子应该像水一样善利百姓。魏征曾经对唐太宗说,“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害怕自己感到满足,不再进步,就想到大江、大海之所以大,是因为它把自己的位置放的比小溪小流更低。

这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发,你要想得到更多的人的拥戴,你要想拥有更多的朋友,你就应该放下身段,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

厚德才能载物。人要做到容载万物,其实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厚德。先增厚美德,才能容载万物。

为什么有的人做生意,钱挣到一定程度就出事?为什么有的人做官,做到一定程度就出事?就是这个人的德行,承载不了这样的财富、地位和荣耀。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讲要“重积德”,孔子说,“德之不修,吾之忧也,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一个人修养不够,格局不够,不要急于干大事。有些人着急,后备这么长时间,什么时候能重用我呀?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用愁得不到职位,应该愁自己有没有才德担任这个职位。不愁别人不知道自己,该追求自己有什么才德可以被人知道。

从历史上看,凡是有所成就的君王,选人用人都是重德,只有曹操这个奸雄,在创业初期,急需人手,曾经公开实行过“唯才是举”,只要是个人才,不管你有德没德,一概重用,不看小节看才能。可是到了最后,他的根基稳固以后,还是把那些有才没德的小人,找个理由全杀了,最终还是重德。

寻访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

寻访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博乐市第三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寻访传统民俗文化课时: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收集资料的一些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过程与方法:学习采访技巧、学会使用照相机、摄像机拍摄静物和动态画面,以及学习使用问卷调查这种方式获取有效信息:学会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资料收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高效性,主动学习有关方法的知识;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之情。 二、教学重点: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 教学难点:实践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料,如片、图片、宣传画册等。准备家乡传统节日和建筑的精美照片集和视频等。 2.访问自己村里的老人,收集当地的传统文化信息等。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受自己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 师:主题确立后,各小组已纷纷行动起来了,正在积极搜集和整理资料。老师也整理了求助信箱,发现同学们在搜集和整理资料方面有很多困惑。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各抒己见,齐思广义,共同研究一下怎样搜集资料。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每个小组的搜索成果, (二)教学过程: 1、查阅书报 (1)、展示资料 ①找一个学生读搜集到的文字资料。 ②找一个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资料。

③师:咱们班上还有哪些同学用了这种方法请举手。生举手。师:使用这种方法的还不少,这种方法叫查阅书报法。那么同学们知道用这种方法搜集资料时应注意什么吗谁来说说(引出) (2)、注意事项 (学生交流) 生1:注意保护书报,别弄坏了。 生2:不要盲目去选书报,要慎重选书报。 生3:从图书室或跟别人借的书要按时归还。 师:记住大家的提醒,其他同学不妨试试这种搜集资料的方式。还有别的好方式吗? 2、上网查询 (1)、汇报资料 两名学生读上网查到的资料。 (2)、探讨注意事项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已走进千家万户。它快捷、方便是大家搜集资料时备受青睐的一种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时,同学们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生1:我们小组在上网查找时,第一次只输入了“传统文化”,结果显示了很多资料,但是有许多不是我们研究的。 师:你们小组研究的什么主题? 生2:家乡的传统建筑。 师:然后是怎样解决的 生3:我们重新输入“广东从化的传统建筑”,结果就显示的都是我们小组需要的了。 师:自己解决了问题,一定非常高兴吧大家分析一下,他们小组为什么先前会出现那样的问题 生4:他们查找的范围太大,太广。 生5:我认为他们查找前没有确定好查找内容,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念阐述】 1.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概念见仁见智,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文化是指一种由历史延续下来、被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心中的、无论何时何地何种阶层都无须思索地信奉和认同,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始终表现出来的传统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包括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包括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等等。 2.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 年)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十家九流”就是由此而来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时期由董仲舒提出,被汉武帝接受并且推行的文化政策。董仲舒在原来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法、道、墨等诸家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合理因素,将其发展成为新儒学。在此基础上,他建议汉武帝禁止不利于统治秩序的各家思想,以新儒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这样就形成了新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西汉的“罢黜百家”与秦朝的“焚书坑儒”不同,它并不是采用暴力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而是采用由政府主导的方式推崇儒学,从而使得其他各家学派丧失了生存与成长的群众基础。而新儒学能够实现独尊,也是兼收并蓄的结果。4.宋明理学 “理学”一词始于南宋,现在专指宋以来形成的社会学术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理学专指程(二程)朱(朱熹)的思想体系,而广义的理学是指宋代以来以“理”、“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是儒学文化的新发展。儒学在魏晋时期玄学化,在唐代又遭受了来自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其政治统治的思想基础地位发生了动摇,同时大量少数民族的汉化,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体系已经被颠覆,因此,提出了重振儒学、修身治国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周敦颐、朱熹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佛教和道教中的某些教化的学说,以“理”为核心重新构建了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规范,构建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继续发扬了这种社会道德体系,强调“心”的完善,将理学发展至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后代的统治者将理学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理学作为当时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思考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哲学体系,有其积极的意义。理学有利于塑造注重主观意志、注重自我的社会责任,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 5.三纲五常 古代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最早出现在何晏对《论语》做的集解中,后经董仲舒的发展,到宋代经朱熹改造后成为伦理道德的最高规范。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

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着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笔记、提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 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各诸侯国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 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 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关于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 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 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 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 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

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年二十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 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 瓷器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 ◇【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社会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处于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代;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 “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论”。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 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4、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方教材研究结题报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研究》结题报告 卧铺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1.子课题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研究 2.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中国的文化经典,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流传久远,具有开朗涵宏的气象、优雅高尚的情怀,博大精深、意存高远,蕴涵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等,是人文理想的荟萃,是民族智慧的源头,是构成炎黄子孙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民族文化素质的源泉之一。如:诚实守信、三省吾身、勤劳俭朴、温良恭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修身之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崇高志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它博造文化、推动历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个人乃成人之本,于民族乃民族之魂,于国家乃立国之基。 可是,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在中国尤其是近代,长期未受到公正的待遇。中国文化精髓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中国文化有断层的危险。现在的中职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了不少,但文化底蕴却很差,如果说到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那就更差了。他们不知何为传统文化,也不愿意去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不明了传统文化和今日社会生活的关系,不明了今日社会主义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人格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情操的陶冶、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对于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修养的加强,对于开启学生智慧、弘扬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 目的:1.开发和实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专题探究一:中国传统文化

专题:民族传统文化 一:了解相关史实 1、思想文化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爱护百姓 联系:国家性质、党的性质、三个代表思想 孟子:提出“仁政”,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 “克已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 联系:思想考点5、6、35(传统道德),以德治国 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主张有教无类的思想和因材施教的方法 联系: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培养人才 2、重视、批判儒家思想的史实: ●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批判: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把斗争矛头指向了儒家学说。 3、文化交流 史实:汉代①张骞通西域②丝绸之路意义:沟通了亚欧两大洲,促进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明代郑和下西洋意义:促进了中国同亚非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载体:造纸术、印刷术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进步 4、近代落后的文化原因 清朝对科举制的严密控制,对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5、向西方学习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是学西方的政治体制,但也有文化思想的学习) 新文化运动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二、重视、弘扬传统文化 (1)“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①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人推崇; ②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③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三孔”的修建和 保护。 (2)为什么要重视、弘扬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民族文化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弘扬和发展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并在世界文化领域占一席一地。 (3)保持、珍重民族文化的作用、意义 例1、结合孔子的思想精华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①孔子的思想精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这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培养各种人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例2、请结合儒家学说,谈谈它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有利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 ②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这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 以德治国方略具有借鉴意义。 ③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各类人才,提供 人才支持。 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 的内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例3、设立孔子学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 设立孔子学院,有利于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不同文明的借鉴、交流和融合,保证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例4、设立“文化遗产日”有何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整理 (1)

中国传统文化整理 一、古代年龄称谓 1.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雨说》郑愁予【九年级上册P8】 2.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换牙。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愚公移山》《列子汤问》【九年级下册P180】 3.垂髫:也指童年。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髫”指童年。【八年级下册p163】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八年级上册P166】 4.总角:古代儿童把头发扎成想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诗经齐风甫田》:“总角丱(guàn)兮。”角,小髻;丱,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后人因用“总角”代指童年。【八年级下册P164】 5.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有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以“豆蔻年华”指称十三四岁的少女。【八年级下册P164】 6.及笄(jī):笄是古代妇女用来固定盘发的簪子。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八年级下册P164】 7.弱冠: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礼记曲礼上》记载:“二十曰弱,冠。”【八年级下册P164】 8.而立之年:30岁。立,这里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9.不惑之年:40岁。惑,迷惑,疑惑。 10.知命之年:50岁。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11.耳顺之年(花甲):60岁。耳顺,通常的解释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2.从心之年(古稀):70岁。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七年级上册P53】 13.中岁:中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王维【八年级下册P221】 14.黄发:用来指老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八年级上册P166】 二、古代诗歌意象 1、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七上p190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七下p236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八下183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八下p222 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八下224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八下p225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P197 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P202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P124 2、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七下p237 3、蝉: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故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P39 4、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祯《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八下p218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八上p181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 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 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 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 彩、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 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 石狮、飞天、太极 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 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 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 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 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 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泥人面塑、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汉字、数字8、6、4 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 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 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 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一般不超过8 )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这可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而职业的剪纸艺人则常常是男人,因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里一起劳作并挣工钱。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京剧脸谱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京剧脸谱,京剧是一种中国才有的艺术,在几百年前就有了。一看到涂红画绿的脸谱,你一定会想到戏曲。 中国的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有音乐、美术、杂技等多种因素。人物的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装两大部分。比如眉毛的勾画就有云纹眉、火焰眉、凤尾眉、螳螂眉等多种画眉毛的方法。这种就改变了眉毛的自然形状,便成为图案化的眉毛了。眼睛也有很多很多的方法来画,有蝶翅眼、喜鹊眼等很多样子。 脸谱是每一种颜色的脸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红色表示赤胆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刚义;黄色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文士有心计;绿色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蓝色表示刚直勇猛;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阴险奸诈;粉红色表示老年枭雄;金和银色多用在神、佛、鬼怪,象征虚幻。 京剧脸谱艺术经过了长期无数人的努力终于有了今天五彩缤纷、辉煌灿烂的艺术境地,成为世界艺苑一奇葩。

家乡的传统文化——三年级社会实践

家乡的传统文化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我的家乡——迁安市,虽然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但是一直不知道迁安这座城市的由来,借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为了更好的了解我的家乡“迁安”,妈妈同我一起,在网上搜了很多“迁安”这个名字的含义和来源。 我生活的这座小城,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属半山区县级市,1996年10月撤县设市。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总人口67.3万,共辖19个镇乡、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有534个村、10个居委会。迁安市为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先后被批准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绿化模范县(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与“国家园林城市”。境内现有铁路四条:京秦、大秦、通坨、卑水铁路。公路:国道2条,京沈高速、102国道;省道3条,三抚路、平青大公路、长城旅游路。 远古划分为“九州”,今迁安属冀州;周分冀州为冀、幽两州,今迁安属幽州地。迁安之名始见于金。辽时迁安原名“安喜”。五代十国时,今迁安地被契丹侵占(契丹于公元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后,辽宋对峙,辽统治者时常出兵掠夺北宋,辽兵所到之处常被抢掠一空。北宋太祖二年(公元961年)辽把从定州安喜县(今保定地区定县)俘获的人口安置在今迁安、迁西之地,并置新县,因俘户来自安喜而得名安喜县。金灭辽后,金的疆域南侵到淮河流域,为避免重名,于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将平州之安喜更名为“迁安”,意即“迁兰变鲍、安居乐业”。 三年二班笪尊喆

迁安的长城 迁安是个有好多好多长城的地方,妈妈和我一起去了白羊峪,看到了大理石长城,后来遇到了喜欢爬山的阿姨,她又给我讲了一个关于迁安一段建错了的长城的故事: 在冷口关以西大龙王庙村以北,有一段长城别具特色:在方圆不到5公里的范围内长城分了个叉,整个长城在这里绕了一个圈。当地人称为“错城”,在“错城”中部的一个山头上,有一乱石堆成的巨大石丘,造型和位置不同于别的城楼,占地约20多平方米,高3米有余。更为奇特的是,从远处看石丘和整个山体合成一体,像个巨大的坟茔,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将军坟山”。 传说在明洪武年间,朝廷重修长城,一位将军被派到冷口负责修建长城。刚开始这位将军恪守职守日夜操劳,和修长城的民工、士兵同甘共苦。当长城修建到冷口时,将军发现附近有温泉,于是就隔三差五去泡。从此,将军把修建长城的事忘之脑后。见将军每日花天酒地,民工和士兵们很是愤怒,开始消极怠工,工程进度慢了下来,当长城建到“错城”时,部将见施工图纸上设计的路线不清楚,前去请示往西修建还是往北修建,却遭到将军的一顿呵斥。部将回去后让大家沿着北头向北修筑。一个月后,朝廷派人前来检查,发现这里的长城修筑错了,而且工程进展缓慢。弄清这位将军的所作所为后,朝廷便将其就地斩首。民工和士兵们吃尽苦头却白费了工夫,个个义愤填膺,他们就把将军的尸体用乱石埋在了“错城”上。 三年二班笪尊喆

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说课案 一.课前准备: 1.明了课标课标: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深入分析教材:了解知识结构,分析章节地位,了解专题联系. 3. 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突破教学重难点: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 5.明了学情: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作分析.根据学生实际设计高效可行的导学案 6.做好课例设计 二.课堂导学过程: 1.提出课题.课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2.探讨理学创立的前景;理学的创立,成熟及发展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评价理学.(了解和分析概括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总结及话言表答能力) 3.思路引领;(突破重难点,引领学生思考) 4.思维体念;(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5.观念提升;(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6.知识巩固.(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分析,概括.思维和动手等综合能力) 三.课堂导学要求: 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建高效课堂,实现三维目标. 2.具备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能放能收,把握教育方向. 四.课堂导学内容: 一)、创立背景:儒学在困境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1)

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设计 一、班会主题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设计背景 现在的媒体中充斥着大量虚幻的爱情,暴力和血腥的场面,崇尚武力、崇尚金钱的价值取向,对中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中学里,学生学的科目多达十几种,对传统文化的涉及少而又少。偶尔涉及,也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我们有的中学生、甚至于大学生,必须经过翻译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再怎么发展,也只能成为别人的文化附庸;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再怎么粉饰,也只能是一盘散沙。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 2、讨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 四、活动形式 主题班会 五、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理解中,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呢?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教师出示幻灯片,简单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书法文化思想着作诗词文化铸造文化绘画作品雕刻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传统美德 教师在介绍传统美德时注意区分两个“恭”的区别第一个是“恭敬”第二个是“谦恭”。 3、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几方面内容。 (1)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2)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 (3)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4、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传统文化,具体又应该学什么? 5、教师: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讲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传承千年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6、教师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

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

初中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探究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1.引导学生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了解家乡的经济特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2.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家乡有哪些物产;搜集家乡物产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中国物产地图(各省级行政区内标明各种物产的形象图标)。 教师:看看这张地图与前面我们认识的地图有什么不同,你从地图中可以看到些什么?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从地图中可以看出祖国物产真丰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产。 (二)了解家乡的物产 1.学生列出家乡物产。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列举家乡的物产。 2.编儿歌:学生依照教科书中的活动示例,将列举的物产编成儿歌。

3.将编成的儿歌配上击掌的节奏玩一玩拍手游戏。教师可先示范书上的儿歌,然后学生自由分组练习自编的儿歌,还可以玩一玩“拍手接龙”游戏。 (三)家乡物产博览会 1.教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很多家乡的物产,下面我们来开个家乡物产博览会,把你们带来的家乡物产展示出来,介绍给大家。 2.学生自由分组,布置展台。每小组6~10人,摆放好自带的家乡物产,尽量把展台布置得漂亮、有特色一些。 3.小组准备解说词,推荐解说员。介绍物产的特点,给家乡带来的好处,推荐1.~2.名解说员。 4.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各小组的展台,听解说员的讲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先参观自己所在组的展台,由教师作示范讲解)。 5.教师评价:参观了家乡物产博览会,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哪个展台布置得好?哪位解说员解说得好? (四)推销家乡的物产 1.学生设计广告推销家乡的物产。 (1)设计包装。 (2)设计广告语。 2.教师分发学生设计广告所需要的卡片或纸片。

中国传统文化

一、名词解释 新儒家: 新儒家是指民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扩大,一批学者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特征是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合。鹅湖之会: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出处: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 慎独: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四谛: 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涅磐: 涅槃为佛教教义,指佛教修习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后所证得的不死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是一种超越生死轮回之迷界而获得觉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