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测试题
2021届上海华育中学物理自招专题—运动学测试(无答案)

上海华育中学物理自招专题-运动学测试班级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得分______(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甲、乙两辆汽车以相同的恒定速度直线前进,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上的人A 和乙车上的人B 各用石子瞄准对方,以相对自身为0V 的初速度同时水平射击对方,若不考虑石子的竖直下落,则( )A.A 先被击中;B.B 先被击中;C.两同时被击中;D.可以击中B 而不能击中A ; 2.如图所示,传送带的速度恒为0.1米/秒,转轮A 和B 的大小不计, 1.2AB =米(即传送带的总长度为2.4米)。
某偷油老鼠跳到A 点,并以相对传送带0.3米/秒的速度向B 点爬去,到达B 点后立即回头仍以相对传送带0.3米/秒的速度返回A 点。
回到A 点后,该老鼠将再次向B 点爬去,到达B 点后再次返回……如此反复下去,且老鼠相对传送带的速度始终为0.3米/秒。
老鼠在A 、B 两端点速度转向所需的时间不计,从该老鼠由A 点出发时开始记时,经过多长时间,传送带上将都会被老鼠身上的油渍污染( )A.16秒B.17秒C.18秒D.19秒3.一辆汽车匀速行驶(车速大于40千米/时)。
车上有一台时钟;分针已经折断,一开始秒钟示数为0秒。
汽车行驶了3千米时,秒针示数为30秒。
汽车再行驶4千米时,秒针示数为50秒。
那么当时汽车又行驶了5千米时,秒针示数为( )A.0秒B.10秒C.20秒D.30秒 4.地球距离月球约8310⨯米,人类发射的月球探测器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在月球上行走,且每隔5秒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
某时刻,地面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探测器前方相距32米处存在障碍物,经过5秒,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探测器距离障碍物22米;再经进5秒,控制中心得到探测器上刹车装置出现故障的信息。
为避免探测器撞击障碍物,科学家决定对探测器进行人工刹车遥控操作,科学家输入命令需要3秒。
已知电磁波传播速度为8310⨯米/秒,则探测器收到地面刹车指令时,探测器( )A.已经撞到障碍物B.距离障碍物2米C.距离障碍物4米D.距离障碍物6米5.轿车以5米/秒速度匀速行驶,车前窗倾斜角为37︒,车前窗和车顶部面积相同,雨滴竖直落下速度为2.5米/秒,则车窗和车顶部承受的雨量之比为( )A.4:1B.3:1C.2:1D.1:16.如图所示,某一实验室内有一宽度为d 的跑道,假设有一连串玩具车沿着同一直线以相同的速度v 鱼贯驶过,玩具车的宽度为b ,前后两车间的间距为a 。
运动学的简单问题测试题

运动学的简单问题测试题1. 问题一一个小球以10 m/s的速度沿直线运动,经过5秒后速度减小到5 m/s,求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
解答:利用加速度公式,加速度 a = (v - u)/ t其中,v 为结束时的速度,u 为开始时的速度,t 为时间间隔。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v = 5 m/s, u = 10 m/s, t = 5 s代入公式进行计算:a = (5 - 10) / 5 = -1 m/s²小球的加速度为 -1 m/s²。
2. 问题二一辆汽车以2 m/s²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从静止开始,经过10秒后速度为20 m/s,请计算汽车行驶的距离。
解答:利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行驶距离 s = ut + (1/2)at²其中,u 为初始速度,t 为时间,a 为加速度。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u = 0 m/s, t = 10 s, a = 2 m/s²s = 0*10 + (1/2)*2*(10^2) = 100 m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00米。
3. 问题三一架飞机以200 m/s的速度水平飞行,垂直方向上受到1g的向下加速度,求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速度和位移。
解答:首先,飞机在垂直方向上受到1g的向下加速度,意味着加速度 a = 9.8 m/s²。
其次,由于飞机水平飞行,所以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保持不变,即 v = 200 m/s。
1) 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速度:由于在垂直方向上受到向下加速度,所以垂直方向上的速度 v' = v + at代入公式进行计算:v' = 200 + 9.8 * 20 = 392 m/s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速度为392 m/s。
2) 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位移:由于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保持不变,所以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s' = v * ts' = 200 * 20 = 4000 m飞机在经过20秒后的位移为4000米。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测试题

高一1、2、3班物理自主作业一、选择题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是竖直向下、v 0=0、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 .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 m 、9.8 m 、14.7 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2.一石块从高度为H 处自由下落,当速度达到落地速度的一半时,它的下落距离等于( )。
A.2H B. 4H C. 32H D. 22H 3.如右图所示,A 、B 两小球用长为L 的细线连接悬挂在空中,A 距湖面高度为H ,释放小球,让它们自由落下,测得它们落水声相差Δt .如果球A 距湖面的高度H 减小,则Δt 将(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无法判断 4.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它们落地之前的任一时刻( )A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D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减小,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5.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2,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A .gt 2B .3gt 2/8C .3gt 2/4D .gt 2/4 6.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重力加速度g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 取9.8 m/s 2B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 值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C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D .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 越小7.下图所示的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设向上为正方向)( )8.在地面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 ,小球经过空中的A 点;再经过时间t ,小球又经过A 点,不计空气阻力,且重力加速度为g ,由此得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gt 23B .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2gtC .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23gtD .A 点距地面的高度为221gt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从同一位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6s 内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反;B .前2s 内,两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 .2s 末时,甲在前,乙在后;D .4s 末时,甲乙相距3m ;10、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 s 、2 s 、3 s 、4 s 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 m 、2 m 、3 m 、4 m ,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4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B .在第3、4 s 内平均速度是3.5 m/sC .第3 s 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 m/sD .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11、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 与开始刹车后6 s 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1∶4B.3∶5C.3∶4D.5∶91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s -t 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s 0 B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 0 D .甲、乙两物体向同一方向运动13、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O 点,先使它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 s ,使它的加速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5 s ,又使它的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20 s ,则这段时间内 ( )A .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B .物体最后静止在O 点C .物体运动时快时慢,一直向东运动D .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14、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 ,关于该物体在这1 s 内的位移和加速度大小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①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 ②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 ③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2 ④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2A .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15、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t = 2 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t 0 t/s甲 乙s 0 s /m16、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t s 到达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为 ( )A.t 2sB.t sC.2t sD.22t s 1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和7v ,经历的时间为t ,则 ( ) A .前半程速度增加3.5 v B .前2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 v t /4 C .后2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v t /4 D .后半程速度增加3v 18、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2∶3∶…∶nB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1∶3∶5∶…∶nC .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3∶5∶…D .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2∶3∶…19、如图所示,a 、b 两条直线分别描述P 、Q 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 M 点表示两物体在时间t 内有相同的位移C . t 时间内P 的位移较小D . 0~t ,P 比Q 的速度大,t 以后P 比Q 的速度小20、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和b 所示. 在t 1时刻( ) (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21、汽车A 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起动,以0.4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 s 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 以8 m/s 的速度从A 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 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 )A .A 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 车相遇 B .A 、B 相遇时速度相同C .相遇时A 车做匀速运动D .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二、填空题2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头通过路基旁某电线杆时的速度是v 1,车尾通过该电线杆时的速度是v 2,那么,火车中心位置经过此电线杆时的速度是_______.23、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49 s 内位移是48.5 m,则它在第60 s 内位移是_______ m.24、一物体初速度为零,先以大小为a 1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后以大小为a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整个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为s ,则此物体在该直线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25.用滴水法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方法是: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块挡板A ,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的滴落到挡板上,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学测试题4套(含答案)

(一)(一)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以下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2、在下面的图像中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有( )A.甲、乙 B.乙、丁 C.甲、丁 D.丙、丁3、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10s内的位移为10m B.第10s内的位移为2mC.任意1s内的速度的增量都是0.2m./s D.第6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0.4m4、A、B两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kg的A物体速度从0变到5m/s用了2秒,3kg的B 物体速度从10m/s变到20m/s用了4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速度变化量比B的速度变化量小B、A的速度比B的速度小;C、A的惯性比B的惯性小;D、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小;5.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 第1s内通过的位移是2mB 第1s末的速度是2m/sC 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D 第3s初的速度是4m/s6.一质点静止在坐标0处,从t = 0起开始出发,沿x轴运动,其v- t图象如图所示。
则在2.5s内 ( )A.t = 0.5s时离原点最远B.t = 1s时离原点最远C.t = 1s时回到原点D.t = 2s时回到原点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
把答案直接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7.一个钢球由某一高处自由下落,到达地面的速度是40米/秒。
则这个钢球下落时间为__ ____ _____秒;钢球是从___ __ ____米高处落下的。
(本题g取10米/秒2)8.骑自行车的人沿着坡路下行,在第1秒内通过的位移为2米,在第2秒内通过的位移为4米,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为6米,在第4秒内通过的位移为8米,则骑车人在最初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米/秒;最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米/秒。
人体运动学测试题

人体运动学测试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分)1.制动有利于()A. 重伤恢复(正确答案)B. 残疾加重C. 骨质疏松D. 功能障碍E. 肌肉萎缩2.制动后关节周围韧带的变化不包括()A.强度下降B.能量吸收减少C.弹性模量增加(正确答案)D.附着的变脆E.韧带刚度降低3.关于长期卧床者呼吸系统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 呼吸肌肌力下降,肺活量明显下降B. 肺的顺应性变大(正确答案)C. 通气/血流比值的失调,影响气体交换D. 纤毛的功能下降,分泌物排出困难E. 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4.人体杠杆的正确分类为()A.平衡杠杆、速度杠杆、省力杠杆(正确答案)B.速度杠杆、费力杠杆、省力杠杆C.平衡杠杆、速度杠杆、费力杠杆D.费力杠杆、省力杠杆E.平衡杠杆、速度杠杆5.骨骼肌处于最适初长度时,产生最大张力的原因是()A. 粗肌丝被拉长B. 细肌丝被拉长C. 粗细肌丝缩短D. 粗细肌丝处于最好的重叠(正确答案)E. 以上都是6.等张收缩的特点不包括()A.产生关节运动B.收缩时可发生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缩短C.收缩时可发生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延长D.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发生较大改变(正确答案)E.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7.通过神经-肌接头释放什么与肌膜结合,引起骨骼肌收缩。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正确答案)D.新斯的明E.多巴胺8.抵消斜方肌上回旋作用的肌是()A.原动肌B.拮抗肌C.固定肌D.中和肌(正确答案)E.辅助肌9.当作用于肌的外力去除后,肌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是()A.伸展性B.黏滞性C.弹性(正确答案)D.兴奋性E.传导性10.糖在人体内的储存形式是()A.葡萄糖B.半乳糖C.糖原(正确答案)D.果糖E.蔗糖11.手臂持球以肘关节为支点构成的杠杆是()。
A.平衡杠杆B.省力杠杆C.费力杠杆(正确答案)D.第一类杠杆E.复合杠杆12.制动对患侧骨关节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关节周围的韧带挛缩B、关节僵硬C、骨钙流失D、滑膜增生、粘连E、关节软骨增生(正确答案)13.常见的外力有()A.关节力B.重力(正确答案)C.韧带张力D.肌力E.血流阻力14.最具有耐力特征的肌纤维类型是()A、Ⅰ型(正确答案)B、Ⅱa型C、Ⅱb型D、Ⅲ型E、Ⅳ型15.骨骼肌自然收缩形式不包括下来哪项()A.向心运动B.离心运动C.静力性运动D.等速运动(正确答案)E.拉长-缩短周期16.有氧运动不包括()A.散步B.打羽毛球C.慢跑D.游泳E.下棋(正确答案)17.下列关于力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力矩施加于物体所产生的绕轴转动的作用称为力矩B.力矩的大小也称为扭力C.力矩的方向由左手螺旋法则确定(正确答案)D.手指弯向力所指的转动方向,拇指指向力矩的方向E.任何力对于不在力线作用线上的任意点都会产生力矩18.肌肉生理收缩的基本方式是()A.半收缩B.强直收缩C.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正确答案)D.静力性收缩E.动力性收缩19.肌力不受以下哪项因素的影响()A.肌肉的生理横断面B.肌肉的初长度C.运动单位募集D.皮肤湿度(正确答案)E.性别、年龄20.髋关节伸展中臀大肌是()A.原动肌(正确答案)B.拮抗肌C.固定肌D.协同肌E.联合肌21.长期卧床致患者体重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患者血容量减少B.患者肌肉萎缩,肌肉重量C.患者代谢率降低,患者摄食量减少D.患者胃液分泌增加,而吸收减少(正确答案)E.患者情绪抑郁,摄食意愿减低22.同时有踝背屈和足内翻作用的肌肉是()A.腓肠肌B.胫前肌(正确答案)C.胫后肌D.腓骨长短肌E. 比目鱼肌23.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称为()。
运动学综合测试题

运动学综合测试题本卷分第 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说明: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第 Ⅰ 卷(选择题 共 56 分)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 选不全 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B .参考系必须选取与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C .参考系的选择应该以能准确而方便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为原则D . 对于同一个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和描述的结果仍然相同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视为质点B .研究电子自旋时,电子可以视为质点C .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可视为质点D .质点是一个无大小形状的理想化模型 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A .列车在 9 时 45 分到达途中的南京站B .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 10min 后攻入 1 球C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于 19 时开播D .某短跑运动员用 11.5 秒跑完了 100m4.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向乙地以速度 V 行驶了 2/3 的路程,接着以 20km/h 的速度行驶到达乙地,后以 36km/h 的速度返回甲地,则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v 为( )A . 0B . 48km/hC . 24km/hD . 36km/h 5.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仅由初末位置决定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C .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位移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行定则D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6.以下对于加速度和速度的认识中,错误 的有( )A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方向B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C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为零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7.下图表示 A、B 两运动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的 s-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sS0A BS02O t1 t2 tB. 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 A 物体比 B 物体早出发时间为 t1C. A 、B 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 D. A 、B 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 S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 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9.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10.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 时,位移为 S,当速度为 4V 时,位移为:( ) A.9S; B.16S; C.4S; D.8S 。
历届初中物理竞赛运动学题选

历届初中物理竞赛运动学题选1.(1987初赛)一列火车在雨中自东向西行驶,车内乘客观察到雨滴以一定速度垂直下落,那么车外站在月台上的人看到雨滴是( )A 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大。
B 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小。
C 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大。
D 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小。
2.(1987决赛)某人站在离公路垂直距离为60米的A 点,发现公路上有一汽车从B 点以10米/秒的速度沿着公路匀速行驶,B点与人相距100米,如图15所示。
问此人最少要以多大的速度奔跑,才能与汽车相遇?3.(1988初赛)某人从路灯的正下方经过,如他沿地面作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他的头顶影子的运动是( )(A)越来越快的变速直线运动; (B)越来越慢的变速直线运动;(C)匀速直线运动; (D)先逐渐加快,后逐渐变慢。
4.(1988复赛)某人沿一条直路用1小时走完了6千米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又用1小时继续向前走了4千米路程,这人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千米/小时。
5(1989决赛)两支队伍同时从相距为s 的A 、B 两点出发,他们以同样大小的速度v 相向而行。
出发时,一个传令兵开始驾车以速度4v 不停地往返于两支队伍的队首之间传达命令,当两支队伍相遇时,传令兵行驶的总路程为( )A s ;B 4s ;C 2s ;D O 。
6.(1994复赛)某人驾驶小艇,沿河逆流而上,从甲地到乙地,又立即从乙地返回甲地。
若小艇在静水中的速率为8米/秒,河水流速为2米/秒,则小艇往返于甲、乙两地之间的平均速率为______米/秒7(1995初赛)某人百米赛跑成绩是14秒,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进14米,平均速度是7米/秒;第二阶段用时9秒,平均速度8米/秒。
第三阶段的平均速度约是( ) 6米/秒; (B)5.5米/秒; (C)4.7米/秒; (D)3.2米/秒.8(1995初赛)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
运动学

1.飞行员遇紧急情况跳伞,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60m时打开降落伞,之后以20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以10m/s速度安全着陆。
(g=10m/s2)求:(1)飞行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
(2)飞行员离开飞机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
2.小轿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个收费站,经10s后司机才刹车,使车匀减速运动10s恰停在缴费窗口,缴费后匀加速到20m/s后继续匀速前行.已知小轿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2m/s2,停车缴费所用时间为30s,启动时加速度为1m/s2.(1)司机是在离收费窗口多远处发现收费站的?(2)因国庆放假期间,全国高速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轿车通过收费窗口前9m区间速度不超过6m/s,则国庆期间该小轿车应离收费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因不停车通过可以节约多少时间?3.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离地面224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g取10m/s2)。
求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多少?4.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4 s内的位移是14 m。
求:(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2)它前进72 m所用的时间。
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2 s 内经过相距27 m 的A 、B 两点,汽车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15 s /m 。
求:(1)汽车经过A 点的速度(2)A 点与出发点间的距离6.一物体从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 、B 、C 三点,已知1AB L =,2BC L =,物体通过AB 段和BC 段的时间相同,求OA 等于多少?7.一列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车厢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一人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的最前端相齐,当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开始计时,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2s ,则从第5节至第1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多少?8.在香港海洋公园的游乐场中,有一台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