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步骤与方法
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污水处理工程方案一、项目概述本污水处理工程方案适用于中小型城市或农村地区,处理能力为XX 吨/日,采用生物处理工艺,主要处理生活污水和少量工业废水。
二、污水处理工艺1.初级处理:将污水经过格栅、沉砂池等物理处理设备去除大颗粒污物和沉积物。
2.次级处理: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送入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装置,通过曝气搅拌以及好氧菌的作用,去除有机物及部分氮磷物质。
3.深度处理:将次级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送入接触氧化池,经过接触氧化和沉淀处理,去除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三、处理设备选择1.格栅:采用机械格栅进行粗大颗粒物的拦截,防止堵塞后续设备。
2.沉砂池:采用长流程沉砂池进行沉沙除砂,将重颗粒沉积物分离出来。
3.活性污泥池:采用好氧条件下的经过曝气搅拌的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装置,去除有机物。
4.接触氧化池:采用部分好氧条件下的接触氧化和沉淀处理,进一步去除COD、氨氮等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四、处理过程控制1.水质调节:根据进水水质进行适当调节,如pH值、温度等。
2.氧化还原:控制曝气搅拌过程中的溶解氧含量,维持好氧条件下的菌群生长。
3.混凝剂投加:根据进水水质情况,适当控制添加混凝剂的量。
4.污泥处理:对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干化等处理,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
五、处理效果及成本1.处理效果:经过处理后,出水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可直接排放或进行再利用。
2.成本控制:在设备选择、工艺控制等方面,采用合理经济的方法,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六、运营管理1.自动化控制: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
2.定期维护:对处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总之,这个污水处理工程方案是基于生物处理工艺,采用一系列处理设备和过程控制措施,以达到处理效果并控制成本。
通过运营管理和操作培训,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满足相关要求。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详解物理处理步骤及其原理解析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详解物理处理步骤及其原理解析污水处理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旨在将来源于工业、农业和家庭等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使其达到符合排放标准,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物理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物理处理的步骤及其原理解析。
一、概述物理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物理方法对污水中的悬浮物、沉积物和颗粒状污染物等进行分离、沉淀、过滤或吸附等处理操作,以实现初步净化的目的。
相比于化学和生物处理,物理处理过程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稳定等优势。
二、物理处理步骤物理处理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筛池预处理、沉淀池沉淀、过滤和吸附等。
1. 筛池预处理筛池是物理处理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废弃物。
在筛池中,污水通过网格或栅栏等障碍物时,会被阻挡住,从而实现初步的筛分作用。
这个过程可以去除大部分的固体颗粒,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2. 沉淀池沉淀筛池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在这一步骤中,污水中的悬浮固体会被沉降下来。
沉淀池通常是一个大型的容器,内部设计有斜板或斜管等结构,使得污水在流经沉淀池时速度减慢,悬浮物质自然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
待污泥沉积时间足够长后,可通过污泥刮板将其刮至污泥浓缩池进行后续处理。
3. 过滤过滤是物理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其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细小颗粒、悬浮物和浊度。
常用的过滤介质包括沙砾、活性炭和石英砂等。
在过滤过程中,污水通过过滤介质层,通过物理作用将污染物截留在介质中,使出水达到较高的清洁度。
4. 吸附吸附是物理处理的另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吸附剂对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色素等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净化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沸石和石墨等。
在吸附过程中,污水通过吸附剂床层时,溶解性有机物和颜色等污染物会被吸附在吸附剂上,从而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三、物理处理原理解析物理处理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筛分作用筛池预处理环节通过设置网格或栅栏等障碍物,实现对大颗粒悬浮物的阻挡和去除。
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规范

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规范
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污水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
生活污水处理厂是重要的环保设施,其工艺流程设计对于保障水质达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1. 原水预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设计首先应考虑原水的预处理工序。
通常包括大坝截污、格栅除渣、进流口调节等环节,目的是去除大颗粒杂质,减少对后续设备的损害,保证处理效果。
2. 沉砂除油
接下来是沉砂除油工艺环节,通过设置沉砂池和除油池,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油脂分离出来,进一步净化水质。
3. 好氧生化处理
好氧生化处理是生活污水处理中关键的环节之一。
在好氧地区内,通过曝气设备提供氧气,使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降解污水中的COD、BOD等有机物质,减少水体对氧气的消耗。
4. 混凝沉淀
混凝沉淀工艺用于去除废水中的胶体颗粒和胶体物质,净化水质。
通过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使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便于后续沉淀分离。
5. 好氧厌氧生物处理
好氧厌氧生物处理是提高水质净化效果的关键工艺环节。
通过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交替处理污水,有效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水质达标率。
6. 滤沙除磷
滤沙除磷是最后一个工艺环节,通过设置滤池,利用生物膜和砂粒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残存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
结语
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规范对于保障水质安全、减少对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采用先进设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确保处理效果的关键。
愿生活污水处理厂在工艺流程设计上不断提升,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废水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保工作,它的流程包括多个步骤,以确保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从而净化水质,保护环境。
首先,废水处理的第一步是预处理。
在这一步骤中,废水会经过格栅除渣、沉淀池、过滤器等设备,以去除大颗粒的杂质。
这有助于减少后续处理步骤中的污染物负荷,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
接着,废水会进入生化处理单元。
在生化处理单元中,废水会接触到生物菌群,这些细菌会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通常生化处理单元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随后,废水会接受二级处理,包括接触氧化池、曝气池、好氧处理等。
在这些处理过程中,废水会被氧化,有机污染物会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净化水质。
最后,经过以上处理的水进入深度处理单元。
在这一步骤中,通常采用化学絮凝、沉淀、过滤等工艺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胶状物、油脂和其他难降解的物质。
综上所述,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处理。
只有经过科学规划和合理操作,才能达到净化水质、保护环境的效果。
光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程

光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程1. 引言光芬顿氧化法是一种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光催化剂与过氧化氢反应产生强氧化剂羟基自由基,从而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工程的技术规程。
2.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2.1 废水特性分析在进行光芬顿氧化法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前,需要对待处理废水的特性进行分析。
包括废水的pH值、COD、BOD、悬浮物等指标的测定,并进行毒性测试等。
2.2 工艺流程设计根据废水特性分析结果,确定适用的光芬顿氧化法工艺流程。
一般包括预处理、主要反应器、沉淀池和后续处理等单元操作。
预处理可以包括调节pH值、悬浮物去除等;主要反应器是核心部分,需要确定催化剂种类和投加量;沉淀池用于固液分离;后续处理可以采用吸附或生物处理等方法。
2.3 工程设备选择根据工艺流程设计,选择适用的设备和材料。
主要包括反应器、搅拌器、沉淀池、管道、阀门等。
需要考虑设备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操作稳定性等因素。
2.4 安全与环保设计在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中,安全与环保是重要考虑因素。
需要合理设置安全阀、泄漏报警装置等设备,并确保废水处理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 废水处理工程运行管理3.1 操作规程制定制定废水处理工程的操作规程,明确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流程。
包括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控制、沉淀池清理周期等内容。
3.2 设备维护与检修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包括清洗反应器内壁、更换搅拌器叶片、检修阀门等。
3.3 废水质量监测与数据记录对废水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包括COD、BOD等指标的测定。
并记录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废水处理效果。
3.4 废水处理效果评估根据废水质量监测数据,评估废水处理效果。
包括对COD、BOD去除率的计算和分析,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4. 废水处理工程安全管理4.1 安全培训与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包括化学品的安全操作、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引言概述:废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是指导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从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的角度,介绍废水处理工程的相关内容。
一、废水处理工程的基本原理1.1 水质分析和监测:废水处理工程的第一步是对废水的水质进行分析和监测。
这包括对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废水的处理方式和工艺选择。
1.2 废水处理工艺: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详细介绍了各种废水处理工艺的原理和适合范围。
常见的废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化学处理则是利用化学药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处理;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进行降解和分解。
1.3 设备选择与设计: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还包括了废水处理设备的选择与设计。
根据废水的水质特点和处理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废水处理。
例如,根据废水中悬浮物的大小和浓度,选择合适的过滤设备;根据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和种类,选择适当的生物反应器等。
二、废水处理工程的运行与维护2.1 运行管理: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中包括了废水处理工程的运行管理要点。
这包括废水处理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运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
通过科学的运行管理,确保废水处理工程的稳定运行,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2.2 维护保养:废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对于保证废水处理工程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详细介绍了各种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和周期,包括定期清洗设备、更换易损件、检修设备等。
通过定期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3 废水处理效果评估: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还介绍了废水处理效果的评估方法。
通过对废水处理先后水质的对照分析,评估废水处理工程的效果。
如果发现处理效果不理想,可以根据技术手册中的建议进行改进和优化。
工程建设废水处理方案范本

工程建设废水处理方案范本一、前言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废水处理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废水处理是指将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合理处理,在达到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探讨一种适合的废水处理方案。
二、废水处理流程1. 废水收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废水的收集是处理工作的第一步。
通常情况下,废水产生的地点是分散的,因此需要设置适当的收集设施,将废水集中到处理设施的集中地点。
2. 废水预处理废水预处理是废水处理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油脂、悬浮物等。
常用的预处理设备有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等。
通过预处理,可以降低废水处理设施的负荷,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生化处理常用的设备有曝气池、活性污泥池等。
通过生化处理,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提高废水的排放水质。
4.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指对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满足环保部门的排放标准。
深度处理常用的设备有过滤器、膜分离设备等。
通过深度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废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5. 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为了确保废水排放后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常用的消毒设备有紫外线消毒设备、臭氧消毒设备等。
通过消毒处理,可以有效杀灭废水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保证排放后的水质安全。
三、废水处理技术选择在选择废水处理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建设规模、废水水质、运行成本等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废水处理技术: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成熟的生化处理技术,通过加入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
该技术处理效果好,适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较多的废水。
2. 膜生物反应器法膜生物反应器法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膜分离设备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颗粒物等进行分离和过滤。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用于处理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废水。
污水处理站施工方案

污水处理站施工方案1. 引言污水处理站是用于处理城市排放的废水的重要设施。
本文档旨在提供污水处理站施工的方案,包括工程概述、施工流程、材料要求等内容,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工程质量。
2. 工程概述污水处理站施工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稳定、可靠的污水处理设施,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废水处理需求。
本工程的主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污水处理站主体建筑2.安装处理设备和管道系统3.确保设备的电气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正常运行4.进行相关的土建和装修工程5.完成相关的水利和环保设施建设3. 施工流程3.1 前期准备在施工开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规划和设计。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场地,并进行场地勘察和测量。
然后,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的步骤和方法。
最后,进行材料采购和施工人员的招聘与培训。
3.2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场地清理和临时设施搭建。
清理场地是为了清除障碍物,并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临时设施搭建包括建造办公室、工棚、临时用水和电力设施等。
3.3 主体建筑施工主体建筑施工包括地基处理、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安装等工作。
在此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4 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安装阶段包括处理设备的安装、管道的布置和连接、电气设备的安装等工作。
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5 土建和装修工程土建和装修工程主要包括墙体砌筑、地面铺设、屋面施工、装修装饰等工作。
在此阶段,需要注重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的美观和实用性。
3.6 水利和环保设施建设水利和环保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外围护栏、雨水收集系统、废水排放系统等工程。
这些设施的建设需要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并确保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
4. 材料要求污水处理站施工需要使用各种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混凝土:用于主体建筑的地基处理和浇筑。
2.钢材:用于主体建筑的钢结构安装。
3.管道材料:用于处理设备和管道系统的布置和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步骤与方法概括地讲,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步骤可以分为如下三步:①设计前期工作。
②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
③施工图设计。
现将这三个步骤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设计前期工作(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包括厂内调查和厂外调查。
1.厂内调查(1)工厂概况工厂概况包括工厂生产规模、产品品种、规格、各类产品的产量、主要生产工艺、用水情况、全厂职工人数、生活污水是否流入废水处理站等。
在估计产量时,要估计今后5年内发展的可能性,有无转产或改变品种等情况,对现有废水处理或回收设备能力和状况应有确切的资料。
(2)工厂平面布置情况全厂总平面图或地形图,比例1∶500,附风玫瑰图。
(3)工厂管道布置情况全厂地下管道或明沟平面布置图,并提供管径、坡度、标高等。
若原始资料不足,可进行实测,然后确定进入废水处理站管道或明沟的最低极限标高。
(4)地质资料废水站附近建筑物情况和地质情况,主导风向,建站后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评价地质承载能力的地质资料,必要时在初步设计批准后进行地质钻探。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考虑施工单位起重、运输、材料堆放的可能。
建站后污泥应有运输车道及消防车道。
在施工前征得城建、消防部门同意。
(5)环境状况废水处理站附近城市下水道及河流状况(流量、断面、河床渗透能力),以及下游居民用水点的关系等,可分别到城建、环保、卫生防疫、水利、航道等部门走访了解。
废水处理站应尽量设置在工业企业及居民区水体的下游及该地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远离居民点。
2.厂外调查厂外调查情况复杂,调查对象应以同行业同类型或相似类型为主,有针对性地了解同类型厂的生产工艺、单位产品耗水量、废水流量及治理工艺、效益、管理的难易、投资大小、处理成本……。
进行综合评价后,进行小试、中试,确立最佳处理工艺路线。
避免对本厂水质、水量心中无数,草草选择某个方案,甚至盲目地照搬、照套,以致工程建成后,发挥不了应有效益,这种情况,在我国屡有发生,应予注意。
(二)废水水质和水量的确定水质水量调查是设计工业污水处理厂(站)时,获得较准确的设计参数的重要方法,设计水质水量参数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处理流程选择及各构筑物的大小,从而也直接与该处理系统的造价有关,所以是很重要的。
1.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可以分为实测和校测两步。
(1)实测一般说来,一个工厂企业排出的污水最后总汇集到一个或几个总排放口排到水体中,可以在总排放口设监测取样点,对该工厂或企业排出的污水取水样分析水质,并测定污水量。
测定可以选在该厂生产正常情况下进行,可以连续测定三天。
每10min取一个水样,并测定一次流量,这样可以获得昼夜水质水量的变化曲线,从而可以获得水质水量分析的各种数据。
如水质水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连续几小时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考虑到季节的变化,有条件时,最好选在用水量最大的季节测定。
(2)校测在总排放口实测的同时,对该工厂或企业各种用水部门的用水量和水质同时分别进行测定,测定水量和各种污染物浓度,然后进行物料衡算,对总排放口测得的数据进行校核。
其方法与步骤如下:①分项测定各用水排水部分的水质水量。
②计算平均流量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绘出各设备排水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根据曲线可以计算各设备的最大流量和平均流量。
最大时流量可以直接从曲线上读出,平均流量按下式计算:n1为测定次数。
各种系统的平均流量可按下式计算:n2为设备数量。
这里所谓“系统”可以是工厂的车间,也可以是n个车间组成的分排水系统,或几个工厂组成的分支排水系统。
③污水中各种污染物浓度的计算各种污染物浓度可用下式计算:式中L为污水中含有的某种污染物(如COD、BOD、SS等)的浓度(mg/L);L1、L2、…Ln为各排水点污水中含有某污染物的浓度(mg/L);n为排水点的数量;θ1、θ2、…θn为各排水点污水流量(m3/h)。
各排水点污水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系指多次分析的平均浓度,其浓度可以用下式计算:式中Ⅰ为各排水点污水中含有某污染物的平均浓度(mg/L);I1、I2、…In′,为各排水点污水中含有某污染物的各次分析值(mg/L);n′为取样分析次数。
2.设计水质水量设计水质水量的确定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上述调查资料时,可以用调查得来的最大时流量和平均水质浓度数据作为设计参数,另一种是如果没有调查数据则可参考类似厂的数据。
(三)废水处理后的设计排放标准确定不同地区由于受纳水体的功能、作用、位置等因素的不同,要求排入的废水达到一定的标准,从而使污染物总量低于其环境的最大容量。
例如,排入饮用水水源的废水就比排入灌溉水体的要求高。
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废水的排放标准。
废水的设计排放标准对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排放要求高的废水处理工艺可能就复杂,工程量就大,反之亦然。
我国制订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一般情况下可按照此排放标准进行设计。
现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内容摘录如下:1.第一类污染物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含有此类有害污染物质的污水,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符合表10-1的规定。
2.第二类污染物第二类污染物是指其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质,在排污单位排出口取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符合表10-2和表10-3的规定。
GB8978-1996还针对一些行业的具体情况规定了一些最高允许排放定额和最高允许排水量或最低允许水循环利用率,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续表序号控制项目适用范围一级标准二极标准三级标准13 磷酸盐(以P计) 一切排污单位0.5 1.0 __14 甲醛一切排污单位 1.0 2.0 5.015 苯胺类一切排污单位 1.0 2.0 5.016 硝基苯类一切排污单位 2.0 3.0 5.017 阴离子表面活合成洗涤剂工业 5.0 15 20其他排污单位 5.0 10 2018 总铜一切排污单位0.5 1.0 2.019 总锌一切排污单位 2.0 5.0 5.020 总锰合成脂肪酸工业 2.0 5.0 5.0其他排污单位 2.0 2.0 5.021 彩色显影剂电影洗片 2.0 3.0 5.022 显影剂及氧化物总量电影洗片 3.0 6.0 6.023 元素磷一切排污单位0.1 0.3 0.3 23 有机磷农药(以P计) 一切排污单位不得检出0.5 0.525 粪大肠菌群数医院①、兽医院及医疗机构含病原体污水500个/L 1000个/L 5000个/L传染病、结核病医院污水100个/L 500个/L 1000个/L 26总余氯(采用氯化消的医院)医院②、兽医院及医疗机构含有病原体污水<0.5③>3(接触时间)≥1h)>2(接触时间)≥1h)注:其他排污单位:指除在该控制项目中所列行业以外的一切排污单位。
(四)实验室规模试验初步工艺设计的科学依据是实验室规模的试验,藉此获取处理工艺设计参数,从而选定处理方案,因此,实验室研究的深入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的精度与质量。
实验室规模试验包括水质、水量的测定、设计参数的获取和废水处理方案的优选。
废水处理方法从作用原理上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
要根据废水处理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制定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
由于废水成分复杂,处理一种废水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组合,形成一个处理流程,才能达到处理要求。
在流程组合时,往往采用先易后难,先粗后细的原则。
废水中易于去除的污染物质先进行处理,同一种污染物,先用简易方法降低浓度,然后再进一步精细处理。
例如焦化厂含酚、含氰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0-1所示。
从图10-1可以看到,高浓度含酚废水先经萃取法进行回收,但因经回收后的废水尚含有相当量的酚,所以要彻底消除有害物质,应与低浓度含酚废水一起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处理,然后控制一定浓度进入曝气池,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来代谢酚。
另外还可以见到一种工业废水往往含有几种有毒有害废水,在焦化废水中尚含有氰化物,生物膜中的微生物能把低浓度的氰离子降解了,因此对于含氰含酚废水处理系统可以采用塔式生物滤池串联活性污泥的二段生物处理法。
对于某种废水来说,采用怎样的治理工艺或有哪几种方法联合使用,应根据废水的水质、水量,排入水体的影响、回收经济价值、排放标准,处理方法的特点及技术经济效果等多方面因素,通过调查、分析、比较及实验室试验研究结果才能决定,调查研究及实验室的小试是确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重要途径。
下面举例说明通过实验室小试获得废水处理工艺参数的过程。
有一股石化废水,其水质为COD 5200mg/L,BOD53160mg/L,乳化油90mg/L,挥发酚760mg/L,pH值7.5~8.5,硫化物46mg/L。
根据废水的性质,以及国内外一般的处理方法,拟采用先厌氧后好氧(即A/O)的处理方法,现在进行实验室试验,确定其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和工艺参数。
1.试验的工艺流程和主要实验装置试验工艺流程如图10-2所示。
废水由配水箱用泵提升到高位水箱,然后重力流入UASB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出水进入曝气池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曝气池出水经过沉淀后排出,组成A/O生物处理系统。
UASB反应器由直径200mm的塑料管和有机玻璃管制作,反应区容积为65.5L,沉淀区容积为23L,用热水循环间接加热,控制反应区温度为35℃±2℃。
曝气沉淀池采用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塑料板制作,其中曝气区容积为4L,沉淀区容积为3L。
2.试验的启动和运行厌氧生物处理的接种污泥取自某污水处理厂中温厌氧消化池排出液。
采用连续进水方式驯化污泥。
驯化过程中逐渐加大废水的比例,最后完全进入废水。
好氧生物处理的接种污泥取自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混合液,好氧接种污泥中有累枝虫、钟虫、轮虫等微型生物,加入厌氧出水进行培养驯化,并逐渐提高厌氧出水的比例,12d后镜检发现,驯化污泥中的微生物已逐渐活跃,活性提高很快,表明活性污泥已基本驯化成熟。
这样整个系统可以进入试验阶段。
3.试验结果(1)厌氧系统容积负荷(Fr)与COD、油去除率的关系见图10-3。
当容积负荷小于3kgCOD /m3·d时,油和COD的去除率在90%以上,当容积负荷大于 5.5kgCOD/m3·d时,COD、油的去除率降至80%以下。
(2)厌氧系统水力停留时间(HRT)与COD、油去除率的关系见图10-4。
当水力停留时间在15h~20h,COD、油的去除率小于75%,当HRT大于24h,其去除率都在80%以上。
(3)厌氧系统在水力停留时间24h,容积负荷5.20kgCOD/m3·d,污泥浓度60g/L时,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其平均处理效果见表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