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3

合集下载

晚唐诗十首经典

晚唐诗十首经典

晚唐诗十首经典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登高》是晚唐诗歌经典之作,运用了苍凉的清景、舒缓的节奏和质朴的语言,让人感受到一种无限的怀想与神游。

通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描绘,表现出诗人独自登高,见证不同的天象,感叹自然的伟大与神秘。

接着,诗人以落木的形象刻画出秋天的季节特点,展现出独具美感的景色,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苦涩。

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来描述年岁的在逝,并借此慨叹苍天不仁,人间苦难。

整首诗表达出的是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崇敬。

2.《赤壁》陆游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矢石亲前卫。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秋波,顿起千行万涛声。

陆游的《赤壁》被誉为晚唐诗歌中的典范之作,以三百年前的赤壁之战为素材,抒发了充满英雄气概和抱负的情感。

在描绘战争场面时,“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矢石亲前卫”,表现出战士们坚毅顽强的斗志,不怕艰难险阻,搏斗到底的英勇形象。

在诗的后半部自对月泉的描绘中,陆游通过“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描述,表现出对风景的深刻感受和美的理解。

整首诗激昂慷慨,意境清新,为后人所传颂。

3.《鹿柴》王之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为晚唐诗歌中的代表作品,《鹿柴》由诗人王之涣创作。

通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表现出孤独的情感,以及对山林的沉思。

随后,通过“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来形象地描绘出光与影的感觉,将诗人在山林中的思考和自然界所呈现的景象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了晚唐诗歌的婉约之美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晚唐诗歌代表作品

晚唐诗歌代表作品

晚唐诗歌代表作品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

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国力渐衰,因黄巢起义影响其根基而灭亡。

今天本店铺就与大家分享晚唐诗歌代表作品,仅供大家参考!晚唐诗歌代表作品11、《秋日登越王楼献于中丞》李渥唐代越王曾牧剑南州,因向城隅建此楼。

横玉远开千峤雪,暗雷下听一江流。

画檐先弄朝阳色,朱槛低临众木秋。

徒学仲宣聊四望,且将词赋好依刘。

2、《寄灵一上人》刘长卿唐代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

一去春山里,千峰不可寻。

新年芳草遍,终日白云深。

欲徇微官去,悬知讶此心。

3、《逢贾岛》张籍唐代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行吟日已斜。

十二街中春雪遍,马蹄今去入谁家。

4、《锄草怨》司马扎唐代种田望雨多,雨多长蓬蒿。

亦念官赋急,宁知荷锄劳。

亭午霁日明,邻翁醉陶陶。

乡吏不到门,禾黍苗自高。

独有辛苦者,屡为州县徭。

罢锄田又废,恋乡不忍逃。

出门吏相促,邻家满仓谷。

邻翁不可告,尽日向田哭。

5、《叹庭前甘菊花》杜甫唐代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6、《南塘泛舟会元六昆季》韦应物唐代端居倦时燠,轻舟泛回塘。

微风飘襟散,横吹绕林长。

云澹水容夕,雨微荷气凉。

一写悁勤意,宁用诉华觞。

晚唐诗歌代表作品21、《相和歌辞。

宫怨》于濆唐代妾家望江口,少年家财厚。

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

当年乐贞独,巢燕时为友。

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

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

一旦及天聪,恩光生户牖。

谓言入汉宫,富贵可长久。

君王纵有情,不奈陈皇后。

谁怜颊似桃,孰知腰胜柳。

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

2、《湖中闲夜遣兴》朱庆馀唐代钓艇同琴酒,良宵背水滨。

风波不起处,星月尽随身。

浦迥湘烟卷,林香岳气春。

谁知此中兴,宁羡五湖人。

3、《中春登楼》刘兼唐代金杯不以涤愁肠,江郡芳时忆故乡。

两岸烟花春富贵,一楼风月夜凄凉。

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

晚唐诗歌

晚唐诗歌

聂夷中(837 ?) 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 聂夷中(837—?),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 (837 ?), 出身贫寒。咸通十二年(871)成进士,后做华阴县尉。 (871)成进士 出身贫寒。咸通十二年(871)成进士,后做华阴县尉。 这种生活经历就构成了他的诗的两大主题: 这种生活经历就构成了他的诗的两大主题:一是讽刺 贵游公子。这可以《公子家》为代表: 贵游公子。这可以《公子家》为代表: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公子行》二首: 一行书不读, 《公子行》二首:“一行书不读,身封万户 ”“骑马踏杀人 街吏不敢诘。 骑马踏杀人, 侯。”“骑马踏杀人,街吏不敢诘。” 另一主题是同情农民的痛苦。 伤田家》 另一主题是同情农民的痛苦。《伤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又如《田家》 又如《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正乐府十篇》和《三羞诗》是皮日休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 正乐府十篇》 三羞诗》 作品。 三羞诗》 他描写了淮右蝗旱, 作品。在《三羞诗》中,他描写了淮右蝗旱,民多饥饿的惨 夫妇相顾已,弃却抱中儿。 儿童啮草根, 象:“夫妇相顾已,弃却抱中儿。……儿童啮草根,倚桑空 儿童啮草根 羸羸。斑白死路旁,枕土皆离离。 并沉痛地指出: 羸羸。斑白死路旁,枕土皆离离。”并沉痛地指出:“厉能 去人爱,荒能夺人慈。 其三)同时, 去人爱,荒能夺人慈。”(其三)同时,他还痛斥了军阀的贪 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刮得齐民痈, 暴:“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刮得齐民痈,分为猛士 其二) 橡媪叹》写得尤其深刻动人: 禄。”(其二)而《橡媪叹》写得尤其深刻动人: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岗。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岗。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山前 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当。 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当。持之纳于 私室无仓厢。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 官,私室无仓厢。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贪 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乃于春, 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乃于春,橡实诳 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皮日休的其它三百余篇, 皮日休的其它三百余篇,则多数是举进士以后和陆龟蒙 唱和之作,缺乏现实性。值得注意的是《汴河怀古》其二: 唱和之作,缺乏现实性。值得注意的是《汴河怀古》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在散文方面,最推崇韩愈。 皮日休在散文方面,最推崇韩愈。

描写晚唐衰败的诗句

描写晚唐衰败的诗句

描写晚唐衰败的诗句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杜牧·唐【释义】: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2、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杜牧·唐【释义】: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3、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韦庄·唐【释义】:绣幕里夜间闪烁着的红烛就像闹市,白天里施着的舞裙活像天空的彩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杜甫·唐【释义】: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5、终日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马嵬坡》郑畋·唐【释义】:马嵬赐死虽非情愿终属圣明,景阳宫井中陈后主又是何人。

6、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李商隐·唐【释义】:不再有御驾载来倾国倾城的美女,玉殿旁的御沟依旧分来下苑清波。

7、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金陵怀古》许浑·唐【释义】: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8、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忆昔二首其一》杜甫·唐【释义】:当年肃宗即位灵武,收复关中,借阴山骄子回纥之兵收复两京。

9、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长安古意》卢照邻·唐【释义】:长安的大道连着各种小街小巷,水牛和白马,香木车子在街上来来往往。

10、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杜甫·唐【释义】: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储藏米谷的仓库也装的满满的。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词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词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词1、《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屡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2、《宿骆氏亭寄怀崔雍》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3、《风雨》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4、《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仅仅当时已惘然。

3、《春雨》怅卧新春白夹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4、《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

1、《落花》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2、《凉思》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3、《重过圣女祠》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4、《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晚唐诗歌

晚唐诗歌

凄艳浑融的风 格
不重意象外部:
1.拥有自己的意象群,所用意象在色调、气息、情意 指向上有一致性。
2.技法纯熟:声调和谐、巧用虚字、事典巧妙、近体 形式整齐规范,增加圆融畅适。 3.情感统一。浓郁的孤独、惘然、无奈、伤感情绪, 弥漫诗中,使诗各部分融合贯通,浑然一体。如《春 雨》《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和李商隐相比:李深婉而杜俊爽。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题宣州开元寺 水阁阁下宛溪 夹溪居人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李商隐
李商隐爱情与绮艳题材、在向心灵世界深入等方面,把诗 歌表现力提高到新高度。
概况: 时世、家世、身世,促成李商隐易于感伤、内向型的性格与心态;灵心 善感,感情丰富细腻;“多感”、“有情”,及悲剧色彩。 作品 1.关心现实和国家命运,政治诗占了全部作品的六分之一。反对藩镇割 据,批判朝政,思想深度超出以前同类。咏史诗如《隋宫》《贾生》
李商隐的作品
2..吟咏怀抱、感慨身世之作。
朦胧多义与心 灵世界的开拓
李商隐受中唐以后的诗风走向推动,在表现包括爱情体 验在内的心灵世界方面作重大开拓,同时创造“绮密瑰 妍”的诗美。 1.情调幽美的抒情诗。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 现,多用精美之物状其情绪。表达上采取幽微隐约、迂 回曲折的方式,不仅无题诗情感多层次,其它一些诗也 常一重情思套着一重情思,表现得幽深窈渺,如《春 雨》。 2.一般诗人,以可喻可比的方式把情感内容尽可能清晰地 揭示;李商隐为表现复杂矛盾甚至怅惘莫名的情绪,善 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象,化为恍惚迷离难以猜测的意象, 由它们结构成诗,略去逻辑关系的明确表述,形成朦胧 诗境,辞意飘渺难寻。如《锦瑟》 3.李诗朦胧与亲切可感的情思意象常统一。 4. 由于境界和情思朦胧,内涵往往具有多义性。

晚唐诗歌

晚唐诗歌

遣怀杜牧本诗是作者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诗,表面上是抒写自己对往昔扬州幕僚生活的追忆与感慨,实际上发泄自己对现实的满腹牢骚,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作品注释:1、落魄:潦倒。

2、江湖:旧时泛指四方各地。

3、载酒行:装运着酒漫游。

意谓沉浸在酒宴之中。

4、楚腰纤细:《汉书·马廖传》:“吴王好剑客,百胜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5、掌中轻:《飞燕外转》:“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

”这句是写扬州歌女体态苗条。

6、青楼:歌馆妓院。

赠别二首之一杜牧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和九年(835),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时,与妓女分别之作。

着重写其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作品注释:1、娉娉:同娉婷,美好貌。

2、袅袅:纤长柔美貌。

3、豆蔻:形似芭蕉的植物,初夏开花,故“二月初”尚未开苞,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

4、梢头:形容娇嫩。

5、春风十里:指长长的繁华街道。

唐宋诗词中多用于扬州。

叹花杜牧全诗四句二十八字。

诗人借寻春迟到,芳华已逝,花开花落、子满枝头,喻少女青春已过,含蓄委婉地抒发机缘已误,时不再来的惆怅之情。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作品注释:1、自是:都怪自己2、校:即“较”,比较3、狂风:指代无情的岁月,人事的变迁4、深红色:借指鲜花5、子满枝:双关语。

即使是说花落结子,也暗指当年的妙龄少女如今已结婚生子。

早雁杜牧此诗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作品注释:1、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

晚唐诗歌

晚唐诗歌

写景抒怀,纪行咏物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二月花
关心妇女,同情妇女
题桃花夫人庙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月 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 唯应独伴陈皇后,照见长门望幸心。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的瓜葛,是从令狐楚对他的赏识开始的。他曾说 自述“樊南生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 (《樊南甲集序》),这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令狐楚是牛党的上层人物 之一,他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便引入幕府(时令狐楚为天平军节度使,治 所在今山东东平),待他如亲子。由于当时的公文都是用骈文写的,所以, 令狐楚便亲自指点李商隐与自己的儿子令狐綯学骈文。李商隐的骈文写 得好,是与令狐楚的指点分不开的。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 二十五岁,上京应举,这一年的主考官为高铠,令狐綯时任左补阙,由 于令狐綯的推荐,他得以中举。也就是说李商隐既受令狐楚父子之恩, 应算是牛党的成员了。但是考中进士的第二年,令狐楚却去世了,李商 隐的生计成了问题。这时,任泾原节度使的王茂元又聘李商隐做幕僚。 王茂元有个小女儿,长得很漂亮,又有才华,王茂元有意将女儿嫁给他, 所以李商隐便入了王茂元的幕府。由于王茂元被认为是李党中的上层人 物,因此,李商隐就被认为是“背牛就李”,不能为牛党所谅解。 此后,牛党执政的时间要长一些,因此,李商隐就吃苦头了。令狐 綯原是他的好朋友,但一直不能原谅他。令狐綯后来官做得很大,一直 做到宰相,但却一排挤他、打击他,李商隐沦落不偶的一生以致郁郁而 死,都与此有关。
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 朝臣党争
宦官专权
自中唐以后,唐王朝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到了晚唐时期,则发展 到了可以掌握皇帝废立的地步。 唐宪宗为宦官陈宏志所杀;敬宗为宦官刘克明所杀,穆宗和文宗皆 为宦官所立。唐文宗即位后,在大和五年(831),曾用宋申锡之谋, 欲除去宦官,由于宋用人不当,为同谋者京兆尹王璠所出卖,结果以失 败告终,宋也贬死开州。大和九年(835),用李训、郑注,谋去宦官, 结果反为所败,宦官仇士良等率兵大杀朝官,宰相王涯以下朝官六百余 人被杀,朝廷上下一片恐慌,朝官人人不能自保,至有不得不入朝时, 与家人辞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甘露之变”。 此后,宦官权势更盛,文宗形同傀儡,常常泣下沾襟,自叹“受制 于家奴”。以后的历届皇帝,均为宦官所控制。武宗朝,宦官仇士良致 仕前,给他的同党留下玩弄皇帝的经验说:“天子不可令闲暇,暇必观 书,见儒臣,则又纳谏,智深虑远,减玩好,省游幸,吾属恩且薄而权 轻矣。为诸君计,莫若殖财货,盛鹰马,日以球猎声色蛊其心,极侈靡, 使悦不知息,则必斥经术,阇外事,万机在我,恩泽权力欲焉往哉?” (《新唐书·仇士良传》)宦官专权,实是唐王朝衰亡的一个重要的政 治祸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安晚秋》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景物描写的层次感。

2、体会晚唐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3、理解诗人的羁旅愁思。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层次感以及诗人营造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检查:《无题》、《九日齐山登高》相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
晚唐诗歌在气象格局上虽然已经失去了盛唐诗歌大气磅礴,但晚唐诗人们在中唐创新求变的基础上继续掘进,诗国仍然是一派绚丽灿烂的景象,出现了许多成就突出的诗人,今天我们接触晚唐另一位诗人赵嘏。

学习一下他的《长安晚秋》
三、自读,通过翻译全诗解决基础问题
1、翻译,中心:秋天拂晓时,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汉家宫殿的周围呈现出深秋的景象。

残星几点,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楼吹着长笛,曲调悠扬婉转。

篱边半开的菊花呈现出紫艳之色,静悄悄的,水面的莲花凋零,红叶尽谢。

家乡的鲈鱼正美,但自己不能回去,却要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学着楚囚的样儿羁留他乡。

这首律诗,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2、重点词语:拂曙宫阙(建筑物,而“阕”为词的分段,又叫“片”)横(飞过)塞
3、典故:鲈鱼正美——司马冏执政、张翰辞官回家,表达思乡之情。

南冠楚囚——晋侯、钟仪(楚国俘虏),南,楚地;“南冠”代囚徒或战俘。

4、内容把握:学生默读诗歌,结合课文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再学生朗诵。

5、提问几名学生。

四、内容讲析:
1、首联:总览长安全景。

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漂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

思考:“凄清”二字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

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颔联:写仰观。

晨曦初见西半天上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

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笛声悠扬、哀婉。

是喟叹人生如晨星的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呢?吹笛人只管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不曾想到笛声竟这样的使闻者黯然伤神!
思考:试分析这两句诗的妙处。

明确:“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

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独具匠心。

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做了饶有情韵的烘托。

它的妙处在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以动衬静,既是环境的宁静,也是人物神情专注,入迷入痴的心情之静。

突然一声长笛穿空而来,多么惊心动魄,揪人柔肠,撕心裂肺。

杜甫很欣赏此句,作者也有“赵倚楼”之称。

见课下注释①)
3、颈联:写俯察。

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
叶,满面愁容。

思考:“紫菊”、“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明确: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油然而起归隐之心。

4、尾联:抒写胸怀。

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钟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五、思考:“品读与探讨”1 (层次感//答案见后)
六、学生朗诵诗歌,争取背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