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磁现象和磁场导学案
《磁现象磁场》导学案1.doc

《磁现象磁场》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宇宙中存在着磁现象以及生活学习中的几个典型磁现象。
2、知道如何用磁感线来形彖描述磁场。
3、知道典型磁体磁场的分布。
学习重点:1、电流的磁效应及应用。
2、磁场的物质性。
3、用磁感线來描述几种常见磁场的分布。
学习难点:用磁感线描述儿种常见磁场的分布特点。
课前预习知识准备:1、初中学习过关于磁场的知识是怎样得?2、如何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与它相似吗?教材辅读:1、磁现彖:%1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都叫永磁体,他们都能吸引铁质物体,我们把这种性质叫。
%1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
能够口由转动的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 又叫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又叫N极。
2、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发现,电流能使磁针。
%1不仅磁铁能够产生磁场,电流也能产生磁场,这个现象称为电流的。
3、磁场:磁场是存在于磁体周围的一种,磁体与磁体Z间,磁体与通电导体Z间以及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Z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来实现的。
通电导线也能在周圉空间产生磁场。
5、磁感线是这样一些有方向的曲线。
曲线上每一点的为该店的方向,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磁感线疏的地方表示。
6、安培定则又叫,如果右手弯曲的以指与的方向一致,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的方向;如果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与一致,则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的方向。
预习自测:1、电与磁相互联系,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同样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导线在通电情况下会。
2、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一元硕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D.硬币屮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3、关于磁场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B.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C.磁场N极到S极的方向D.小磁针南极受力的方向4、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条磁感线的空隙处一定不存在磁场B.磁感线总是从"极到S极C.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D.两个磁场證加的区域磁感线可能相交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磁感线和电场线是一样的吗?2、磁体周围的磁场是怎样分布的?质疑探究:1、磁感线的特点以及磁感线和电场线的区别2、条形磁铁周围磁场是怎样分布的?3、蹄行磁铁周圉的磁场是怎样分布的?①通电直导线 4、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是怎样分布的?②通电螺旋导线归纳总结:当堂检测:1、 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0A.安培B.奥斯特C.库仑D.伏特2、 关于地磁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N 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 极在地理北极附近B. 地磁场在地表附近某处,有两个分量,水平分量指向地理的北极附近,竖直分 量一定是竖直向下C. 若指南针能放入地心,则它的"极将指向地球北极D. 若指南针能放入地心,则它的N 极将指向地球南极3、 关于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磁感线从磁体N 极出发,终止于磁体S 极B. 磁感线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与方向C. 磁感线上某点切线方向即为该点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D. 沿磁感线方向,磁场减弱4、 如下图所示,当S 闭合后,小磁针处在通电电流磁场中的位置正确的是()5、如图所示为三根通电平行直导线的断面图。
磁现象和磁场导学案

第三章磁场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磁现象,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了解电流的磁效应及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过程,体会奥斯特发现的重要意义。
3.知道磁场的概念及基本特性,知道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4.知道地磁场的特点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知道磁极和电流的周围都存在磁场,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2)知道地磁场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难点:磁场概念的形成及磁场的基本性质。
一、磁现象世界上最早发现磁石并且利用其作为定向工具的是我们中国。
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磁现象?有哪些地方利用了磁?请大家回顾一下在初中我们都学习了磁的哪些知识点?1.磁性:2.磁体:3.磁极: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又叫;指北的磁极叫做,又叫。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5.补充:变无磁性物体为有磁性物体叫,变有磁性物体为无磁性物体叫。
二、电流的磁效应疑问:我们看到磁极有两种,并且磁极间还有相互作用。
我们在本书的第一章中学习过电荷也有两种,并且电荷之间也有相互作用。
那么电和磁之间是不是存在着某种联系?1.深受康德哲学思想影响的丹麦物理学家相信,就像电和热、电和光之间存在着联系一样,之间也应该存在着联系.2.1820年4月,在一次讲课中,奥斯特偶然地把导线沿方向放置在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上方,通电时磁针转动了。
他继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年7月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首次揭示了的联系。
3.今天我们在课堂上重现奥斯特实验(小组实验,老师演示)1、小磁针在什么情况下能偏转?2、小磁针是不是一直在偏转?3、小磁针为什么能偏转?特别注意:本实验是直接把电源短路获取电流,所以不能长时间连接电源,以免损坏电源!问题1:通电导线是通过什么作用于小磁针的?问题2:既然通电导线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那么磁体对小磁针是否也有力的作用呢?老师演示实验:结论:问题:磁体是通过什么作用于通电导线的?猜想:通电导线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磁体对通电导线也有力的作用,那么通电导线之间是否也有力的作用呢?结论:。
磁现象与磁场导学案

第三章磁场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学习目标】1.记住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如磁体、磁性、磁极。
2.会做奥斯特实验,正确理解奥斯特实验的重大意义。
3.知道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电流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4.知道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并且记住地磁场的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
难点:如何验证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电流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学习过程】Ⅰ自主预习知识梳理1.物体具有的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属性叫做;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北极。
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2.丹麦物理学家首先发现电流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3.磁场是存在于或电流周围空间的一种的物质;磁极和磁极间、磁极和电流间、电流和电流间的作用都是通过来传递的。
4.地球本身在地面附近空间产生的磁场,叫做。
地磁场的分布大致就像一个磁铁外面的磁场。
一、磁现象实验探究1.取一条形磁铁,用它的两端和中部分别去靠近许多大头针,观察有什么现象?总结出磁体、磁性、磁极的定义?2.取两个条形(蹄形)磁铁分别将它们两端相互靠近,观察到什么现象?总结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二、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探究请同学们参照右图实验实物图验证电流和磁体之间是否有力的作用。
1.奥斯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2.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什么?3.奥斯特实验中用两节干电池做实验时,开关为什么不能长久闭合?三、磁场(类比电场)1.电现象与磁现象有何相似之处?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发生的呢?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发生的呢?3.电场对带电体是否有力的作用?磁场对磁体(电流)是否有力的作用?四、地磁场请同学们观察课本81页中图3.1-4,分析出地磁场的特点?【当堂检测】1.奥斯特实验说明了()A.地磁场的存在。
B.通电导线会产生热。
C.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D.电可以转化成磁。
3.1磁现象与磁场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物理选修3-1导学案编号:23 使用时间:2010.12 编写人:陈明生审核人:负责人: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3.1 磁现象与磁场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体、磁极、磁性、磁场等概念,明确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了解电流的磁效应,体会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重要意义.3、了解地磁场的分布情况和地磁两极的特点.预习指导学习重点: 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特性。
学习难点: 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1.取一条形磁铁,用一大头针分别靠近磁铁的两端和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2.取两个条形磁铁,分别将它们的同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3.将一通电直导线水平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分别观察导线东西放置和南北放置两种情况下,小磁针的转动情况.[要点提炼]1.磁体具有的吸引_______________的性质称为磁性,磁体的两极磁性最强.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奥斯特实验(如图所示):(1)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2)意义: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先揭示了电与磁之间是有联系的.二、磁场[要点提炼]1.磁场:存在于______周围或_______周围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和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和通电导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如图所示).3.磁场的产生(1)磁体周围有磁场.(2)电流周围有磁场.三、地球的磁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对促进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古代指南针为什么指南曾是一个不解之谜,你知道指南针为什么指南吗?[要点提炼]1.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如图所示,地球磁体的N极(北极)位于地理_______附近,地球磁体的S极(南极)位于地理_________附近.2.磁偏角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水平放置的磁针的指向跟地理子午线之间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叫做___________.。
高中物理 第三章第1节 磁现象和磁场同步导学案

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1.磁体是具有磁性的物体,磁体有N、S两个极,同名磁极彼此排斥,异名磁极彼此吸引。
2.奥斯特发觉了电流的磁效应,第一次揭露了电与磁的联系。
3.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电流有力的作用。
4.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周围,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周围,地磁轴与地球自转轴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磁现象及电流的磁效应1.磁现象(1)磁性:物质具有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2)磁体: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都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的各部份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N极)。
(4)磁极间彼此作用规律: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两个磁极,同名磁极彼此排斥,异名磁极彼此吸引。
2.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实验: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指向南北的磁针上方,通电时磁针发生了转动。
(2)意义:奥斯特实验发觉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能够产生磁场,第一揭露了电与磁的联系。
[专门提示]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产生磁场,本来是没有条件的,但实际实验时必需考虑地磁场的阻碍,让通电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磁场方向与地磁场方向尽可能不一致,成效明显。
1.铁棒A能吸引小磁针,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假设将铁棒A靠近铁棒B,下述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A、B必然彼此吸引B.A、B必然彼此排斥C.A、B间有可能无磁场力作用D.A、B可能彼此吸引,也可能彼此排斥解析:小磁针本身有磁性,能够吸引没有磁性的铁棒,故铁棒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只是在小磁针磁场作用下临时被磁化的结果。
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说明铁棒B 必然有磁性。
假设A无磁性,当A靠近B时,在B的磁场作用下也会被磁化而发生彼此的吸引作用。
假设A有磁性,那么A、B两磁体都别离有北极和南极,当它们的同名磁极相互靠近时,相互排斥;当异名磁极相互靠近时,相互吸引。
这说明不论A有无磁性,它们之间总有磁场力的作用,故只有D项正确。
20.1磁现象-磁场(导学案)

20.1磁现象磁场(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磁性、磁极、磁体、磁化。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4、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方向的规定。
5、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知道地磁的南、北极。
课堂导学1、磁现象(1)、〔实验〕:拿一块磁铁,分别让它去接触铁片、硬币(一元、五角、一角)、塑料尺、纸片等,发现磁铁可以吸引。
叫做磁性。
(2)、〔实验〕:将一些铁片均匀撒在纸上,用一块磁铁去接触或靠近铁片,发现:磁体上吸引的铁片数目较多。
磁极:。
磁体有个磁极。
(3)〔实验〕:用一个支架支起一个小磁针,让小磁针在平面内自由转动,发现静止后小磁针会。
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出来的。
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 ,又叫极。
静止时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又叫极。
(指向性)(4)(实验):将一根条形磁铁的N极分别去靠近小磁针的N极和S极,再用条形磁铁的S极分别去靠近小磁针的N极和S极,观察现象得出结论:(5)〔实验〕:拿一个一元硬币去靠近或接触一个一角硬币,会发现一元硬币(能或不能)吸引一角硬币,然后在一元硬币上方放一根条磁铁,再让它去靠近或接触一角硬币,会发现一角硬币被。
叫做磁化。
2、磁场(1)、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它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它叫。
物理学中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用带箭头的曲线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它不是真实存在的。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出发,回到。
画出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感线。
3、地磁场叫做地磁场。
它的形状与很相似。
地理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大致,但并不重合,最早我国宋代学者沈括发现。
当堂检测1.关于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由小铁屑形成的B.磁场中有许多曲线,这些曲线叫磁感线C.小磁针在磁感线上才受力,在两条磁感线之间不受力D.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而假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2.标出磁极的名称和A、B两点的磁场方向。
3.1磁现象与磁场

§3.1 磁现象与磁场导学案学习目标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2、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磁极或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使用说明:①用15分钟时间,通过阅读课本内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②独立完成巩固训练。
③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红笔标注出来,以便在小组讨论时解决。
预习指导学习重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特性。
学习难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自主学习:1.物体具有的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属性叫做;具有磁性的叫做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北极。
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2.丹麦物理学家首先发现电流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3.磁场是存在于或电流周围空间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磁极和磁极间、磁极和电流间、电流和电流间的作用都是通过来传递的。
4.规定在磁场中的任意一点小磁针受力的方向亦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5.地球本身在地面附近空间产生的磁场,叫做。
地磁场的分布大致就像一个磁铁外面的磁场。
同步导学1.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常见的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周围都存在着磁场。
例1.如图1所示.放在条形磁铁磁场中的软铁棒被磁化后的极性是()A.C棒未被磁化B.A棒左端为S极C.B棒左端为N极D.C棒左端为S极解答:软铁棒被磁化后的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磁场方向一致,故B正确。
2.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效应。
⒊地磁场:地球本身在地面附近空间产生的磁场。
⑴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极性和地理极性相反,如图3,其间有一个交角.这就是磁偏角,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地点是不同的。
高中物理 3.1磁现象和磁场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3.1磁现象和磁场【学习目标】: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理解电流的磁效应,知道其伟大意义。
3、知道有关地磁场的知识。
【学习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学习难点】:地磁场的磁感线【自主预习】:阅读课本79-82页,完成以下问题。
1、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现使用的磁铁多是用、、等金属或用制成的。
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都叫做,它们能吸引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的区域叫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的磁极叫做南极(S极),指的磁极叫做北极(N极)。
2、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个磁极,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3、重做奥斯特实验:该实验说明了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奥斯特的贡献是发现了电流的。
4、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以及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发生的。
磁体周围、电流周围都存在着磁场、所有磁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和电场一样都是一种客观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很多磁现象感知了它的存在。
在同一空间区域,可以有几个磁场共同占有,实物做不到。
结论:磁场的基本性质:回顾:电场的基本性质:5、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叫地磁场,地磁场南极在地理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极附近。
指南针所指的南北(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极并不完全一致,两者之间存在着偏角,即磁偏角。
磁偏角最早是由发现的。
【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磁场”知识全知道磁场是存在于、和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
1.磁场的基本特性:磁场对处于其中的、和有磁场力的作用。
2.磁现象的本质: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的磁场都产生于电荷的运动,并通过磁场而相互作用。
⑴最早揭示磁现象的电本质的假设是: 。
⑵磁场方向:在磁场中的任一点,小磁针受力的方向,亦即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磁场方向。
⑶奥斯特实验第一次指出也能产生磁场,做实验时,为排除地球磁场的影响,小磁针应处于指向位置,直导线中应通以方向的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
【课前预习纲要】
【预习导学】
1、在初中我们已接触了一些磁有关的知识,生活中有哪些与磁有关的现象和应
用?
2、磁场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3、磁感线的作用是什么?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4、指南针的原理是什么?
【基础自测】
1、一根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后,每半段磁铁磁极的个数是()
A.一个 B.两个 C.零 D.上述三种都可能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C.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到,在磁体周围确实存在着磁场
D.磁感线是一种假想曲线,是不存在的
3、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右图中能正确表示所
在点磁感线方向的小磁针是()
A.小磁针A、B
B.小磁针B、C
C.小磁针C、D
D.小磁针A、D
4、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的磁场分布情况与一个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情况相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磁场的方向是沿地球上经线方向的
B.地磁场的方向是与地面平行的
C.地磁场的方向是从北向南方向的
D.在地磁南极上空,地磁场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课内学习纲要】
【要点简析】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体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4.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上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小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
极,用“N”表示.
5.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磁化:一些物体在或的作用下会获得这种现象叫做磁化.7.像软铁之类的物质获得磁性后磁性易消失,称之为软磁体;钢获得磁性后磁性不易消失,称之为硬磁体。
实验室用的永磁体应该用磁体材料。
二.磁场
1.磁场:磁体或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能够传递磁体
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
间的_________。
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_____或_________产生力的作用。
3.产生:
(1)磁体周围。
(2)通电导体的周围——电流的磁效应。
三、地球的磁场
1.地磁场
地球本身是一个_____,在其周围产生的磁场叫做地磁场。
2.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的关系
地磁南极(S极)在地理____附近,地磁北极(N极)在地理___附近,二者并不重合。
【典例精析】
一、磁现象和电流的磁效应
例1:物理实验都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条件。
奥斯特做电流磁效应实验时,应排除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
关于奥斯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必须在地球赤道上进行
B.通电直导线应该竖直放置
C.通电直导线应该水平东西方向放置
D.通电直导线应该水平南北方向放置
练习1: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一元硬币,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
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够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
二、探究磁场及磁场的基本性质
例2: 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体周围的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磁场不是客观存在的
B.将小磁针放在磁体附近,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是因为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C.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当磁体周围撒上铁屑时才能形成磁场,不撒铁屑磁场就消失
练习2: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和电场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
B.磁场对处在其中的磁体有磁场力的作用
C.磁铁对通电导线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两根通电导线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练习3:将甲、乙两根钢条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或S极。
当钢条甲靠近时,小磁针自动远离,当钢条乙靠近时小磁针自动靠近,则( )
A.两根钢条均有磁性
B.两根钢条均无磁性
C.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一定无磁性
D.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可能有磁性
三、探究地磁场
例3: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的磁场分布情况与一个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情况相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磁场的方向是沿地球上的经线方向的
B.地磁场的方向是与地面平行的
C.地磁场的方向是从北指向南的
D.在地磁南极上空,地磁场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练习4:如图所示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司南,司南能指南北的原因是( )
A.太阳周围有磁场
B.月球周围有磁场
C.地球周围有磁场
D.地球内部有根条形磁铁
【课外拓展学习纲要】
1、下列现象中,能表明电和磁有联系的是( )
A.摩擦起电
B.两块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
C.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偏转
D.雷电过后,能使磁性材料产生磁性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两个磁铁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生相互作用
B.把一根条形磁铁从中间折断,则被分开的两部分只有N极或S极
C.极光现象与地球的磁场有关
D.人们代步的电动自行车中应存在磁体
3.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制磁悬浮列车,我国已经拥有了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
条磁悬浮列车试验线。
一种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装着磁体,车厢用的磁体大多是通过强大电流的电磁铁,现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悬浮列车利用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B.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C.磁悬浮列车消除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D.磁悬浮列车增大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4.以下关于地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磁场是地球的盾牌,起着保护地球上的生命的作用
B.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但不与北极重合
C.地磁场的方向永远不会改变
D.在所有行星中,只有地球有磁场
5.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处于其中的磁体和电流有力的作用
B.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不存在的,是人们假想出来的一种物质
C.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
D.磁场的存在与否决定于人的思想,想其有则有,想其无则无
6.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
在电磁铁A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悬挂C的轻绳的拉力的大小为( )
A.F=Mg
B.Mg<F<(M+m)g
C.F=(M+m)g
D.F>(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