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知识要点
《骆驼祥子》知识点归纳

《骆驼祥子》知识点归纳一、小说背景与时代背景1.《骆驼祥子》以中国1920年代为背景,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时期。
2.小说的故事背景主要是在北京,具体描写了北京胡同里贫苦人民生活的景象。
二、主要人物角色1.骆驼祥子:一个勤劳、坚强、正直的年轻农民,在北京胡同里贩运货物为生,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2.孙诚信:祥子的好友,也是一个努力奋斗的人,最终成为一个有钱人。
3.黑妞:骆驼祥子的初恋对象,是一个妓女,代表了“黄土地”的形象。
4.春花:骆驼祥子后来的妻子,是一个不依附任何人的独立女性。
5.志光:祥子的师傅,是一个仗义的人,对祥子非常关心。
6.光宗耀祖:一个有钱人,为了得到春花,让祥子输掉了一笔钱。
7.鲁四:一位商人,和祥子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三、主要情节1.天有不测风云,祥子到北京胡同里贩运货物为生,过着一种辛苦却充满希望的生活。
2.祥子与黑妞相恋,然而,因为黑妞不愿离开妓女的生活,两人最终分手。
3.祥子遇到了春花,两人发展成夫妻关系,春花是一个温柔独立的女性。
4.祥子努力工作,希望通过贩运货物赚钱,最终能够成为一个有钱人,过上好日子。
5.祥子与志光相识并结为师徒,志光是一个经历过磨难和挫折的人,对祥子很关心。
6.祥子通过与鲁四的合作,计划开设一家货运公司,迈向自己的梦想。
7.祥子的梦想破灭,鲁四背弃他,最终祥子沦为一个挑活儿的工人。
8.祥子受尽委屈,在失去了春花的支持和信任后,内心变得复杂,失去了原本的坚强。
9.春花生病,祥子为了她的治疗费而抢劫,最终被警察抓住。
10.祥子被判有期徒刑,关押在监狱中,失去了自由。
四、小说主题与思想1.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与追求幸福的梦想。
2.现实社会对个体的限制与压迫。
3.个人的奋斗与意志的力量。
4.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下人性的多样性。
5.爱情与金钱的冲突与矛盾。
6.祥子的命运受到社会制度和外部环境的限制。
五、意义与影响1.《骆驼祥子》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上世纪20年代北京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中考语文文学名著考点整理:《骆驼祥子》

中考语文文学名著考点整理:《骆驼祥子》《骆驼祥子》【主要内容】1.故事梗概:《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奋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2.作者概况: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
3.主题思想: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揭露和声讨了把祥子逼进深渊的黑暗社会,说明了旧社会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
4.艺术特色:作品的悲剧性色彩,平民化语言,合理的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描写。
5.精彩名句:①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②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准备反抗。
6.精彩情节:①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
②祥子进城准备拉车为生那一部分对祥子的描写。
7.人物性格: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如骆驼一般;后来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虎妞:霸道泼辣,心理变态,却有着自己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
【考题练习】1.请用简洁的语言(150字左右)叙述《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
祥子从农村来到北平,他希望能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的洋车的上等车夫,在被乱兵抓走失去新买的洋车之后,祥子并不灰心,倔强地从头再来。
但他攒下的钱又被侦探洗劫一空。
后来,他以与虎妞结婚为代价,又拉上了自己的车,但是虎妞的死使他人财两空。
连遭打击,加上失去心爱的小福子让他自甘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
2.请简述祥子的“三起三落”的过程。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来安葬虎妞。
《骆驼祥子》重点知识梳理及习题

初中语文《骆驼祥子》重点知识梳理《骆驼祥子》1、《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旧北京普通的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2、典型人物形象:①主人公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
②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
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
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③经历了这买车的“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正是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老舍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他不让好人有出路。
3、主要故事情节:买车“三起三落”。
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公使馆的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
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是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的,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又只好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
4、小说同时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的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到的政治迫害,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小马祖孙两代,还有抢车的大兵,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等,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5、①老舍长于写人,他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
在《骆驼祥子》中既有人物肖像描写,又有人物心理刻画,从不同角度对人物性格和命运展开叙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②他是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
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6、小说最精彩的情景是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情景,细腻逼真,令人感同身受。
叙述和比喻生动形象,有力地烘托出祥子拉车生活的艰辛和遭遇的悲惨。
主要情节概括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
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骆驼祥子必考知识点

骆驼祥子必考知识点骆驼祥子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描写祥子这个人物为主线,生动地展现了上世纪初北京城贫苦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现象。
本文将介绍骆驼祥子必考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一、人物形象塑造1. 骆驼祥子:塑造了一个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形象,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生活奋斗,使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2. 王四爷:是骆驼祥子的朋友,也是他的师傅,他的生活陷入困境后,选择了逃避和放弃,与祥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社会背景与主题1. 社会背景:小说背景设定在清末民初的北京城,社会动荡,贫富差距悬殊,人民生活困苦。
2. 主题:贫困与富贵、人性与道德、命运与自我奋斗等是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主题,通过描述祥子的命运和奋斗,展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三、情节分析1. 祥子卖力气:祥子在王四爷的帮助下开始卖力气,通过辛勤努力,他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2. 祥子成为夏家的马夫:祥子在王四爷受伤后,成为夏家的马夫,他通过不断努力和勤奋,终于赢得了夏家的赏识。
3. 祥子与柳莹莹的感情:祥子与柳莹莹相识后,彼此产生了感情,但由于社会阶层和经济条件的差距,他们的爱情最终无法实现。
4. 祥子的失败与重生:祥子在一次投资失败后,陷入了绝望和困境,但他并没有放弃,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振作起来。
四、主要思想与价值观1. 努力奋斗:骆驼祥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敢,为自己的生活奋斗,展现了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2. 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小说中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民生活的艰辛,引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3. 人性的复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既有善良和正直的一面,也有自私和残忍的一面。
五、语言风格与艺术手法1. 对白和描写相结合:小说中既有精彩的对话,也有细致入微的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2. 简洁明了的叙述:鲁迅先生以简洁明了的叙述方式,直接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现实。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知识点梳理

《骆驼祥子》知识点分篇简介一、祥子从农村跑到北平城里做了人力车夫,他年轻、勤奋、自律,苦干三年自己买了一辆新车。
充满希望的未来似乎正朝他招手二、战争打响以后,为了多赚钱,祥子冒险把车拉到清华,途中连车带人被大兵抓走三、祥子趁乱逃出军营,顺手牵走了三匹骆驼。
转手卖掉骆驼以后,祥子开始了新生活四、祥子生病了,说胡话时讲了骆驼的故事,从此得了“骆驼祥子”的外号。
病好以后祥子来到人和车厂,受到了车厂主刘四爷和她女儿的款待,并将剩余的三十元钱寄存到刘四爷那里,希望再买一辆车。
五、祥子为了再买车拼命拉车挣钱,不惜去抢同行的生意。
他在杨先生家拉包月时受了气,和杨夫人闹翻以后,没多久就辞工离开六、心事重重的祥子回到车厂,虎妞请祥子喝酒,醉酒后被虎妞骗上床。
醒来后,祥子心情复杂,决定离开车厂。
七、祥子遇到了老主顾曹先生,开始到曹家拉包月。
曹先生和曹夫人待人和气,祥子又觉得生活有了希望八、祥子认识了高妈,知道她的赚钱方式,同时他也在曹家了解到了许多东西。
年关将到,祥子打算买点礼物去探望刘四爷并要回寄存在那里的钱,这时虎妞却找上门来。
九、虎妞把祥子寄存的钱还给他,并说自己有了身孕,还让祥子给刘四爷拜寿,设法让刘四爷招他当女婿。
祥子心乱如麻,借酒消愁。
十、祥子在茶馆等曹先生时,发现一个老车夫饿晕在茶馆门口。
茶馆掌柜热心救助老车夫,祥子买来包子给老车夫和他的孙子小马儿老车夫的遭遇让祥子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和理想产生怀疑十一、祭灶那晚,祥子拉曹先生回家,被孙侦探抓住,侦探威逼利诱,最后把祥子所有积蓄都敲诈走了。
祥子第二次买车的希望成了泡影。
十二、曹先生被自己的学生阮明恶意诬告。
曹家大乱,祥子就去隔壁王家找车夫老程凑合了一晚十三、祥子第二天找曹先生一家,却发现他们已经逃走,祥子的生活没了着落,只能再次回到刘四爷的车厂十四、刘四爷不想让拉车的祥子以女婿的身份继承自己的产业,在大寿当天对祥子和虎妞大发脾气。
虎妞与刘四当场撕破脸,并决心跟祥子走十五、虎妞和祥子租房成了亲,婚后祥子才知道虎妞并没有怀孕。
语文知识点总结骆驼祥子

语文知识点总结骆驼祥子一、作品背景《骆驼祥子》是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北京,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十分残酷和压迫的。
贫寒的人们四处流离失所,生活无着无靠,艰难度日。
祥子作为一个小人物,他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的悲惨命运,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之一。
二、祥子形象祥子是一个憨厚、善良、执着坚韧的普通人。
他身高魁梧,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憨厚的胜利者的气概。
生性勤苦耐劳,想通过一生辛勤劳动来摆脱贫穷,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他不屈不挠,勇敢坚强,又单纯天真,他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三、骆驼的象征意义骆驼是祥子的绰号,也是对他命运的一种象征。
骆驼在沙漠中生存的能力极强,能够长时间不喝水,忍耐艰苦。
骆驼是一种既坚强又顽强的动物,所以祥子被称为骆驼,也正是因为他的坚强和顽强。
四、小说情节小说以北京的平民生活为故事背景,讲述了祥子这个小人物的生命历程。
祥子从一个体弱多病的拉车夫,到做搭夫,最终干起了拉客的乡政人。
他对艰辛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但最终却因为一场意外,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小说情节扣人心弦,令人动容。
五、作品主题《骆驼祥子》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和人的命运。
作者用骆驼祥子的命运,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以及个人在这种环境中所受到的摧残和伤害。
小说通过祥子的故事,表达了对社会的控诉和对活着的尊严的追求。
在小说中,祥子是社会的牺牲品,这也凸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祥子最终走向悲惨的命运,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怀和对生命的珍视。
六、人物形象《骆驼祥子》刻画了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祥子的女友荣华、孔乙己、柳妈等,都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七、语言运用曹禺在《骆驼祥子》中运用了丰富的语言手法,如夸张、对比、象征等,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他的语言流畅自然,形象生动,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总之,《骆驼祥子》是一部刻画了当时社会苦难和人的命运的杰出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价值。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之《骆驼祥子》知识点总汇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之《骆驼祥子》知识点总汇1. 作者及作品简介《骆驼祥子》是由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市贩夫走卒的生活。
作者通过塑造主人公祥子的形象,展现了社会底层人士的艰辛生活和追求幸福的渴望。
2. 主要人物- 骆驼祥子:主人公,一个贩夫走卒,努力奋斗,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 张贵妇:祥子爱慕的女人,是一个富有的妓女,对祥子有一定的吸引力。
- 童养媳:祥子的女友,同样来自社会底层,与祥子有着共同的命运。
3. 故事情节- 第一章:介绍了祥子的贩夫生活和他对富人生活的向往。
- 第二章:祥子遇到了张贵妇,并产生了对她的爱慕之情。
- 第三章:祥子为了追求财富,开始搬砖,但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 第四章:祥子在搬砖过程中受伤,但仍然坚持努力。
- 第五章:祥子意外得到了一辆自行车,开始了自己的拉车生涯。
- 第六章:祥子通过拉车积攒了一些钱,但遭遇了车祸。
- 第七章:祥子的车被人偷了,他陷入了绝望,决定去偷车。
- 第八章:祥子偷车失败,被抓住并受到惩罚。
- 第九章:祥子回到城市,重新开始拉车生活。
- 第十章:祥子意外得到了一辆小汽车,但最终遭到了车祸。
4. 主题与意义《骆驼祥子》通过描写祥子的奋斗和追求,展现了社会底层人士的命运和困境。
小说中表现了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同时也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尊严的渴望。
通过祥子的遭遇,读者可以思考社会中的阶级问题,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选择和努力。
5. 名句欣赏- "命运像一条钢索,绷紧了才响。
"- "他,是骆驼,是骆驼,是骆驼!"以上是《骆驼祥子》的一些知识点总汇,希望对你的中考语文复习有所帮助。
骆驼祥子知识点归纳

《骆驼祥子》知识点归纳《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生存困境与人性蜕变。
本文将对该小说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小说主要人物1. 骆驼祥子:本书的主人公,姓骆名驼,一位贩夫走卒,为了维持生计而经历了磨难和艰辛。
2. 小福子:祥子的恋人,一位卖水的姑娘,对祥子深情款款,但最终因现实的困境和无奈而选择了婚姻。
3. 李妈:祥子的母亲,是一位热心善良的中年妇女。
4. 各色人等:小说中还有一些其他次要但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人物,如二鬼子、阿庆、永乐、老妓女等。
二、主题与思想1. 封建传统与现代社会:小说通过展现祥子的命运,揭示出封建传统与现代社会的矛盾冲突,以及周围环境对个体的限制和影响。
2. 劳动与价值观:祥子凭借坚韧不拔的努力和勤劳的双手,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小说通过他的奋斗,探讨了劳动的意义和个体人生的价值。
3. 人性的扭曲与蜕变:在现实的残酷打击下,祥子逐渐变得冷酷、无情,甚至背离了最初的善良本性。
小说通过这一过程,暗示了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影响。
三、情节与结构1. 祥子的贩夫走卒生活:小说从祥子最初做贩夫走卒的生活开始,通过描写他沿街叫卖、与客户打交道的情景,展示了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艰辛和辛酸。
2. 祥子与小福子的爱情故事:小说中,祥子与小福子之间的爱情是一束光,是祥子心灵中的温暖。
然而,社会的现实逼迫他们最终以婚姻的形式分离。
3. 祥子的复仇行动:小说结尾,祥子在社会的不公与痛苦中逐渐积累了对抗的力量,决定通过暴力复仇来解脱自己和整个社会。
此情节暗示了对社会系统的不满和个体反抗的冲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骆驼祥子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老舍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非常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喜欢流传于市井巷里的民间艺术,这种生活阅历促成了他日后创作的平民化和“京味”小说的形成。
(即:用北京方言书写北京的风土人情)
三、写作背景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
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胰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品。
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四、复述小说,概况情节
1.提问: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
(多媒体展示:线索: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臵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
《骆驼祥子》的背景,总结小说的思想主旨。
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
新旧军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
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明确:小说主要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人生中三起三落,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对像祥子一样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同情和关怀。
请问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以“骆驼祥子”来命名有三层含义:(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
(4)骆驼祥子故事概述
1、祥子的第一辆车
祥子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凑足了一百块钱,他认为不能再等了,应该及早买车。
恰巧车铺有辆别人定做而没钱取货的车,经过讨价还价,祥子最终以九十六元买下了这辆车。
祥子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车,非常激动,把买车的这天定为自己和车的生日,他要开始全新的生活。
2、匪兵抢车
军阀混战,百姓也不得安宁。
一天,有人要去清华,祥子心里清楚去那里风险很大,但因为客人出的价钱高,他和一个年轻光头的矮子抱着侥幸的心理揽下了这桩生意。
结果还没到目的地,他们被十几个兵捉了去,祥子的衣服鞋帽、洋车、甚至于系腰的布带,都被匪兵抢去了。
3、祥子绰号的来历
祥子趁匪兵退却时,逃了出来,并牵回了三匹骆驼,他在路上把骆驼卖了,换回了三十五元钱。
祥子生了一场大病,在一家小店里躺了三天。
恐怕就是在这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被人家听了去。
一清醒过来,他已经是“骆驼祥子”了。
4、怒辞杨宅
祥子在杨先生家拉包月。
杨先生有两位太太,还有一大群孩子。
祥子每天接送完这个,又要去伺候那个,同时还要干杂活。
更可恨的是,主人不把仆人当人看,食宿很差。
祥子有一天在送走一位女客人后,因为女主人的无理,忍无可忍,一怒之下,辞去了这份工作。
5、祥子的失落
一天,天气寒冷,曹先生同朋友去看夜场电影,祥子以及一些拉包月的车夫在一家茶馆喝茶聊天。
这时,进来一位老车夫,说“沏一壶”,茶还没沏来,人已倒下了。
大家把他救活,了解到他的家境。
老车夫和他的孙儿小马儿拥有自己的车,命运却这样悲惨,祥子异常悲观,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6、孙侦探的敲诈
祥子和雇主曹先生被孙侦探跟踪。
曹先生叫祥子拉到左宅,并派祥子回家报信。
在曹先生家门口,孙侦探拉住祥子,说曹先生是乱党,同时对祥子威胁恐吓。
祥子六神无主,稀里糊涂把自己积攒准备买车的血汗钱交给了孙侦探,他的希望破灭了。
7、在烈日和暴雨下
六月十五那天,先是烈日当空,晒得人喘不过气来;午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
在这冰火两重天里,祥子没有闲着,还在拉着车,他终于病倒了。
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