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之网络设备

合集下载

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5计算机网络设备

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5计算机网络设备
5.2.4.集线器的连接端口、AUI端口、光纤端口等。堆叠集线器还具有堆叠端口,分别标注为“UP”和“DOWN”,其作用是用来连接两个堆叠集线器。
(2)集线器的堆叠和级联
集线器的堆叠将若干集线器用专用连接电缆通过堆叠端口连接起(从一台集线器的“UP”堆叠端口直接连接到另一台集线器的“DOWN”堆叠端口),以实现单台集线器端口数的扩充。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主要原理
难点
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使用常识
媒体教具(或主要工具材料等)
教师讲解、演示、提问;
教学过程
修改栏(时间分配)
教 学 内 容
师生互动
5.1.网卡
5.1.1.网卡的功能
网络适配卡又称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提供了计算机和网络缆线之间的物理接口。
(1).实现局域网中传输介质的物理连接和电气连接;
集线器的级联是指使用集线器普通的或特定的端口(“级联端口”,一般标有“UPLink”)来进行集线器间的连接。利用Uplink端口级联使用直通双绞线,利用普通端口级联使用交叉双绞线。集线器间的级联除了能够增加集线器的端口数量外,还可以增大局域网的范围。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本节课理论性的知识和专业名词都比较多,如果单单介绍课本上的知识,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乏味,因此需要多联系现实中的例子,特别是学生身边常见的实物,通过实物了解课本的知识。
5.1.3.网卡的类型
(1)按总线的类型分类
网卡按总线类型可分为ISA总线型网卡、PCI总线型网卡、PCMCIA总线型网卡、USB网络适配器。
(2)按网络类型分类
网卡按网络类型可分为以太网卡、令牌环网卡和ATM网卡等。
(3)按网卡的连接头分类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全面介绍各种网络硬件设备的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全面介绍各种网络硬件设备的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全面介绍各种网络硬件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引言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互连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而计算机网络的构成离不开各种网络硬件设备。

本文将从网络硬件设备的各类及其工作原理与应用进行全面介绍。

一、路由器1.1 工作原理路由器是负责将网络数据包转发到目的地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如下:•路由表:路由器通过维护一张路由表,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来判断下一跳的路径。

•路由选择算法: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算法来选择最佳路径,最常用的算法是距离向量路由算法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数据包转发: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

1.2 应用•网络分割:路由器可以将大型网络分成多个子网,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数据包过滤:路由器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实现网络流量的控制和安全保护。

•访问控制:路由器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实现对网络上的主机进行管理和限制。

二、交换机2.1 工作原理交换机是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MAC地址:交换机通过学习每个设备的MAC地址,建立一个地址表,用于记录设备的位置。

•转发数据:交换机根据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对应的端口。

2.2 应用•局域网扩展:通过交换机连接多个计算机,可以扩展局域网的范围,满足多台计算机间的通信需求。

•数据带宽提升:交换机可以实现全双工通信,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带宽。

•数据隔离:交换机提供了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隔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三、防火墙3.1 工作原理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包过滤:防火墙通过分析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和端口等信息,来决定是否允许通过。

•状态检测:防火墙可以检测并记录连接的状态,对于已建立的连接,只允许合法的数据传输。

•网络地址转换:防火墙可以进行网络地址转换(NAT),将内部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实现连接到公网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2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
3
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
4
对普通用户来说,并不需要了解网络协议的整个结构,仅需了解IP的地址格式,即可与世界各地进行网络通信
1.3.1.1.——IP地址分类
我们用到的广播地址:
TCP/IP协议要求:每个网络节点一般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关”。
IP的分配方式:固定、动态
局域网中,有两个IP地址比较特殊,一个是网络号,一个是广播地址。例如在这样的网段中:
网络号是网段中的第一个地址,用于三层寻址的地址,它代表了整个网络本身
1.3.1.1.——IP地址分类
地址格式:32位2进制,分4段,以“点”分割。十进制表示如:.1 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网络号:用于识别主机所在的网络 主机号:用于识别该网络中的主机 网络地址是由Internet权力机构(InterNIC)统一分配;IP分五类: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实验 A类地址范围: B类地址范围: C类地址范围: D类地址范围: E类地址范围: 特殊的IP地址:受限广播地址;直接广播地址;NetID为0的IP地址;环回地址:127网段所有地址
:传输控制/网间 协议
网络协议★
TCP/IP协议 网际层协议: 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 协议传输层协议: TCP协议、UDP协议 应用层协议: FTP、Telnet、SMTP、HTTP、RIP、NFS、DNS IPX/SPX协议 NetBEUI协议 TCP/IP协议的网络端口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络培训讲义一术语由各种网络设备HUB½»»»»úµÈ¹¹³ÉÁ˼ÆËã»úÍøÂçLAN在中等范围的地理区域内允许相互独立的设备能够相互直接通讯的数据通讯系统1距离近一座大楼或几个邻近的大楼速率高WAN分布较广特点距离远甚至上千公里2Ê®¼¸K到几M不等需要公共交换设备带宽一般用BPS为单位如即协议OSI模型将数据通信分成七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表示层物理层如各种编码方案负责数据的打包和解包如SDLCÍøÂç²ãÈçIP´«Êä²ãÈçTCP协议面向连接的传输层NETBIOS表示层压缩/解压缩基本未使用该层应用层任务传递及虚拟终端协议MAC地址已固化在网络接口卡上INTETNET上通信所必须的地址广播广播风暴真正有用的小时得不到传递的现象采用CSMACSMA/CDÊÇIEEE802ARPÓɶԶËIP地址动态找出其MAC地址基础知识网络基本设备网线交换机例交换机进行数据包的交换集线器共享网络带宽ROUTE网线带BNC接头10BASE5粗同轴电缆10BASET非屏蔽双绞线10BASE2设计规则参数值每网段抽头30最大节点距离5段4中继器最大网段长度185米网络跨度925米收发器间最小距离0.5米10BASE5设计规则主机到HUB的距离最大为100米12采用10BASE2电缆T型头组网每一段传输距离长但可靠性低2星型拓扑特点可靠性好3环形结构采用双环的光纤拓扑结构(FDDI)网络基本协议1IPX/SPX协议网际包交换/顺序包交换网络的基本协议登录NETWARE基本方式>IPXC>F>LOGIN 服务器名/用户名NET/GUEST支持多协议>LSLC>IPXODI>TCPIP>VLMCF2NETBEUI协议基于名字基础上传输的协议¨D¨D INTERNET的基本协议TCP/IP协议族IP协议地址分解HTTPTELNETTCPIP协议的属性1IP地址组成如根据IP第一个字节来区分191 B类地址192239 D类地址240X.X.X.X―――用来划分网段根据网络屏蔽码和IP地址A类子网255.0.0.0――屏蔽第一位即256网络屏蔽码具有256ÍøÂçÆÁ±ÎÂë¾ßÓÐ256个IP地址资源如IP地址255.255.0.0129.9.0.0子网同一子网通讯不需要选择路由划分网段的意义在于抑制不同网段间的广播风暴00―――255129.9.0.0标识共256255¹ã²¥µØÖ·―――127.0.0.1网络自测地址PING 127.0.0.1反映PING命令通常用来测试网络是否连通――用来转发不同子网之间的信息10.109.0.0B网假设为科技园10.109.21.01<--->10.109.0.1<--...-->129.9.181.2---->129.9.0.8如A 网则AÓÃPING 命令测试REQUEST TIME OUT或DISTINATION NOT REACHEDPING¾ßÌå²ÎÊý¼ûºóÃæµÄ³£ÓÃÃüÁî½éÉÜ对于ROUTE1的路由表如下费用目的地址掩码下一站METRICÀàÐÍ10.109.0.0255.255.0.01DIRECT 129.5.0.0255.255.0.010.3.0.1692STATIC 129.9.0.0255.255.0.010.3.0.1692STATIC 10.100.0.0255.255.0.010.3.0.1693STATICROUTE3的路由表同ROUTE2相似静态路由即明确的设定到目的地址的路由设定不需要网络传播一般在WIN95或NT的操作系统上一般采用ROUTE 命令来设定如多端口路由器中的设定缺省路由即一般来说WIN95或NT中所设定的网关即指缺省路由目的地址掩码下一站METRICÀàÐÍ0.0.0.00.0.0.0缺省路由1STATIC通过NETSTAT -R命令可以查看也没有设定静态路由即(3)ÓòÃû·þÎñ域名如可能代表202.X.X.X地址Ìṩ¼ÆËã»úÃûºÍÆäIP地址的对应关系WINDOWS下的HOSTS文件也具有其功能则必须采用WINS 服务的方式5DHCP服务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指派给工作站的 IP 地址只是临时的它不一定能被指派相同的地址DHCP服务一般用在拨号接入时使用IP通讯机制PORGY要将一文件传递给BESSÓÉPORGY向整个网络发一个ARP的广播消息129.9.0.8AA2233445566129.9.161.55地址的计算机129.9.255.255即向129.9.0.0网段广播当BESS收到该ARP请求后该ARP 应答包括本地的MAC地址和IP地址双方可据此直接建立通讯基本应用1NOVELL网络基本方式LSLNE2000IPXODIVLM注册NETWARE ADMIN NETWARE管理工具群组分配空间和权限读删除查看地址格式C用户为另一MAIL SERVER上注册的用户A―――>BÔòÐÅÏ¢Ö»ÊÇ·¢µ½MAIL SERVER1上B再到MAIL SERVER1上自己的邮箱中取A发来的信件A――>MAIL SERVER1―――>MAIL SERVER2<―――>C ―――A向C发邮件由MAIL SERVER1转发到MAIL SERVER2C在MAIL SERVER2上取自己的信件MAIL的设置一般为信取完后以保证信箱不被充满打开邮箱服务器一个用户名和口令WWWÍøÒ³¿Í»§Í¨¹ýä¯ÀÀÆ÷登录相应的网址浏览信息主页URL//HTTP可以确定各应用所选择的端口BIN二进制用于文本文件的传输FTP一般采用匿名E或非匿名4TELNET服务远程登录23Ò»°ãÓÃÀ´²ÉÓ÷þÎñÆ÷µÄÔËÐÐÈçPROXY――代理HTTP SOCK等l在网络IP资源紧张的情况下WORK STATION代理服务器所有A C的请求均提交给代理服务器完成以提高响应速度代理服务器可以提供一定的硬盘作CACHE¶ÔÓÚÏàͬµÄÇëÇó¿ÉÒÔÔÚ´úÀí·þÎñÆ÷µÄCACHE中获取这样节约了网络资源减小了网络黑客入侵的机会3组网实例介绍根据应用分成两个子网10.103.0.0对路由器设定如下10.103.0.1/16 10.100.0.254/16 DDN出口缺省路由QUIDWAY2522以太网出口129.9.0.0/16. 10.3.0.169ISDN出口NOTES和FTP服务器设静态路由PC1网络设置一般NE2000兼容网卡――台式安装协议TCP/IP协议――INTERNETIP地址网关109或10²ÉÓÃÈ˹¤Ö¸¶¨µÄ·½Ê½½øÐÐÉ趨安装客户MICROSOFT网络文件和打印共享――是他人可共享你的文件和打印机169帐号上网主要为TCPIP地址采用自动获得一般情况下需要设定――采用申请INTERNET帐号时一般为两个以确保可靠性所有有时不设也可以注通过163上网时然后添加INTERNET 的DNS地址这样在搜索时能快些其他设置与采用网卡通讯时一样别的协议不会起作用IP地址及网关均采用公司的分配原则设置域名服务器掩码注意其IP地址同网关的IP地址同公司有所不同如果采用拨号方式通过INTERNET访问公司信息其DNS 设置成ISP提供的IP地址HOSTS文件――宿主文件首先查找HOSTS文件则利用该解析HOSTS文件格式129.9.0.8 HUAWEI129.9.181.88 MARKETING四1利用PING¾ùΪ²âÊÔTCPIP协议的连通与否测与对方是否连通TRACERTÔò´ÓÒÔϼ¸¸ö²½Öè½øÐÐÁ¬ÏßÊÇ·ñ¹¤×÷Õý³£¨D¨D¨DÈç¹ûΪ¾ÖÓòÍøÊÇ·ñ¿ÉÒÔ¿´µ½±ðµÄ¼ÆËã»úÈçÐèÒª°²×°IPX/SPX协议和NETWARE网络客户需要检查TCP/IP协议是否安装以及协议的参数是否设置正确网络屏蔽码DNS×ÉѯÊÇ·ñ¶Ô·½·þÎñÆ÷¹Ø»úÇëʹÓÃPING命令测试一下对方的服务器是否应答检查由本机到对方的通讯线路是否正常常用命令介绍:Usage: 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 | [-k host-list]][-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Options:-t Ping the specifed host until interrupted.-a Resolve addresses to hostnames.-n count Number of echo requests to send. ----所发包数-l size Send buffer size.----所发测试包大小(字节)-f Set Don't Fragment flag in packet.-i TTL Time To Live.-v TOS Type Of Service.-r count Record route for count hops.---测试该包经过的所有路由 -s count Timestamp for count hops.-j host-list Loose source route along host-list.-k host-list Strict source route along host-list.-w timeout Timeout in milliseconds to wait for each reply.----最大延迟时间(MS)例返回6层传输路径TRACERT 129.9.0.8Usage:ROUTE [-f] [command [destination] [MASK netmask] [gateway]] -f Clears the routing tables of all gateway entries. If this is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one of the commands, the tables arecleared prior to running the command.command Specifies one of four commandsPRINT Prints a routeADD Adds a routeDELETE Deletes a routeCHANGE Modifies an existing routedestination Specifies the host to send command.MASK If the MASK keyword is present, the next parameter isinterpreted as the netmask parameter.netmask If provided, specifies a sub-net mask value to be associatedwith this route entry. If not specified, if defaults to255.255.255.255.gateway Specifies gateway.All symbolic names used for destination or gateway are looked up in thenetwork and host name database files NETWORKS and HOSTS, respectively. If the command is print or delete, wildcards may be used for the destination and gateway, or the gateway argument may be omitted.设置静态路由例所有往10.108.0.0去的消息均经过10.109.0.1路由Displays protocol statistics and current TCP/IP network connections.UsageIP协议统计表及TCP/IP网络连接option.-n Displays addresses and port numbers in numerical form.-p proto Shows connections for the protocol specified by proto; protomay be tcp or udp. If used with the -s option to displayper-protocol statistics, proto may be tcp, udp, or ip.-r Displays the contents of the routing table.显示静态路由表-s Displays per-protocol statistics. By default, statistics areshown for TCP, UDP and IP; the -p option may be used to specify a subset of the default.interval Redisplays selected statistics, pausing interval secondsbetween each display. Press CTRL+C to stop redisplayingstatistics. If omitted, netstat will print the current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ce.UsageWinipcfp ----显示IP的配置情况。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一、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传输和远程通信。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

3.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网络(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和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红外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1.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3.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的和。

4.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

5. POP3协议:邮局协议第3版,用于电子邮件的接收。

四、计算机网络的设备1. 网络接口卡(NIC):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设备。

2. 集线器(Hub):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的网络设备。

3. 交换机(Switch):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网络设备。

4. 路由器(Router):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路由的设备。

5. 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的设备。

五、计算机网络安全1. 防火墙: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防止非法访问。

2. 加密技术:将数据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 认证技术:验证用户身份,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4. 防病毒软件:用于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

5. VPN:虚拟私人网络,用于建立安全的远程连接。

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 5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

2. 物联网(IoT):将各种设备连接到网络,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边缘计算:将计算任务从云端迁移到网络边缘,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无线传输介质 指我们周围的自由空间。我们利 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可 以实现多种无线通信。
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 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 部分,它能将信号从一方传 输到另一方,有线传输介质 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 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 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传输介质的特性
不同的传输介质,其特性也各不相同。他们不同的特性对网络中数据通信质量和通 信速度有较大影响!这些特性是: 1、物理特性。说明传播介质的特征。 2、传输特性。包括信号形式、调制技术、传输速度及频带宽度等内容。 3、连通性。采用点到点连接还是多点连接。 4、地域范围。网上各点间的最大距离。 5、抗干扰性。防止噪声、电磁干扰对数据传输影响的能力。 6、相对价格。以元件、安装和维护的价格为基础。
路由器是互联网的主要结点设 备。路由器通过路由决定数据 的转发。转发策略称为路由选 择(routing),这也是路由器名 称的由来。作为不同网络之间 互相连接的枢纽,路由器系统 构成了基于TCP/IP的国际互联网 络Internet 的主体脉络,也可以 说,路由器构成了Internet的骨 架。
路由器通常位于网络层,因而 路由技术也是与网络层相关的 一门技术, 路由器与早期的网 桥相比有很多的变化和不同。 但是路由器却不同,它打破了 这个局限,能够连接任意的两 种不同的网络,但是这两种不 同的网络之间要遵守一个原则, 就是使用相同的网络层协议, 这样才能够被路由器连接。
主要功能:
1、数据的封装与解封.发送时将上一层传递来的数据加上首部 和尾部,成为以太网的帧。接收时将以太网的帧剥去首部和尾 部,然后送交上一层
2、链路管理。主要是通过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 问)协议来实现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全面介绍各种网络硬件设备的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全面介绍各种网络硬件设备的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全面介绍各种网络硬件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全面介绍各类网络硬件设备的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分类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进展与宽带接入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早已渗透到普通百姓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之中,熟悉与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不仅是工作所需,同时也将成为休闲娱乐之必备。

为此我们为大家准备了精心制作的网络基础教程,本教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部分知识点都是通过具体应用来介绍的,这样使大家既能学习各类网络基础知识,又能立即体验到具体知识的应用,或者许更加容易掌握。

当然首先还是先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先介绍一些最基础的知识,要不然可能会使你无所适从,你说是这样的吗?:)一、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及分类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者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与软件物理(或者逻辑)连接在一起构成的。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基本上包含:计算机、网络*作系统、传输介质(能够是有形的,也能够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气)与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要学习网络,首先就要熟悉目前的要紧网络类型,分清什么是我们初级学者务必掌握的,什么是目前的主流网络类型。

尽管网络类型的划分标准各类各样,但是从地理范围划分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通用网络划分标准。

按这种标准能够把各类网络类型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与互联网四种。

局域网通常来说只能是一个较小区域内,城域网是不一致地区的网络互联,只是在此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这里的网络划分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地理范围的区分,只能是一个定性的概念。

下面简要介绍这几种计算机网络。

1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通常我们常见的“LAN”就是指局域网,这是我们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网络。

现在局域网随着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展与提高得到充分的应用与普及,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局域网,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局域网。

很明显,所谓局域网,那就是在局部地区范围内的网络,它所覆盖的地区范围较小。

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

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

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是指用于支持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各种硬件设备。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包括:1. 网络接口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用于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起来的硬件设备,常见的有以太网卡和无线网卡。

2. 集线器(Hub):用于将多个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共享网络资源的设备。

3. 交换机(Switch):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并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端口的设备。

交换机比集线器具有更高的性能和安全性。

4. 路由器(Router):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并根据网络地质将数据包转发到最终目的地的设备。

路由器能够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

5. 防火墙(Firewall):用于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访问和攻击的设备。

防火墙可以监控和控制网络数据流,确保网络安全。

6. 网络交换设备(Network Switching Equipment):包括多层交换机、核心交换机等,用于在大型网络中扩展网络带宽和提高网络性能。

7. 网络存储设备(Network Storage Device):用于存储和管理网络中的数据的设备,例如网络硬盘(NAS)或存储区域网络(SAN)。

8. 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WAP):用于提供无线网络连接的设备,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

9. 网络服务器(Network Server):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设备,例如文件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10. 光纤设备(Fiber Optic Equipment):包括光纤收发器、光纤交换机等,用于光纤传输和扩展网络的距离。

这些硬件设备共同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设施,支持各种网络应用和通信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节
3.4节 3.5节
3.6节
3.7节
3.1.1 双绞线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1、非屏蔽双绞线。 在传输期间,信号的衰减比较大,并且会产生波形畸变。 采用UTP双绞线的局域网带宽取决于所用导线的质量、 长度及传输技术。一般五类以上UTP双绞线的传输速率 可以达到100 Mbit/s。
3.3节
3.4节 3.5节
3.6节
3.7节
3.1.4 无线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3、红外通信
红外系统采用光发射二极管(LED)或激光二极管(ILD)来进行站 与站之间的数据交换。红外设备发出的红外光信号(即常说的 红外线)非常纯净,一般只包含电磁波或小范围电磁频谱中的 光子。传输信号可以直接或经过墙面、天花板反射后,被接收 装置收到。 红外线没有能力穿透墙壁和其他一些固体,而且每一次反射后信号 都要衰减一半左右,同时红外线也容易被强光源给盖住。红外 线的高频特性可以支持高速度的数据传输,它一般可分为点到 点式与广播式两类。
3.1.3 光纤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3、光缆 因为光纤本身比较脆弱,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都是将光纤制成 不同结构形式的光缆。光缆是以一根或多根光纤或光纤 束制成,符合光学机械和环境特性的结构 。
3.3节
3.4节 3.5节
3.6节
3.7节
3.1.3 光纤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3.1.3 光纤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3.3节
3.4节 3.5节
1、光纤结构与原理 光纤(光导纤维)的结构一般是双层或多层的同心圆柱体, 由透明材料做成的纤芯和在它周围采用比纤芯的折射率 稍低的材料做成的包层。 • 纤芯:纤芯位于光纤的中心部位,由非常细的玻璃(或 塑料)制成。 • 包层:包层位于纤芯的周围,是一个玻璃(或塑料)涂 层。 • 涂覆层:光纤的最外层为涂覆层,包括一次涂覆层、缓 冲层和二次涂覆层,由分层的塑料及其附属材料制成。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3.3节
3.4节 3.5节
3.6节
3.7节
3.2 网卡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是通过在主机箱内插入一块网络 接口板(或者是在笔记本电脑中插入一块PCMCIA卡)来 实现计算机和网络电缆之间的物理连接,为计算机之间 相互通信提供一条物理通道,并通过这条通道进行高速 数据传输。
3.6节
3.7节
3.1.3 光纤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由于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率,故光波在界面上形成 全反射,使光只能在纤芯中传播,实现通信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3.3节
3.4节 3.5节
3.6节
3.7节
根据光纤传输模数的不同,光纤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即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主讲:钟名春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 传输介质 3.2 网卡
3.1节 3.2节
3.3 集线器 3.4 交换机
3.5 路由器 3.6 其他网络设备 3.7 实训
3.3节
3.4节 3.5节
3.6节
3.7节
3.1 传输介质
3.7节
3.1.2 同轴电缆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同轴电缆是局域网中较早使用的传输介质,主要用于总线型 拓扑结构的布线,它以单根铜导线为内芯(内导体),外 面包裹一层绝缘材料(绝缘层),外覆密集网状导体(外 屏蔽层),最外面是一层保护性塑料(外保护层)。
3.3节
3.6节
3.7节
3.1.1 双绞线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1、非屏蔽双绞线。 在传输期间,信号的衰减比较大,并且会产生波形畸变。 采用UTP双绞线的局域网带宽取决于所用导线的质量、 长度及传输技术。一般五类以上UTP双绞线的传输速率 可以达到100 Mbit/s。
4、优缺点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3.3节
3.4节 3.5节
3.6节
3.7节
3.1.4 无线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1、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是在对流层视线距离范围内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传输 的一种通信方式,频率范围为2~40 GHz。微波通信与通 常的无线电波不一样,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地球表面 是曲面,微波在地面的传播距离与天线的高度有关,天 线越高距离越远,但超过一定距离后就要用中继站来接 力。两微波站的通信距离一般为30~50 km,长途通信时 必须建立多个中继站。中继站的功能是变频和放大,进 行功率补偿,逐站将信息传送下去。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3.3节
3.4节 3.5节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传输数据、连接各网络节点的实体,可 以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有线传输介质:利用金属、玻璃纤维以及塑料等导体传输 信号,一般金属导体被用来传输电信号,通常由铜线制成, 双绞线和大多数同轴电缆就是如此。有时也使用铝,最常 见的应用是有线电视网络覆以铜线的铝质干线电缆;玻璃 纤维通常用于传输光信号的光纤网络;塑料光纤(POF)用 于速率低、距离短的场合。 •无线传输介质:不利用导体,信号完全通过空间从发射器 发射到接收器。辐射介质有时被称为无线介质。只要发射 器和接收器之间有空气,就会导致信号减弱及失真。
3.6节
3.7节
3.1.2 同轴电缆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同轴电缆一般用于总线型网络布线连接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3.3节
3.4节 3.5节
3.6节
3.7节
3.1.2 同轴电缆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3.3节
3.4节 3.5节
3.6节
3.7节
粗缆适用于较大局域网的网络干线,布线距离较长,可靠性 较好。用户通常采用外部收发器与网络干线连接。粗缆网 络每条干线的长度可达500 m,如要拓宽网络范围,则需 要使用中继器,采用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后最大传输 范围可达2 500 m。用粗缆组建局域网,如果直接与网卡 相连,网卡必须带有AUI接口(15针D型接口)。粗缆网 络虽然各项性能较高,具有较大的传输距离,但是网络安 装和维护等方面比较困难,且造价较高。 细缆利用T型BNC接口连接器连接BNC接口网卡,同轴电缆 的两端需安装50 Ω终端电阻器。细缆网络每段干线长度 最大为185 m,每段干线最多可接入30个用户,如采用4 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最大传输范围可达925 m。细缆 网络安装较容易,而且造价较低,但因受网络布线结构的 限制,其日常维护不是很方便,一旦某个用户出现故障, 便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工作。
3.3节
3.4节 3.5节
3.6节
3.7节
3.1.1 双绞线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2、屏蔽双绞线。 STP需要一层金属箔即覆盖层把电缆中的每对线包起来, 有时候利用另一覆盖层把多对电缆中的各对线包起来或 利用金属屏蔽层取代这层包在外面的金属箔。覆盖层和 屏蔽层有助于吸收环境干扰,并将其导入地下以消除这 种干扰。屏蔽双绞线又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 铝箔屏蔽的双绞线 • 独立屏蔽双绞线
EIA/TIA(美国电子和通信工业协会)为双绞线电缆定义了 5种不同规格的型号。 • 一类线: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不用于数据传输。 • 二类线:传输频率为1 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 速率为4 Mbit/s的数据传输。 • 三类线:指目前在ANSI和EIA/TIA 568标准中指定的电 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6 MHz,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 传输速率为10 Mbit/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T网 络。 • 四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 MHz,用于语音传输 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6 Mbit/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 令牌网和10base-T/100base-T网络。 • 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 绝缘材料,传输速率为100 Mbit/s,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 传输速率为100 Mbit/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 T/100base-T网络,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
3.3节
3.4节 3.5节
3.6节
3.7节
3.1.4 无线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2、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是以人造卫星为微波中继站,它是微波通信的特殊 形式。卫星接收来自地面发送站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后, 再以广播方式用不同的频率发回地面,为地面工作站接 收。卫星通信可以克服地面微波通信距离的限制。一个 同步卫星可以覆盖地球的三分之一以上表面,3个这样的 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上全部通信区域。
3.3节
3.4节 3.5节
3.6节
3.7节
3.2 网卡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3.1节 3.2节
1、网卡的功能 网卡能够完成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大部分功能,包括网卡 与网络电缆的物理连接、介质访问控制(如实现 CSMA/CD协议)、数据帧的拆装、帧的发送与接收、错 误校验、数据信号的编/解码(如曼彻斯特代码的转换) 以及数据的串行/并行转换等功能。 随着集成度的不断提高,网卡上的芯片个数在不断减少。 网卡的功能大同小异,其主要功能有以下3个。 •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发送时将网络层传递的数据加上首 部和尾部,组成以太网的帧。接收时将以太网的帧剥去首部 和尾部,然后送交网络层。 • 链路管理:主要是实现CSMA/CD协议。 • 编码与译码:一般使用曼彻斯特编码与译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