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 系统与设计 第三节 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2022年高中通用技术基础知识综合复习第三章系统及其设计课件苏教版必修技术与设计2

2022年高中通用技术基础知识综合复习第三章系统及其设计课件苏教版必修技术与设计2

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该系统可分为液位检测子系统和浇注流量控制子系统 B.各子系统单独工作,都不能实现液位控制的功能,体现了系统的整 体性 C.设计该系统时,要从整体出发,以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为目的 D.选择液位仪时,既要考虑电涡流传感器,又要考虑液位显示器等, 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
答案 D 解析 系统的知识点主要在五个基本特性及三个分析原则,它们之 间的概念区分要清晰。本题中液位仪的选择要考虑与其相关联的 部件,说明系统的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体现相关性,但系统分析 没有相关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是考虑多个功能,统筹兼顾而不是考 虑多个组成部分,选项D错误。
1.(2019·10月浙江学考)如图是一款自发电手电筒,按压手柄,齿轮组 带动发电机发电,使小灯珠发光。下列关于该系统设计的分析不正 确的是( )
考点二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 侧重于“部分影响整体”和“整体发挥着特有的功能”。整体性是系 统的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名师点拨】 如何理解系统整体性? (1)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 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 (2)系统的任何一个要素(部分)发生变化或出现故障时,都会影响其 他要素(部分)或整体功能的发挥。 (3)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之和。 (4)不能离开整体去分析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4)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 系统分析首先要着眼于系统整体,要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看 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阶段;先看长远,再看当前。 例:田忌赛马、丁谓修复皇宫、街道各部门施工。 ②科学性原则 系统分析一方面要有严格的工作步骤,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运用科 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有说服 力。 例:种稻“三三进九不如二五一十”。

粤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课件:第三章 系统及其设计第一节 认识系统(第1课时)

粤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课件:第三章 系统及其设计第一节 认识系统(第1课时)

一、什么是系统
(三)系统的分类
立即行动: 将系统与对应的类 型连接。
系统
天气系统 森林公园 一所学校 神舟十一号飞船 人体的神经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类型
自然系统 人工系统 复合系统
一、什么是系统
(三)系统的分类
立即行动: 将系统与对应的类 型连接。
系统
“一带一路”倡议 银河系 收割机
洗衣机工作流程 学校课程表
(二)子系统与元素
望远镜的组成要素:
目镜 目镜筒 物镜 物镜筒
这些要素相对望远镜,是不 可再划分的最小单元。
要素:指构成系统的主要元素。
“人”相对于“社会”这一系统,是不可划分的 最小单元,即构成社会的要素。
作为生物的人体是一个系统,可以分解为呼吸系 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子系统以及器官、组 织、细胞等更小的子系统。
一、什么是系统
思考:生活中,哪里听到或用 到系统?
一、什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统 思考:生活中,哪里听到或用到系统?
各种生态系统。 动物、植物都是系统。 人体也是系统。 天体系统。 人类制造的物品,大部分都是系
统。
系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任何
事物都处在一定的系统之中。
一、什么是系统 立即行动:说说知道的中国新技术系统。
目的和要求:
通过望远镜制作实践理解系统的含义和基本 构成。
材料及工具准备:
目镜一个(直径3cm双凹透镜,焦距7.5cm)、物镜一个(直径5cm双凸透镜或 平凸透镜,焦距30cm)、纸板一块 、剪刀、 美工刀、尺子、铅笔、胶水。
1. 望远镜有什么功能?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2. 用物镜观察远处一个物体,会看到怎样的图像? 3. 用目镜观察同一物体,会看到怎样的图像? 4. 用望远镜观察同一物体,会看到怎样的图像? 5. 试运用学习过的光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现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3.3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3.3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三、设计的评价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选自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中的第三章第三节“设计的评价”。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本章“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的一个总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学习以后各章节的知识。

本课仍以便携式小凳为案例展开教学活动。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主体是普通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水平。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与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一定的理解。

通过合作,在设计、制作“便携式小凳”的过程中,体会了设计的过程与设计的原则。

虽然个体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水平,对评价活动有感性认识,但不系统、不完整。

他们的思维发展具有假设一一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分析等特点,所以本节课将在学生感性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学习如何评价,并在学习后进行二次评价。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初步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②能根据设计要求对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③在交流的基础上尝试写出评价报告。

2.过程与方法①在评价便携式小凳的活动中,感悟设计的每一阶段的评价。

②经历技术产品评价的过程,学会评价技术产品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会评价过程、学习如何评价,指导学生今后的设计工作,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并形成质量管理意识。

用适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思想和成果,并能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重、难点重点: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难点:能够根据不同作品制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1.教学方法:探究式2.教学策略:在本节的教学中,遵循由一般认识到特殊认识的思路,引导学生从一般性的评价入手考虑问题,然后将设计思路引到设计的评价上来。

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

通用技术与设计2教案(全册)

通用技术与设计2教案(全册)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一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第二节流程的设计第三节流程的优化第三单元系统与结构第一节系统的结构第二节系统的分析第三节系统的设计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一节控制的手段及应用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第三节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第四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教材版本】本课程采用苏州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2》。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通过生活观察和技术试验,对简单结构进行强度与稳定性分析,解释它的强度高或低、稳定或者不稳定的原因。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已有条件,自行设计和制作实验,并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对技术实验与观察的过程进行记录,并按照比较规范的格式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与习惯。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的第一课时。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本课时要通过展示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图以及对这些结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明白“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结构与设计”,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

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技术领域,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本课时还要讲解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讲解应力概念。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 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

应力从认识常见的结构开始,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展开技术视野中的力与结构讨论, 通过有趣的小试验, 强化对不同类型结构的特点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学情分析】学生对结构虽有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也有一定的基础。

通用技术_系统与设计_第三节_系统的设

通用技术_系统与设计_第三节_系统的设
A、整体性原则 C、综合处理的原则 B、动态性原则 D、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11、系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是(A) ①系统设计的目的 ②系统设计的要求 ③系统 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④系统设计 方案的优化 A、①②③④ C、①②③ B、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09年6月27日上海市一幢在建13层楼 房整体倒覆(如图所示),调查组专家应用 科学方法对水泥和钢筋等关键材料作了定量 分析。这体现了系统分析的
(二)简单系统的设计的实现:
(四)设计方案:方案C
1.设计目标:设计一个自动发电手电筒,用发电机代替干电 池进行供电。 2.手电筒系统的各要素:
手柄 齿轮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电机
小灯泡
3.工作原理:用手摇动手柄,使齿轮转动,带动由磁铁和 线圈组成的发电机旋转,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 感应电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电流,使小灯泡发光。
1.手电筒的结构: (1)可把手电筒看成一个整体 (2)再把手电筒照明供电部分分为两个子系统,一个是照 明子系统;另一个是供电子系统。 (3)照明子系统的要素是灯泡、导线。 (4)供电子系统的要素是电源、开关。
(二)简单系统的设计的实现:
2.手电筒的功能 (1)手电筒的功能就是照明,取决于各个组成要素 (2)供电装置电源是通过导线的连接驱动灯泡的发光,这些是 基本要素,缺少任何一个,手电筒都不能正常工作。 3.手电筒的组装 (1)将手电筒的各个要素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匹配,组装 才能达到目的功能 (2)合理选择元器件
(一)系统的设计
马上行动: 思考:从系统设计的思路出发,怎样理顺这些关系?
(1)总体目标是:安全、快捷、经济 (2)地质勘探、路向选择,选择合理的路线方案,如公路要 越过两座山坡,是穿隧道还是绕道行。 (3)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考虑人员、材料安排方案,合理 安排人员,各段工程同时进行,实行并行施工,在不增加总资 金的情况下,降低材料成本,减少材料的浪费,就近取材,就 地取材,选择合理路线购置材料。 在不增加过多人工的前提下, 提高工程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系统及其特征 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系统及其特征 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走学入情分境析 教系学设统计 教系学统过特征程 教例学题反巩固思
➢ 用整体性解释以下语句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
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
三个人共同构成一个系统,每个人 都是组成要素之一,如果三人之间的协 作关系处理不好,反而影响整体功能的 发挥。
三个小皮匠构成一个系统,整体功 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 系统的特性
动态性
部分(要素)变化由时间或 自身引起;
环境适应性
环境变化引起要素(部分) 变化;
教走学入情分境析 教系学设统计 教系学统过特征程 教例学题反巩固思
系统的整体性
整体性最基本的特性, 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 本的思想和方法。
➢整体性
教走学入情分境析 教系学设统计 教系学统过特征程 教例学题反巩固思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在一个系统中局部对整体的影响, 要素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甚至还会 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教走学入情分境析 教系学设统计 教系学统过特征程 教例学题反巩固思
为了保护草原植被,当 地政府颁布了禁止大量捕杀 野狼的法令,这是什么道理?
狼捕杀羊、野兔等食草性 动物,使其数量减少,从而起 到保护植被的作用。
1、人们将鞋和轮滑鞋等组合起来发明了轮滑鞋,如图所示,其目的
是 实现滑行 。这种轮滑鞋的鞋子部分和滑轮部分所要实现
的目标分别是 支撑身体和实现滑行、转弯等动作

2、如图所示,有的轮滑鞋在鞋跟处增加了一个圈中的装置,其目的

用于滑行时刹车
。设计这个装置的注
意事项是 不能太长或太短,注意材料的耐磨性。

C.利用液压将刹车片往外推,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高中通用技术精品学案系列( 必修2 第三章 《系统与设计》学案)

高中通用技术精品学案系列( 必修2 第三章 《系统与设计》学案)

必修2 第三章《系统与设计》学习资料学习目标:⒈掌握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性。

⒉能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⒊知道系统优化的意义,掌握系统优化的一般性步骤。

⒋知道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学会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⒌学做简单系统的方案设计。

学习材料:同学们都知道,神舟六号飞船已经把聂海胜费俊龙送上太空,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很大的系统。

它包括七大子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

人体是高级、精密的系统,主要有八大子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一、系统概述(一)系统的含义与分类1.什么是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的若干个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或者说,此贴视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构成的,并完成特定功能的统一体。

例:课本中的塑料大棚是系统,智能大楼是系统,一本书是系统,大到浩瀚的银河系,小到原子它们都是系统。

2.系统的分类(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人体系统是自然系统;人造地球卫星,桥梁(不包括天生桥)房舍等,属于人造系统。

由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复合的系统称为复合系统。

如:城市系统、村落系统。

(2)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

(3)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相对的(4)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5)系统的其他分类: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黑色系统与白色系统。

由此可知构成系统的三要素:(1)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或部分);(2)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有一定的结构。

(3)系统的功能是组成要素所不具备的。

(二)系统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也称为集合性,是系统的最基本属性。

系统是一个整体,即具有整体的特性功能,目标和作用的有机整体。

系统不是各元素的简单集合,也不是简单的数量相加。

系统要求它的局部服从整体,强调整体观点,整体目标和整体利益。

2.相关性:系统的相关性也称为关联性。

构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彼此相关的。

3.1 认识系统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2

3.1 认识系统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2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三章系统及其设计第一节认识系统教学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通用技术是一门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的学科。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蒸汽机时代直到当今的信息时代,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我们的生活、工作、生产处处都要用到技术,例如我们手中拿的圆珠笔和钢笔就是多次技术改造的结果,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的电视机也是技术发明的成果。

认识技术、善用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教学目标:理解系统的含义,知道系统的组成:系统、子系统和元素。

了解系统的分类,理解系统的主要特性。

通过案例分析,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经历将基础知识应用于技术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同学们会养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习惯,能运用规范的技术语言和设计制作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

教材分析这节课学生首次接触到系统这一概念,这对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系统十分重要,为进一步掌握系统的方法,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进行系统的优化和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流程、结构,对系统的认识难免是抽象、复杂、难懂。

事实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意无意地运用了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只不过他们缺少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不了解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和主要特性。

难点:通过对简单技术系统的分析,理解系统的主要特性。

教学策略:本节课教学主要由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和多媒体手段设置学习情境,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过程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构设计原则知识并形成能力。

教学准备:展示用的图片、其他技术产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老师:本节课我们学习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三章系统及其设计第一节认识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时常受到大气对流的 影响而产生颠簸,当飞机的检测装置接收到这 一信号后,经过控制器的调节,能在很短的时 间内调整好飞行状态,克服大气对流对飞机飞 行的影响,保持平稳飞行。这个现象说明了系 统的什么基本特性?( C) A、整体性 C、环境适应性 B、相关性 D、动态性
10、明同学家所在街道的人行道路在一年 内进行了铺设通讯线路、煤气管道、下水 管道修理三次施工,给市民带来了生活的 不便,这说明对于道路的改造不符合系统 设计的( A)原则
(一)系统的设计 1.系统的设计的涵义: 系统设计: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 满足预定目标的系统的过程。
(一)系统的设计 2.系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1)系统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理解:从系统的整体出发,以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为目的。
(2)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理解:运用系统的思想综合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冲突问题, 注重各部分的横向、纵向联系。依据系统的基本特性,既要考虑 当前,也要考虑长远。
本章习题
1、系统分析的目的是:( C )
A、为了减少实验的失败 B、为了减少系统内子系统的要素 C、为了减少设计决策的风险 D、为了减少设计过程的不确定因素。
2、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
C)
A、整体性、先进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 B、整体性、可靠性、目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 C、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 D、整体性、开放性、实用性、可靠性、动态性
1.手电筒的结构: (1)可把手电筒看成一个整体 (2)再把手电筒照明供电部分分为两个子系统,一个是照 明子系统;另一个是供电子系统。 (3)照明子系统的要素是灯泡、导线。 (4)供电子系统的要素是电源、开关。
(二)简单系统的设计的实现:
2.手电筒的功能 (1)手电筒的功能就是照明,取决于各个组成要素 (2)供电装置电源是通过导线的连接驱动灯泡的发光,这些是 基本要素,缺少任何一个,手电筒都不能正常工作。 3.手电筒的组装 (1)将手电筒的各个要素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匹配,组装 才能达到目的功能 (2)合理选择元器件
(一)系统的设计
4.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要点:
1.遵守设计的一般过程、方法和原则(见 《技术与设计1》P35~P39) 2.遵守系统设计中特有的两条原则: (1)设计好系统中的每一个元素或子系统。 (2)设计好各元素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 系。
(二)简单系统的设计的实现: 系统设计多用于比较复杂的 社会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 规划系统工程、生态系统工程、 能源系统工程、交通运输系统 工程、农业系统工程、工业及 企业系统工程、军事系统工程 等方面。
系统与设计
第三节 系统的设计
桐乡一中 杜宗飞
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 面对对各种各样的设计,例如: 家庭室内装修设计
假期旅游行程设计
个人形象设计
学校田径运动会竞赛日程表设计等等。
阅读课文第76到90页,思考以下三 个问题: 1、什么是系统设计? 2、系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 哪些? 3、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7、合金钢材料中,碳含量的高低影响着 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从而影响钢的 耐磨性。碳含量高,则硬度高、韧性差; 碳的含量低、则硬度低、耐磨性差。这 反应了系统的什么基本特性( ) A A、相关性 B、环境适应性 C、动态性 D、整体性
8、“丢卒保车”、“一招不慎,全盘皆输”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它们主 A 要反映了系统基本特性中的( ) A、整体性 B、相关性 C、动态性 D、目的性
C
A.整体性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相关性原则
13、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处理具体问题时要 遵循哪些原则(C)
A、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局部原则 B、整体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相关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14、下面哪一句日常用语没有反映系统整 体性?( B ) A.丢卒保车 B.春捂秋冻 C.一招不慎,全盘皆输 D.三个小皮匠顶个诸葛亮
(二)简单系统的设计的实现:
(四)设计方案:方案C
1.设计目标:设计一个自动发电手电筒,用发电机代替干电 池进行供电。 2.手电筒系统的各要素:
手柄 齿轮组
发电机
小灯泡
3.工作原理:用手摇动手柄,使齿轮转动,带动由磁铁和 线圈组成的发电机旋转,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 感应电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电流,使小灯泡发光。
A、整体性原则 C、综合处理的原则 B、动态性原则 D、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11、系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是(A) ①系统设计的目的 ②系统设计的要求 ③系统 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④系统设计 方案的优化 A、①②③④ C、①②③ B、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09年6月27日上海市一幢在建13层楼 房整体倒覆(如图所示),调查组专家应用 科学方法对水泥和钢筋等关键材料作了定量 分析。这体现了系统分析的
(3)系统设计方案的优化。
理解:从系统整体考虑优化,统筹兼顾,再在此基础上完善个 部分的设计。
(一)系统的设计
马上行动: 思考:从系统设计的思路出发,怎样理顺这些关系?
(1)总体目标是:安全、快捷、经济 (2)地质勘探、路向选择,选择合理的路线方案,如公路要 越过两座山坡,是穿隧道还是绕道行。 (3)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考虑人员、材料安排方案,合理 安排人员,各段工程同时进行,实行并行施工,在不增加总资 金的情况下,降低材料成本,减少材料的浪费,就近取材,就 地取材,选择合理路线购置材料。 在不增加过多人工的前提下, 提高工程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系统的设计 3.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1)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 (2)确定各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对子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 (4)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和评价。
可以概括为“总——分——总”。就是当我们要设 计一个系统对象时,可以先将对象分解为一个子系统, 分析和确定各个子系统的目标、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 相互关系和结构组成,然后单独对每个子系统进行技 术设计、评价及优化,然后对由完成的子系统作为构 件的系统整体进行总体技术设计和评价。
(二)简单系统的设计的实现:
(五)方案制作: 试验:测试玩具电动机能否改装为发电机 试验器材:玩具电动机、小灯泡、粗棉线、导线。 试验过程: (1)在电动机的接头上连接小灯泡。 (2)在电动机的转轴上绕十几圈的棉线。 (3)用力快速抽动棉线,使电动机的转子迅速转动,观察小 灯泡发光情况。 试验总结:当外力使电动机转子迅速旋转时,转子线圈中产 生感应电流,小灯泡发光。玩具电动机经改装可以发电。
5、家庭装修时,在厨房预埋水管和电线 时,就要考虑好哪里是烹饪区、哪里是 储物区,再决定水管和电线的设计。这 体现了系统的哪个特性(A)
A、相关性 C、动态性
B、环境适应性 D、整体性
6、一堆沙子、钢筋、水泥等等材料散放 在一起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将它们按 照一定的结构形式造成一座桥梁,就具 有了交通的功能,这个案例 C、整体性 D、适应性
15、农作物种植系统的优化一般采用间 作套种的方法。在间作套种系统中不属 于约束条件的是( D ) A、作物的生长特性 B、天气 C、季节气候 D、病虫害
(二)简单系统的设计的实现: 案例分析: 手电筒照明供电部分的设计
案例分析: “室内住宅电气系统设计”
(二)简单系统的设计的实现:
案例分析:手电筒照明供电部分的设计
王丹遇到了照明问题,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到系统设计。
(一)王丹的目的: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只简易的手电筒。 (二)设计要求:可照明的手电筒,携带方便,使用安全。 (三)设计分析:
设计简单电路,画出电路图。 根据电路图,选择元器件,2.5V的灯泡、导 线、发电机、大齿轮、小齿轮、发电机座子、 手柄等。 通过手摇柄控制灯泡发光。 工作原理:手柄的轴与大齿轮轴连接,利用轮 轴原理,把手运动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与 小齿轮啮合提高小齿轮的转速,带动发电机的 转子高速旋转,快速切割磁感线引起磁通量的 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有了感应电流,使小 灯泡持续发光。
3、泰坦尼克号游轮,在当时该游轮各项技术 性能是世界最先进的。但是为什么触冰后会 沉没?请从系统的结构的角度理解,它主要 反映了系统对( D )的基本特性。 A、整体性 B、相关性 C、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
4、宇宙飞船由上百万个部件组成,这些 部件本身很普通,但是这些部件按照一 定的结构就构成了能将人类送上太空的 飞船,这主要体现了系统( ) C A、目的性 B、动态性 C、整体性 D、相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