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面积计算
关于供暖面积实际测量及面积计算说明

关于供暖面积实际测量及面积计算说明经电厂领导安排对65053部队二次网供热情况进行两次实际测量其结果如下:1.2012年2月29日星期三室外环境温度为零下3C°-2C°一次网流量142立方米/小时流速3米/秒供水温度70 C°回水温度54 C°二次网流量179立方米/小时流速 1.6米/秒供水温度45 C°回水温度41 C°2. 2012年3月15日星期四室外环境温度为0C°-6C°一次网流量100立方米/小时流速0.89米/秒供水温度60 C°回水温度46 C°二次网流量128立方米/小时流速 2.9米/秒供水温度40 C°回水温度36 C°以上两次测量的数据根据热负荷的计算公式如下:1.计算2012年2月29日的热负荷系数采暖室内温度选择18 C°;采暖起始室外温度选择零下2.5 C°采暖期设计室外计算温度选择零下11 C°采暖室内温度-采暖起始室外温度18-(-2.5)热负荷系数=-----------------------------------------------=-------------=0.71 采暖室内温度-采暖期设计室外计算温度18-(-11)2.计算2012年3月15日的热负荷系数采暖室内温度选择18 C°;采暖起始室外温度选择3 C°采暖期设计室外计算温度选择零下11 C°采暖室内温度-采暖起始室外温度18-(3)热负荷系数=-----------------------------------------------=-------------=0.51 采暖室内温度-采暖期设计室外计算温度18-(-11)3.计算2012年2月29日的热负荷一次网流量×水比热×一次网供回温差142×4.1868×(70-54)热负荷=---------------------------------------------=---------------------------=9.51GJ/H1000 1000实际供热面积热负荷=热负荷/0.71=9.51/0.71=13.39 GJ/H4.计算2012年3月15日的热负荷一次网流量×水比热×一次网供回温差100×4.1868×(60-44)热负荷=---------------------------------------------=---------------------------=6.7GJ/H1000 1000实际供热面积热负荷=热负荷/0.51=5.86/0.51=13.13 GJ/H5.将实际供热面积热负荷转换成瓦两次测量取平均数(13.39+13.13)/2=13.26 GJ/H(吉焦/每小时)则13.26/3600×1000×1000000=3683333瓦6.根据实际供热面积的瓦数换算出面积因该建筑共建面积比例偏大和层高较高故选取热指标为70W/M2则3683333/70=52619平方米结论该供暖小区的供热面积约50000平方米与该单位提供的面积相吻合《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着作。
供热面积计算

供热面积计算一、供热面积、建筑面积、套内面积、供热面积含义1、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
它由使用面积、辅助面积与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与。
(3)辅助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与,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4)结构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与。
2、套内面积套内面积,全名套内建筑面积,就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的: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1)套内房屋使用面积(GB/T 17986、1-2000 B1、2) 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a.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储藏室、壁橱等空间面积的总与。
b.套内内部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与计入使用面积。
c.不包括含在结构面积内的套内内部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
d.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2)套内墙体面积套内墙体面积(GB/T 17986、1-2000 B1、3)就是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或其她承重支撑体所占的面积,新建住宅各套(单元)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有共用墙与非共用墙两种。
其中各套之间的分隔墙与套与公共建筑空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包括山墙)等共有墙,均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自由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3)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GB/T 17986、1-2000 B1、4) 均按阳台外围与房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其中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计算建筑面积,未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3. 居民住宅供热面积供热建筑面积=住宅使用面积+1/2共用墙体面积+非共用墙体面积居民住宅供热计费面积范围包括使用面积、内部及周围全部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其中与相邻用户的隔墙按1/2计算。
供热面积

新房型供热面积怎么算首先说什么是供热建筑面积?供热建筑面积是指不包括公共楼梯间和敞开式阳台的单元门以内建筑面积,其中原封闭式(自己封的不算)阳台面积按二分之一计算。
供热建筑面积可按以下方式计算:1、以房屋竣工图为准,图纸上标出的建筑面积(不含公摊面积)就是供热建筑面积。
2、若是老住宅没有竣工图作为依据,则以使用面积(公产房本上的计租面积)乘以系数1.3就可算出供热建筑面积。
该系数是根据各种住宅的房型、结构,经测量求得的平均值。
如双方有争议,则以现场丈量为准,两户之间的共用墙量至墙中线,外墙一律量至外墙皮。
跃层住宅房屋也按以上标准收费,其上层坡顶部分局部低于2.2米的空间安装散热器的按70%收费,未安装散热器的按50%收费。
对于特别高的特殊房型,挑高超过3.5米的,每增高0.35米增收10%供热费。
居民住宅供热使用面积如何计算?城市居民住宅供热的使用面积包括套内供热面积、用热的阳台面积及供热的公共面积。
其中,居民套户内使用面积计算在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顶板下表面与楼面的净高低于1.2米的空间不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1.2米—2.1米的空间按1/2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米的空间全部计入使用面积。
用热的阳台面积按结构墙体内表面所围成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有供热设施的阳台面积计入供热使用面积之中。
阳台内没有供热设施,但与供热房间相连,没有隔断,没有门的,阳台面积计入供热面积之中。
供热的公共面积是指住宅用户按比例分摊的整幢建筑中有供热设施的楼梯、走廊等共有面积。
面积测算可由供热单位与用户共同测算,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房产测绘部门进行测算,双方对采暖的使用面积测算结果有异议的,由当地房产管理部门根据中介机构测算结果进行裁决。
供热面积计算一、供热面积、建筑面积、套内面积、供热面积含义1.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
供热面积计算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供热面积计算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供热面积计算供热面积、建筑面积、套内面积、供热面积含义1.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
它由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使用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辅助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结构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2. 套内面积套内面积,全名套内建筑面积,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的: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房屋使用面积(GB/T 17986.1-2000 B1.2) 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储藏室、壁橱等空间面积的总和。
套内内部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不包括含在结构面积内的套内内部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
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套内墙体面积(GB/T 17986.1-2000 B1.3)是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或其他承重支撑体所占的面积,新建住宅各套(单元)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有共用墙和非共用墙两种。
其中各套之间的分隔墙和套与公共建筑空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包括山墙)等共有墙,均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自由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GB/T 17986.1-2000 B1.4) 均按阳台外围与房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北方暖气的供热面积与功率计算方法

北方暖气的供热面积与功率计算方法在北方地区,供暖是一项必备的设施。
为了确保房间的温暖舒适,需要正确计算供暖面积和功率。
本文将介绍北方暖气供热面积和功率计算的方法。
首先,供热面积的计算是根据房间的尺寸和使用情况来确定的。
通常,一个常见的计算公式是:供热面积 = 房间长 ×房间宽 ×供热系数。
供热系数是根据不同的建筑和使用情况分别确定的。
例如,对于普通住宅来说,供热系数可以设置为80-120W/㎡如果是商业建筑,可能会有更高的供热系数,以应对更大的人流量和热损失。
此外,如果房间四周有较多的外墙,也需要适当增加供热系数。
通过乘以供热系数,我们可以得到供热面积。
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供热面积计算所需的供热功率。
通常,一个普通住宅的供热功率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估算:供热功率 = 供热面积 ×设计温度差 ×单位面积功率。
设计温度差是指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之间的差异。
在北方地区,冬季室外温度非常低,因此设计温度差常常为20℃。
单位面积功率是指每个平方米的房间所需的供热功率。
对于一个常见的房间来说,单位面积功率可以设置为70-100W/㎡。
通过这两个值的乘积,我们可以得到所需的供热功率。
除了以上的公式,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需要考虑。
例如,房间的朝向、是否有阳台或玻璃窗等因素会影响到室内温度的变化和热量损失。
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增加供热面积或功率来进行调整。
另外,不同的取暖设备具有不同的供热功率。
例如,常见的暖气片功率通常为100-150W/㎡,而地暖的功率则为80-120W/㎡。
因此,在选择供热设备时,需要根据房间的供热功率要求来决定。
综上所述,北方暖气的供热面积和功率计算方法可以根据房间的尺寸、供热系数、设计温度差和单位面积功率来进行估算。
通过正确计算供热面积和功率,可以确保房间的温暖舒适,并提高供热效率和节能效果。
因此,在进行供热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时,应该仔细计算并与专业人士咨询,以确保达到最佳的供热效果。
供暖费计算公式和标准

供暖费计算公式和标准供暖费是指居民或单位在冬季使用供暖设备时需要支付的费用,它是保障居民和单位在寒冷季节里享受温暖的必要费用之一。
供暖费的计算公式和标准因地区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下面将介绍一般情况下供暖费的计算公式和标准。
一、供暖费计算公式供暖费的计算公式一般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供暖面积:供暖费的计算是基于供暖面积的。
供暖面积是指需供暖的房屋或建筑物的实际面积,不包括阳台、楼梯间等非供暖面积。
一般采用平方米(㎡)作为单位。
2. 供热方式:不同的供热方式有不同的计算公式。
常见的供热方式有集中供热和分户供热。
集中供热是指由供热公司或热力公司负责供热,供暖费按照实际用热量计算;而分户供热是指每个居民或单位都有独立的供暖设备,供暖费按照供暖设备的使用情况计算。
3. 燃料费用:供暖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如煤、天然气、电力等。
燃料费用是供暖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计算与燃料的种类、价格和使用量有关。
4. 其他费用:除了燃料费用外,供暖费还包括供暖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费用等其他费用。
这些费用在计算供暖费时也需要考虑。
根据以上因素,供暖费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供暖费 = 供暖面积 ×单位面积供暖费用 + 燃料费用 + 其他费用其中,单位面积供暖费用是指每个平方米面积的供暖费用。
二、供暖费标准供暖费标准的设定与地区和国家的政策有关,各地区和国家的供暖费标准或采取固定标准,或根据消费者的供暖需求和经济能力进行浮动调整。
在我国,各地区的供暖费标准由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并发布。
一般而言,供暖费标准会考虑以下因素:1. 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会直接影响供暖费的标准,气候寒冷的地区供暖费标准可能相对较高。
2. 经济水平:供暖费标准还会考虑当地居民或单位的经济水平,以确保供暖费对大部分人而言是可支付的。
3. 供暖方式:不同供热方式可能有不同的供暖费标准,如集中供热方式下的标准可能与分户供热方式下的标准不同。
供暖面积热指标

供暖面积热指标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住宅供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住宅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
本文将围绕供暖面积热指标展开探讨,旨在介绍其定义、计算方法和重要性。
一、定义供暖面积热指标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面积所需的供暖热量。
它是评价供暖系统能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以W/平方米(W/m²)为单位进行表述。
供暖面积热指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供暖系统的能耗情况。
二、计算方法供暖面积热指标的计算方法通常如下:1. 确定供暖季节的起止日期。
根据当地气象数据,确定供暖季开始和结束时间。
2. 收集相关数据。
包括建筑面积、室内设计温度、节能保温措施、当地气象数据等。
3. 计算供暖期间平均室内温度。
根据当地气象数据和室内设计温度,计算供暖期间的平均室内温度。
4. 计算供暖季节的总供暖热量。
根据建筑面积和平均室内温度,计算供暖季节的总供暖热量。
5. 计算供暖面积热指标。
将总供暖热量除以建筑面积,得到供暖面积热指标。
三、重要性供暖面积热指标在住宅供暖系统设计和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居民舒适度。
供暖面积热指标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合理的供暖热量,确保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提高供暖系统能效。
通过合理计算供暖面积热指标,可以避免过度供暖或供暖不足的情况发生,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
3. 降低能源消耗。
供暖面积热指标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适当的保温材料和方式,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居民的供暖费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个供暖面积热指标的应用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在实际中的作用。
假设某小区的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供暖期间为120天,室内设计温度为20摄氏度,当地供暖季开始日期为11月1日,结束日期为次年2月28日。
根据当地气象数据,供暖季间平均室内温度为18摄氏度。
集中供暖的面积计算公式

集中供暖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冬季寒冷的天气里,供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集中供暖是一种常见的供暖方式,它通过集中的供暖设备将热能传递到各个房间,为居民提供舒适的温暖。
在进行集中供暖系统设计和施工时,需要对供暖面积进行准确的计算,以确保供暖系统的效果和经济性。
本文将介绍集中供暖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相关内容。
集中供暖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根据供暖设备的热功率和室内外温差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供暖设备的热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供暖设备释放的热量,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
而室内外温差是指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之间的差值,它直接影响着供暖系统的供热效果。
根据这两个参数,可以得到集中供暖的面积计算公式如下:供暖面积 = 供暖设备热功率 / 室内外温差。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供暖面积与供暖设备的热功率成反比,与室内外温差成正比。
也就是说,供暖面积越大,需要的供暖设备热功率就越大;而室内外温差越大,需要的供暖面积也就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公式来计算集中供暖的面积。
首先,需要确定供暖设备的热功率,这可以通过供暖设备的参数手册或者询问供暖设备厂家来获取。
其次,需要确定室内外温差,通常可以通过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气温数据来获取。
最后,将这两个参数代入公式中,就可以得到所需的供暖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只是一个初步的计算方法,实际的供暖面积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隔热材料、窗户和门的数量等因素。
因此,在进行集中供暖系统设计时,建议还要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另外,集中供暖的面积计算还需要考虑到不同房间的特点和需求。
一般来说,客厅、卧室等常住房间的供暖面积需要较大,而卫生间、储藏室等辅助空间的供暖面积可以适当减小。
因此,在进行供暖面积计算时,还需要对不同房间的供暖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计算。
除了供暖面积的计算,集中供暖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还需要考虑到供暖管道的布置、换热器的选择、供暖设备的安装等方面。
这些都是影响供暖系统效果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需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予以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热面积计算
一、供热面积、建筑面积、套内面积、供热面积含义
1.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
它由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3)辅助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4)结构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2. 套内面积
套内面积,全名套内建筑面积,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的: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1)套内房屋使用面积(GB/T 17986.1-2000 B1.2) 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
a.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
厕所、储藏室、壁橱等空间面积的总和。
b.套内内部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c.不包括含在结构面积内的套内内部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
面积。
d.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2)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GB/T 17986.1-2000 B1.3)是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
维护或承重墙体或其他承重支撑体所占的面积,新建住宅各套(单元)
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有共用墙和非共用墙两种。
其中各套之间的分隔墙和套与公共建筑空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包括山墙)等共有墙,均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套
内自由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3)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GB/T 17986.1-2000 B1.4) 均按阳台外围与房屋
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其中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计算
建筑面积,未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3. 居民住宅供热面积
供热建筑面积=住宅使用面积+1/2共用墙体面积+非共用墙体面积
居民住宅供热计费面积范围包括使用面积、内部及周围全部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其中与相邻用户的隔墙按1/2计算。
计费面积依据竣工图纸计算,无竣工图纸的依据设计图纸计算。
4. 非居民建筑供热面积
非居民住宅计费面积按建筑面积计算。
二、供热面积计算所需资料
1. 电子文件:建筑平面图,暖通专业图纸
2. 纸质文件:竣工图值纸(加盖竣工章)、建筑测绘书(加盖公章)
三、建筑供热计费面积计算依据
《天津市供热采暖收费管理办法》(2011年1月11日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颁布并实施)
四、居民住宅特殊房型和部位计费面积按照以下方法确定
(1)阳台:没有安装采暖设施的,在房屋主体结构以内的按50%计算,在房屋主体结构以外的不计算;安装采暖设施的按100%计算。
(2)没有安装采暖设施的厅、厨房、卫生间的按供热建筑面积的50%计算
收费面积;安装采暖设施的厅、厨房、卫生间,按供热建筑面积的100%
计算收费面积。
(3)跃层:按各层面积之和计算(多层共享空间按该部位面积乘以共享层数计算)。
(4)阁楼:安装采暖设施的,坡顶型阁楼按50%计算,平顶型阁楼净高大于2.8米(含2.8米)的按100%计算,不足2.8米的按5
0%计算。
没有安装采暖设施的,坡顶型阁楼按25%计算,平顶型
阁楼净高大于2.8米(含2.8米)的按50%计算,不足2.8米
的按25%计算。
(5)超高:按照高部位面积乘以层高系数计算,其中层高系数为层高除以3米。
(6)地下室和车库:安装采暖设施的按50%计算,未安装采暖设施的不计算
五、非居民建筑超高部位按建筑面积乘以层高系数计算,其中层高系数为层
高除以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