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

合集下载

卓越期刊名单2022

卓越期刊名单2022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一、领军期刊类期刊(根据刊名拼音排序)序号中文刊名主办单位主管单位1分子植物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工程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中国工程院3光:科学与应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4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四川大学教育部5国家科学评论(英文)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6科学通报(英文版)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7昆虫科学(英文)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科协8镁合金学报(英文)重庆大学教育部9摩擦(英文)清华大学教育部10纳米研究(英文版)清华大学教育部11石油科学(英文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12微系统与纳米工程(英文)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13细胞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14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四川大学教育部15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英文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科协16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17药学学报(英文)中国药学会中国科协18园艺研究(英文)南京农业大学教育部19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中国航空学会中国科协20中国科学:数学(英文版)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21中国免疫学杂志(英文版)中国免疫学会中国科协22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医学会中国科协二、重点期刊类期刊(根据刊名拼音排序)序号中文刊名主办单位主管单位1癌症生物学与医学中国抗癌协会中国科协2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科协3催化学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4地球科学学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5地学前缘(英文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部6动物学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中国科学院7高功率激光科学与工程(英文)所8古地理学报(英文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中国科学院9光子学研究(英文)所10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教育部11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12计算材料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13计算数学(英文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14能源化学(英文)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15农业科学学报(英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16神经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17现代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学报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18药物分析学报(英文)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19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上海大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1中国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科协22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23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英文版)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24中国物理C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5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理学会中国科协26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科协—2—序号中文刊名主办单位主管单位27转化神经变性病(英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28自动化学报(英文版)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协29作物学报(英文版)中国作物学会中国科协—3—。

化学材料领域的“齐天大圣”——记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龚秀清

化学材料领域的“齐天大圣”——记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龚秀清

化学材料领域的“齐天大圣”——记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龚秀清作者:肖延胜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第12期化学材料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现代材料科学,化学和化工领域的重要分支。

材料的发展给化学领域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需要研究人员能够联系材料科学,化学化工等知识进行创新性的研究。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位化学材料领域的综合型人才,他就是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副教研员的龚秀清。

看我“七十二变”龚秀清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曾在英国帝国理工和利兹大学等世界知名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2013年被英国剑桥Drop-Tech科技公司聘为高级科学顾问。

2017年获选为上海浦江人才。

在十年的学习工作期间,龚秀清一直从事化学材料相关的研究。

在化学材料的不同领域,龚秀清博士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科学成果。

汽车制作业中,减少液压泵,离合器及阀门的磨损一直是无法攻破的难题。

龚秀清博士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将电流变液的最大静态剪切应力提高到230kPa。

龚秀清博士的此项研究成果是所知世界上具有最大剪切应力的电流变液,在功能材料领域,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突破。

这类新型的巨电流变液可以被广泛用于汽车制造领域,可以很好的解决减少机械磨损的难题,同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响应灵敏度。

除了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龚秀清博士的研究领域还涉及到智能变色材料以及微流控芯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创新研发智能变色材料在智能变色材料领域,为了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为大面积的工业生产制造提供了可行性,龚秀清博士创新型的提出用成本低廉的表面活性剂材料来取代价格高昂的液晶变色材料,该项研究成果申请的专利技术已经成功转让重庆禾维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科研指导实践,并快速转化科技成果用于生产制造。

在医药领域,传统的胶囊通过特定的化学环境变化来释放包裹物,这样会使药物的作用时间有限,无法快速达到药效。

龚秀清博士提出用微流控芯片的办法将药物装入磁性的软胶囊中,通过电场来主动控制药物释放的速率,该方法能更有效和主动的控制药物缓慢释放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目的。

中国的材料基因工程

中国的材料基因工程

中国的材料基因工程
中国的材料基因工程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从生物中获取有特殊功能的高性能材料,并通过调控基因来改变这些材料的性质和性能,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材料基因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例如,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一种基于生物量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热稳定性等优点。

该材料可以替代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外,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也进行了大量的材料基因工程研究。

他们通过改变材料的基因组,调控材料的能带结构和电子结构,实现了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的合成。

这些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催化剂、能源存储等领域。

中国的材料基因工程研究在国际上也属于领先水平。

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江教授团队研制出一种大规模合成石墨烯的新方法,可以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高效催化剂等领域。

此外,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材料基因工程的发展。

在2016年
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材料基因工程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重点任务和目标,以推动中国的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的材料基因工程在理论研究、实验技术和应用
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促进中国材料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院校分布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院校分布

(41)河南省
(10459)郑州大学





(41)河南省
(10460)河南理工大学





(41)河南省
(10462)郑州轻工业学院





(41)河南省
(10463)河南工业大学





(41)河南省
(10464)河南科技大学





(41)河南省
(10465)中原工学院





(41)河南省
(32)江苏省
(10288)南京理工大学





(32)江苏省
(10289)江苏科技大学





(32)江苏省
(10290)中国矿业大学





(32)江苏省
(10291)南京工业大学





(32)江苏省
(10292)常州大学





(32)江苏省
(10294)河海大学





(32)江苏省
(10878)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34)安徽省
(80168)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35)福建省
(10384)厦门大学

有关国家重要研发计划重要专项

有关国家重要研发计划重要专项
邵增务
1250
4.5
2
2016YFC1100200
生物材料化学信号、微纳米结构及力学特性对非骨组织再生诱导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常江
750
4.5
3
2016YFC1100400
生物材料表面/界面及表面改性研究
浙江大学
高长有
1400
4.5
4
2016YFC1100500
具有生物功能的个性化假体快速成型及3D打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唐康来
1315
4.5
5
2016YFC1100600
个性化硬组织重建植入器械的3D打印技术集成和应用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郝永强
1185
4.5
6
2016YFC1100700
可降解医用高分子原材料产业化及其植入器械临床应用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陈学思
1580
4.5
7
2016YFC110080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王常勇
1050
4.5
13
2016YFC1101400
人类器官的构建及工程化技术体系建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金岩
950
4.5
14
2016YFC1101500
脊髓损伤及脑损伤再生修复生物材料产品的研发
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赛
2000
4.5
15
2016YFC1101600
26
2016YFC1102700
新型牙种植体研发及其工程化技术研究
成都普川生物医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复评通过项目

2019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复评通过项目

1: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 1:周常河,2:余俊杰,3:贾伟,4: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
机械研究所
冯吉军,5:曹红超

8
混杂系统分析与控制的研究
1:同济大学,2:华东理工大 学,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4:中 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1:孙继涛,2:李芳菲,3:张瑜,4: 赵寿为,5:李春香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 院
19
面向高功率储能应用的高性能电极材料 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 1:黄富强,2:林天全,3:毕辉,4: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
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
究所
唐宇峰,5:刘战强

二等奖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提名者
1 几类复杂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1:华东师范大学
1:邵军,2:於州,3:方方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17 多官能团化合物的选择性反应精准控制
1:华东师范大学
1:张俊良,2:肖元晶,3:冯见 君,4:刘路,5:刘锋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18
骨植入用钛合金抗菌和成骨性能调控及 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
机制
究所,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1:刘宣勇,2:曹辉亮,3:张先 龙,4:乔玉琴,5:丁传贤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的生态环境影响
6
与机制
1:复旦大学
1:李博,2:廖成章,3:马志军,4: 程晓莉,5:李慧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7
高质量石墨烯电子材料制备研究
1: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 1:谢晓明,2:王浩敏,3:狄增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
信息技术研究所

材料基因组简介

材料基因组简介

材料基因组计划—第四次产业革命黄孙超hsunchao@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2015.11.251国际背景长期以来欧美发达国家一直主导新材料的研发,进入21世纪以来,他们越发意识到传统科学直觉和试错法材料研发模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成为限制社会发展进步的瓶颈。

为了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他们纷纷提出了新材料的设计理念和新方法。

如美国的材料基因组计划、日本的玻璃、陶瓷、合金钢等领域材料数据库、知识库等,欧盟的高通量试验平台,德国的工业4.0。

2国内现状在1999年6月召开了以“发现和优化新材料的集成组合方法”为主题的香山会议,很多单位进行了相关尝试,但是由于各种问题,最后没有得到普及和开展。

当美国宣布材料基因组计划后,在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响应,主要学术活动如下:2011年12月21-23日以“材料科学系统工程”为主题的香山会议;2013年3月14 日材料基因组咨询项目启动会;2013年12月15日“2013中国先进功能材料基因组技术高峰论坛”2014年4月18-20日第六届无机材料专题——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进展; 2014年科学院和工程院分别向国务院提交咨询报告;2015年9月17-20日的“材料基因组科学技术论坛”;2015年国家重点优先发展专项。

32011年12月21~23日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主题“材料科学系统工程”,旨在应对美国提出的材料基因组研究计划,对我国如何规划、开展实施自己的材料科学系统工程提出建议并进行深入的研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师昌绪研究员中国工程院徐匡迪教授清华大学顾秉林教授中科院物理所陈立泉研究员中科院金属所叶恒强研究员中科院化学所朱道本研究员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屠海令研究员42013 年3 月14 日材料基因组”咨询项目启动会暨“材料基因组”•师昌绪、徐匡迪、陈难先、崔俊芝、干勇、葛昌纯、顾秉林、江东亮、黎乐民、南策文、屠海令、王崇愚、王鼎盛、王海舟、徐惠彬、薛其坤、杨裕生、叶恒强、张统一、张兴栋、周廉、朱静、祝世宁等23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近100 位知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材料基因组简介

材料基因组简介

材料基因组计划—第四次产业革命黄孙超hsunchao@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2015.11.251国际背景长期以来欧美发达国家一直主导新材料的研发,进入21世纪以来,他们越发意识到传统科学直觉和试错法材料研发模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成为限制社会发展进步的瓶颈。

为了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他们纷纷提出了新材料的设计理念和新方法。

如美国的材料基因组计划、日本的玻璃、陶瓷、合金钢等领域材料数据库、知识库等,欧盟的高通量试验平台,德国的工业4.0。

2国内现状在1999年6月召开了以“发现和优化新材料的集成组合方法”为主题的香山会议,很多单位进行了相关尝试,但是由于各种问题,最后没有得到普及和开展。

当美国宣布材料基因组计划后,在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响应,主要学术活动如下:2011年12月21-23日以“材料科学系统工程”为主题的香山会议;2013年3月14 日材料基因组咨询项目启动会;2013年12月15日“2013中国先进功能材料基因组技术高峰论坛”2014年4月18-20日第六届无机材料专题——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进展; 2014年科学院和工程院分别向国务院提交咨询报告;2015年9月17-20日的“材料基因组科学技术论坛”;2015年国家重点优先发展专项。

32011年12月21~23日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主题“材料科学系统工程”,旨在应对美国提出的材料基因组研究计划,对我国如何规划、开展实施自己的材料科学系统工程提出建议并进行深入的研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师昌绪研究员中国工程院徐匡迪教授清华大学顾秉林教授中科院物理所陈立泉研究员中科院金属所叶恒强研究员中科院化学所朱道本研究员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屠海令研究员42013 年3 月14 日材料基因组”咨询项目启动会暨“材料基因组”•师昌绪、徐匡迪、陈难先、崔俊芝、干勇、葛昌纯、顾秉林、江东亮、黎乐民、南策文、屠海令、王崇愚、王鼎盛、王海舟、徐惠彬、薛其坤、杨裕生、叶恒强、张统一、张兴栋、周廉、朱静、祝世宁等23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近100 位知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
施思齐
电化学能量储存与转换材料的物理基础及微观设计;第一原理方法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06
王德宇
电化学储能材料和器件;界面与高比能体系研究
080502材料学
01
王崇愚
材料基因组高通量自动流程集成计算;高性能高温合金成分设计及承温能力研究
02
周廉
钛合金的热力学计算及相变动力学模拟
03
周国治
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定;材料性能与制备过程的计算物理化学
02
陈立泉
纳米离子学;新能源材料及其应用;固体电解质和全固态锂电池研究
03
王崇愚
多尺度建模及物性跨尺度耦合;电子结构缺陷和动力学模拟
04
张金仓
超导物理;强关联电子系统;自旋物理和氧化物电子学
05
温维佳
软物质材料的制备与检测;核酸检测新技术;细胞软物质的行为与机制研究
06
曹世勋
强关联电子系统与量子相变;自旋电子学与磁性物理;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物理
2016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序号
导师
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070102计算数学
01
白延琴
材料科学问题的优化理论与算法
02
李常品
分数阶微分方程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03
马和平
材料科学中的高性能计算
04
朱佩成
材料建模、计算材料科学
070205凝聚态物理学
01
张统一
固体材料力学
02
罗宏杰
新型智能节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与使役行为研究
03
张文清
热电转换材料和电化学储能材料(锂电池材料);能量转换机制与电子-离子-声子输运物理;计算材料科学和多尺度材料计算(第一原理和分子动力学等)
04
顾辉
先进结构与功能材料的多尺度微结构演变规律及表征方法;功能材料的畴结构、微结构与界面结构研究
04
陈双林
基于“材料基因组”理念的金属材料设计;多元多相体系中热力学与相平衡理论
05
鲁晓刚
材料热力学及相图计算;相变动力学实验与模拟;材料集成计算模拟方法及集成数据库研究
06
李谦
金属提取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新型储氢材料的性能模拟与制备
07
李谋成
先进材料服役及失效;新型钢材热浸镀用镀层合金的设计及制备
07
张文清
热电转换材料和电化学储能材料(锂电池材料);能量转换机制与电子-离子-声子输运物理;计算材料科学和多尺度材料计算(第一原理和分子动力学等)
08
刘轶
能源材料及其应用(锂电池、燃料电池、含能材料);金属合金材料(如高温合金)的模拟与设计;软物质(如聚合物)材理和计算材料学
08
刘文庆
核电用能源材料的设计、表征及应用
10
施思齐
电化学能量储存与转换材料的物理基础及微观设计;第一原理方法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1
巫金波
软物质智能材料和微流控芯片。
080102固体力学
01
张统一
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02
张俊乾
力学-化学耦合理论及其在电池中的应用;锂电池寿命预测及安全性分析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01
陈立泉
纳米离子学;新能源材料及其应用;固体电解质和全固态锂电池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