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惊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游园惊梦》课件

《游园惊梦》课件
经典地位
《游园惊梦》在文学史上具有经典地位,被选入多种文学教材和读 本,成为研究和学习的典范。
思想深度
《游园惊梦》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在文学史上占据重 要地位,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文化意义
1 2 3
弘扬传统文化
《游园惊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通 过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美学思想和价值观。
促进文化交流
《游园惊梦》多次被搬上国际舞台,成为中国文 化交流的重要代表作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魅力。
激发民族自豪感
《游园惊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激 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促进了民 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06
《游园惊梦》的舞台演出 与影视改编
舞台演出情况
演出形式
昆曲、话剧、舞剧等多种形式,展现《游园惊梦 》的独特魅力。
作品背景
总结词
中国传统文化与戏曲元素
详细描述
《游园惊梦》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戏曲元素。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 象、语言风格等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同时作者白先勇也巧妙地融入了戏 曲元素,使得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内涵。
作品内容概述
总结词
叙述女性命运与情感纠葛
详细描述
《游园惊梦》是一部叙述女性命运和情感纠葛的小说。作品以主人公钱夫人的人生经历 为主线,通过描绘她与其他女性的关系和情感变化,展现了女性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社 会环境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挣扎。同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语言优美,
丰富戏曲剧目内容
《游园惊梦》以其独特的剧情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世戏曲剧目的创 作提供了借鉴和灵感,丰富了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
03

游园惊梦课件 2023-2024

游园惊梦课件 2023-2024

《游园惊梦》白先勇目录0交织01梦境02诗意03对话040605叙事06镜像《游园惊梦》讲述的是:秦淮河畔得月台的昆曲名伶蓝田玉因一曲《游园惊梦》而红遍南京城后被显赫一时的钱将军看中纳为“填房”夫人享尽了荣华富贵。

钱将军过世后,作为遗孀的蓝田玉地位一落千丈。

在昔日姐妹窦夫人(三姐桂枝香)的晚宴上她目睹了满堂花团锦簇、衣裙明艳的夫人们不禁触景生情。

小说对女主人公这次赴宴经历的叙述了这位守寡的将军夫人悲剧性的命运遭际。

了原国民党上层阶级撤离大陆后的境遇变迁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现实。

了蓝田玉等几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了人物对世事无常的沧桑感觉。

作者所提供的这个特殊生活范围,不仅对大陆读者具有一种吸引力,即使在台湾、在海外,也很引起注意,海外评论文章大半将这个内容称之为“流浪者的哀歌”或“飘零者的哀歌”。

而细致入微地再现被驱逐出历史舞台的那整个“上流社会”的衰败下场,这正是白先勇小说所提供的认识价值。

一、文本时空的交织—— 钱夫人二、作家时空的交织—— 白先勇三、文化时空的交织—— 《游园惊梦》钱夫人在“游园”中, 经历一段亦真亦幻的“惊梦”,表达了“今夕不同,人生如梦”的主题。

“今昔”时空、作家内心蕴藏的时空以及昆曲《游园惊梦》与小说的时空相互交织,在错乱的时间与空间中体会着游园——惊梦——梦醒的苍凉之感。

一、文本时空的交织—— 钱夫人l钱夫人参加窦公馆宴会为始,以宴会结束为终,触景生情——回忆往昔。

l时空的扩充:插叙和意识流/回忆,今昔对比。

•找出文中时空转换的段落。

l平行技巧:营造“今即是昔”的时空幻象。

•人物设置:请归纳出钱夫人与窦夫人的相似之处。

•场景设置:请找出能呈现出今昔相对应的场景布设。

二、作家时空的交织—— 白先勇l 隐藏在文本之中的时空交织的历史感与苍凉感。

•“其实,整个中国都在回忆里,都在乡愁的情绪里。

”•找出能体现白先勇停留在以往时光的描述。

•“可是从图书馆借的,却是一大叠一大叠有关中国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的书,还有许多五四时代的小说。

游园惊梦-白先勇PPT课件

游园惊梦-白先勇PPT课件

穿插式地出现,如音乐的三重奏、四重奏。看似杂乱
无章,实则有序可循。这个可循的线索就是昆曲《游
园惊梦》的唱词,贯穿了意识流向的始终。三是运用
十分有力的对比呈现法,用“喑哑”、“一丛枯白的
茅草”、“眼睛坑出了两只黑窟窿”、“白床单”、
“瘦黑的手”、“乌青的嘴皮”等死亡意象,和前面
那些闪耀着青春意欲的生命意象,互相对比,产生十
4、小说技法上体现为:意识流、蒙 太奇、对比、象征等手法。
.
12
.
13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窦夫人的宴会是 怎样的?请用你认为最合适的形容词 进行形容。
从客观的角度看,窦夫人的宴会华 贵无比,成功无比,充满欢笑,充 满乐趣。
.
14
从钱夫人的角度看,窦夫人的宴会又 是怎样的?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 看出来,为什么钱夫人会有这样的感 觉?
参谋——今日窦长官的参谋——显然就是往日钱
将军的参谋郑彦青之影像,两人同是参谋身分,
而“程”“郑”二姓,在发音上也略同,程参谋
和钱夫人说话,正如郑参谋以前那样,开口闭口
称呼“夫人”。在这篇小说十分复杂的情节构造
中,作者更是大量地运用了平行技巧。
.
18
过去的钱夫人
钱夫人,艺名蓝田玉,便是这篇小说的主角。她现
但是在钱夫人触景伤情,宴会上的人物和
景象,触动她对往事的回忆,于是过去逐
渐渗入“现在”,使她发生一些今昔对比
的联想。等到几杯花雕下肚,酒性模糊了
理性,她就更加分不清今昔,恍恍惚惚的
好像把自己多年以前的事重新又经验了一
次……么园,惊了什么梦?
守寡多年而已丧失青春年华与富贵社会地 位的钱夫人,远离旧日的相知朋友,独自 居住在台湾的南部。《游园惊梦》的小说 情节动作,便是钱夫人应邀来台北参加桂 枝香(窦夫人)所开宴会的始末。游园醉 酒时回忆起了她以前和郑参谋的一次偷会。

白先勇《游园惊梦》PPT课件

白先勇《游园惊梦》PPT课件

(2)形象塑造呈现理念化、抽象化的倾向
台湾现代派小说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并不只 是为了展示个人的世界,而是由此出发,对人 生观、伦理观、宇宙观、文化观,特别是人生 存的基本意义进行思考和探索。一些现代派小 说受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往往以存 在主义的哲学命题去进行艺术构思,塑造形象, 从而使作品呈现出理念化. 、抽象化的特点。 8
.
4
《台北人》的内容包括:
1、写没落的国民党官僚及其家属晚年生活
的颓败境况。 如《国葬》、《秋思》、
《思旧赋》、《游园惊梦》
2、揭露台湾上流社会的内幕,反映其物欲
横流,道德 败坏的生活。
如《永远的伊雪艳》、《金大班的最后
一夜》
3、反映台湾下层人民生活和悲惨遭遇及其
“乡愁”的。如《孤恋花》、《花桥荣记
BACK
二、《游园惊梦》(1966年《现代文学》第30期)
昆曲戏剧
.
11
破题:
源出绵艳丽的梦
(怀春之梦),是杜丽娘的青春由朦胧到觉醒
的标志。这是作者借用来暗示主人翁蓝田玉的
身份和命运——唱戏的昆曲优伶;第二出《言
怀·鹧鸪天》:梦长梦短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
年!现实与梦境,过去与现在的对照。《惊梦》
〔皂罗袍〕〔隔尾〕抒写春光下大自然美好景
色(杜丽娘游园看到)。但她却感到春光恼人。
(叹)吾生于宦族,长于名门,年已及笄,不
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感叹自己缺乏一
.
12
种归宿。
小说主角: 钱夫人
艺名蓝田玉 ,她现在大约四十出头,以前
在南京,清唱出身,最擅长唱昆曲。有一次
.
15
小说的艺术特色:
1、采用象征、暗示、意识流等表现手法

【高中语文】游园惊梦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游园惊梦ppt精品课件
这是班吉的内心独白,他在三十三岁生日的 时候回忆以前不同时期的事情。
• 白先勇,当代著名作家。广西桂林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 禧之子。在读小学和中学时深受中国古典小说和“五四”新 文学作品的浸染。童年在重庆生活,后随父母迁居南京、香 港、台湾、台北建国中学毕业后入台南成功大学,一年后进 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 1960年与同学陈若曦、欧阳子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 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1961 年大学毕业。 •1963年赴美国,到衣阿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 究创作,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 教于加州大学。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 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 《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白先勇 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 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 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
三、拓展阅读,体会意识流艺术。
• (文段一)北京牌越野汽车在乡村的公路上飞 驰。一颠一晃,摇来摆去,车篷里又闷热,真 让人昏昏欲睡。发动机的嗡嗡声时而低沉,时 而高亢,像一阵阵经久不息的、连绵不断的呻 吟。这是痛苦的、含泪的呻吟吗?这是幸福的、 满足的呻吟吗?人高兴了,也会呻吟起来的。 就像1956年,他带着快满四岁的冬冬去冷食 店吃大冰砖,当冬冬咬了一口芳香、甜美、丰 腴、而又冰凉爽人的冰砖以后,不是曾经快乐 地呻吟过吗?他的那个样子甚至于使爸爸想起 了第一次捉到一只老鼠的小猫儿。捉到老鼠的 小猫儿,不也是这样自得地呜呜 • 平行技巧 意识流 暗喻 象征
作者利用大量的意识流手法构成了“旧事重 演”的主要内容。
关于意识流
• 意识流手法是西方当代文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 艺术手法,它是以表现意识的流动为主要内容, 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现实和虚幻互相交织 为主要方法而得名的。 •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20年代在欧美兴起的一 种思潮流派,特点:随着人的意识活动来叙述 故事;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 和情节的衔接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 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 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 交叉或者重叠。

白先勇《游园惊梦》-精品实用课件

白先勇《游园惊梦》-精品实用课件

长统马靴乌光水滑的啪咻一声靠在一起”。
他也“咧着一口雪白的牙齿”。
小说的地点背景或布设,亦呈今昔平行或相 等的现象。
窦夫人今日之盛宴,富贵豪华的程度,可比 十多二十年前钱夫人的那些“噪反了整个 南京城”的华宴。
而此盛宴又特别和钱夫人临离开南京那年, 替桂枝香请三十岁生日酒的那次宴会,遥 遥平行相对。
可是因为“长错了一根骨头”,她痴恋上钱 将军的参谋郑彦青,并显然和他有过一次私通。可是 不久,在她替桂枝香(得月台唱戏的姐妹之一)请三 十岁生日酒的宴会里,钱夫人的亲妹妹月月红,终于 把郑彦青抢夺了去,钱夫人因此而心碎。此后不久, 钱将军病亡。这便是钱夫人的过去背景。
解读原文
小说标题 “游园惊梦” “园”在何处“游”? “梦”为何 “惊”?
1、白先勇性格特征:世事无常人生如 梦,透露着强烈的感伤主义情绪,形 成白先勇性格上感伤主义。
2、思想来源还与个人经历、家族背景 变化、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
3、思想来源是受我国传统哲学佛家思 想和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历史兴亡感和 人世沧桑感的影响
“潜流于这十四篇中的撼人心 魂之失落感,则源于作者对国家兴 衰、社会巨变之感慨,对面临危机 的传统文化之乡愁,而最基本的, 是作者对人类生命之‘有限’,对 人类永远无法长保青春,停止时间 激流的万古长恨。”
意识流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
①内心独白:是默然无声,一人独操的心理语言, 是无声无息的语言意识。
②自由联想。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表现不出任 何规律和秩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或一种 事物上作短暂停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 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五官 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 浮想,释放出一连串新的印象与感触。

《游园惊梦》:醒来看人生的梦 PPT

《游园惊梦》:醒来看人生的梦 PPT

2.“戏剧穿插”与象征运用
小说以中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 丹亭》中的两折重要的戏——“游园”与“惊梦” 为题,并且直接或间接地穿插了戏剧中的情节, 词曲,对白等,这些巧妙的穿插对深化主题, 刻画人物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白先勇小说特征
白先勇早期的小说带有强烈的主观表现意味:《寂寞的十七岁》;
2
课程导入
白先勇与昆曲
3
一、生平与创作
白先勇(1937—),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 之子。一九五八年首次在《文学》杂志五卷 一期发表《金大奶奶》。一九六○年与学友 欧阳子、王文兴、陈若曦等人创办《现代文 学》,为台湾六十年代最有影响之文学杂志。 古继堂《台湾小说发展史》称白先勇是“台 湾现代派小说的旗手“。1963年赴美国爱荷 华大学留学,接触西方现代小说艺术
后期作品以《台北人》、《纽约客》为代表, 现实性较强,艺术上也可日增成熟。其中 《台北人》共14篇,代表了他小说创作的最 高成就。
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主要创作于1964——1971年,最能代 表白先勇的小说成就。14篇小说讲述沦落台北的大陆人—— 达官贵人、教授富商、贵妇舞女——身居台北心在大陆的故 事,以怀旧的心态步入没落的人生路。文风精细优美而又沉 郁悲凉,长于内心描写、借嘲讽人生世态寄托家国之思。
以1964年发表的《芝加哥之死》为界,创 作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作品大都收入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 中,多受西方文学影响,艺术上还不够成熟;
白先勇早期的小说带有强烈的主观表现 意味。《寂寞的十七岁》的主人公从寂 寞的家庭走向寂寞的学校,最终走到冷 酷的社会,就是以个人的经历为蓝本写 成。
创作于60年代中期的《谪仙记》、《芝加哥 之死》为代表的一组描写留学生留学美国生 活的小说,是一曲浪子的哀歌。作家的痛苦 经历,融合进小说人物在异国他乡的生命绝 望,表达了丧失精神家园的无望。

白先勇《游园惊梦》终版.ppt

白先勇《游园惊梦》终版.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精选
小说的艺术特色:
1、采用象征、暗示、意识流等表现手法
象征、暗示、意识流手法表现出小说的现代派特 征。小说以钱夫人为视角,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 意识流手法,着重呈现她参加窦夫人家宴的过程 和整个赴宴过程中的内心活动,赴宴的历程就是 她意识流动的历程,点出她个人的身世之感和幸 福的毁灭。
2、运用“戏剧穿插法” 来展现人物命 运、刻画人物心理、精选 突出悲剧主题
线索:
明线——钱夫人由台南赴台北参加窦夫人 的家宴,从登门一直写到离席。 暗线——写她整个赴宴过程中的心态,表 现过去贵妇人与现在老妇人的不同。
精选
主题意蕴:
作品通过女主人公蓝田玉的一次赴宴 经历的叙述,描写了这位守寡的将军夫人 悲剧性的命运遭际,反映了原国民党上层 阶级撤离在大陆后的境遇变迁和五六十年 代的台湾现实,塑造了蓝田玉等几个性格 各异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人物对世 事无常的沧桑感觉。
BACK
二、《游园惊梦》(1966年《现代文学》第30期)
昆曲戏剧
精选
破题:
源出于明朝汤显祖《牡丹亭》中第十 出《惊梦》:游园之后做一个缠绵艳丽的梦 (怀春之梦),是杜丽娘的青春由朦胧到觉醒 的标志。这是作者借用来暗示主人翁蓝田玉的 身份和命运——唱戏的昆曲优伶;第二出《言 怀·鹧鸪天》:梦长梦短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 年!现实与梦境,过去与现在的对照。《惊梦》 〔皂罗袍〕〔隔尾〕抒写春光下大自然美好景 色(杜丽娘游园看到)。但她却感到春光恼人。
(叹)吾生于宦族,长于名门,年已及笄,不 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感叹自己缺乏一
精选
种归宿。
小说主角: 钱夫人
艺名蓝田玉 ,她现在大约四十出头,以前 在南京,清唱出身,最擅长唱昆曲。有一次 钱鹏志大将军在南京得月台听到她唱《游园 惊梦》,动了心,便把她娶回去做填房夫人。 但由于畸形的婚姻使她与钱将军的参谋郑彦 青 私通,然而这情人却终于被自己的亲妹 妹抢走。如今,守寡多年而已丧失青春年华 与富贵社会地位的钱夫人,远离旧日的相知 朋友,独自居住在台湾精选的南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活动与情感非常丰富。
杜丽娘的形象
至情的化身:“因情生梦”、“因情 而死”、“死不弃情”、“因情复生”
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
汤显祖《题词》:“如丽娘 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 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 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 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 皆非情之至也。”
《牡丹亭》的影响:以情感人,“情迷”
[步步娇]袅晴丝, 吹来闲庭院,摇 漾春如线。停半 晌,整花钿,没揣 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云偏。 (行介)步香闺 怎便把全身现!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 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 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 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你看:画廊金粉 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 疼煞小金铃。 (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花落花开怨去年,幽情一点逗娇烟。云鬟 绾作伤春样,愁黛应怜玉镜前。
若使能回纸上春,何辞终日唤真真。真真 有意何人省,毕竟来时花鸟嗔。
凌波不动怯春寒,觑久还如佩欲珊。只恐 飞归广寒去,却愁不得细相看。
清代文人吴舒凫 的未婚妻陈同、 续娶妻谈则、妻 子钱宜先后评点 《牡丹亭》,共 同完成,称为三 妇合评本。
一个较为特殊的接受现象:女性读者的投入。 《牡丹亭》触动许多女读者的心弦。 “红粉自有知音”(卫泳《悦容编》《博古 篇》)、“闺阁中多有解人”(顾姒《还魂 记跋》)。 有时读《牡丹亭》成为女子的文化教育: 《牡丹亭》成为教育女子、妆点女子、培育 女子儒风的一种方法。 从女读者的接受特点看《牡丹亭》的“情”, 确认《牡丹亭》的悲剧效果。
此女自矜才色,不轻许人。读 《还魂》而悦之,往访汤显祖,愿 奉箕帚。见汤皤然老翁,乃叹曰: “吾生平慕才,将托终身,今老丑 若此,命也。”因投于水。
冯小青:《情史 类略》卷十四 《小青》 。
冷雨凄风不可听, 挑灯闲看牡丹亭。 世人亦有痴于我, 岂独伤心是小青。
叶小鸾:杜丽娘隔世再现
多才多艺的少女叶小鸾,十七岁而夭,在 看了《牡丹亭》所附杜丽娘像后,题了愁 绪满纸的几首诗,如下(叶小鸾《返生 香》):
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惊梦》
思考练习题
1.谈谈你对《牡丹亭》所写的“情”的认识。 2.阅读【醉扶归】【皂罗袍】两支曲子,回 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两支曲子出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2)“旦”和“贴”指谁?“行介”是什 么意思? (3)这两支曲子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象? (4)这两支曲子表达了主唱者(旦)怎样 的情感?
做(常称为科范),即表演,包括动作、表 情,有时也指制造舞台效果。如:到科,入 门科,惊科,悲科,战科(颤抖),把盏科 、做饮酒科等。
《牡丹亭》共55出,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其中不少情节取自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戏剧冲突:
杜丽娘、柳梦梅与杜 宝、陈最良; 情与理; 理想(梦幻)与现实
主题思想
主情反理,立情为本,“师讲性, 某讲情”。见“作者题词”。
[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 深院。(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 恁今春关情似 去年?
(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贴) 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旦)剪不断,理还乱,闷 无端。(贴)已吩咐催花莺燕借春看。” (旦)春 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旦)取镜 台衣服来。(贴取镜台衣服上) “云髻罢梳还对镜 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
杜丽娘形象对女子的影响
娄江女子俞二娘 断肠而死 杭州女伶商小玲 仆死台上 内江女子 投水而死
汤显祖《哭娄江女子二首》:有《哭 娄江女子诗序》,略曰:娄江女子俞二 娘,年十七,未适人,酷嗜牡丹亭传奇, 批注其侧,幽思苦韵,有痛于本词者, 愤婉而终。……王宇泰亦曰:乃至俞家 女子好之至死,情之于人甚哉?诗曰: 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 偏只在娄江!临川四梦,首推还魂,俞 氏女岂阿丽现身耶!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 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 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 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荼䕷外烟丝醉软。春香啊,牡丹虽好, 他春归怎占的先! 〔贴〕成对儿莺燕呵。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 莺歌溜的圆。
《斓房蛾术堂闻笔》云:杭有女伶商小 玲者,以色艺称,於《还魂记》尤擅场。 尝有所属意,而势不得通,遂郁郁成疾。 每作杜丽娘《寻梦》、《闹殇》诸剧,真 若身其事者,缠绵凄婉,泪痕盈目。一日, 演《寻梦》,唱至“待打并香魂一片,阴 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盈盈界面, 随声倚地。春香上视之,已气绝矣。
〔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 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
【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 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 家闲过遣。
“游园惊梦”分析
由春天美好的景色激发出青春生命的激 情,感慨青春、美丽、生命的荒废; “春情”萌动,“晴丝”(谐“情丝”) 被触发,由园子的残败引发生命、爱情 的惆怅;惜春、叹春、伤春,皆归于对 自身青春、爱情、生命的哀怜悲叹。
牡丹亭·游园惊梦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 16)明代戏曲作家。字义仍, 号海若,又号若士,晚号茧翁, 自署清远道人。临川人(今属 江西)。他是我国古代继关汉 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
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 即“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 四梦”)及《紫箫记》。“玉茗 堂四梦”:《紫钗记》、《牡丹 亭》(又名《还魂记》,创作于 1598年)、《邯郸记》、《南柯 记》。
旦,细分为老旦、正旦、贴旦等。正旦一般扮演 身份比较贫寒的已婚女子,贴旦扮演贴身丫头。
净,分大面与白面。大面脸谱以红、黑二色为主; 白面大多扮演反面人物,除眼纹外,全脸皆涂以 白粉。
末,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
丑,所扮大多是社会地位较低或滑稽可爱的角色 。
唱念做结合,以唱为主。
念(或叫宾白、念白、说白),有独白、 对白,独白又包括定场白(上场自我介绍 )、背白(背着舞台其他角色表白心理活 动)、带白(曲词中夹杂的说白)。其主 要功能是:叙述故事、交待背景。
戏剧常识
明代四大声腔 角色行当 表演方法
起源于江苏昆山的昆曲
南 戏
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
系 起源于浙江的余姚腔
统 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
昆曲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曲以苏州白话 为主,北曲以大都白话为主。后来北曲发 展成为京剧,南曲流传至今。
生,又分为官生、巾生。官生一行,扮演做了官 的成年男子;巾生饰演风流儒雅的年轻书生,清 洒飘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