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与高血脂医生讲座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血脂健康教育讲座ppt课件

2024年高血脂健康教育讲座ppt课件

80%
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 增高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继发性高血脂症
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脂异常,如糖 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需要与原 发性高血脂症进行鉴别
误区提示
高血脂并非胖人的“专利”,瘦人也 可能出现高血脂;高血脂并非老年人 的“专利”,年轻人也可能患上高血 脂。
03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对于轻度血脂异常的患者,可首选生活方式干预措 施;对于中重度血脂异常的患者,应在生活方式干 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
在选择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和用药 依从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
04
饮食调整与营养建议
合理膳食结构搭建
均衡饮食
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适量 摄入蔬菜、水果、薯类、豆类 等。
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可溶性纤维 的摄入,如水果、蔬菜、全谷类等。
增加体育锻炼
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每周至 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控制体重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锻炼计划,达到并维持健康的 体重。
戒烟限酒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饮酒应适 量。
心得,获得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
家庭关爱
02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患者坚持健康生
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计划。
寻求专业帮助
03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或情绪困扰,应及时寻求专业心
理咨询师的帮助。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评估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结合患者年龄、性别、血脂 水平、血压、吸烟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防治健康知识讲座

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防治健康知识讲座

一.中国糖尿病流行状况(—)
中国糖尿病患者数居全球之首。 糖尿病患者数达9240万(至2010年3月),治疗费用年耗1734亿人民币。 糖尿病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国糖尿病的诊治面临挑战和机会
中国糖尿病流行状况(二)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等于2010年3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了中 国糖尿病调查研究情况:中国 14个省市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估算,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 达9240万例,居全球之首,(印度第二,5080万例)。被调查人群的糖尿病总患病率为 10.7%
(126mg/dl)
血 糖 值 重 复 测 定 大 于 以 上 指 标
OGTT或餐后血糖大于 11.1mmol/L(200mg/d;l)
任何时间血糖大于 11.1mmol/L(200mg/dl
四 项 指 标 满 足 2 项 即 可 作 出 诊 断
有明显糖尿病症状症状
1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 多基因遗传易感性 • 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 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摄入(牛奶等) • 免疫学异常 • 进行性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 • 临床糖尿病 • 胰岛B细胞完全破坏
临床监测方案表
检查
初诊
复诊 季度复诊 年度复诊
眼 视力、眼底镜




足动脉搏动神经病变




体重(BMI)




血压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Tch/HDL-c




TG

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

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

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冠心病,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的疾病。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冠心病,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最近在我们社区举行了一场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下面将为大家简单概括一下此次讲座的内容。

首先,我们请来了一位专业的心脏病医生作为主讲人,他向我们介绍了冠心病的基本知识。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使得心脏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病。

他提到,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抽烟、肥胖等,而遗传因素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了解冠心病的基本知识外,我们还了解了一些冠心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他告诉我们,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当心脏供血不足加剧时,会出现胸痛、心慌、气短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立即就医。

此外,他还提醒我们要避免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不正常、缺乏运动、压力过大等,并且要定期体检,保持身体的健康。

随着科技的发展,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在讲座中,医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些新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清楚地看到血管是否存在堵塞,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除此之外,还有介入手术和药物治疗等方法。

当然,预防冠心病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心脏的健康。

在讲座的最后,我们还请来了一位冠心病患者分享了他的治疗经验。

他告诉我们,他在发现自己患有冠心病后,立即开始接受规范的治疗,并且坚持生活方式的改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且他还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积极面对冠心病,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就有可能控制病情,重返健康。

通过此次冠心病防治知识讲座,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冠心病的基本知识,还在预防和治疗方面得到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我们应该认识到,冠心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只要我们积极采取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够降低患病的风险。

相信通过这样的讲座,我们的社区将会拥有更多的健康人群,远离冠心病的侵袭。

医师讲座冠心病心得体会

医师讲座冠心病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医师,我有幸参加了多次关于冠心病的讲座,每一次的聆听和学习都让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冠心病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冠心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讲座的核心内容。

通过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充分了解这些病因,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其次,冠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讲座的重点。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准确判断是否存在冠心病,并与其他心血管疾病进行鉴别。

例如,心绞痛的鉴别诊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包炎等。

掌握这些鉴别要点,对于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至关重要。

再者,冠心病的治疗是讲座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讲座中详细介绍了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方面,阿司匹林、他汀类、ACEI/ARB等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则是针对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讲座还强调了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和康复。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

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护理要求患者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摄入高胆固醇食物。

运动护理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

最后,讲座还提到了冠心病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冠心病的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通过讲座,我深刻认识到,预防冠心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总之,通过参加冠心病讲座,我对冠心病的病因、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PPT课件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PPT课件

统计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如心肌 梗死、脑卒中等)的发生率,评估治 疗效果。
心绞痛症状改善
观察患者心绞痛症状的改善情况,如 发作频率、疼痛程度等,评估治疗效 果。
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
定期检测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患者的 血脂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症状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如出 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血脂异常对冠心病的影响
血脂异常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 进程,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增加心 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率。
血脂异常还可增加血液粘稠度,促进 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堵塞,引发急性 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02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的重要性
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血脂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利 于降低血脂水平。
心理调节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减轻压力和焦虑,有利于 降低血脂水平。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脂检查,监测 血脂水平的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措施。
04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的效果与评估
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血脂水平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通过定期检测患者的血脂水平,如总 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评估治疗效果。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ppt 课件
• 冠心病与血脂的关系 •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的重要性 •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的方法 •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的效果与评估 • 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建

01
冠心病与血脂的关系
冠心病定义与症状

冠心病讲座总结范文

冠心病讲座总结范文

一、讲座背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对冠心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普及冠心病相关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XX社区于XX年XX月XX日邀请XX医院心内科专家XX医生,在社区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以“关爱心脏,预防冠心病”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讲座。

二、讲座内容1. 冠心病的定义及危害XX医生首先向居民们介绍了冠心病的定义,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性心脏病。

随后,她详细讲解了冠心病对人体的危害,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强调冠心病的严重性。

2.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XX医生指出,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等。

她提醒居民们要关注自己的生活习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3. 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XX医生介绍了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如心电图、冠脉造影等,并详细讲解了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她还强调,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4. 冠心病的预防措施针对冠心病的预防,XX医生提出了以下建议:(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膳食,保持适量运动;(2)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3)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4)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三、讲座效果本次讲座吸引了XX名社区居民参加,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结束后,居民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冠心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许多居民还就自身健康状况向专家请教,得到了满意的解答。

四、总结本次冠心病健康教育讲座的成功举办,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对冠心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宝贵的健康知识。

今后,我们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4年心血管疾病讲稿范本(三篇)

2024年心血管疾病讲稿范本(三篇)

2024年心血管疾病讲稿范本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亲爱的同胞们: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2024年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和防控措施。

我是某医院心血管科的医生,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心血管疾病的世界,了解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指包括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在内的一类疾病,其特点是累及心血管系统的心脏和血管。

据统计,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大的威胁人类健康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包括心脏病、脑血管病等。

而且,心脏病的年轻化趋势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受到心血管疾病的威胁。

2024年,我们对心血管疾病应该有一个清醒和全面的认识。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不健康的饮食、缺乏锻炼等。

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这些危险因素都可能会悄然侵袭我们的健康,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控心血管疾病呢?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

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锻炼身体。

坚持有规律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坚持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

其次,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

心理压力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另外,我们要重视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心血管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所以我们要及早进行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危险因素,以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最后,我们还应该用心学习和宣传心血管疾病的知识。

通过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全民健康,增强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意识。

在未来,如果我们能够合理调整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心血管疾病防护观念,增强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规范的治疗方法进行心血管疾病防治,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构建健康中国的梦想。

2024版冠心病的中医药防治专家讲座pptx

2024版冠心病的中医药防治专家讲座pptx

冠心病的中医药防治专家讲座pptx目录•冠心病概述•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经典案例分析•现代医学在冠心病防治中的进展与挑战•中西医结合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优势与前景•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01冠心病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冠心病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发病机制涉及脂质代谢异常、内皮损伤、炎症反应等多个环节,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类型。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

预防策略控制危险因素,如降压、降脂、降糖治疗,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

同时,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中具有独特优势,如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方法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02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针对冠心病的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治则和治法,以治本为主,兼顾治标。

标本兼治辨证论治整体调节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证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等,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030201中医药治疗原则与方法由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等组成,主治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等。

血府逐瘀汤由瓜蒌、薤白、半夏等组成,主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等。

瓜蒌薤白半夏汤由丹参、檀香、砂仁等组成,主治心血瘀阻所致的胸痹心痛、心悸不宁等。

丹参饮常用中药方剂介绍拔罐疗法通过在背部等相关部位拔罐,造成局部瘀血,以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常用穴位有内关、心俞、膻中等。

饮食疗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食疗辅助药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脂和冠心病之一----血脂的基本知识应一位网友的要求,下面的时间和大家一起谈谈高脂血症和降脂药物如今高血脂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医生常常会跟你说你血脂升高,要小心冠心病,脑梗塞。

各种报刊杂志每天都有很多篇幅刊登关于高血脂的文章,确实高血脂与冠心病,脑中风关系密切,研究成果日新月异,而病人朋友常常被各种信息混淆搞得一头雾水,耽误了正确有效的治疗。

下面我先简单介绍高血脂的基础知识。

血脂血脂形象的说,就是血液中的脂肪成分,主要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他们在血液中不能以单独的形式存在,必须与其他物质例如蛋白质一起组成复合物才能在血液中运输。

例如胆固醇常常与一些蛋白结合在一起形成脂蛋白,根据这些脂蛋白密度不同可以分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

我们来看以下我们医院血脂五项的化验单(见图)第一行是甘油三酯,英文缩写TG,说的是血液中总甘油三酯水平第二行是总胆固醇,英文缩写TC,说的是血液中总胆固醇水平第三行是高密度脂蛋白,英文缩写:HDL-CHOL,测定的是高密度脂蛋白这种复合物中所含的胆固醇水平,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好胆固醇”,它的升高有利于保护血管,但进一步的关系还没研究清楚,目前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第四行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LDL-CHOL,测定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这种复合物中所含的胆固醇水平。

目前研究已经非常明确,这种成分是引起血管损害的最大元凶,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坏胆固醇”,是我们医生最关心的指标,也是我们的第一治疗目标第五行是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VLDL-c,测定的是极低密度脂蛋白这种复合物中所含的胆固醇的多少。

它也对血管有一定损害,在糖尿病人体内常常升高。

说到这里,我要纠正很多病人的一个误解,我的很多病人以为血脂仅仅就是指甘油三酯不包括其他东西,因为他们看到那上面有一个“酯”字,他们只顾得盯住甘油三酯的浓度,结果把危害更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这两个指标忽视了。

常常出现这样的场面,有的病人胆固醇都好高了,我就跟他们说,你的血脂高啊,他说,不对啊,我的血脂不高啊,一边说一边指着甘油三酯的数值。

这个化验单后面三行是英文代码,大家可能记不下来,其实只要学过一点点英文的都能够理解,例如LDL-CHOL,第一个L字母就是英文low(低)的缩写,第二个字母D就是英文density(密度)的缩写,以此类推,其他也就好理解了,这样,大家也就容易记些了作为普通百姓,没有能力和精力了解血脂的复杂成分与代谢,但大家要记得,低密度脂蛋白(就是那个LDL-CHOL)对身体危害最大,要想办法把它的浓度降下来,其次是总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这两个指标也是低点好,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是不能太低,我们希望它能高点,甘油三酯对血管也有危害,但不及上面说的那些,轻中度的升高不必太在意,可以以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综合治疗为主,还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作为主要治疗目标。

以上的化验单来自我的一位病人,在这里,请允许我向她表示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下次谈谈什么叫高血脂,它有什么危害。

血脂当然是身体的正常成分,人体血液中肯定有一定成分的血脂存在,但是过高浓度的血脂对血管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在血管内壁形成了斑块,这就是高血脂的危害。

在血脂这些成分中,对血管影响最大的就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证实,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启动因子。

下面这张图有利于大家理解整个心血管事件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最终导致临床疾病的,其中低密度脂蛋白沉积到血管内皮下边就是启动机制。

许多调查发现它的浓度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成明显正相关,也就是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越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越大。

应该说说高血脂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应该说血脂紊乱更合适,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血脂成分都对血管有坏处。

对于高密度脂蛋白,现在认为它高一点对血管有保护作用,临床上的高血脂病人常常出现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低,所以叫做血脂紊乱更贴切。

不过目前大家还是约定束成,采用高脂血症这个说法。

高脂血症本身不会引起病人特别不适,病人不抽血检查根本不会察觉到。

主要的是对血管的损害,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脑梗塞等,而这又是一个长期的悄无声息的过程,从低密度脂蛋白沉积到血管最终到引起临床表现,可能是数年或十多年,可以说“潜伏”的相当深,我们常常察觉不到,所以我们把高脂血症形象的叫作“无声的杀手”。

高脂血症的治疗这里牵涉到几个问题,例如什么程度的高脂血症需要治疗,怎么治疗,是否要长期服药等等第一个问题,什么程度的高血脂需要治疗,许多病友常常拿着血脂化验单来问我,他们说其他科的医生说我的血脂水平正常,不需要治疗,你为什么要我吃药?的确,按照这个化验单上面的正常值,他的血脂确实是正常的,例如某个冠心病人,有过冠脉支架植入的病史,他的低密度脂蛋白是3.2mmol/L,按照化验单上面的范围:1.9-3.3mmol/L,应该是正常的,怎么到了我这里就要吃降脂药呢?这个原因说起来可就话长了,这其实反映了一个医学界对血脂和冠心病的关系的认识过程,以前不知道高血脂和冠心病的关系,只是简单的统计人群中的血脂范围规范了正常值。

之后我们发现,血脂越高,冠心病发病率越高,两者成正比关系,而血脂越低,冠心病,脑梗塞发生率越低,同样许多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使用降脂药物使血脂水平下降可以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下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血脂越低,心脑血管市事件越少发生,所以我们对血脂要求越来越高了,可不仅仅是符合化验单上的正常值就OK了。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降血脂治疗是为了预防心脑血管事件,而不同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不同,风险越大,我们治疗越积极,对血脂的要求越严格,这样才能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危害最大,我们临床上主要以这个指标为第一控制目标,我国血脂防治指南按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把病人分为这么几个层次,作出不同的要求:极高危:顾名思义,这类人群非常危险,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的机率较高,那么那些病人属于这个范围呢: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急性脑梗塞或者冠心病同时合并糖尿病,有冠脉支架植入病史,对于这类人群,我国的血脂防治指南要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07mmol/L以下,如果您是这一类人群,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2.07mmol/L,都还是没有达标。

知道了只一点,大家看看之前我说的那个病人,他就是属于极高危组,低密度脂蛋白3.2mmol/L,虽然在化验单上面的正常值内,但是按照指南还没有达标需要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高危人群:这类指的是稳定的冠心病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糖尿病,他们的目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低中危人群:这类人群指的是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例如高血压,吸烟,血管疾病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等等,根据高危因素的多少可区分低危和中危,但在临床上,我常常将他们放在一起,按照中危的标准处理,他们的标准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3.1mmol/L以下。

而这样一个危险度分层策略其他非心血管病专科的医师不一定清楚,所以他可能对着化验单上附有的正常范围说你的血脂水平正常不需要治疗,这样就会耽误了治疗。

咱们接着上次说的,既然高血脂危害这么大,被称为无声的杀手,那该怎么治疗呢?下面我们谈谈第二个问题:怎么治疗怎么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我们和病人一样当然希望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就把血脂控制下来,但可惜的是,仅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例如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戒烟,很难达到目的,更何况,现在对血脂的要求是更低更好,就我在临床所见,单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达到血脂要求的,那是少之又少可以说,比大熊猫还要稀少。

一是病人很难坚持长久,这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同时环境的要求也很重要,而且样样都不吃,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大家说呢?二是即使有所下降,也绝达不到我们在上面谈到的降脂目标。

就我的经验认为,就个体而言,人的血脂水平主要取决于遗传,例如我父母的情况就是这样,我母亲饮食非常清淡,同时不吸烟,适当锻炼,但是她的血脂水平就是高,而我父亲却吸烟,最爱吃红烧肉,从不运动,可是每次抽血血脂都是很低,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直在2.07mmol/L以下。

科学研究表明,血液中的胆固醇中的70%是来自于体内自己合成的,也就是说,你就是滴油不沾,同样会有胆固醇生成,对胆固醇的总量影响不大。

血脂水平的高低可能与体内代谢血脂的酶的水平有关,而这又是遗传决定的。

所以说,如果您不幸是属于遗传决定了高血脂的人群,可能不可避免的需要吃药。

目前得到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支持,疗效得到公认的就是他汀类药物。

就是医生常常开的什么什么他汀,例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等。

下面是市面上常见的他汀类药物的化学名,商品名,剂量,用法(见表)。

其它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降脂药物,例如烟酸,贝特类,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降脂作用,例如贝特类用于降低甘油三酯效果较好,烟酸用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前面说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危险因素,而这些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远远不及他汀类,同时没有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它们能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所以目前仅仅局限于一些特定人群,例如贝特类药物用于单纯甘油三酯明显升高的患者。

第三个问题大家常常问道:就是降血脂药物需不需要长期服用,许多患者通过服用他汀类药物,血脂已经控制好了,就自行停药了,过了不久,血脂又升上来了,于是反反复复。

可以肯定的说,对于一个高血脂的病人,如果停用降脂药物,血脂水平会逐渐升高到之前水平。

就目前的医学技术,对付高血脂,还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没有说吃一段时间药,血脂下来了,就不用管了,血脂就永远正常了。

因为刚才说过,高血脂和遗传有很大关系,对于遗传基因,我们还没有太多办法。

目前绝大多数病人通过每天服用半片到一片他汀类药物就可以维持血脂正常,药物本身副作用极少,很少有病人不能耐受或出现肝肾功能损害需要停用,通过把血脂控制在目标水平以下,以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就会明显下降,何乐而不为呢?作为他汀类药物的典型代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药物,这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我经常说这样一个比方来说明这个道理:这个血管就像珠江河道一样,珠江河水就是血液,珠江中的各种垃圾就是血脂,主要是指低密度脂蛋白,我们每天都要派垃圾船来清理这些垃圾,就好像服用降脂药物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一样的道理,这个清理工作是每天都要进行的。

如果偷懒,隔好久才去清理,那会怎样,那会导致珠江河的垃圾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堵塞河道,甚至损害河道,到那时怎么办,恐怕服用降脂药,也就是简单的垃圾船搞不定呢,只能花大价钱,搞大动作,使用大型设备来清理淤积的垃圾才行,这就类似于到了心肌梗死的时候花大钱,来通波仔,放支架,又花钱,又伤身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