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中考专题6_建设生态文明_共享绿色未来123

合集下载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2015年中考专题复习二“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专题【热点命题解读】命题点一:防治雾霾材料一:北京出台“最严禁燃区”方案多种高污染燃料将被禁用 2014年8月4日,北京市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原(散)煤、粉煤、燃料油、石油焦、可燃废物、直接燃用的生物质燃料等十余种高污染燃料种类将被禁止在特定区域内使用。

北京城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远郊区县十个新城建成区及全市市级及以上开发区将分步骤完成禁燃区建设工作。

材料二:李克强“硬措施”见成效节能减排创6年来最好成绩 2014年8月12日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字,2014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这是近6年来的最好成绩。

2009~2013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了2.2%、4.01%、2.01%、3.6%、3.7%。

材料三:中国入秋连中“霾伏”四大“雾霾带”渐显 2014年十月以来的第三轮大范围雾霾造访中国中东部。

随着秋冬“雾锁连城”常态化,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川渝(成都、重庆)四大“雾霾带”轮廓渐显。

治理不能一蹴而就,今后数月中国还将面临秸秆焚烧、燃煤采暖、春节爆竹“三道坎”的考验。

相关链接:煤业大迁徙背后:每年雾霾导致25万人过早死亡;《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4)》称中国根治雾霾最快需15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发布;京冀首台“近零排放”燃煤机组三河投产;多地开启“雾霾模式”。

考点链接①保护环境②节约资源③可持续发展战略1.北京出台“最严禁燃区”方案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治理大气污染。

(2)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是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4)有利于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用能清洁化。

2.“节能减排创6年来最好成绩”说明了我国实施哪项基本国策取得了成效?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中考政治试考点研究【专题二】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44页)

中考政治试考点研究【专题二】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44页)

(4)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 相一致的。
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1)我国是一个高能耗国家,需要逐步向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新的发展模式转变。 (2)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3)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4)是落实保护环境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
第三篇
专题二
热点专题突破
建设生态文明 共享 绿色未来
热点命题解读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 生态文明
热点新题预测
热点命题解读
命题点一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
我国的环 境形势
我国的资源、生态环境方面的现状是 什么?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 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资源状况。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 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企业:①提高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不违规向大气排放废气;②增强责任意识,树立 环保意识,承担起企业对国家、社会的责任;③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节能减 排的目的。 (3)青少年:①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普及雾霾的相关知识;
②倡导绿;③不焚烧垃圾;④ 不燃放鞭炮;⑤发现企业随意排放废气行为要及时举报等。
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1)我国人口过度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特别是空气 污染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 (2)这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必然要求。 (3)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五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五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五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热点聚焦】材料一:2018年9月12日,由新华网主办的2018第八届能源高层对话在北京召开。

论坛聚焦“共赢绿色发展新机遇”议题,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从绿色发展、绿色创新的发展与机遇,高速度转高质量发展等角度展开讨论。

材料二:2018年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

全球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政商领袖、专家学者等齐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参与交流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和成果。

材料三:“十年种地九年空,家家户户逃外村”这句顺口溜曾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的真实写照。

如今达拉特旗所包含的沙漠面积435万亩缩减到了327万亩,有将近25%的沙漠得到了治理和绿化,变成“人进沙退”的绿洲。

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治沙样本”。

材料四:2018年9月15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继续开展,其中200个督查组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36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工作。

材料五:6月11日,生态环境部2018~2019年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以下简称“蓝天保卫战强化督查”)启动。

200多个督查组将分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

在为期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为进一步推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持续改善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巩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开展强化督查行动。

【角度分析】1.我国为什么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1)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3)坚持绿色发展,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政治中考专题:建设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

政治中考专题:建设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

我们中学生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荒漠化问题?
( 1)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 任感。 ( 2 )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 务。如: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不乱砍滥伐,保护
植被;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不吃野生动物。
( 3 )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 法行为作斗争。
请你介绍一些在环保方面的具体措施(好的方法)
(1)节约资源方面:抵制一次性木筷;注意关水关电、节约纸张、粮 食等;使用节能灯、节能家电等。 (2)资源的重复利用方面:旧衣服做抹布;课本循环使用;垃圾分类 回收;淘米的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拖地,拖地的水冲厕所; (3)节水小窍门:水龙头不要开到最大,随手关紧水龙头;使用节水 水龙头;提高水的复用率 (4)环境保护方面:养成文明卫生习惯,不乱吐乱扔乱画;参加植树 造林等环保公益活动,宣传环保;制止、揭发污染环境的行为等。 (5) 节能减排:短途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乘车;使用节能灯;使用 无氟冰箱空调;使用环保购物袋等;少用洗涤剂;去超市自己带环保 袋;少买一次性瓶装、罐装饮料;不燃放烟花炮竹等。 (6)低碳方面: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绿色出行,步行或骑自行车; 使用节能灯、节约用水用电;购物尽量不使用塑料袋。
2015年中国城市无车活动的主题是绿色交通选择改变融合强调多种交通方式建设的必要性方便人们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改变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并将绿色出行与社会生活相融合
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 建设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
热点命题解读 命题角度一 节能减排
热点聚焦
材料一:第25个节能宣传周
践行低碳
考点链接
2015年6月13日
至 19 日是全国第 25 个节能宣传周。纵览 20 多 ①环境保护 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从“节能攻坚、 ②生态文明建设 全民行动”到“节能低碳,绿色发展”,从 ③节约资源和保护 “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到“携手 环境的基本国策 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节能、节约、 ④可持续发展战略 节俭是一以贯之的话题。 2015 年节能宣传周

2016年中考思想品德热点专题(6)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含答案)

2016年中考思想品德热点专题(6)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含答案)

专题6 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热点新题预测一、选择题1. 漫画《好环境不能只靠等风来》反映的问题是()A. 我国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B. 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C.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仍然相当严重D. 我国要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2. 2015年7月28日,以“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召开。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强调,要把荒漠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重要位置,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治理步伐。

这要求我们坚持()①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③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 中国环保部2015年7月13日发布声明称,6月份有近75%的中国大城市未能符合空气质量标准。

我们应该()①停止发展经济,以缓和环境形势②形成防治大气污染的生产生活方式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就要先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再进行治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 2015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中国区主题为“能见蔚蓝”。

我国有120多个内地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参与城市数量创下新高。

对我国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认识正确的是()①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②体现了我国为解决环境问题而做出的努力③唤醒人们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④熄灯一小时,对于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意义不大A.①②B.①③④C.②④D.②③5. 2015年6月26日至28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在贵州贵阳召开,会议期间,150余名国内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部分国内外知名人士深入交流和探讨,形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危机、协力发展绿色经济的《贵阳共识》。

这表明()①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②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生态环境形势③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④我国积极履行维护公共利益职责,是负责任的国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020道德与法治中考热点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及答案(12页)

2020道德与法治中考热点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及答案(12页)

2020道德与法治中考热点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时政一2019年5月2日,从生态环境部日前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11个城市被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分别为广东省深圳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安徽省铜陵市、山东省威海市、重庆市(主城区)、浙江省绍兴市、海南省三亚市、河南省许昌市、江苏省徐州市、辽宁省盘锦市、青海省西宁市。

时政二2019年7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牵头起草的长江保护法,目前正在抓紧制定。

这部重要法律计划今年底之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长江保护法是一部保护长江全流域生态系统,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专门法和特别法。

时政三2019年8月1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19年1-6月全国水环境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通告显示,1-6月,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Ⅰ-Ⅲ类水体比例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同比减少2.6个百分点,但水污染防治工作不平衡,部分地区水环境达标形势依然严峻。

山西、吉林、广东等3省Ⅰ-Ⅲ类、劣Ⅴ类水体比例均较年度目标存在明显差距。

时政四共叙“绿色长征”的磅礴历程,共同见证甘南生态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

2019年8月5日上午,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甘南州委、甘南州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十届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在甘南州合作市甘南会展中心多功能厅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专家50多位学者相聚羚城合作,隆重集会,深情回顾,携手绘就绿色发展的壮美蓝图,加快推进甘南绿色崛起,构筑生态屏障,为美丽中国建设、全面实现小康做出高原儿女应有的积极贡献。

1.为什么强调要像“保护眼睛”和“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我们中学生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荒漠化问题? (1)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 任感。 (2)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 务。如: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不乱砍滥伐,保护 植被;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不吃野生动物。 (3)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 法行为作斗争。 (4)积极参与环保宣传,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命题角度二 严格明确环保责任
热点聚焦
考点链接
材料:《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 2015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 究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实行生态环境损害 责任终身追责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 境和资源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经调离、提拔或 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 部门遵照执行。
2.我国应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1)经济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 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或循环经济)。 (2)政治建设: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 善资源、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
(3)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宣传,增强市 民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市民良好的文明卫 生习惯。 (4)社会建设: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 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 型社会;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区综合治理,建设 生态文明的社区和美丽的家园。
热点聚焦
考点链接
材料二:“无车日” “无车日”最早是由法
国发起的,其宗旨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①环境保护 了解汽车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危害,保护环境、②生态文明建设 倡导绿色出行、发展节能型和新能源汽车已 ③节约资源和保护 经成为全球共识。2015年中国城市无车活动 环境的基本国策 的主题是“绿色交通——选择·改变·融合”, ④可持续发展战略 强调多种交通方式建设的必要性,方便人们
相关链接:2015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 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
①依法治国 ②承担责任 ③积极监督 ④生态文明
建设
材料相关设问 1.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 (1)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 (2)部分企业和个人环保意识淡薄。 (3)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4. 政府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方面应该从哪方面做起?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 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 碳经济,节能减排。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法律 保障。 (4)注重科技创新,为节能减排提供科技支撑。 (5)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着力整治高污染、高耗能企业。 (6)加强宣传教育,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 氛围。
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
式,改变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
式,并将绿色出行与社会生活相融合。
综合设问 1. 请你列举பைடு நூலகம்些生活中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现象 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②挖沙取土、开山 采石;③大量排放废水、废气、废渣;④随地吐痰、乱 扔垃圾;⑤农田喷洒农药等。
2.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践行绿色生活,青少年应该怎 么做? (1)积极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 策,积极参加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公益活动。 (2)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3)积极学习和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依法 律己,同时要敢于运用法律手段,同破坏环境的行 为作斗争。

可持续发展,要把荒漠化治理作为生态文
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重要位置,加大
治理力度、加快治理步伐。
热点聚焦
考点链接
材料二:海绵城市建设 目前全国已有130
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根据 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部署,确定的目标核 ①可持续发展
心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使70%的降雨就 ②保护环境
地消纳和利用。通过人工和自然的结合、 ③生态文明建
7. 开展无车日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 (2)有利于为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创造良好的环 境条件。 (3)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及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 (4)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8. 保护环境,绿色出行,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1)国家: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大对燃油车辆、垃圾处理等的规范管理;加强植被保 护。 (2)社会:加大对改善空气质量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 的环保意识;加大对高排放、高污染企业的处罚和整改 力度。 (3)公民:增强低碳环保意识,积极践行低碳生活;从 一点一滴做起,如绿色出行等。
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结合、地上和地下

的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将推动解决城市内
涝问题,解决水体黑臭问题,调节微气候、
改善水生态等。
综合设问 1. 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 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 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3)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4)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 (5)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需要等。
材料一相关设问 3. 为什么要倡导“节能有道,节俭有德”? (1)有利于缓解我国目前能源供求的矛盾。 (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目标。 (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
战略?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
6. 为什么要开展无车日活动? (1)空气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和子孙后代的 发展。 (2)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 资吸引力和竞争力。 (3)开展无车日活动,符合我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把我国建设 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考道法总复习
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 建设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
热点命题解读 命题角度一 节能减排 践行低碳
热点聚焦
考点链接
材料一:第25个节能宣传周 2015年6月13日 至19日是全国第25个节能宣传周。纵览20多 ①环境保护 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从“节能攻坚、 ②生态文明建设 全民行动”到“节能低碳,绿色发展”,从 ③节约资源和保护 “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到“携手 环境的基本国策 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节能、节约、 ④可持续发展战略 节俭是一以贯之的话题。2015年节能宣传周 的主题是:“节能有道,节俭有德”。
4. 国家为落实节能减排应该怎么做? (1)加快淘汰耗能严重的落后生产企业。 (2)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 (3)严格执法,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 (4)加强宣传,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5)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奖惩政策。
材料二相关设问
5. 开展无车日活动,需要我们坚持什么基本国策和发展
8. 我国建设海绵城市有哪些重要意义? 有利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利 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于改善气候条件,改善生态 平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等等。
9.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 (1)国家: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创新,用创新推动循环 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惩破 坏环境的行为;普及环保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2)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 济,发展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 护的力度;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法制观 念和节能环保意识等。
2.有人认为,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就能杜绝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 认识 (1) 观点:错误。 (2)理由:保护环境,不仅仅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还需要相关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减少破坏和污染环境的 行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3. 责任追究办法的施行 (1)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破坏与 污染环境的行为。 (2)有利于增强企业及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 行动起来共同保护环境。 (3)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 谐发展。 (4)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以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等。
材料二相关设问 6. 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 我国城市内涝问题十分严重,逢雨必涝逐渐演变为我国 大中城市的痼疾。 7. 我国建设海绵城市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 保护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4.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在应对荒漠化方面应该 怎样做?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研究、开发新能源。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 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 (4)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完善治理荒漠化方面的法律 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 违法犯罪行为。
材料一相关设问 3.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以“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 为主题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落实 可持续发展战略。 (2)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坚 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3)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 应对环境问题。 (4)我国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形象,积极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