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小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小报手抄报word小报

合集下载

文化手抄报空白模板可打印涂色

文化手抄报空白模板可打印涂色

文化手抄报空白模板可打印涂色
1. 模板介绍
这是一份文化手抄报的空白模板,适用于打印和涂色。

模板的设计简洁清晰,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展示文化主题的内容。

2. 使用说明
- 打印:将模板文件保存到计算机上,使用打印机将其打印出来。

- 涂色:使用彩色笔或颜料,在模板的空白区域上进行涂色。

可以使用多种颜色来突出不同的内容。

- 添加内容:在涂色完成后,可以使用文字或图片进一步展示文化主题的内容。

可以在模板的指定位置填写标题、写下要点或展示相关图片。

3. 示例
下面是一份使用该模板完成的文化手抄报示例:
1. 标题:中国传统节日
2. 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俗和庆祝方式。

3. 图片:插入与节日相关的图片,如春节的舞龙舞狮、元宵节的花灯和中秋节的月饼。

可以用彩色笔给图案进行涂色,增加趣味性。

4. 总结
本文提供了一种文化手抄报的空白模板,用户可以通过打印和涂色的方式展示文化主题的内容。

希望这份模板能够帮助您创造出精彩漂亮的文化手抄报作品!
通过使用此模板,您可以自由发挥创意,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和想法。

祝您创作成功!。

传统文化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下载

传统文化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下载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出 则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传统文化小报
《弟子规》
一年一班 小明。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docx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docx

要想变的有钱,首先的变的值钱
欢迎使用本模板
班级 姓名
中国传统文学
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形式有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大量篇章验炙人口。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如《诗经》《离骚》《论语》等。

琴棋书画
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文人四友”。

今常表示个人的 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学
中华传统文化即是先秦时期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关于 对人、对社会的认识,以 及对社会行为 规范的追求, “文”既指文字、文 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
条文等。

古“文”字是指纹理、花 纹之意。

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
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
于外的都称为“文”。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年画、扑灰画、纸马、内画、
泥塑、面塑、糖塑、吹糖人、砖雕、瓷
刻、微雕、木偶、皮影、蜡染、刺绣、
织锦、剪纸、风筝、脸谱、面具等。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小学生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小学生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小学生小报手抄报
WORD模板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先秦时期对人、社会的认识和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即“仁义礼智信”。

其中,儒家学者强调“礼”,追求“礼”,旨在树立一种人类社会共同的
价值观,用以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

同时,“文”不仅指文字、文章、文采,还包括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是指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现。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如《诗经》《离骚》《论语》等。

中国传统节日有许多,其中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于农历正月初一庆祝,俗包括熬年守岁等。

元宵节于农历正月十五,人们会看灯、吃元育、踩高跷、猜灯谜等。

寒食节于清明节前一天,人们会起火烧饭、吃冷食等。

清明节于农历三月初八,是扫墓、踏青的日子。

端午节于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等。

七夕节于农历七月初七,人们会穿针乞巧。

重阳节于九月初九,人们会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于农历八月十五,
是赏月的日子。

这些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中国篆刻小报 A4横版 电子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

中国篆刻小报 A4横版 电子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

中国篆刻小报 A4横版电子小报手抄报
word模板
简介
中国篆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为了推广和传承中国篆刻文化,我们制作了一个 A4 横版的电子小报手抄报 word 模板,供您使用。

特点
- A4 横版:方便打印和阅读。

- 电子小报:可用于在电子设备上进行阅读和分享。

- 手抄报:具有艺术感和个性化,可以手动添加文字、图片和其他元素。

使用说明
2. 打开模板:使用 Microsoft Word 或其他支持 Word 格式的软件打开模板。

3. 编辑内容:在模板中自由添加文字、图片和其他元素。

表现你对中国篆刻的理解和创造力。

4. 保存和分享:编辑完成后保存文件,并可以以电子邮件附件、打印或在线发布的方式分享给他人。

注意事项
- 请遵守版权法,确保所使用的文字和图片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

- 学术引用请注明出处,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让我们一起推广和传承中国篆刻的美妙艺术吧!
以上是《中国篆刻小报 A4横版电子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
的简要介绍和使用说明。

愿这个模板能为您带来便利和创作的乐趣!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

中国传统服饰小报 A4横版 电子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

中国传统服饰小报 A4横版 电子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

中国传统服饰小报 A4横版电子小报手抄报word模板概述该手抄报模板为A4横版电子小报,旨在介绍中国传统服饰。

通过该模板,读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目录1. 中国传统服饰简介2. 男性传统服饰3. 女性传统服饰4. 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5. 古代皇室服饰6. 地区特色服饰7. 现代对传统服饰的影响8. 保护和传承传统服饰正文1. 中国传统服饰简介中国传统服饰源远流长,丰富多样。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审美的结晶。

传统服饰通常以丝绸为主要面料,注重刺绣和织锦技艺的运用。

2. 男性传统服饰男性传统服饰多以长袍为主,如唐装、汉服等。

其中,汉服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男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汉服用料考究、剪裁独特,传统款式多样,散发着庄重与典雅的气质。

3. 女性传统服饰女性传统服饰也采用丝绸面料,注重细节和色彩的搭配。

传统女装如旗袍、汉服、齐胸襦裙等,都展现了女性温婉、端庄的美感。

其中,旗袍是中国女性服饰的代表,以其身姿曼妙、优雅大方而闻名。

4. 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与中国历史的变迁息息相关。

在不同朝代,服饰款式、色彩和细节都经历了变化。

从古代的龙袍到现代的改良汉服,传统服饰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绎,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5. 古代皇室服饰古代中国的皇室服饰以华丽、庄重为特点。

帝王的服饰常以黄色为主,象征着皇权和地位。

龙袍、华服、御服等都是皇室服饰的代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繁复的细节,展示了皇室的尊贵与威严。

6. 地区特色服饰中国各地区都有独特的传统服饰。

如蒙古族的蒙古袍、藏族的藏袍以及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等。

这些服饰代表着地域文化的特色,展示了中国多元民族的风貌与魅力。

7. 现代对传统服饰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传统服饰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很多设计师将传统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现代服饰中,创造出独特的时尚风格。

同时,传统服饰也在各种场合得到重视和推广,成为国内外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之一。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手抄报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手抄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抄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下面盘点你必须知道的30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入选时间:2001年。

当选原因: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众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皮影戏入选时间:2011年。

当选理由:中国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

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的形象。

皮影艺人有许多绝技,诸如即兴演唱、假声扮演,一个人同时操纵数个影偶,以及能够演奏多种不同的乐器。

相关皮影技艺经由家庭、戏班或师徒传承。

中医针灸入选时间:2010年。

当选理由: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这个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

中医针灸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体现,其历代延续的完整知识体系和稳定的实践效果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为保障相关群体的生命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其持有人的重要的文化认同符号。

粤剧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粤剧是用粤语演唱的戏剧样式,有300余年的历史。

粤剧吸纳了多元的音乐、戏剧元素,将梆子、二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予以完美的结合,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迥异于中国其他戏曲剧种。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

当选理由: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

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出来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相关民俗活动。

民间艺术 电子小报

民间艺术 电子小报
出现在汉代,张衡 《南都赋》云:“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 起郑舞。”高诱注曰:“南歌,取南音以为歌 也。”“南音”文献有载。《吕氏春秋 音初》记:“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 而巡省南土……女乃作歌。歌曰:‘侯人兮 猗!’实始作南音。”从“侯人兮猗”与《 楚辞》体式相类来看,南音主要应指楚音, 也很可能包括长江下游的吴音和越音。( 杨匡民:《楚声今昔初探》,《江汉论坛 》1980年第5期。)
木偶戏 布袋戏又称作布袋木偶戏、手操傀儡 戏、手袋傀儡戏、掌中戏、小笼、指花戏, 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泉州或漳州; 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广东潮州与台湾 等地流传的一种用布偶来表演的地方戏剧。 布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 出偶头、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布袋戏 偶身之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 演出时,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 表演。而正因为早期此类型演出的戏偶偶 身极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 布袋戏之通称。
厦门歌仔戏 歌仔戏是以流传于闽南的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 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 方言戏曲剧种,它诞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台湾岛,是我国 三百六十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诞生于台湾的剧种。它流 传于台湾、福建闽南和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
目录 歌仔戏 木偶戏 南音 漆线雕
哇, 好 漂 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汇 专业文档
智汇 专业文档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戏
皮影戏(Shadow Puppets),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