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思维扩展题例题精讲
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运算》经典例题解析

分析与解答:这四个加数分别接近10、100、1000、10000。在计算这类题目时,常使用减整法,例如将99转化为100-1。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
=10+100+1000+10000-4
=11106
①248+(157-127)
=248+152-127
=400-127
=273
③283+(358-183)
=283+358-183
=283-183+358
=100+358
=458
例3:(1)632-156-232 (2)128+186+72-86
分析与解答: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只有第一级运算,计算时可以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调换加数或减数的位置。
(1)632 - 156 - 232
=632 - 232 - 156
四年级数学下册
《简便运算》经典例题解析
=400 - 156
=244
(2)128+186+72 - 86
=128+72+186 - 86
=(128+72)+(186 - 86)
=300
例4:计算下面各题。
①248+(152-127)②324-(124-97)③283+(358-183)
分析与解答: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
四年级数学下册
《简便运算》经典例题解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经典思维扩展题例题精讲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经典思维扩展题例题精讲在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这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高效地进行数学计算,提升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经典的思维扩展题例题,并进行精讲。
一、加减法运算:例题一:计算下列运算结果:435 + 278 + 536 + 154 - 263解析: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可以先从左至右依次计算加法运算,再计算减法运算。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435 + 278 = 713713 + 536 = 12491249 + 154 = 14031403 - 263 = 1140因此,435 + 278 + 536 + 154 - 263 的运算结果为1140。
二、乘法运算:例题二:计算下列乘法运算结果:27 × 48 × 5 × 2解析: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可以先根据需要进行分组,再进行逐步计算。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27 × 48 = 12961296 × 5 = 64806480 × 2 = 12960因此,27 × 48 × 5 × 2 的运算结果为12960。
三、除法运算:例题三:计算下列除法运算结果:540 ÷ 6 ÷ 5解析: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可以先根据需要进行分组,再进行逐步计算。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540 ÷ 6 = 9090 ÷ 5 = 18因此,540 ÷ 6 ÷ 5 的运算结果为18。
四、混合运算:例题四:计算下列混合运算结果:(24 + 15) × 8 ÷ 9 - 37解析: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可以按照运算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计算。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24 + 15 = 3939 × 8 = 312312 ÷ 9 = 34.67 (保留两位小数)34.67 - 37 = -2.33 (保留两位小数)因此,(24 + 15) × 8 ÷ 9 - 37 的运算结果为-2.33。
四年级下册奥数试题——第一讲用简便方法计算沪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思维数学第一讲用简便方法计算学习目标思维目标: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来解答一些较复杂的题目,正确进行简便运算。
数学目标:对四年级已经学过的方程和四则混合运算进行复习与巩固。
知识梳理思维:根据数与数的特点,在乘除运算中灵活法则、运算定律进行巧算。
数学:根据乘法分配率、结合律、加法分配率结合律、减法性质、除法性质来进行合理巧算。
精讲精练【例1】 100+99-98-97+96+95-94-93+…+8+7-6-5+4+3-2-1金钥匙:仔细观察发现,一共有100项,可以组成50组。
这题可以像这样解答:100+99-98-97+96+95-94-93+…+8+7-6-5+4+3-2-1= (100-98)+(99-97)+(96-94)+(95-93)+…+(8-6)+(7-5)+(4-2)+(3-1)= 2×50= 100试金石:1、2009-2008+2007-2006+……+3-2+12、1-2-3+4+5-67+8+9-……+2004+2005-2006-2007+2008+2009【例2】 998×1001金钥匙:做这题时,我们可以根据乘法分配来完成。
998×1001= 998×(1000+1)= 998×1000+998×1= 998000+998= 998998试金石:1、 234×10012、736×1001001 3. 45×1010101【例3】计算:911911×910-911×910910金钥匙:仔细观察其中的奥秘:911911=911×1001,那么这题可以这样解:911911×910-911×910910= 911×1001×910-911×910×1001= 0试金石:1、2011×20092009-2009×201120102、2003×200220022002-2002×200320032003。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归类(知识点、重点、典型例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类整理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简便计算》专项练习(共十种类型,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加法交换律简算50+98+50二、加法结合律简算488+40+60三、乘法交换律简算0.25×56×4四、乘法结合律简算99×0.125×8五、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算65+28.6+35+71.4六、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算25×0.125×4×8七、乘法分配律简算1、分解式25×(40+4)2、合并式135×12.3—135×2.33、特殊题型199×25.6+25.64、特殊题型245×1025、特殊题型399×266、特殊题型45.3×8+35.3×6—4×35.3八、连减简便运算①528—6.5—3.5②528—89—128③52.8—(40+12.8)九、连除简便运算3200÷25÷4十、其它简便运算①256—58+44 ②250÷8×4附: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结素材简便计算方法总结及类型归类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乘除法篇一、乘法:1.因数含有25和125的算式:例如①:25×42×4我们牢记25×4=100,所以交换因数位置,使算式变为25×4×42. 同样含有因数125的算式要先用125×8=1000。
例如②:25×32 此时我们要根据25×4=100将32拆成4×8,原式变成25×4×8。
例如③:72×125 我们根据125×8=1000将72拆成8×9,原式变成8×125×9。
重点例题:125×32×25 =(125×8)×(4×25)2.因数含有5或15、35、45等的算式:例如:35×16我们根据需要将16拆分成2×8,这样原式变为35×2×8。
因为这样就可以先得出整十的数,运算起来比较简便。
3.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例如:56×32+56×68我们注意加号两边的算式中都含有56,意思是32个56加上68个56的和是多少,于是可以提出56将算式变成56×(32+68)如果是56×132—56×32 一样提出56,算是变成56×(132-32)注意:56×99+56 应想99个56加上1个56应为100个56,所以原式变为56×(99+1) 或者56×101-56 =56×(101-1)另外注意综合运用,例如:36×58+36×41+36 =36×(58+41+1)47×65+47×36-47 =47×(65+36-1) 4.乘法分配律的另外一种应用:例如:102×47我们先将102拆分成100+2 算式变成(100+2)×47 然后注意将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与括号外的47相乘,算式变为:100×47+2×47例如:99×69 我们将99变成100-1 算式变成(100-1)×69 然后将括号里的数分别乘上69,注意中间为减号,算式变成:100×69-1×69二、除法:1.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例如:32000÷125÷8 我们可以将算式变为32000÷(125×8)=32000÷10002.例如:630÷18 我们可以将18拆分成9×2 这时原式变为630÷(9×2)注意要加括号,然后打开括号,原式变成630÷9÷2=70÷2三、乘除综合:例如6300÷(63×5)我们需要打开括号,此时要将括号里的乘号变为除号,原式变为6300÷63÷5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加减法篇一、加法:1.利用加法交换律例如:254+158+246我们首先观察发现254与246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46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254+246+158。
四年级思维拓展-速算与巧算(一)

速算与巧算(一)☜知识要点速算与巧算是学习数学、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基础,只有掌握了速算与巧算才能又快又准的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如何掌握此类问题的特征,并能熟练、灵活地加以运用,是研究此类问题所要思考的。
1.找互补数:两个数相加和是10、100、1000、10000、、、、、、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补数。
☜精选例题【例1】(1)72+28 ;(2)654+346;(3)8742+42+1258;(4)2345+3243+7655+6757;☝思路点拨:对于算式(1)72+28 、(2)654+346,同学们会很快得出答案为100、1000。
对于算式(3)、(4)我们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a+b=b+a 和加法结合律:(a+b)+c=a +(b+c),先把相加能得到10000的加起来再和其它数相加。
☝标准答案:解:(1)72+28=100 (2)654+346=1000(3)8742+42+1258 (4)2345+3243+7655+6757=8742+1258+42 =(2345+7655)+(3243+6757)=10000+42 =10000+10000=10042 =20000✌活学巧用1. 327+43+6732. 8973+342+1027+6583. 785342+________=10000004. 3270+______=10000总结:找互补数的方法:知道一个互补数求另一个互补数,如果知道的这个互补数个位不为零,它的互补数就等于用10来减去这个数的最高位与最低位,其它位上的数字用9来减。
注意个位为零时看前一位。
2.凑整:把相加能得到整十、整百、整千、整万、、、、、、的数先加起来有利于我们的计算简便。
【例2】简便计算:(1)48+54;(2)3999+5+456+539+5+6;(3)79998+7998+798+78+8;☝思路点拨:题目中没有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但是有些数很接近,我们可以把(1)的48分成2+46,这样46就可以和54凑成整百了,(2)中的5可以分解成1+4,分别加到前后的数上凑整,(3)式可以分别给这五个数添加上他们凑整所需的2,最后再减去5个2就行了。
完整版)四年级奥数简算、速算与巧算

完整版)四年级奥数简算、速算与巧算本讲将研究用凑整法和分解法等方法进行乘除的巧算。
通过适当分解或转化已知数,可以使计算变得简单。
对于较复杂的计算题,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特征,找出数据及算式间的联系,灵活地运用相关的运算定律和性质,简化计算过程。
例1:计算236×37×27.可以将27变为“3×9”,将37乘3得111,这是一个特殊的数,这样就便于计算了。
236×37×27=236×(37×3×9)=236×(111×9)=236×999=236×(1000-1)=-236=.练一:计算132×37×27、315×77×136、6666×6666.例2:计算333×334+999×222.只要对数据作适当变形即可简算。
333×334+999×222=333×334+333×(3×222)=333×(334+666)=333×1000=.练二:计算9999×2222+3333×3334、37×18+27×42、46×28+24×63.例3:计算xxxxxxxx×2002-xxxxxxxx×2001.将xxxxxxxx变形为2001×,把xxxxxxxx变形为2002×,计算起来就非常方便。
xxxxxxxx×2002-xxxxxxxx×2001=2001××2002-2002××2001=0.练三:计算×368-×1922、xxxxxxxx×1994-xxxxxxxx×、xxxxxxx×3998-xxxxxxxx×666.例4:不用笔算,请指出下面哪个得数大:163×167或164×166.可以将163乘以166,得到,将164乘以167,得到,因此164×166得数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
思维扩展题例题精讲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经典思维扩展题例题精讲
例一、(1+2+3+……+2009+2010+……+2+1)÷2010 【分析】1+2+3+……+2009+2010+……+2+1)÷2010 =2010×2010÷2010
=2010
例二、(1)123×9+82×8+41×7-2010
【分析】仔细观察算式中的乘法中的各因数,发现123、82这两个因数中含有41这个因数。
123×9+82×8+41×7-2010
=41×3×9+41×2×8+41×7-2010
=41×(27+16+7)-2010 =2050-2010 =40
(2)999×999+1999
分析:1999=1000+999
原式=999×999+999+1000
=999×(999+1)+1000
=999×1000+1000
=1000×(999+1)
=1000×1000
例三、6472-(4476-2480)+5319-(3323-1327)+9354-(7358-5362)+6839-(4843-2847)
解答:原式= =6472-1996+5319-1996+9354-
1996+6839-1996 =6472+5319+9354+6839-1996*4
=6472+5319+9354+6839-7984 =(6472+5319+6839)+(9200+154)-(7900+84)=(6472+5319+6839)+(9200-7900)+(154-84)=(6472+5319+6839)
+1300+70 =18630+1370 =20000
例四、计算(2+4+6+…+996+998+1000)-(1+3+5+…
+995+997+999)
【分析】:题目要求的是从2到1000的偶数之和减去从1到999的奇数之和的差,如果按照常规的运算法则去求解,需要计算两个等差数列之和,比较麻烦。
但是观察两个扩号内的对应项,可以发现2-1=4-3=6-5=…1000-999=1,因此可以对算式进行分组运算。
解:解法一、分组法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2-1)+(4-3)+(6-5)+…+(996-995)+(998-
997)+(1000-999)
=1+1+1+…+1+1+1(500个1)
=500
解法二、等差数列求和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2+1000)×500÷2-(1+999)×500÷2
=1002×250-1000×250
=(1002-1000)×250 =500
例四、计算 9999×2222+3333×3334
【分析】此题如果直接乘,数字较大,容易出错。
如果将9999变为3333×3,规律就出现了。
9999×2222+3333×3334
=3333×3×2222+3333×3334
=3333×6666+3333×3334
=3333×(6666+3334)
=3333×
例五、56×3+56×27+56×96-56×57+56
【分析】:乘法分配律同样适合于多个乘法算式相加减的情况,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特别注意,提走公共乘数后乘数前面的符号。
同样的,乘法分配率也可以反着用,即将一个乘数凑成一个整数,再补上他们的和或是差。
56×3+56×27+56×96-56×57+56
=56×(32+27+96-57+1)
=56×99
=56×(100-1)
=56×100-56×1 =5600-56 =5544
例六、计算98766×98768-98765×98769
【分析】:将乘数进行拆分后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将98766拆成(98765+1),将98769拆成(98768+1),这样就保证了减号两边都有相同的项。
解:98766×98768-98765×98769
=(98765+1)×98768-98765×(98768+1)
=98765×98768+98768-(98765×98768+98765)
=98765×98768+98768-98765×98768-98765
=98768-98765 =3
例七、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 【解析】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
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
(如 199+1=200) 199999+19999+1999+199+19 =(19999+1)+(19999+1)+(1999+1)+(199+1)+(19+1)-5 =200000+20000+2000+200+20-5 =222220-5 =22225
例八、计算9+99+999+9999+99999 【解析】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
例如将999化成1000-1去计算。
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 =10+100+1000+10000+100000-5 =111110-5 =111105
××47
÷÷38=1010101
于是,原式=47×1010101×38-38×1010101×47
=0
思维扩展题,顾名思义,比一般的简便运算题目难度大一些,但只要多细心审题,善于发现算式及算式中的各数的
特点,准确地找到适当的运算定律,仔细地计算,一定能轻松拿到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