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的入侵

合集下载

松材线虫病的分布为害及防治对策探讨

松材线虫病的分布为害及防治对策探讨

松材线虫病的分布为害及防治对策探讨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侵入松树引起的疾病,对松林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松木是世界各地最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而松材线虫病不仅对松木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了影响,也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松材线虫病的分布、为害及防治对策。

一、松材线虫病的分布和为害松材线虫病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

在北美,松材线虫病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各个地区都有发现,对当地的松林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欧洲,松材线虫病也是一种重要的林木疾病。

在亚洲,松材线虫病主要分布在中国和日本等地区。

松材线虫病对松树的为害主要表现为松木的树皮变色和树皮下的褐变,导致树皮脱落,同时松树的生长和发育受到抑制。

松材线虫还会引起寄主植物的部分树冠枯黄和落叶,甚至导致树木的死亡。

松材线虫病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二、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对策针对松材线虫病的严重威胁,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对策:1. 加强监测和预警对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治,首先要加强对病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定期对森林的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病害的扩散。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病害的手段。

可以通过培育和引入一些天敌昆虫来控制松材线虫的数量,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利用一些微生物或真菌来阻止线虫的扩散,也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病害的手段,可以通过喷洒杀虫剂,杀灭松材线虫,从而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但是化学防治需要谨慎使用,以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4. 强化森林管理合理的森林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通过及时修剪、清理树木、加强施肥和灌溉,可以保持森林健康,减少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5. 科学研究和合作在松材线虫病的防治过程中,科学研究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松材线虫防治方案

松材线虫防治方案

松材线虫防治方案概述松材线虫是一种致命的木材病害虫,对松树等针叶树种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介绍松材线虫的特征、传播途径和对树木的危害,并提出一套综合防治方案,旨在控制和减轻松材线虫的传播和危害。

1. 松材线虫特征松材线虫是一种微小的螺旋形线虫,长度约为1.5-2.5毫米。

它们主要以松树的寄主部位为食,如树皮下的部分、木质部、树干等。

松材线虫的寄主范围广泛,包括多种针叶树种。

2. 传播途径松材线虫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 - 昆虫传播:松材线虫可以寄生在一些具有飞行能力的昆虫身上,例如松墨天牛和松材蚁。

它们会带着松材线虫的幼虫飞到新的树木上,并在树木内寄生和繁殖。

- 树木接触传播:当被感染的树木与健康树木接触时,松材线虫可以通过接触和跳跃等方式传播到健康树木上。

- 人为传播:松材线虫也可以通过人为因素进行传播,例如木材和树木器具的运输、木材加工等。

3. 松材线虫对树木的危害松材线虫会对受感染的树木造成严重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寄生繁殖:松材线虫会在树木内寄生和繁殖,使树木内部遭受破坏。

这对树木的生长和健康状态造成影响。

- 传播病害:松材线虫本身并不直接引起病害,但它们携带的真菌和细菌会导致树木感染其他病害。

这会加剧树木的衰弱和死亡。

- 木材价值下降:被松材线虫感染的树木由于内部受损,其木材的品质和价值会明显下降。

4. 松材线虫防治方案为了有效控制和减轻松材线虫的传播和危害,可以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方案:4.1 检疫措施•对木材运输进行检疫,特别是有可能受到松材线虫感染的地区。

•控制木材进出的来源,确保木材的质量和安全。

•在木材贸易中加强合作,共同推行检疫措施,防止跨国传播。

4.2 生物防治•使用松材线虫的天敌来控制其数量,比如应用天敌寄生松材线虫的天敌,如寄生蜂。

•增强树木的抵抗力,通过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润等措施,提高树木的健康状态,减少松材线虫的入侵。

4.3 化学防治•使用适当的农药进行松材线虫的防治。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策略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策略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策略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木线虫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

松木线虫是一种寄生虫,它以松木为食物和温床,在寄主树体内生活,繁殖和发展,并最终导致寄主树死亡。

该病害对松树林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去防止和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树木生长缓慢,树冠逐渐变小,树体呈现出黄色或褐色的枯死斑块,干枯的树皮和树干表面有裂纹和孔洞,严重时整株松树会死亡。

松材线虫在寄主树内侵蚀木质部,导致树木的生长环路中断,营养水分的运输受阻,从而破坏了松树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枯死和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策略。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综合防治措施:1. 松树种植和管理:选择抗病性强的松树品种进行种植,合理配置松树种植密度,保持合适的间距和距离,提供充足的阳光和通风条件,合理修剪和疏除枯枝败叶,及时清除松树周围的杂草和落叶,提高树木的光合作用和抵抗力。

2.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和天然的寄生物来控制松材线虫的繁殖和发展,比如杀虫线虫、杀虫菌等,通过自然的生物循环来降低病害的危害。

3. 化学防治:使用杀线虫剂进行喷洒或注射松树,来控制或杀灭松木线虫,减少其对寄主树的伤害。

但需要注意的是,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防止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和影响。

4. 土壤改良和施肥:定期对松树根部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增强松树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降低松材线虫的侵害风险。

5. 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松材线虫病虫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对松林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综合防治策略的关键是预防为主,综合施策,多管齐下。

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监测,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和恢复松树林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策略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策略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策略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高的疾病,常常导致松树大量死亡,给林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主要介绍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以及综合防治策略。

松材线虫是一种寄生在松树中的线虫,它会侵入松树的木质部分,导致松树失去水分和营养,最终导致松树的死亡。

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危害表现为:1.松树的生长迟缓。

由于松材线虫占据了松树的部分营养和水分,导致松树的生长速度变慢,生长迟缓。

2.内部木质部分变黑。

松材线虫在松树内部的繁殖和寄生会导致松树的内部木质部分变黑,影响松树的美观度。

3.松树枯死。

松材线虫繁殖严重会导致松树的枯死,使林区的环境质量下降。

为了防止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1.松树的选种和培育。

应选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病虫害抵御力强的松树品种进行培育,以降低松材线虫侵袭的风险。

2.松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控。

定期对松林进行病虫害监测和威胁评估,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3.森林防火。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是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积极进行森林防火工作,尽量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

4.防止人为传播。

松材线虫也可以通过人为传播扩散,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采伐松树时要进行消毒处理。

5.化学防治。

在松林病虫害监测和评估的基础上,如果发现松材线虫繁殖严重,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如喷洒药剂进行灭杀。

6.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经济的防治方式,目前已有多种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的菌株被研究出来,如松叶枯病菌、松材菌等。

总之,针对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多种措施相互配合,只有防患于未然、及时防治,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保护好林业生产。

松材线虫的入侵危害与综合防治

松材线虫的入侵危害与综合防治

松材线虫的入侵危害与综合防治杨钊(天津市河西区绿化管理所,天津300222)摘要:迄今为止,松材线虫已经成为园林绿化树种里危害最大的外来有害入侵生物之一,给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以及森林生态防护体系建设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

松材线虫主要由松墨天牛等昆虫进行传播,其危害主要体现在对松树本身的生长造成树势衰弱、分泌物致使松树病、影响松林群落演替以及松林群落中的各个种群之间的关系等。

对于松材线虫,园林工作者应该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原则,应坚持IPM和SPMF思想,结合化学、物理、生物、天敌以及检验检疫技术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关键词:综合防治;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危害;松材线虫中图分类号:S76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14-0255-050前言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危险性流行病,其病原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隶属于垫刃线虫目、滑刃线虫科、伞滑刃线虫属。

该害虫主要以昆虫为传播媒介,其中,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又是最主要的媒介传播昆虫。

松材线虫可随被松墨天牛侵染过的原木整装调运而加快传播蔓延[1-2],因此松材线虫病又被称为“松树的癌症”[3]。

在松材线虫主要危害的松科植物中,松属树种有58种,非松属树种有13种。

1982年,我国于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该害虫,截至目前,已扩展至8个省(市、区),对我国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4-5]。

国内外学者针对该害虫已展开了涉及症状分析、致病机理、风险评估以及检验检疫等旨在建立健全松材线虫综合防控体系的相关探索。

关于松材线虫的防治方法,目前大多集中在物理、化学、生物防治以及出入境检验检疫与各项规范性营林措施等方面。

这些从不同领域与角度开展实施的防治方法,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6]。

然而,在松材线虫的整体防治体系中,由于缺乏可持续控制和综合调控防治思想,导致很多防治方法过分依赖于某一种单独的防治方式(或几种简单防治方式的叠加),比如单一的物理防治或化学防治,这很可能对整个松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生态位不平衡化现象,进而影响松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侵袭松树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树木疾病,经常给森林、园林等植被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原因、病症与危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原因1. 环境因素: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主要受到气候、土壤、植被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通常,在高温、潮湿的环境条件下,松材线虫病易发生。

土壤肥力、渗透性、排水性等也会直接影响松树的健康状况,从而影响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2. 病原体:松材线虫是引起松材线虫病的罪魁祸首。

松材线虫侵入松树后,通过食物道进入松树的木部,繁衍生息,引起松树内部组织的腐蚀和腐朽,从而引发病害。

3. 主次危害因素:松材线虫病的发生还与松树的生长环境、树龄、树种、树木健康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植被密度过大、土壤肥力不足、连作连种等情况会加剧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二、松材线虫病的病症与危害1. 病害的症状松材线虫病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常常在树木内部进行潜伏性生长。

当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松树将出现树皮脱落、树干溃烂、松树材发黑等现象。

松枝化落、叶片发黄、树冠逐渐稀疏等现象也常常出现。

2. 对松树的危害松材线虫病会导致松树内部组织的腐朽与腐烂,松树的营养供给和水分输送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松树的生长受限、生长势下降。

在严重的情况下,松材线虫还会威胁到松树的生存,引发松树的死亡。

三、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措施1. 防治原则对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治,首先要树立预防为主的原则。

在栽种和林木生长管理上,注意提高松树的抗病能力。

加大对松材线虫的监测和防控力度,及时发现病害,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工作。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可以采用天敌昆虫、真菌等对松材线虫进行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培育新的天敌种群来控制松材线虫的生长繁殖。

选择对松材线虫病有较强控制力的真菌制剂进行喷洒也是常用的防治手段。

3. 化学防治在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中,化学防治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侵袭而引起的病害。

该病害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对松树造成极大的危害,其发生逐渐增多,已经成为制约森林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因此,对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做好相应的研究和防治措施是极为必要的。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袭松树而引起的病害。

松材线虫属于线虫门,是一种微小的蛔虫,体长大约为0.6-1.2毫米,只有0.020.03毫米左右的宽度,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其长长的身体和薄薄的头部,具有极强的侵袭性和传染性。

松材线虫有两种生活史,一种是在松树上繁殖、寄生,另一种是在针叶树上的状龙虫(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体内,寄生于其卵巢内部,利用其产生的松树切口内分泌的物质来吸收养分,然后以卵巢为食,杀死宿主状龙虫。

一旦状龙虫死亡,松材线虫会离开其体内,移动到松树上,寻找下一个寄主,然后感染其内部发展和繁殖。

防治措施:1. 合理土地利用:丰富多样的林草植被能够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阻断松材线虫性蚜子、状龙虫等在林内的蔓延。

2. 早期防治:及早发现松材线虫病害的蔓延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病害的发展。

3. 加强林区检疫:在林区进出口做好病害检疫工作,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4. 定期检测:对林区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摸底调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5. 进行灭松材线虫生物学措施:采用生物防治措施,选用笼罩剂、毒奶油等方法灭松材线虫。

总之,要知道松材线虫病就是因为病虫害寄生在松树上而导致的,严重影响森林的生态系统,危及了国家森林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于松树的生长和发展应该加以重视,并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护好松树,从而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宣城市宣州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宣城市宣州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宣城市宣州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宣城市宣州区松材线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松树健康的病害,常常会导致松树的死亡和林木资源的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这种病害,需要深入了解它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护松树健康和森林资源。

一、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原因松材线虫是这种病害的致病原。

成虫主要栖息在松树内皮层的树皮下,以钻入树干汁液为食。

在这个过程中,松材线虫会带入一种名为松材线虫病的真菌,将其引入到树内,从而导致松树感染病害。

松树生长过密过密易感染松材线虫病,同时生长环境潮湿、空气不流通也是其易发的原因之一。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松树生长繁茂,但也容易受到松材线虫病的侵害。

大面积的松树林在发生疫情时,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置,导致病害的扩散和传播。

防治松材线虫病需要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和防治工作。

二、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措施1. 保持松树健康:松树的健康状况对其发生松材线虫病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松树的养护和修剪工作,及时清理落叶和杂草,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减少松材线虫的繁殖和传播。

2. 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和分布情况,对病害易发的地区和松树进行定期的监测和预警,发现疫情及时处置,减少病害的扩散和传播。

3. 积极防治:一旦发现松树感染了松材线虫病,要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包括喷洒杀菌剂、灭虫剂,对已经感染的树木进行砍伐处理,以减少病害的蔓延和危害。

4. 加强科普宣传:通过举办讲座、宣传栏和媒体宣传等途径,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宣传普及,提高广大松树管理者和居民对这一病害的认识和防治意识,共同参与防治工作。

5. 联防联控:加强与森林防火、林业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森林病虫害的信息交流和应急处置机制,共同开展联防联控工作,保护好松树资源。

宣城市宣州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危害是一个严重的森林生态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

只有通过加强预防和防治工作,才能更好地保护松树资源,维护森林生态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材线虫的危害情况
• 松材线虫侵入树木后,外部症状的显著特点 是:先是针叶失水,褪绿,继而变褐,而后 整株枯死,针叶全红黄色。其发展过程可分 为四个阶段: ①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或停 止,蒸腾作用下降;②针叶开始变色,树脂 分泌停止,通常能够观察到天牛或其它甲虫 侵害和产卵的痕迹;③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 色,萎蔫,通常可见到甲虫的蛀屑;④针叶 全部变为黄褐色,病树干枯死亡,但针叶不 脱落。此时树体上一般有多种害虫栖居。
(1)清除传媒松
褐天牛(主要携带
传播者) (2)防 治松材线虫

LOGO

• 松材线虫的入侵对植物群落演替和
– 据研究表明,不管是纯林的马尾松还是混交 林马尾松的群落,只要是被松材线虫危害后 乔木层植物的种类和植物多样性都会较大程度地增 加,原有的森林比危害前生物多样有了很大的增 加。由此可见,在立地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被松 材线虫危害后短期后松林资源、生态环境、自然 景观都会受到严重的破坏,不过随着长时间的恢 复和演替反而会丰富了植物的种类,群落的结构 也会有所改善,生态系统会向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研究表明,即便不是因为松材线虫危害而引起系 统的演替及发展,也有可能被其他有害生物入侵 引起整个系统的演替及发展,这实际上就是群落 演替的必然。
LOGO
生物入侵之
松材线虫的入侵
松材线虫的简介
基本信息:
松材线虫(North American pinewood nematode;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该线虫属 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线虫成虫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 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 。它是通过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 病害。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树干可观 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
• 松材线虫的入侵对微生
态环境的影响
– 森林的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 在演变的过程中生物 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另外,林木从种子开始到成 长为一片森林的过程中无时不受到土壤因子的制 约,生长状况是和土壤因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松材线虫入侵后导致松林的大面积死亡, 另外为了防止病害的扩大而采用的人工伐木等措 施都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态环境。当林分收到松 材线虫的危害时,不同的受害程度及人为干扰原 因等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特别是在土壤营 养方面。
• 功能的影响

• 松材线虫的入侵对鸟类群落的影响
– 对当地生态系统健康造成威胁的就是外来种的侵 入,他会改变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结构,还会造成 栖息地的破坏。松材线虫入侵导致松林急剧退化, 并且在原有的林地上形成了大量不同年龄段的常 绿阔叶早起的演替林,加速了绿阔叶代替松树林 的转变。而在这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鸟类多 样性以及丰富度是随着森林演替阶段的推进而有 所增加,当达到了演替的最高阶段时鸟类的多样 性及丰富度会下降,但在之后更长的时间内又会 出现一次小的增长峰后继续下降。这也表明了早 期演替林对于鸟类的重要性。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
: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以后相继在江苏、安徽、广东和浙江等 地成灾,几乎毁灭了在香港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林。近距离传播主要靠媒介 天牛,如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携带传播;远距离主要靠 人为调运带疫(带松材线虫的天牛)的苗木、松材、松木包装箱及松木制 品等进行传播。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 垂,树脂分泌停止,在树干上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 干枯死亡,木材蓝变。严重威胁用材林。由于扩展迅速,现已对黄山、张 家界等风景名胜区的天然针叶林构成了巨大威胁。.
鉴别特征:
.鉴别特征:成虫体细长,约1mm,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 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
生物学特性
雌雄虫交尾后产卵,每只雌虫产卵约100粒。虫卵在温度25℃下30 小时孵化。幼虫共4龄。在温度30℃时,线虫3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 。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5℃,低于10℃时不能发育,28℃以上 繁殖会受到抑制, 在33℃以上则不能繁殖。
松材线虫的分布
原产地:原产北美洲。 在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葡萄牙、中国等国均有发生,但 危害程度不一,其中以日本受害最重。 此病1982年中国在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又相继在 江苏、安徽、山东、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台湾、香港等省(区)等 许多地区发生并流行成灾。

松材线虫的传播途径Fra bibliotek远距离传播 则主要借助感病苗木、 松材、枝桠及其他 松木制品的调运进行。
近距离传播 靠天牛等 媒介昆虫传带

松材线虫入侵的检疫与防治
林地清理,砍除和烧毁病树和垂死树,清除病株残 体,这是一种较可靠的对策。特别是在危害区采用 此法抑制病原的扩散是切实可行的。伐除后必须烧 利用白僵菌防治昆
毁和或进行处理,否则将成为新的感染源。设立隔
离带,以切断松材线虫的传播途径,如此,可切断 天牛的食物补给,可有效地控制天牛虫媒的扩散, 以达到防治松材线虫的目的。
虫介体,也可用捕
线虫真菌来防治松 材线虫。
检疫措施
农业措施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1)检疫检验方法:直观检验、解剖检验、漏 斗分离检验。 (2)检疫处理: 木材及其产品在使用前或出境、进境前用60℃ 热处理或杀线虫剂处理。检疫中发现有携带松材 线虫的松木及包装箱等制品,应立即用溴甲烷熏 蒸处理;或浸泡于水中5个月以上;或立即送工 厂切片后用作纤维板、刨花板或纸浆等工业原料 以及作为燃料及时烧毁。对利用价值不大的小径 木、枝桠等课集中烧毁,严防遗漏。

松材线虫 入侵危害对森林系统的 影响
对松林内生物群落的影响 对植物群落演替和功能的影响
对鸟类群落的影响
对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

• 松材线虫入侵对松林内生物群落的影 响
– 生物入侵危害指的是某一种生物由原来的 分布区域扩大至另一个新的地区,这个新 地区一般指的是比较遥远的地方,在新的 区域当中后代可以扩散繁殖。伴随着人类 活动对自然的影响逐渐加大,生物入侵已 改变了原来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地理分布 的功能和结构,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