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膀胱肿瘤膀胱镜下经尿道电切治疗临床路径与表单(2020年版)

合集下载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肾癌临床路径〔20##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腹腔镜手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切口愈合好.〔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肾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 天膀胱肿瘤临床路径〔20##版〕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与/或内窥镜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C79.1,D09.0,D30.3,D41.4膀胱肿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5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拔除尿管.〔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电切手术效果不满意,需进一步治疗〔如膀胱全切、动脉化疗等〕.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膀胱肿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天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ICD-9-CM-3:60.2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IPSS、QOL评分.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2.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其他病变者〔如结石〕可行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3.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0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PSA检查;〔3〕胸片、心电图;〔4〕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残余尿量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血脂、肺功能、前列腺穿刺检查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2.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根据出血情况决定.〔九〕术后住院恢复≤9-11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复查残余尿量、尿流率.3.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3.耻骨上造瘘口无漏尿.〔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排尿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十二〕参考费用标准:6000-8500元.二、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ICD-9-CM-3:60.2901〕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肾结石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肾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 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0, N13.201肾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腹部X线平片、泌尿系静脉造影、顺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泌尿系超声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儿童:平均一日剂量为60mg/kg,严重感染可用到100 mg/kg,分3-4次给予;③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⑤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应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肾造瘘无漏尿.3.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十二〕参考费用标准:8000-12000元.二、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20##版〕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 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1, N13.202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KUB;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2010版〕一、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超声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301睾丸鞘膜积液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甲胎蛋白〔AFP〕测定、性激素测定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睾丸鞘膜翻转术或睾丸鞘膜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2〕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天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20##版〕一、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X〔ICD-10: I86.101〕.行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非腹腔镜〕〔ICD-9-CM-3:63.1 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精液常规.〔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6.101精索静脉曲X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X[微软用户1]〔ICD-10:I86.101〕行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非腹腔镜[微软用户2]ICD-9-CM-3:63.101〕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天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2010版〕一、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ICD-10:N43.302〕.行精索鞘膜翻转术〔ICD-9-CM-3:63.59〕或精索鞘膜切除术〔ICD-9-CM-3:63.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超声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302精索鞘膜积液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1.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病情可选择精液检查等.〔七〕选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精索鞘膜翻转术或精索鞘膜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ICD-10:N43.302〕行手术精索鞘膜翻转术〔ICD-9-CM-3:63.59〕或精索鞘膜切除术〔ICD-9-CM-3:63.1〕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天前列腺癌临床路径〔20##版〕一、前列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ICD-10:C61〕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ICD-9-CM-3:60.5〕. 〔二〕诊断依据.根据《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包括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等相关肿瘤标志物测定.4.前列腺穿刺活检与病理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1.适合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1前列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5〕相关影像学检查;〔6〕放射核素骨扫描.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血气分析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和/或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等.4.输血:必要时.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九〕术后住院恢复≤1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TPSA和FPSA 等肿瘤标志物测定.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切口无感染.〔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和治疗,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4.曾行前列腺放疗或经尿道电切手术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二、前列腺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ICD-10:C61〕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ICD-9-CM-3:60.5〕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7 天。

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

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

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二、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治疗原理膀胱肿瘤电切术是一种以高频电流切割腔镜下膀胱肿瘤的微创手术方法。

手术时,医生使用经尿道膀胱镜将电切电极引入患者的膀胱内,然后通过高频电流切割膀胱肿瘤,同时通过吸引装置将肿瘤碎片吸出。

该手术不仅可以切除表浅的膀胱肿瘤,还可以切除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实现根治性治疗的目的。

三、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1.患者选择及术前评估:本研究纳入了60例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其中有3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在65岁以上。

患者均接受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膀胱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病理学评估等,以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及预测手术后的预后。

2.术中操作及并发症观察: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膀胱黏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观察患者的尿路感染、出血、膀胱收缩功能等并发症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3.随访及疗效评估:术后患者均定期进行随访,包括检查病理学指标、影像学复查、膀胱镜检查等,以评估手术的疗效及预后情况。

同时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情况。

四、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经过一定的随访周期后,研究发现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切除率高: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能够有效切除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手术切除率达到85%以上,实现了肿瘤的彻底清除。

2.术后并发症少:研究发现,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尤其是尿路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

3.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经过手术治疗后,老年患者的膀胱功能得到了有效的保留,大部分患者能够实现良好的膀胱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4.预后良好:随访结果显示,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率较高,术后恢复良好,预后良好。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体会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体会
参 考 文 献
3 讨 论
贲 门癌是专指发生于 胃贲 门黏膜 上皮及腺体 的癌肿 , 其发 病早 期多数不具有 明显 的症状 表现 ,当发 现时基本 已是 中晚 期, 同时 已经发生 了较大范 围的转移和扩散 。由于其病变部位 具有 同时关系到胸部和腹部两部分 的特点 , 因此手术治疗 的路 径选择 以及切 口位 置和切 口大小等 因素 均可能对 手术 的安全 性 和彻底性造成影 响 , 并且还容易对病灶部位 的周 围组织造成 影响。 如处理得当 , 不仅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 还可对患者 的预 后发挥更积极 的作用_ 引 。 由本组结果可 以看 出 , 经腹组在手术 时间、 术中出 血、 术后
尿管3 d  ̄ 7 d ,术后 定期使 用丝裂霉素等药物膀 胱 内灌注化疗。
术后 随 访 0 . 6年  ̄ 7年 , 1 4 例 复发 , 1 例 远处转移死亡 , 肿 瘤 复发 后 再 次行 T UR— B T。 结论 T UR— B T 治疗 膀 胱 壁 不 同位 置 浅
1 2例 , 膀胱 颈部 8 例, 膀胱侧 壁靠 近输尿管 口 1 6例 , 膀胱 顶壁
2 0 1 0年 1 月采用 T U R — B T治疗 4 5例浅表性膀胱 肿瘤患者 , 疗 效较为满意 ,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同位 置浅表性膀胱肿瘤 患者 4 5例 , 随访 时阃 0 . 6 年一 7年。 结果 手 术平均 时间为 2 7 mi n ( 1 5 mi n  ̄ 4 0 mi n ) , 膀 胱穿孔 3例 ( 腹
■ 嘧回国密凰
表3 3组患者及住 院时间方面均优于胸腹 组和经胸组( 0 . 0 5 ) 。特 别是对患者 的肺 部感 染而言 , 经腹组 之所 以优势 明显 , 究 其原

临床路径在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中的应用

临床 路 径 是 2 O世 纪 8 O年 代 美 国 医 疗 机 构 在 临 床 医 疗 服 务 中用 来 控 制 医 疗 费 用 和 保 证 医 疗 服 务 质 量 的 一 种 成 功 手
日, 理 支 付 医 疗 费 用 为 特 征 ; 病 种 设 计 最佳 的 医 疗 和 护 理 合 按 方 案 , 范 医 疗 和 护 理 行 为 ; 能 提 供 高 质 量 , 效 率 的 服务 , 规 它 高
美 国 、 洲 及 亚 洲 国家 的部 分 医 院 中 已得 到广 泛 的应 用 , 其 欧 尤 美 国 , 今 有 6 % 的 医院 应 用 了该 方 法 [ 。 临床 路 径 是 近 几 至 O 2 ] 年 引 进 我 国 的 , 应 用 的范 围还 比较 小 , 少 数 医 院 已着 手 对 其 有
时 间要 求 的 照顾 计 划 , 以减 少 康 复 的延 迟 和资 源 的 浪 费 , 服 使 务 对 象 获 得 最 佳 的 医疗 护 理 服 务 质 量 _ 。它 以 缩 短 平 均 住 院 1
作 者 单 位 : 齐 哈 尔 医 学 院 第 五 附 属 医 院 ( 庆 油 田 总 医 院集 团 龙 南 齐 大
表 2 两 组 产 前 产 后 IG IA、 M、 3 C 、 P含 量 及 g 、g I C 、 4CR g
白 细 胞 W B N 比较 C、
创伤明显高于阴道分娩 。 本 次 研 究 中 , 们 还 测 定 了产 前 和 产 后 W B 计 数 和 N 我 C
的 变 化 , 后 第 四 天 W B 与 N 与 产 前 无 明 显 差 异 ,P > 产 C
发 症 发 生率 、 后 情 况 比较 , 预 P< 0 0 。 论 临床 路 径 作 为 一 种 科 学 的 医疗 护 理 模 式 , 合 理 使 用 有 .5 结 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8例报告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8例报告
表性 肿 瘤 . 发肿 瘤 占 1 .%左右 『 多 5 4 1 1 。浅表性 的 以及
1资 料和 方法 11临床 资料 : 组 2 . 本 8例患 者 中 , 2 男 2例 。 6例 ; 女
年龄 4 ~ 7 8 8岁 ,平 均 5 8岁 。全部均 为单 发膀 胱 肿
瘤, 蒂2 带 O例 , 瘤 直 径 01 4 m, 多 为 1 ~ 肿 .~ c 大 . 0 20 m。术 前 均行 经 腹 B超 、 T 膀 胱 镜 检查 病 理 检 . c C、 查 证 实 为移 行 细胞 癌 ;病 理分 级 I 2 级 l例 , 级 7 I I 例。 1 . 术 方法 : 连续 硬 膜外 麻 醉 下 , 者取 膀 胱 截 2手 在 患 石 位 .. O9 %生理 盐 水 冲洗 , 用 英 国“ yu ” 离 子 采 G rs 等
维普资讯
亘 垫 至 生 笙 鲞 箜 塑 2
经尿道膀胱肿 瘤 电切术 2 8例报告
王 磊 李克功 ( 云南省 昆明市第一人 民医院泌尿外科 , 昆明 ,50 1 60 1)
摘 要 目的 探 讨 经 尿 道 膀 胱 肿 瘤 电 切术 (U B ) T R T 的治 疗 效 果 。 法 分 析 20 方 0 0年 4月 ~ 2 0 0 6年 1 的 2 膀 胱 内单 发肿 瘤 患 月 8例
列 腺 电切术 ( U P , 有效 切 除肿瘤 的同时 还 能减 T R )在 少 出血 。 有手 术 时 间短 、 具 出血 少 、 伤 小 、 苦轻 、 损 痛 恢 复快 等 特点 。膀胱 肿瘤 多数 为上 皮性肿 瘤 ,其 中 9 %以上 是移 行 上皮 癌 .且 大部 分为 分化 较好 的浅 0
Fl o y双 腔尿 管 1 2 , 需行 膀 胱 冲洗 。术 后 1 e ~ d不 周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66例膀胱肿瘤患者,其中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33例作为实验组,将另外的经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复发率都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的3个月,实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操作比较方便简单,患者不会出大量的血,效果比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肿瘤;疗效;观察引言膀胱肿瘤是发生在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一般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都要参照肿瘤发生的时间,以及肿瘤的严重级别。

临床研究发现: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在治疗膀胱肿瘤中可以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所以近几年被广泛应用在膀胱肿瘤的治疗中,因此我们选择了66例膀胱肿瘤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疗效基本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66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

其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为42-70岁,平均年龄为55.6±3.8岁。

初发肿瘤44例,复发肿瘤22例,单发肿瘤52例,多发14例。

肿瘤直径0.4~3.0cm。

对这66例患者手术前进行病理确认为移行性细胞癌。

将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33例作为实验组,将另外的经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如性别、年龄及肿瘤状况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案术前请相关专业对患者的并存疾病进行治疗,控制症状,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择期进行手术治疗。

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方案为膀胱部分切除术。

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方案为经尿道电切除,使用德国wolf电切镜,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

膀胱肿瘤临床路径

膀胱肿瘤临床路径

膀胱肿瘤临床路径之阳早格格创做(2009年版)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尺度住院过程(一)适用对于象.第一诊疗为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止经尿讲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两)诊疗依据.根据《华夏泌尿中科徐病诊疗治疗指北》(中华医教会泌尿中科教分会编著,群众卫死出版社,2007年)1.病史.2.体格查看.3.真验室查看、影像教查看及/或者内窥镜查看.(三)采用治疗规划的依据.根据《华夏泌尿中科徐病诊疗治疗指北》(中华医教会泌尿中科教分会编著,群众卫死出版社,2007年)1.切合经尿讲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2.不妨耐受脚术.(四)尺度住院日为≤8天.(五)加进路径尺度.1.第一诊疗必须切合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膀胱肿瘤徐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余徐病诊疗,但是住院功夫无需特殊处理也没有做用第一诊疗临床路径真施时,不妨加进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所必须查看的名目:1.血惯例、尿惯例;2.电解量、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熏染性徐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防止性抗菌药物采用取使用时机.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挥准则》(卫医收〔2004〕285号)真止,并分离患者的病情决断抗菌药物的采用取使用时间.(八)脚术日为进院后≤3天.1.麻醒办法:腰麻或者硬膜中麻醒或者齐麻.2.脚术办法:经尿讲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3.术中用药:麻醒用药,需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需要时.(九)术后住院回复≤5天.1.必须复查的查看名目:血惯例、尿惯例;根据患者病情变更可采用相映的查看名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挥准则》(卫医收〔2004〕285号)真止.(十)出院尺度.1.普遍情况良佳.2.革除尿管.(十一)变同及本果分解.1.术中、术后出现并收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引导住院时间延少、费用减少.2.电切脚术效验没有谦意,需进一步治疗(如膀胱齐切、动脉化疗等).3.术后本伴伴徐病统造短安,需请相闭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余内、中科徐病需进一步精确诊疗,可加进其余路径.两、膀胱肿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于象:第一诊疗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止经尿讲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尺度住院日≤8天。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效果观察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效果观察
例. 临床 外 科杂 志 ,07 3 :9 15 20 ( ) 14— 9
4 ・ 8

2年内 5例 , 2年以上 2 。 例
3 讨 论
膀胱肿瘤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 , 多数为移行上皮 细胞 癌, 可先后或同时伴有 肾盂、 输尿管 、 尿道肿 瘤。多发于膀胱侧壁 及后壁 , 其次为三角区、 颈部 和顶部。 目前 , 对于膀胱肿瘤 的治 告如下。 疗以手术治疗为 主, 根据肿瘤 的分期、 恶性程度、 病理 类型、 肿 1 资料 与 方 法 瘤情况及邻近器官等综合分析 。治疗上的特殊问题是膀胱肿 11 一 般 资料 . 瘤易于复发。本组病例共有 1 4例复发, 复发率为 1 .% 。复 84 7 6例膀胧肿瘤患者 , 男性 4 , 3 3例 女 3例。年龄 3 7 9— 6岁 , 发 的部 位并 不 局 限 于 原 来 , 他 位 置也 会 出现 复 发 , 在 原 来 其 但 平 均年 龄 (04± . ) , 程 2 6. 27 岁 病 0天 ~1年 。多 发 肿 瘤 2 3例 , 部 位 复发 比例 较 高 。本 组 1 复 发 患 者 中 , 位 复 发 8例 , 4例 原 异 单发肿瘤 5 3例。膀胱肿瘤 位于侧壁 4 ,顶底部 6例 , 2例 三角 位复发 6例 , 就说明了这一点。对于复发病例 , 可以采取再行双 区1 , O例 颈部 1 , 4例 前壁 4例。肿 瘤体积最小 0 4c . 极电切治疗 。本组 1 复发患者中 , 1 例进行再行经尿道 . m x 6 0 4例 对 2 c 07 m, mX .c 最大 25 mX .c 2 7m, 蒂者 5 .c 35 mX .e 有 9例, 蒂者 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 , 无 2例作开放性膀胱部分切 除术 。复发 1 。病理诊断均为移行上皮细胞癌, 4例 肿瘤细胞分级 : 级 4 时间一般在 1年 以内 , I 2 尤其是 6个月 内较多。1 内肿瘤复发 年 率为 5% ~ 0 5 6 % J 。本组 1 复发 患 者 中 , 复发 7例 , 4例 1年 复 例, Ⅱ级 2 1例, Ⅲ级 1 3例。并发心脑血管疾病 5例。 1 2 手 术方 法 . 发率 为 5 % , — 0 1 2年 内 5例 , 以上 2例 。 2年 全部 患者 均 采 用 持 续 硬膜 外 麻 醉 , 用 英 国 G r 公 司 生 采 ys u 在手术治疗 中, 传统的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 ( U B ) T R t 止血 产 的经 尿道 等离 子双 极 电切 系 统 , 2 F 7外镜 鞘 ,0观 察镜 ,6 。 效果差 , 3。 30 出现继发感染 、 膀胱痉挛等并发症 , 电流通过人体 , 导 旋 转连续 冲洗 的经尿 道 等 离子 双极 电切 镜 。灌 注 液 为 0 9 生 致 深度 热损 伤 及 神经刺 激 , 胱 侧壁 肿 瘤 切 除 时易 致 闭 孔 神经 .% 膀 理盐水 , 其高度距手术台平面为 6 0 m。双极电切功率 10 0~8c 5 反射导致膀胱穿孔 L 。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是一项新技术 , 4 J 由 10 , 功率 7 8W 。在监 视 器下 内窥镜 直视 经尿 道 进 于正 负 极都 集 中 在 电极 的 突 出 部 位 , 需 要 电极 板 , 6 W 电凝 0~ 0 不 电流 通 过 入膀 胱 , 镜 后观 察肿 瘤 大 小 、 进 生长 部位 、 目、 态 、 数 形 肿瘤 与 输 两个 电极 时激 发递 质 ( 理 盐水 ) 成 动态 等 离子 体 , 极 电 刀 生 形 双 尿 管 口的关 系 J 以双机 电极切 除 肿瘤 至 膀胱 肌层 , 。 整块 将 肿 不需 与 组织 直 接 接 触 , 割 的 靶 组 织表 面温 度 仅 4 切 o一7℃ , O 减 出 止 瘤完整切除 , 最后分块切除已游离 的肿瘤 , 吸出体外 , 切除过程 少 了闭 孔神 经 反射 , 现 膀 胱 穿 孔 的可 能 性 大 大 降 低 , 血 效 中 随时用 切 除攀 将 已切 下 的 肿 瘤 组 织 取 出体 外 。在 基 底 部 周 果 好 , 复 快 。本组 7 例 中 , 4例 发生 了轻 度 轻度 闭孔 神经 恢 6 有 占 . %, 围粘膜下基底 以顺铂 2 m 0 9 0 g+ . %生理盐 水 2 m 封 闭化疗 。 反射 , 53 无一例输血和膀胱穿孔。为预防膀胱穿孔 的发 0l 如发现血管粗大聚集或红色绒 毛状改变 , 一并切 除。对于肿瘤 生可采取如下措施 :1 选择表浅 的膀胱肿瘤进行经尿道手术 ; () 2 电切镜不能到达肿瘤部位的行开放手术 ;3 膀胱内冲洗液 () 多发 、 恶性程度高 、 生长在三角区的 2 例肿瘤患者 , 4 若符合膀胱 ( ) 全切指征则行膀胱全切 。肿瘤位于远离 膀胱 三角区及颈部区 最 好 为 10~10 L 此 时 膀胱 处于 低压 状 态 , 皱 壁 消失 , 0 5m , 黏膜 而 域的患者 3 7例部分膀胱切除术。术后用无菌蒸馏水浸泡膀胱 , 膀胱肌层 尚未完全伸展 , 壁相对厚 , 易发生膀胱穿孔 ;4 膀 不 () 留置 1F或 2 F的气 囊导 尿 管 , 1d 平 均 7 , 行膀 胱持 续 胱 侧 壁肿 瘤 术前 常 规行 同侧 闭孔神 经封 闭 J 8 0 3~ 0 , d不 。 本 组试 验 结果 表 明 , 尿 道 等离 子 双 极 电切 术 治 疗 膀 胱肿 经 冲洗 。若有出血明显者 , 作膀胱持续冲洗。术后定期丝裂霉素 4 m 加生 理 盐水 5 m 膀胱 灌 注 , 周 1次 进行 膀胱 灌 注 , 续 瘤 与 以往 的经 尿道 前列 腺 电切 术 ( U P 及 经尿 道 前 列 腺 汽化 0g 0 每 连 TR ) 电切 术 ( U P 相 比 , 有 安 全 可 靠 、 效 和 经 济 的 优 点 , TV ) 具 有 是一 8周 , 3个月 复查 一 次膀 胱 镜 、 等复 查 。 每 B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第 3-4 天 (术后第 1-2 天) □ 观察病情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病程记录 □ 瞩患者下地活动,预防下 肢静脉血栓 □ 瞩患者多饮水
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 停膀胱冲洗 临时医嘱: □ 输液 □ 静脉使用抗菌药物 □ 必要时使用抑制膀胱痉
□ 6 小时后恢复基础用药
□ 基础用药(糖尿病、心脑 □ 尿管接无菌盐水冲洗
血管疾病等)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 输液
□ 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 □ 静脉使用抗菌药物
解质、凝血功能、血型、 □ 必要时使用抑制膀胱痉
感染性疾病筛查
挛药
□ 胸部正侧位平片、心电图、 □ 必要时使用抑酸剂
盆腔 MRI 或 CT、头部 CT ; □ 酌情 24 小时内膀胱灌注
手术风险,交代围手术期
手术情况,交待术后注意
注意事项
事项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及手
□ 麻醉医师看病人,并签署
术记录
麻醉同意书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 三级护理
□ TURBT 术后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饮食◎普食◎糖尿病饮食 □ 6 小时后恢复术前饮食
◎其他
456
血型、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 梅毒等);
2.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 3.胸部正侧位平片、盆腔 MRI 或 CT; 4.入院前完成膀胱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 包括(1)切片诊断 (分类、分型、分期);(2)免疫组化(必要时);(3)分子 生物学指标(必要时)。 (二)根据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全腹部 CT/MRI、头部 CT、尿培养; 2.心功能测定(如 B 型钠尿肽(BNP)测定,B 型钠尿肽前 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血气分析; 3.放射性核素肾功能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 情确定使用的药物品种与时间。 八、手术 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3.术中用药:麻醉药物、抗菌药物。 九、术后治疗 (一)需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膀胱 B 超; (二)根据病情可选择复查的检查项目: 腹部 CT、尿培养
挛药(必要时)、基础药
□ 指导介绍出院手续 □ 出院用药指导 □ 拔管后排尿观察 □ 遵医嘱定期复查 □ 膀胱灌注注意事项 □ 无 □有,原因: 1. 2.
伴发(并发)症主要诊断: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住院第 1 天
住院第 2 天 (手术日)
□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 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 完成病历及上级医师查房 □ 实施手术 □ 完成医嘱并开具检查检验 □ 术后标本送病理
□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病情及 □ 术后向患者及家属说明
457
(三)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拔除尿管后,排尿无不适。 3.尿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 延长。 2.电切手术效果不满意,需进一步治疗(如膀胱全切、动脉 化疗等)。 3.术后原伴随疾病病情变化,需进一步住院诊治。 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
挛药 □ 酌情使用止痛治疗 □ 必要时使用抑酸剂
□ 术后导尿管护理 □ 术后饮食饮水注意事项 □ 术后膀胱痉挛护理指导
□ 无 □有,原因: 1. 2.
459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住院第 5 天 (术后第 3 天) □ 观察病情 □ 上级医师查房 □ 观察排尿情况 □ 完成病程记录
重 点 医 嘱
原发性膀胱肿瘤膀胱镜下经尿道电切治疗临床路径
(2020年版)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膀胱肿瘤(ICD-10:C67 or D09.0 or D30.3 or D41.4) 膀胱镜下经尿道行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 57.4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 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三、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 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四、标准住院天数≤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C67 or D09.0 or D30.3 or D41.4 膀胱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检查 (一)必需的检查项目: 1.三大常规、大便隐血试验、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 尿培养(必要时)
化疗药物
□ 手术医嘱
□ 酌情使用பைடு நூலகம்血药
□ 准备术前预防用抗菌药物
□ 备术中使用三腔尿管
□ 入院介绍
□ 麻醉后注意事项及膀胱
□ 术前相关检查指导
冲洗观察
□ 术前常规准备及注意事项 □ 术后尿管护理
□ 术后所带尿管及膀胱冲洗 □ 术后饮食饮水注意事项
指导
□ 术后活动指导
病情 □ 无 □有,原因: 变异 1. 记录 2.
主要 护理 工作
长期医嘱: □ 口服抗菌药物 □ 必要时使用抑制膀胱痉挛药 临时医嘱: □ 酌情拔尿管 □ 拔管后排尿问题护理指导 □ 饮食饮水指导 □ 活动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1. 2.
□有,原因: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第 6-7 天 (出院日)
□ 观察病情 □ 观察排尿情况 □ 上级医师查房 □ 出院(电切深度较浅的患者)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 完成出院病程记录 □ 病理结果告知患者 □ 出院后定期化疗药物膀胱灌注 □ 定期复查 出院医嘱: □ 今日出院 □ 出院带药:膀胱灌注药、抑制膀胱痉
458
原发性膀胱肿瘤膀胱镜下经尿道电切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原发性膀胱肿瘤(ICD-10:C67 or D09.0 or D30.3 or D41.4)
膀胱镜下经尿道行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