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概论网络本科
大学课程自然科学概述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范围;2. 使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3.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范围;2. 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1. 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自然科学有什么了解?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新课1. 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范围(1)讲解自然科学的概念,强调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2)介绍自然科学的范围,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
2. 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了解自然规律;(2)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自然规律;(3)调查法: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分析问题;(4)类比法:通过类比其他现象,解释未知现象。
3. 自然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1)归纳法:从个别事实中归纳出一般规律;(2)演绎法:从一般规律推导出个别事实;(3)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事物,找出异同点;(4)假设法:根据已知事实,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自然科学领域的实例,并说明其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2. 教师点评,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范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有哪些?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1. 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1)介绍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2)强调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 自然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1)介绍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2)探讨自然科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然科学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 教师点评,总结。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范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
自然科学概论

摘要:《自然科学概论》以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史实为基础,以历史进程为线索,力求以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自然科学成就和著名科学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发明及学说为主要内容,概括地分析和阐明自然科学及其学科地对象、特点、发展规律与历史作用,粗略地介绍自然科学地知识体系。
自然科学发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依据历史事实,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过程的分析来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并揭示其规律。
在漫长的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近代曾出现了三次严重的危机,并由此也带来了三次重大的突破,从而推动自然科学向前进一步发展。
关键字: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
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
在西方,通过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喜帕恰斯、托勒密等人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最具理论色彩,又是提出理论模型最多的一门学科。
同时,天文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种田靠天、畜牧靠天、航海靠天、观测时间也靠天,这就必然会有力推动天文学的发展。
然而,天文学在当时又是一门十分敏感的学科。
在天文学领域,两种宇宙观,新旧思想的斗争十分激烈。
特别是到了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还别有用心地为托勒密的地心说披上了一层神密的面纱。
然而,地心说基础上产生的儒略历在325年被确定为基督教的历法后,它的微小误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同观测资料大相径庭。
托勒密体系的错误日益暴露,人们急需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当时,文艺复兴正蓬勃开展,它不仅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适应时代要求,他从1506年开始,在弗洛恩堡一所教堂的阁楼上对天象仔细观察了30年,从而创立了一种天文学的新理论--日心说。
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
日心说的提出恢复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来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是天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自然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自然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自然科学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Natural Science课程代码: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2;学时:36(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学时:4学时)2.课程类别:通识选修课3.适用专业:各专业均可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6.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自然科学概论》,娄兆文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参考书:《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科学院编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远德玉等编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化学史人文教程》,汪朝阳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社,2012年1月。
《科学的历程》,吴国盛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科学史十论》,席泽宗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自然科学技术简明教程》,钱如竹等编著,人民邮政出版社,2002年11月。
二、课程介绍1.顺应历史趋势和倡导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的历史和概况已成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最佳桥梁。
自然科学概论这一学科,立足于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的交叉点上,是现行文理分科体制下,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想工具。
本课教学突出对学生学术意识和基本研究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质,体现专题研究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思维、观念的多维思考,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自然科学技术水平。
许多大学在本科生中,相继开设了本门课程,成为必修课程之一。
2.本门课为通识选修课。
3.本门课授课采用启发式、课堂讨论、多媒体及资料影片等多种灵活教学形式,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科学与技术(共10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科学和技术的起源、关系、属性及其与社会的关系(2学时)知识要点:科学定义、技术定义、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二节: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3学时)知识要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李约瑟问题的提出和最新进展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科学停滞的原因教学难点:李约瑟问题探析第三节: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3学时)知识要点:上古时期世界科学技术的起源;中古时期科学技术的衰落与复苏;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社会条件;蓬勃发展的近代科学;近代技术进步与产业革命教学重点:古典时期哲学思想的发展;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社会条件、各学科的发展历史;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理论教学难点:古典时期哲学思想的发展;可以辅助的教学资料较少,不能把科学史课变成历史课;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理论第四节:参观校博物馆(2学时)(二)教学基本要求:1.介绍科学的来历,讲清科学的定义和技术的概念,初步掌握科学一词出现较晚的原因,掌握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与属性,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最新进展。
自然科学基概论

自然科学基概论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1. 什么是“化学”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和应用的一门科学2.化学变化具有三大特征:(1)化学变化是质变: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指出下列哪些变化是化学变化?(1)铁生锈(2)水结冰(3)草燃烧(4)盐溶于水(2)化学变化是定量:质量守恒定律(3)化学变化伴随能量的变化3.化学家的重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保护世界4.化学的首要任务——创造新物质5.简述:化学为什么被称为“中心科学”?6.简述:什么使化学成为“实用的科学”?7.中国的四大发明中与化学有关的是_________火药和造纸8.化学是:解决食物短缺、三废污染问题的主要学科第二章化学与健康1.人体中的化学元素:(1)常量元素O、C、H、N、Ca、P、K、S、Na、Cl、Mg。
(2)微量元素Fe、Zn、Sn、I 、Cu、M、C、Mn。
其中氧、碳、氢和氮四种元素占人体总重的96%。
2.生命元素的特点:(1)生命元素的浓度;(2)生命元素只有在一定的形态下才是生命体必需的;(3)用进废退;(4)生命体元素的相互作用。
3.污染元素:(1)汞(Hg)(2)铅(Pb)(3)镉(Cd)4.常量元素的特点:(1)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元素间比例变动不大;(2)在体内分布极不均匀;(3)不能在体内生成,不可能在体内消失;(4)无机盐在体内存在拮抗与协同作用,吸收和利用的相互作用。
5.常量元素的生理功能:(1)钙缺乏症(儿童期为佝偻病,中老年期为骨质疏松症)6.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1)氟斑牙(2)碘缺乏时会造成甲状腺肿大。
7.夏季出门随身携带的水应该带什么水?8.药物的滥用•药物滥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们自我购药、自我治疗时选错了药•(2)药师在宣传介绍药品时指导错误•(3)医生开具处方时选错了药,这其中包括某些医生由于利益驱动的故意行为•(4)某些药物被使用在动、植物的养殖过程中而残留在动植物体内被人间接服用•(5)一些过期失效药品被弃之后给环境造成污染。
自然科学概论教【完整版】

湖北民族学院2014 年春季教案课程名称: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概论专业、年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科技学院、法学2012级本科任课教师:湖北民族学院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一科学的概念著名的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J.D.Bernal)认为:科学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义。
科学是一个具有多种品格和多种形象的多意词。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1 科学是生产知识的活动C.R.Darwin于1888年给科学的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到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物种起源》1831-1836年)亦即:把实践活动的经验材料或感性认识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归纳,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 科学是反应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人类在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得到的知识,如果能够正确地反应客观事实和规律,就称为“真知”,真知就是科学。
如:I.Newton 的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就是科学。
3 科学是反应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学、电力工程学、机械工程学、医学工程学等学科体系(或知识单元)只有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条理化、系统化,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时,才能称之为科学(科学知识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
4 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态度和方法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对立物,使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科学态度: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科学方法:科学还向人们提供了一系列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武器)5 科学是一项事业(1)20世纪40年代之前:“小科学时期”16世纪是以伽利略(G.Gralileo)为代表的个体活动时代。
17世纪是以牛顿(I.Newton)为代表的松散群众组织皇家学会时代。
自然科学概论.

腓骨骨折
• 受傷機轉:直接撞擊 • 注意腓總神經
脛骨疼痛
• 發生原因:長時間跑步跳躍,足部過度旋 前、突然增加訓練量、運動場地改變、 身體疲勞。
膝關節運動傷害
• • •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 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 前十字韌帶損傷 後十字韌帶損傷
膝關節內/外副韌帶損傷
• • • • • • 受傷機轉:快速轉變方向及身體碰撞 MCL:從外側撞 LCL:從內側撞 易受傷項目:足球,柔道、籃球 受傷機會:內側>外側 處理:冰敷,支架固定
踝關節扭傷:內側
• • • • •
內側受傷機轉:過度踝內翻。 受傷韌帶:內側三角韌帶。 檢查:內翻壓力測試。 處理:PRICE,冷熱水浴、電療、超音波。 運動訓練:圓盤運動(BAPS),肌力訓練, 數數字訓練(用腳寫字)。
小腿運動傷害
• • • • 阿基里斯肌腱炎 阿基里斯腱斷裂 脛骨骨折 腓骨骨折
自然科學概論
• 運動傷害
• 組長:李玉豪 • 組員:戴霈妮,曾獻羲、黃建翔、李建宏、吳克君
運動傷害的定義
• 1.運動醫學
• 研究運動和運動競賽的科學與醫學,將此知識應用在 改善或維持個人之運動及競賽的能力,並設法預防及 治療由於運動所產生的疾病或傷害。
• 2.運動傷害
• 因從事各種運動活動而對於身體所造成的問題,包括 運動員與一般人。
運動傷害的處理原則
• 一般處理原則:價格(PRICE)原則
• • • • • P-protection:固定,包紮,貼紮。 R-rest:停止運動,休息。 I-ice:冰敷或冷敷,10~15分鐘/次。 C-compression:彈性繃帶。 E-elevation:促進靜脈回流。
運動傷害的處理原則
自然科学概论课程简介

自然科学概论课程简介一、授课对象本课程为我校文科类专业中文类、外语类、经济类、管理类、心理类、政史类、艺术类等学生的选修基础课,也可作为我校理科类专业自然科学类、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工程类等专业学生的选修基础课。
文理科分别开课,讲授内容各有侧重。
二、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
该课程系统的为学生们讲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当今世界公认的四大基本科学命题(物质结构科学、宇宙空间科学、生命智力科学、生态环境科学)和八大现代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内容丰富,资料详实,系统概括,层次分明。
本课程为文科类专业学生提供认识自然科学的窗口,使他们具备对自然科学的基本素养,以应对这日新月异科技世界之种种冲击及培养面对不同领域知识之正确态度。
能以自身日常生活所闻为基础,最后推展到自己与自然科学及社会的关系。
同时本课程为理科类专业学生提供拓展自己专业知识视野的窗口,全面丰富和提高读者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他们具备对自然科学的基本素养的同时,以一个更高层次的目光来重新审视自己所学专业,指导其在本专业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1.以现代观点审视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概念的提法、名词的解释和语言运用等都适合现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优化的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体系。
2.在课堂教学中以“打开窗口”、“安装接口”的方法反映当代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成就,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一定的“窗口”看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接口”看到目前学的基础知识与前沿的接轨,看到基础知识的延伸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最新信息,满足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自然科学概论第三版课程设计

自然科学概论第三版课程设计一.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为大一的理工科和文科学生提供一门系统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涉及到的各个学科等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专业学习,并且从一定程度上修正大众对自然科学的一些错误认识。
二. 课程设置1.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自然科学基本概念的介绍2.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3.自然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4.自然科学中的热力学、光学、电磁学等重要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宇宙、各大星系的构成、行星的特征等相关知识课程的内容设计得很全面,主要有理论、历史、实践和案例等,基本上可覆盖大一所有的理工科与文科学生,部分内容对大二学生的学习也有所帮助。
2. 课程教材本课程教材为《自然科学概论》第三版,教材系统地介绍了自然科学的基础概念、发展历程和相关应用,在全书贯穿了“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球科学”五大子科目,配有丰富的适应性练习题和案例分析。
教材作为主要教学材料,在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课程教学的基础与核心。
3. 课程实践实践教学是本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前后约占 1/4 的时间。
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的实践教学:1.实验教学安排实验环节,设置实验题目,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解,并对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
2.课外调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知识,开展相关课题的调研,完成调研报告。
通过调研活动,学生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还锻炼了自己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20%)包括学生对课程教材的阅读、分析、实验情况以及课外调研情况的考核。
2.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 30%)学生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估。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50%)期末考试时间为两小时,共计 100 分,闭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古希腊原子论的基本思想。
答案:宇宙间万物都是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不可分的物质;在一个无限的虚空中有无数的原子永远运动着;它们既不能创造出来,又不能毁灭掉。原子的大小、形状、可能还有重量,都各自不同。原子靠它们在虚空中的运动(多为旋涡式运动),把较大的一些原子赶到旋涡的中心,在那里就形成了地球。
波义尔认为热与原子的振动有关。这是()
C.热之唯动说
在可逆过程中,熵是常数;在实际的不可逆过程中,熵是增加的。这是()
B.熵增原理
支持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的实验是()
C.衍射实验
下面的陈述,不能作为科学定律的是()
A.所有的金块不超过1000千克
阿基米德定律是指()
C.浮力定律
按照认识的特点,把知识区分为记忆的知识、想象的知识、理性的知识。这是()提出的。
波义尔定律是关于()的
B.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的
1839年,施旺得出的结论是:一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有机体
不属于达尔文的创新的学说是()
B.生物进化学说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元素相化合形成某一化合物时,其重量之比例是天然一定的,人力不能增减。这是()
A.定比定律
中和每1000份酸所需的碱是一定的。这是()
试从牛顿定律和加速度公式,推出功能原理。
答案:由vt=v0+at和S=v0t+1/2at2,推出vt2=v02+2as;再由和f=ma就可推出
fs=1/2mvt2-1/2mv02证毕
1、简述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答案:狭义相对性原理:一切物理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即:物理定律与惯性系的选择无关,对物理定律来说,所有惯性系都是等价的
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答案:所谓创新型国家,主要体现在国家发展不是通过要素驱动,而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和协调发展。具体体现在,国家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以我为主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点是,科技进步贡献率大约都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
C.工业废气
两条互补的核苷酸链是()
A.3—5、5—3反向平行的
1896年,柏克勒尔发现铀盐使包在黑纸中的底片感光,这说明铀盐发出了一种射线,这种射线是()
C.天然放射性
X射线、天然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表明()
B.元素是可变的
经验证据与理论的关系是()
A.经验证据可以证伪一个理论
简述牛顿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建立了完美的经典力学体系,实现了天上和地上运动规律的伟大综合;
《原理》一书一直是全部自然科学的思想基础,各门科学都是以此书为楷模而走向精密化的;牛顿教会了人类翻开宇宙之书的方法;
牛顿在各个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如光学上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并提出光的微粒说,在数学上发现了微积分运算方法和无限级数理论,等等。
1.第1题
属于瓦特的重要发明是()
A.大气蒸汽机
B.蒸汽机的冷凝器
C.气缸阀门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第2题
地球不在宇宙的中心,因此在地球上看,天体在做偏心运动。这个观点是()
A.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B.托勒密提出用于改进地心说的
C.开普勒提出的
答案:B
标准答案:B
A.阴极射线
B.X射线
C.天然放射性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3.第23题
在描述量子运动中,有薛定格的波动力学和海森堡的矩阵力学。这两种理论是()
A.对立的
B.互补的
C.等价的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C.按照道尔顿的原子论,不同原子的组合有简单的倍数关系。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9.第9题
门捷列夫给出第一张完整的元素周期表,是在()
A.1865年
B.1867年
C.1868年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10ຫໍສະໝຸດ 第10题汤姆生在()发现了电子
C.酸碱当量
拉美特立主张人是机器,这反映了()
C.朴素的自然观
运动时钟会变慢,这是()
B.狭义相对论效应
居维叶认为地质过程的变化是突变的,这是()
C.地质灾变论思想
比热概念是由()提出的?
A.布莱克
n1831年,法拉第(M.Faraday 1791-1867)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实现了()
C.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
A.磁生电
B.电生磁
C.电生电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5.第15题
库仑定律是关于()
A.静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
B.带电粒子的移动规律的
C.电与磁的关系的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6.第16题
按照光量子假说,用光照射金属表面,电子就可以接受光子并获得能量,如果这份能量大于金属表面的逸出功,电子就会()
A.运动
B.逸出金属表面
C.进入金属内部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7.第17题
普朗克在建立暗体辐射的经验公式时,引入了“能量子”概念。能量子的实质是()
A.培根
哥伦布在()发现美洲大陆
A.1492
地球不在宇宙的中心,因此在地球上看,天体在做偏心运动。这个观点是()
B.托勒密提出用于改进地心说的
日心说的古代先驱是()
B.阿里斯塔克
“科学家”一词,最早出现在()
A.19世纪
培根倡导()
A.归纳法
哈雷在1682年预见彗星在1758年再现,根据的是()
B.万有引力定律
C.伽利略
用望远镜发现银河系是由众多恒心组成的,这是()
C.伽利略的发现
牛顿精简原则的意思是()
B.不用不必要的概念
达尔文的独特贡献在于他提出了()
B.自然选择学说
一个物种可获得的生存资源是有限的。这个学说是()提出的
C.马尔萨斯
当相同的两种元素可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化合物时,若其中一种元素的重量恒定,则其余一元素在各化合物中之相对重量有简单的倍数关系。这是()
1798年,伦福德(B.T.Runford 1753-1814)以摩擦生热的事实否定热是一种实物。1799年,戴维(H.Davy 1778-1829)以冰块在真空中的摩擦实验表明,热质是不存在的。这些事实冲击了()
B.热质说
1819年,奥斯特(H.C.Oersted 1777-1851)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实现了()
5.第5题
第一艘蒸汽动力船的制造者是()
A.富尔顿
B.瓦特
C.贝尔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6.第6题
按照笛卡尔,最确切的知识是()
A.实验知识
B.数学推理
C.归纳的知识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7.第7题
()属于拉马克的学说
A.用进废退
C.科学更侧重于改造自然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1.第21题
万物的本原是水。这是()
A.泰勒斯的观点
B.赫拉克利特的观点
C.德谟克利特的观点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2.第22题
1896年,柏克勒尔发现铀盐使包在黑纸中的底片感光,这说明铀盐发出了一种射线,这种射线是()
人类在实验室中首次获得电流,是()
B.伏打电堆产生的
做功时只使一个热源冷却而不使其他物体发生变化的机器,是()
B.第二类永动机
按照玻尔的半经典理论,原子受激发光,是因为()
B.该原子高能轨道上的电子跃迁到低能轨道
标准答案:B
按照碱基配对原则,一条互补链的碱基A与另一条互补链的碱基()相对
A.T
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胰岛素,是把编码胰岛素的基因送到()细胞中去,造出能生产胰岛素的工程菌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3.第3题
提出科学是生产力的学者是()
A.默顿
B.马克思
C.黑格尔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4.第4题
被誉为现代实验科学之父的是()
A.哥白尼
B.开普勒
C.伽利略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二是要突出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三是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自主创新企业就是有这种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
自主创新有3个关键的要素:一是属于自己的;二是创造出来的;三是新的东西。属于自己的,就是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