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高导铜合金研究进展
铜铬合金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备 方 法及 其 国 内外研 究现 状 和动 态 , 简要 介 绍 了铜 铬 合 金 的性 能 , 最后 展 望 了铜 铬 合 金 的发 展 方 向 和前 景 。
中图分 类号 : T G1 4 6 . 1 1
文献标识码 : A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 f Pr e pa r a t i o n Me t h o d s o f Cu - Cr Al l o y Ma t e r i a l s
方法合 成 了铜 铬合 金 , 并对其 不 同性 能进 行 了研 究 。在 前人 的基础 上 , 杨兵 等_ 1 于 2 0 1 3 年 研究 了不 同时效 时 间下 直流 电流对 C u - O . 8 6 C r 合 金 力 学 性 能及 微 观 组 织 的影 响 。本 文 综述 了铜铬合 金 的制 备 方 法 、 国 内外 的研 究 现 状 及 动 态 、 铜 铬合金 的性 能 , 最后展 望 了铜铬合 金 的发 展方 向和前 景 。
W ANG P e n g j u , CHE N Ai h u a , W ANG Yi n g h u a ,Z HANG D a
( Z h o n g Ti a n Al l o y Te c h n o l o g y C O.,LTD,Na n t o n g 2 2 6 0 1 0 ) Ab s t r a c t Cu - Cr a l l o y ma t e r i a l s h a v e b e e n a h o t r e s e a r c h a r e a ,d u e t o i t s h i g h c o n d u c t i v i t y ,c o r r o s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高强高导Cu-Cr合金热处理工艺研究

高强高导Cu-Cr合金热处理工艺研究摘要:众所周知,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高强高导铜合金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Cu-Cr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之一,本文主要探索了同一热处理工艺对不同化学成分Cu-Cr合金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高强高导;Cu-Cr合金;热处理Cu-Cr合金是一种应用性能优良的高强高导铜合金,目前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高压开关元件、配电柜等多种电力设备上,随着国家对高端电力设备的要求越来越严,需求越来越大,这种材料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1-3]。
1 产品基本介绍近年来,我公司生产的Cu-Cr合金产品逐年增加,客户反馈我公司生产的Cu-Cr合金产品导电率不能满足产品要求,经过分析主要原因是热处理工艺未研究透彻。
因此,如何突破导电率与性能之间的矛盾,并形成产业化,成为面临的主要课题。
2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摸清Cu-Cr合金产品热处理工艺、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之间存在的关系, Cu-Cr合金中的Cr含量是一个范围,因此本次研究侧重于一个方面:相同热处理工艺对不同化学成分产品性能的影响。
2.1 研究方案对在线生产的TCr0.5Φ63mm的Cu-Cr合金棒材根据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依次按照下限、中限、上限,各取1根试棒(分别编号1#—3#,长度均为400mm)进行工艺试验,试验流程如下:试样编号(每根试棒取6个试样)→固溶状态性能(全部固溶处理后,不同含量试样各取2个进行抗拉强度、延伸率、导电率及硬度试验)→时效状态性能(将剩余试样时效处理后进行抗拉强度、延伸率、导电率及硬度试验)→结果分析2.1.1 研究过程及分析使用广谱分析仪对TCr0.5棒材进行化学分析,结果分别按照Cr元素含量的上(0.43%)、中(0.77%)、下限(1.04%)各取1根试棒(编号1#、2#、3#),每根试棒分别制成6个试样,按照研究方案进行后续试验。
3 热处理工艺研究Cu-Cr合金产品最终质量关注强度与导电率,热处理在实现二者的平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强高导Cu-Cr合金热处理工艺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
铜合金接触线的研究现状

铜合金接触线的研究现状1铜合金接触线的基本情况铜材导电性好, 但强度不足。
长期以来, 在铜接触导线研究方面, 一直存在高强度和高导电率之间的矛盾。
一般来说, 要保持铜的高导电率,强度往往不足; 而要提高强度, 则需加入合金成分, 那样又会很大程度上降低铜材的导电率[9 ] 。
Cu 中加入一些高熔点、高强度的金属和铜形成固溶体, 导致铜原子点阵畸变, 使电子运动阻力增加, 因而电阻增大, 加入量越多, 晶格畸变程度越大, 因而电阻率上升, 导电率下降。
人们在解决高强度和高导电率这对矛盾时, 大都是在尽可能少的降低铜导线导电率的前提下, 采用固溶强化、变形强化或沉淀强化来提高铜材的强度。
国内外对于高速轨道用关键材料都进行了长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10~14 ] 。
高速轨道用接触导线一般添加一些高熔点、高硬度、低固溶度的金属, 如Cr , Nb , Ag 等, 借助合金质点的纤维状排列,在不影响导电率的前提下来增加铜线材的强度和耐磨性。
另外日本还采用大变形强化技术, 进行Cr , Nb 系铜基复合材料强化的研究工作。
国内上海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提出采用定向凝固工艺来提高铜合金强度。
定向凝固技术使Cr 在铜线中成纤维状排列, 提高强度, 同时解决高导电率和高强度的矛盾, 这项工艺目前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我国在高速列车建设方面起步较晚, 电力机车接触导线制造技术相对落后, 在铜熔体洁净化处理和连铸成形两个关键工序上, 缺乏有效手段,大大影响了最终产品性能。
目前, 采用的生产接触导线的工艺主要是采用上引连铸加拉拔工艺[15 ] 。
由于国产上引设备多为连体炉(即熔化炉与保温炉为一体) , 加料后立刻引出, 没有沉静过程, 造成炉料温差大、杂质不易排除、脱氧不彻底、吸气严重等问题。
2 铜合金接触线材料方面的研究铜合金接触导线的主要优点是: 高温强度高,耐磨性好, 并且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基于以上优点, 国内外对铜合金接触线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16~19 ] 。
高速铁路接触线用高强高导Cu-Cr-CoTi合金的组织性能研究

文章编号:2096 − 2983(2020)05 − 0001 − 08DOI: 10.13258/ki.nmme.2020.05.001高速铁路接触线用高强高导Cu -Cr -Co /Ti合金的组织性能研究陈世康1, 陈小红1, 刘 平1, 王卫东2, 谢浩峰3, 黄国杰3,彭丽军3, 刘 文4, 付少丽1, 刘科杰4(1. 上海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3.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1407;4. 信承瑞技术有限公司,常州 213011)摘要:采用真空熔炼制备了Cu-0.50Cr-x Co 合金和Cu-0.50Cr-0.07Ti 合金,研究了Co 含量、变形量、时效温度和合金元素Co 、Ti 对合金的组织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Co 含量的增加,Cu 基体中的晶界处逐渐出现未固溶的Cr 颗粒;随着变形量的增加,Cu-0.50Cr-x Co 合金的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分别从129.1 HV 和379 MPa 增加到146.2 HV 和440 MPa ,分别增加了13%和16%。
而电导率仅从66.8 %IACS 下降到65.1 %IACS ;提高Cu-0.50Cr-0.10Co 合金的时效温度并不能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
在实际生产中,Cu-0.50Cr-0.10Co 合金的时效温度要控制在450 ℃以下;Cu-0.50Cr-0.07Ti 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电导率分别达到450 MPa 和73.1 %IACS ,Ti 元素的强化效果明显优于Co 元素的,且对Cu-0.50Cr 合金的导电性能影响更小。
关键词:Cu-0.50Cr-x Co 合金;抗拉强度;接触线;高速铁路中图分类号:TK 124 文献标志码:AStudy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High Strength andHigh Conductivity Cu -Cr -Co/Ti Alloy for High-speed Railway Contact WireCHEN Shikang 1, CHEN Xiaohong 1, LIU Ping 1, WANG Weidong 2, XIE Haofeng 3, HUANG Guojie 3,PENG Lijun 3, LIU Wen 4, FU Shaoli 1, LIU Kejie4(1.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China; 2.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 Ltd., Beijing 100081, China; 3. GRIMAT Engineering InstituteCo., Ltd., Beijing 101407, China; 4. Centuray Technology Co., Ltd., Changzhou 213011, China)Abstract: Cu-0.50Cr-x Co and Cu-0.50Cu-0.07Ti alloys were prepared by vacuum melting. The effectsof Co content, deformation ratio, aging temperature and alloying element Ti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Co content,undissolved Cr particles gradually appear at the grain boundary of Cu matrix. With the increase of deformation, the microhardness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Cu-0.50Cr-x Co alloy are increased from 129.1 HV有 色 金 属 材 料 与 工 程第 41 卷 第 5 期NONFERROUS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Vol. 41 No. 5 2020收稿日期:2020−03−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201107);信程瑞技术有限公司项目作者简介:陈世康(1995—),男,硕士。
高强高导电铜合金耐蚀性研究

陆
磊, 张安南 , 邹
晋 , 志宝 , 陈 胡
强
( 江西 省科 学 院 应 用物 理研 究所 , 昌 3 0 2 ) 南 3 0 9
L Le , U iZHANG — a Z An n n, OU i CH EN ib o, Jn, Zh— a HU a g Qin
(n tt t f p l d Ph sc , in x a e y o ce c s I siu eo p i y is Ja g i A e Ac d m fS in e ,Na c a g 3 0 2 n h n 3 0 9,Ch n ) ia
用 S M,D E E S及 X RD等多 种 手 段对 材 料 腐 蚀形 貌 和 腐 蚀产 物进 行研 究 , 并探讨 验 材 料 及 方 法
合 金在 中频 真 空感 应 电炉 中熔炼 , 料选 用 电解 炉 铜、 纯铁 、 银和 磷 , 别 制 备 C — 纯 分 uAg和 CuF — — eP两 种 合金 , 炼 后 浇 铸 成  ̄ 0 熔 4 mm 的 铜 棒 。实 验 合 金 成 分
超高强铜钛合金的研究现状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冶金工程, 2020, 7(3), 121-129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0 in Hans. /journal/menghttps:///10.12677/meng.2020.73018超高强铜钛合金的研究现状崔振山1,黄岚1,孟祥鹏2,雷前1*,肖柱3,李周31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2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收稿日期:2020年8月11日;录用日期:2020年8月24日;发布日期:2020年8月31日摘要超高强弹性铜合金是一类具有优异强度和导电导热性能的材料,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载流元器件、电磁继电器以及航空航天器件等领域,其中Cu-Ti系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成型性而得到关注。
本文综述了超高强铜钛合金的合金成分设计、制备加工工艺和相关物理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铜钛合金开发应用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铜钛合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高耐热铜合金,高强,高导,时效强化Research Progress of Ultrahigh-StrengthCopper-Titanium AlloysZhenshan Cui1, Lan Huang1, Xiangpeng Meng2, Qian Lei1*, Zhu Xiao3, Zhou Li3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wder Metallur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2Ningbo Powerway Alloy Material Co. Ltd, Ningbo Zhejiang3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Received: Aug. 11th, 2020; accepted: Aug. 24th, 2020; published: Aug. 31st, 2020AbstractUltra-high strength elastic copper alloys with excellent strength, conductive and thermal conduc-*通讯作者。
高强高导电铜合金的研究现状

第3 8卷
第 5 期
西 建 科 技 学 报(然 学 ) 安 筑 大 学 自 科 版
J Xia i .o c . & Te h ( au a S i c dt n . ’ n Un v fAr h c . N trl c n eE io ) e i
铜 合金 , 有重 要 的现 实意 义 . 具
1 高 强高 导铜 合 金 的 强化 原 理
.
■ .
1 g C r az Z d A n r e
铜合金 的导电率 和强度往往成 反 比, 因而在 罨 悄 开发和研制高强高导铜合金时 , 应综合考虑铜合 墨
金 的强 化机 理 , 合理 应 用 , 满 足不 同要 求 . 般 : 以 一 茎
疆
o ‘
譬 - ‘— . .上 ._ ‘
一 ’ ’
:= :
、L
L
So -’ .
— ’~
Fc
I
I
来说 , 铜合金的强化方法有 : 固溶强化 、 形变强化、 {
V01 3 N O. .8 5
20 0 6年 1 O月
0C . 2 0 t 06
高强 高导 电铜合 金 的研究 现状
王 庆 娟 , 长征 郑 茂 盛 林 志 埙 徐 , ,
( .西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冶 金 工 程 学 院 , 西 西 安 7 0 5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1 陕 10 5 2 陕西 西 安 7 0 4 ) 10 9
中 图分 类 号 : G1 6 1 1 T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7 3 (0 60 —7 10 1 0 —9 0 2 0 ) 50 3—6
高强高导铜合金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

高强高导铜合金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高强高导铜合金是一种具有优异导电性和机械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制备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
一、高强高导铜合金制备技术1. 熔炼法: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或真空气氛下熔炼的方式,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和热处理工艺,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高强高导铜合金。
2. 粉末冶金法:将粉末混合后压制成坯料,再进行烧结或热加工处理。
该方法可以获得均匀的微观结构和优异的力学性能。
3. 复合材料法:将高强度纤维与铜基体复合,可以获得具有较高强度和导电性能的复合材料。
二、高强高导铜合金加工技术1. 冷加工:包括拉伸、挤压、冷拔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并且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2. 热加工:包括锻造、轧制、热挤压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力学性能和更细致的组织结构,但成本较高。
3. 焊接:包括电弧焊、激光焊、等离子焊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率的生产,并且可以获得良好的焊接质量和力学性能。
三、高强高导铜合金应用1. 电子领域:高强高导铜合金可以用于制造PCB板、集成电路芯片等电子元器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可靠性。
2. 通信领域:高强高导铜合金可以用于制造通信线缆、天线等设备,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3. 航空航天领域:高强高导铜合金可以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零件、卫星设备等部件,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4. 其他领域:高强高导铜合金还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连接器、医疗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高强高导铜合金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创新和进步,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强高导铜合金研究进展摘要:介绍了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常见应用、及基本性能、强化方式与制备方法,同时对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强高导铜合金;强化;制备1 引言作为最早应用在人类历史上的金属材料之一,也是至今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铜及铜合金由于具有较高的强度、优良的导电性能、导热性能以及良好的耐蚀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工、电力、机械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1]。
但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对铜及铜合金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引线框架、大型高速涡轮发电机的转子导线、触头材料、各种点焊、滚焊机的电极、大型电动机车的架空导线、电动工具的换向器、高压开关簧片、微波管以及宇航飞行器元器件等都要求材料在保持本身优良导电性能的同时,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热交换环境中的零器件,比如电厂锅炉内喷射式点火喷孔、气割枪喷嘴、连铸机结晶器内衬以及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衬等,不仅要求材料具有十分良好的电导率和热导率,而且还要求材料具有足够高的热强度。
因此,人们在不断探索具有优良的综合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功能材料——高强高导铜合金。
国外发达国家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高强高导电铜合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针对不同的用途开发了多个系列产品,并已商业化生产,其中美国、日本、德国等是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
我国在高强高导电铜材料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许多研究工作仍处于试验阶段,大多数未形成产业化规模,使得我国高性能铜材料大部分依赖于进口。
而我国是铜资源大国,拥有众多的铜加工企业,因此,对高性能铜材料进行研究开发,逐步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科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2 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应用铜及铜合金具有多方面的、突出的优良性能。
如:①高导电性、高导热性;②抗磁性;③较高的机械性能和塑性;④较耐蚀性;⑤具有良好的合金化能力,合金化能提高温度、韧性、耐磨性、弹性,且能保持高的导电性、导热性;⑥抗菌性能、再生性能[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铜和铜合金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保持纯铜的一些优良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铜的强度,是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2.1 引线框架材料引线框架是半导体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封装中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支撑芯片、实现芯片与外界电联通和工作时的散热。
为保证电路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引线框架材料需要有较高的拉伸强度、良好的导电性、高的导热性以及优良的延展性能等。
目前,铜合金框架材料占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的80%以上,全球开发的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主要有Cu-Fe-P、Cu-Cr-Zr、Cu-Ni-Si、Cu-Cr-Sn、Cu-Ni-Sn 等系列[3]。
2.2 接触线材料接触线是电气化铁路、工矿电机车等用滑接馈电线,其作用是通过与电机车手电弓滑板滑动摩擦直接接触向电机车输送电流,同时要承受悬挂张力、附加力、磨损消耗等,故接触线材料需要有优良的导电性、较高的拉伸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
由于高强高导铜合金具有优秀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因此国内外广泛使用铜合金作为接触线材料。
上海电科工材料有限公司吴婷[4]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了铜基电接触材料铜钨碳化钨/铜双层产品,铜层平整,且厚度要求达到0.6mm,其生产制作的点接触材料已经实现了生产化,并开始使用。
2.3电阻焊电极材料电阻焊是将上、下两个电极压靠在被焊两块金属板的两侧,短时间内通过强大的电流在两块板之间产生很高的接触电阻热,使两块金属板进行高温焊合,在汽车、家电、机械制造等焊接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焊机、机械手的大量运用,焊接在高速、高节拍下完成,使电阻焊电极在高温、高压下频繁的与工件接触,要求电极材料具有高的强度、高的软化点和高的导电性能。
3 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强化方法高强高导铜合金是一类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功能材料[5]。
其抗拉强度(600~800MPa)是纯铜的2~10倍,导电率为纯铜的50%~95%,一般高于80%IACS。
高铜合金有着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蠕变、无氢脆、抗应力松弛、抗应力腐蚀等特点。
研究开发高强高导铜合金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铜合金的强度和导电率之间存在的相互对立的关系,很难彼此兼顾。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使铜合金强度得到提升以后,它的导电率必然会有某种程度的下降;同样地,当提高了铜合金的导电率后,它的合金强度也必然会随之下降。
因此,铜合金的强化的基本思路是在保持原有高导电率的基础上尽可高的提高铜合金材料的强度。
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强化方式,保证在尽可能在很小的范围内降低合金的导电性能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铜合金材料的强度,以此来解决铜合金强度和导电率之间之间的矛盾。
铜合金的强化方式可分为合金化法和复合材料法两大类[6],通常包括有形变强化、固溶强化、弥散强化、时效强化、细晶强化和纤维复合强化等。
目前已经开发出的高性能铜合金可分为两大类:高性能时效强化铜合金和高性能铜基复合材料。
高性能铜基复合材料主要包括颗粒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和纤维复合强化铜基复合材料。
高性能时效强化铜合金有Cu-Zr系、Cu-Cr系、Cu-Cd系、Cu-Ni 系、Cu-Fe系、Cu-Mg系Cu-Nb系等合金。
3.1 合金化法合金化法是把低固溶度的合金元素加人铜中,通过高温固溶处理,溶质原子溶入铜基体,形成过饱和固溶体,从而达到降低导电率,提高强度的目的[7]。
再通过后续步骤中机械加工和时效处理,大量的合金元素析出沉淀相并且弥散分布于铜基体中,合金导电率迅速提高,时效析出相起到强化的作用,使合金强度提高。
合金化法是制备传统高强高导铜合金的方法,它通过固溶强化、沉淀强化、细晶强化、形变强化和过剩相强化等方式来达到强化铜基体的目的。
3.1.1 固溶强化固溶强化的主要机理是使溶质原子溶入铜基体,形成固溶体从而引起晶格畸变,由晶格畸变所产生的应力场与周围的弹性应力场产生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可以阻碍位错运动,从而使合金屈服应力近似直线上升,合金材料得到强化。
合金元素对铜合金的强化主要取决于溶质原子与铜原子的尺寸差别和溶质在铜中的浓度,而对导电率的影响则与合金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根据Mott-Nabbaro理论[8],对于稀薄固溶体,屈服强度随溶质元素浓度的变化可表示为:σ =σ o + KC m (1.1) 式中:σ 、σ o分别为合金屈服强度及纯金属屈服强度;C 为溶质原子浓度;K、m 为常数,取决于基体和合金元素的性质,其中0﹤m ﹤1。
由Mott-Nabbaro 理论可知,溶质在铜基体中的浓度直接影响着合金的强度,浓度越大,强化效果越明显。
但是,合金元素溶入铜基体后,由于原子尺寸大小各不相同,溶入的同时引起了基体点阵畸变,点阵畸变对电子运动有着强烈的散射作用,因此在提高合金材料强度的同时,合金材料导电率会随之下降。
根据Mathiessen定律[9],较低浓度固溶体的电阻率可表示为:ρ=ρ0+ρC+K (1.2) 上式中:ρ0为固溶体溶剂组元的电阻率;C为溶质原子含量;ρ1%溶质原子引起的附加电阻率;K为与温度和溶质浓度有关的偏离参量。
因此,采用固溶强化来制备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原则是选择使用引起合金材料导电率下降幅度尽量小和使合金材料强度大幅提升的合金元素作为固溶元素,如Cd、Sn、Ag等。
固溶强化一般用于导电性要求较高而强度要求不高的铜合金材料。
3.1.2 沉淀强化沉淀强化的基本原理[6]是:在铜基体中溶入较低固溶度的合金元素,通过高温固溶淬火处理,使合金元素在铜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
经过时效处理使过饱和固溶体分解,合金元素以沉淀相形式析出,弥散分布于铜基体中,沉淀相能够有效地阻止位错和晶界的运动,从而起到沉淀强化的作用。
同时,固溶体脱溶过程中,析出的溶质原子会对电子的运动产生附加散射作用,使合金电阻率提高,从而导电率下降。
但是沉淀析出的固溶原子所引起的晶格畸变对电子的散射作用远远小于铜基体中固溶原子引起的散射作用。
总的来说,铜合金在脱溶过程后的导电率能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近年来,采用快速凝固法可以使溶质原子在铜基体中的极限固溶度大大增加。
这使得在时效处理后可以析出获得更加细小、弥散的沉淀相,也可以得到细小均匀的基体组织,从而使合金在导电率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铜合金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通过沉淀强化来提高合金强度的合金元素主要有Cr、Zr、Be、Fe、Nb、Mg等,其中Cr和Zr的沉淀强化效果最为强烈,尤其是时效处理后的铜合金材料的导电率可以恢复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3.1.3 细晶强化细晶强化是指在浇注过程中采用快速凝固的工艺或者适当热处理的手段来得到细小的晶粒,也可以通过机械振动或者加入某种微量合金元素来细化晶粒。
合金的强度随晶粒尺寸的细化而提高,从而达到细晶强化的目的而晶粒细化引起的界面增多对合金材料导电率的影响不大,因此,细晶强化也是铜合金强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多晶体强度及其晶粒尺寸间的关系符合霍尔-佩奇[10]公式:σs=σo+Kd-1/2 (1.3) 式中:σs 为材料的屈服强度;σo、K 为两个与材料有关的常数;d 为晶粒的平均直径。
细晶强化是金属材料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强化方法,细化晶粒不但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同时还可以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11]。
这是因为在相同外力的作用下,细小晶粒的晶粒内部和晶界附近的应变相差较小,变形较为均匀。
相对来说,应力集中引起开裂的机会也较少,这就有可能在断裂之前承受足够大的变形量,所以可以得到较大的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由于细晶粒金属中的猎物不易产生也不易扩展,因而在断裂过程中吸收了更多的能量,即表现出较高的韧性。
常见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①添加晶粒细化剂;②添加阻止生长剂;③动力学方法,如电磁搅拌、振动和旋转振荡等[12];④快速凝固方法。
对于铜合金的晶粒细化,一般在熔炼浇铸时采取措施,主要通过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 如Ti) 和稀土元素进行细化[13]。
因为细晶强化可以在提高材料强度的同时提高合金的塑性,所以目前被广泛应用。
3.1.4 形变强化形变强化是通过塑性变形使铜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得以提高的一种铜合金最常用的强化手段之一。
金属内部组织也会随塑性变形而变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位错密度不断增大,因此位错运动时的相互交割加剧,产生固定割阶、位错缠结等障碍,使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大,从而引起变形抗力增加,因此提高了金属强度。
由于冷变形产生的晶体缺陷对材料的导电性影响不大,因此材料在能兼顾具有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导电率[14]。
冷变形造成的位错间的缠结和亚晶界的产生,都阻碍了位错的运动,从而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下降,导电率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