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与灵性转化的整合

合集下载

心理治疗入门-整合性取向

心理治疗入门-整合性取向

Creative Imagination(创造性的想象力) 创造性的想象力)
成功治疗的关键
Creative Imagination(创造性的想象力) 创造性的想象力) Attitude, knowledge, skills and timing 通过创造性的相象力得以整合。 心理治疗作为一种艺术
几个术语
STSSTS-临床评估表 STSSTS-CRF
STS-CRF—Clinician Rating Form
Level #2 提供服务指征 Contextual/Level of Service Indicators
– – –
治疗模式和方式(Format and Mode) 治疗模式和方式( ) 频率和疗程( 频率和疗程(Frequency & Length) ) 地方 (Location)
Level #4 治疗指征
Fit of Intensity and Impairment Fit of Mode and Chronicity/Impairment Fit of Complexity and Mode Fit of Symptom vs Insight focus and Coping Style Fit of Directiveness and Resistance Fit of Expressive vs Supportive and Arousal/Distress
原则:是指一些一般的指南(general guiding rules) 2. 策略:则用以区别如何特异性地应用这些 原则(strategies) 3. 技术(technique):则是指一些特定的(操作 的)过程
1.
本课程的目标
1. 获得技能和知识,“量体裁衣”地为每一个病人进行 干预 -- 在初次会谈后,做什么?

《意识光谱》读后感

《意识光谱》读后感

《意识光谱》读后感
《意识光谱》内容简介:本书是超个人犯罪学大师肯?威尔伯闭关
3个月提前完成的发轫之作,他将人类责任意识本质比喻金色成彩虹光谱,从阴影到自我,再上升至心智与灵魂,最终证入不二境界的灵性
之圆满。

肯威尔伯以惊人的归纳研究能力,整合了心理学、心理治疗、神秘主义与东西方数百家宗教的灵修,也统合了哲学、社会学、超个
人心理学、人类学、神话学、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诸多交叉学科,形成意识的“大统一场理论”。

开始了超个人几次心理学的一次
革命。

本书自1974年完成之日起,历经3年磨砺,被33家出版社拒
绝发行。

问世之后却震惊世人,成为继阿罗频多《神圣人性论》、海
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怀海德《过程与实在》之后,20二十世纪世
纪最伟大的第四本哲学著作,有望成为当代整合主要心理学与灵修的
重要参考。

意识光谱读后感,来自优良网上书店的网友:马斯洛曾经说过,“如果急功近利强调自我实现,保守将导致非理性自我中心的倾向。

缺乏超越自我的超个人面向社会,我们就会生病。

”新的世纪,我们
仍旧追逐着理性、科学和自我,从那时起而今天我们却遇到了更多的
迷茫和困惑。

在这样一个“我时代”,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东西来呵
护我们自己,那就是“整个生命、灵性和宇宙”。

意识光谱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21世纪有三个选择,思维的亚里士多德,激情的尼采,灵性的威尔伯。

灵性包含并超越理
性和激情。

你会选哪一位呢?本书让理性的年轻人不再执著,让感性
的人则超越情绪。

相信《意识光谱》会让每个人在选择时,得到更多
的启示。

静修与致虚守静之比较

静修与致虚守静之比较

静修与致虚守静之比较作者:焦迎娜高峰强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2期摘要:超个人心理治疗中的静修与老庄心理学思想中的致虚守静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从修身养性、提升自我来看,静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人们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能够比较清醒的认知自我,并做出深入的反思。

静修是超个人心理治疗领域通往高层精神体验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对意识状态和身体都比较重视。

老庄认为,若要达到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冥合,就要摆脱外物的干扰,身体要保持自然放松,进入无思无虑的虚静状态。

致虚守静的主要途径有心斋、坐忘和持守。

本文对静修与致虚守静做了相关对比,静修的可操作性较强,致虚守静的可操作性较差。

关键词:超个人心理治疗静修老庄致虚守静0 引言在心理治疗领域,许多心理学派都注重静修这一方法,超个人心理学就是其中之一。

超个人心理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注重将自我与个人以外的世界和意义联系,并着力寻求各类调整情绪、磨砺意志、启发心灵乃至导向高峰体验和其他个人经验的方法。

现阶段,在超个人心理研究领域,静修是一种进行意识训练的有效方法。

超个人心理学家十分推崇老庄思想,并从中汲取诸多养分。

静修与老庄心理学思想中的致虚守静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1 超个人心理治疗中的静修静修的通俗叫法比较多,常用的主要有静坐、沉思、入静、打坐、冥想几种,从心理治疗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静修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

其主要的特点,是对意识状态和身体都比较重视,静修可以把心理活动转向内心世界的活动,在静修过程中,练习者必须要提高注意力,集中精力,专注于一个单一的对象,如蜡烛的火苗、自己的呼吸、内心重复的声音等。

静修的心理治疗效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合理调控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缓解内心的压抑,提高知觉的敏锐和清晰度,同时,还可以改善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如提升记忆力、音乐分辨力等,有助于心理的平衡。

心理治疗的方法及原理

心理治疗的方法及原理

心理治疗的方法及原理
心理治疗的常见方法及其作用原理可以概括为:
1. 认知行为治疗:通过识别并改变不良思维模式,调整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减轻心理问题。

2. 模式取向治疗:识别个体的行为和反应模式,分析其中不良模式,并建立全新的行为模式。

3. 人本主义治疗:关注当下,通过建立同理心的关系,帮助个体认识并接纳自己,达到自我实现。

4. 精神分析治疗:探索潜意识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将其转化为意识,帮助个体获得洞察。

5. 存在主义治疗:关注个体的存在经验,帮助其找到生命的意义,获得存在的满足感。

6. 客家治疗:通过群体互动,个体可以获得归属感和支持,从中学习和获得治疗。

7. 家庭治疗:识别家庭关系模式的问题,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完善家庭关系。

8. 心理剧治疗:通过角色扮演和即兴表演,外化内心经验,获得情感释放和洞察。

9. 正念疗法:通过正念冥想,让个体聚焦当前,接纳自我,减轻压力。

10. 艺术治疗:通过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媒介抒发情感,获得正面情绪。

不同治疗方法根据理论基础采取不同途径,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摘要】本文介绍了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

在探讨了灵性社会工作的重要性、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阐述了灵性社会工作的概念定义、理论基础、实践方式,以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和在社会服务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讨论了灵性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并总结了本文的观点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灵性社会工作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作用,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灵性社会工作、理论、实践、心理健康、社会服务、发展、总结、展望1. 引言1.1 灵性社会工作的重要性灵性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灵性社会工作能够帮助个体建立内在的平衡与安宁,促进其心灵的成长与发展。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压力与挑战,而灵性社会工作提供了一种探索内心深处、寻找心灵安宁的途径,从而增强个体的心理抵抗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灵性社会工作有助于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通过灵性维度的引入,社会工作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关注个体的内心需求,为其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灵性社会工作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增强社会凝聚力。

灵性社会工作不仅对个体,也对社会整体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社会工作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研究背景灵性社会工作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变迁带来的精神危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精神上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扰和挑战。

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等因素使得人们的心理健康逐渐受到影响,灵性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凸显。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

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代社会愈发突出,各种焦虑、抑郁、人际关系问题等困扰着许多人,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往往难以解决这些问题。

探索灵性社会工作能够为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三、对传统社会工作模式的不足。

传统社会工作往往侧重于物质帮助和问题解决,忽视了人的内心需求和精神层面的支持。

灵性社会工作视角下心身互动疗法的成效研究

灵性社会工作视角下心身互动疗法的成效研究

灵性社会工作视角下心身互动疗法的成效研究本研究围绕现在社会中产生的一系列临终关怀、精神疾病等问题,在个人主义的盛行所导致的归属感的模糊与淡化等现象进行分析从中认识到灵性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的必要性,从而进行相关文献与社会调查研究。

在国内,灵性视角缺乏相关的实践研究,也有学者开始关注社会工作中灵性视角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然而以蒙医心理治疗中心而展开的治疗尚属罕见,因此笔者在本研究中对灵性的相关概念及发展、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及研究文献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探讨。

在灵性的层面上关注到心身互动疗法在内蒙古地区开始实行并很受关注,是一种心理治疗,也是辅助性的治疗方法。

不仅是治疗躯体和心理疾病,而且还会使人发扬人的真善美,并且是在治疗中主导的是包括灵性的发展及潜能的激发。

是与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健康科学理念相一致的。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从灵性社会工作的视角来研究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成效及其背后的科学与人文价值。

此研究的重点是以便获得灵性视角的发展的必要性及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过程的作用,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研究领域。

当今社会,人们往往缺乏关于躯体及心理疾病的认识以及个体心理层面的相关服务,因此本研究作为此全新视角的探索分析,进行相关理论的梳理,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种参考模式和思考方式。

抑郁症治疗中的身心灵疗法整合综合疗法的优势

抑郁症治疗中的身心灵疗法整合综合疗法的优势

抑郁症治疗中的身心灵疗法整合综合疗法的优势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出现心情低落、失去兴趣、自卑等症状。

为了有效治疗抑郁症,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需要综合运用身心灵疗法和其他治疗方法。

本文将阐述身心灵疗法整合综合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优势。

一、身心灵疗法的概念和原理身心灵疗法是一种通过认识和调整身体、心理和灵性层面的技术和方法来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的综合性辅助疗法。

它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强调身体、心理和灵性三个方面的平衡与协调。

而在抑郁症治疗中,身心灵疗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改变思维方式、调整自我认知、缓解焦虑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二、身心灵疗法的主要方法1.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解析心理疗法、人际治疗等。

这些方法通过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模式,促使其树立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2. 艺术治疗:通过绘画、音乐或舞蹈等方式,让患者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体验,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我认同感。

3. 情绪释放疗法:通过大声呐喊、打枕头等方式,让患者情绪得到宣泄,从而减轻抑郁情绪。

4. 身体运动疗法:如瑜伽、普拉提等,通过身体运动来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加对身体的关注,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

三、整合综合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优势1. 综合性:整合综合疗法结合了不同的疗法方法,充分发挥每种疗法的优势,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和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2. 从根源上治疗:整合综合疗法注重的是治疗的根本原因,而不仅仅是减轻症状。

通过综合疗法的综合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找到问题的根本源头并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3. 提供全面支持:整合综合疗法不仅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还注重患者的身体和灵性健康。

这种综合性的治疗能够全面支持患者的康复过程,提高治疗效果。

4. 长期效果突出:研究表明,整合综合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长期效果非常显著。

因为整合综合疗法不仅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改变其对抑郁症的态度和认知,从而有效预防病情的复发。

真正治附体的方法

真正治附体的方法

真正治附体的方法
治疗附体的方法主要取决于附体的原因和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理解并处理引发附体的心理问题。

2.药物治疗:某些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附体,因此,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来缓解相关症状。

3.物理疗法:包括物理按摩、针灸、瑜伽、冥想等方法,可以通过舒缓身体和释放精神压力来改善附体症状。

4.宗教或灵性治疗:对于一些认为附体是超自然或灵性问题的人来说,寻求宗教或灵性领域的指导和支持可能有助于他们恢复。

5.家庭治疗:如果附体问题与家庭关系或环境有关,家庭治疗可以帮助改善家庭交流模式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6.综合治疗:根据个人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例如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

重要的是,治疗附体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引发附体的根本原因,并处理其背后的
心理或生理问题。

因此,寻求专业的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治疗与灵性转化的整合
野兽爱智慧/文心理治疗的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治疗方法有400 多种;按学派划分有精神分析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放松疗法、当事人中心疗法、格式塔疗法、存在主义疗法、超个人心理疗法等,按形式划分有个别心理治疗及集体心理治疗。

而另类疗法也有食物疗法、植物疗法(如草药及中药等)、接触疗法(如脚底按摩、推拿、整脊等)、身心灵疗法(如气功、坐禅、瑜伽、静坐、祈祷、灵气、占星、花精等)之门类。

它们都有其功效,但也都有其局限,并没有哪一种方法或技巧,可以满足每一个人的疗愈需要。

阅读好书是一个增进了解、帮助分辨的一种方式,但没有人只是通过阅读就能自我疗愈。

在自我探索之路上,请记住在《羯腊摩经》中佛陀所说的话:勿因耳闻而轻信,道听途说本无稽;不以传统而妄信,历代传说多谬奇;众人谣言不可靠,毫厘之差失千里;迷信教条未见安,经典所载非无疑;师长训示固可贵,迷信权威非所宜;凡事合理方可信,且需益己复益人;必矣体察分析后,始能虔信并奉行。

一.《超个人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与灵性转化的整合》布兰特?寇特莱特(Brant
Cortright )著,易之新译,心灵工坊,2005年7月初版,380 元
超个人心理治疗是一种致力于整合身体、情绪、心智和灵性各面向健康的疗愈,其目标是建立功能最好、最正常的健康。

超个人经验的疗愈潜力已经得到证实,并可以从心理观点探索灵性议题。

超个人治疗师可能采用传统的治疗技巧,以及从灵修衍生出来的方法,比如静坐和心灵的训练。

鼓励案主注意身心的过程,并深入探索内在的精神生活,进而发现丰富的内在资源,以及自我疗愈的固有能力。

超个人取向并不认为其他方法没有效果,任何方法都会有适用的人和适用的时候,可是,超个人取向所需要的背景确实比一般取向更为广大,有更兼容并蓄的发展远景,让一个人能放下过去,更完满的活在当下。

根据灵性教导的永恒智慧,人有可能与他人和环境和谐共存,不受恐惧和贪婪所驱策,而是受到慈悲和使命感的激发。

超个人心理治疗并不是只把焦点放在解决问题而已,就像渔夫教饥饿的人如何捕鱼,而不只是给他们鱼吃一样。

治疗师会鼓励案主发展各种内在资源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超个人治疗有其一些常用方法。

身体的健康:超个人心理治疗除了培养人认识饮食和运动习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包括各种身体工作,比如生物能、哈达瑜伽、太极拳、合气道、生理回馈、感官觉察和动作治疗等等。

这些专业藉着把注意力集中在细微的身体感觉,以训练觉察力,有些则特别着重于身心的整合和自制,有些则能释放堵塞的情绪和习以为常的紧张模式,使人更为放松和自由。

情绪的宣泄:不论用什么方法,释放堵塞的情绪是疗愈昔日伤口、使人完全自由地活在当下所不可或缺的。

超个人治疗透过各种方法,比如呼吸工作、引导想象、梦、而已产生强大的情绪疗愈作用。

认知的重新归因:藉着学习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痛苦事件的经验,改变对这些事的看法,可以学会把困难看成学习的经验,免除与过往相关的羞耻感、罪恶感和愤怒,而能在当下体验到更大的自由,并藉此学会以慈悲的态度来看待自己和世界。

存在的疑问:在遇到危机时,面临价值观、意义和选择的存在性问题,有可能导致超个人的探索。

想象与梦工作:这些方法包括的技巧有梦的分析、积极想象、完形对话,以及催眠引发不同的意识状态,可以用来建立“自我”的力量,或是探索心灵的超个人面向。

超个人工作并不是依赖技巧,而在于如何运用技巧。

静坐:静坐可以加强人对生活中灵性层面的认识,也是有助于治疗的辅助方法。

不同方式的静坐会有不同的效果,可是大部分都能增加自我觉察力和敏感度,了解心灵的运作。

使心灵集中和平静的专注练习,可以治疗焦虑。

二•《当代占星研究》苏?汤普金(Sue Tompkins)著,胡因梦译,积木文化,2009 年7 月初版,NTD$5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