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开学第一课

刘渡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对本课程有整体的把握和了解;2、明确教师和课程对自身的要求;能力目标:1、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提高和同学主动交往的意识;2、能够对本学期课程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合理规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树立能够自觉按照课程和教师的要求参与课堂的意识;2、培养对新同学、新集体的归属感;3、激发学生对新课程的热情与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1、如何在师生之间尚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实现顺利破冰,在主动交往的氛围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2、如何激发学生之间的主动交往意识;3、通过对课程的初步接触与了解,建立起一定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教师对自己和课程作简单介绍(5分钟左右)课程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保护。
本册教材主要介绍了作为初一年级的学生应该如何认识和调整处在新的学习环境和阶段、新的成长阶段的自我,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来自自己内部情绪和外部诱惑及威胁的困扰和侵害。
即笑迎新生活、认识新自我、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二、教师介绍课堂要求和平时成绩的评定方法(15分钟左右)(一)、课堂要求1、课前2分钟到教室准备教材、纸笔等学习用品;2、准时上课,不迟到早退;3、积极参与活动、回答问题和提问;4、提问、回答或者对老师的回应,都请先举手再发言;5、课堂上不私自与同学讨论问题或交头接耳;6、不干与思想品德课堂无关的事情(这一点可以给予同学一定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头脑风暴来确定不可以在课堂上做的事情,如玩手机等电子设备、看非课程内容的书籍和材料等、睡觉、吃东西等)(二)、平时成绩评定1、课堂表现2、课前时事评论三、活动一:真心话大接力(10分钟左右)(一)、活动预设:鉴于课程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军训等一系列活动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但另一方面这种了解又有待深入,同学之间存在一定的进一步沟通、交流的意愿。
教师需要尽快了解班上同学的基本情况。
《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5篇)

《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5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其应用,并对与植物的生殖有关的实验进行探讨,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井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应用有所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体会到不同的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
〔4〕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3〕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及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从探究实验事实中判断、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2〕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根底,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3〕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
2、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
3、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难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概念。
2、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3、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五、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上都有所提高,再加上有性生殖的有关知识在初一中学过,所以在复习的根底上,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这局部知识。
六、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引导学生在上课的前一周观察几种身边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作记录。
2、准备课件3、收集关于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以及无性生殖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资料。
学生准备:在上课前观察几种身边常见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作记录七、课时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能够不断开展和延续,并不是靠生物个体的长生不死,更不是吃了《西游记》中的唐僧肉,而是通过〔生殖〕来实现的。
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7篇

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7篇篇一:《初一语文第一课》篇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学习插叙和细节描写的方法,并领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3、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预习课文,查工具书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读好自己喜欢的角色。
3、在生活中,你可能也遇到过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你是怎样处理的?准备好说给大家听听。
二、整体感知1、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场矛盾冲突中,究竟谁是谁非?要谈出自己的看法,还要再读课文研讨。
3、妈妈的神态、语气表现她固执、生硬的态度,爸爸的声音虽然很平静,但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态度与妈妈实质相同。
“我”被逼无奈、委屈、痛苦的心理与父母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面是“逼”,一面是“无奈”,两个方面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三、合作探究1、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2、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怎样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3、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4、生活中,同学们也可能碰到过这一类的事情,你是怎样处理的?把你的好办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四、达标检测(一)基础知识1.为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_______(A.dài B.dǎi)着玩。
②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_______(A.zàng B.cáng)刀给我。
③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_____(A.zhàn B.chàn)。
④她把小刀塞_____(A.sè B.sāi C.sài)到我的手里。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仗义:②形影不离:③抗拒:3.根据课文,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填写合适的叠词。
例: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
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新生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年级
七
科目
道德与法治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开学第一课(自编内容)
授课类型
互相交流
一、教材分析略来自二、学情分析略三、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专为七年级新生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尽快步入中学生活,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行为习惯的要求和培养。
难点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展示《新同学欢迎你们》图片.
二、展示:首先,我们要重新定位打造自己其次,要改变改变学习方法
。
三、针对初中道德与法制学习提几点建议;(课前、课中、课后)
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五、中学生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哪些?看看你符合哪些?
六、我给学生的一些好的建议(32条)
六、作业设计
制定本学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打算.
攀上山峰,见识险峰,你的人生中,也许你就会有苍松不惧风吹和不惧雨打的大无畏精神,也许就会有腊梅的凌寒独自开的气魄,也许就会有春天的百花争艳的画卷,也许就会有钢铁般的意志。
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3篇)

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3篇)教学目标:1. 确立语文很重要,要学好语文的观念。
2. 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途径,知道如何去学语文。
3. 告诉学生本学期研究目标及规划。
4. 准备工具。
教学过程:一、自我介绍,导入第一课。
二、确立新观念,树立自信心1. 了解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学好语文的意义。
2. 解释语文不难,可以在生活中研究语文,在语文研究中感受生活的真谛,逐渐成长。
3. 培养兴趣可以从积累好词佳句美段开始,多读多摘抄多诵读,勤于练笔,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会发现自己真的很能写。
三、养成好惯,把握好方法。
1. 引用培根的话,说明惯的重要性。
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2教学目标:1. 确立语文很重要,要学好语文的观念。
2. 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途径,知道如何去学语文。
3. 告诉学生本学期研究目标及规划。
4. 准备工具。
教学过程:一、自我介绍,导入第一课。
二、引导学生认识学好语文的意义。
1. 解释语文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应试的需要。
2. 学好语文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感情,提高个人修养。
3. 学好语文可以成为一个优秀学生,过关斩将劈波斩浪的利器。
三、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途径。
1. 语文不难,可以在生活中研究语文,在语文研究中感受生活的真谛,逐渐成长。
2. 培养兴趣可以从积累好词佳句美段开始,多读多摘抄多诵读,勤于练笔,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会发现自己真的很能写。
四、告诉学生本学期研究目标及规划。
1. 研究目标:掌握基本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为高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2. 研究规划:每周安排固定的研究时间,每天完成作业和课外阅读,积极参加课堂互动。
五、准备工具。
1. 预备笔记本、笔、书等研究用品。
2. 确保研究环境安静、整洁。
六、推荐阅读书目。
1. 经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3教学目标:1. 确立语文很重要,要学好语文的观念。
2. 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途径,知道如何去学语文。
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精选5)

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精选5)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的重要性。
(2)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经验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与成长的密切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认识和热爱。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个人成长。
(3)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 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 学习方法与技巧。
4.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5. 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塑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教育事业发展相关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看法。
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分析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介绍学习方法与技巧。
(4)讨论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5)探讨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重要性。
3. 课堂互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方法与经验。
(2)开展团队协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4. 总结与反思:(1)邀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短文。
2.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份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3. 深入思考如何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短文质量、学习计划可行性及心得体会深度。
3. 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提高自我认知。
《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通用15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通用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识美术的种类及审美标准。
2、仔细翻阅新教材,师生共同关注新教材每一课的异同。
3、针对每节不同的内容,找出所需材料并做记录教学重点:记录每节课所需材料,为一学期开学第一课学习作准备。
教学难点:让学生找出不同课所需的多种不同材料。
教师教法:诱导启发教学法学生学法:学生感悟理解课前准备:美术教材、铅笔教学过程:开学第一课给孩子们说些什么呢?以往的始页课总是讲述美术课的要求、看新学期的书、互相交流。
总是这样的流程,连我自己都觉得好无趣啊。
怎样给孩子们一个新的感受呢?进入班级,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孩子们看还是我来教,都很开心啊!),有了灵感哦!一、由“魔术”说起。
师:同学们,不再自我介绍了,我们都是老朋友了啊!生:那是啊!师:出个问题考考大家,学了这么久的美术,你认为美术是什么?生:美术是一门艺术。
美术可以是绘画、可以是手工。
美术分为很多种,有国画、油画等等。
美术是一种创想。
美术是把心中想的东西画出来。
……师:很多同学很专业嘛,了解很多美术的专业知识,老师更喜欢“美术是一种创想”“是画出心中的东西”,这些回答让老师感受到的是你对美术课的热情、对未来的梦想。
想知道老师心中的“美术”是什么吗?生:老师是怎么想的?师:很简单的字面理解,美术——美丽的魔术。
(学生觉得很有趣。
)师:去年的春晚,让一位魔术师一夜出名,大家知道是谁吗?生:刘谦。
(异口同声啊)师:那大家认为,这样多的魔术师中,为什么刘谦可以脱颖而出呢?生:手法娴熟,别人看不出他是怎样变的?刘谦很帅。
初一年级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通用6篇)

初一年级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通用6篇)初一年级开学第一课教案1一、【学习目标】:1、认识新的学习环境、新同学与新的班级2、与同学友好相处,对新的学校和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3、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二、【重点】:认识新环境三、【教学难点】:珍惜新友谊四、【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讲解法;讨论法授课理念: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在开放性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
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五、【教学过程】:(一)初中生活新体验1、当你踏入中学的校门,你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2、你喜欢现在的学校吗?喜欢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吗?小结:初中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
我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到新的学校,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
也许我们还对过去的伙伴依依不舍,但更应高兴的是,我们又结识了许多新的老师和同学。
我们将在这个新集体中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珍惜新友谊同学们怎么样才能尽快地熟悉起来呢?我们将要进行“破冰行动”,让大家尽快熟悉起来。
游戏方法:老师任意让一名同学站起来自我介绍及简要说明他与本班第一个同学的认识经过,下来是被提到的同学以此类推,5分钟后第一环节结束。
第二环节比赛看谁记住刚才提到的人名多。
注意:其中一组介绍的时候,其他组的同学也要认真记住自我介绍的同学的名字,不可以记在本子上。
算一算你记住了多少新同学的名字?他们是谁?小结:在我们这个新的班级里,有这么多新的同学聚在一起是一种缘分,让我认识你,也让你认识我,从记住对方的名字开始,大家就成为了好兄弟,好姐妹。
(三)、组织学生围绕“中学与小学的差异”分小组讨论。
指导学生着重从“开设的课程、上课时间、学习特点”等方面探讨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四)、学习新课程1、初中政治课程的功能?(1)明是非,即明白成长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的是非问题,形成自己的价值观(2)表达是非,即应对考试2、想不想学好本门课程?为中考,拿满分3、如何学好本门课?谐音(贝多芬,马克思)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同学,结交了新的朋友,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能各尽其能,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掌握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
3、明确本学期语文教学常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做自我介绍,然后以讲故事、读美文、汉字趣解等不同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推荐:台湾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辽宁刘卫民《我爱你,汉语》
二、语文的概念
1、流行的几种说法:语言和文学、听说读写、叶圣陶:口语和书面语
2、初中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另外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同学们还要掌握好应试的技能。
3、大语文概念:应试、应用、人格修养;文史哲不分家;语文的社会生活化
4、雅和俗:作为基础语言工具,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首先是交际需要语文,更重要的是语文可以提升个人魅力和生活层次。
三、方法介绍
1、相信自己,勇敢挑战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
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
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不要去想过去,想自己的基础是不是很差,勇敢面对一切挑战和失败。
)
2、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
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
)(强调语文学习积累要坚持)
3、自我规范,养成习惯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
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
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要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强调:书写习惯、阅读习惯、
写作习惯)
4、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你们说,这个小孩是不是很聪明?(——重要的还在钓技。
学习,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
四、学习要求
可以从“工具准备”、“上课要求、”“作业习惯”、“作文训练”、“其他规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学习要求
五、课堂小结
在中学的历程里,语文——文学作品,他能通过写作者真实的生活经验与心理历程与你交流,向你展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取向,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你可以透过文章,看到作者的精神家园,中学里没有哪一门功课是这样的内容,在精神上为你做引领。
在我看来,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做人。
你不一定要踏入大学的门,可你必定要跨入社会的门,你可以不懂数理化,没有任何特长,只要领工资会签自己的名,但你不能不会做人,你可以失掉一切,但你没能失掉尊严。
希望大家在中学阶段,不要把语文看成是在应付考试,那样你会学得很吃力很疲倦,我希望大家把它当成一种欣赏,一种享受,这样你才能真正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文字是一种美丽,一种遭遇,和文字用心灵和他相逢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