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案例
广播电视新闻案例

例一:《人民日报》:我国翻译出版界辛勤努力马恩全集50卷中文版全部出齐收入2000多篇著作,4000多封书信,400多件文献资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50卷中文版全都出齐例二:《警钟,在千里铁道线上长鸣》(出汽笛声,由弱至强,约三四秒。
)(压低混播。
)记者:‚各位听众,我们是浙江电台记者海娟和俞良训,现在位于杭州闸口的杭州铁路分局机务段做现场采访。
今天是3月24日——它对铁路职工来说,是个永远难忘的日子——三年前的今天,因司机失职,在上海匡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旅客列车正面相撞事故,损失惨重。
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杭州铁路分局三万名干部职工从2月24日起,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让历史铭记这一天’安全系列教育活动,今天是这一活动的最后一天。
当时针指向14点19分,也就是三年前列车在匡巷撞车时间,杭州铁路分局近千公里的铁路干、支线上同时拉响了高亢而沉重的救援汽笛,时间长达一分钟。
‛(混播止。
出汽笛声,约二三秒止。
)记者:‚汽笛声,在空中久久回荡。
记者看到,在场的不论是分局领导还是司机、检修工,都神情肃穆。
在检修车间,记者找到了当年的事故责任者之一、被判刑三年、已于去年3月得到假释的原机车副司机刘国隆,请他谈点感受。
‛(出刘国隆讲话录音。
)(记者先讲述。
再到工人师傅的讲话音响和局长的讲话音响。
)记者:‚是的,这是长鸣不息的警钟。
现在,杭州铁路分局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比过去更加强了。
我们想,这警钟,对各行各业来说,也应该是长鸣不息的。
‛(出汽笛声。
渐隐。
)例三:《国庆节,中英街国旗高悬》导语:今天,以一街两制闻名全国的深圳沙头角镇中英街,第一次在街两旁国旗高悬,给这条具有百年历史的老街增添了新的景观。
请看报道。
解说词:今天,中英街港方一侧的店铺家家都不约而同地挂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深圳一侧的国旗交相辉映,给这条饱经沧桑的小街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采访武警中队指导员梁求新、游客。
)当问起街道另一侧的香港同胞今年为什么挂国旗时,他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心愿。
新闻杂志型节目60分钟PPT课件

《新闻调查》
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深度 报道节目
• 栏目定位:探寻事实真相 • 目标:“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
• 调查性报道的先决条件
• 记者独立展开调查 • 内容: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 这种行为有人试图掩盖
节目播出率:50%
• 调查性报道的特点
• 独立调查 • 个性化的调查记者 • 深入的独家发现 • 完整的调查过程
• 现场拍摄采访
• “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 • “接近真相,从质疑开始”
• 后期编辑的任务: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在真相被遮蔽的地方就有新闻调查。
什么是真相? ——正在或者一直被遮蔽的事实
• 深度报道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 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 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 道新闻的形式。”
——《新闻学大词典》
• 调查性报道的基本要素:
• 第一,目标明确:揭示真相 • 第二,独立完成 • 第三,难度:对方着力掩盖真相。
杂志广告优秀案例

杂志广告优秀案例《北京青年报》新闻是有分量的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
《国际金融报》资讯创造财富
《南方都市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
《深圳晚报》办市民最喜爱的报纸
《新闻晨报》追求最鲜活最实用的新闻
《广州日报》追求最出色的新闻
《华商报》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
《北京娱乐信报》新闻一条是一条
《星传媒》娱乐是一种精神
《都市快报》新力量媒体
《晶报》阳光媒体,非常新闻
《解放日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新华日报》追求卓越、与时俱进
《东方早报》影响力至上
《新民周刊》我们影响主流
《文汇报》我们因你而精彩
《新民晚报》读晚报当然读新民晚报
《上海星期三》生活之精彩尽在上海星期三
《钱江晚报》实力造就美誉
《南方日报》高度决定影响力
《新京报》负责报道一切
《南方周末》老百姓心中有面镜
《生活报》好人好报好生活
《深圳商报》百"姓"早茶
《羊城晚报》真知影响人生
《经济观察报》理性,建设性
《财经时报》指点"钱"途
《经济日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然要看经济日报
《中国经营报》发现·传播·共享
《劳动午报》早也报,晚也报,又新又全看午报
《北京晨报》看晨报,信息时代醒得早
《每日新报》报纸还是新的好,报纸还是早的好,新闻早知道。
《今日早报》今日生活从早晨开始。
《第一时间》栏目宣传片创意提案

07
预期效果与评估
预期宣传效果
1 2
提升品牌知名度
通过宣传片的广泛传播,提高《第一时间》栏目 在目标受众中的知名度,增强品牌影响力。
塑造品牌形象
展现《第一时间》栏目的专业、权威、及时、贴 近民生的品牌形象,树立行业标杆。
3
吸引目标受众
针对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兴趣点,通过宣传片的创 意和内容,吸引他们的关注和兴趣,提高收视率 。
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特效处理 、音频制作等,形成初步成片。
审核与修改(1-2周)
组织内部审核,针对问题进行修 改完善,确保宣传片质量达标。
前期准备(1-2周)
确定制作团队,明确分工,制定 拍摄计划,准备所需器材与场地 。
发布与推广(1周)
确定发布渠道和推广策略,将宣 传片推向目标受众。
预算与资源需求
《第一时间》栏目宣传片创 意提案
汇报人:XX
目录
• 引言 • 栏目概述 • 创意理念 • 宣传片内容规划 • 视觉与听觉设计 • 制作与执行计划 • 预期效果与评估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升品牌知名度
促进节目推广
《第一时间》作为一档新闻资讯类节 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要通过 宣传片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 观众。
栏目特色与亮点
时效性强
节目紧密跟踪时事热点,确保 观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
信息。
内容丰富
节目涵盖各个领域的新闻资讯 ,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视角。
深度报道
节目注重深度挖掘新闻背后的 故事,为观众提供更加深入的 了解和思考。
互动性强
节目通过多种方式与观众进行 互动,包括电话连线、网络留 言等,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归
如何讲好新闻故事——以《看天下》“特别报道”栏目为例

要。2017 年第 24 期“特别报道”《“绝命毒师”进京 记》在标题设置上,不仅“搭车”热门美剧“绝命 毒师”,而且巧妙设置“进京”的悬念让整篇报道 读起来更精彩,受众顺着设置的悬念逐渐了解 真相,好奇心和审美趣味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冲突是使事件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制造冲 突是“特别报道”栏目讲好新闻故事、激发受众 阅读兴趣的又一手段。本来枯燥的制毒案件在 记者的笔下凝练出了好几个冲突,如果忽略对 冲突的描述,人物会显得偏平单一、沉闷无趣又 缺乏生机,事情的发展也会像流水账一样枯燥 无聊。
一“、硬新闻”与“讲故事新闻” “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在日常信息传播 中扮演着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的重要角色,但 其因政治性、专业性,往往难以达到使百姓与政 策解读零距离的预期传播效果。将时政新闻进 行新媒体语境的‘故事化叙述’,是提升时政新 闻传播效果的必要手段。”[1]
的爱情故事报道出来,引起读者浓厚兴趣。就在 采访完这个跨国婚姻新闻的傍晚,记者到家和 家人交谈时听说,琅琊区古道社区百岁老人田 善庆过寿不收礼,还向社区捐款一万元的新鲜 事,当时就骑车前往田善庆家采访,把百岁老人 的优良家风向社会传递。
利用李希光教授的对比框架,本文梳理了 《看 天 下》“ 特 别 报 道 ”栏 目 2016 年 第 1 期 到 2018 年第 27 期的文章共 28 篇进行分析,发现 其文章采编手法具有明显的故事化特点。
二、《看天下》“特别报道”的讲故事方法 (一)通过人物丰富新闻事实 “新闻是‘事学’,但新闻故事是‘人学’。从 ‘人民’视角进行故事化叙述,意味着记者需从 时政新闻中发现人物、发掘人性”。[“2] 特别报 道”栏目十分重视“人”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这 体现在两个方面。 2017 年第 3 期的“特别报道”《一把迷糊的 枪》讲述了天津老太成为“六枪老太婆”的新闻 故事。对小贩群体、老太家人、相关标准制定者 的采访使小贩群体和老太家人的遭遇和生存状 态被更多人关注。这种充满人情味的人物故事 很容易获得读者的青睐;事件中各方充分表达 了观点,这种中性的表达也能引发受众的理性 思考。 (二)巧用悬念和冲突推动情节发展 环环相扣的情节设置使得新闻脉络清晰, 恰到好处的情节构架对新闻故事化也十分重
杂志类 谈话类新闻电视节目

金牌嘉宾
• 梁文道
• 梁文道,1970年生于 香港,少年长于台湾,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 哲学系。1988年开始 撰写艺评、文化及时 事评论,并曾参与各 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 活动。《开卷八分钟》 主持人,凤凰卫视评 论员
• 不是「正论」,而是「俗人闲话」,「多 少天下事,尽付笑谈中」 • 出言无忌,知识丰富,见闻广博,性情各异 • 制造乐趣与辩析事理三大元素于一身的目 的。
《新周刊》:锵锵三人行「15年 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
锵锵三人行
• 《锵锵三人行》是凤凰卫视1998年4月出品 的谈话类新闻节目 • 主持人窦文涛与两岸三地传媒界之精英名 嘴,一起针对每日热门新闻事件进行研究 • 首播时间:星期一至五 23:30-哲学博士研究生。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教 授,香港岭南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现居于 香港,担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东方之子》 《焦点时刻》 《生活空间》 《东方时空金曲榜》
时空看点
• 首播时间:20:00—20:55
• CCTV新版《东方时空》时长50分钟,围绕 当天或近期的新闻热点进行多维度的报道, 致力打造央视新闻频道晚间时段的封面文 章。
• 将一周七天的中国浓缩在一本45分钟的电视新闻杂志里 • 我们追求的是希望作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 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而我们更期待的是,能在与您的 沟通交流中获得启迪,因为这是我们一起经历的时代。
杂志类新闻电视节目
• • • • 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与完整 1、节目内容丰富广播 2、节目形式灵活多样 3、节目各部分协同作战
•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办于1993年5月1 日 • 经过2000年11月27日的一次大改版,《东方时空》 45 150 从45分钟扩为150分钟 • 以演播室为调度中心,用直播方式将新闻、实用 资讯、新闻专题等诸多内容有机串联,更加突出 信息的时效性和服务性,还推出了《东方时空》 所独有的周末版节目,构成浑然一体的大型早间 新闻杂志型节目
(完整版)杂志型新闻栏目

3、独立、客观、公正的栏目品格
▪ 《惊爆内幕》, ▪ 布朗·威廉姆森烟草公司,生化博士杰弗里·
威根德 ▪ 对自己节目广告赞助商的揭露报道 ▪ “我们应当讲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
所在。”——《列宁全集》第九卷283页
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策略
杂志型新闻栏目
▪ 西尔维斯特·韦沃,50年代《今天》 ▪ CBS的《60分钟》,NBC的《日界线》,
ABC的《20/20》、《黄金时间实况》
中国: ▪ 上海电视台1987年7月《新闻透视》 ▪ 中央电视台1993年《东方时空》
▪ 1、事件组合式
以《60分钟》为例:
丹·休伊特
三个独立的新闻深度报道和一个新闻评 论板块构成,每则报道时长13分钟,评 论板块4分钟左右,加上片头导视、片花 和广告,共60分钟。
《60分钟》的“硬”风格
1、定位“硬新闻”
▪ “我们所擅长的,是向黑暗的角落里投下 光亮。如果有人躲在黑暗的角落里从事不 应该的勾当,我们所做的只是把灯光打开 。”
▪ 节目揭露和批评的特征比较明显,并强调 一正一反的辩论,特别注重两面说理。
▪ 主题大多涉及国家政策、政府部门、社会 性问题、司法的公正性、重大灾难、战争 问题等“硬新闻”为主。
2、严格的选题策划
▪ “任何一种新闻刊物的内容必须是一种选择 的结果,甚至是一系列选择的结果。”—— 瓦耶纳《当代新闻学》
▪ 《60分钟》栏目从制片人到记者、编导,在 选题策划时都要考虑题目是否具有独家性( 独家性并非是指没有其他媒体报道的题材) 、资料的来源通道是否通畅、受到的信息是 否准确、方案的执行是否可行等等。
▪ 设置悬念的方式来分段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1、什么是“杂志”?⏹“杂志”,又称期刊,是一种定期出版物,有固定名称,并用期号连续不断的形式,间隔地、不断的出版。
“杂志”一词,源自法文,本意是仓库。
“杂志”的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
这种类似于注重报纸的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
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
⏹2、电视新闻杂志⏹电视新闻杂志的英文全称是magazine-format documentary series,直译为“杂志型系列新闻纪录片”,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前任副总裁西尔维斯特·韦沃(Syivester Weaver)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
而且,他本人还身体力行,于1952年1月14日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视新闻杂志栏目《今天》。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钟》栏目被国内外电视界公认为世界电视新闻杂志的典型代表。
⏹《60分钟》的基本形态是:节目长度为60分钟,讲三四则新闻故事,题材偏重与人文相关的主题,每则报道之间由广告隔开。
自1968年9月24日开播以来,《60分钟》在美国电视史上曾创下五次全国收视率第一纪录,至今仍然占据全美电视节目收视率十强之一的领先地位,共赢得了63项美国广播电视的最高奖——艾美奖,同时也是利润最高的黄金时间节目,一分钟广告价格高达到40万美元。
⏹▲我国最早开始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进行杂志式编排实践的,是上海电视台1987年7月5日开播的《新闻透视》节目。
⏹这一节目采用大时段小板块、主持人点评串联播出的方式,不仅使得节目风格变得生动活泼,更使得节目增加了深度和思辨色彩。
整档节目由《观众中来》、《纵与横》、《当代人》、《长焦距》、《快节奏》、《社会广角》等板块组成,板块相对固定,除了《观众中来》、《纵与横》每期必播外,其余板块都是视需要灵活编排。
⏹▲我国最为著名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是CCTV的《东方时空》,堪称中国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旗帜。
⏹1993年5月1日开播,创办之初有新闻, 有专题,有服务性, 甚至有娱乐性的内容,最初分为人物专访栏目《东方之子》, 为青年人开设的《金曲榜》, 服务性栏目《生活空间》及聚焦热点问题的话题栏目《焦点时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分钟
纯商业化 广告赞助 记者中心制 新闻明星制
(5)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不同。
东方时空
受局限大 缺乏新闻敏感 年轻
60分钟
记者经历 新闻从业经验 节目的代言人 中老年
五、总结
• 《60分钟》和《东方时空》是美中两国最 具代表性的杂志类电视新闻资讯节日。它 们以深入、多样、完整、全面、透彻见长, 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 积极培养另一批明星主持是《60分钟》当 务之急。 • 内容上有所突破,将娱乐融于新闻中, 《东方时空》会更受观众喜爱。
• 《东方时空》
• (1)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办于1993年5月1 日,节目的播出改变了中国大陆观众早间不收看电视节目 的习惯 • (2)2000年11月27日,《东方时空》时长从40分钟扩为 150分钟,还推出了《东方时空》独有的周末版节目。 • (3)2001年11月5日,在保留原有的《东方之子》、 《百姓故事》、《世界》、《纪事》各子栏目的基础上, 将《直通现场》改为《时空连线》。 • (4)2003年5月1日,《东方时空》栏目由中央电视台综 合频道、新闻频道并机播出。 • (5)2004年9月1日,《东方时空》移至晚间黄金时段播 出 • (6)2009年8月3日,节目改在每天20:00-20:55在 CCTV-13(新闻频道)播出
小组成员
高 娜 武 慧 豆 欢 张 然 杨 杨 郭云佳 尹学惠
六成外国人在中国
国庆出行注意安全
• 美国杂志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的鼻祖。 • 创办时间:美国CBS广播公司于1968年9月创办 • 播出长度:该节目以时钟的滴答声开始,因节目 播出时间为1小时而得名。 • 编排设置:采用杂志的综合编排方式,通常由片 头(节目介绍)、具体报道及评论员评论这几个 板块组成,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主持人, 一期节目一般由几名主持人各自主持共同完成。 • 节目风格:内容包罗万象、题材亦庄亦谐、分析 深入透彻、背景充分详实、现场真实纪录、态度 客观公允、立场旗帜鲜明。 • 明星主持:麦克· 华莱士、莫利· 塞弗和丹· 拉瑟
以前
• 《时空连线》:第一时间直击新闻事件, 为观众带来快速深入的现场报道。 • 《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探求新闻 人物的内心世界 • 《百姓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用镜头记录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关注 处于社会转型之中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 您共同分享人生。
改版
• 《时空看点》:纵评天下事,为您带来当 日热点新闻最快的评论和分析 • 《时空调查》:聚焦社会热点,关注观众 反馈,用数字表达观点,用数字解读国计 民生。 • 《媒体观点》:汇聚百家之言,展示各方 观点,全方位解读社会新闻热点,为您提 供观点碰撞和交锋的平台。 • 现在整体变为时长1小时的新闻资讯类节目
国内大事 热点问题 严肃 重大
60分钟
国内外 轶事 琐事 诙谐
(2)节目定位略有差异。 东方时空
政治性强
60分钟
受众需求
主流文化
雅俗共赏
(3)主持人风格的不同。
东方时空
保守 播错难堪,难有纠正 和回旋的余地
60分钟
拉家常 极强的表演技巧
华莱士个人剪辑
(4) 运作模式不同。
东方时空
国家管理 聘任制 制作经费承包制 制片人制
参考文献
•
•
•
• •
1.苗棣等 《美国经典电视栏目》,中国广播电 视出版社,2006年10月 2.2003年第3期第28卷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 3. 徐帆 / 徐舫州《电视节目类型学》浙江大学 出版,2006年3月 4.杨金月 胡智锋主编 刘斌 刘桂林 陈万利著 《电视新闻栏目定位与运作实录》,中国广播 电视出版社,2005年1月 5.刘利群、傅宁《美国电视节目形态》,中国 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1日
等。
二、发展历程
• 《60分钟》 • (1)1968年9月节目创立后,只是在每隔 一周的周二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播出 • (2)1972年,CBS把《60分钟》从星期 二的晚十点移到了星期日的六点播出 • (3)1975年,《60分钟》又转到了七点到 八点的时段 • (4)1999年1月13日《60分钟》在每周三 晚9点播出 ,并扩展为每周播出两次
三、相同点
• (1)都有相对稳定的节目样式,都具有栏 目化的突出特点。
• (2)都把自己的节目作为一个品牌去经营, 重视自身形象的建设。
• (3)都非常重视电视语言的合理运用。
记者采访
• (4)都有个性化鲜明的主持人。
白岩松看台湾片段 采访迈克尔杰克逊
四、不同点 • (1)内容不同。东方时空Βιβλιοθήκη 杂志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案例
比较《60分钟》和《东方时空》
• 一、节目简介 • 二、发展历程
• 三、相同点 • 四、不同点 • 五、总结
一、节目简介
《东方时空》简介
《60分钟》简介
中国杂志类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的旗帜 创办时间:中央电视台于1993年5月1日开播 播出长度:55分钟(现在) 编排设置: (早期) 《东方之子》、《百 姓故事》、《时空连线》、《纪事》等各个子 栏目;(改版)《时空看点》《时空观点》《 媒体调查》 节目风格:内容上具有新闻性,贴近民生,形 式上鲜活互动。 明星主持:白岩松、崔永元、水均益、敬一丹 、柴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