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西医病名称对照定稿版

合集下载

中西医病名及症名对照

中西医病名及症名对照

中西医病名及症名对照【一】内科糖尿病-—消渴—-甲状腺功能亢进--瘿气(ying)、瘿病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bi)、真心痛ﻫ高血压病-—风眩、眩晕、头风ﻫ心律失常-—心动悸-—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水肿、痰饮、心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悸、眩晕、厥证--风湿性心脏病——心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喘证、痰饮、心悸、水肿ﻫ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ﻫ急性肺部炎性病变--肺热病气管--支气管炎-—肺咳支气管哮喘—-哮病肺脓肿—-肺痈(yong)肺结核——肺痨(lao)ﻫ胸腔积液——悬饮肺性脑病-—肺厥(jue)胃溃疡--胃疡、胃脘痛胃炎—-胃脘痛、痞满、纳呆ﻫ胃下垂-—胃缓胃石—-胃结石ﻫ幽门梗阻--胃反溃疡性结肠炎-—腹泻、腹痛、大瘕(jia)泄ﻫ肠结核——肠痨习惯性便秘-—脾约ﻫ急性胰腺炎—-胰瘅(dan)ﻫ慢性胰腺炎--胰胀乙型病毒性肝炎--黄疸、胁痛、积聚、虚劳肝硬化—-肝积、胁痛、积聚、膨胀肝硬化腹水—-膨胀肝脓肿-—肝痈ﻫ肝结核—-肝痨ﻫ脂肪肝-—肝癖、肝痞肝昏迷—-肝厥慢性肾盂肾炎--肾着、淋证肾病综合征-—肾水、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皮水、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石水、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关格、虚劳、水肿、呕吐、癃闭(long)ﻫ肾结核——肾痨尿潴(zhu)留——癃闭尿液在膀胱内不能排出称为尿潴留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血证、髓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dian)病ﻫ神经性失眠——不寐ﻫ三叉神经痛-—面风病癫痫——痈病、癫痫脑血管性痴呆-—痴呆、呆病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风、偏头痛ﻫ脑动脉硬化症—-脑络痹、健忘、眩晕面神经麻痹--口僻(pi)ﻫ帕金森病-—颤病、脑风表脑血栓—-中风、偏枯脑出血--中风高血压脑病——厥(jue)头痛、真头痛ﻫ过敏性休克-—风厥ﻫ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春温ﻫ流行性乙型脑炎——暑温【二】外科肾结石—-石淋、血淋ﻫ泌尿系结石——石淋ﻫ胆石病——胁痛、黄疸ﻫ胆囊炎-—胆胀ﻫ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肠痈ﻫ肠梗阻--肠痹ﻫ胰腺炎—-胰胀ﻫ乳腺炎-—乳痈前列腺增生—-癃闭、淋症、精癃ﻫ前列腺炎--精浊ﻫ血栓性静脉炎——脉痹、股肿ﻫ睾丸炎、附睾炎-—子痈ﻫ附睾结核-—子痰ﻫ隐睾——子隐ﻫ龟头炎-—龟头痈男性不育——不育【三】妇科ﻫ痛经——痛经ﻫ闭经--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ﻫ经前紧张综合征——经行情志异常、经行前后诸症ﻫ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症ﻫ子宫肌瘤—-石瘕(jia)ﻫ子宫脱垂--阴挺女阴溃疡——阴疮乳房结核-—乳痨乳腺囊性增生症—-乳癖乳腺纤维腺瘤-—乳核先兆流产-—胎动不安ﻫ习惯性流产--滑胎不孕症--不孕症、无子、断绪盆腔炎—-带下、腹痛【四】儿科新生儿黄疽—-胎黄ﻫ新生儿破伤风—-脐风ﻫ婴儿湿疹—-奶(胎)癣——新生儿脐炎-—脐疮营养不良—-疳病ﻫ支气管肺炎--肺炎喘嗽脑性瘫痪、佝偻病——五迟、五软ﻫ百日咳——百日咳、顿咳细菌性痢疾--痢疾麻疹——麻疹ﻫ脊髓灰质炎——温病(早期)、痿证(后期) 白喉--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痄腮【五】皮肤科带状疱疹——蛇串疮、蛇丹、缠腰火丹ﻫ寻常疣--疣目、千日疣、枯盘箭ﻫ扁平疣--扁瘊(hou)传染性软疣--鼠乳、水瘊ﻫ尖锐湿疣--臊疣脓疱疮—-黄水疮、滴脓疮、脓窝疮手癣——鹅掌风ﻫ足癣—-脚湿气、臭田螺ﻫ甲癣-—灰指甲趾甲癣—-灰趾甲ﻫ神经性皮炎--摄领疮、牛皮癣、顽癣ﻫ荨麻疹-—瘾疹、风疹块结节性痒疹——顽湿结聚ﻫ银屑病—-白疵、白壳风斑秃--油风脱发脂溢性皮炎--面游风ﻫ寻常痤疮——粉刺药物性皮炎--药毒、膏药风日光性皮炎-—日晒疮扁平苔癣--紫癜风ﻫ多形性红斑--猫眼疮、雁疮ﻫ结节性红斑——瓜藤缠ﻫ盘状红斑狼疮—-红蝴蝶疮、蝴蝶疮ﻫ系统性红斑狼疮—-蝶疮流注ﻫ白塞病-—狐惑ﻫ白癜风—-白驳风【六】眼科ﻫ麦粒肿--针眼ﻫ霰粒肿—-胞生痰核、胞睑痰核ﻫ沙眼——椒目眼睑炎——睑弦赤烂、风弦赤烂ﻫ眼睑下垂—-上胞下垂、睢目、睑废ﻫ结膜结石-—睑内结石睑内翻倒睫--倒睫拳毛急性泪囊炎--漏晴疮慢性泪囊炎—-窍漏、眦漏、漏睛ﻫ过敏性结膜炎--暴风客热ﻫ慢性结膜炎—-白涩症巩膜炎——炎疳、乌轮赤晕ﻫ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聚星障ﻫ化脓性角膜炎--凝脂翳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紧小慢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干缺ﻫ青光眼—-五风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圆翳内障、如银内障ﻫ玻璃体混浊—-云雾移睛ﻫ视神经萎缩-—青肓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高风内障、高风雀目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络阻暴盲ﻫ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目暴盲【七】耳鼻喉科外耳道炎--耳疮急性卡她性中耳炎——耳胀ﻫ慢性卡她性中耳炎--耳闭ﻫ化脓性中耳炎——脓耳、耳疳突发性聋——暴聋感音神经性聋-—久聋慢性鼻炎——鼻窒(zhi)萎缩性鼻炎—-鼻槁(gao)ﻫ化脓性鼻窦炎-—鼻渊过敏性鼻炎-—鼻鼽(qiu)、鼽嚏鼻出血--鼻衄(nu)慢性咽炎——慢喉痹、虚火喉痹ﻫ扁桃体炎--乳蛾ﻫ扁桃体周围脓肿——喉关痈喉炎、声带炎——喉喑【八】口腔科智齿冠周炎-—牙咬痈ﻫ萎缩性牙周炎—-牙宣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口疳(gan)白塞病-—狐惑病ﻫ口腔扁平苔癣—-口蕈、口藓、口破、口糜ﻫ舌脓肿-—舌痈ﻫ舌下血管神经性水肿-—木舌【九】骨科症感冒1、感冒就是由风邪侵袭人体引起得常见外感热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中医西医病名称对照表

中医西医病名称对照表

中医西医病名称对照表中医和西医是世界上两种主要的医学体系,虽然根据不同的理论和诊断方法,两者对于同一疾病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和西医之间的病名对应,本文将为您提供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之间的对照表。

一、消化系统疾病1. 胃炎中医名称:胃炎、脾胃虚寒西医名称:Gastritis2. 胃溃疡中医名称:胃溃疡、脾胃虚寒西医名称:Gastric Ulcer3. 肠炎中医名称:肠炎、湿热下注西医名称:Enteritis4.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名称: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西医名称: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二、呼吸系统疾病1. 支气管炎中医名称:支气管炎、肺热咳嗽西医名称:Bronchitis2. 哮喘中医名称:喘证、肺气虚西医名称:Asthma3. 肺炎中医名称:肺炎、肺热壅盛西医名称:Pneumonia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中医名称:慢支、肺气虚西医名称: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三、心脑血管疾病1. 高血压中医名称:高血压、肝阳上亢西医名称:Hypertension2. 心绞痛中医名称:心绞痛、心血虚西医名称:Angina Pectoris3. 中风中医名称:中风、脑中风西医名称:Stroke4.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名称:动脉硬化、气血瘀滞西医名称:Atherosclerosis四、神经系统疾病1. 头痛中医名称:头痛、阳虚风寒西医名称:Headache2. 失眠中医名称:失眠、心血虚西医名称:Insomnia3. 脑震荡中医名称:脑震荡、脑失养西医名称:Concussion4. 神经损伤中医名称:神经损伤、气血不通西医名称:Nerve Injury五、泌尿系统疾病1. 尿路感染中医名称:尿路感染、湿热下注西医名称: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2. 肾结石中医名称:肾结石、痰湿郁结西医名称:Kidney Stones3. 肾功能不全中医名称:肾功能不全、肾阳虚西医名称:Renal Failure4. 尿毒症中医名称:尿毒症、肾阴虚西医名称:Uremia综上所述,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中西医学的理论和诊断方法不同所导致的。

西医疾病与中医古称对照

西医疾病与中医古称对照

西医疾病与中医古称对照粘液性水肿——中医古称阳虚水泛重症肌无力——中医古称筋痿多睡症——中医古称过力脱气性淡漠——中医古称不欲近房阳萎——中医古称阳萎肥胖性生殖无能症——中医古称肥人不育多内分泌腺功能减退症——席汉氏综合症。

中医古称黑疸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古称感冒。

急性气管炎——中医古称风热犯肺大叶性肺炎——中医古称肺热急性痢疾——中医古称滞下急性胃肠炎——中医古称食泻霍乱——中医古称霍乱夏季热——中医古称疰夏肝炎——中医古称湿阻肝硬化——中医古称水鼓(是肝炎后期出现腹水)性病——中医古称花柳病糖尿病——中医古称消渴糖尿病并发脑血栓——中医古称消渴偏枯。

糖尿病合并宫颈癌——中医古称消渴倒开花。

腹膜后血肿——中医古称瘀血腰疼子宫肌瘤——中医古称经来结块红斑狼疮——中医古称鬼脸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古称历节风青春期精神分裂症——中医古称书痴大发作型癫痫——中医古称羊角风戒毒——中医古称戒断大烟毒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古称久痢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医古称萎黄急黄。

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古称崩漏。

尿毒症合并乙型肝炎——中医古称癃闭湿阻肾结石——中医古称石淋心肌病——中医古称心水过去,中医认为咳嗽低热消瘦是肺痨,其实肺痨之中就有肺癌乳腺癌——中医古称乳岩阴茎癌——中医古称肾岩结肠癌——中医古称肠结恶性黑色素瘤——中医古称翻花疮胰腺癌——中医古称阴黄胃癌——中医古称反胃子宫内膜癌——中医古称血带甲状腺癌——中医古称石瘿恶性淋巴瘤——中医古称失荣食道癌——中医古称噎膈卵巢癌——中医古称腹块睾丸癌——中医古称肾囊瘤膀胱癌——中医古称溺血恶性骨髓瘤——中医古称骨疽鼻咽癌——中医古称真头痛脑胶质细胞瘤——中医称作脑风前列腺癌——中医称作癃闭胆囊癌——中医古称胆胀肝癌——中医古称血鼓,是肝癌出现腹水,才能确诊慢性呼吸衰竭——中医古称肺痿慢性气管炎——中医古称痰喘慢性肺心病——中医古称肺水支气管哮喘——中医古称气喘急性化脓性炎症——疮疖扁桃腺炎反复发作——中医古称乳蛾阑尾炎反复发作——中医古称肠痈急性胆囊炎——中医古称胆热急性胰腺炎——中医古称脾心病女孩子性早熟——中医古称经早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古称眩晕脑血栓——中医古称偏枯冠心病——中医古称胸痹震颤麻痹——中医古称振掉亚健康——中医古称交病“未病已病之交。

(完整版)中医西医疾病名称对照

(完整版)中医西医疾病名称对照

中医西医疾病名称对照【一】内科糖尿病--消渴--甲状腺功能亢进--瘿气、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真心痛高血压病--风眩、眩晕、头风心律失常--心动悸--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水肿、痰饮、心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悸、眩晕、厥证--风湿性心脏病--心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喘证、痰饮、心悸、水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急性肺部炎性病变--肺热病气管--支气管炎--肺咳支气管哮喘--哮病肺脓肿--肺痈肺结核--肺痨胸腔积液--悬饮肺性脑病--肺厥胃溃疡--胃疡、胃脘痛胃炎--胃脘痛、痞满、纳呆胃下垂--胃缓胃石--胃结石幽门梗阻--胃反溃疡性结肠炎--腹泻、腹痛、大瘕泄肠结核--肠痨习惯性便秘--脾约急性胰腺炎--胰瘅慢性胰腺炎--胰胀乙型病毒性肝炎--黄疸、胁痛、积聚、虚劳肝硬化--肝积、胁痛、积聚、膨胀肝硬化腹水--膨胀肝脓肿--肝痈肝结核--肝痨脂肪肝--肝癖、肝痞肝昏迷--肝厥慢性肾盂肾炎--肾着、淋证肾病综合征--肾水、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皮水、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石水、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关格、虚劳、水肿、呕吐、癃闭肾结核--肾痨尿潴留--癃闭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血证、髓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病神经性失眠--不寐三叉神经痛--面风病癫痫--痈病、癫痫脑血管性痴呆--痴呆、呆病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风、偏头痛脑动脉硬化症--脑络痹、健忘、眩晕面神经麻痹--口僻帕金森病--颤病、脑风表脑血栓--中风、偏枯脑出血--中风高血压脑病--厥头痛、真头痛过敏性休克--风厥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春温流行性乙型脑炎--暑温【二】外科肾结石--石淋、血淋泌尿系结石--石淋胆石病--胁痛、黄疸胆囊炎--胆胀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肠痈肠梗阻--肠痹胰腺炎--胰胀乳腺炎--乳痈前列腺增生--癃闭、淋症、精癃前列腺炎--精浊血栓性静脉炎--脉痹、股肿睾丸炎、附睾炎--子痈附睾结核--子痰隐睾--子隐龟头炎--龟头痈男性不育--不育【三】妇科痛经--痛经闭经--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经前紧张综合征--经行情志异常、经行前后诸症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症子宫肌瘤--石瘕子宫脱垂--阴挺女阴溃疡--阴疮乳房结核--乳痨乳腺囊性增生症--乳癖乳腺纤维腺瘤--乳核先兆流产--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滑胎不孕症--不孕症、无子、断绪盆腔炎--带下、腹痛【四】儿科新生儿黄疽--胎黄新生儿破伤风--脐风婴儿湿疹--奶(胎)癣--新生儿脐炎--脐疮营养不良--疳病支气管肺炎--肺炎喘嗽脑性瘫痪、佝偻病--五迟、五软百日咳--百日咳、顿咳细菌性痢疾--痢疾麻疹--麻疹脊髓灰质炎--温病(早期)、痿证(后期) 白喉--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痄腮【五】皮肤科带状疱疹--蛇串疮、蛇丹、缠腰火丹寻常疣--疣目、千日疣、枯盘箭扁平疣--扁瘊传染性软疣--鼠乳、水瘊尖锐湿疣--臊疣脓疱疮--黄水疮、滴脓疮、脓窝疮手癣--鹅掌风足癣--脚湿气、臭田螺甲癣--灰指甲趾甲癣--灰趾甲神经性皮炎--摄领疮、牛皮癣、顽癣荨麻疹--瘾疹、风疹块结节性痒疹--顽湿结聚银屑病--白疵、白壳风斑秃--油风脱发脂溢性皮炎--面游风寻常痤疮--粉刺药物性皮炎--药毒、膏药风日光性皮炎--日晒疮扁平苔癣--紫癜风多形性红斑--猫眼疮、雁疮结节性红斑--瓜藤缠盘状红斑狼疮--红蝴蝶疮、蝴蝶疮系统性红斑狼疮--蝶疮流注白塞病--狐惑白癜风--白驳风【六】眼科麦粒肿--针眼霰粒肿--胞生痰核、胞睑痰核沙眼--椒目眼睑炎--睑弦赤烂、风弦赤烂眼睑下垂--上胞下垂、睢目、睑废结膜结石--睑内结石睑内翻倒睫--倒睫拳毛急性泪囊炎--漏晴疮慢性泪囊炎--窍漏、眦漏、漏睛过敏性结膜炎--暴风客热慢性结膜炎--白涩症巩膜炎--炎疳、乌轮赤晕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聚星障化脓性角膜炎--凝脂翳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紧小慢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干缺青光眼--五风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圆翳内障、如银内障玻璃体混浊--云雾移睛视神经萎缩--青肓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高风内障、高风雀目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络阻暴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目暴盲【七】耳鼻喉科外耳道炎--耳疮急性卡他性中耳炎--耳胀慢性卡他性中耳炎--耳闭化脓性中耳炎--脓耳、耳疳突发性聋--暴聋感音神经性聋--久聋慢性鼻炎--鼻窒萎缩性鼻炎--鼻槁化脓性鼻窦炎--鼻渊过敏性鼻炎--鼻鼽、鼽嚏鼻出血--鼻衄慢性咽炎--慢喉痹、虚火喉痹扁桃体炎--乳蛾扁桃体周围脓肿--喉关痈喉炎、声带炎--喉喑【八】口腔科智齿冠周炎--牙咬痈萎缩性牙周炎--牙宣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口疳白塞病--狐惑病口腔扁平苔癣--口蕈、口藓、口破、口糜舌脓肿--舌痈舌下血管神经性水肿--木舌。

中医西医病名称对照

中医西医病名称对照
感音神经性聋-久聋
慢性鼻炎―鼻窒
萎缩性鼻炎-鼻槁
化脓性鼻窦炎-鼻渊
过敏性鼻炎-鼻軌、軌嚏
鼻出血-鼻妞
慢性咽炎-慢喉痹、虚火喉痹
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可参考本 病辨证治疗。
哮证
2.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其则喘 息不能平卧为特征。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可按本证辨证论治。
银屑病-口疵、口壳风
斑秃-油风脱发
脂溢性皮炎-面游风
寻常痊疮-粉刺
药物性皮炎-药毒、育药风
日光性皮炎-日晒疮
扁平苔癣-紫瘢风
多形性红斑-猫眼疮、雁疮
结节性红斑-瓜藤缠
盘状红斑狼疮-红蝴蝶疮、蝴蝶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蝶疮流注 白塞病-狐惑
口瘢风-口驳风
【六】眼科ຫໍສະໝຸດ 麦粒肿-针眼霰粒肿-胞生痰核、胞脸痰核
沙眼-椒目
急性肺部炎性病变-肺热病;
;气管-支气管炎-肺咳
支气管哮喘-哮病
肺脓肿-肺痈
肺结核-肺捞
胸腔积液-悬饮
肺性脑病-肺厥
胃溃疡-胃疡、胃腕痛
中医西医病名称对照
胃炎-胃胶痛、痞满、纳呆
胃下垂-胃缓
胃石一胃结石
幽门梗阻-胃反
溃疡性结肠炎-腹泻、腹痛、大頫泄 肠结核-肠捞
习惯性便秘-脾约
急性胰腺炎-胰痺
慢性胰腺炎-胰胀
眼睑炎-睑弦赤烂、风弦赤烂
眼睑下垂-上胞下垂、睢1_1、睑废
结膜结石-脸内结石
脸内翻倒睫-倒睫拳毛 急性泪囊炎-漏晴疮 慢性泪囊炎-窍漏、眦漏、漏睛 过敬性结膜炎-暴风客热 慢性结膜炎-口涩症 巩膜炎-炎疳、乌轮赤晕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聚星障 化脓性角膜炎-凝脂翳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紧小 慢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干缺 青光眼-五风内障

完整版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完整版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完整版中西医病名对照表为了加强中西医交流与合作,准确对照中西医病名,以下为完整版中西医病名对照表:一、消化系统疾病1. 胃溃疡– Gastric Ulcer2. 肠病– Enteritis3. 肝硬化– Cirrhosis4. 胰腺炎– Pancreatitis5. 胆囊炎– Cholecystitis6. 胃癌– Gastric Cancer7. 肠梗阻– Intestinal Obstruction8. 肝炎– Hepatitis9. 胰腺癌– Pancreatic Cancer10. 胆结石– Gallstones二、呼吸系统疾病1. 支气管炎– Bronchitis2. 肺炎– Pneumonia3. 肺癌– Lung Cancer4. 鼻窦炎– Sinusitis5. 气胸– Pneumothorax6. 哮喘– Asthma7. 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8. 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9. 百日咳– Pertussis10. 胸膜炎– Pleurisy三、循环系统疾病1. 心绞痛– Angina2. 高血压– Hypertension3. 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4. 风湿热– Rheumatic Fever5. 动脉硬化– Arteriosclerosis6. 心肌梗塞– Myocardial Infarction7. 脉络膜炎– Choroiditis8. 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9. 风湿性心脏病– Rheumatic Heart Disease10. 动脉瘤– Aneurysm四、神经系统疾病1. 中风– Stroke2. 头痛– Headache3. 癫痫– Epilepsy4. 多发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5.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6. 脑炎– Encephalitis7. 神经根型颈椎病– Cervical Radicular Syndrome8. 面瘫– Facial Paralysis9. 脑瘤– Brain Tumor10. 外伤后遗症– Sequelae of Traumatic Injury五、泌尿系统疾病1. 肾炎– Nephritis2. 膀胱炎– Cystitis3. 肾结石– Renal Calculus4. 肾衰竭– Renal Failure5. 前列腺炎– Prostatitis6. 肾癌– Renal Cell Carcinoma7. 尿道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8. 尿毒症– Uremia9. 膀胱癌– Bladder Cancer10. 尿失禁– Urinary Incontinence六、内分泌系统疾病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Hyperthyroidism2.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3. 甲状腺结节– Thyroid Nodule4. 甲亢– Thyrotoxicosis5. 甲状腺炎– Thyroiditis6. 垂体瘤– Pituitary Tumor7.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Hypoparathyroidism8. 甲状腺癌– Thyroid Cancer9. 哺乳期乳腺炎– Lactational Mastitis10.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Hypothyroidism七、皮肤疾病1. 痤疮– Acne2. 银屑病– Psoriasis3. 湿疹– Eczema4. 白癜风– Vitiligo5. 疱疹– Herpes6. 紫癜– Purpura7. 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8. 蜂窝织炎– Cellulitis9. 老年斑– Age Spots10. 皮肤癌– Skin Cancer八、妇科疾病1. 子宫肌瘤– Uterine Fibroids2. 卵巢囊肿– Ovarian Cyst3.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4. 子宫肌腺症– Adenomyosis5. 乳腺增生– Breast Hyperplasia6. 月经不调– Irregular Menstruation7. 子宫脱垂– Uterine Prolapse8. 卵巢癌– Ovarian Cancer9. 子宫颈糜烂– Cervical Erosion10. 子宫内膜炎– Endometritis九、骨科疾病1. 骨折– Fracture2. 关节炎– Arthritis3.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4. 腰椎间盘突出– Lumbar Disc Herniation5. 骨肉瘤– Osteosarcoma6. 脊柱侧弯– Scoliosis7. 骨性关节炎– Osteoarthritis8. 韧带损伤– Ligament Injury9. 骨关节结核– Osteoarticular Tuberculosis10. 骨裂伤– Bone Contusion十、眼科疾病1. 视力模糊– Blurred Vision2. 青光眼– Glaucoma3. 白内障– Cataract4. 玻璃体出血– Vitreous Hemorrhage5. 角膜炎– Keratitis6. 屈光不正– Refractive Error7. 眼外伤– Ocular Trauma8. 弱视– Amblyopia9. 视网膜脱落– Retinal Detachment10. 眼肌麻痹– Ocular Myasthenia总结:以上为完整版中西医病名对照表,希望能够为中西医交流与合作提供便利,加强疾病的准确对照,促进医学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中西医病名对照表(一)中西医内科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瘿气、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真心痛高血压病---风眩、眩晕、头风心律失常---心动悸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水肿、痰饮、心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悸、眩晕、厥证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喘证、痰饮、心悸、水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急性肺部炎性病变---肺热病气管、支气管炎---肺咳支气管哮喘---哮病肺脓肿---肺痈肺结核---肺痨胸腔积液---悬饮肺性脑病---肺厥胃溃疡、胃炎---胃疡、胃脘痛胃下垂---胃脘痛、痞满、纳呆幽门梗阻---胃结石溃疡性结肠炎---胃反肠结核---腹泻、腹痛、大瘕泄习惯性便秘---肠痨急性胰腺炎---脾约慢性胰腺炎---胰瘅乙型病毒性肝炎---黄疸、胁痛、积聚、虚劳肝硬化---肝积、胁痛、积聚、膨胀肝硬化腹水---膨胀肝脓肿---肝痈肝结核---肝痨脂肪肝---肝癖、肝痞肝昏迷---肝厥慢性肾盂肾炎---肾着、淋证肾病综合征---肾水、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皮水、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石水、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关格、虚劳、水肿、呕吐、癃闭肾结核 ---肾痨尿潴留---癃闭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血证髓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病神经性失眠---不寐三叉神经痛---面风病脑血管性痴呆---痴呆、呆病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风、偏头痛脑动脉硬化症---脑络痹、健忘、眩晕面神经麻痹---口僻帕金森病---颤病、脑风表脑血栓---中风、偏枯脑出血---中风高血压脑病---厥头痛、真头痛过敏性休克---风厥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春温流行性乙型脑炎---暑温(二)中西医外科部分男性前阴病类睾丸(附睾)炎---子痈附睾结核---子痰睾丸恶性肿瘤---子岩隐睾---子隐阴囊急性化脓性感染---(肾)囊痈阴囊部特发性坏疽---脱囊阴囊湿疹---绣球风、肾(阴)囊风阴囊血肿---血疝精索静脉曲张---精疝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水疝阴茎海绵体硬结---阴茎痰核、玉茎疽包皮炎---旋螺风龟头炎---阴(龟)头痈阴茎癌---肾岩翻花、阴茎岩尿道口下裂---马口异位性神经衰弱症---遗精、梦遗、滑精颈瘿病类、乳房病类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气瘿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肉瘿亚急性甲状腺炎---瘿痈甲状腺癌---石瘿甲状腺功能亢进---瘿气、瘿病甲减---瘿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侠瘿瘅(瘤)急性乳腺炎---乳痈乳房深部脓肿---乳疽浆细胞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粉刺性乳痈乳房结核---乳痨乳房瘘管和窦道---乳瘘乳房部急性蜂窝织炎、乳房部坏死性蜂窝织炎---乳发、脱壳乳痈乳腺囊性增生症---乳癖男性儿童乳房异常发育症---乳疠乳腺纤维腺瘤---乳核乳腺癌---乳癌乳头乳晕湿疹样癌---乳疳溢乳症---乳泣乳头皴裂---乳头风、乳头破碎乳晕部湿疹---乳头湿疹疮疡病类疖、皮肤脓肿---疖、蝼蛄疖、疔疮颜面部急性化脓性感染---颜面部疔疮手足部急性化脓性感染---手足部疔疮急性淋巴管炎---红丝疔气性坏疽---烂疔全身性化脓性感染、颅内化脓性感染---疔疮走黄丹毒、网状淋巴管炎---丹毒浅表脓肿、急性淋巴结炎---痈口底部急性蜂窝织炎---锁喉痈臀部蜂窝织炎---臀痈手背部急性化脓性炎症---手背发痈---有头疽背痈---对脐发疽肘尖部痈---石榴疽足跗部痈---历疽急性化脓性感染之毒血症、脓毒血症、败血症、脓毒性休克---痈毒内陷系统性红斑狼疮---周痹、常伴内脏痹(心痹、肝痹、肺痹、脾痹、肾痹、肠痹、胞痹、三焦痹)盘状红斑狼疮---蝴蝶丹、阴阳毒、赤丹等硬皮病---皮痹、肠痹、食痹皮肌炎、多发性肌炎---肌痹、肌肤痹、瘘症干燥综合症---燥痹、燥病末梢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脉痹、血痹多发性大动脉炎---脉痹、无脉痹早期闭塞性脉管炎---脉痹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混合痹、复合痹成人斯蒂尔病---寒热痹、热痹结节性红斑--- 风雪痹、瓜藤缠、湿毒流注、梅核火丹白塞病---孤惑肠病性关节炎---肠痹骨关节炎---肘痹膝痹颈椎病---颈肩风腰椎肥大性关节炎---腰腿痛、腿股风、环跳风腰关节肥大性关节炎---着痹、骨痹、腰痛、鹤膝风手指退行性关节炎---鸡爪风跟骨骨刺增生症---足跟风髋关节肥大性关节炎---环跳风膝关节滑囊炎、膝骨关节炎---骨痹、鹤膝风多发性肋软骨炎---软肋痹强直性脊柱炎---龟背风、肾痹、骨痹、竹节风慢性纤维织炎---着痹、腰痹、肾着肌腱炎---筋痹痛风性关节炎---痛痹、热痹、着痹大骨节病---骨痹、历节脂膜炎---恶核肿、丹毒、痰核、冻烂疮巨细胞动脉炎---脉痹、偏头痛雷诺综合症、红斑性肢痛症---脉痹、血痹骨质疏松症---骨瘘、骨痹化脓性骨髓炎、骨关节炎---无头疽、附骨疽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附骨疽慢性骨髓炎---慢性附骨疽化脓性髋关节炎---环跳疽风湿热---行痹、热痹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痹、热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寒痹、着痹类风湿性关节炎---历节、白虎历节风、痛痹、顽痹、尪痹、瘘痹胸骨骨髓炎---井疽胫骨骨髓炎---胫疽化脓性距小腿关节炎---足踝疽急性、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发颐多发性转移性肌肉深部脓肿---流注多发性深部脓肿---暑湿流注转移性肌肉深部脓肿---余毒流注血肿感染之脓肿---淤血流注髂窝脓肿---髂窝流注骨与关节结核---流痰(骨痨)髋关节结核---附骨痰胸椎结核---龟背痰腰椎结核---肾兪虚痰腰椎结核所致结核性瘘管---肾兪瘘指关节结核---蜣螂蛀膝关节结核---鹤膝痰(风)距小腿关节结核---穿拐痰跟骨结核---足跟疽颈部淋巴结核---癗疠结核性瘘管---鼠瘘锁骨上窝淋巴结核---缺盆疽胸腋部淋巴结核---渊疽小腿慢性溃疡---臁疮丝虫病感染所致下肢淋巴水肿---大脚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脱疽下肢血栓性深静脉炎---股肿血栓性浅静脉炎---静蛇毒下肢静脉曲张---青筋腿(三)中西医结合妇儿科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征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难免流产---胎动欲堕完全流产、不全流产--堕胎、小产、暗产过期流产---胎死不下习惯流产---滑胎妊高征---子肿、子晕、子痫产褥感染---产后发热子宫脱垂---阴挺营养不良---疳积婴儿腹泻---腹泻急性呼吸道感染---小儿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咳嗽泌尿感染---淋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血虚、萎黄、虚痨、疳证风疹---风沙流行性腮腺炎---痄腮小儿急惊风(惊厥)---惊风、抽风。

各科中西医病名对照总结

各科中西医病名对照总结

各科中西医病名对照总结内科【前面中医诊断,后面西医诊断】——(一)肺系1.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咳嗽(急慢性气管炎、部分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咽炎)3.哮病(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嗜酸粒细胞增多症)4.喘证(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矽肺、癔症)5.肺胀(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6.肺痈(肺脓肿、化脓性肺炎、肺坏疽、支气管囊肿、肺结核空洞等伴化脓感染)7.肺痨(肺结核)8.肺痿(肺纤维化、肺硬变、肺不张、矽肺)(二)心系9.心悸(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过缓、前期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一部分神经官能症)10.胸痹(冠心病、心包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胸膜炎、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神经症、慢阻肺、肺动脉血栓)11.真心痛(缺血性心脏病)12.厥证(晕厥如癔症、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痉挛、低血糖、休克)13.不寐(原发性失眠)14..多寐(发作性嗜睡、神经官能症、某些精神病)15.健忘(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16.痴呆(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脑叶萎缩症、正压性脑积水、脑淀粉样血管病、代谢性脑病、中毒性脑病)17.癫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性精神病、部分神经官能症)18.癎病(癫痫)(三)脾胃19.胃痛(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消化性功能不良、胃痉挛)20.痞满(慢性胃炎如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功能不良、胃下垂)21.呕吐(急慢性胃炎、幽门梗阻、食源性呕吐、神经性呕吐、十二指肠壅积症、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尿毒症、颅脑疾病、代谢紊乱等)22.呃逆(单纯性膈肌痉挛)23.噎嗝(食管癌、贲门癌、食管炎、食管憩室、食管—贲门失驰缓症、食管狭窄、胃神经官能症)24.反酸(无)25.嘈杂(无)26.反胃(无)27.腹痛(急慢性胰腺炎、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粘连、肠系膜和腹膜病变、泌尿系结石、肠道寄生虫等等)28.痢疾(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29.泄泻(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腹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30.便秘(肠道激惹综合征、药物性便秘等各种便秘)(四)肝胆31.胁痛(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32.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蚕豆病等)33.萎黄(无)34.积聚(肝脾肿大、腹盆腔肿瘤、增生型肠结核)35.鼓胀(肝硬化腹水)36.眩晕(梅尼埃病、低血糖、高血压、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37.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各种)38.中风(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出血、脑血管痉挛等)39.瘿病(单纯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等)40.疟疾(亚败血症、回归热、黑热病、病毒性感染等)(五)肾系41.水肿(肾性水肿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42.淋证(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石、尿路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尿道综合征等)43.尿浊(乳糜尿)44.癃闭(尿潴留、无尿症等)45.关格(慢性肾衰竭终末期)46.阳痿(性功能障碍)47.遗精(神经衰弱、前列腺炎、精囊炎、包茎)48.早泄(无)(六)气血津液50.郁证(焦虑症、抑郁症、癔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反应性精神病)51.血证A.鼻衄(白血病、血友病、高血压、维生素K缺乏)B.齿衄(维生素K缺乏、血液病、肝硬化)C.咳血(肺癌、支气管扩张、肺结核)D.吐血(上消化道溃疡、胃癌、肝硬化、急性胃黏膜损伤)E.便血(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F.尿血(泌尿系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膀胱癌)H.紫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登革热)52.痰饮(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等)53.消渴(糖尿病)54.内伤发热(功能性低热)55.汗证(甲亢、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56.肥胖(单纯性肥胖、代谢综合征)57.虚劳(慢性消耗性和功能衰退性疾病)58.癌病(癌症)(七)肢体经络59.痹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痛风、肩关节周围炎、强直性脊柱炎)60.痿证(多发性神经病、萎缩性肌炎、运动性神经元性疾病、骨髓病变、周期性瘫痪、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萎缩性肌炎)61.颤证(震颤麻痹、肝豆状核变性等)62.痉证((流脑、乙脑、中毒性脑病、脑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疾病)妇科【前面西医诊断,后面中医诊断】——(一)月经病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A. 排卵性功血(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B.无排卵性功血(崩漏)2.闭经(女子不月、月事不来、血枯、经水不通)3.多囊卵巢终合征(闭经、崩漏)4.痛经(痛经、月水来腹痛、经期腹痛、经行腹痛)5.子宫肌瘤(痛经、癥瘕、月经不调)6.经前/绝期综合征(月/绝经前后诸证)(二)女性生殖系统炎症7.外阴炎(阴痒、阴痛、阴疮、阴蚀)8.前庭大腺炎(阴肿、阴痛、阴疮)9.阴道炎症(阴痒、带下病)10.宫颈炎(带下病)11.盆腔炎性疾病(产后发热、妇人腹痛、癥瘕)12.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妇人腹痛、月经不调、带下病、癥瘕、不孕)13.生殖器结核(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癥瘕)(三)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14.外阴鳞状上皮增生(阴痒、阴痛、阴疮)15.外阴瘙痒(阴痒)(四)妊娠病16.自然流产(胎漏、胎动不安、欲堕、堕胎、小产、暗产、滑胎)17.早产(胎动不安)18.过期妊娠(过期不产)1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肿、子晕、子痫)20.妊娠剧吐(妊娠恶阻、恶阻、阻病、子病、病儿)2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黄疸、妊娠身痒)22.异位妊娠(妊娠腹痛、胎动不安、癥瘕)23.胎盘早剥(妊娠腹痛、胎动不安、小产)24.羊水过多(子满、胎水肿满)25.羊水过少(胎萎不长)26.母儿血型不合(胎黄、胎疸、滑胎、死胎)27.胎儿生长受限(胎萎不长、胎弱症、胎不长、妊娠胎萎燥)28.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心悸、妊娠怔忡、子悬、子肿)29.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胁痛、积聚、鼓胀)30.妊娠合并糖尿病(消渴)31.妊娠合并贫血(虚劳、萎黄、血枯、心悸、血证)32.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肌衄、鼻衄、齿衄)33.妊娠合并尿路感染(子淋)(五)产时病34.异常分娩(难产、产难、乳难)35.胎膜早破(胎衣先破)36.产后出血(产后血崩、产后血晕、胞衣不下)37.羊水栓塞(产后血晕)(七)产后病38.产褥感染(产后发热)39.晚期产后出血(产后崩漏、产后恶露不绝)40.产褥期抑郁症(产后惊悸恍惚、产后不语、产后发狂)41.产褥中暑(晕厥、产后发热)42.产后缺乳(产后乳汁不行/足)43.产后乳汁自出(漏乳、产后乳汁自漏)44.产后急性乳腺炎(乳痈、妒乳、外吹乳痈)45.产后便秘(产后大便不通)46.产后排尿异常(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47.产后关节痛(产后身痛、产后痹症、产后遍身痛)48.产后腹痛(同名)(八)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癥瘕、带下病、崩漏、经断复来)49.宫颈上皮内瘤变(带下病)50.宫颈炎(五色病、癥瘕、恶疮、崩漏)51.子宫肌瘤(石瘕、癥瘕、崩漏)52.子宫内膜癌(癥瘕、五色带、崩漏)(九)妊娠滋养细胞疾病53.葡萄糖(伪胎)54.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鬼胎、癥瘕)(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生殖器官发育异常55.盆腔器官脱垂(阴挺、阴挺下脱、阴蕈、阴菌、产肠不收)56.处女膜闭锁(鼓)57.阴道发育异常(纹、石女)(十一)不孕症58.原发性不孕(全不产、绝产、绝嗣、绝子)59.继发性不孕(断续)儿科【前面西医诊断,后面中医诊断】——1.小儿肺炎(小儿喘嗽)2.小儿腹泻(小儿泄泻)3.急性肾小球肾炎(尿血)4.过敏性紫癜【血证·紫癜(斑)】5.水痘【水痘(疮)】6.流行性腮腺炎(痄腮)外科【前面中医诊断,后面西医诊断】——(一)疮疡1.疖(疖、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2.疔(疖、痈、气性坏疽、皮肤烫疽、急性淋巴管炎)A.手足部疔疮(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腱鞘炎、掌中间隙感染、足底皮下脓肿)B.红丝疔(急性淋巴管炎)C.烂疔(气性坏疽)D.疫疔(皮肤炭疽)3.痈(皮肤浅表性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A.颈痈(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B.液痈(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C.脐痈(脐炎、卵黄管残留、脐尿管异常继发感染)D.委中毒(腘窝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4.发(蜂窝组织炎)A.锁喉痈(口底部蜂窝组织炎)B.臀痈(臀部蜂窝组织炎)C.手发背(手背部蜂窝组织炎)D.足发背(足背部蜂窝组织炎)5.有头疽(痈)6.流注(脓血症、多发性肌肉深部脓肿及髂窝部脓肿)7.发颐(化脓性腮腺炎)8.丹毒(丹毒)9.无头疽(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10.附骨疽(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1.环跳疽(化脓性髋关节炎)12.走黄、内陷(全身性外科感染)13.流痰(继发性结核病)14.瘰疬(颈部淋巴结结核)15.褥疮/席疮(褥疮)16.窦道(异物致局部感染)(二)乳房疾病17.乳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18.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19.乳痨(乳房结核)20.乳癖(乳腺增生)21.乳疬(乳房异常发育)22.乳核(乳腺纤维瘤)23.乳衄(大导管内乳头状瘤)24.乳岩(乳腺癌)(三)瘿25.气瘿(甲状腺肿)26.肉瘿(良性甲状腺囊肿或腺瘤)27.瘿痈(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毒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28.石瘿(甲状腺癌)(四)瘤、岩29.血瘤(血管瘤)30.肉瘤(脂肪瘤)31.失荣(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原发性恶性肿瘤)32.肾岩(阴茎癌)(五)皮肤33.热疮(单纯疱疹)34.蛇串疮(带状疱疹)35.疣/瘊子(疣)36.风热疮(玫瑰糠疹)36.黄水疮(脓疱疮)37.癣(皮肤真菌病)38.湿疮(湿疹)39.接触性皮炎/漆疮/膏药风(接触性皮炎)40.药毒(药疹)41.风骚痒(皮肤瘙痒)42.瘾疹(荨麻疹)43.牛皮癣(慢性单纯性苔癣/神经性皮炎)44.猫眼疮(多形性红斑)45.白庀(银屑病)46.白驳风(白癜风)47.黧黑斑(黄褐斑)48.粉刺(痤疮)49.面油风(白屑风)50.酒渣鼻(同名)51.油风(斑秃)52.瓜藤缠(结节性红斑)53.红蝴蝶疮(红斑狼疮)54.皮癣(硬皮病)55.淋病(淋球菌感染)54.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55.尖锐湿疣(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57.疫疠(艾滋病)(六)肛门直肠58.痔(痔疮)59.息肉痔(直肠息肉)60.肛痈(肛周脓肿)61.肛漏(肛瘘)62.脱肛(直肠脱垂)63.锁痔肛(肛管直肠癌)(七)泌尿男性64.子痈(急慢性附睾炎、睾丸炎)65.囊痈(阴囊蜂窝组织炎)66.子痰(附睾结核)67.阴茎痰核(阴茎硬结症)68.水疝(睾丸或者精索鞘膜积液)69.尿石症/石淋(肾结石、输尿管结石)70.精浊(前列腺增生)71.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八)周围血管72.股肿(深静脉炎)73.赤脉/青蛇毒(血栓性浅静脉炎)74.筋瘤(下肢静脉曲张)75.脱疽(糖尿病足)(九)其他76.冻疮(冻伤)77.烧伤(同名)78.肠痈(急性阑尾炎、克隆病)79.胆石症(胆道结石)耳鼻喉科【前面西医诊断,后面中医诊断】——(一)鼻1.鼻疖(鼻疔)2.鼻前庭炎(鼻疮)3.鼻前庭湿疹(鼻疳)4.急性鼻炎(伤风鼻塞/伤风/感冒)5.慢性鼻炎(鼻窒)6.干燥性鼻炎(鼻燥)7.萎缩性鼻炎(鼻槁)8.变态反应性鼻炎(鼻鼽)9.血管运动性鼻炎(鼽嚏)10.鼻中隔偏曲(鼻中隔不正)11.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急鼻渊)12.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慢鼻渊)13.鼻息肉(鼻痔)14.鼻出血(鼻衄)(二)咽炎15.急性咽炎(急喉痹)16.慢性咽炎(慢喉痹)17.急性扁桃体炎(急乳蛾)18.慢性扁桃体炎(慢乳蛾)19.鼻咽炎(急:伤风鼻塞/发热喉痹;慢:痰病/鼻渊/梅核气)20.腺样体肥大(颃颡)21.咽部脓肿(痈)2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终合征(鼾眠)(三)喉23.急性会厌炎(咽喉痈、急喉风)24.急性喉炎(暴喑、急喉喑)25.小儿急性喉炎(急喉风、急喉喑)26.慢性喉炎(慢喉喑)27.声带小结与息肉(慢喉喑)28.喉水肿(喉风)29.喉阻塞(急喉风)(四)耳部30.耳郭假脓肿(耳郭痰包)31.外耳湿疹(旋耳疮)32.外耳道炎与外耳道疖(耳疖)33.耵聍栓塞(耵耳)34.外耳道真菌病(耳痒)35.分泌性中耳炎(耳胀/耳闭)36.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聤耳/风耳/耳疳/耳风毒)37.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聤耳/脓耳/底耳/缠耳/耳疳/耳震)38.耳后骨膜下脓肿(耳后附骨痈)39.耳源性面瘫(脓耳口眼喎斜)40.耳源性迷路炎(耳眩晕)41.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黄耳伤寒)42.梅尼埃病(耳眩运/冒眩)43.特发性耳聋(暴聋)44.感音神经性聋(耳鸣耳聋、久聋)45.耳鸣(同名)46.贝尔面瘫(口僻/口眼喎斜/偏风口喎)47.Hunt综合征(口喎疮/火丹/蛇串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中医西医病名称对照精编W O R D版中医西医病名称对照【一】内科糖尿病--消渴-甲状腺功能亢进--瘿气、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真心痛高血压病--风眩、眩晕、头风心律失常--心动悸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水肿、痰饮、心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悸、眩晕、厥证--风湿性心脏病--心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喘证、痰饮、心悸、水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急性肺部炎性病变--肺热病气管--支气管炎--肺咳支气管哮喘--哮病肺脓肿--肺痈肺结核--肺痨胸腔积液--悬饮肺性脑病--肺厥胃溃疡--胃疡、胃脘痛胃炎--胃脘痛、痞满、纳呆胃下垂--胃缓胃石--胃结石幽门梗阻--胃反溃疡性结肠炎--腹泻、腹痛、大瘕泄肠结核--肠痨习惯性便秘--脾约急性胰腺炎--胰瘅慢性胰腺炎--胰胀乙型病毒性肝炎--黄疸、胁痛、积聚、虚劳肝硬化--肝积、胁痛、积聚、膨胀肝硬化腹水--膨胀肝脓肿--肝痈肝结核--肝痨脂肪肝--肝癖、肝痞肝昏迷--肝厥慢性肾盂肾炎--肾着、淋证肾病综合征--肾水、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皮水、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石水、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关格、虚劳、水肿、呕吐、癃闭肾结核 --肾痨尿潴留--癃闭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血证、髓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病神经性失眠--不寐三叉神经痛--面风病癫痫--痈病、癫痫脑血管性痴呆--痴呆、呆病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风、偏头痛脑动脉硬化症--脑络痹、健忘、眩晕面神经麻痹--口僻帕金森病--颤病、脑风表脑血栓--中风、偏枯脑出血--中风高血压脑病--厥头痛、真头痛过敏性休克--风厥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春温流行性乙型脑炎--暑温【二】外科肾结石--石淋、血淋泌尿系结石--石淋胆石病--胁痛、黄疸胆囊炎--胆胀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肠痈肠梗阻--肠痹胰腺炎--胰胀乳腺炎--乳痈前列腺增生--癃闭、淋症、精癃前列腺炎--精浊血栓性静脉炎--脉痹、股肿睾丸炎、附睾炎--子痈附睾结核--子痰隐睾--子隐龟头炎--龟头痈男性不育--不育【三】妇科痛经--痛经闭经--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经前紧张综合征--经行情志异常、经行前后诸症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症子宫肌瘤--石瘕子宫脱垂--阴挺女阴溃疡--阴疮乳房结核--乳痨乳腺囊性增生症--乳癖乳腺纤维腺瘤--乳核先兆流产--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滑胎不孕症--不孕症、无子、断绪盆腔炎--带下、腹痛【四】儿科新生儿黄疽--胎黄新生儿破伤风--脐风婴儿湿疹--奶(胎)癣--新生儿脐炎--脐疮营养不良--疳病支气管肺炎--肺炎喘嗽脑性瘫痪、佝偻病--五迟、五软百日咳--百日咳、顿咳细菌性痢疾--痢疾麻疹--麻疹脊髓灰质炎--温病(早期)、痿证(后期) 白喉--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痄腮【五】皮肤科带状疱疹--蛇串疮、蛇丹、缠腰火丹寻常疣--疣目、千日疣、枯盘箭扁平疣--扁瘊传染性软疣--鼠乳、水瘊尖锐湿疣--臊疣脓疱疮--黄水疮、滴脓疮、脓窝疮手癣--鹅掌风足癣--脚湿气、臭田螺甲癣--灰指甲趾甲癣--灰趾甲神经性皮炎--摄领疮、牛皮癣、顽癣荨麻疹--瘾疹、风疹块结节性痒疹--顽湿结聚银屑病--白疵、白壳风斑秃--油风脱发脂溢性皮炎--面游风寻常痤疮--粉刺药物性皮炎--药毒、膏药风日光性皮炎--日晒疮扁平苔癣--紫癜风多形性红斑--猫眼疮、雁疮结节性红斑--瓜藤缠盘状红斑狼疮--红蝴蝶疮、蝴蝶疮系统性红斑狼疮--蝶疮流注白塞病--狐惑白癜风--白驳风【六】眼科麦粒肿--针眼霰粒肿--胞生痰核、胞睑痰核沙眼--椒目眼睑炎--睑弦赤烂、风弦赤烂眼睑下垂--上胞下垂、睢目、睑废结膜结石--睑内结石睑内翻倒睫--倒睫拳毛急性泪囊炎--漏晴疮慢性泪囊炎--窍漏、眦漏、漏睛过敏性结膜炎--暴风客热慢性结膜炎--白涩症巩膜炎--炎疳、乌轮赤晕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聚星障化脓性角膜炎--凝脂翳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紧小慢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干缺青光眼--五风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圆翳内障、如银内障玻璃体混浊--云雾移睛视神经萎缩--青肓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高风内障、高风雀目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络阻暴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目暴盲【七】耳鼻喉科外耳道炎--耳疮急性卡他性中耳炎--耳胀慢性卡他性中耳炎--耳闭化脓性中耳炎--脓耳、耳疳突发性聋--暴聋感音神经性聋--久聋慢性鼻炎--鼻窒萎缩性鼻炎--鼻槁化脓性鼻窦炎--鼻渊过敏性鼻炎--鼻鼽、鼽嚏鼻出血--鼻衄慢性咽炎--慢喉痹、虚火喉痹扁桃体炎--乳蛾扁桃体周围脓肿--喉关痈喉炎、声带炎--喉喑【八】口腔科智齿冠周炎--牙咬痈萎缩性牙周炎--牙宣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口疳白塞病--狐惑病口腔扁平苔癣--口蕈、口藓、口破、口糜舌脓肿--舌痈舌下血管神经性水肿--木舌感冒1.感冒是由风邪侵袭人体引起的常见外感热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尤以冬春两季为多见。

临床以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咽痒咳嗽、发热恶寒等为主要证候特点。

病情有轻重不同,轻者俗称伤风,重者称为重伤风。

若病情较重,且在一段时间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可参考本病辨证治疗。

哮证2.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

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可按本证辨证论治。

痹证3.痹证是指肢体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西医之风湿病,则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咳嗽4.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一般由于感受外邪引起的咳嗽,称为外感咳嗽;因脏腑功能失调,波及于肺以致的咳嗽,称之内伤咳嗽。

本证常见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

肺痈5.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

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和吐痰腥臭,甚则咳吐脓血为特征。

西医的肺脓肿、化脓性肺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均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

郁证6.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

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

西医中的神经衰弱、癔病、精神抑郁证及更年期综合症等,有以上表现者,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喘证7.喘证是指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

常可见于西医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心病、矽肺等疾病。

不寐8.不寐系指由情志不调、劳神太过、气血亏虚等引起,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神气不宁所致的,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其主要表现为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差,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寤,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由于睡眠量与质均差,所以醒后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心神不宁等症状,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西医称不寐为失眠,认为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主要是指睡眠的时间和质量,不能达到正常睡眠要求,从而出现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佳等难受的感觉。

睡眠的时间和质量要以平素睡眠习惯为标准,而且只有连续长期无法成眠,至少3周以上才算患有失眠症。

眩晕9.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发于青年人。

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或厥证、脱证,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上用中医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有较好的疗效。

西医学中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颈椎病、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病相当于本病证。

中风1 0.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醇酒厚味、气候突变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的常见疾病。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又名卒中。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常见;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三高特点,是常见脑病之一。

本病相当于西医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隙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疾病范畴。

头痛11.头痛是由外感六淫、内伤杂病引起以自觉头部疼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病证。

头痛多位于前额、额颞、顶枕等部位。

由外感六淫引起者多表现为掣痛、灼痛、跳痛、胀痛或重痛;由内伤病因所致者常以昏痛、隐痛、空痛为其特点。

头痛可见于多种西医急慢性疾病中,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鼻窦炎、神经症等出现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可参考以下进行辨治。

痢疾12.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证的一种病证。

多发于夏秋季节。

西医的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呕吐13.呕吐是指由于胃气上逆,迫使胃之内容物从口吐出的病证。

古医书将有声有物称为呕,有物无声称为吐,有声无物称为干呕。

西医之消化系统病变,或其他疾病而合并呕吐症状者,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胃痛14.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的病证。

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病。

胸痹15.胸痹是指胸部闷痛,其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汗出肢冷等。

西医的冠心病、心包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病出现胸痛,均可按本证辨证论治。

泄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