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建筑艺术与赏析

中国古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也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
以下是对中国古建筑艺术与赏析的一些介绍:一、古建筑的艺术特点1.整体性:中国古建筑注重整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层次分明。
这种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
2.实用性:中国古建筑注重实用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例如,宫殿、寺庙、民居等建筑都体现了这种实用性。
3.多样性:中国古建筑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4.装饰性:中国古建筑注重装饰性,通过雕刻、绘画、彩绘等方式来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
二、古建筑的赏析1.故宫: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之一。
它占地广阔,建筑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雄伟壮观和富丽堂皇。
2.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它以山水为背景,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3.寺庙:中国寺庙建筑是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代表,其中以佛教寺庙最为突出。
寺庙建筑风格独特,雕刻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神秘和庄重。
三、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文化传统。
通过对古建筑的欣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中国古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也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
通过对古建筑的欣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与发展。
这一独特而精湛的文化传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其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
1. 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和背景中国古代建筑起源于远古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由于地域差异、气候环境以及各个朝代时期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形式多样且充满着独特性。
2. 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构件2.1. 屋顶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为显著和独特之处。
传统屋顶常常采用悬山顶、歇山顶或斗拱等形式,寓意着财运兴旺和家庭安宁。
2.2. 柱式柱子是支撑整个结构并体现美学价值的重要构件。
古代建筑中常见的柱子有圆柱、方柱、多棱柱等形式,具有稳定和富有力量感。
2.3. 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一种构造形式。
通过将梁与柱结合起来,斗拱能够使整个建筑更加坚固,并且在视觉上呈现出优美的曲线。
3.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中国古代建筑可以分为宫殿、庙宇、园林和民居等不同类型。
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装饰风格,反映了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文化传统。
3.1. 宫殿宫殿是君主居住和政务处理的场所,通常规模宏大且充满庄严感。
禁城就是古代中国帝王居住的地方,以其精美的建筑和雄伟的气势而闻名于世。
3.2. 庙宇庙宇是用于祭祀神灵或崇拜先贤英杰的场所。
寺庙多以经典文化为基础,追求平衡与谐调,通常采用封闭院落和具有严谨布局的建筑风格。
3.3. 园林中国古代园林强调自然与人造的协调,以营造宜人的生活环境为目标。
园林常使用流水、花木等自然元素,并注重景观与文化内涵的结合。
3.4. 民居中国古代民居在不同地区和时期表现出巨大的多样性。
由于地域差异和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不同需求,民居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
4. 建筑艺术传承与影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历史上不断演变和发展,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建筑都受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启发。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工艺技术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一、建筑结构的精髓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结构的稳固、坚实和天人合一的理念。
古代建筑主要采用木结构,其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三大基本构件:梁、柱、榫卯。
梁是连接柱子的横梁,柱是支撑整个建筑的竖立构件,而榫卯则是连接梁柱之间的榫头与榫眼结合的部分。
这种构建方式使得建筑能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还注重为建筑赋予象征性的结构,如角楼、屋脊等,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二、工艺技术的精髓中国古代建筑工艺技术的发展也是其艺术精髓的一部分。
其中最为著名的技艺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搭接与制作工艺。
搭接工艺是指将木材通过榫卯和榫眼等连接方式进行组装,形成结构稳固的建筑。
这种工艺要求工匠们在制作过程中精确计算尺寸和准确掌握角度,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精细的工艺技能。
此外,古代建筑工艺还注重细节和饰物的制作,如木雕、砖雕和瓦片等,以增加建筑的美感和装饰效果。
三、文化内涵的精髓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设计和布局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
古代建筑注重以建筑布局表达对天地宇宙的崇敬和对人类生活的理解。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通常采用“山水”画面的布局,以山为背景、水为前景,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氛围。
同时,建筑与园林的结合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特点,通过布置花园、池塘和假山等元素,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构筑浑然一体,营造出独具特色的环境氛围。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体现在其建筑结构的稳固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工艺技术的精湛和细致以及文化内涵的丰富和独特。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成为世界建筑史上不可忽视和绕过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与工程

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与工程的价值
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等 级制度
历史价值
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和艺 术风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展示了古代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工 艺水平
对现代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具有 借鉴意义
文化价值
反映了古代 中国的社会 制度和等级
制度
体现了古代 中国的审美 观念和艺术
斗拱: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构件, 用于承重和传递荷载
琉璃瓦:用于屋顶装饰,具有较 高的防水和隔热性能
石材:用于地基、台阶等部位, 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久性
木材:用于梁、柱、门窗等部位, 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可加工性
建筑工程流程
选址:根据风水、地理、气候等 因素选择合适的地点
设计:根据功能、美观、安全等 因素进行设计
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与工 程对现代的影响:环保与 可持续发展
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与工 程对现代的影响:文化与
历史
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与工 程对现代的影响:传承与 创新
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与工 程对现代的影响:技术与
工艺
对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贡献
古代中国的建筑 艺术与工程对现 代建筑工程技术 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谢汇 报 人
谢:
XXX
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材料:木材、石材、砖瓦等
建筑装饰:彩绘、雕刻、琉璃等
建筑结构:梁柱体系、斗拱、屋顶等
建筑布局:轴线对称、庭院式布局等
建筑施工:夯土、砌筑、雕刻等
建筑功能:居住、祭祀、防御等
建筑结构与材料
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 构形式,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砖石结构:用于城墙、桥梁等大型 建筑,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及其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及其文化意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种建筑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技巧,传承至今并影响着现代建筑。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以及其对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追求自然、和谐、均衡的原则,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木结构和石构结合:古代中国建筑以木构为主,但也善于利用石材构建基础和装饰。
这种结合使得建筑更加稳定耐久,并保留了其原始美感。
2.严谨的规划和布局:中国古代建筑在规划和布局上非常注重对称和均衡。
从整体到细节,都展现着严格而有序的美感。
3.独特的屋顶形式: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多为斗拱形状,呈曲线状弯折,充满了变化和动感。
这种特殊的屋顶形式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寓意着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4.精美的装饰和雕刻:中国古代建筑注重装饰和雕刻,常常以壁画、瓷砖和雕刻等形式表现。
这些细致而精湛的装饰赋予了建筑美感和文化内涵。
二、中国古代建筑对文化的意义中国古代建筑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其文化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宗教和哲学信仰的表达:古代中国建筑中融入了佛教、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通过建筑形式和装饰来表达教义和哲学观念。
比如,寺庙通常都会有巍峨的塔楼,象征着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
2.社会阶层和地位的象征:古代中国建筑往往与社会地位和权力密切相关。
皇宫、官府和贵族的府邸都是巍峨宏大的,代表着社会地位和尊贵。
而普通百姓的住宅则更加朴素和实用。
3.文化传统和历史意义的保护: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并且起到了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古代建筑的保存和修复不仅能够延续文化传统,也能够让后人了解古代社会和历史发展。
4.空间布局和生活方式的体现:古代中国建筑在空间布局上注重尊重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
比如,庭院的运用使得建筑空间更加开阔,通风透光,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居住环境。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二、佛教建筑
• 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我国佛教建筑 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塔庙里,以塔为中心,周 围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着舍利、佛像等, 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晋唐以后,殿堂逐渐成为主 要建筑,佛塔被移于寺外,多建寺前、寺后或另 建塔院,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 寺院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轴线上, 层次分明,布局严谨。西藏的佛寺建筑,一般有 庞大的建筑群,体现出汉藏文化融合的风格,北 京的雍和宫,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的外八庙等 是这种建筑的典型。
• 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州古典园林集中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特色。 苏州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现存名园十余处。苏州园林大都占地面积小,采用变 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 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营造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其中,闻名遐迩的园林建筑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
四、民居建筑
• 民居建筑包含了建筑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 和形式,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 区有不同的变化,有 圆寨、围龙屋、走马 楼、四角楼等。但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 龙屋。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 建筑: 客家围龙屋 北京的四合院 陕西的窑洞 广西的“杆栏式” 云南的“一颗印”
三、园林建筑
• 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 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通过建造这些主要起到园林里 造景,和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还有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等作用。 • 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园林、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北京圆明园,集中国各地不同风格 的园林艺术于一体,且借鉴了部分西方建筑风格,园内建筑巧夺天工,虽形态各异 而趣味无穷。圆明园遗址在北京西北郊。一般所说的圆明园,还包括它的两个附园 长春园和绮春园(万春园)在内,因此又称“圆明三园”。它是清代北京西北郊五 座离宫别苑即“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 圆明园、畅春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面积347公顷。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一、引言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它承载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哲学、文化、美学等方面的精髓,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简述,以揭示其独特的魅力。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1.木结构为主: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通过榫卯、斗拱等结构形式,实现了建筑的承重和装饰功能。
这种木结构形式不仅轻巧灵活,而且具有很高的装饰性。
2.布局严谨:中国古代建筑注重整体布局,讲究中轴线对称,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的布局、空间和尺度都经过精心设计,以实现建筑的功能和美学要求。
3.建筑与园林的结合: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园林的结合,通过园林的景观和建筑的空间布局,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
园林中的山、水、石、植物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和景观效果。
4.色彩丰富: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丰富多样,常用红、黄、蓝、绿等颜色进行装饰。
不同色彩的运用有着深刻的寓意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5.雕刻装饰:中国古代建筑的雕刻装饰丰富多样,包括木雕、石雕、砖雕等多种形式。
雕刻的内容广泛,包括花卉、鸟兽、人物等,通过雕刻手法细腻地表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1.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
这种思想体现在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上,如院落的层次和叠落、建筑的高低错落等,都表现出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顺应。
2.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注重礼制和秩序。
建筑的布局和空间设计都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等思想,表现出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追求。
3.道家文化的影响:道家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道家追求自然之美,强调无为而治。
这种思想体现在建筑的园林设计中,追求自然之美和生态平衡,表现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思考。
论述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

论述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讲究对称和平衡:中国古代建筑非常注重对称和平衡的美学原则,建筑物中左右对称,前后对称和空间分布的平衡都是非常重要的。
2. 建筑材料和构造技术: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和构造技术上有独特的工艺特点,如斗拱、榫卯、飞檐翘角等。
木材、石材、砖瓦、瓷器、彩绘等都被广泛应用。
3. 色彩和图案装饰: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以黄、灰、绿、红、白五种主色为基础,图案装饰则以龙、凤、麒麟、花鸟等为主题,讲究纹饰的丰富以及色彩的和谐。
4. 围合式布局:围合式布局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点,建筑物通常都是四合院、三进院、庭院等集团式布局,空间的开放与私密性的平衡体现了中国古代居住文化中家族团结与安全的核心价值观。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和谐、对称、平衡、装饰的精美与内敛,具有非常独特的抽象性和象征性。
从其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美学价值观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欣赏水平。
3、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对中国古代宫庭建筑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欣赏。
教学难点: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主体是对故宫和园林的欣赏。
通过欣赏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宫庭建筑中所体现的等级性。
在教学中要完成三个部分的教学: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2、中国古代宫庭建筑的等级性体现;
3、中国古代园林。
教学准备:在网上查找资料图片,准备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欣赏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3分钟)
提问导入
1.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比较著名的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
它们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2.你对哪个古代建筑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教案库-海量教案免
二.讲授新课: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板书)(3分钟)(教
(教师讲解):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多种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的建筑。
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播放录象)(问?)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学生回答)
教师: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等形式。
2.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式(板书)((2分钟)
中国的古代建筑由于它们的用途不同,因而其建筑形式也就各不相同,即使是同类建筑,也因其年代与地区的不同而带有一定的差异。
主要形式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等。
(放幻灯片)
3.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主要特点(板书)(教(4分钟)
中国古建筑与其他国家地区建筑体系有明显的区别,它具有以下特点:
(1)框架式木结构(板书)(教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粱、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使用范围较广,在三者中居于首位。
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从立柱和纵横的梁枋组合成的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到基础。
墙壁只起围护,分割的作用,不承受荷载。
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之妙。
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有许多是同现代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原则相一致的。
(放幻灯片)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板书)(教
即重要的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
除园林外,一般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排在纵轴线上。
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放幻灯片)
(问?)通过对以上建筑的欣赏,你对中国古建筑的大体印象是什么?中国古建筑的显著特色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中国古代建筑形式多样,民族特色鲜明;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特色体现在木结构建筑体系和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三.宫殿建筑(板书)(教(17分钟)
(教师):“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
统治阶级将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也作为巩固统治的一种工具,从宫殿的面积、规模、屋顶形式、色彩、图案等,都可以看出皇权在宫殿建筑中的体现。
同学们可以看到,随着建筑物地位的变化,建筑的屋顶样式也随之变化,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性的鲜明体现。
此
外,建筑的彩画也是同样的制作方式。
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
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
所以主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播放录象)
分组讨论,每组由一人谈本组同学的看法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问?)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以南北纵向排列“前朝三大殿”、“后朝三大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
(问?)就自己的理解谈谈宫殿建筑是如何体现等级与皇权的?(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宫殿建筑以其建造规模宏大、布局庄严、装饰华丽、等级明显的屋顶式样、以及特定的图案和色彩,鲜明地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封建等级制度。
1、故宫的总体规划(板书)
以南北纵向排列“前朝三大殿”、“后朝三大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
(幻灯片)前(教
2、故宫的屋顶样式的等级区别(板书)(教
(教师讲解):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
其中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硬山顶(幻灯片)
3、故宫中建筑彩画的等级体现(板书)(教
建筑彩画的分类:
A、和玺彩画|:(板书)
用在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其中又分为金龙和玺、龙风和玺、龙草和玺等。
其中金龙和玺使用大量沥粉(用胶、油、粉调成膏,在彩画上画凸起线,上覆明亮的颜色,以加强彩画立体感、层次感的手法)贴金,最为富丽。
(幻灯片)
B、旋子彩画:(板书)(教
以旋子花为题材,按照叠晕(用同一颜色调出二至四种色阶,依次排列绘制装饰色带的手法)和贴金的多少,分为六个等级,用在不同等级的建筑上。
(幻灯片)
C、苏式彩画:(板书)(教
以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福寿字等为题材,比较灵活,多用在园林建筑中(幻灯片)
四.园林建筑(板书)(教(14分钟)
(教师讲解):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
与欧洲、阿拉伯园林艺术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园林建筑是中国古典建筑、山水、花木、文学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是中国人追求理想生活环境与现实生活完美结合的建筑形式。
(播放录象)(问?)中国古代园林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1)皇家园林:(板书)(教
面积大,气派宏伟。
(2)私家园林:(板书)(教
规模较小,园林风格因主人的情趣而异。
(3)自然园林:(板书)(教
自然景色与人造景物融为一体。
(问?)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园林吗?你去过哪些园林?(学生思考回答)
(问?)中国园林总体特点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1)突破空间(板书)
采用曲折自由的布局、划分景区和善于利用“借景”手法。
(2)模仿自然(板书)(
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观,追求“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
五.小结:(1分钟)
(教师总结):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以木结构为主,平面铺开式的古典式建筑,由于受封建制度的影响,在建筑中大量的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思想,体现在建筑形式上就是等级制的运用,无论是屋顶的建筑样式还是建筑彩画的图案,都着重体现皇权威严的主题;而中国古代园林由于有文人参予,所以在建筑中追求诗情画意和建筑的结合,这也是中国园林的独特之处。
六. 课后思考(1分钟)
通过今天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学习和认识,请你当一名建筑设计师,就我校和你所居住的地方提出更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