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上机实验-代码及截图

合集下载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崔巍书后上机实验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崔巍书后上机实验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理解SQL Server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和维护方法。

二、实验内容:在SQL Server环境下建立数据库和维护数据库。

三、程序源代码:--1CREATE DATABASE test1ON(NAME=test1_dat,FILENAME='f:\DB\data\test1dat.mdf',SIZE= 10,MAXSIZE= 50,FILEGROWTH= 5 )LOG ON(NAME=order_log,FILENAME='f:\DB\data\test1log.ldf',SIZE= 5MB,MAXSIZE= 25MB,FILEGROWTH= 5MB)--2create database test2onprimary(name=test2_dat1,filename='f:\DB\data\test2dat1.mdf'),(name=test2_dat2,filename='f:\DB\data\test2dat2.ndf'),(name=test2_dat3,filename='f:\DB\data\test2dat3.ndf')log on(name=test2_log1,filename='f:\DB\data\test2log1.ldf'),(name=test2_log2,filename='f:\DB\data\test2log2.ldf')--3create database test3onprimary(name=test3_dat1,filename='f:\DB\data\test3dat1.mdf'),(name=test3_dat2,filename='f:\DB\data\test3dat2.mdf'),filegroupg2(name=test3_dat3,filename='d:\DB\data\test3dat3.ndf'),(name=test3_dat4,filename='d:\DB\data\test3dat4.ndf'),filegroupg3(name=test3_dat5,filename='e:\DB\data\test3dat5.ndf'),(name=test3_dat6,filename='e:\DB\data\test3dat6.ndf')log on(name=test3_log,filename='f:\DB\data\test3log.ldf')--4alter database test1add file(name=test1new_dat,filename='f:\DB\data\test1newdat.ndf',size=5MB)--5alter database test1modify file(name=test1_dat,size=15MB)--6dropdatabasetest3四、实验数据、结果分析:若没有指定size,则默认为1MB,没有指定Maxsize,文件可以增长到磁盘满为止,没有指定Filegrowth,则默认为10%。

数据库原理上机实验代码及截图

数据库原理上机实验代码及截图

- 《数据库原理》上机实验报告2017年11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熟练使用SQL定义子语言、操纵子语言命令语句●掌握关系模型上的完整性约束机制●掌握一定的数据库管理技术●能完成简单的数据库应用开发二、实验容1、实验一到实验十七(一)数据定义子语言实验(2学时)实验1:利用SQL语句创建Employee数据库代码如下:create database Employee;运行结果:实验2:利用SQL语句在Employee数据库中创建人员表person、月薪表salary及部门表dept, 暂不定义外键约束。

要求:按表1、表达、表3中的字段说明创建表1 person表结构表2 salary表结构表3 dept表结构代码如下:create table person(P_no char(6) not null primary key,P_name varchar(10) not null,Sex char(2) not null,Birthdate datetime null,Prof varchar(10) null,Deptno char(4) not null);create table salary(P_no char(6) not null primary key,Base dec(5) null,Bonus dec(5) null,Fact dec(5) null,Month int not null);create table dept(Deptno char(4) not null primary key,Dname varchar(10) not null);运行结果:(二)数据操纵子语言实验(4学时)实验3:利用SQL语句向表person、salary和dept中插入数据。

要求:按表4、表5、表6中的数据插入。

表4 表person中的数据P_no P_name Sex BirthDate Prof Deptno 000001 王云男1973-4-7 中级0001 000002 志文男1975-2-14 中级0001代码如下:insert into person (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Deptno) values ('000001','王云','男','1973-4-7','中级','0001')insert into person (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Deptno) values ('000002','志文','男','1975-2-14','中级','0001')insert into person (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Deptno) values ('000003','浩然','男','1970-8-25','高级','0002')insert into person (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Deptno) values ('000004','廖小玲','女','1979-8-6','初级','0002')insert into person (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Deptno) values ('000005','梁玉琼','女','1970-8-25','中级','0003')insert into person (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Deptno) values ('000006','罗向东','男','1979-5-11','初级','0003')insert into person (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Deptno) values ('000007','尚家庆','男','1963-7-14','高级','0003')运行结果:表5 表salary中的数据P_no Base Bonus Fact S_month 000001 2100 300 1000002 1800 300 1000003 2800 280 1000004 2500 250 1000005 2300 275 1000006 1750 130 1000007 2400 210 1代码如下:insert into salary (P_no,Base,Bonus,Fact,Month) values ('000001',2100,300,2100+300,1) insert into salary (P_no,Base,Bonus,Fact,Month) values ('000002',1800,300,1800+300,1) insert into salary (P_no,Base,Bonus,Fact,Month) values ('000003',2800,280,2800+280,1) insert into salary (P_no,Base,Bonus,Fact,Month) values ('000004',2500,250,2500+500,1) insert into salary (P_no,Base,Bonus,Fact,Month) values ('000005',2300,275,2300+275,1) insert into salary (P_no,Base,Bonus,Fact,Month) values ('000006',1750,130,1750+130,1) insert into salary (P_no,Base,Bonus,Fact,Month) values ('000007',2400,210,2400+210,1)运行结果:表6 表dept中的数据Deptno Dname0001 人事部0002 财务部0003 市场部代码如下:insert into dept (Deptno,Dname) values ('0001','人事部')insert into dept (Deptno,Dname) values ('0002','财务部')insert into dept (Deptno,Dname) values ('0003','市场部')运行结果:实验4:(1)利用SQL语句修改表中的数据。

数据库实验二,实验三代码和截图

数据库实验二,实验三代码和截图

数据库原理上机实验报告数据库实验报告2.1 实验目的通过实习了解掌握数据库和数据表的两种创建方式: 1)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提供的管理界面完成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创建;2)通过SQL 语言完成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创建。

2.2 实验平台1. 操作系统:Windows 7、WindowsXP、Windows Server2003/2008。

2. 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Oracle 或SQL Server 或MySQL 中的一种数据管理管理系统软件。

2.3 实验内容1.采用SQL Server 的Management Studio,或者Oracle 的控制台,或者MySQL 的Workbench 建立一个数据库University,其中包括6 个数据表:a)系的信息表Department(Dno,Dname,Daddress);b) 学生信息表Student(Sno, Sname, Ssex, Sage, Dno);c) 教师信息表Teacher (Tno, Tname, Ttitle, Dno);d) 课程信息表Course (Cno, Cname, Cpno, Ccredit);e) 学生选课表SC(Sno,Cno,Grade);f) 教师授课表TC(Tno,Cno,Site)。

上面加有下划线的为该表的关键码,Dno 表示系的编号,Dname 表示系名,Daddress 表示系所在的办公地址;Sno 表示学号,Sname 为学生姓名,Ssex 为学生性别,Sage 学生年龄;Tno 表示教师编号,也即职工号,Tname 表示教师姓名,Ttitle 表示教师职称;Cno 表示课程编号,Cname 表示课程名称,Cpno 先导课程编号,Ccredit 课程学分;Grade 表示每个学生的每一门课的成绩;Site 表示授课地点。

代码:/*系的信息表Department(Dno,Dname,Daddress)*/create table Department(Dno number(10),Dname varchar2(50),Daddress varchar2(50),primary key (Dno));/*学生信息表Student(Sno, Sname, Ssex, Sage, Dno)*/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11) ,Sname varchar2 (50),Ssex char(2),Sage number(10) ,Dno number(10),primary key (Sno),foreign key (Dno) references Department(Dno));/*教师信息表Teacher (Tno, Tname, Ttitle, Dno)*/create table Teacher(Tno number(10) primary key,Tname varchar2 (50),Ttitle varchar2 (50),Dno number(10) ,foreign key (Dno) references Department(Dno));/*课程信息表Course (Cno, Cname, Cpno, Ccredit)*/ create table Course(Cno number(10) primary key ,Cname varchar2 (50),Cpno number(10) ,CCredit number(10),foreign key(Cpno) references Course(Cno));/*学生选课表SC(Sno,Cno,Grade)*/create table SC(Sno char(11),Cno number(10),Grade number(10),primary key(Sno, Cno),foreign key(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foreign key (Cno) references Course(Cno) );/*教师授课表TC(Tno,Cno,Site)*/ create table TC(Tno number(10) ,Cno number(10),Site varchar2(50),primary key (Tno,Cno),foreign key(Tno) references Teacher(Tno), foreign key (Cno) references Course(Cno) );2.采用SQL 语言删除步骤1 中建立的数据表和数据库;代码:drop table SC;drop table TC;drop table Course;drop table Teacher;drop table Student;drop table Department;3.采用SQL 语言建立数据库DB 和其中的6 个数据4.采用SQL 语句为Student 表的Sname 建立唯一索引。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源代码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源代码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源代码栈的应用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逆序输出所输入的数实验代码://stack.h,头文件class stack{public:stack();bool empty()const;bool full()const;error_code gettop(elementtype &x)const;error_code push(const elementtype x);error_code pop();private:int count;elementtype data[maxlen];};stack::stack(){count=0;}bool stack::empty()const{return count==0;}bool stack::full()const{return count==maxlen;}error_code stack::gettop(elementtype &x)const{if(empty())return underflow;else{x=data[count-1];return success;}}error_code stack::push(const elementtype x){if(full())return overflow;data[count]=x;count++;return success;}error_code stack::pop(){if(empty())return underflow;count--;return success;}//主程序#include<iostream.h>enum error_code{overflow,underflow,success};typedef int elementtype;const int maxlen=20;#include"stack.h"void read_write() //逆序输出所输入的数{stack s;int i;int n,x;cout<<"please input num int n:";cin>>n;for(i=1;i<=n;i++){cout<<"please input a num:";cin>>x;s.push(x);}while(!s.empty()){s.gettop(x);cout<<x<<" ";s.pop();}cout<<endl;}void Dec_to_Ocx(int n) //十进制转换为八进制{stack s1;int mod,x;while(n!=0){mod=n%8;s1.push(mod);n=n/8;}cout<<"the ocx of the dec is:";while(!s1.empty()){s1.gettop(x);cout<<x;s1.pop();}cout<<endl;}void main(){int n;// read_write();cout<<"please input a dec:";cin>>n;Dec_to_Ocx(n);}队列的应用打印n行杨辉三角实验代码://queue.hclass queue{public:queue(){count=0;front=rear=0;}bool empty(){return count==0;}bool full(){return count==maxlen-1;}error_code get_front(elementtype &x){if(empty())return underflow;x=data[(front+1)%maxlen];return success;}error_code append(const elementtype x){if(full())return overflow;rear=(rear+1)%maxlen;data[rear]=x;count++;return success;}error_code serve(){if(empty())return underflow;front=(front+1)%maxlen;count--;return success;}private:int count;int front;int rear;int data[maxlen];};//主程序#include<iostream.h>enum error_code{overflow,underflow,success};typedef int elementtype;const int maxlen=20;#include"queue.h"void out_number(int n) //打印前n行的杨辉三角{int s1,s2;int i;int j;int k;queue q;for(i=1;i<=(n-1)*2;i++)cout<<" ";cout<<"1 "<<endl;q.append(1);for(i=2;i<=n;i++){s1=0;for(k=1;k<=(n-i)*2;k++)cout<<" ";for(j=1;j<=i-1;j++){q.get_front(s2);q.serve();cout<<s1+s2<<" ";q.append(s1+s2);s1=s2;}cout<<"1 "<<endl;q.append(1);}}void main(){int n;cout<<"please input n:";cin>>n;out_number(n);}单链表实验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理解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数据库系统原理上机实验报告(样例)

数据库系统原理上机实验报告(样例)

《数据库系统原理》上机实验一.实验目的围绕数据库设计和上机编程实践这两方面工作进行,通过对某种数据库产品及开发工具(Access,SQL Server,Oracle,VFP,PB,VB,VC,Delphi等)的熟悉和了解,对于给出的一个具体问题,首先通过对其综合分析,进行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关系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使其达到3NF或BCNF模式,然后进行在RDBMS下的设计和各个具体功能模块的编程,要求调试、测试成功,最后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二.实验内容对于给出的一个现实世界的实际应用项目,在正确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完成以下任务:1、用ER图方法设计概念数据库;2、用关系规范化方法设计数据库逻辑模型;3、用VFP(或任何一种关系型数据库产品)建立关系数据库;4、用PB(VFP, VB, VC,Delphi等)操纵数据库;5、用WEB数据库开发工具如JSP、ASP、操纵Web数据库(可选择)。

6、编制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三.实验过程实验一:概念数据库及逻辑数据库的设计,进一步熟悉VFP等编程语言,完成数据库的建立、数据的录入(至少5个记录,要求数据要典型)(一)问题的描述:一个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要求提供下述服务:1)可随时查询书库中现有书籍的品种、数量与存放位置。

所有各类书籍均可由书号唯一标识。

2)可随时查询书籍借还情况。

包括借书人单位、姓名、借书证号、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

我们约定:任何人可借多种书。

任何一种书可为多个人所借。

借书证号具有惟一性。

3)当需要时,可通过数据库中保存的出版社的电报编号、电话、邮编及地址等信息向有关书籍的出版社增购有关书籍。

我们约定,一个出版社可出版多种书籍,同一本书仅为一个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名具有唯一性。

(二)概念模型:满足上述需求的E-R图:(三)关系数据库模型:定义如下基本表:1)借书人(借书证号,姓名,单位)借书证号:读者编号,长度为4的字符型,要求唯一、非空姓名:读者姓名,长度为10的字符型单位:读者地址,长度为20的字符型2)图书(书号,书名,数量,位置,出版社名)书号:图书编号,长度为4的字符型,要求唯一、非空书名:图书书名,长度为20的字符型出版社名:出版社,长度为20的字符型,默认为’河北工业大学’作者:图书作者,长度为10的字符型价格:书价,带两位小数三位整数的数值型,要求大于0,并给出出错提示3)借阅(借书证号,书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借书证号:读者编号,类型与借书人中的一致书号:图书编号,类型与图书中的一致借书日期:借阅日期,日期型,默认填写当天日期(提示:获取当前日期的函数为DATE())4)出版社(出版社名,电报,电话,邮编,地址)……(四)数据库的建立与记录的录入:1)VFP提供的开发环境:(练习基本操作)2)数据库操作:创建数据库:文件→新建→数据库→新建文件→输入库名和保存位置→建库(建立以上各表)关闭、打开、修改数据库:……往库中加入、删除表,表的修改:……3)组织数据入库:直接往数据库中录入:……通过自己开发的数据录入子系统录入:…………实验二:完成系统总体功能模块设计,利用VFP等操纵数据库,包括编程序设计一个人机交互界面,使之具有插入、修改、删除、查询等基本模块,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完成数据库的维护,包括权限设置、用户管理、系统维护、报表输出、数据库备份、恢复等功能。

《数据库系统原理》上机实验

《数据库系统原理》上机实验

计算机网络专业《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内容(一)实验目的本课程的实验采用MS SQL Server 。

通过上机实践,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数据库技术,并达到应用的目的,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实验要求本实验必须亲自操作,按要求认真填写实验纪录,在考实前完成。

应考者需提交实验报告后,方可参加实验践环节考实。

(三)实验大纲实验一:熟悉MS SQL Server实验要求:自行操作MS SQL Server 7.0的菜单、界面,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写出MS SQL Server程序组下,所包括的应用程序清单。

实验纪录:写出MS SQL Server程序组下,所包括的应用程序清单。

实验二:完成数据库设计,创建数据库实验要求: 创建名Students的数据库。

学会数据库的创建方法。

实验纪录:创建名Students数据库的上机操作步骤。

实验三: 完成表的设计实验要求: ①建立导师情况表(Professor_table),表结构如下:实验要求:②建立研究生情况表(Student_table),表结构如下:实验四:熟练掌握INSERT命令的使用实验要求①:用INSERT命令,将表3的数据插入到相应的数据表中。

表3 研究生表实验要求②:用INSERT命令,将表4的数据插入到相应的数据表中。

表4 导师表实验五:熟练掌握UPDATE、DELETE等命令的使用实验要求①:用UPDATE命令修改表中的数据。

将学号为“953011”学生的导师编号改为“103”、研究方向改为“商业经济”。

实验纪录:修改数据的操作命令步骤,及用SELECT查询其结果。

实验要求②:用DELETE命令删除研究生表中93年9月1日入学的所有研究生。

实验纪录:删除数据的操作命令步骤,及用SELECT查询其结果。

实验要求③:用SELECT命令查询研究生表中,1994年8月15日入学、且导师编号为“105”;或者导师编号为“101”的研究生姓名。

实验纪录:用SELECT查询其结果的操作命令步骤。

SQL数据库系统实验报告(含代码、截图)

SQL数据库系统实验报告(含代码、截图)

设有一学籍管理系统,其数据库名为“EDUC”。

初始大小为 10MB,最大为5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5%比例增长;日志文件初始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

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为“student_data”, 物理文件名为“student_data.mdf,存放路径为“E:\sql_data”(注意:此文件名必须已经建立的前提下才可以此操作)。

日志文件的逻辑文件名为“student_log”, 物理文件名为“student_log.ldf”,存放路径为“E:\sql_data”。

四.实验步骤1.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简称SSMS)创建数据库。

(1)启动SSMS在开始菜单中:所有程序-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单击“连接”按钮,便可以进入【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

如果身份验证选择的是“混合模式”,则要输入sa的密码。

(2)建立数据库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建立上述数据库EDUC。

在数据库节点上右击选择新建。

同时建立一个同样属性的数据库EDUC1。

2. 使用向导删除上面建立的数据库。

用SSMS删除建立的数据库EDUC。

3、数据库的分离将刚建好的数据库分离出来,即点击新建的EDUC——任务——分离,将删除连接和更新打一个钩,然后点击确定。

如图所示:4、数据分离出来之后可以附加进去。

即右击数据库——附加——点击添加按钮,找到数据库文件.mdf所存放的路径,然后点击确定,即可以将我们刚所创建的文件添加回去。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熟悉了SQL Server 中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环境,了解了SQL Server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掌握使用向导创建和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加深了对数据库的认识和理解。

数据库实验报告(7个实验完整附截图)

数据库实验报告(7个实验完整附截图)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姓名: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2012 级学号:指导教师:***2014 年5月18 日实验项目列表实验一:数据库的定义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MySQL Server 6.0 服务器的安装过程和方法;2、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T-SQL、SQL Server Enterpriser Manager Server 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Query Analyzer,接收T-SQL 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实验环境:硬件:PC机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MySQL Server 6.0 和Navicat for MySQL 9.0三、实验内容和原理:1、安装MySQL以及相应的GUI工具2、用SQL命令,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基本表:学生Student(学号Sno,姓名Sname,年龄Sage,性别Ssex,所在系Sdept);课程Course(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先行课Cpno,学分Ccredit);选课SC(学号Sno,课程号Cno,成绩Grade);要求:1) 用SQL命令建库、建表和建立表间联系。

2) 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3) 定义必要的索引、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四、实验步骤:1、运行Navicat for MySQL,然后进行数据库连接,进入到GUI界面;2、利用图形界面建立基础表:student 表的信息:course表的信息:sc表的信息:字段名类型长度约束条件Sno varchar9非空、主键、与student表中Sno外键关联,级联删除Cno varchar 4Grade smallint6非空、主键、与course表中Cno外键关联(1)连接数据库,在 localhost 中点击鼠标右键(如图1所示),点击“新建数据库”,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数据库名称(如图2所示),然后单击“确定”,就完成了数据库的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上机实验报告2017年11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熟练使用SQL定义子语言、操纵子语言命令语句●掌握关系模型上的完整性约束机制●掌握一定的数据库管理技术●能完成简单的数据库应用开发二、实验内容1、实验一到实验十七(一)数据定义子语言实验(2学时)实验1:利用SQL语句创建Employee数据库代码如下:create database Employee;运行结果:实验2:利用SQL语句在Employee数据库中创建人员表person、月薪表salary及部门表dept, 暂不定义外键约束。

要求:按表1、表达、表3中的字段说明创建表1 person表结构表2 salary表结构表3 dept表结构代码如下:create table person(P_no char(6) not null primary key,P_name varchar(10) not null,Sex char(2) not null,Birthdate datetime null,Prof varchar(10) null,Deptno char(4) not null);create table salary(P_no char(6) not null primary key,Base dec(5) null,Bonus dec(5) null,Fact dec(5) null,Month int not null);create table dept(Deptno char(4) not null primary key,Dname varchar(10) not null);运行结果:(二)数据操纵子语言实验(4学时)实验3:利用SQL语句向表person、salary和dept中插入数据。

要求:按表4、表5、表6中的数据插入。

表4 表person中的数据P_no P_name Sex BirthDate Prof Deptno 000001王云男1973-4-7中级0001 000002谢志文男1975-2-14中级0001 000003李浩然男1970-8-25高级0002 000004廖小玲女1979-8-6初级0002 000005梁玉琼女1970-8-25中级0003 000006罗向东男1979-5-11初级0003 000007肖家庆男1963-7-14高级0003 000007肖家庆男1963-7-14高级0003代码如下:insert into person (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Deptno) values ('000001','王云','男','1973-4-7','中级','0001')insert into person (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Deptno) values ('000002','谢志文','男','1975-2-14','中级','0001')insert into person (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Deptno) values ('000003','李浩然','男','1970-8-25','高级','0002')insert into person (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Deptno) values ('000004','廖小玲','女','1979-8-6','初级','0002')insert into person (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Deptno) values ('000005','梁玉琼','女','1970-8-25','中级','0003')insert into person (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Deptno) values ('000006','罗向东','男','1979-5-11','初级','0003')insert into person (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Deptno) values ('000007','尚家庆','男','1963-7-14','高级','0003')运行结果:表5 表salary中的数据P_no Base Bonus Fact S_month 00000121003001000002180030010000032800280100000425002501 00000523002751 00000617501301 00000724002101代码如下:insert into salary (P_no,Base,Bonus,Fact,Month) values ('000001',2100,300,2100+300,1) insert into salary (P_no,Base,Bonus,Fact,Month) values ('000002',1800,300,1800+300,1) insert into salary (P_no,Base,Bonus,Fact,Month) values ('000003',2800,280,2800+280,1) insert into salary (P_no,Base,Bonus,Fact,Month) values ('000004',2500,250,2500+500,1) insert into salary (P_no,Base,Bonus,Fact,Month) values ('000005',2300,275,2300+275,1) insert into salary (P_no,Base,Bonus,Fact,Month) values ('000006',1750,130,1750+130,1) insert into salary (P_no,Base,Bonus,Fact,Month) values ('000007',2400,210,2400+210,1)运行结果:表6 表dept中的数据Deptno Dname0001人事部0002财务部0003市场部代码如下:insert into dept (Deptno,Dname) values ('0001','人事部')insert into dept (Deptno,Dname) values ('0002','财务部')insert into dept (Deptno,Dname) values ('0003','市场部')运行结果:实验4:(1)利用SQL语句修改表中的数据。

要求:将salary表中工号为000006的员工工资增加为1800元,奖金增加为160元。

代码如下:update salaryset Base=1800,Bonus=160,Fact=1800+160where P_no='000006'运行结果:(2)利用SQL语句删除表中的数据。

要求:删除 salary表中工号为000007的员工数据。

代码如下:deletefrom salarywhere P_no='000007'(3)利用SQL语句查询person表中的所有数据。

代码如下:select *from person运行结果:实验5:(1)创建视图要求:创建员工视图PersonView,包含员工的所有信息,并调用视图代码如下:create view PersonView asselectperson.P_no,P_name,Sex,Birthdate,Prof,person.Deptno,Base,Bonus,Fact,Month,Dnam efrom person,salary,deptwhere person.Deptno=dept.Deptno and salary.P_no=person.P_noselect * from PersonView运行结果:(2)删除视图要求:将视图PersonView删除代码如下:drop view PersonView运行结果:实验6:条件查询要求:(1)查询person表中所有不重复的职称。

(2)查询person表中职称为中级的所有员工数据。

(3)查询person表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男员工信息。

(4)查询person表中姓名为王云、谢志文、罗向东的员工数据。

代码及运行结果如下:(1)select distinct Prof from person(2)select * from person where Prof='中级'(3)select * from person where Prof='高级' and Sex='男'(4)select * from person where P_name in ('王云','谢志文','罗向东')实验7:使用ORDER BY排序要求:利用SQL语句将工号在000003和000006之间的员工的月收入按实发工资升序排序。

代码如下:select * from salary where P_no between '000003' and '000006' order by Fact asc运行结果:实验8:利用SQL语句查询各部门的实发工资总数。

代码如下:select dept.Dname,sum(Fact) as "部门实发工资总数"from person,salary,deptwhere person.Deptno=dept.Deptno and salary.P_no=person.P_nogroup by dept.Dname运行结果:实验9:利用SQL语句查询人事部所有员工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