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教案

合集下载

塔里木河-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塔里木河-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塔里木河-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塔里木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和流经的区域;2.了解塔里木河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3.学习唱诵歌曲《塔里木河》。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塔里木河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2.学习唱诵歌曲《塔里木河》。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塔里木河的位置;2.询问学生对塔里木河的印象;3.了解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的看法和认识。

学习新知(35分钟)1.讲解塔里木河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2.带领学生一起唱诵歌曲《塔里木河》;3.分小组,让学生合唱歌曲;拓展延伸(15分钟)1.学生自由发挥,演唱相关歌曲或朗诵相关诗歌;2.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和塔里木河。

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所学内容;2.提示学生明天会学习什么知识。

五、教学反思此次课程主要以唱诵塔里木河为主线,让学生了解塔里木河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展现了人文和理性的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既能理解知识,又能感悟教育。

下一步可以继续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和科普知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教案

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教案

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教学目标:
1、知道塔里木河是我国水量丰富的外流河。

2、说一说塔里木河沿岸的美丽风光。

感受塔里木河的美丽。

教学重点:了解塔里木河河的美丽。

教学难点:感受塔里木河的美景。

教学准备:图片、地图。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新疆地图。

1、找一找塔里木河在地图上的位置
小结:同学们,游览过许多河流。

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的河流朋友,板书(塔里木河)
2、自由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最好。

3、说一说你读到了哪些内容
(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陆河,下面咱们就在地图上找一找它在哪里?找到后做上标记)(1)塔里木河到哪里去了?
二、出示图片
1、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第一幅图,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

第二幅图,美丽的塔里木河
1、说一说塔里木河,美在哪里?
2、画一画塔里木河美丽风景。

板书:最长的内陆河
塔里木河。

《第五单元母亲河欣赏塔里木河》教案

《第五单元母亲河欣赏塔里木河》教案
-举例:塔里木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主要支流等。
-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通过讲解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资源分布以及历史文化,使学生了解河流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举例: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资源利用、古丝绸之路等。
-塔里木河的生态环境保护:强调河流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塔里木河的紧迫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今天的反思,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塔里木河的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关注河流保护和生态环境。
-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提高学生获取、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我国河流特别是塔里木河的热爱,培养保护河流、爱护环境的意识;
-感受塔里木河流域的历史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本节课内容主要围绕塔里木河的地理、自然、人文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全面了解母亲河塔里木河的魅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塔里木河的地理位置、流域特点及生态环境保护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地图、图表和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塔里木河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模拟塔里木河流域的水文循环,演示水资源的流动和变化。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搜集,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河流保护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从自身做起,关注河流保护,但这一观念的树立可能面临挑战。
-突破方法: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保护河流的实际行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简谱)《5.2 塔里木河》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简谱)《5.2 塔里木河》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5.2 塔里木河》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塔里木河》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科书中的一首歌曲,歌曲以中国西北地区的塔里木河为创作背景,展现了塔里木河的壮丽景色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情景。

歌曲为2/4拍,共四乐句,旋律优美、高亢,富有新疆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多元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拍子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新疆文化及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歌曲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歌曲《塔里木河》,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如音阶、节奏等。

2.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让学生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正确发音、把握节奏。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乐器:吉他、手鼓等。

3.练习册:用于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塔里木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塔里木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表演,检验学习效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维吾尔族音乐作品,对比分析《塔里木河》的特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塔里木河》教学设计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塔里木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母亲河》第2课《塔里木河》。

【教材分析】《塔里木河》是六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母亲河》第3课欣赏课。

《塔里木河》为单二部曲式,f小调。

旋律和节奏具有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情绪欢快,表达了守卫边.整的战士对塔里木河的赞颂和热爱。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感受作品旋律的特点和所表达塔里木河的形象。

(二)艺术表现能分析鉴赏作品,能用真挚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表达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

(三)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作品。

(四)文化理健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2、能分析鉴赏作品(二)教学难点:1、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作品。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什么小河给你印象最深?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我们周边有什么河流?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你知道它们的历史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今天老师欣赏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作《塔里木河》(书写板书《塔里木河》)【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

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感受作品教师:聆听音乐,判断这首作品表达了怎样的场面?(播放音乐)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该作品旋律和节奏具有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情绪欢快,表达了守卫边疆的战士对塔里木河的赞颂和热爱。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2.1塔里木河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2.1塔里木河 |人教版

《塔里木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更多有关母亲河的音乐作品。

’2、通过模唱、聆听、对比、画旋律线、舞蹈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实践、感受和表现新疆音乐。

3、通过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音调,体会歌曲的维吾尔族音乐特色。

教学重点:感受新疆音乐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切分音节奏的音乐舞蹈性。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表演唱《掀起了你的盖头来》问:你听听是我国的哪个民族?(新疆)2、你对新疆有哪些了解?3、总结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成西域,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新疆,是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冰川雪岭与戈壁瀚海共生,这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有一位歌唱家克里木就是出生在这里。

二、新授1、出示图片(歌唱家克里木)聆听歌曲,你有什么感受?(播放音乐)。

2、歌中演唱的河流是哪条河?(塔里木河)贴示课题3、总结简介“塔里木河”:沙漠中的绿洲,承载了新疆的历史,见证了新疆的巨变,是新疆的母亲河,有人说你读懂的塔里木河,也就读懂了新疆。

4、聆听歌曲第一歌词,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可用身体感受。

(出示第一段歌词,播放歌曲第一段)问:那段歌词最打动你?总结:歌词写得真好,特别打动人,这么美丽歌词,一定会有特别美的旋律,请同学们听歌曲第一部分。

5、聆听歌曲第一段歌词第一部分。

(播放第一段一部部分)用手画旋律线,师扳手问:旋律线给你怎样的感觉?你发现旋律线有什么特点吗?(像河流、头一样、尾不一样)总结:旋律创作手法:同头换尾随琴唱歌曲乐谱,随琴唱歌曲歌词有感情的根据旋律线演唱你觉得那种节奏型最有特点?(切分音节奏)随音乐和老师拍一拍(播放歌曲第一段第一部分)总结:正是有了这种节奏型,才使新疆歌曲有一种舞蹈性。

师跳舞,生用手拍切分节奏伴奏随老师学新疆舞,随音乐师生一起舞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欣赏曲:塔里木河》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欣赏曲:塔里木河》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欣赏曲:塔里木河》教案一. 教材分析《欣赏曲:塔里木河》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里木河为题材,展现了塔里木河美丽的风景和维吾尔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歌曲采用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了解和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和地域特色。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新疆维吾尔族的文化和音乐特色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景,感受歌曲风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欣赏曲:塔里木河》的歌曲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认同感。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和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

2.学会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民族特色和相关文化知识。

3.实践法:学生跟随歌曲哼唱,体验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2.准备歌曲《欣赏曲:塔里木河》的乐谱和歌词。

3.准备相关的新疆维吾尔族文化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塔里木河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热爱。

然后播放《欣赏曲:塔里木河》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风格。

2.呈现(5分钟)教师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新疆维吾尔族的文化特色。

然后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心得。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演示歌曲,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新疆生命之河塔里木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新疆生命之河塔里木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新疆生命之河塔里木河教案名称:探索新疆生命之河——塔里木河教学目标:1. 了解塔里木河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和特点;2. 了解塔里木河在新疆地区的重要性;3. 了解塔里木河对当地居民生活和经济的影响;4.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学习珍惜水资源;5.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材和资源:1. 地理教科书、地图等资料;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3. 塔里木河流域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他们对新疆的印象以及了解塔里木河的情况。

激发学生对探索塔里木河的兴趣。

步骤二:介绍塔里木河(20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借助地图、教科书等资料,介绍塔里木河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和特点。

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2.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

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提问补充信息。

步骤三:了解塔里木河的重要性(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再次分成小组,讨论塔里木河对新疆地区的重要性,并列出相关观点和理由。

2.全班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

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提问补充信息。

步骤四:了解塔里木河对居民生活和经济的影响(20分钟)1.小组活动:学生再次分成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塔里木河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包括灌溉农田、供应水源等方面。

2.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

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提问补充信息。

步骤五:环境保护教育(15分钟)1.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塔里木河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水资源枯竭等。

2.启发思考:鼓励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塔里木河这一重要的水资源。

可以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减少浪费、节约用水等。

步骤六:实践活动(40分钟)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塔里木河的实地考察活动,观察河流的情况、生物多样性等。

2. 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分组开展实际行动,例如清理河岸垃圾、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里木河》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塔里木河》。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音乐舞蹈的特点,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准确地演唱歌曲《塔里木河》。

2、感受歌曲中所包含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塔里木河》配伴奏。

2、对新疆音乐的体会、感受与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歌曲谱例、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播放歌曲《塔里木河》音乐片段,学生随音乐即兴律动。

2、提问:刚才大家听到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新疆)
小结:新疆是我国著名的“歌舞之乡”,那里是音乐舞蹈的海洋。

3、展示色彩艳丽、五彩缤纷的新疆民族服饰,模仿维吾尔族人的行礼动作。

介绍维吾尔族男女老少都喜欢戴的“朵帕”。

请学生做新疆舞蹈中的典型动作:移颈、托帽、转手腕。

二、教学新课
学唱《塔里木河》。

1、聆听歌曲《塔里木河》,请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节拍等。

2、学生交流对歌曲的感受。

3、熟悉歌曲旋律。

找出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节奏型,并指导学生练习。

4、跟琴学唱《塔里木河》,教师及时指导。

5、拿出打击乐器:铃鼓等,邀请学生来敲敲打打,合着歌曲的节奏自主配伴奏,进行自由律动。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学完了歌曲《塔里木河》,大家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