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诸葛亮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一)诸葛亮这名字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之所以流传广泛,就我总结,有以下几点:其一,诸葛亮忠心之度,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诸葛亮本生在隆中,后经徐庶介绍,效忠于刘备,从“火烧新野”到“六出祁山”,无不是诸葛亮出谋划策。

如果说,在蜀汉的鼎盛时期,诸葛亮是为了荣华富贵的话,那在“大意失荆州”和“火烧连营”“白帝城刘备驾崩”后足以见其忠心了。

那时,诸葛亮完全可以夺阿斗之皇位,自封为王,但是因为刘备的嘱托,他却要支持辅助阿斗,“六出祁山”,成就霸业。

为了汉室的大业,为了天下的老百姓,诸葛亮付出了太大,太多的精力,53岁就死于军中,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再者,诸葛亮乃是千年一遇的奇才,什么事都能有所预见,未出毛庐能预见三分天下之格局……他虽无张飞之猛,关羽之勇,可凭他那治国的才能和用兵如神的计谋比起来却毫不逊色。

比如七擒七纵孟获,诸葛亮不是一昧的屠杀生灵,而是运用智慧,攻心为上。

此类事情,如空城计,用镇静自如、弹琴饮酒的姿态,“赶”走了百万雄师。

气死周俞吓走活仲达……令我不得不佩服他。

其三,可惜的是,因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诸葛亮失的偏偏是最重要的军事基地──街亭。

这是用人不当,忘记了先帝的再三叮嘱:“马稷言过其实,不可重用”。

这就证明,人难免有错误。

在那时,诸葛亮能具有这样的才智,忠心,真是不可多得的奇才。

可惜,未能成大业啊!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二)诸葛亮,这个人物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

是《三国演义》一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他这出场方式不可谓不隆重。

但他出山之后的待遇可不太好。

关羽,张飞对于刘备一师礼待诸葛亮的这种行为非常不满。

诸葛亮没有仗着刘备就对着他们破口大骂,他用自己的实力让大家信服。

他假借刘备剑印,调兵遣将,力挫带十万兵力杀奔新野的夏侯淳,确立了威信。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5篇《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兴衰史,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了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这五部分。

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参考。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篇一三顾茅庐亮真心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罗兰曾说过:“真诚是使一个人伟大的最基本的力量,它使一个人的缺点和错失也能变得被原谅。

”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精华和道理不是阅读一次两次就能完全吸收和理解的。

记得初次阅读,是它教会我“真诚”二字该当怎写!大家对“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最熟悉不过了。

刘备他能做到真心诚意,实在让人敬佩。

风雪交加,路途遥远,前去拜访,可诸葛亮接二连三地外出,刘备没有因此放弃,反而耐心地等待着机会。

当第三次拜访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没有惊扰他休息,而是恭恭敬敬守在门外,等待诸葛亮醒来。

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感化,愿意出山辅佐刘备完成大业!古往今来,因为真诚,多少王侯将相成其盖世伟业,多少迁客骚人著其千古文章,多少人正是因为真诚,才会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

生活小事悟悔意新学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开始了,陈寿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对我们学生就像小树缺少不了雨水的灌溉和阳光的照耀。

因此我们学校一直都有图书借阅的这一项传统。

老师让我、汪懿柯、王佳桐和沈浩良四个男生一起去图书室借书。

行为粗鲁的我们像饿狼扑食般地冲了进去,将原本摆放整齐的书籍翻阅得乱七八糟,还在图书室内自由喧哗。

这一行为惹怒了图书管理员老师,她生气地呵斥我们出去。

我们四个男生只好仓皇而逃,没完成老师的任务不敢回去,再进图书室又怕遭骂。

后来,我向大家提出我们应该像刘备三顾茅庐那样,真心诚意地向老师道歉。

我们在门口异口同声地说‘报告’,待老师说‘请进’才进去,并派出代表向老师道歉,也许是我们的真诚打动了老师,老师跟刚才完全判若两人,让我们去借书了。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精选6篇)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精选6篇)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精选6篇)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精选6篇)品味名著后,书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精选篇1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之诸葛亮三气周瑜》,故事是这样的。

诸葛亮第一次气周瑜时,是因为诸葛亮把周瑜想要的南郡先得到了,又连夜用兵符调出了荆州、襄阳的兵,叫关羽、张飞把城夺了。

周瑜怒发冲冠,大叫一声,金疮迸裂,正中孔明一气之计。

第二气是因为周瑜献策,请孙权假装将妹妹许配给刘备,等刘备到南徐结亲时,将他押下,来换荆州。

孔明知道此事后,交给刘备三个锦囊,刘备依计行事,娶了孙权之妹,顺利回到荆州。

周瑜大怒,这是孔明二气周瑜。

这第三气是因为,曹操看刘备得了荆州势力日益壮大,为了使刘备、孙权相争,于是上朝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

周瑜身为太守后要讨还荆州。

于是带领水陆大军五万来到荆州城下,赵云告诉他说,孔明已经知道他的计策派他在此等候,此时关羽、张飞、黄忠、魏延从四路杀来要活捉周瑜。

与此同时孔明派人送信来,圈周瑜勿取西川,以免曹军趁机而入。

周瑜此时气病交加,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喊数声而死,终年三十六岁。

通过这个故事使我认识到:周瑜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智谋的人,只是做事太冲动,暴躁易怒,嫉妒心、攀比心、报复心太强,这些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是万万不能有的!我们要像诸葛亮学习,大智若愚,能屈能伸,全面考虑问题,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精选篇2读完了三国,心中不由得燃起了一股烈火。

刘备的仁慈,曹操的奸诈,诸葛亮的智慧,曹植的才华,曹丕的卑鄙……都令我永难忘记。

为什么,为什么,诸葛亮足智多谋,那他经营的蜀汉为什么又在他自己看来卑鄙的,阴险的,奸诈的,说得难听点,龌龊的曹魏帝国面前又显的不堪一击呢?答案是唯一的,实力,实力才能说明一切,不管你品德高尚与否实力见证一切,这就是生存法则,弱者总要被强者替代。

1000字诸葛亮读后感

1000字诸葛亮读后感

1000字诸葛亮读后感篇一: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一)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着之一,讲了三国时期吴,蜀,魏三国鼎立。

一场刀光剑影的战争还清晰可见,显示三国时期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动荡不安的现象。

什么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以及粗中有细勇猛善战的张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足智多谋的忠臣诸葛亮;还有心胸狭隘的周逾,长厚的鲁肃等人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非常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

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己,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一定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一定能联吴抗曹。

接着就是诸葛亮,这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

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然后是关羽,他一生获得了许多的战功,比如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他为了与刘备会合,便不远千里来找刘备,斩颜良,诛文丑,结果鲁莽的张飞以为他背叛了刘备,准备要杀他,然后又看见他跟敌方打仗,这才明白。

于是关羽和张飞准备一起去找刘备,最后终于与刘备会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动的场面,真为他们而高兴!在书中描写关羽的一句话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还有赤兔马。

这样搭配,简直是无人能敌!最后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三国演义读后感诸葛亮(通用4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诸葛亮(通用4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诸葛亮(通用4篇)三国演义读后感诸葛亮(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进英雄,是非成败转空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三国演义的卷首语,读完了这本书,我认识了许多英雄,但最令我敬佩的还是诸葛亮。

诸葛亮大家都知道,他是刘备手下最会出谋划策的军师。

书中写他手持羽扇,头戴纶巾是为美男子。

书中写他是天才,很会出谋划策。

可是,我不这么认为。

他是天才不错,可他不是一位好军师,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再三推辞,还是看了刘备是皇叔的面上才答应的。

他很谦虚,他认为自己不是最好的于是才再三推辞。

他同时也是一个十分严谨的人,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放了他,于是诸葛亮就要杀了他,要不是刘备替他求情,关羽早死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形容他最合适,他六出岐山北伐都失败了,但他还是蜀国的军师,他还是为蜀国留下了治国妙计,料到了魏延的反,他不仅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仁者。

他教会了我,不仅要聪明还要聪明对地方。

三国演义读后感诸葛亮(2)“乱石穿空,惊涛怕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演义》中,再现了无数英雄在战场上临危不惧,通往直前的形象。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论诸葛亮,必先提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刘备们一行听说有个叫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请诸葛亮出山帮他统天下。

刘备两次请诸葛亮都未请到,刘备第三次请诸葛亮时,终于如愿以偿。

自从诸葛亮加入了刘备集团,刘备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大。

诸葛亮的计谋屡屡成功,成为刘备手下一股强大的力量。

有的人拿诸葛亮当神仙,这是个大错。

世上没有神仙,诸葛亮也是人。

他为什么能在战役中屡屡获胜?这靠的是学问。

当然,诸葛亮用的最多是心理学。

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识周瑜的诡计,什么?嫉妒。

他知道如果不答应,周瑜会另想出计谋陷害他。

他也了解曹操深信多疑,所以在大雾天行船靠近曹军水寨,结果曹操损失了十多支箭,让周瑜自叹不如。

诸葛亮识人心的准确,他的计谋邓得了成功,既然周瑜心服口服,又为刘孙联军增加了十万多支箭,真是两全其美!“空城计”这个策略家喻户晓,诸葛亮因城中空虚,司马懿大军趁机来攻打西城,诸葛亮急中生智,让剩余官兵先躲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自己则坐在城楼上,一边弹琴一边悠闲自在,城楼下自有二三十名百姓低头扫地。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三国演义诸葛明读后感(一)诸葛明那名字实否谓是无人没有知,无人没有晓,之以是传播宽泛,便尔总结归纳,有如下几点:其一,诸葛明奸口之度,用“鞠躬尽瘁,死然后未”有过之而无没有及也。

诸葛明原熟正在隆外,后经缓嫡引见,尽忠于刘备,从“水烧新家”到“六没祁山”,无没有是诸葛明出谋献策。

若是说,正在蜀汉的昌盛时代,诸葛明是为了枯华繁华的话,这正在“粗心得荆州”战“水烧连营”“皂帝乡刘备驾崩”后足以睹其奸口了。

这时,诸葛明彻底能够夺阿斗之皇位,自启为王,然而果为刘备的嘱托,他却要撑持辅助阿斗,“六没祁山”,成绩霸业。

为了汉室的年夜业,为了全国的嫩苍生,诸葛明支付了太年夜,太多的精神,53岁便死于军外,实是“没师已捷身先死,常使英豪泪谦襟”。

再者,诸葛明乃是千年一逢的偶才,甚么事皆能有所预感,已没毛庐能预感三分全国之格式……他虽无弛飞之猛,闭羽之怯,否凭他这乱国的能力战用兵如神的计策比起去却绝不减色。

好比七纵七擒孟获,诸葛明没有是一昧的屠杀熟灵,而是使用伶俐,攻口为上。

此类工作,如奇策,用兴奋自若、奏琴喝酒的姿势,“赶”走了百万大军。

气死周俞吓走活仲达……令尔不能不服气他。

其三,惋惜的是,果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得,而诸葛明得的偏偏偏偏是最重要的军事基天──街亭。

那是用人不妥,遗忘了先帝的再三叮嘱:“马稷夸大其词,不成重用”。

那便证实,人易免有谬误。

正在这时,诸葛明能具备那样的才干,奸口,实是不成多失的偶才。

惋惜,已能成年夜业啊!三国演义诸葛明读后感(两)诸葛明,那小我私家物念必各人皆十分相熟。

是《三国演义》一书模板外的重要人物之一。

刘备三瞅茅庐请诸葛明没山,他那进场方法不成谓没有隆重。

但他没山之后的待逢否没有太孬。

闭羽,弛飞对付刘备一师礼待诸葛明的那种止为十分没有谦。

诸葛明出有仗着刘备便对着他们扬声恶骂,他用本人的真力让各人疑服。

他假还刘备剑印,兴师动众,力挫带十万军力杀奔新家的夏侯淳,确坐了威疑。

《三国演义》读后感及诸葛亮人物赏析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及诸葛亮人物赏析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及诸葛亮人物赏析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三国演义》读后感及诸葛亮人物赏析10篇《三国演义》读后感及诸葛亮人物赏析(10篇)《三国演义》读后感及诸葛亮人物赏析怎么写?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三国演义诸葛亮作文1000字(推荐26篇)

三国演义诸葛亮作文1000字(推荐26篇)

三国演义诸葛亮作文1000字(推荐2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讲话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entence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三国演义诸葛亮作文1000字(推荐26篇) 三国演义诸葛亮作文1000字第1篇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诸葛亮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评价诸葛亮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评价诸葛亮——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诸葛亮在中国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但是,人们所熟悉的往往都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而真实的历史人物的诸葛亮,其实与小说中塑造的艺术形象是有很大区别的。

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真实的诸葛亮原来并非一个智谋无比的完美之人,他的一生有功也有过,有长处也有短处。

诸葛亮一生的为人长处及其功劳可以说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志向远大,颇有才干。

他自小随当过太守的叔父长大,叔父死后,他虽躬耕陇亩,然而志向高远,“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世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相信自己有管仲,乐毅那样的才干,这二者一位是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一位是战国时燕国著名的军事家。

当时别人对他说的话并不相信,唯有崔州平、徐庶元直等朋友相信。

事实上诸葛亮有治国才能,这从他一生中写的政治文章可以看出,其学识比较渊博。

其二是确有远大抱负而又具备了真才实学,并帮助刘备一道征战,逐步建立了蜀汉政权,从而形成了与曹魏、孙吴鼎足三分的局面。

其三是在刘备死后,又竭力扶持后主刘禅,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尽了最大的努力。

其四是一生中写了许多教令、书信、奏议之类的文章,
后人辑为《诸葛丞相集》。

内中收有各类文章24篇,共10余万字。

其中最为闻名的就是《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这两篇文章对后世的知识分子影响很大。

文中诸葛亮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已成为传颂千古的名句。

诸葛亮一生中的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其一是隆中对策有失误。

失误在何处?失误在于战略规划犯了分兵之错。

他将蜀地和荆州作为据守的根据地,两处相距太远。

驻守在荆州的关羽得不到援助,结果被东吴击败后,蜀地就很孤立了。

另外,宋代苏洵所写的《项籍论》一文,在谈到剑门相隔的西蜀盆地时曾指出:“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

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

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
熟读二十四史的毛泽东,在看了苏洵的这篇文章后,也曾这样批注评价:“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06页)其二,诸葛亮有为相才干,但带兵打仗却并不是他的长处。

读后感·所以,史家评价他“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伏于将略。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由于征战太多,劳民伤财,使得蜀国难以振兴,这也是蜀汉政权最后不能不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

其三,诸葛亮凡事必亲躬,实际上爱独断专权,发挥其他人才的特长不够。

这些,都是诸葛亮的一些明显不足之处。

当然,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诸葛亮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一个杰出的伟人。

特别是他的为国操劳不计个人得失的人格精神,十分令后人所称颂。

本来,一个人经历一生,无论获得过多大的荣誉与功勋,或无论留下多少物质财富,这一切都将会成为过去。

而唯有其伟大的人格精神却可能会长留天地人间。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实践过程就是这样,无论历史再过去多久,相信他的这种伟大人格精神,也永不会被人们所忘记而消失!作者:李康学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