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源第一次作业
浙江大学现代电源第二次小作业

《现代电源》第二次课程作业浙江大学姓名 xxxx 学号 xxxxxx联系方式 1xxxx专业班级xxxx《现代电源》第二次课程作业1.通信系统对于电源有哪些需求? (3)2.通信电源的基本结构? (4)3. 航空、航天系统对于现代先进电源有哪些特殊需求?航空航天电源系统对现代先进电源有哪些特殊要求? (5)4.为什么需要不间断电源? (6)5.不间断电源的基本原理? (7)1.通信系统对于电源有哪些需求?由于通信行业的性质和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保证通信系可靠稳定的工作,通信设备和系统对供电电源的组成和性能在多方面提出了高的要求。
(1)不间断供电在通信系统中,哪怕是极短暂的瞬间停电,也导致通话电话全部中断;瞬间的电压跌落或者停电,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这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而且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在电话不通的时间里,火警、匪警、医疗急救等信息全部中断,很有可能造成社会动乱。
另一方面,由于通信系统的复杂性,其停电恢复时间较长。
因此通信系统要求电源可以不间断供电。
(2)输出电压稳定、可靠现代通信设备大量采用高性能的集成电路,其对供电电压的精度、纹波以及瞬态都有严格的要求,甚至包括启动时序等。
因此相应的电源系统中存在蓄电池系统,蓄电池的寿命以及可靠性与输出电压、电流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通信系统的供电电压稳定、可靠。
另一方面,通信设备具有地域分布广,应用环境差别大等特点,相应地,通信设备供电的电源系统也应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范围内能正常工作、而且有故障率低、寿命长等适应系统正常工作的特点。
(3)电磁污染小、杂音小电源质量影响通信品质,如语音通信杂音,图像条纹干扰,数字通信的误码率等等,因此通信电源设备的电磁干扰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电源系统必须不影响电网供电质量(绿化),要求输入功率因数高、输入谐波电流小、输入冲击电流小。
(4)高效、高功率密度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通信电源还应满足温升小,可靠性高,体积适当小巧,重量轻。
继电保护及课程设计-第一次作业

继电保护及课程设计四、主观题(共26道小题)32.继电保护的选择性是指继电保护动作时,只能把故障元件从系统中切除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33.电力系统切除故障的时间包括时间和的时间。
参考答案:电力系统切除故障的时间包括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的时间。
34.继电保护装置一般是由、和组成。
参考答案:继电保护装置一般是由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和执行输出元件组成。
35.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整定,其灵敏性通常用表示。
参考答案: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其灵敏性通常用保护范围的大小表示。
36.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分布主要取决于变压器接地中性点的和。
参考答案: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分布主要取决于变压器接地中性点的数目和分布。
37.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可继续运行,故保护一般作用于。
参考答案: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故保护一般作用于发信号。
38.距离保护是反应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的一种保护。
参考答案: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
39. I、II、III段阻抗元件中,段元件可不考虑受振荡的影响,其原因是。
参考答案:I、II、III段阻抗元件中, III 段元件可不考虑受振荡的影响,其原因是靠时间整定躲过振荡周期。
40.纵联保护的通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和。
参考答案:纵联保护的通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电力线载波、微波、光纤和导引线。
41.高频保护通道传送的信号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信号、信号、信号三类。
参考答案:高频保护通道传送的信号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闭锁信号、允许信号、跳闸信号三类。
42.变压器故障的主要类型有:各相绕组之间发生的,单相绕组部分线匝之间发生的,单相绕组或引出线通过外壳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等。
参考答案:变压器故障的主要类型有:各相绕组之间发生的相间短路,单相绕组部分线匝之间发生的匝间短路,单相绕组或引出线通过外壳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等。
《电工电子技术》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1:[填空题]6、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适用于( )电压。
7、一阶电路时间常数τ越大,则电压或电流达到稳态所需要的时间越( )。
8、一个正弦量三要素包括:频率、幅值和( )。
9、电容的容抗与频率成( )比。
10、在纯电感元件交流电路中,在相位上电压比电流( )90︒。
参考答案:6、回路7、长8、初相位9、反10、超前2:[单选题]2、A:1AB:0AC:2AD:-6A参考答案:D3:[单选题]8、A:-jB:+jC:0参考答案:B4:[单选题]9、在下列单一参数元件的交流电路中,不会产生的无功功率的是( )。
A:纯电阻B:纯电感C:纯电容参考答案:A5:[判断题]1、电压的方向规定为由高电位("+”极性)端指向低电位("-”极性)端,即为电位降低的方向。
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2、无论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选得如何,欧姆定律U=IR式子前均为正号。
参考答案:错误7:[判断题]3、一个电路中,功率不一定平衡。
参考答案:错误8:[判断题]4、给电感性负载串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参考答案:错误9:[判断题]5、某RLC串联电路发生了谐振,L或C上的电压大于电源电压。
参考答案:正确10:[单选题]1、在图1中,U AB=()V图1A:1B:0C:2D:-1参考答案:B11:[填空题]1、电力系统电路的作用是实现( )的传输和转换。
2、为了分析与计算电路方便,常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 )方向。
3、若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不相同,P=UI为正值,该元件是( )。
4、在一定电压下电源输出的功率和电流决定于( )的大小。
5、若电源的开路电压为12V,其短路电流为30A,则该电源的内阻为( )Ω。
参考答案:1、电能2、参考3、电源4、负载5、0.412:[单选题]10、下列问题不是由功率因数低引起的是( )。
A:发电设备的容量不能充分利用B:增加线路和发电机绕组的功率损耗C:电压不稳定参考答案:C13:[单选题]11、给某电感性负载并联电容以提高功率因数,是指( )。
现代电视原理答案 _姜秀华

《现代电视原理》姜秀华部分习题解答注:网络资料整理,木有图,仅能满足部分需求。
第一章作业答案上p16-174, 根据:V (λ)=P(555)/ P(λ) 则P(λ)=P(555)/ V(λ)又根据:k (λ)=1/ P(λ)则k (420) / k (555)=V(555) / V(420)=1 / 0.004=250即λ=420nm紫光的幅射功率应为λ=555nm黄绿光的250倍.6,亮度层次n,对比度C,最小灵敏度阈δ=0.05根据n=(2.3/ δ)lgC计算出20与33之间的对比度:C=1.65;亮度层次:n=1033与51之间的对比度:C=1.54;亮度层次:n=8.651与73之间的对比度:C=1.44;亮度层次:n=7.373与100之间的对比度:C=1.3;亮度层次:n=5.2可见,20与33之间可分辩的亮度层次最多.8,原景物对比度为:C=Bmax/Bmin=9000/300=30,根据n=(2.3/ δ)lgC, 取最小灵敏度阈δ=0.05,则n=68;再根据C=30,求出重现图像的Bmin,Bmin= Bmax/C=95.3/30=3.18因此有环境光后,重现图像对比度为:C=(Bmax+Bφ)/(Bmin+ Bφ)= (95.3+5)/( 3.18+5)=12.26n=(2.3/ δ)lgC=509, 当有光脉冲刺激人眼时,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具有一定的滞后,这种效应称为视觉惰性.在荧光屏上,电视图像是数十万个象素按一定顺序轮流发光形成的,人们看到的则是每幅完整的画面在整体发光,这即是视觉惰性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电视图像是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以每秒多于25幅的重复频率轮幅映现在荧光屏上的,而人们会获得一幅连续画面的印象感觉,这也是视觉惰性作用的结果.11,根据电视屏幕的临界闪烁频率经验公式:fc=9.6lg(Bmax-Bmin)+26.6(HZ)将Bmax=200,Bmin=5代入,得出:fc=48.5 HZ > 45.8 HZ ,可见没有闪烁感觉.14,运动物体在两幅画面上的距离为:d = 0.1/20 = 0.005(m)可以求出运动物体对人眼的张角为:θ= 3438d / L = 3438×0.005/2 = 8.6'> 7.5'故运动物体呈现的是跳跃式运动.19,因为θ= 3438d / L=1.5',所以d = 1.5L/3438,又因为L/h=4,则人眼在垂直方向上能分辨的黑白相间的线数为:h/d = h/(1.5L/3438)=3438h/1.5L=3438/(1.5×4)=57321,625/50系统一幅图像的像素数为:720*576,若传送由15*18个像素组成的汉字,则可以计算出:水平方向能传:720/18=40(个),垂直方向能传:576/15=38.4(个),所以一幅图像最多能传这样的汉字为:40×38=1520(个)24,27,扫描光栅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之比称为光栅的帧型比.显像管中通过调整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电流的峰-峰値保证扫描光栅的帧型比符合要求. 34, 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可在保证图像分解力无甚下降和画面无大面积闪烁的前提下,将图像信号的带宽减小一半.由于毕竟是隔行扫描,因此仍存在行间闪烁及奇偶场光栅镶嵌不理想时的局部并行甚至完全并行等现象的缺点,而且当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速度足够大时,图像的垂直边沿会产生锯齿现象等.但对在正常距离观看,扫描电路工作量好几景物运动速度为一般时的图像,隔行扫描的优点是大大超过其缺点的.36,(1)求正程扫描的行数,一场扫描的行数为:Tv/TH=15625/50=312.5(行)一场正程扫描的行数为:312.5*(1-0.08)= 287.5(行)则一帧正程扫描的行数为:287.5*2=575(行)(2)奇或偶场内相邻两行间的节距为:40/287.5 = 0.14(cm)(3)奇,偶场之间相邻行间的节距为:40/575= 0.07(cm)第一章作业答案下p29-303,26in电视机的高度为:h=26*2.54*(3/5)=39.6(cm)为保证在距离1.5米处观看,需要的最大扫描行数为:Zmax = h/d = h/(1.5L/3438)=3438h/1.5L=(3438×39.6)/(1.5×150)≈606(行);视频信号的最高频率为:=. KH = (1/2)*(4/3)*6062*(50/2)*0.7/(1-18%) = 4.28 (MHz)4,我国电视标准行扫描正程为52μs,则传送八条等宽的灰度图案,扫描一条灰度所需的时间为:52/8 = 6.5(μs)23,系统分解力是指电视系统分解与综合图像细节的能力.沿画面垂直方向分解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为垂直分解力.理想垂直分解力是指电视系统理想的垂直分解力等于有效扫描行数.27,电视图像信号的频谱指在其频带内图像信号所含各频率成份的能量分布,即各频率成份的相对幅度.图像信号的频谱分布规律是离散而又成群的(称为梳状结构),能量仍集中于以行频及谐波为主谱线的附近,且谐波次数n越大,谱线的幅度即能量越小,在每群谱线之间至少有1/3空隙的带宽资源可利用.原因是电视图像对景物的分解与综合总是由扫描电路一行行,一场场有规律的进行,行场扫描有固定的周期,故图像信号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周期性.此外,画面上图像的内容在左右象素之间,上下像素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因此,通过分析得到了电视图像信号的频谱分布规律.33,(1)水平分解力为:4×104=416(TVL)(2) 根据公式=求该电视系统理想的上限频率,其中:Z=2Tv/TH =2×20000/64=625(行)β= Tvr/Tv =2/20=0.1α= THr/ TH = 8/64=0.125l/h =16/9fF = 1/(20*2)=25(Hz)所以:== (1/2)*(16/9)*6252*25*(1-0.1)/(1-0.125)=8.93(MHz)当传送560条垂直相间的条纹时,可计算出所需要的带宽为:560/104 =5.4(MHz)可见,该电视系统的上限频率为8.93MHz,能够清晰地传送560条垂直相间的条纹.网络课程题4,复合同步脉冲的作用:为接收端提供或传递行扫描和场扫描的基准信息.行同步脉冲的前沿表征行逆程的起始时刻;场同步信号前沿表征场逆程的起始时刻.接收端以它为基准恢复产生行扫描和场扫描,就能使收发两端的行场扫描既同频又同相,即实现扫描的同步.行同步脉冲波形见课件图2-1-3.场同步脉冲波形见课件图2-1-3.10,槽脉冲的作用:在场同步期间提供行同步的信息.槽脉冲的参数:槽宽4.7μs,每半行一个,每场5个.前均衡脉冲作用:减小两场场同步前距离前一个行同步信号一行(奇数场)和半行(偶数场)造成的积分电平差,使两场图像镶嵌更完善.前均衡脉冲参数:脉冲宽2.35μs,每半行一个,每场5个,出现在场同步脉冲前.后均衡脉冲作用:为使复合同步脉冲波形对称.后均衡脉冲参数:脉冲宽2.35μs,每半行一个,每场5个,出现在场同步脉冲后.16,波形扫一条灰度条所用的时间为:52μs/8=6.5μs.17, 垂直分解力: M=1250×92%=1150TVL水平分解力: N=1150×16÷9=2044 TVL信号带宽: B==38.9(MHZ)20, 行消隐脉冲提供每行行消隐的时间,宽度,时间出现在一行结束,需消隐电子束的时间,行消隐宽度为12μs,每行一个.其电平可以是黑电平也可以规定比白电平低0~5mV.行同步脉冲每行一个,出现在行消隐期间,其前沿比行消隐起始时刻推迟 1.5μs,称为行消隐前肩,目的为保护行同步脉冲的前沿,保证行同步的准确性.其电平范围出现在比黑还黑即与图像信号相反的电平范围内,幅度为0.3V,宽度为4.7μs.可见行消隐后肩为:12-1.5-4.7=5.8μs,行消隐后肩可用来传送其它辅助信息,如以后在彩色电视信号中的色同步信号.23,3, CCD摄像器件是由几十万个单元按一定排列制成的有序阵列.每个单元结构为由金属,绝缘层,半导体构成的称为MOS结构单元.每一MOS单元构成一个像素.MOS 单元结构的金属电极称为栅极G.当由P型半导体构成的MOS单元的栅极G上加正电压VG时,在绝缘层界面下的P型半导体内部的空穴被排斥,在绝缘层会形成一个空间电荷区,也称耗尽层.其特点是VG越高,耗尽层深度越深,电子有向电子势能低处移动的特点.因此耗尽层对电子象一个陷阱一样,故称为电子势阱.电子势阱中可以存放电子.电子势阱的特点是,VG越高,势阱深度越深.VG越低,势阱深度越浅.势阱中的电子有向势阱深处移动的特点.电子势阱中存放的电子是通过光注入或电注入方式注入的外来信号电荷.电荷量的大小由外来信号决定,与栅极所加电压无关.4,CCD摄像器件中电荷转移是通过时钟脉冲有规律的组合,变化实现的.三相时钟转移方式的原理和过程见课件中图4-1-3.7, 一个CCD摄像器件感光面中,有几十万个独立的铝电极,对应着几十万个像素和势阱,在景物像的作用下,各像素的CCD表面上有不同的光强照射,在受光照的CCD表面附近由光子激发出其数量与光强成正比的电于—空穴对,多数载流子的空穴被排斥走,少数载流子的电子则被收集入该像素表面下的势阱内,成为光电荷注入,这就是CCD摄像器件的光电变换过程.每个像素下面势阱内的电荷包通过转移后,转移到最后一个MOS单元结构后需要输出到外电路,常用的电路结构方式是反偏二极管CCD输出方式(如图所示).即在CCD转移的最后一个电极之后由集成电路工艺生成一个输出栅OG,在输出栅OG之后再构成一个反偏二极管,输出栅上加的电压VoG为恒定值,等于时钟脉冲电压高,低电平的平均值;反偏二极管上加的电压V+比较高,故其耗尽层厚度大.因OG电极旁有更深的反偏二极管势阱存在着,所以转移到此的电荷包立即通过OG电极下的沟道流入二极管的深势阱中.进入二极管的电子电荷都通过电容C 流向电源V+,使电容C瞬间充电.充电量大小与该瞬电荷包的电量成比例,故而在电容C下端输出一个负尖脉冲,脉冲幅度正比于相应像素上的光通量.这样,一个负极性的图像信号就通过电容C输出了.8,线阵式CCD原理见课件中图4-2-1.11,FI CCD电荷转移原理及过程见课件中图4-1-4.FIT 的工作原理综合了IT和FT的优点,即场消隐期间感光区的电荷包先瞬间转移入垂直移存器,而后又很快转移入存储部分,在场正程期间,象IT一样感光区重新积累电荷包,又像FT一样地从水平移存器中一行行的输出信号.由于电荷包从感光单元中转移到遮光的垂直移存器极为迅速,仅约1us,所以不需要机械快门. 而从垂直移存器移进存储部分也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故不会出现高亮点垂直拖道.可见,它具备了FT CCD方式和IT CCD方式的优点.12,电子快门指利用电子技术使摄像机拍摄一幅画面的时间小于正常的时间,即采用电子快门摄像机拍摄一幅画面的"曝光"时间小于正常的"曝光"时间.CCD 器件中实现高速电子快门的方法是:将一场中积累的电荷包分两次读出,第一次读出的电荷包通过溢流沟道上加以高电位将其释放掉,舍弃后再重新积累,到达场消隐期时正式读出再积累的电荷包,用于形成图像信号,有效积累时间为电子快门的时间.在一场时间中,第二次正式读出的电荷积累时间越短,电子快门的速度越快.为了保证输出信号有足够的信噪比,电子快门只有在高照度下才适宜应用,快门时间越短,需要景物的照度越高.2,电视信号传输有:地面开路传输方式,有线电视――提供电缆或光缆闭路传输方式,卫星传输方式――通过卫星转发将电视信号传输的方式.电视信号的地面无线电开路传播采用米波段(VHF)或分米波段(UHF),采用残留边带调幅方式发射,是一种视距传输.共68个频道.有线电视传输方式是利用电缆或光缆进行闭路传输,利用电缆为传输媒介是用米波段或分米波段,采用残留边带调幅方式;利用光缆为传输媒介可用光波进行传输,调制方式可采用数字调制,但到用户端是必须转换为残留边带调幅方式.除68个频道外,还增加增补A和增补B频道.电视信号卫星广播传输方式,采用调频方式.目前我国采用的有C波段和Ku波段.接收端必须转换为残留边带调幅方式给接收机.6,残留边带调幅是指传输一个完整的边带(例如上边带)和一个限带的边带(例如部分下边带)的调幅方式.实际上是将一个双边带调幅信号通过一个滤波器滤掉一部分下边带形成残留边带调幅信号进行传输.残留边带调幅方式可以满足既减少带宽又使接收机解调方式简单的实际需求.11,我国采用全电视信号负极性调制方式.已调波波形如下:12,伴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由于音频信号频带较窄,而电视广播的载波频率很高;再有调频方式有许多优点,因此伴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传输.伴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的优点有:1)在获得相同信噪比的情况下调频信号的发射功率比调幅信号的小很多.2)调频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强.3)调频信号的调频指数大时信噪比高,音质好.4)调频信号的载波幅度恒定,发射机设备利用率高.5)伴音与图象信号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对减少二者之间的干扰有利.13,一行射频电视图像信号示意波形图及相对电平值见11题.在我国电视伴音中,采用调频方式,载频6.5 MHZ,基带信号40Hz~15KHz,最大频偏±50KHZ,伴音射频信号的频带是:6.5 MHZ±65 KHZ,预加重参数=50us.16,电视频道是指一路图像信号与其对应的伴音信号在两个通道分别对各自的载波进行调幅和调频后形成的射频信号.我国一个电视频道占用的频带图及对应的参数如下:19,电视制式是指一个电视系统所包含的各种参数的总和.电视制式的参数大致包括:黑白电视广播中的电视制式中的参数,即扫描参数(例如625行50场,2:1隔行),视频带宽(例如6MHZ),射频带宽(例如8 MHZ),调制极性(例如负极性),伴音载频与图像载频频率差(例如6.5 MHZ)以及伴音调制方式(例如调频),再彩色电视广播中的色度调制方式(例如PAL制)等.我国的黑白电视广播是D,K制;彩色电视编码采用PAL制,故为PAL-D制.22,根据电视信号地面传输距离的计算公式:已知h1=500m,h2=50m, R=6370km 代入上式得到:L1=78.8km,L2=25.2km,所以,最远的收发距离为:L1+L2=104(km)2, 电子枪的作用:电子枪用来发射电子束,聚焦电子束,加速电子束,调制电子束.阴极受灯丝加热发射出电子束;通常控制栅极接地为零电平,图象信号加在阴极, 使得电子束的大小受图像信号的调制,荧光屏发光点的亮度随图像信号的幅度而变,形成有明暗层次的黑白图像.加速极及高压阳极等对发射出的电子束加速,使之按一定的速度轰击荧光屏.对电子枪的要求:能产生足够大的高速电子束,以便在荧光屏上激发出足够高的亮度;有足够细小的电子束聚焦点,以获得高的分辨力;有陡峭的调制特性曲线以获得较高的电—光变换效率.通常显像管的电子枪有四极式和五极式,五极式电子枪的结构包括:灯丝,阴极,控制栅极,加速极,第二,第四阳极和第三阳极.各部分的作用和电压如下:(1)灯丝:通电后加热阴极.(2)阴极(K):被灯丝加热后发射电子,信号电压一般加在该极上,为负极性信号,称为负极性激励.(3)控制栅极(G):也称调制极,一般加固定负电压或接地为0V,以与阴极间的电位差控制电子束的大小.当两者间电位差负到一定程度时(例如-40V~-90V)可使电子束截止,称为截止电压. (4)加速极(A1):也称第一阳极,通常加300 V~450V的电压,既可加速电子束,又与控制栅极和阴极组成电子光学透镜聚焦电子束.(5)第二,第四阳极(A2):当中间有第三阳极(聚焦极)时,两者在电气上相连,加有同一直流高压.其作用:一是第二阳极与加速极组成一个预聚焦电子光学透镜;二是两极与中间的聚焦极共同组成主聚焦电子光学透镜.第四阳极通过几条金属弹簧片与锥体内壁上涂敷的石墨导电层连通,并由锥体壁上的高压嘴引至管外的高压帽上,加入高压,所以第二,第四阳极都属于高压阳极,它们加有(8000~16000)V直流高压.(6)第三阳极(A3):在第二和第三阳极之间为聚焦极,通常加100V~450V的可调电压,起聚焦调节作用.4, 折射定理: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穿过不同的等位面时会发生折射,电子折射定理是:规律是:电子在加速场中从低电位向高电位倾斜于电场方向运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电子将偏向于等位面的法线.7, 五极式电子枪,一共组成了三组静电透镜.第一组即浸没物镜,将阴极发射的电子流形成一个交叉点,它可称为第一透镜.第二组透镜为双电位透镜,也称预聚焦透镜,其作用是使实现交叉后又要散开的电子束会聚成近轴电子束(靠近管轴,基本平行于管轴的细电子束),以使得荧光屏上的光点小,并可减小偏转散焦,提高画面边角的分辨力.第三组透镜为单透镜,是主聚焦透镜,它将经预聚焦形成的近轴电于束最终聚焦在荧光屏上.由于它所加的电压高,可使电子束加速到很高速度, 轰击荧光屏时产生出高亮点.8, 显像管锥体内壁的石墨导电层与第四阳极连通,一起形成一个等电位空间,使电子束飞出第四阳极后便直线,匀速地射到荧光屏上.锥体外表面也涂满了一薄层石墨导电层,与电视机的地相连接,可防止玻壳外表面积累静电荷.同时内外壁间形成几百皮法(PF)的电容,作为显像管高压的滤波电容.11,偏转距离公式如下.从该公式可见偏转距离D与a,L和H成正比;与成反比.从物理上讲,偏转距离D与电子在磁场做圆周运动的偏转半径r成反比的,因为越大,电子获得的能力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偏转半径r越大,则偏转距离越小;a 为偏转区长度,a越长,电子旋转的圆弧越长,则偏转角越大,对应的偏转距离D越大;L为偏转中心至屏幕中心的距离,L越长,显然在偏转角相同的情况下,D 越大;H为磁场强度,磁场强度越强,则偏转半径r越小,偏转角越大,对应的偏转距离D也越大.12,由于电子束偏转半径小于荧光屏的曲率半径,使得偏转角越大,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移动速度越快,从而产生枕形失真.自会聚彩色显像管中垂直枕形失真因场偏转场桶形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校正,通常可不设水平枕形校正电路,但垂直枕形校正一般必须设置.可采用枕形校正电路进行校正.13,水平偏转线圈呈马鞍形绕制,水平套在管径外面,磁心里面,产生垂直方向磁场,使电子束产生水平偏转,而且可使偏转磁场束缚在管径中.场偏转线圈直接绕在磁心上,以产生水平方向的磁场,使电子束产生垂直偏转.17,通常称显像管阴极电流与栅阴极电压之间的关系为显像管的调制特性.表示式为:调制特性如图.18,阴极激励方式指在显像管中,栅极接地为0V,图像信号加到阴极上的方式.实际工作中显像管中,栅极接地为0V,加到阴极上的信号应是负极性电视信号.图参见教材图5-13(P68).21,校正级是指在电视传输通道中加上的一级非线性放大级,使系统的总值等于1.由于在整个电视系统中,显像管阴极电流与栅阴极电压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而摄像器件的光电转换线性关系,若系统中不采取其他措施,则重现图像的亮度会失真.校正级具体的值,由于1,对黑白显像管3=2.2,故:=1/1×2.2=0.45.4.7μs5.8μs1.5μs。
标准ESOP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

标准ESOP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
路漫漫其悠远
3 功能简介
01 严格的用户权限管控 02 车间、产线、站点的管理 03 作业指导书审核 04 电子文档的上传和发放 05 工位站点播放文件预览 06 文字通知编辑发放 07 安灯异常报警的实时监控 08 安灯异常报警的查询与设置
标准ESOP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
标准ESOP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
路漫漫其悠远
2 配套硬件
WIN主机 接口
前
WINDOWS主机
指示灯
后
音频接口
HDMI接口 电源接口
VGA接口
有线网口
OTG接口
电源开关
USB2.0 USB2.0
右
USB2.0 USB3.0 TF卡槽
左 标准ESOP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
2 配套硬件
WIN主机 配件
WINDOWS主机
GPUZ图形处理 器 Mail-450 4核 600MHz
运行内存 机身存储 接口
网络
软件
1GB DDR3
8/16GB资料存储型闪存 4*USB接口,1*LAN接口(100M RJ45),1*高清多媒体接口,1*微 型存储卡卡槽 ,1*供电jack接口,音频输出,AV输出
802.11a/b/g/n/ac 2.4GWIFI信号 10/100M因特网
修改用户信息,在界面上选择用户后双击或选择后点击界面上的 编辑 按钮进行修改用户界面,用户ID在此界面不可编辑,输入完 修改后的信 息点击保存按钮即可完成修改 删除用户,选中需删除的用户,点击界面上的删除按钮后即可删除 选中 的用户
标准ESOP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
3 E-SOP系统功能介绍
用户管理-用户组 设置
电子技术相关 《数字集成电路基础》作业答案

《数字集成电路基础》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1、查询典型的TTL与CMOS系列标准电路各自的VIH、VIL、VOH和VOL,注明资料出处。
2、简述摩尔定律的内涵,如何引领国际半导体工艺的发展。
第二次作业1、说明CMOS电路的Latch Up效应;请画出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产生原因;并简述消除“Latch-up”效应的方法。
答:在单阱工艺的MOS器件中(P阱为例),由于NMOS管源与衬底组成PN结,而PMOS 管的源与衬底也构成一个PN结,两个PN结串联组成PNPN结构,即两个寄生三极管(NPN 和PNP),一旦有因素使得寄生三极管有一个微弱导通,两者的正反馈使得电流积聚增加,产生自锁现象。
影响:产生自锁后,如果电源能提供足够大的电流,则由于电流过大,电路将被烧毁。
消除“Latch-up”效应的方法:版图设计时:为减小寄生电阻Rs和Rw,版图设计时采用双阱工艺、多增加电源和地接触孔数目,加粗电源线和地线,对接触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减小有害的电位梯度;工艺设计时:降低寄生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以N阱CMOS为例,为降低两晶体管的放大倍数,有效提高抗自锁的能力,注意扩散浓度的控制。
为减小寄生PNP管的寄生电阻Rs,可在高浓度硅上外延低浓度硅作为衬底,抑制自锁效应。
工艺上采用深阱扩散增加基区宽度可以有效降低寄生NPN管的放大倍数;具体应用时:使用时尽量避免各种串扰的引入,注意输出电流不易过大。
2、什么是器件的亚阈值特性,对器件有什么影响?答:器件的亚阈值特性是指在分析MOSFET时,当Vgs<Vth时MOS器件仍然有一个弱的反型层存在,漏源电流Id并非是无限小,而是与Vgs呈现指数关系,这种效应称作亚阈值效应。
影响:亚阈值导电会导致较大的功率损耗,在大型电路中,如内存中,其信息能量损耗可能使存储信息改变,使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3、什么叫做亚阈值导电效应?并简单画出logI D-V GS特性曲线。
答:GS在分析MOSFET时,我们一直假设:当V GS下降到低于V TH时器件会突然关断。
电子系统设计部分课后答案

V
R3 R2 R3
VCC
1 2
VCC
所以取R2=R3=10k。
静态时,放大器输出电压应等于同相
输入端电压。
C1、C2为放大器耦合电容,取 C1=C2 =10uF。
电压放大倍数︱Auf︱=RF/R1 =10,所以RF=10R1。 取R1=20k,则RF=200k。
第二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1、用一双电源供电的运放,设计一单电源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电压放大倍数为10倍。
v4
2R2 R1
R1
v R1
1
2R2 R1
(v1
+
v2 )
_ A1
R2 R3 _
vo
_ vo
R4 R3
(v3
v4 )
R4 R3
1
2R2 R1
(v1
v2 )
vR1=v1-v2
iR1
Av
vo v1 v2
R4 R3
1
1、什么是电子系统?电子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以及每部分的 作用。 答:通常将由电子元器件或部件组成的能够产生、传输、采 集或处理电信号及信息的客观实体称之为电子系统。
一般电子系统由输入电路、信息处理、输出电路三大部分 组成。 输入电路:主要是对输入信号进行预处理,比如滤波或模数 转换等,使更加适合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对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运算、转换、比较等不同 的处理。 输出电路: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或数模转换等,使 之适合输出需要。
先进性,主要针对科研攻关项目。
可靠性,主要针对军工、航天领域。
实用性,主要针对市场产品,要求对价格、性能和可靠性综
维修电工综合实践第一次平时作业

工作总结
在维修电工综合实践的第一次平时作业中,我对电工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许多电工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次作业的详细总结。
首先,我对电工的基本技能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
在学习中,我了解了电工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了电线电缆的选型和敷设,熟悉了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在实践中,我亲自操作,进行了电线电缆的接线,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我掌握了电工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其次,我对电气设备的维修有了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在作业中,我学习了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了各种元器件的功能和用途,通过实践,我掌握了电气设备的维修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维修技能。
此外,我对电工的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作业中,我学习了电工的安全知识,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漏电保护,安全距离等,这些知识对我日常工作和预防事故发生非常重要。
在本次作业中,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学会了如何快速诊断电气故障,如何进行设备的维修和调试,以及如何保证工作中的安全。
这些经验对我今后的电工工作非常有帮助。
通过本次作业,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电工方面的不足,比如对电气设备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电工知识的掌握还有欠缺,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去提高和补充。
总的来说,本次作业使我提高了电工技能和安全意识,为我今后的电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电源第一次作业
一、什么是现代电源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现代电源属于变换电能的电源,即将一种形态的电能变换成另一种形态的电能的电源,这也是现代电源区别于传统电源(将其他形式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的最重要的一点。
而具体来说,现代电源是用电力电子技术做的二次电源(电力电子技术是有效的使用电子器件,应用电路和设计理论以及分析开发工具,实现对电能的高效率变换和控制的一门技术),是一类可以将一次电源转换成为直接为用电器提供电力驱动的一个装置,它应用了电力电子器件,综合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和电磁技术等多学科边缘交叉技术。
二、绿色照明电源如何选用
在选用光源时应主要注意一下三个参数:
1、光通量:光源所辐射出的光能大小的量纲;
2、发光效率:衡量电光源优劣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电光源的光效越高,光源在得到同样照明强度的情况下越节省电能的输入;
3、显色指数:描述电光源照明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显色指数越大,说明光源的照明效果越接近日光,照明视觉效果越佳;
除了以上三个指标,我认为还应综合实际情况来选择。
总的来说,应该选择对环境无污染、能量损失小、对电网(或者其他一次电源)
影响小的照明电源,同时考虑灯具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应该选择尽量便宜的光源。
在当前情况看来LED照明光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基本组成
目前主要的计算机开关电源有AT和ATX两大类,下面只介绍ATX计算机开关电源。
ATX计算机开关电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EMI 滤波部分、功率因素校正(PFC)部分以及直流/直流变换部分。
EMI滤波部分:电源除了有变压的功能外,电源还要背负防止雷击、尖峰脉冲等电网干扰电脑正常的电压波动冲击。
这部分的功能主要由EMI滤波部分完成。
EMI滤波电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对电源的干扰信号以及ATX电源本身对外界的干扰。
功率因素校正(PFC)部分:其主要用途是使得电源的输入电流为正弦并且与输入电压同相,降低输入电流中的谐波信号,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
四、计算机适配器的发展趋势
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电源变压器和整流电路组成,广泛配套于游戏机、语言复读机、笔记本电脑、蜂窝电话等设备中。
而现在计算机适配器的发展趋势就是功率越来越大(由原先的50-70W攀升到了90-100W左右),体积越来越小(就如老师上课展示),效率越来越高(通常笔记本电脑适配器的满载效率在85%左右,功率密度在6~8W/in3,近几年的适配器效率已经提升到87~90%,功率密度提高到8~10 W/in3。
未来的5年,满负载的效率预计提高
到92%以上,功率密度更需要达到15 W/in3),对不同电源的兼容能力更强;更加节能,材料更加环保;电磁兼容更强,可以在全球更多地区使用;集成化更高,即能集成在电源线或者直接集成在电脑中。
五、CPU的发展与其电源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一方面CPU的电源是被CPU的发展带动着在发展,另一方面CPU电源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CPU的。
首先CPU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与现有CPU电源的不协调是CPU电源进步最大的动力。
随着CPU的集成度越来越高,CPU工作的电流越来越大,CPU电源的输出电流也随之增大;CPU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它所需的电压越来越低,而对电源输出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要求更高,从而CPU 的电源也应CPU的要求,实现了低电压、高稳定、高响应速度地输出。
而与此同时,CPU电源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CPU技术可以有进一步的突破。
总的来说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