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资料

合集下载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文本本)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文本本)

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SOP)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内容: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结束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内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

处理结束后总结事情经过并提出预防控制持续改进措施,交院感办备案。

二、医疗废物分类按照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要求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具体情况,对我院医说明: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者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文本本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文本本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 品一次性医疗器械;
—废弃的被服;
—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黄色专用垃圾 袋
注意:
1、垃圾桶上标 明感染性废物并有 专用标示;
2、疑似或确诊 传染病病人污物入 双袋,袋口封紧。
3、病原体的培养 基、标本和菌种、毒 种保存液在科室内 消毒后装双袋,袋口 封紧。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说明: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并
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者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是指临床用于病人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的指套、手套、 吸痰管、阴道窥镜、肛镜、印膜托盘、治疗巾皮肤清洁巾擦手巾压舌板、臂垫 等接触完整粘膜、皮肤的各类一次性使用医疗、护理用品。
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 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 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 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一次性医疗器械是指《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所规定的用于人体的
一次性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物品
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 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登记内容为日期、科室、医疗废物来源及种类、 数量和重量,交付者与接受者双签名。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作者:————————————————————————————————日期: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SOP)适用对象:接触医疗废弃物的医务人员编写者:审核者:版次:编写日期:审核日期:执行日期:注:本文件程序仅供本院医务人员使用,未经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同意,禁止翻印。

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内容: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结束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内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

医疗废物处置要求

医疗废物处置要求

• 暂存 • 1)医疗废物必须日产日清,存放于医疗废物 暂时贮存处,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暂存的 时间不得超过2天。 • 2)具有住院病床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专门 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库房,不设住院病床的医 疗卫生机构,如门诊部、诊所、医疗教学、科 研机构,当难以设置独立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 库房时,应设立专门的医疗废物专用暂时贮存 柜(箱)。 • 3)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远离医 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 放场所,有防蝇、防鼠、防蟑螂、防渗漏和雨 水冲刷等安全措施,便于清洁和消毒。医疗废 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每天清洗、消毒。
• 转运 • 1)承担本单位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将每天收 集各科室的医疗废物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 转运到本单位医疗废物暂时存点,转运过 程中转运者不得离开。 • 2)医疗废物存在内部转运的医疗机构,必 须使用专用工具(包括运送车和盛器), 转运工具应当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 角、易于装卸和清洁,外表面须印(喷) 制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文字说明。 • 3)医疗废物每次运送完毕后,必须及时对 转运工具及暂存点进行清洗和消毒。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四大特点
• 全程管理的特点
• 前面已经讲了一直以来有关医疗废弃物管 理的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中,这些 分散于不同法律法规中的规定未能涵盖医 疗废物管理的全部内容,对医疗废物的界 定和分类不明确,未能规范医疗废物从产 生到无害化处理的全过程管理。《医疗废 物管理条例》突出体现了医疗废物从产生 到处置的全过程管理特点。
医疗废物处置要求
• 为推进市委、政府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 城市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 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处置医 疗废物。结合当前遵义市的的实际情况, 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强调医疗废物处置中 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 工作要求,保障医疗废物100%的安全处置, 保证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顺利评比敛收。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本

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S〔OP〕合用对象:接触医疗废弃物的医务人员编写者:审核者:版次:编写日期:审核日期:执行日期:注:本文件程序仅供本院医务人员使用,未经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允许,制止翻印。

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性。

容: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采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制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制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者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采集袋采集,以防采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采集袋上作特殊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殊说明的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3/,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外表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发展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wei)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发展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采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者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发展清洁消毒。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完毕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者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第一篇: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登记表单位名称(公章):地址:法人代表/负责人联系人联系电话登记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单位性质:公立□(医院□ 门诊□ 社康中心□ 诊所□)民营□(医院□ 门诊□ 社康中心□ 诊所□)计生服务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采供血机构□一、管理制度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是□否□),第一责任人为(单位,职务,姓名)2、建立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和要求(是□ 否□),内容包括:3、建立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是□否□4、医院是否对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公司进行监控,监控方式为:二、管理部门及人员1、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为:_________________ 负责管理的专(兼)职人员:________________(单位,职务,姓名)2、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和暂存的部门或公司:_________ ____3、各临床科室负责交接医疗废物的人员为:(单位,职务,姓名)4、负责到各临床科室收集医疗废物的人员为:(单位,职务,姓名)5、医疗废物暂存点的一线工作人员为:(单位,职务,姓名)三、培训记录1、是否定期举办的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培训会议是□否□2、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培训内容包括四、医疗废物登记记录1、各临床科室将医疗废物交与院内医疗废物收集员时,是否进行交接登记(是□否□),交接时医疗废物的计量方式为(如称量、计数、估计),登记内容包括:,登记记录完整无缺项(是□否□),登记记录准确真实(是□否□),登记资料保存时间为;2、是否与合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定医疗废物转移协议(是□否□),签约单位为;3、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交接时,是否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是□否□),交接时医疗废物的计量方式为(如称量、计数、估计),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填写完整无缺项(是□否□),填写内容准确真实(是□否□),转移联单保存时间;4、各临床科室《医疗废物转运登记记录》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中医疗废物的重量或数量基本相符(是□否□)。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
是指医疗机构对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和交接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规范、高效处理,防止废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具体的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登记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登记制度,对医疗废物的产生、分类、数量、处理情况等进行登记记录。

2. 交接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制度,明确废物的交接责任人、交接地点和交接时间等要求。

3. 废物分类:医疗机构应根据废物的性质和处理要求进行分类,如感染性废物、化学药剂废物、尖锐器械废物等。

4. 容器包装:医疗机构应提供标准的医疗废物容器和包装材料,确保废物的安全运输和处理。

5. 交接记录:医疗机构应建立交接记录制度,记录废物的接收方、数量、时间等信息,确保交接过程的可追溯性。

6. 废物处置: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选择合法的废物处理单位,将医疗废物进行安全处理。

7. 监督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对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效果。

通过建立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可以提高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减少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维护公共卫生和环境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对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进行正规管理。

主要为了避免医疗废物造成危害,维护人类身体健康。

一、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1.由后勤科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回收与转运交接工作,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2.建立院内交接登记记录,配备计量工具,准确记录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及双方经办人签名。

3.与政府指定医疗废物回收单位进行回收交接时,交接登记内容应齐全,项目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及经办人签名等。

收集医疗废物的专职人员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认真登记,执行三联单制度(交、收双方签字)。

4.交接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制度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4、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6、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7、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8、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9、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10、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内容:
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
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
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结束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
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内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

处理结束后总结事情经过并提出预防控制持续改进措施,交院感办备案。

二、医疗废物分类
按照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要求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具体情况,对我院医
、垃圾桶上、疑似或确病原体的培袋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温度
说明: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并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者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是指临床用于病人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的指套、手套、吸痰管、阴道窥镜、肛镜、印膜托盘、治疗巾、皮肤清洁巾、擦手巾、压舌板、臂垫等接触完整粘膜、皮肤的各类一次性使用医疗、护理用品。

及相关配套文件所规定的用于人体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是指《医疗器械管理条例》一次性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物品。

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建立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登记内容为日期、科室、医疗废物来源及种类、1 数量和重量,交付者与接受者双签名。

、登记本保存三年。

2、医疗废物必须由市卫生局指定单位接受,并依照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3 存转移联单。

4、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四、医疗废物处置流程产生废物者按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理
部门废物收集员定期将部门内固体废物按要求收集和打包
部门废物收集员出科室前在收集袋上填全标签内容
与医院医疗废物转运收集人员共同填写医疗废物转交记录
废物处置转运专职人员按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集中收集和转运
暂存点废物专职保管人员按要求进行保管,待指定单位回收
废物处置专职人员与指定回收单位共同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
后勤妥善保管第一联医疗废物转移联单
参考文献: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3、《医疗废弃物分类目录》
4、《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
5、《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医院医疗废物内部交接记录
暂存管理签
注:1、医疗垃圾的量以重量或数量记录,选择填写包、kg、ml即可,生活垃圾不作登记。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病理性医疗废物胎盘、胎体、截肢类须具体注明,以个、具等为单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医疗废物转运交

本录记
室:科院人民医年度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