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网络教育《电力系统分析》答案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电力系统分析》答案

分数: 100。
0完成日期:2011年02月17日 23点26分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学生的答案,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4。
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与网络的额定电压为同一等级时,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规定比网络的额定电压()( A )A.高5%B.高10%C.低5%D.低10%2.变压器一次绕组的作用相当于用电设备,其额定电压与网络的额定电压相等。
但直接与发电机联接时,其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比().( D )A.高5%B.低5%C.低10%D.相等3.在( )情况下,不适宜用调节变压器变比的方式升高电压,这样做有可能会引起系统其它节点电压下降。
( C )A.有功充足B.有功不足C.无功不足D.无功充足4.在发电机容量允许的情况下二次调整可以实现( )。
( C )A.二次调整B.一次调整C.无差调节D.有差调节5.频率的一次调整不能实现()。
( B )A.二次调整B.一次调整C.无差调节D.有差调节6.采用逆调压方式的中枢点电压,在最大负荷时较线路的额定电压().( D )A.高2%~5%B.相等C.高2.5%D.高5%7.系统单位调节功率K表示在计及发电机组和负荷的调节效应时,引起频率单位变化的负荷变化量。
K的数值越( ),负荷增减引起的频率变化就越( ),频率也就越()。
()( C )A.小小稳定B.大大稳定C.大小稳定D.大小不稳定8.把中枢点电压保持在较线路额定电压高2%—5%的数值,不必随负荷变化来调整中枢点电压,这种调压方式称为( )( C )A.逆调压B.顺调压C.常调压D.以上都不对9.( B )A. AB. BC. CD. D10.( B )A. AB. BC. CD. D11.( B )A. AB. BC. CD. D12.( D )A. AB. BC. CD. D13.( A )A. AB. BC. CD. D14.( C )A. AB. BC. CD. D15.( B )A. AB. BC. CD. D16.( A )A. AB. BC. CD. D17.( C )A. AB. BC. CD. D18.( A )A. AB. BC. CD. D19.( C )A. AB. BC. C20.( C )A. AB. BC. CD. D21.( B )A. AB. BD. D22.( D )A. AB. BC. CD. D二、多项选择题。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部分习题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部分习题答案(参考)稳态部分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2 (1)各个元件的额定电压 G :10.5kVT :10.5/121kV ,10.5kV/399V , 110/38.5/11(10.5)kV,35/6.6(6.3)kV (2) a)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G:10.5kV T 1:10.5/121kV T 2:10.5/38.5kV T 3:35/11(10.5)kV b)变压器的实际变比T-1:121(1+2.5%)/10.5 T-2:110/38.5 T3:35(1-5%)/11(10.5)(3) G:10.5kV T 1:10.5/242kV T 2:220/121/38.5kV T 3:35/6.3kV T 4:220/38.5kV T 5:10.5/3.15kV D 1:3kV D 2:6kV第二章 电力网络元件的参数和等值电路2-2-1解:R T =P k *U N 2/(1000S N 2)=100*1102/(1000*31.52)=2.4389(Ω) X T =U k %*U N 2/(100S N )=10.5*1102/(100*31.5)=40.33(Ω) G T =P 0/(1000U N 2)=86/(1000*1102)=7.1074*10-6(s)B T =I 0%*S N /(100U N 2)=2.7*31.5/(100*1102)=7.0289*10-5(s) 等值电路为:2-2-3 解:R T(100)=P kmax *U N 2/(2000S N 2)=163*1102/(2000*202)=2.4654(Ω) R T(50)= 2R T(100) =2*2.4654=4.9307(Ω)U K1%=1/2*( U K1-2%+ U K1-3%- U K2-3%)=1/2*(10.5+17-6)=10.75 U K2%=1/2*( U K1-2%+ U K2-3%- U K1-3%)=1/2*(10.5+6-17)=-0.25 U K3%=1/2*( U K1-3%+ U K2-3%- U K1-2%)=1/2*(17+6-10.5)=6.25 X T1=U k1%*U N 2/(100S N )=10.75*1102/(100*20)=65.0375(Ω)X T2=U k2%*U N 2/(100S N )=-0.25*1102/(100*20)=-1.5125(Ω) X T3=U k3%*U N 2/(100S N )=6.25*1102/(100*20)=37.8135(Ω)G T =P 0/(1000U N 2)=75/(1000*1102)=6.1983*10-6(s)B T =I 0%*S N /(100U N 2)=3.3*20/(100*1102)=5.4545*10-5(s)2-2-5解:P k13=4P ’k13=4*52=208kW P k23=4P ’k23=4*47=188kW P k1= (P k12+P k13- P k23)/2=(152.8+208-188)/2=86.4kW P k2= (P k12+P k23- P k13)/2=(152.8+188-208)/2=66.4kW P k3= (P k23+P k13- P k12)/2=(188+208-152.8)/2=121.6kW R T1=P k1*U N 2/(1000S N 2)=86.4*1212/(1000*202)=3.16(Ω) R T2=P k2*U N 2/(1000S N 2)=66.4*1212/(1000*202)=2.43(Ω) R T3=P k3*U N 2/(1000S N 2)=121.6*1212/(1000*202)=4.45(Ω) U K1%=1/2*( U K1-2%+ U K1-3%- U K2-3%)=1/2*(10.5+18-6.5)=11 U K2%=1/2*( U K1-2%+ U K2-3%- U K1-3%)=1/2*(10.5+6.5-18)=-0.5 U K3%=1/2*( U K1-3%+ U K2-3%- U K1-2%)=1/2*(18+6.5-10.5)=7 X T1=U k1%*U N 2/(100S N )=11*1212/(100*20)=80.53(Ω) X T2=U k2%*U N 2/(100S N )=-0.5*1212/(100*20)=-3.66(Ω) X T3=U k3%*U N 2/(100S N )=7*1212/(100*20)=51.24(Ω) G T =P 0/(1000U N 2)=75/(1000*1212)=5.123*10-6(s)B T =I 0%*S N /(100U N 2)=4.1*20/(100*1212)=5.60*10-5(s) 2-1-2 解:(a )ρ=31.5Ω.mm 2/kM S=150 mm 2 r1=ρ/S=0.21Ω/kM D m =68mm .50398*4*4D D D 33bc ac ab == r=17.0/2=8.5mmx1=0.1445lg(D m /r)+0.0157=0.4164Ω/kM b1=7.58/lg(D m /r)*10-6=2.7335*10-6s/kM (b)因为为双回输电线路R=r1*l/2=0.21*100/2=10.5(Ω) X=x1*l/2=0.4164*100/2=20.8198(Ω) B/2=2*b1*l/2=2*2.7335*10-6*100/2=2.734*10-4 (S) (c) Q=U 2*B=1102*2.734*10-4*2=2*3.308=6.616Mvar 2-1-6解:因为为分裂导线r1=ρ/S=31.5/(2*300)=0.0525Ω/kMΩD m =0794m .1016*8*8D D D 33bc ac ab == 5691mm .70400*12.45d *r r 12eq ===x1=0.1445lg(D m /r eq )+0.0157/2=0.3192Ω/kM b1=7.58/lg(D m /r eq )*10-6=3.5177*10-6s/kM R=r1*l=0.0525*300=15.75(Ω) X=x1*l=0.3192*300=95.7665(Ω) B/2=b1*l/2=0.5277*10-3 (S) 2-4-1解:G :S N =P N /cos φN =50/0.85=58.8235MV AXd ”=0.15*10.52/58.8235*(242/10.5)2=149.3382(Ω) T: R T =P k *U N 2/(1000S N 2)=300*2422/(1000*602)=4.8803(Ω) X T =U k %*U N 2/(100S N )=12.5*2422/(100*60)=122.0083(Ω) G T =P 0/(1000U N 2)=90/(1000*2422)=1.5368*10-6(s) B T =I 0%*S N /(100U N 2)=2*60/(100*2422)=2.049*10-5(s)L :R=r1*l=0.08*200=16(Ω) X=x1*l=0.406*200=81.2(Ω)B/2=b1*l/2=2.81*10-6*200/2=2.81*10-4 (S) 2-4-3解:X 线路=x1*l=0.4*70=28(Ω)U B =110kV ,S B =20MV A,且变压器的变比为110/6.6kV ,所以: X T*=U k %/100*(U N 2/S N )/(U B 2/S B )=0.105 X T*/2=0.0525 X 线路*=28/(1102/20)=0.0463X R*=2121.020/6.6/3.0*3/6*04.0S U /I 3U *100%X 2B 26.B6NNR ==)()()( 因为为双回线X 电缆*=1/2*x1*l/(U B 2/S B )=1/2*0.08*2.5/(6.62/20)=0.0918/2=0.0459R 电缆*=1/2*ρ/S *l/(U B 2/S B )=1/2*18.8/70*2.5/(6.62/20)=0.3083/2=0.15415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计算3-1-1解:首先求出线路的参数:D=6.5m D m =1895m .813*5.6*5.6D D D 33bc ac ab == 查表得单位线路参数:r1=0.079Ω/kM x1=0.412Ω/kM b1=2.77*10-6S/kM 线路的等值电路为π型等值电路R=r1*l=0.079*230=18.17Ω X=x1*l=94.76Ω B/2=3.1855*10-4S 进行潮流计算:P 2=120MW cos φ=0.92 ⇒Q 2=51.1198MVar线路末端的注入功率: Q 2l =1/2*U 22*B=3.1855*10-4*2092=13.9146MVar S 2’=S 2-Q 2l =120+j51.1198-j13.9146=120+j37.2052 MV A 线路阻抗支路的功率损耗:ΔS Z =(P 2’2+Q 2’2)/U 22*(R+jX)=6.5658+j34.2417 MV A S 1’=S 2’+ΔS Z =126.5658+j71.4469 MV A 求线路上的首端电压:173kV .j513.236U R Q X P j U X Q R P U U j U U U 2'2'22'2'222221+=-+++=+∆+=δ U 1=241.7788kV 线路首端注入电容功率:Q1l=1/2* U 12*B=18.6215Mvar线路首端功率:S 1=S 1’-Q1l=126.5658+j52.8255 MV A 3-1-2解:末端注入功率:Q 2l =1/2*U 22*B=5.5*10-4*2202=26.62Mvar 设末端功率因数为cos φ2,则有:S 2’=S 2-Q 2l =P 2+jQ 2-jQ 2l =220+j(Q 2-Q 2l )=220+j(Q2-26.62)=P 2’+jQ 2’2'2'22'2'222221U R Q X P j U X Q R P U U j U U U -+++=+∆+=δ 22'2'222'2'22222221)U R Q X P ()U X Q R P U ()U ()U (U U -+++=+∆+=δ解得Q 2’=95.2162,所以Q 2=121.8362Mvar 8748.0Q P /P cos 22222=+=ϕ 3-1-14解: 线路参数为:R=r1*l=0.82*2=1.64Ω X=x1*l=0.38*2=0.76Ω 忽略电压降落横分量有⎪⎪⎩⎪⎪⎨⎧⨯+≤⨯≤+%10*)R U )cos /(P P (R U )cos /(P U %10U X Q R P 22222222222N222ϕϕ 将R ,X, cos φ,U N 带入得561MW .1P 561MW .1P 629MW.1P 222≤⎩⎨⎧⇒≤≤ 当P 2=1.561MW 时,10%p%9.58%U U X Q R P %U N222=∆=+=∆3-1-15解:Ω=⇒⎪⎩⎪⎨⎧=====≤+ 1.5R 600kW P 3kV,U U ,X R ,0Q U %10U XQ R P 22N 2N222 342.86kW P 8.0cos ,X R U %10U X Q R P '2N 2'22'≤⇒⎪⎩⎪⎨⎧==≤+ϕ 3-1-17解1(a)首先求出系统的等值电路,计算各个元件的参数LGJ-185: D=4m , 0397m .52*4D 3m ==,查表得:r1=0.17Ω/kMx1=0.409Ω/kM b1=2.79*10-6S/kM因为为双回线,有:R=r1*l/2=100*0.17/2=8.5Ω, X=x1*l/2=0.409*100/2=40.9/2Ω B=2*b1*l=2*2.79*100*10-6=2*2.79*10-4S计算变压器的参数:查表得:P k =190kW,P 0=31.05kW,Uk%=10.5,I 0%=0.7 归算至高压侧的阻抗和导纳参数为:X T =40.3333Ω,R T =2.317Ω,G T =2.5661*10-6S ,B T =1.8223*10-5S 因为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所以并列运行后的参数为X ’T = X T /2= 40.3333/2Ω,R T =2.317/2Ω,G T =2*2.5661*10-6S ,B T =2*1.8223*10-5S 又因为:P2=40MW, 8.0cos 2=ϕ,所以Q 2=30MVar 系统的等值电路为:变压器低压侧U 21=10.5kV ,归算到高压侧为U 2=k*U 21=110/11*10.5=105kV (1)j7.3515kV111.2032 j7.3515kV2032.6105U R Q X P j U X Q R P U U j U U U 2'T 2'T 22'T 2'T 222222'+=++=-+++=+∆+=δ U ’2=111.446kV变压器损耗:AyTmaxyTmax 'T 'T 2'2yT ZTmaxZTmax 'T 'T 222222ZT Q j P 4527MV A .j00637.0)jB G (U S ~Q j P j4.5729MV A 2627.0)jX R (U Q P S ~∆+∆=+=+=∆∆+∆=+=++=∆(或者用下式计算变压器的损耗441MVA.j00621.0)31.5*0.007*j 03105.0(*2)jQ P (2S ~j4.1667MVA0.239431.5)*10010.5j (0.19*)5.31*2(3040*2)jQ P ()2S S (2S ~yT yT yT 222kT kT 2N ZT +=+=+=∆+=++=+=∆)线路注入功率: 4652MV ar .3446.111*10*79.2U *B *2/1Q 242'22l -=-=-=- 所以5604MVA .j313264.40jQ S ~S ~S ~S ~2l yT ZT 2'1+=+∆+∆+=线路的首端电压j12.918kV119.72 j5.5667kV 5183.8UU RQ X P jU XQ R P U U j U U U 2'2'*'1'12'*'1'12'l l 2'1+=++=-+++=+∆+= δU 1=120.4165kV线路上的阻抗损耗和首端线路电容注入功率0455MVar.4120.4165*10*79.2U *B *2/1Q Q j P j4.3167MVA 7946.1)jX R (U Q P S ~2411l ZTm axZlm ax '22'21'21Zl -=-=-=∆+∆=+=++=∆-线路首端功率8325MVA .j3142.121jQ S ~S ~S ~1l Zl 1''1+=+∆+= (2)查表得3150max =τ121MW .27946.10637.02627.0P P P P yTmax Zlmax ZTmax Tmax =++=∆+∆+∆=∆全年总的电能损耗为:6824.5MW.h543.9965653.0827.5050 8760*0.06213150*1.79463150*0.2627 8760*P 3150*P 3150*P W yT Zlmax ZTmax =++=++=∆+∆+∆=∆2.当负荷变为原来的0.5倍和0.25倍时,变压器为单台变压器运行,线路仍为双回线运行,则等值电路为按上述过程计算得:当max 25P .0P =时4133MW .0P 0319.0P 1313.0P Zl yT ZT =∆=∆=∆,, 5765MW .0P 0.5pmax =∆ 当max 225P .0P =时0919MW .0P 03.0P 0328.0P Zl yT ZT =∆=∆=∆,, 1547MW .0P 0.25pmax =∆0MW.h.6975 6000-8760*P 20006000*P 2000*P W 0.25pmax 0.5plmax max =∆+-∆+∆=∆)()(3-2-3解:等值电路图从左向右编号分别为1,2,3,4,则有: 变压器2的功率损耗为:0021.j0(-j0.0162)*12.03.0Z U S S ~222T232N 2B23B23-=+==∆(第2个变压器的第3个绕组) 0066.j0j0.131*11.02.0Z U S S ~222TB222N 2B22B22=+==∆ 3045.j05.0Z U S S ~S ~S ~S ~S ~TB222N 2B22B23B22B22B23'B2+==∆+∆++=34222TB212N'2B2B2l S ~092.j0j0.268*13045.05.0Z U S S ~∆==+==∆ 则节点3的运算负荷为: j0.2780.5j0.118-j0.0923045.j05.0S ~S ~S ~S ~30B21'B23+=++=∆+∆+= 变压器1的功率损耗:016.j0j0.32*11.02.0Z U S S ~222TB12N 2B1Bl =+==∆j0.00510098.j0j0.156)(0.0298*1278.05.0Z U S S ~222232N2323+=++==∆ 129.j0j0.118)-(-j0.011*1Y U S ~20*2N 20-===∆316.j07098.0S ~S ~S ~S ~S ~S ~Bl Bl 202332+=+∆+∆+∆+=j0.00850016.j0j0.014)(0.026*1316.07098.0Z U S S ~222122N 2212+=++==∆3245.j07114.0S ~S ~S ~122A '+=∆+=011.j0(-j0.011)*1Y U S ~10*2N 10-===∆3135.j07114.0S ~S ~S ~S ~10122A +=∆+∆+=然后由以上计算所得的功率和已知的o A01.1U ∠= 计算各点的电压:(以下电压的计算也可以不考虑横分量)kV435.00943.1 j0.0083kV 0057.0U UR Q X P j UX Q R P U U j U U U o 1A12'A 12'A A12'A 12'A 1l2l212-∠=--=-++-=-∆-= δ同理可以计算kV 3.59062.1 j0.0583kV 0339.0U U j U U U o 2B1B12B1-∠=--=-∆-= δkV 3.99037.1 j0.0638kV 0601.0U U j U U U o 2232323-∠=--=-∆-= δ kV 11.69992.0 j0.129kV 1023.0U U j U U U o 3343434-∠=--=-∆-= δ kV 11.38994.0 j0.0048kV 0032.0U U j U U U o 4B3B34B3-∠=++=-∆-= δ kV 12.97012.1U j U U U o B2B24B2-∠=-∆-=δ 同理:然后算出各点的有名值kV 3.59887.40k *U *U U kV 435.075.240 U o B1N *B1B1o 2-∠==-∠= kV 3.9914.228U o 3-∠= kV 11.38586.68k *U *U U o B13N *B3B3-∠== kV 12.97626.10k *U *U U o B12N *B2B2-∠==3-2-6解:因为求初步功率分布,只需计算两端电源供给负荷的功率即可。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习题及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习题及答案【篇一: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及答案】集华北电力大学前言本书是在高等学校教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多次修改之后而编写的与之相适应的习题集。
电力系统课程是各高等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学好这门课程非常重要,但有很大的难度。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国家重点教材的编写要求,为更好地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为培养出大量高质量的电力事业的建设人材,我们编写了这本《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
力求使该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能够使学生扎实的掌握电力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为广大电力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计算方法,从而更准确地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优质和经济。
全书内容共分十五章,第一至第六章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习题,第七至第十四章是《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习题,第十五章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的师生、广大电力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同时也可作为报考研究生的学习资料。
由于编写的时间短,内容较多,书中难免有缺点、错误,诚恳地希望读者提出批评指正。
目录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简单电力系统的计算和分析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第二部分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七章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第八章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第九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第十章对称分量法及元件的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第十一章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第十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机电特性第十三章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第十四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第十五章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附录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研究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下的分析与潮流分布计算,另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的优化和调整。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电力系统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1-2 为什么要规定额定电压?电力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3 我国电网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4 标出图1-4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及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电力系统中常用的导体材料?A. 铜线B. 铝线C. 铁线D. 银线答案:D2. 电力系统中,当负荷增大时,电源电压会发生什么变化?A. 电源电压上升B. 电源电压下降C. 电源电压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3. 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保护装置?A. 继电器B. 开关C. 计算机控制系统D. 断路器答案:C4. 在电力系统中,下列哪个表达式描述了瞬时功率?A. P = IVB. P = VIC. P = I^2RD. P = V^2/R答案:A5.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哪个等式描述了电阻的关系?A. U = IRB. V = IRC. V = I/RD. U = I/R答案:A二、填空题1. 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输电网和配电网。
答案:发电机组2. 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起到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电压变换3. 两台电阻为R1和R2的电阻器串联,总电阻为______。
答案:R1 + R24. 电力系统中,三相电流的相位差为______度。
答案:1205. 电力系统中,交流电频率的单位为______。
答案:赫兹三、解答题1. 请简要描述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组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答案:发电机组是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能驱动发电机转子进行旋转,使其磁场与定子磁场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感应电动势通过导线输送出来,供电系统中的负载使用。
发电机组的作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电源。
2. 请解释什么是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并描述短路故障可能产生的危害。
答案: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是指电力系统中电源之间或电源与负载之间发生低阻抗的直接连接。
短路故障可能会导致以下危害:- 电流过大,可能会导致设备烧毁或损坏。
- 电压异常,可能会导致设备失效或电网不稳定。
- 电力系统过载,可能会引发电力系统的连锁故障。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

电力系统分析目录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电力系统的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第三章简单电力系统的计算和分析第四章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第六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第二部分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七章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第八章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第九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第十章对称分量法及元件的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第十一章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第十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机电特性第十三章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第十四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第十五章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附录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研究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下的分析与潮流分布计算,另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的优化和调整。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电力系统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1-2 为什么要规定额定电压?电力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3 我国电网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4 标出图1-4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1-5 请回答如图1-5所示电力系统中的二个问题:⑴ 发电机G 、变压器1T 2T 3T 4T 、三相电动机D 、单相电灯L 等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⑵ 当变压器1T 在+2.5%抽头处工作,2T 在主抽头处工作,3T 在-2.5%抽头处工作时,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1-6 图1-6中已标明各级电网的电压等级。
试标出图中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及变压器的额定变比。
1-7 电力系统结线如图1-7所示,电网各级电压示于图中。
试求:⑴发电机G 和变压器1T 、2T 、3T 高低压侧的额定电压。
⑵设变压器1T 工作于+2.5%抽头, 2T 工作于主抽头,3T 工作于-5%抽头,求这些变压器习题1-4图的实际变比。
1-8 比较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其适用范围。
1-9 什么叫三相系统中性点位移?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电压为什么增加3倍?1-10 若在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的作用是什么?1-11 什么叫分裂导线、扩径导线?为什么要用这种导线?1-12 架空线为什么要换位?规程规定,架空线长于多少公里就应进行换位?1-13 架空线的电压在35kV以上应该用悬式绝缘子,如采用X—4.5型绝缘子时,各种电压等级应使用多少片绝缘子?第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及等值网络2-1 一条110kV、80km的单回输电线路,导线型号为LGJ—150,水平排列,其线间距离为4m,求此输电线路在40℃时的参数,并画出等值电路。
电力系统分析模拟考试题和答案解析

四 川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模 拟 题(A 卷)1说明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定义、分析方法以及小干扰分析法的步骤。
(15分)1. 试说明什么是正序等效定则,以及利用正序等效定则计算不对称短路的步骤。
(10分)2. 电压中枢点的调压方式有哪几种?这几种调压方式对调压范围的要求是如何规定的?(10分)3. 电力系统接线如图1所示,f 1点发生接地短路,试做出系统的正序和零序等值网络。
图中1~17为元件编号。
(15分)图 15.如图2所示简单系统,已知各元件参数如下:(S B =60MVA, V B =V av , k im =1.8) 发电机G :60=N S MVA ,d X ''=0.11; 变压器T :30=N S MVA ,Vs%=10.5;线路L :l =15km ,X=0.23Ω/km.试求f 点发生三相短路时的冲击电流和短路功率有名值。
(20分)图 26.如图3所示简单电力系统,f 点发生单相短路,已知发电机G :='d X 0.3,2X =0.2,=s T 10s ,变压器T-1:X=0.12, T-2:X=0.11;双回线路L :1L X =0.20,=0L X 31L X 。
试用等面积定则确定极限切除角。
(电抗值均为统一基准下的标幺值。
) (30分)图 3(A 卷)答案:1.静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方式下受到一个小干扰后,系统自动恢复到原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能恢复到原始运行状态,则系统是静态稳定的,否则系统江失去稳定。
分析系统静态稳定性常采用的方法是小干扰法(小扰动方程,略)。
小干扰法的分析步骤为:(1)列出各元件微分方程和网络方程(2)对微分方程和网络方程进行线性化(3)求线性化小扰动状态方程及其矩阵A(4)对给定运行情况进行潮流计算,求得A 矩阵各元素的值(5)求A 矩阵的特征根,并以其实部符号判别系统的稳定性2. 在简单不对称短路情况下,在正序网络短路点加入附加电抗(n )X ∆,而其附加电抗(n)X ∆之后的三相短路电流即为对应不对称短路故障点电流的正序电流。
电力系统分析模拟题及答案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模拟题(A 卷)1说明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定义、分析方法以及小干扰分析法的步骤。
(15分)1.试说明什么是正序等效定则,以及利用正序等效定则计算不对称短路的步骤。
(10分) 2. 电压中枢点的调压方式有哪几种?这几种调压方式对调压范围的要求是如何规定的?(10分)3. 电力系统接线如图1所示,f 1点发生接地短路,试做出系统的正序和零序等值网络。
图中1~17为元件编号。
(15分)图15.如图2所示简单系统,已知各元件参数如下:(S B =60MVA,V B =V av ,k im =1.8)发电机G :60=N S MVA ,dX ''=0.11;变压器T :30=N S MVA ,Vs%=10.5; 线路L :l =15km ,X=0.23Ω/km.试求f 点发生三相短路时的冲击电流和短路功率有名值。
(20分)图26. 如图3所示简单电力系统,f 点发生单相短路,已知发电机G :='dX 0.3,2X =0.2,=s T 10s ,变压器T-1:X=0.12,T-2:X=0.11;双回线路L :1L X =0.20,=0L X 31L X 。
试用等面积定则确定极限切除角。
(电抗值均为统一基准下的标幺值。
)(30分)图3(A 卷)答案:1.静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方式下受到一个小干扰后,系统自动恢复到原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能恢复到原始运行状态,则系统是静态稳定的,否则系统江失去稳定。
分析系统静态稳定性常采用的方法是小干扰法(小扰动方程,略)。
小干扰法的分析步骤为:(1)列出各元件微分方程和网络方程(2)对微分方程和网络方程进行线性化(3)求线性化小扰动状态方程及其矩阵A(4)对给定运行情况进行潮流计算,求得A 矩阵各元素的值(5)求A 矩阵的特征根,并以其实部符号判别系统的稳定性2.在简单不对称短路情况下,在正序网络短路点加入附加电抗(n )X ∆,而其附加电抗(n )X ∆之后的三相短路电流即为对应不对称短路故障点电流的正序电流。
电力系统分析第4-6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4-1.选择填空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中所用阻抗指的是( A )A.一相等值阻抗B.两相阻抗C.三相阻抗D.四相阻抗2.节点导纳矩阵为方阵,其阶数等于( B )A.网络中所有节点数B.网络中除参考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数C.网络中所有节点数加1 D.网络中所有节点数减23.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的功率方程是由下列什么方程推导得到的(C)A.回路电流方程 B.支路电流方程C.节点电压方程D.以上都不是4.对PQ节点来说,其待求量是( A )A.电压的大小U和电压的相位角δ B. 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C. 有功功率P和电压的大小UD. 无功率Q和节点电压的相位角δ5.对PV节点来说,其待求量是(D)A.电压的大小U和电压的相位角δ B. 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C. 有功功率P和电压的大小UD. 无功率Q和节点电压的相位角δ6)PQ节点是指( B )已知的节点。
A.电压的大小U和电压的相位角δ B. 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C. 有功功率P和电压的大小UD. 无功率Q和节点电压的相位角δ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A.功率方程是非线性的。
B.雅可比矩阵是对称的。
C.导纳矩阵是对称的。
D.功率方程是从节点电压方程中推导得到的。
8.潮流计算的P—Q分解法是在哪一类方法的基础上派生而来的(C)A.阻抗法B.直角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C.极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D.以上都不是9.如果已知某一电力网有6个独立节点,其中1个平衡节点,3个PQ节点,2个PV节点,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其导纳矩阵为6阶。
B.其B'矩阵为5阶。
C.其B''矩阵为3阶。
D.其雅可比矩阵为6阶。
10.P—Q分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时,当收敛到同样的精度时,二者的迭代次数是(A)A.P—Q分解法多于牛顿—拉夫逊法B.牛顿—拉夫逊法多于P—Q分解法C.无法比较D.两种方法一样4-2.填空1.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是指(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求解电力网的非线性功率方程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 100.0完成日期:2011年02月17日 23点26分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学生的答案,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与网络的额定电压为同一等级时,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规定比网络的额定电压()( A )A.高5%B.高10%C.低5%D.低10%2.变压器一次绕组的作用相当于用电设备,其额定电压与网络的额定电压相等。
但直接与发电机联接时,其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比()。
( D )A.高5%B.低5%C.低10%D.相等3.在()情况下,不适宜用调节变压器变比的方式升高电压,这样做有可能会引起系统其它节点电压下降。
( C )A.有功充足B.有功不足C.无功不足D.无功充足4.在发电机容量允许的情况下二次调整可以实现()。
( C )A.二次调整B.一次调整C.无差调节D.有差调节5.频率的一次调整不能实现()。
( B )A.二次调整B.一次调整C.无差调节D.有差调节6.采用逆调压方式的中枢点电压,在最大负荷时较线路的额定电压()。
( D )A.高2%~5%B.相等C.高2.5%D.高5%7.系统单位调节功率K表示在计及发电机组和负荷的调节效应时,引起频率单位变化的负荷变化量。
K的数值越(),负荷增减引起的频率变化就越(),频率也就越()。
()( C )A.小小稳定B.大大稳定C.大小稳定D.大小不稳定8.把中枢点电压保持在较线路额定电压高2%-5%的数值,不必随负荷变化来调整中枢点电压,这种调压方式称为()( C )A.逆调压B.顺调压C.常调压D.以上都不对9.( B )A. AB. BC. CD. D10.( B )A. AB. BC. CD. D11.( B )A. AB. BC. CD. D12.( D )A. AB. BC. CD. D13.( A )A. AB. BC. CD. D14.( C )A. AB. BC. CD. D15.( B )A. AB. BC. CD. D16.( A )A. AB. BC. CD. D17.( C )A. AB. BC. CD. D18.( A )A. AB. BC. CD. D19.( C )A. AB. BC. C20.( C )A. AB. BC. CD. D21.( B )A. AB. BD. D22.( D )A. AB. BC. CD. D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2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电力系统中电压中枢点一般选在何处()( BCD )A.大型发电厂的低压母线B.大型发电厂的高压母线C.枢纽变电所的二次母线D.有大量地方性负荷的发电厂母线E.所有发电厂的母线2.目前电力系统采用较多的负荷静态模型有()( ABCD )A.恒功率负荷模型B.恒定阻抗负荷模型C.用电压静态特性表示的综合负荷模型D.用电压及频率静态特性表示的综合负荷模型E.恒电流负荷模型3.下列关于各序网络的说法错误的是()( CD )A.正序网络中必须引入各电源电势,在短路点还必须引入代替故障的正序电势B.组成负序网络的元件与组成正序网络的元件完全相同C.除中性点接地阻抗外电力系统各元件均应包括在正序网络中D.零序网络中通常包含发电机和负荷E.负序网络中所有的电源电势为零4.请选择下面哪些是无功电源()( ABCE )A.同步调相机B.静电电容器C.发电机D.变压器E.静止补偿器5.下列关于对称分量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CD )A.对称分量法就是把一组不对称的三相量分解成三组三相对称的分量B.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三相量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度C.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三相量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度,且与系统正常对称运行是相序相同D.零序分量三相量大小相等,方向不定,随正负序分量方向变化E.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使用该方法对在原短路点接入的一组三相不对称电势源分解成正,负,零序三组对称分量,运用叠加原理分别独立求解6.( ACDE )A. AB. BC. CD. DE. E7.( ABD )A. AB. BC. CD. DE. E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28.0分。
1.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方式下受到一个较大干扰后,系统自动恢复到原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错误)2.所谓元件的序阻抗就是指元件三相参数对称时,元件两端某一序的电压降与通过该元件同一序电流的比值。
()(正确)3.增大负荷时,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增加,频率低于初始值;负荷减小时,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减小,频率高于初始值。
适应于变化幅度小,变化周期较短的变化负荷。
这就是频率的二次调整。
()(错误)4.负荷点的残余电压如果小于其内部电势的0.8则要作为电源向系统提供冲击电流。
()(正确)5.在三种调压方式中,顺调压最难实现,常调压次之,逆调压最容易实现。
()(错误)6.派克变换就是将a, b ,c坐标系统变换成d, q, 0坐标系统。
()(正确)7.采用标幺值的优点是能够简化计算公式,缺点是没有量纲,物理概念不清楚。
()(正确)8.元件两端存在电压幅值差是传送有功功率的条件,存在电压相角差是传送无功功率的条件。
()(错误)9.提高输送功率的极限并不能提高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错误)10.在电力网中由两个方向流入的节点称为功率分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点一定在同一点上。
()(错误)11.静电电容器只能输出无功,不能吸收无功,功能上没有同步调相机好,但成本较低。
()(正确)12.逆调压的调压要求的变化趋势与实际变化相反,采用普通变压器分接头的方法一定能实现这一调压要求。
()(错误)13.无功功率的产生基本上不消耗能源,所以当无功功率沿着网络传送也基本不引起有功功率的损耗和电压损耗。
()(错误)14.改变环网中不合理不经济功率分布的一个可行办法是调整变压器变比,产生某一指定方向的循环功率来改善功率分布。
()分数: 98.0完成日期:2011年02月18日 00点18分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学生的答案,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与网络的额定电压为同一等级时,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规定比网络的额定电压高()( D )A.2%B.3%C.4%D.5%2.根据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传输功率的方向,我们规定变压器接受功率一侧的绕组为一次绕组,一次绕组的作用相当于用电设备,其额定电压与网络的额定电压()( A )A.相等B.高5%C.高10%D.视具体情况而定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A.频率的一次调整能实现无差调节B.频率的二次调整不能实现无差调节C.频率的一次调整不能实现无差调节D.频率的一、二次调整都不能实现无差调节4.中枢点的调压方式有三种()A.逆调压、顺调压和常调压B.逆调压、正调压、负调压C.正调压、负调压和常调压D.逆调压、顺调压和正调压5.在最大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低一些,但不低于线路额定电压的2.5%在最小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高一些,但不高于线路额定电压的7.5%,这中调压方式为()( B )A.逆调压B.顺调压C.常调压D.正调压6.静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方式下受到一个()后,系统自动恢复到原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 B )A.大干扰B.小干扰C.持续干扰D.以上全对7.分析系统静态稳定性常采用的方法是小干扰法。
小干扰法的分析步骤为()(1)微分方程和网络方程的线性化(2)列各元件微分方程和网络方程(3)确定或判断A矩阵特征值实部的符号,判定系统在给定运行条件下是否稳定(4)求线性化小扰动状态方程及矩阵A(5)对给定运行情况进行潮流计算,求得A矩阵各元素的值( A )A.(2)(1)(4)(5)(3)B.(2)(1)(5)(4)(3)C.(1)(2)(4)(5)(3)D.(1)(2)(5)(4)(3)8.下面哪种调压方式在系统无功不足时不适宜采用()( D )A.发电机调压B.改变线路参数C.利用并联补偿设备调压D.调节变压器分接头9.单相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哪种故障对系统稳定的危害更严重()( B )A.单相短路B.两相接地短路C.同样严重D.视具体系统而定10.加速面积()最大可能减速面积,则系统能保持暂态稳定( B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11.短路冲击电流是指()( B )A.短路电流的有效值B.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电流的瞬时值C.短路电流的瞬时值D.短路电流的平均值12.短路功率等于()( C )A.短路电流平均值同短路处正常工作电压的乘积B.短路冲击电流同短路处正常工作电压的乘积C.短路电流有效值同短路处正常工作电压的乘积D.短路电流瞬时值同短路处正常工作电压的乘积13.在制定复合序网时,两相短路可以等效为:()( D )A.正、负、零序电网串联B.正、负、零序电网并联C.正、负序电网串联D.正、负序电网并联14.( A )A. AB. BC. CD. D15.( A )A. AB. BC. CD. D16.( B )A. AB. BC. CD. D17.( D )A. AB. BC. CD. D18.( A )A. AB. BC. CD. D19.( B )A. AB. BC. CD. D20.( A )A. AB. BC. CD. D21.( A )A. AC. CD. D22.( C )A. AB. BC. CD. D23.( A )B. BC. CD. D24.( B )A. AB. BC. CD. D25.( B )A. AB. BC. CD. D26.( B )A. AB. BC. CD. D27.( A )A. AB. BC. CD. D28.( D )A. AB. BC. CD. D29.( C )A. AB. BC. CD. D30.( B )A. AB. BC. CD. D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方法有:()( ABCD )A.雅可比迭代法B.高斯-塞德尔法C.牛顿-拉夫逊法D.P-Q分解法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D )A.起始次暂态电流是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起始值B.冲击电流是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起始值C.起始次暂态电流是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D.冲击电流是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电流的瞬时值3.关于潮流计算的P-Q分解法,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D )A.P-Q分解法是对牛顿法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进行合理简化得来的B.P-Q分解法比较适用于交流高压电网C.P-Q分解法比较适用于交流低压电网D.P-Q分解法虽做了种种简化,但是计算结果的精度是不受影响的4.有关电力系统零序网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C )A.零序网络是有源网络B.零序网络是无源网络C.空载变压器不能包含在零序网络中D.中性点接地变压器能包含在零序网络中5.( ABDE )A. AB. BC. CD. DE. E三、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