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基本概况

合集下载

达茂旗概况简介

达茂旗概况简介

达茂旗概况简介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达茂旗概述河东新区发布时间:2012-06-09来源:点击数:2591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联合旗),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和33个牧业旗之一。

地处东经109°16′—111°25′,北纬41°20′—42°40。

东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西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南连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包头市固阳县,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公里。

全旗辖7个镇、3个苏木、2个乡、1个工业园区,总面积18177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万人(蒙古族万人),是包头市唯一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距呼市、包头均为150公里左右,处于呼包鄂地区经济辐射区,中蒙满都拉—杭吉口岸是这一地区向北开放的重要通道之一。

1949年9月19日,达尔罕贝勒、茂明安两旗获得解放。

1950年5月1日和6月1日,相继建立了人民政权。

同年,达尔罕贝勒旗改为达尔罕旗。

1952年10月调整行政区划时,两旗合并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联合旗)。

1954年,中央撤销原绥远省建制,将达茂联合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管辖;1996年1月,按照自治区调整行政区划的意见,将达茂联合旗划归包头市管辖至今。

达茂联合旗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达32种之多,境内有近20亿吨的铁矿、56亿吨的褐煤,20多亿吨石灰石,还有储量可观的稀土、金、锰、铜、磷、萤石等矿产资源。

风能和太阳能开发前景广阔,年平均有效风速时数6000小时以上,50米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达6335万千瓦;年均日照时数3394小时。

农牧业资源丰富,有万平方公里天然草牧场和120万亩耕地,马铃薯、牛羊肉、皮毛绒等农畜产品畅销全国。

达茂联合旗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景观独特。

内蒙古各旗县面积人口表

内蒙古各旗县面积人口表
市辖区
30
114
丰镇市
34
2703
卓资县
23
3119
化德县
18
2527
商都县
35
4304
兴和县
32
3520
凉城县
25
3451
察哈尔右翼前旗
25
2734
察哈尔右翼中旗
22
4200
察哈尔右翼后旗
22
3805
四子王旗
21
24016





0478
市辖区
55
2354
五原县
29
2Hale Waihona Puke 93磴口县124167
乌拉特前旗
左旗
4
22000



0476
市辖区
119
7012
牙克石市
38
27590
宁城县
60
4305
根河市
16
19659
林西县
24
3933
阿荣旗
33
12063
阿鲁科尔沁旗
30
14555
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
34
10500
巴林左旗
36
6713
额尔古纳市
9
28000
巴林右旗
18
9837
陈巴尔虎旗
6
21192
克什克腾旗
库伦旗
18
4650
乌审旗
10
11645
奈曼旗
44
8120
伊金霍洛旗
15
5958
扎鲁特旗
31
17193

2024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人民政府

2024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人民政府

2024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人民政府合同目录第一章:合同总则1.1 合同目的1.2 合同范围1.3 合同效力第二章:合同双方2.1 甲方(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人民政府)基本信息2.2 乙方基本信息2.3 双方权利与义务第三章:项目概述3.1 项目名称3.2 项目地点3.3 项目内容第四章:项目资金4.1 资金总额4.2 资金来源4.3 资金使用与管理第五章:项目实施5.1 实施计划5.2 实施进度5.3 实施监督第六章:质量与安全6.1 质量标准6.2 安全保障措施6.3 质量与安全责任第七章:项目变更与终止7.1 变更条件7.2 终止条件7.3 变更与终止程序第八章:违约责任8.1 违约定义8.2 违约责任8.3 违约处理第九章:争议解决9.1 争议解决方式9.2 适用法律9.3 诉讼管辖第十章:合同生效及其他10.1 合同生效条件10.2 合同份数10.3 附加条款第十一章:签字盖章11.1 签字栏11.2 签订时间11.3 签订地点合同编号:______第一章:合同总则1.1 合同目的本合同旨在明确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与乙方在合作项目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1.2 合同范围本合同涉及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环境保护等,具体项目内容详见第三章。

1.3 合同效力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项目完成并结算完毕之日止。

合同的修改、补充均需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第二章:合同双方2.1 甲方(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人民政府)基本信息甲方名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人民政府甲方地址:________甲方法定代表人:________甲方联系方式:________甲方开户银行及账号:________(注:甲方应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乙方进行项目沟通和资金接收。

)2.2 乙方基本信息乙方名称:________乙方地址:________乙方法定代表人:________乙方联系方式:________乙方开户银行及账号:________(注:乙方应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甲方进行项目沟通和资金支付。

达茂旗概述

达茂旗概述

达茂旗概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联合旗),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和33个牧业旗之一。

地处东经109°16′— 111°25′,北纬41°20′— 42°40。

东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西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南连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包头市固阳县,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88.6公里。

全旗辖7个镇、1个苏木、1个工业园区,总面积18177平方公里,总人口12.0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83万人(蒙古族1.73万人),是包头市唯一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距呼市、包头均为150公里左右,处于呼包鄂地区经济辐射区,中蒙满都拉—杭吉口岸是这一地区向北开放的重要通道之一。

1949年9月19日,达尔罕贝勒、茂明安两旗获得解放。

1950年5月1日和6月1日,相继建立了人民政权。

同年,达尔罕贝勒旗改为达尔罕旗。

1952年10月调整行政区划时,两旗合并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联合旗)。

1954年,中央撤销原绥远省建制,将达茂联合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管辖;1996年1月,按照自治区调整行政区划的意见,将达茂联合旗划归包头市管辖至今。

达茂联合旗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达32种之多,境内有近20亿吨的铁矿、56亿吨的褐煤,20多亿吨石灰石,还有储量可观的稀土、金、锰、铜、磷、萤石等矿产资源。

风能和太阳能开发前景广阔,年平均有效风速时数6000小时以上,50米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达6335万千瓦;年均日照时数3394小时。

农牧业资源丰富,有1.66万平方公里天然草牧场和120万亩耕地,马铃薯、牛羊肉、皮毛绒等农畜产品畅销全国。

达茂联合旗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景观独特。

希拉穆仁草原是国家级重点旅游景区。

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敖伦苏木古城遗址,有闻名于世的乌兰察布岩画,以及康熙营盘、汉长城、北魏长城、金堑壕遗址等历史遗迹。

达茂旗概况

达茂旗概况

达茂旗概况1.地理位置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阴山北麓。

是包头市北部区域中心城市。

其北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部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相邻,南部与包头市固阳县相连,西部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毗邻。

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6′~42°40′。

达茂旗地处内蒙古高原,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以牧为主的边境旗。

旗驻地百灵庙镇位于旗境中部,南距包头市160公里,东南距离呼和浩特市167公里,西距白云鄂博矿区45公里,北距中蒙边境满都拉口岸公里。

2.政区与人口全旗有7个镇、1个苏木乡。

2008年末全旗总人口11562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547人,城镇人口32759人;旗域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59公里,国境线长公里,总面积181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公顷。

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的举行地之一。

3.历史沿革达茂旗历史悠久。

战国、秦汉时期属匈奴游牧地。

南北朝属怀塑镇、鲜卑族居住。

隋初突厥族居住,大业时改为榆林郡。

唐朝改为镇武单于大都护府之地。

辽金隶西京路东胜州、丰州之郡。

元朝属汪古部赵王傅管辖。

明朝设卫,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元太祖弟哈布图萨尔后裔跟茂明安部来固阳以北地区游牧,既现在达茂旗地西河新力格、白音珠日河一带。

后康熙皇帝封车跟的儿子僧格为扎萨克一等台吉,从1644年僧格执政开始称茂明安旗。

清朝顺治十年称喀尔喀右翼前旗。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传至木塔尔孙詹达固秘时,降袭孔萨克多罗达尔罕贝勒。

达尔罕贝勒旗由此得名。

1914年,受绥远特别区都节制,直隶蒙藏院或蒙藏委员会。

1937年沦陷,1945年恢复旧制。

1949年9月19日随着绥远省的和平解放,达尔罕和茂明安两旗也获得新生。

1952年10月两旗合并,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1954年撤销绥远省建制以后,达茂旗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管辖。

浅谈达茂旗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

浅谈达茂旗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

31.8 k m 中有 72 108.8 世纪 80 年代全旗可利用草场面积 14 9 2 k m 已退化, 占 48.3% , 近年来, 退化的速度不断加快.
2
1
达茂旗水土流失的成因
影响和造成达茂旗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主要包括: 地面 坡 度陡峭, 草原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 高强度降 雨, 地面没有植 被 覆盖等.从水土流失发展的历史和当前的现 状, 可以看出农 牧 民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 0 世纪 60 年代, 从历史上看, 达茂 旗有 茂 密的 森林 或 草 原, 基本上没有水土流失.后来由于人 口增加, 毁林毁 草, 陡坡 开荒种粮, 无节制增加牲畜数量, 就造成草原 退化沙化, 土地 日 益瘠薄,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致使水土流 失进一步加 剧.同时, 由于达茂旗大规模开矿 采石, 修 路及城 镇开 发等基 本建 设, 大 量开挖草原, 土地, 破坏 原生 地面, 随意 倾倒 弃土弃 渣, 形成 虚 土陡坡, 暴雨一来, 就形成了水土流失.此 外, 随 着经济建设 日 趋发展, 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 很大提高. 但经济效益 的 驱使使部分人淡漠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淡漠了水 土保持的 意 识.水土保持观念淡漠, 对 水土保 持只 顾短 期效益, 重 建设 轻 治理, 没有全盘统筹考虑的思想.
2 达茂旗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水土流失危害十 分严重 : 造成 表土流 失, 肥力 下降. 水 草原 "三化" �水土流 失 水库 淤积, 河床 抬高. 水 土流失使耕地表土变薄, 质地粗化, 土壤肥力 下降, 蓄水能力 降 低, 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消亡, 草原生产 力受 到极大 破坏. 使草原沙化, 碱化, 退化.同时造成湿地大面 积萎缩, 湖泊大 量 土流失使大量泥沙淤塞了下游河道和水库, 削弱 了河道的泄 洪 和通航能力, 降低 了水库 调蓄 洪水能 力, 加剧 了防 洪压力. 沙漠化扩大, 沙尘 暴加 剧.严 重 的 风蚀 使 土地 沙 漠化 迅 速 扩 大, 同时, 为沙尘暴的持续加剧提供沙尘来 源. 滑坡, 泥石 流 频发.泥石流易形成急 流险滩 , 穿越山 区的 铁路, 冲毁 路基 桥

草原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农牧民的影响——以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为例

草原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农牧民的影响——以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为例

第7期2021年3月No.7March ,2021草原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农牧民的影响摘要:生态治理与区域百姓脱贫致富密切相关,是形成区域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根本出路。

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实施,对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当地农牧民就业机会、增加农牧民收入、转移剩余劳动力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文章通过收集2006—2016年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公益林生态补偿数据以及农村牧区居民入户调查等方法,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对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行分析。

分析表明,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实施对享受补偿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明显,尤其是以牧业为主的地区,公益林补偿资金在家庭收入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目前农村牧区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公益林补偿资金的发放对农牧民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公益林建设与保护成果的显现,农村牧区居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与生态保护意识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农牧民收入;生活支出;生态保护意识中图分类号:F326.22文献标志码:A李国梁(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作者简介:李国梁(1980—),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以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为例引言国家级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生态公益林补偿是采用经济手段鼓励人们维护并保育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保障社会公平性的发展,从而使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发展[1]。

为保证森林生态补偿顺利开展,国家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2004年,国家正式建立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从实质上建立起来了。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马铃薯产业化建设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马铃薯产业化建设

1 政 策优 势 4
为 了进 一 步 调整 优 化 当地 农 业 和 农 村 经 济结 构 ,达 茂 旗 旗 委、 政府 把 马铃 薯 生 产 确立 为 农 业 支 柱 产业 , 出 了 “ 业 富 民 ” 提 薯
4 ,东 经 19 1, l ̄ 5 . 与 四 子 王旗 毗 邻 , 靠 乌 拉 特 中 0. 0。6 1 12 东 西
内 蒙 古农 业 科 技 2 0 ( ) 1 7 1 8 0 9 2 :1~ 1
In rMo g laAgiutr lS in eAn e h oo y n e n oi rc lua ce c d T c n lg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马铃薯产业化建设
李凤 英 t 张翠 霞 : 李 源 , ,
旗 .南连武川 、固阳两县 ,北和蒙古 国接壤。全旗总土地 面积
1 17 m . 8 7 k 2 总耕 地 53万 h 2其 中 水 浇地 O6 I m. . 7万 h 2 全 旗 总 人 m。 口 l 万 人 . 中农 业人 口 6万 人 1 其 l 达 茂 旗 马铃 薯 生 产 的 发 展优 势
然 条件 分 析 , 茂 旗 发展 马 铃 薯 生产 具 有 得 天 独厚 的优 势 。 达
21 把 达 茂旗 建 设 成 为 阴 山北 麓 最 大 的 脱毒 种 薯 繁 育基 地 . 长 期 以 来 , 茂 旗 马铃 薯 因退 化 造 成 的病 烂 、 质 、 产 、 达 劣 低 低 效 问题 十 分 严 重 . 广 应用 马铃 薯 脱 毒 种薯 是 防 止 马 铃 薯 退 化 、 推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0 7 0 0 (0 90 一 17 0 10 — 9 72 0 )2 O - 2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基本概况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联合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北部,总面积18177平方公里,国境线长88.6公里,总人口11.3万,有蒙、汉、回、满、朝鲜等14个民族。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是内蒙古23个牧业旗和19个边境旗市之一。

达茂联合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具有地上、地下两大资源优势,是自治区资源大旗。

地上有1.6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牧场和75万亩耕地,生产羊毛、羊绒、牛羊肉、马铃薯等纯天然绿色产品;地下探明储量并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稀土、金、铂、铁、铬、锰、铜、褐煤、石灰石、磷、珍珠岩等32种,其中稀土、铁、褐煤、石灰石的储量尤为可观。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希拉穆仁、百灵庙、哈布图·哈萨尔祭奠堂、吉穆斯泰、草原岩画等景点,其中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气候凉爽、民族风情独特,是理想的消夏避暑胜地。

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是驰名中外的塞北草原重镇,素有“草原码头”和“陆路口岸”之称。

是“内蒙古人民抗日武装暴动”的发源地和“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的故乡。

“十五”以来,达茂联合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提出了“工业立旗、三产拉动”发展战略和“三个集中”的工作思路,以工业化为先导,带动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培育形成了钢铁、稀土、能源、旅游、口岸、薯业、肉业、乳业等支柱产业,同时非资源性产业、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等配套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2008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9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8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7.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4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00元。

生态的恢复治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0年,开始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和国家风沙源治理工程。

2002年以来,在水资源富集区开发灌溉农田和饲草料地8.8万亩,建设35个生态移民村,将农田草牧场严重沙化退化、不具备发展条件地区的8000多名农牧民转移。

搬迁退出的800多万亩草场全部实行围封禁牧,开发利用与自然保护修复面积之比达到1:100。

2007年底,全旗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98%提高到5.2%,项目区的林草覆盖度由28%提高到35%以上。

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

为进一步巩固禁牧成果,2007年实施了农区全面禁牧,牲畜存栏由原来的38万只减少到13万只,加快更换畜种,全部实行舍饲圈养。

2008年1月1日起,对牧区2357万亩草场实施全面禁牧。

禁牧当年草场植被覆盖率达到27.9%,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亩产干草74.4公斤,比上年增加近一倍。

为妥善安置牧民的生产生活,除每亩草场每年补贴4.8元外,还配套出台了住房、上学、养老等一系列优惠补贴措施。

产业化激活了农村牧区发展的无限生机。

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农区水浇地面积由1978年的不足1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2万亩,牧区建成保灌节水饲草料地12万亩。

具备了发展避灾型农牧业的基本条件。

大力培育“养牛种薯”两个优势产业。

2003——2004年,连续购进纯种优质荷斯坦奶牛4800头,目前已扩繁到1.5万头。

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5
万亩,通过大力推广机械化耕作、“高垄种植”、测土配方、节水灌溉等适用技术,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引进立凯、森淼等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形成了红井滩反租承包、乌克滩联合机耕服务、达尔汗联户集中育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产业化模式,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现代农牧业初具雏形。

城镇化让达茂旗更加富有现代气息。

“十五”期间,达茂旗以年均1亿多元的投资规模,在百灵庙镇新建了广福广场、草原文化宫、集中供热、外环路等27项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实施了百灵庙镇“一纵三横”道路的美化、亮化、净化建设和“水电热等六线管网”下地工程,建设了一条商业步行街和两条景观示范街;规划了10个标准化住宅区,居民楼房化率由5%上升到了42%;完成了“大百灵庙”镇的初步规划设计,新城区扩建和旧城区改造同步进行,城镇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昔日百灵庙,旧貌换新颜。

2003年,该镇获得自治区“十佳文明城镇”称号;2004年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建设镇;2005年被列为全国改革试点镇。

其它七个苏木镇所在地通过培育壮大工业、旅游、商贸等特色支柱产业,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布局初具雏形,承载经济发展和人口转移的能力不断增强。

几年来,上万名农牧民从农田草场上走出来,进城入镇从事二三产业,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坚持实现“五个有所”目标不动摇。

学有所教,义务教育在国家“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对困难家庭子女另给予生活补贴;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政府和社会救助,每学年给予500元-1000元补助,直至完成学业。

劳有所得,所有企业和用人单位都签订劳动合同,推行当地居民在企业按比例就业制度,实行企业职工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机制,落实560
元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各阶层收入普遍提高。

病有所医,在未列入国家试点的情况下启动实施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参合农牧民每人每年由旗财政补贴20元;实施大病救助,报销比例最高可达35%,解决了农牧民看不起病、舍不得看病的问题。

老有所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全面推开;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与在职干部职工工资同步调整,人均月工资由857元提高到2258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由953元/月提高到1063元/月;对60岁以上禁牧牧民实行生活补助制度,每月补贴200元,今年启动全旗性的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

建成3所高标准养老院,入院305人,集中供养率达32%,五保户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1200元和1800元。

住有所居,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20平方米,百灵庙镇一半以上居民住上楼房;实行廉租房补贴制度,对百灵庙镇住房面积不足8m2的困难户,按35m2的住房标准给予每平方米每月2.5元的廉租房补贴,整修所有闲置公用住房,为无房户提供廉租住房。

今年热价上涨,城镇居民仍按去年标准交费,旗财政投入1000万元负担消化涨价因素。

今年刚入冬,一系列关注民生的举措又集中出台:财政补贴一大半,农牧民自筹一小半,启动全旗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对全旗270名嘎查村干部的工资补贴标准进行调整,人均增长2-3倍,最高达到1000元;农村牧区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天2.77元提高到3.5元;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资,公务员人均月工资提高798元,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月工资提高102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