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范文(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范文(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范文(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范文第【1】篇〗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一个卖火柴的穷女孩在圣诞夜被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反映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这篇童话想像合理、文字优美,情节感人,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情感培养提高语文素养的好教材。

设计理念:依据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的要求,本课教学采用“以读为主”、“尊重差异”、“合作学习”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合作学习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从而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关注了个体差异,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意思。

(1)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了解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以及所有受苦受难的穷苦人的同情,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

(四)美育渗透点让学生们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从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课文的第二段,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

(二)难点课文结尾部分,课文最后一句的深刻含义。

(三)疑点小女孩死后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她真的能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吗?(四)解决方法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有感情地朗读来加以深入理解。

部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姑娘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作者以凄美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小女孩的悲惨境遇。

以下是部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想象。

3、研究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研究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一、了解“导读”内容,引人新课1、指名读第三组的“导读”。

2、今天我们开始研究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形1、《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安徒生)你对安徒生有哪些了解?(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上”。

)2、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

读后评议,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力快的速率阅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在书上找出有关的部分,做上记号。

3、会商交流。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第五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

)(2)把课文分成三段,可以怎么分?”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是第(第一段讲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

第二段讲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

第三段讲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

)4、研究第一段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一段,想一想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应该怎样回答。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会商: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为什么还在街上卖火柴?(抓住两点:一是“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二是回家同样要挨冻,因为“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一定都读过童话故事,那你们当中有没有谁知道“安徒生”呢?这是一位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丹麦著名的作家。

他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1、自读课文。

读前设问:本文写了什么内容?课文写作顺序是怎样的?2、集体交流。

(板书:卖火柴擦火柴冻死)三、学习“卖火柴”这一部分内容1、默读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都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着重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1)对小女孩的鞋的细节描写。

(说明她穷得连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跑说明她被人欺负。

)(2)雪花……看上去是那么美丽……(说明小女孩是一位美丽的小姑娘,但是她却贫穷,又冷又饿,根本没人注意到她的美丽。

)(3)街边的房子里都亮起了灯光,窗子里还传出了笑声。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告诉人们,那个社会是多么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头。

)(4)天渐渐黑了,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小女孩一个人了。

(这样写能进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怜与孤独。

)3、指导朗读。

小女孩是多么可怜,多么让人同情。

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感情。

4、小结。

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一、学习“擦火柴”这一部分内容1、默读思考:课文写了小女孩几次擦火柴,各出现了什么幻景?(完成课后1题)自由读描写第一次擦火柴的部分。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火炉的幻景?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擦燃吗?(她不敢随便取,因为火柴是他们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实在冷得受不了,终于抽出了一根,进一步说明她冷,渴望温暖,所以会出现大火炉的幻景。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

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

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1.下面我们就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课文,试着走进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世界。

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说一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在文中空白处写一写。

3.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非常寒冷;非常饥饿--光着头赤着脚;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创新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创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创新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创新教案第【1】篇〗【课前解析】《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在下着大雪的大年夜,一个为了生活被迫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街头的故事。

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痛恨,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关注文本:本文是第三单元童话单元的第一篇,童话是学生们最受欢迎的一种体裁。

学习本文不仅仅要了解课文的表现的内容,还要学习童话的写作方式,因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因此由读到写也是本文的重点。

关注结构:课文先写了小女孩悲惨的处境(1-4段),接着写了小女孩在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种种幻象(5-9段),最后写小女孩冻死街头的结局(10-11段)。

【教学目标】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5个词语。

2.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然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3.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然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教学难点】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策略】识字环节可让学生利用所学识字方法自主认读。

写字环节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结构特点,再进一步关注关键笔画,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

不容易理解的词语,可让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

课文阅读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情景带入、图文结合的方式,感受小女孩的悲惨。

增强学生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5个词语。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提问:亲爱的同学们,在过生日时你会许愿吗?你许过什么样的愿望?在遇到困难时,你会有什么渴望?2.揭示课题:当这位小女孩看着这亮光时,她又有什么渴望呢?让我们到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去寻找答案吧。

三年级部编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三年级部编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三年级部编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把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对易错字词进行讲解。

3.精讲课文(1)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词析句,帮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

(3)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关爱他人,珍惜生命?5.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他人,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附: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简介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理解小女孩的孤独和绝望,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小女孩的心理状态。

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环境描写来推测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补充:帮助学生理解小女孩为什么要点燃火柴,火柴的光芒对她意味着什么,以及火柴熄灭后小女孩的心理变化。

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理解更深层次的意义。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寒冷的冬天里,渴望过一丝温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讲述了一个在寒冷中寻找温暖的小女孩。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

文本特点语言优美:课文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语言优美生动,如“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通过对小女孩外貌和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凄美、悲凉的氛围。

情节曲折:故事以小女孩卖火柴为主线,情节曲折动人。

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又冷又饿,一次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温暖的火炉、美味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祥的奶奶,最后在幻想中死去。

主题深刻:这篇童话通过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地位作用本单元以“童话世界”为主题,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体会童话中蕴含的道理。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童话奠定了基础。

这篇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二、整体设计思路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注重想象,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感悟主题,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刻体会童话所蕴含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拓展延伸,通过推荐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会写“柴、冷”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7个词语。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教案第【1】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聊聊生活中的幸福。

播放歌曲《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师生一起跟着歌曲拍拍手、跺跺脚、搭搭肩……师:同学们,你们幸福吗?生:幸福(或不幸福)师:你认为幸福是什么(有新衣服穿、有好吃好喝好玩的、有许多的好朋友、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不用做作业、想看电视多久就看多久……)师: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她也曾经幸福过,她的幸福是什么呢?我们跟着安徒生爷爷一起到童话王国去看看她。

你们认识安徒生爷爷吗?生:介绍安徒生。

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他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塞。

父亲是一个穷苦鞋匠,曾在拿破仑军队当过雇佣兵。

父亲死后,母亲靠洗衣度日,祖母有时还上街乞讨。

因家境贫寒,安徒生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十四岁时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

后来在一些艺术家帮助之下,获得了助学金,才正式上学。

他刻苦学习,终于从文盲变成了作家。

安徒生立足于现实生活,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168篇童话故事。

他的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发表于1835年底。

在英语国家中,其作品是青少年教育的范本,同时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他的作品吧被译成八十多种文字,是丹麦对世界文学最伟大的贡献。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师:这篇童话十分感人,你们先自己读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师: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讲的是在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她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教案
1.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从最后二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3、感受小女孩在残酷的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体会“幸福”的真正内涵。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西方,把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做“大年夜”,也就是我们中国的“除夕之夜”。

那么,同学们,你们每年的除夕之夜是怎么度过的呢?(学生畅所欲言)
2、是呀,大年夜本来是很高兴的,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

但是,你们知道此时此刻却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

那么,在这个大年夜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去看看这位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
3、请大家看多媒体,听老师朗读。

(配乐:火柴天堂,师朗读第一部分。


4、好的,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第十页,找到老师刚才朗读的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1-4自然段)
5、请同学们默读1—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引起你注意的句子,并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6、找出一句最能概括对小女孩评价的话。

(可怜的小女孩!)
1、明确擦燃火柴的层次。

小女孩一共擦着了五次火柴,分为五个层次。

2、讲读第一层(第五自然段),默读思考:(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2)透过火柴的亮光,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你可以用课文里的话来述说吗?(指名同学朗读)
(3)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分享小女孩这一刻的温暖吧。

(女同学读)
是啊,她渴望火炉正是她的现实需求,多么合理的想象啊!我们把这种想象中的景象叫做幻象(板书)。

师:幻象中,小女孩是多么幸福啊!(板书:美好)
但现实是什么样的呢?(男同学读)
出示: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小女孩一下子从美妙的幻境跌到残酷的现实面前(板书:现实残酷)
师:幻想太美好了,读—(女同学)
现实太残酷了,读—(男同学)
(4)小结:小女孩美好的幻象就像这熄灭的火柴一样破灭了,这样虚实结合,更让我们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

3、讲读第二-三层(第六-七自然段),自学第二-三次点燃火柴。

(1)学法指导:第一次擦燃火柴作者是怎样写的?(现实、幻象、结果三个部分。

)(2)分小组讨论学习第二-三次划燃火柴的部分,用横线画出描写现实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幻象的句子。

(3)下面请一个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同学们思考:小姑娘眼前的现实是什么?眼前出现什么幻象?结果怎样?小结:现实就像这堵墙一样冷酷无情,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可怜,(4)学习第三次点燃火柴。

(第七自然段)
师相机点评并指导朗读。

师:这么美的圣诞树究竟有多大,有多美呢?请大家用你的朗读来给老师描绘一下吧!
分组朗读描写圣诞树的句子。

出示句子: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天空之中闪烁的星星。

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小结:美好的幻象就像这天空划过的一颗流星,转瞬即逝。

也暗示了小女孩走近死亡。

4、学习第四五次擦火柴的内容。

(1)自由读,出示句子:“奶奶!”小女孩叫起来,“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2)师:注意是“叫”!这是撕心裂肺的叫呀,再来一次好吗?(角色扮演读)
(3)角色扮演朗读。

读前指导:见到奶奶,小女孩的心情是多么高兴,因为奶奶是唯一疼她的人,这种高兴的心情集中在“奶奶!”这一感叹句上,所以这一句声音要响,音要上扬,带着惊喜。

“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这些话表现出小女孩害怕火柴灭了,见不到奶奶的心情,所以要读得快些。

(4)师: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然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相比,特别是与第一次擦火柴有明显的不同。

(5)出示句子:
a、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然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b、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6)师小结:从不敢到敢,从一根到一把,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比起温暖、食物、快乐,她更渴望的是见到奶奶,更渴望亲人的关爱,所以她已经不顾一切了。

(全班读)
(7)这里的“光明”和“快乐”指的是什么意思?“飞走了”指什么?为什么又说“她俩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呢?
2.出示课件: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学生可能质疑: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3.理解两个“幸福”的意思。

4.师小结。

(配乐:二泉映月)
播放音乐二泉映月:每一次幻想都那么美妙,但是每一次幻想后,小女孩的面前仍然是那堵又厚又冷的墙,实写与虚写交替进行,美好的幻象与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层层递进,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也让小女孩那可怜的形象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中!
这个感人的童话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安徒生写的,他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

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中部的一个小镇上,祖父是个农民,父亲是个鞋匠,他们常给幼年的安徒生讲故事,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很大。

1835年初,安徒生决心为孩子写作童话。

自此,每年圣诞节,他都献出一本“给儿童们看的童话”。

你们看过安徒生写的哪些童话?(出示幻灯片,推荐《安徒生童话全集》。


3、卖火柴的小女孩
(美好)(残酷)
幻象现实
火炉→冷
烤鹅→饿
圣诞树→痛苦
奶奶→孤单
命运悲惨
在老师配乐《火柴天堂》的朗读中,很好地创设了悲剧气氛,使学生迅速融入其中,利于他们深入理解课文,课文的中心也从而得到了升华。

最后顺着课文延伸,想象小女孩就是学生自己,进行角色扮演朗读。

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并形成高潮,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话语,表达了学生渴望关怀,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的美好情感。

这一开放性的朗读训练,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更适时有效地对他们渗透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