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收音机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调频收音对讲机课程设计

调频收音对讲机课程设计

调频收音对讲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调频收音对讲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及电路组成。

2. 学生能掌握调频收音对讲机的使用方法,了解天线、调谐器、功率放大器等关键部分的作用。

3. 学生能了解无线电通信的基本知识,包括频率、波长、调制等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调频收音对讲机的组装和调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通信问题,具备基本的故障排查和维修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提高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尊重事实,严谨治学,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3. 学生通过学习无线电通信知识,增强信息安全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调频收音对讲机的相关知识,还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件的性质和功能,关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调频收音对讲机原理:讲解调频收音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发射和接收过程,关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无线电通信基本概念:阐述频率、波长、调制等基本概念,关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路组成与功能:分析调频收音对讲机各部分电路的组成和功能,如天线、调谐器、功率放大器等,关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调频收音对讲机的组装、调试和维修,培养动手能力,关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故障排查与维修: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故障原因并进行排查,学会简单维修技巧,关联教材第六章内容。

7. 安全与法律法规:强调无线电通信安全意识,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关联教材第七章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学习。

调频收音机的设计

调频收音机的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射频通信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调频收音机的设计专业班级:信工111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杨佳迟耀丹设计时间:2013.12.30-2014.1.10摘要 (1)一、设计的作用、目的 (2)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2)三、设计内容 (2)四、总体设计方案 (2)4.1 频率调制 (2)4.2 收音机工作原理 (5)五、各单元电路设计 (6)5.1 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 (6)5.2 本振电路 (7)5.3 混频电路 (7)5.4 中频放大电路 (8)5.5 低频放大电路 (9)5.6 鉴频电路 (10)5.7 元件清单 (11)六、Multisim仿真软件介绍 (12)6.1Multisim详细介绍 (12)6.2Multisim特点 (12)七、仿真与分析 (14)7.1 低频放大电路仿真分析 (14)7.2 高频小信号电路仿真分析 (15)7.3 混频器电路仿真分析 (16)7.4 中频放大器电路仿真分析 (16)7.5 本振电路仿真 (17)7.6 鉴频电路仿真 (18)八、心得体会 (19)九、参考文献 (20)附录 (21)本次课程设计为调频收音机的设计。

由于集成电路内部不便制作电感、电容和大电阻以及可调元件,故外围元件多以电感、电容和电阻及可调元件为主,组成各种控制、谐振、供电、滤波、耦合等电路。

收音机通过调谐回路选出所需的电台,送到变频器与本机振荡电路送出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然后选出差频作为中频输出,中频信号经过检波器检波后输出调制信号,调制信号经低频放大、功率放大后获得足够的电流和电压,即功率,再推动喇叭发出响的声音。

调频部分实现88MHz ~ 108MHz调频广播接收,调谐方式为手动步进调谐。

关键词:混频,调谐回路,低频功放一、设计的作用、目的课程设计是理论学习的延伸,是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质量、塑造自身能力等于有特殊作用。

收音机课程设计最终版

收音机课程设计最终版

收⾳机课程设计最终版课程设计题⽬:HX-108-2收⾳机的组装设计专业:姓名:学号:实验地点:指导⽼师:成绩:( 2012-4-8 )⽬录第1节摘要 (2)1.1 设计⽬的 (2)1.2 设计要求 (2)1.3 实验材料 (2)第2节硬件设计 (3)2.1 原理 (3)2.2 原理图 (4)第3节收⾳机的组装过程 (5)3.1 准备⼯作 (5)3.2 插件焊接过程 (5)3.3 注意事项 (6)第4节收⾳机机调试 (8)4.1 调试步骤 (8)4.2 调试中的问题及解决⽅法 (9)第5节结束语 (10)参考⽂献 (11)第⼀节摘要1.1 ⽬的:收⾳机是最常⽤的家⽤电器之⼀,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应该在了解其基本⼯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安装、调试、使⽤,并学会排除⼀些常见故障。

1.2要求:1、认识常⽤的电阻、电容等电⼦元器件;2、了解收⾳机的⼯作原理;3、熟练焊接的具体操作;4、学习并掌握收⾳机的调试⽅法;5、初步掌握电⼦线路故障的排除⽅法。

1.3实验材料:1、HX118-2型六管超外差收⾳机散装套件:1套/⼈(见元件明细表);2、组装⼯具:1套/⼈;3、万⽤表、稳压电源、⾼频信号发⽣器、⾳频信号发⽣器、晶体管毫伏表每条流⽔线1套;⾊环电阻⾊标数该电阻为10X10 Ω±5%主要性能指标:频率范围:535~1065kHz 中频频率:465kHz灵敏度:<1mV/m (能收到本省、本市以外较远的电台及信号较弱的电台)选择性:20lg 21(1)(110)E M H z EM H z M H z >14dB输出功率:最⼤不失真功率≥100mW101 0误差±5%表⽰:电源消耗:静态时,≤12mA,额定时约80Ma第⼆节硬件设计2.1收⾳机原理:HX108-2型7管半导体收⾳机频率范围:525~1605KHZ;输出功率:100mW(最⼤);扬声器:φ57mm,8Ω;电源:5号电池⼆节。

fm调频收音机课程设计

fm调频收音机课程设计

fm调频收音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调频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掌握无线电频率、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概念;2. 学生掌握调频收音机的电路组成,了解各部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3. 学生了解调频广播信号的传输过程,掌握接收、放大和音频输出等环节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组装和调试一台简易的调频收音机;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调频收音机收听广播,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2. 学生通过学习调频收音机的制作,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好奇心强,喜欢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无线电频率与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概念;- 调频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电路组成;- 调频广播信号的传输过程及接收、放大和音频输出等环节的基本原理。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无线电发射与接收技术”的第1-3节。

2. 实践操作:- 简易调频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调频收音机的使用方法与维护;- 收音机性能的优化与改进。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无线电发射与接收技术”的第4-5节。

3. 教学进度安排:- 理论知识(第1-2课时):讲解无线电频率、调制解调技术,介绍调频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 实践操作(第3-4课时):指导学生进行调频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讲解使用方法和维护;- 性能优化与改进(第5课时):探讨调频收音机性能的提升,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调频收音机的设计与制作

调频收音机的设计与制作

存档资料成绩: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所属课程名称电路课程设计(课外)题目调频收音机的设计与制作分院机电分院专业班级 11机制五班学号 20110410220527学生姓名王永明指导教师傅娇娇2014 年1 月7 日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五班姓名王永明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调频收音机的设计与制作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3 年12 月30 日起至2014年1 月7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通过完成调频收音机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训练学生了解常用的集成电路,了解电子仪器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电子专业的学习兴趣。

学生签名:王永明2014 年 1月 7日课程设计(论文)评阅意见评阅人 傅娇娇 职称2013年1 月 9 日序号 项 目 等 级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1 课程设计态度评价 2 出勤情况评价 3 任务难度评价 4 工作量饱满评价 5 设计中创新性评价 6 论文书写规范化评价7综合应用能力评价综合评定等级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5)第二章设计正文 (6)1.原理介绍(含电路图) (6)2.元器件清单 (8)3.设计制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9)第三章课程设计心得 (11)第四章参考文献 (12)第一章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1. 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色环电阻的识别等),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

2. 学习并掌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提高动手能力。

4. 在散件的组装过程中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

5. 熟悉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6. 掌握收音机的调试方法,能安装、调试出成品收音机第二章设计正文1.原理介绍(含电路图)超外差式收音机是指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

大学毕设论文__基于rda5807的收音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大学毕设论文__基于rda5807的收音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编号:课程设计说明书(信息系统综合实训)题目:立体声调频收音机院(系):信息与通信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峰之使者学号:指导教师:2016年 1 月8 日摘要本系统为立体声调频收音机,设计采用RDA5807收音模块,与单片机相结合,使收音解调电路设计变的简单,实现FM收音并显示频率。

我们通过矩阵键盘设定我们需要的频段,并设置音量大小,通过诺基亚5110液晶屏显示出来,并根据所显示接收信号的强度等级,判断收音所在地的信号强度。

RDA5807模块具有65-108MHz全球FM接收频段相容的效果,具备噪声消除、软静音、低音增强、灵敏度高、噪声小、抗干扰能力强等功能,所以使用本模块很容易实现,且系统可靠稳定。

关键词:单片机;RDA5807收音模块;FM收音;目录引言 (1)1 任务要求与设计的背景 (1)1.1 设计任务要求 (1)1.2 课题背景 (1)2 调频收音机的分析和设计思路 (1)2.1 系统设计原理 (1)2.2 系统框图分析和设计 (2)3 硬件设计 (2)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1.1 时钟电路 (2)3.1.2 复位电路 (3)3.2 RDA5807模块 (3)3.2.1 RDA5807模块管脚 (3)3.2.2 RDA5807模块特点 (4)3.2.3 RDA5807模块与单片机接口 (4)3.3原理图 (5)3.4 PCB图 (5)4 软件设计 (5)4.1 IIC通信 (5)4.2 IIC时序 (6)4.3软件流程图 (7)5 调试过程 (9)5.1 电路板制作 (9)5.2 硬件调试 (9)5.3 软件调试 (10)5.4 实物图 (11)6 总结 (11)谢辞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15)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调频收音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消费类占有相当的市场。

从分离元件组成的收音机到由集成电路组成的收音机,调频收音机技术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

调频调幅收音机设计(毕业设计)

调频调幅收音机设计(毕业设计)

调频调幅收音机设计(毕业设计)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诚信申明本人申明:我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对四年专业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全面的总结。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年月日I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调频调幅接收机XXXXXXXX专业XXX班学号XXXXXXXX指导教师XXX副教授摘要收音机的发展一般经过电子管、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收音机由于使用元器件少、可靠性强、耗电省、成本低、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已经开始取代分立元件式晶体管收音机。

此接收机采用的就是单片调频调幅集成电路ULN2204。

UNL2204集成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其内部几乎包括了收音机所必需的电路,有独立的调幅振荡器、调幅双平衡混频器、调幅和调频中频放大器、调幅和调频解调器、AGC电路、AFC电路和功率放大器等。

为使外接元件少且便于集成,ULN2204内部大量采用直接耦合的电路形成;工作电压范围宽。

UNL2204内部设有精密稳压电路,而且外加电源电压的范围大,其允许变动的范围为3~12V;用集成双差分放大电路组成混频器,提高了对信号中干扰成分的抑制能力;灵敏度高。

具有5级中频放大,级间均采用直接耦合。

前4级可以加AGC控制;外接元件少。

中频放大直接耦合,无需外接元件。

整个功率放大部分只接1只退耦电容;功率放大器的输入阻抗高,约为200千欧姆;调幅收音机与调频收音机的转换十分简单,仅用1只2*2波段开关,控制UNL2204内部的电子开关,完成调幅收音与调频收音的转换。

此调频调幅接收机的电源供给采用自带直流稳压电源直接供给。

关键词:调频调幅接收机ULN2204 集成电路II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FM-AM Receiver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over the radio tubes, transistors to integrated circuits. IC Radio as the use of fewer components, reliability, low power consumption, low cost, light weight, small size, etc., has begun to replace discrete transistor radio. This receiver is used in single-chip FM-AM IC ULN2204. UNL2204 IC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its internal includes almost necessary for the radio circuit, independent amplitude modulation oscillator, amplitude modulation double-balanced mixer, IF amplifier AM and FM, AM and FM demodulator, AGG circuit, AFC circuit and power amplifier. To enable small and easy to integrate external components, ULN2204 house a large number of direct-coupled circuit formation; wide operating voltage range. UNL2204 are equipped with sophisticated internal regulator circuit, and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voltage range, which allows changes in the range 3~12V; pairs of differential amplifier with the integrated circuit mixers improve the components of the signal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capabilities; sensitivity high. With a 5-IF amplification, direct coupling between stages are used. 4 can be added before the AGC control; fewer external components. IF amplification direct coupling don’t have access external components. Then the power amplifier part of a retreat is only dual capacitor; power amplifier input impedance high, about 200 thousand ohms; AM radio and FM radio conversion is very simple, only a 2 * 2 band switch, the control electronics within the UNL2204 switch, the completion of AM radio and FM radio conversion. The FM-AM receiver with built-in power supply DC power supply directly to the supply.Key words: FM AM Receiver ULN2204 ICIII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目录前言 (1)第1章课题研究价值......................................... 2 第 1.1节选题背景........................................... 2 第1.2节调频调幅接收机的概述............................... 2 第1.3节调频调幅接收机形式及用途. (4)第2章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6 第 2.1节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 6 第2.2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8)第3章调频调幅接收机电路及工作原理........................ 12 第3.1节UNL2204单片集成电路............................... 12 第3.2节调频调幅接收机的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17)第4章调频调幅接收机的设计................................ 21 第 4.1节方案选择与技术指标................................ 21 第4.2节元器件的选择...................................... 21 第4.4节调试说明 (28)第5章安装过程及注意事项.................................. 32 第 5.1节故障检测及处理 (32)结论 (35)附录 (36)IV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39)致谢 (40)V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前言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性能好、使系统整机实现很少调整或者不调整等优点,通信电子电路正迅速向集成方向发展。

调幅调频收音机课程设计

调幅调频收音机课程设计

调幅调频收音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调幅调频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及电路组成。

2. 学生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发展历程,认识调幅调频收音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掌握调幅调频收音机的调试方法,了解如何收听不同频率的广播节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组装和调试调幅调频收音机。

2. 学生具备分析收音机故障原因的能力,并学会排除简单故障。

3. 学生能够运用调幅调频收音机进行实际收听,提高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通过学习调幅调频收音机,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养成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调幅调频收音机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在生活中运用科技产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无线电广播发展历程:介绍无线电广播的起源、发展过程及调幅调频收音机的演变。

2. 调幅调频收音机原理:讲解调幅(AM)和调频(FM)的传输原理,以及收音机内部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3. 电子元件介绍:学习收音机中常用的电子元件,如天线、高频放大器、混频器、本振、中频放大器、检波器、功率放大器等。

4. 收音机组装与调试:学习如何组装调幅调频收音机,掌握调试方法,包括选台、调节音量、改善音质等。

5. 故障分析与排除:分析收音机常见故障原因,学习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

6. 实际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收听,学习如何筛选有用信息。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无线电广播发展历程及电子元件介绍。

第二课时:调幅调频收音机原理及收音机组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院系: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目录摘要 (1)一、绪论 (2)二、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2.1调频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2.2 ZX3005型调频收音机工作原理的具体分析 (4)2.2.1输入调谐回路 (4)2.2.2中频放大与检波 (5)2.2.3低频放大与功率放大 (6)2.2.4电源及其他电路 (6)2.2.5天线接收部分 (6)三、收音机电路板的装配 (8)3.1装配前的准备及装配原则 (8)3.1.1焊接前需要的材料及工具 (8)3.1.2元件装配顺序 (9)3.1.3碳膜电阻大小的识别 (10)3.1.4焊接电路板的要求 (10)3.2焊接电路板遵循的原则 (11)四、收音机的调试 (12)4.1收音机电路板的调整原理 (12)课程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14)参考文献 (14)摘要ZX3005型调频收音机电路主要由大规模集成电路CXA1691组成。

由于集成电路部不便制作电感、电容和大电阻以及可调元件,故外围元件多以电感、电容和电阻及可调元件为主,组成各种控制、谐振、供电、滤波、耦合等电路。

收音机通过调谐回路选出所需的电台,送到变频器与本机振荡电路送出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然后选出差频作为中频输出,中频信号经过检波器检波后输出调制信号(低频信号),调制信号(低频信号)经低频放大、功率放大后获得足够的电流和电压,即功率,再推动喇叭发出响的声音。

调频部分实现87MHz ~ 108MHz调频广播接收,调谐方式为手动步进调谐。

本机外围电路元件较少,灵敏度高,质量稳定,适合自己动手焊接装配,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调频收音机广播混频高频调谐一、绪论收音机,由机械,电子,磁铁等构造而成,用电能将电波信号转换为声音,收听广播电台发射的电波信号的机器。

又名无线电、广播等。

其大致原理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或喇叭变成音波。

由于科技进步,天空中有了很多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

如果把这许多电波全都接收下来,音频信号就会象处于闹市之中一样,许多声音混杂在一起,结果什么也听不清了。

为了设法选择所需要的节目,在接收天线后,有一个选择性电路,它的作用是把所需的信号(电台)挑选出来,并把不要的信号“滤掉”,以免产生干扰,这就是我们收听广播时,所使用的“选台”旋钮。

选择性电路的输出是选出某个电台的高频调频信号,利用它直接推动扬声器是不行的,还必须把它恢复成原来的音频信号,这种还原电路称为解调,把解调的音频信号送到扬声器,就可以收到广播。

无线电广播的接收是由收音机实现的。

收音机的接收天线收到空中的电波;调谐电路选中所需频率的信号;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声频信号(即解调);解调后得到的声频信号再经过放大获得足够的推动功率;最后经过电声转换还原出广播容。

可见,在无线电广播和接收过程中,无线电波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

利用无线电波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装载方式。

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

目前调频式收音机多采用集成芯片并用天线接收。

在本次收音机整机电路实现和实践中采用的是CXA1691集成芯片和其他的辅助电路,其整机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很适合用来研究和学习。

二、收音机的工作原理2.1调频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收音机的原理是把从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扬声器变成音波。

是把接收到的电台高频信号,用一个变频级电路将它转化为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然后再对这个中频信号进行多级放大,再检波,低放。

由于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用途较广、接受的电波较多,所以音频信号就会互相干扰,导致音响效果不好,所以当要选择所需的电台并把不要的信号“滤掉”,以免产生干扰,所以在我们收听广播时,使用选台按钮。

由于中频固定,且频率比高频已调信号低、中放的增益可以做的较大,工作较稳定,通频带特性也可做的理想、这样可以使检波器获得足够大的信号,从而使整机输出音质较好的音频信号,,所以中频调谐放大电路可以做到选择性好、增益高又不易自激。

这样灵敏度和选择性都可大幅度改善,而且可使整个波段接受灵敏度均匀!集成电路收音机的特点是:结构比较简单,性能指标优越,体积小等优点。

FM型的收音机电路可用如图1所示的方框图来表示。

收音机通过调谐回路选出所需的电台,送到变频器与本机振荡电路送出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然后选出差频作为中频输出,中频信号经过检波器检波后输出调制信号(低频信号),调制信号(低频信号)经低频放大、功率放大后获得足够的电流和电压,即功率,再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图1 ZX3005型FM收音机电路方框图2.2 ZX3005调频收音机工作原理的具体分析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收音机电路主要由大规模集成电路CXA1691组成。

由于集成电路部不便制作电感、电容和大电阻以及可调元件,故外围元件多以电感、电容和电阻及可调元件为主,组成各种控制、谐振、供电、滤波、耦合等电路。

收音机整机电路图如图2所示。

CXA1691部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2 ZX3005型FM型收音机电路图2.2.1输入调谐回路由于同一时间广播电台很多,收音机天线接收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电台的信号。

由于各个电台发射的载波频率均不相同,收音机的选频回路通过调谐,改变自身的振荡频率,当振荡频率与某电台的载波频率相同时,即可选中该电台的无线信号,从而完成选台。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超外差式收音,选出的信号并不立即送到检波级,而是要进行频率的变换(即变频,目的是让收音机整个频段的电台放大量基本一致,因为频率稳定放大倍数也就相对稳定)。

利用本机振荡产生的频率与外来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混频,选出差频,即获得固定的中频信号(FM的中频为10.7MHz)图3 CXA1691部方框图图2所示收音机电路中,这部分电路有两个LC调谐回路,带箭头用虚线连在一起的是一只四联可变电容器CBM-443DF,其中CA与L1并联的是调频波段的输入回路(选台回路),CB与L2并联为FM(调频)波段本振回路,和可变电容并联的分别是与它们适配的微调电容,用作统调。

以上元件与集成电路(IC)部有关电路一起构成调谐和本机振荡电路,变频功能基本由IC部完成。

2.2.2中频放大与检波作用:将选台、变频后的中频调制信号(调频为10.7M)送入中频放大电路进行中频放大,然后再进行解调,取出低频调制信号,即所需要的音频信号。

在图2电路中,中频放大电路的特征是具有“中周(中频变压器)”调谐电路或中频瓷滤波器。

IC部变频电路送出的中频信号从“14”脚输出,10.7MHz的调频中频信号经三端瓷滤波器CF2选出送往IC的“17”脚进行中放,经部鉴频,IC“2”脚外接的是外接FM鉴频网络,IC 的“23-24”脚之间的电容C14是检波后得到的音频信号耦合到音频功率放大输入端的耦合电容(通交隔直,让交流的音频信号通过,直流分量隔离)。

2.2.3低频放大与功率放大作用:解调后得到的音频信号经低频和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或耳机,完成电声转换。

图2电路中IC的“1”、“3”、“4”、“24~28”脚部都是低频放大电路。

“1”脚为静噪滤波,接有电容C9(0.022UF),“3”脚所接电容C7(4.7UF)为功率放大电路的负反馈电容,“4”脚为直流音量控制端(改变引脚电位来改变部差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外接音量控制电位器中心抽头。

IC的“25”脚接的C13(10UF)是功率放大电路的自举电容,以提高OTL功放电路的输出动态围,“26”脚为功放电路供电端,外接C12(220UF)和C16(0.1UF)分别为电源的低频滤波和高频滤波电容。

音频信号经“24”脚输入到IC中进行功率放大,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27”脚输出,经C10(220U)耦合送到扬声器发声,C11(0.1UF)是一只高频滤波电容,防止高频成分送入扬声器。

2.2.4电源及其他电路本机的电源部分包括有两节1.5 V电池、“26”脚外围的低频滤波电容C20(220UF)、C16(0.1UF)电源高频滤波电容,“8”脚外围的低频去耦滤波电容C8(10U),电源高频滤波电容C2(0.22UF)及由音量电位器连动的电源开关K1,R2和LED构成电源指示电路。

“21”脚外围的C17(10UF)、“22”脚外围的C18(10UF)是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滤波电容。

此外,为了防止各部分电路的相互干扰,IC部各部分的电路都单独接地,并通过多个引脚与外电路的地相接,如“13”脚是前置电路地,“28”脚是功放电路地。

2.2.5天线接收部分CXAl691部还设有调谐高放电路,目的是提高灵敏度。

拉杆天线收到的调频电磁波由C4耦合进入“12”脚调频FM高放输入,再进行混频。

总结:调频信号由TX接收,经C4送入IC的12脚进行高放、混频,9脚外接CA调谐回路选频,7脚外接CB本振回路,混频后的中频信号由14脚输出经10.7MHz瓷滤波器CF2选频后进入17脚进行中放,并经部鉴频,IC的2脚外接鉴频网络,鉴频后的音频信号亦由23脚输出,再经C14耦合到24脚进行功放推动扬声器。

三、收音机电路板的装配3.1装配前的准备及装配原则3.1.1焊接前需要的材料及工具电烙铁: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 w,烙铁头是铜制。

焊锡膏,焊锡,螺丝刀、镊子,练习用的电路板,砂纸,练习用电阻,电容,三极管,散装的收音机元件(电阻,电容,发光二极管,导线,电池,喇叭等等)。

具体元件清单如表3.1。

3.1.2元件装配顺序1.电阻:将电阻的阻值选择后根据两孔的距离弯曲电阻脚可以采取卧室紧贴电路板安装,也可以采用立式安装。

本次全部采取卧装在电路板上,2.电容:瓷介电容留一半高度,电解电容垂直插到底,注意正负极性。

3.电位器:按图装配。

4.发光二极管:分清正负极按外壳开孔位置弯曲好形状再焊。

5.天线:分清初次级,处理好后按图焊接。

6.电源线、扬声器:按图装配。

3.1.3碳膜电阻大小的识别碳膜电阻的大小由它的色环决定,金色和银色表示误差,读数时应在最后。

在碳膜电阻上共有四个色环,第一、二个色环均表示相应的数字,第三个色环表示0的个数,第四个色环表示误差,例如一个电阻的色环为橙红黑金,则它表示的电阻值为3000欧姆。

颜色与数字的对应如表3.2表3.23.1.4焊接电路板的要求印刷电路板的装配是整机质量的关键,装配质量的好坏对收音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焊接电路板总的要:a.元器件在装配前务必检查其质量好坏,确保元器件是正常能使用的;b.装插位置务必正确,不能有插错,漏插;c.焊点要光滑、无虚焊、假焊和连焊。

3.2焊接电路板遵循的原则(1)元器件的装插焊接:应遵循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低后高,先外围再集成电路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