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三章习题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变量分布特征的描述

第三章 变量分布特征的描述

《统计学》练习题第三章变量分布特征的描述一、填空题1、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按是否反映了所有单位标志值水平而可分为和两类。

2、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与之比。

对于组距式资料,通常要用来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这时是假定各组的变量值均匀或对称分布的。

3、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大小和大小的影响,其中决定了算术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影响了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4、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等于零,并且为最小值。

5、某班70%的同学平均成绩为85分,另30%的同学平均成绩为70分,则全班总平均成绩为分。

6、对于分组数列,H是以为权数的,而x却是以为权数的。

若在计算某一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平均数时,已知变量值和母项资料时,通常采用公式计算,已知变量值和子项资料时,通常采用公式计算。

7、几何平均数最适于计算和的平均。

8、某一连续工序的四道环节合格率分别为96%、98%、95%、99%,则平均合格率为。

9、最常用的位置平均数有和两种。

10、直接用平均差或标准差比较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变量数列的相等。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情况下次数对平均数不发生影响的是()A、标志值较小而次数较多时B、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少时C、标志值较小且次数也较少时D、标志值出现次数全相等时2、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和众数C、调和平均数和众数D、众数和中位数3、计算相对数的平均数时,如果掌握了分子资料而没有掌握分母资料,则应采用()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和调和平均都可以4、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A、不变B、扩大到5倍C、减少为原来的1/5D、不能预测其变化5、某企业有A、B两车间,2013年A车间人均月工资3720元,B车间3780元,2014年A车间增加10%工人,B车间增加8%工人,如果A、B两车间2014年人均月工资都维持上年水平,则全厂工人平均工资2014年比2013年()A、提高B、下降C、持平D、不一定6、若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而平均数不等,则()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平均数大代表性大C、代表性也相等D、无法判断7、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A、中位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8、某小组40名职工,每人工作天数相同。

统计学第三章练习题(附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练习题(附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练习题(附答案).单项选择题B.平均差 D.离散系数2.如果峰度系数k >3,表明该组数据是(A )0A. 64.5 和 78.5 D.64.5 和 67.5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o7.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08.在⽐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D )oA.标准差不同C 数据个数不同1.⽐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统计量是(D )。

A.极差 C 标准差A.尖峰分布B 扁平分布C 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3.某⼤学经济管理学院有 1200 名学⽣,法学院有 800 名学⽣,医学院有 320 名学⽣,理学院有 200 名学⽣0上⾯的描述中,众数是(B)0A.1200B.经济管理学院C.200D 理学院4. 某班共有 25 名学⽣ , 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考试分数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 A)0B.67.5 和 71.5C.64.5和 71.5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6.某班学⽣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分是 96分,最低分是 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是(B)0A ⽅差B 极差C 标准差 D.变异系数A.极差B ⽅差C 标准差D.平均差B.⽅差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9.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C)0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识总量指标 D.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识单位指标10.反映同⼀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关系的是(D.⽐例相对指标11.2003年全国男性⼈⼝数为 66556万⼈,2002年全国⾦融、保险业增加值为 5948.9亿元,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 55566.61亿元,2003年全国城乡居民⼈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03617.7亿元。

统计学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统计学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3%1%2%5.1++453025453025++++统计学第三章出题优课后习题答案原多项选择第三题D 选项解释有误,现在已经重新更改。

一、单项选择题1. 某商场某月商品销售额为1200万元,月末商品库存额为40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 )。

A. 是时期指标B.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C. 是时点指标2. 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相差一个( )。

A. 出口与进口的差额B. 固定资产折旧C.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3. 有三批产品,废品率分别为1.5%、2%、1%,相应的废品数量为25件、30件、45件,则这三批产品平均废品率的计算式应为( )。

A. B.C. D.4. 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有( )。

A. 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C. 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5. 某厂某种产品生产量1月刚好完成计划,2月超额完成2%,3月超额完成4%,则该厂该年一季度各月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计算方法是( )。

A. 2%+4%=6%B. (2%+4%)÷2=3%C. (2%+4%)÷3=2%453025%1%2%5.1++++3%1%2%5.1⨯⨯6. 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

若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下降,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 当各个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该变量的()。

A. 众数不存在B. 众数等于均值C. 众数等于中位数8. 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哪一种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9. 某年年末某地区城市和乡村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分别为30.3和33.5平方米,标准差分别12.8和13.1平方米,则居住面积的差异程度( )。

A. 城市大B. 乡村大10. 下列数列的平均数都是50,在平均数附近散布程度最小的数列是( )。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一、单选题1. 如果所掌握到的只是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这时计算算术平均数()。

A 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B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数C用哪一种方法无法判断D这种资料不能计算算术平均数2.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 只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只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C同时受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D无法做出判断3. 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B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4. 标志值的次数多少,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

若把标志值的次数都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则算术平均数的值为()。

A 也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C扩大为原来的十倍D无法判断5. 如果被平均的每一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则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A 也增加5个单位B只有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增加5个单位C减少5个单位D保持不变6. 设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而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的比重将比原来增加20%。

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A 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7. 设有8个工人生产某种产品,他们的日产量(件)按顺序排列是:4、6、6、8、9、12、14、15,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A 4.5B8和9 C8.5 D没有中位数8.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相等()。

A 只有钟形分布B只有U形分布C钟形分布或U形分布D只有对称的钟形分布9. 当变量右偏分布时,有()。

A Mo<Me<XB Mo>Me>XC Mo≤Me≤XD Mo≥Me≥X10.A 各组工资水平的变动B各组人数的增加C各组人数结构的变动D职工收入的下降11. 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说明()。

A 平均数的数值越大B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C平均数的数值越小D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12. 平均差的基本含义可表述为()。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对象是什么?P612.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P633.简述编制变量数列的一般步骤。

P70-754.统计表分为哪几种?P78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P686.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公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P667.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P658.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P63(2009.01)二、判断题1.统计整理只能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P61 【解析】统计整理分为两情况:一种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另一种是对次级资料即已加工过的现成资料进行在整理。

2.对一个既定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P67【解析】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

3.在异距数列中,计算次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 )P744.组中值是指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P72【解析】当组×)(2010.01)P71【解析】变量数列的分组可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只有在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数和组距。

(×)(2009.10)P65【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

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P66 【解析】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确定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而是要通过数量上的变化来区分各组的不同类型和性质。

8.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P72【解析】对于连续型变量,一般只能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对于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个数较多,并且变动幅度较大时,应该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对于变量值较少的离散型数据,一般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综合指标一、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2、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时最好用( )。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D、几何平均数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

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4、下面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出勤率B、合格率C、工资总额D、计划完成百分数5、全国的粮食产量与人口数之比是()。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数量指标6、某年级全部学生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这种指标属于( )。

A、比较相对数B、强度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7、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4%,实际执行结果提高5%,则总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

A、5%-4%B、5%/4%C、105%/104%×100%D、104%/105%-100%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商品销售额B、商品购进额C、商品库存额D、商品流通费用额9、逐年减少的耕地面积和逐年增加的棉花产量,上述二指标( )。

A、均为时点指标B、均为时期指标C、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D、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10、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A、有名数B、实物单位和货币单位C、无名数D、无名数和有名数11、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时,分子和分母( )。

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D、只能是平均数12、下列相对数中,用有名数形式表现的有( )。

A、结构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1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

A、结构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14、某市某年零售商业网密度=11790000人/10019个=108人/个该指标是( )。

统计学第三章 综合指标练习题

统计学第三章 综合指标练习题

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前面章节及第三章综合指标一、选择题1、杭州地区每百人手机拥有量为90部,这个指标是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某组与数据呈圆形正态分布,排序出来算术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7,则该数据分布为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对称分布d、无法判断3、平均值算术平均数的大小a主要受到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与各组次数多少毫无关系;b主要受到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毫无关系;c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毫无关系,也与各组次数多少毫无关系;d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有关,也受到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4、已知一分配数列,最小组限为30元,最大组限为200元,不可能是平均数的为a、50元b、80元c、120元d、210元5、比较两个单位的资料,甲的标准差小于乙的标准差,则a两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甲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乙单位c乙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甲单位d不能确定哪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6、若单项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减少常数9,而次数都增加三分之一,则其算术平均数a、增加9b、增加6c、减少三分之一d、增加三分之二7、与变量值相同计量单位的是a全距b调和平均数c平均差d标准差e线性系数f算术平均数8、由于计量单位或者规模不同造成不可比,可能采用什么方法解决a比较对指标b平均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f结构相对指标9、与变量值同比例变化的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全距e标准差f平均差g标准差系数10、某数据集服从对称的正态分布,算术平均数为100,现分别增加2个极端值1和199,怎此数据集的分布将a维持等距的正态分布b左偏c右偏d无法推论11、人口普查中以每个居住地居民位调查单位,下面属标志的就是a性别b年龄c男性d人口总数e已婚12、对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平均值开支b年龄c年级d体重e学生总数二、计算题1、已知甲小区居民平均年龄为37岁,标准差为12岁,现对乙小区居民年龄进行抽样调查,得到资料如下(保留1位小数):年龄(岁)人数(人)18以下1218-305030-506850以上40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保留1位小数)(1)计算乙小区居民的平均年龄;(2)比较甲乙两小区平均年龄的代表性大小;2、已知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如下:工资(元)人数(人)1000以下201000-2000402000-30001003000-4000504000以上30根据资料计算该企业职工工资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统计学习题03

统计学习题03

第三章 数据的描述一、单项选择题1、平均数是对( )。

A 、总体单位数的平均B 、变量值的平均C 、标志的平均D 、变异的平均 答案:B2、权数的最根本作用体现在( )的变动上。

A 、数 B 、标志值C 、权数比重D 、标志值和次数 答案:C3、某单位职工的平均年龄为35岁,这是对( )的平均。

A 、变量 B 、变量值 C 、数量标志 D 、数量指标答案:B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实质权数是( )。

A 、各单位占总单位数的比重 B 、各组的次数 C 、各组的标志值 D 、各组的频数答案:A5、集中趋势的主要测度值是( )。

A 、算术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几何平均数答案:A6、某副食品公司所属的三个商店,2004年计划规定销售额分别为500万元,600万元,800万元,执行的结果分别为104%,105%,105%,则该公司三个商店平均完成计划的计算方法为( )。

A 、32*1051*%104+B 、 800600500800*%105600*%105500*%104++++C 、%105800%105600%104500800600500++++D 、%105*%105*%1043答案:B7.在常用的 平均数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A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C 、算术平均数和众数D 、众数和中位数答案:D8、在有组距数列计算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

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组中值能取整数C、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答案:C9、标志变异指标与平均数代表性之间存在()。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恒等关系D、倒数关系答案:B10、在掌握了各组单位成本和各组产量资料时,计算平均单位成本所使用的方法应是()。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答案:A11、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一、单选题1. 如果所掌握到的只是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这时计算算术平均数()。

A 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B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数C用哪一种方法无法判断D这种资料不能计算算术平均数2.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 只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只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C同时受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D无法做出判断3. 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B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4. 标志值的次数多少,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

若把标志值的次数都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则算术平均数的值为()。

A 也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C扩大为原来的十倍D无法判断5. 如果被平均的每一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则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A 也增加5个单位B只有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增加5个单位C减少5个单位D保持不变6. 设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而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的比重将比原来增加20%。

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A 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7. 设有8个工人生产某种产品,他们的日产量(件)按顺序排列是:4、6、6、8、9、12、14、15,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A 4.5B 8和9 CD没有中位数8.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相等()。

A 只有钟形分布B只有U形分布C钟形分布或U形分布D只有对称的钟形分布9. 当变量右偏分布时,有()。

A Mo<Me<XB Mo>Me>XC Mo≤Me≤XD Mo≥Me≥X10.A 各组工资水平的变动B各组人数的增加C各组人数结构的变动D职工收入的下降11. 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说明()。

A 平均数的数值越大B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C平均数的数值越小D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12. 平均差的基本含义可表述为()。

A 各数量标志值离差的平均数B各数量标志值离差的平均数C各数量标志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绝对值D各数量标志对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13. 设篮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98厘米,一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00厘米。

篮球运动员组的身高平均差为厘米,小学生组的身高平均差为厘米。

根据该资料判断()。

A 篮球运动员组身高较均匀B小学生组的身高较均匀C两组的身高不能比较D无法比较14. 在计算方差时,如果所有的标志值均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则方差()。

A 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C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D难以作出判断15. 平均数为30,标准差为15,则各标志值对常数50的标准差为()。

A 625 B 25 C 675 D 41516. 根据平均指标的确定方法和依据资料不同主要有五种,其中()。

A 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B众数和调和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C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D中位数和众数是位置平均数17. 当只有总体标志总量和各标志值,而缺少总体单位资料时,计算平均数应采用()。

A 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B简单算术平均数公式C调和平均数公式D几何平均数公式18. 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19. 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C 组中值能取整数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20. 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

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简单调和平均数D 加权调和平均数21. 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A 扩大2倍B 减少到1/3C 不变D 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22. 假定各个标志值都减去20个单位,那么平均值就会()。

A 减少20B 减少到1/20C 不变D 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23. 如果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C 众数D 中位数24. 计算标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都减去任意数a,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较()。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25. 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区别主要在于()。

A 意义不同B 计算结果不同C 计算条件不同D 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式不同26. 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这是因为()。

A 平均数不一致B 离散程度不一致C 总体单位不一致D 离差平方和不一致27. 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 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 平均数大,代表性大C 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 无法加以判断28. 如果两个数列是以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的,则比较其离差的计量方法是()。

A 极差B 标准差C 平均差D 标准差系数 29. 如果偏度值a 小于零,峰度值β小于0,可判断次数分布曲线为( )。

A 左偏分布,呈尖顶峰度 B 右偏分布,呈尖顶峰度 C 左偏分布,呈平顶峰度 D 右偏分布,呈平顶峰度 30. 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 )。

A 应该采用算术平均数 B 应该采用调和平均数C 采用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都可以D 采用算术平均数还是采用调和平均数应根据实际所掌握的资料而定31. 根据分组资料或分配数列计算标准差时,可采用下面的哪个公式较恰当( )。

A ()n x x 2-∑B ()f f x x ∑-∑2C f f x x ∑-∑D ()ffx x ∑-∑232. 已知某企业职工工资的分组资料如下:A 500元 B 400元 C 550元 D 无法计算其全距 33. 分配数列各组的标志值不变,若每组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

A 相应地增加20% B 数值不变化 C 反而减少20% D 无法判断 34. 平均指标是指同类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 )。

A 复杂的总体数量的总和水平B 可比的总体数量的相对水平C 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水平 D 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程度的相对水平35. 算术平均数的分子和分母是( )。

A 两个有联系的而性质不同的总体总量B 分子是总体单位总量,分母是总体标志总量 C 分子是总体标志总量,分母是另一总体单位总量 D 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36. 根据单项式分组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和直接利用该数列的未分组资料计算简单算术平均数是( )。

A 一致的 B 不一致的 C 某些情况下一致 D 多数情况下不一致 37. 已知某公司所属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和占用资金额,计算该公式的平均资金利润率应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 C 加权调和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38. 在计算平均差时,所以采用离差的绝对值(x x -),这是因为( )。

A()∑≤-0x x B ()∑≥-0x x C ()∑≠-0x x D ()∑=-0x x39. 平均差()的取值范围是( )。

A 0.=D A B 0.≤D A C 0.≥D A D 1.0≤≤D A 40. 标准差(σ)的取值范围是( )。

A 0=σ B 0≤σ C 0≥σ D 10≤≤σ41. 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MBA 毕业生起薪的差别。

文章称,从前20名商学院毕业的女性MBA 的平均起薪是54749美元,中位数是47543美元,标准差是10250美元。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女性MBA 起薪的分布形状是( )。

A 尖峰,对称 B 右偏 C 左偏 D 均匀 42. 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MBA 毕业生起薪的差别。

文章称,从前20名商学院毕业的女性MBA 的平均起薪是54749美元,中位数是47543美元,标准差是10250美元。

对样本中位数可作如下解释( )。

A 大多数女性MBA 的起薪是47543美元 B 最常见到的起薪是47543美元 C 样本起薪的平均值为47543美元 D 有一半女性的起薪高于47543美元 43. 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MBA 毕业生起薪的差别。

文章称,从前20名商学院毕业的女性MBA 的平均起薪是54749美元,中位数是47543美元,标准差是10250美元。

对样本标准差可作如下解释( )。

A 最高起薪与最低起薪之差是10250美元 B 大多数的起薪在44499~64999美元之间 C 大多数的起薪在37293~57793美元之间 D 大多数的起薪在23999~85499美元之间 44. 大学生每学期花在教科书上的费用平均为280元,标准差为40元。

如果已知学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尖峰对称分布,则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在160~320元之间的学生占( )。

A 大约95% B 大约% C 大约% D 大约% 45. 在某公司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工得分的分布形状是( )。

A 对称的 B 左偏的 C 右偏的 D 无法确定 46. 对在某个高速路段行驶过的120辆汽车的车速进行测量后发现,平均车速是85公里/小时,标准差是4公里/小时,下列可以看作是异常值的车速是( )。

A 78公里/小时 B 82公里/小时 C 91公里/小时 D 98公里/小时 47. 某组数据的四分之一分位数是45,中位数是85,四分之三分位数是105,则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

A 右偏的 B 对称的 C左偏的 D 上述全不对48. 某组数据的四分之一分位数是45,中位数是65,四分之三分位数是85,则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

A 右偏的 B 对称的 C左偏的 D 上述全不对 49. 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左偏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均值在中位数的右侧 B 均值等于中位数 C 分布的“尾部”在图形的右边 D 均值在众位数的左侧50. 除了( )之外,下列都是中位数的特征。

A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大小数值的平均 B 中位数是数据集中趋势的一种度量C 中位数的位置由公式(n+1)/2确定,其中n 是数据个数 D 中位数等于第二个四分位数 51. 权数对均值的影响实质上取决于( )。

A 各组权数的绝对值大小 B 各组权数是否相等 C 各组变量值的大小 D 各组权数的比重52. 某城市对1000户居民的一项调查显示,人均收入在2000~3000元的家庭占24%,在3000~4000元的家庭占26%,在4000~5000元的家庭占29%,在5000~6000元的家庭占10%,在6000~7000元的家庭占7%,在7000元以上的家庭占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