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叙事当我家熊孩子遇见别人家的班主任……
(初一作文)遇见的班主任初一优秀作文

遇见的班主任初一优秀作文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见好多的班主任,有的像温暖的阳光,有的仿佛淅沥的小雨,有的那么如狂风暴雨。
而我们遇到的是这样一位班主任,她才华美貌兼并。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遇见的班主任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遇见的班主任初一优秀作文1班主任就像家人一样,她会带给我们慈母般的温暖,带给我们严父似的教育,带给我们朋友间心灵的良伴。
我的班主任叫王静,我们都称呼她王老师,因为这样称呼表达了我们对她的尊敬。
王老师虽是我们的班主任,同时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我很少用言语表达我的班主任,这次我就来发表我的肺腑之言。
班主任这三个字对于我来说,陌生而熟悉。
她会关心我们生活上的一些问题,记得要交作业,认真听老师讲课。
在我眼中,班主任最厉害,就像超人一样,什么事都能搞定。
但是,其实对于班主任的了解,我们所知道的都微乎其微;也许,跟任课老师比起来,我们跟任课老师还要聊得来,可是,任何老师都比不上班主任在我心中的位置。
所以,也只有集体活动的时候,我们才能更亲近的了解彼此间,才能肆无忌惮的开着玩笑,才能彼此间真心袒露心扉,才能手舞足蹈的聊梦想,才能趁时机跟她撒娇。
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来临,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我真希望这可恶的病毒早点消失。
那时我会甩掉口罩,冲出家门,大口大口的呼吸清新的新鲜空气。
我的班主任王老师,在这枯燥无味的生活里,老师怕耽误我们的学习,为我们发起了预习四年级下册知识和作业。
这时同学们如同打了鸡血似的,你追我赶的完成作业,发在群里。
老师不厌其烦的为我们批改点评。
她为我们暗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生趣。
每天,她每天批作业熬夜到凌晨,这时候,我们早已在睡梦中,而老师还在给我们批作业这是多么辛苦啊!每天,她还有早早起床提醒我们填写疫情表,催我们订正作业,简直太辛苦了。
这就是我的班主任——王静。
遇见的班主任初一优秀作文2她,我的班主任——梁老师,是魔鬼,也是天使。
梁老师性格多变。
平日里很是和蔼可亲,颇有当年李世民的广阔胸怀。
班主任专业成长叙事范文(通用7篇)

班主任专业成长叙事范文(通用7篇)叙事:2023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叙事:2023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专业成长叙事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 班主任专业成长叙事小时候,老师与学生的游戏是我的最爱;能歌善舞的老师就是我心目中的天使;多少次偷偷地学着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涂鸦;嘴里一遍一遍的哼唱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梦想一旦落地生根,便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大学毕业后,我义无反顾地参加了教师招聘考试。
我带着满腔的热爱,带着对践行梦想的渴望,也带着初生牛犊的冲劲,一头扎进了教育的沃土里,开启了青春无悔的绽放。
还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我精心准备了一节英语课,可是到了实际授课时,课堂效果却不尽人意。
孩子们对课堂上我发出的指令反应总是慢了半拍,整个课堂感觉一点也不流畅。
安排小组合作,大多数孩子都无动于衷,尴尬地就那么坐着,仿佛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我很失望,回到办公室,想起网络优质课上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出色表现,我不禁泄气,为什么我的第一堂课就这么失败?就这样放弃了吗?我心有不甘,我把课代表叫到办公室询问,小姑娘怯生生的告诉我说他们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听了这话,我难过极了,委屈,不平,夹杂着气恼一下子涌了上来:我的英语发音一直都被大学的外教们称赞的呀!课堂所用的单词也是尽量简单,为什么他们会听不懂?!难过一阵后,我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他们的话让我醍醐灌顶,这是一群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很少或基本上没有感受全英文授课的课堂,英语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限。
我这才明白,原来是我对他们的期望太高,教学要理论结合实际。
找出了问题,就好对症下药。
之后的工作中,我不断的调整课堂节奏,尽量说慢一点,尽量多说几遍;另外我尽量使用情境教学,还播放他们喜欢的英文动画,做游戏穿插课堂,让他们首先对我这个老师感兴趣,他们才会对我说的东西感兴趣。
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我的课堂不再干巴,不再尴尬,孩子们也由最开始的不爱上英语变成了期待英语课的到来。
【叙事】遇见班主任 小学写事作文500字

【叙事】遇见班主任小学写事作文500字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我的小学生活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我遇见班主任的故事。
我记得,那是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
我刚刚升入了新的班级,对于这个新的环境我感到有些害羞。
我在班里找了个角落坐下,看着周围的同学,心里有些紧张。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温和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朵里:“你好,新同学,你叫什么名字?”我抬头一看,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李老师是一个很温和亲切的人,她总是微笑着对待我们每一个学生。
她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总是耐心地解答我们的问题,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但是在李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很快就融入了新的环境。
在那之后的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李老师对我们学生的关爱和呵护。
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我,给我鼓励和支持。
每当我取得进步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为我鼓掌喝彩。
她对我们的爱和关怀,让我感动、让我感激不已。
在我们的班主任的教导下,我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还在品德方面得到了提高。
她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她让我们懂得了互帮互助的重要性,懂得了团结友爱的意义。
我记得有一次,班里有一个同学因为生病而缺课,李老师组织我们给他带去了一束鲜花和一张祝福卡,让他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关怀。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到,李老师是一个懂得关心和爱护学生的班主任。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因为犯了一个错误被老师批评。
我感到非常心灰意冷,但是李老师却及时地过来安慰我,告诉我不要放弃,要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再接再厉。
她的鼓励和关心让我重新振作起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自己,不辜负李老师对我的期望。
通过和李老师的相处,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用心和关爱。
她不仅是我的班主任,更是我的知心朋友,她在我人生的成长道路上给予了我无穷的帮助和支持。
如今,我已经毕业多年了,但对于李老师的关爱和教诲,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遇见班主任是我生命中的一段美好回忆,我会永远怀念她。
班主任的二三事作文初一

班主任的二三事作文初一《班主任的二三事作文初一》篇一咱班主任啊,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
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他会给你啥“口味”。
刚上初一的时候,我瞅见班主任,心里就想:“这老师看起来挺严肃的,估计不好惹。
”他戴着一副眼镜,那眼睛在镜片后面就像X光一样,感觉能把咱看穿。
有一回,班上几个调皮蛋在课间打闹,那动静就像炸了锅似的。
班主任突然就出现在门口,那脸啊,拉得老长了,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
他大声一吼:“你们几个,闹啥呢?这儿是菜市场啊?”那几个调皮蛋瞬间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我当时就在想,这班主任可真凶啊,也许他就是那种只知道批评人的老师吧。
可是呢,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我在一次考试中失利了,心里特别沮丧,觉得自己就像个失败者。
班主任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把我叫到办公室。
我当时心里还直打鼓,想:“完了,又要被批了。
”没想到,他却温和地对我说:“一次考砸算啥呀,就像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拍拍灰站起来接着走就是了。
你这孩子啊,我看有潜力,就是这次可能有点粗心或者没掌握好方法。
”他的话就像一阵春风,吹走了我心头的阴霾。
我突然觉得,班主任也有很温柔的一面呢。
还有一次,我们班参加拔河比赛。
班主任在旁边那叫一个激动啊,就像个孩子似的。
他挥舞着手臂,大声喊着:“加油!加油!”那声音都快嘶哑了。
当我们班赢了的时候,他笑得比谁都开心,那笑容就像阳光一样灿烂。
我就想啊,这班主任也太可爱了,他是真的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和我们同悲同喜呢。
这就是我们班主任的一些事儿,他时而严厉,时而温柔,时而又很可爱。
他就像我们初一生活中的一个多面体,每一面都让我们又爱又“怕”。
你们说,这样的班主任是不是很特别呢?《班主任的二三事作文初一》篇二班主任的二三事作文初一我们班主任啊,就像是一部永远也播不完的电视剧,每天都有新鲜事儿。
记得刚开学不久,班主任就搞了个“座位大调整”。
这可把大家搞得人心惶惶的。
我当时就想,这班主任是不是闲得没事干啊?为啥要折腾我们呢?他站在讲台上,眼睛像扫描仪一样在教室里扫来扫去,嘴里还念念有词:“我得给你们找个合适的同桌,这样才能互相帮助。
作文《偶遇班主任》

那天我好不容易让母亲同意我去银泰。
一到银泰我就买了一些吃的,边走边吃,开心得不得了。
可就在这时,我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一般,心想:妈呀,我的运气是不是逆天了,这样也能遇见她!(心理描写)我刚准备开溜,可是突然想起一个朋友有一次也遇到班主任了,他开溜的时候正好被老师看见了,结果班主任找他谈了好久的“人生”……想到这里,我好似一个木头人一动不动地定在那里了。
(神态描写)
突然老师转向了这里,我若无其事一样避开了老师的目光。
当时我在想,也许老师根本没看到我吧——刚想到这,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嘉琦……”我连大气也不敢出,闭上了眼开始念了:“完了完了,这回惨了……”(心理描写)一个声音打断了我:“李嘉琦,你在嘀咕什么呢?”我支支吾吾地回答道:“我……呃……我……”我语无伦次,脸发烫,头也不敢抬(神态描写)。
没想到,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跟她的朋友说说笑笑地走过去了!
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唉,真希望这种偶遇不要再发生了!。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育人故事《“熊孩子”,也有春天!》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育人故事《“熊孩子”,也有春天!》他是“熊孩子”?我有野路子!——班主任如何对待班级里的“熊孩子”在知乎里,熊孩子词条的备注是“一种恐怖且残暴的生物”,作为班主任对于这种讲法我一开始是拒绝的,毕竟是孩子嘛,怎么能这么上纲上线呢。
直到我遇见了他。
小李同学,因酷爱无事生非,班送外号“是非李”。
主要表现是:喜欢搞破坏,喜欢恶作剧,喜欢唱反调。
因此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甚至于接老师的话把,与老师顶嘴,还以此为傲。
他是“是非李”,我是“特工陈”。
对付熊孩子第一招,“知己知彼”。
从第一次惹祸以后,我就开始派“特工小组”调查他:李XX,男,毕业于实验小学,与同年级的张某、王某、薛某等“问题学生”私交甚好。
随后我两次登门家访,起初是爸爸,没想到提及孩子的种种表现,爸爸的情绪比我还崩溃,我们家这个熊孩子,天王老子拿他都没办法,任凭陈老师处置了。
后来是妈妈,妈妈提到孩子,一口一个宝,认为孩子的种种表现都是男孩的天性使然,“树大自然直,请陈老师高抬贵手。
”他是“热刺头”,我有“冷藏箱”。
对付熊孩子第二招,“冷战”。
熊孩子有个突出的特点,即便受到老师和家长批评,也会很高兴。
因此,这些孩子之所以屡次犯错,说白了无非是想得到家长或者老师的关注。
要说他们最害怕的是什么?最怕所有人都不理他!于是找过小李妈妈谈话第二天,我与小李同学的“冷战”就开始了。
“冷战”期间,我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比如办黑板报、升旗仪仗队、参加校内体育竞赛等,都故意不安排他上场。
我还争取了小李的父母和他身边的同学成为同盟军,小李表现好也行,差也罢,都尽量不搭理他。
这样做的目的,是给熊孩子提个醒:老师已经不再信任他了,集体也不再需要他,爸妈也不再宠爱他了。
这对他来说打击是很大的,能立刻摧毁其心理防线,让他感觉到在集体里孤立无援的滋味。
他有“金刚罩”,我有“绕指柔”。
对付熊孩子第三招,“热疗”。
打破心理后进行重建,会给学生心理带来终身的影响。
散文:班主任教育叙事文章3篇

班主任教育叙事文章1今年,我担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
我深感班主任工作多而杂,但相信自己只要具备一个爱字,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
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低段班主任的工作是细琐而又忙碌的,然而从中却也能体验到做教师的快乐。
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是我教书育人的。
新思路、新方法,认真备课、上课,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我的责任。
面对那一个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如何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呢?这是我所思索的,我结合自己参加的这次班主任培训,在实践中我也想了不少办法,做了以下一些努力,力争做好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良好的习惯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好动、好玩。
如何让这些孩子们适应小学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懂事的小学生是我碰到的首要问题。
我认为,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基础。
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
利用晨会课、思品课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二、表扬代替批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表扬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平时,我时时抓住机会告诉他们:“你又进步了”,“你的字越写越漂亮了”;课堂上经常对他们说:“你真棒”!“你学得真快”!“你说的真好”!……当我和家长交流时,经常听他们说起,孩子们回家说老师又表扬他什么了,一脸兴奋,然后那几天在家表现就会特别好。
三、善待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作为教师,千万不能以个人的喜好而采用不同的态度对待学生。
七年级班主任工作叙事 《七一班的那些事》 —熊孩子与熊家长

七年级班主任工作叙事《七一班的那些事》—熊孩子与熊家长开学刚来时,我让大家写个简短的自我介绍,说说自己叫什么名字,小学毕业哪里,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就行。
ZZC当时坐在第一排,站起来告诉我说他不会写。
一个即将初一的孩子,不会写这些内容,我当时有些奇怪,但想着开学第一天,还是告诉他不会写就不写了。
几天后,初一的孩子就开始为期5天的军训了,军训第一天,我观察到部分孩子不会铺床单,套被罩。
我亲自给他们演示了一遍后,孩子们都开始自己动手了。
ZZC告诉我还是不会,让我帮他套,我没有搭手,请刚学会的孩子帮他套,让他在旁边看着学。
后来观察到在生活自理上他有些欠缺。
军训第三天,半夜快12点,教官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有学生打架。
我套上衣服赶紧跑到学生宿舍。
一番了解下来,原来是ZZC休息后被其他几个说话的学生吵醒,骂人家。
对方被骂,也开始骂他。
他不服气就先动起了手。
我到的时候ZZC哭的稀里哗啦,我让他收拾好东西,搬到教官屋里睡觉。
除了ZZC的另外几个学生,教官带到操场罚他们跑步,直到半夜12点还在受罚。
为什么没罚ZZC?几个学生和一个发生矛盾,双方都是有错的。
他是我们班个子最小的学生,当时哭的又凶,在我心里他是弱势的,半夜12点多了,明天还有训练,就给他换宿舍让他睡去了。
后面的几天,他又分别和不同的孩子闹矛盾。
我问他原因,他告诉我说别人骂他是小胖子,他才动手。
我听后在班里严重警告其他学生不准对自己的同学起侮辱性绰号。
并告诫他以后遇到这事不要先动手打人,可以来告诉老师,我帮你做主。
军训后,有住宿需要的学生开始申请住宿,学校规定一个班10个名额。
班里上交了十几份,包括ZZC。
住宿舍的学生需要一定的自理能力,以及和同学相处能力。
我综合考虑了下,认为ZZC不太合适。
ZZC妈妈看到住宿名单里没有自己的孩子后,打电话质问我凭什么不让他孩子住校,我把军训期间的事告诉她,告诉她我的担忧。
她认为自己孩子受到了校园暴力,又对军训的事情耿耿于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班主任叙事当我家熊孩子遇见别人家的班主任……“今天咱班在操场打球的同学出来一个。
”第二节晚自习上到一半时同事张老师突然在班门口说。
这时坐在第一排的温力康虽面露迟疑,但还是站了起来,跟张老师出去了。
我猜可能是因为我坐在学生堆里的缘故,她并未看见我。
俩人在外面聊了有几分钟,我担心和外班同学发生矛盾。
于是悄悄起身,去外面探个究竟。
只见走廊上,张老师正和温力康同学和风细雨地聊着。
“我就是想趁你不在和孩子们单独解决问题,没想到还是被你知道了。
”张老师赶紧和我解释。
据了解,中午几个同学在操场打球,差点儿砸住路过的张老师。
张老师介意的不是砸到自己,而是她旁边还站着一位怀孕的老师。
恰巧前几天张老师班上有一位男生拿篮球不小心砸住了女生的后脑勺,导致女生头晕恶心,最后双方父母又带着去医院检查。
所以张老师就故意把砸过来的球收走了,想着借机教育一下孩子们,在初三中考的关键时刻,别惹出什么不必要的伤害。
张老师在办公室等了好久,没等着前来解决问题的人,没想到球也被偷偷拿走了。
了解完事情的原委,我还挺生气的。
先不说冲刺中考的关键时刻,单是这没有直面错误的勇气,就已经让我有点儿怒不可遏了。
可是,碍于张老师在场,我也不好用力发作。
“我真是没看见你在班坐着,挑这个点儿过来,就是想避开你。
让我们自己解决好吧?”张老师一再恳求我不要介入。
“看!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你们搞复杂了吧?”张老师又转身对温力康说。
我尊重张老师的要求,让他们自己解决。
同时,我又为张老师和风细雨的耐心而感动。
她本可以怒气冲冲地“告孩子们一状”,也可以直接推到我这儿,甚至还可以当场批评了事。
张老师却选择了最劳神费力地解决方式,当成自己学生一样循循善诱地和我家的熊孩子讲道理。
俩人在外面约莫聊了有十几分钟,温力康进来之后,张老师又把我喊出去,担心因为她而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程老师!卖我一个薄面儿,这件事情你就不要管了,交给我和孩子们自己解决,好不好?”张老师如此之诚意,我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和老师讲一声,趁老师不在,偷偷把球拿走,这件事情起码不会是我家温力康的行事风格啊。
这小子虽然淘了点儿,但为人端端正正,这我是深信不疑的。
既然答应张老师不介入,但我觉得和温力康聊两句还是有必要的。
于是我趁下课时间把温力康和小申喊过来,“我已经答应张老师不再介入此事,所以我不会在班里公开批评你们。
把你们喊过来是有一件事情想不明白,我想采访一下,拿球的时候为什么不和张老师讲一声呢?张老师还以为球丢了呢?”俩人面面相觑,表示不解。
“看你俩的反应,拿球的人肯定不是你们!放心,我不会追究那个人到底是谁?这件事情我不过问,希望你们两人能牵头把这件事情妥善处理了,我相信你们能处理!”俩人听完点点头离开了。
第三节晚自习上课好一会儿,班上人还没到齐,正纳闷,“怎么这么多人不按时进班。
”推开教室门儿一看,发现平台上一帮人和张老师正谈笑风生。
我这边儿算是放心了。
第二天又碰见张老师,“昨天我们几个聊的可开心了,大家都在吐槽那个私自拿球的人的智商,大家都开他的玩笑……”我终于还是忍着没有刨根究底那个糊涂孩子到底是谁,也没再追究这件事情谁对谁错,而是鼓励几个孩子,放松可以,但还是要以目前的中考为首要目标。
外人看来,打球砸住老师,球被老师收走,熊孩子又趁其不备偷偷拿回……多大点儿事儿?可是这就是教育啊,成长本来就是从一件件小事儿中完成蜕变的呀!大事儿自有法律问,学校能处理的小事儿,叫成长。
社会能处理的,叫犯罪。
我“坐收渔利”,自然落得清静。
只是佩服于张老师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所表现的智慧和耐心,是张老师的耐心平复了我的怒火。
同时又是她的“多管闲事”,让我“坐收渔利”,不用一兵一卒,既解决了问题,又给了男生面子。
我这边还趁机做了回好人,让几个当事人领我一份人情。
于此同时我又想,如果是我,遇见这样的事情,是不是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置之不理呢?我对待自己的学生尽职尽责,对待其他犯错的孩子,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予帮助吗?对比自己的急躁,张老师让我看到温柔有时也是一种力量。
面对突发事件,面不改色,行不乱,循循善诱让孩子有思考反思的机会,能经过斗争勇敢面对。
惩罚不是教育的目的,必要的惩罚只是促使孩子们对规则的敬畏。
惩罚只是作为激发孩子们自我教育的一种辅助方式。
但这绝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通过一系列教育行为,而启发孩子内心深处的思考,既而一步步完善自我。
因为有规则,所以有惩罚。
因为有错误,所以有教育。
因为有裂缝,所以有阳光照耀。
我们上下求索,就是要培养出有温度、有担当的孩子。
我不知道别人家的张老师和我家的几个熊孩子,在教室外面聊了什么,但我知道,我家的熊孩子一定格外感激自己遇见了这位“多管闲事”的别人家的班主任,没有向自己家的班主任告状,也没有寻求自家班主任的协助,而是悄无声息化干戈为玉帛。
最后我想说,这样的同事,给我来一打!“今天咱班在操场打球的同学出来一个。
”第二节晚自习上到一半时同事张老师突然在班门口说。
这时坐在第一排的温力康虽面露迟疑,但还是站了起来,跟张老师出去了。
我猜可能是因为我坐在学生堆里的缘故,她并未看见我。
俩人在外面聊了有几分钟,我担心和外班同学发生矛盾。
于是悄悄起身,去外面探个究竟。
只见走廊上,张老师正和温力康同学和风细雨地聊着。
“我就是想趁你不在和孩子们单独解决问题,没想到还是被你知道了。
”张老师赶紧和我解释。
据了解,中午几个同学在操场打球,差点儿砸住路过的张老师。
张老师介意的不是砸到自己,而是她旁边还站着一位怀孕的老师。
恰巧前几天张老师班上有一位男生拿篮球不小心砸住了女生的后脑勺,导致女生头晕恶心,最后双方父母又带着去医院检查。
所以张老师就故意把砸过来的球收走了,想着借机教育一下孩子们,在初三中考的关键时刻,别惹出什么不必要的伤害。
张老师在办公室等了好久,没等着前来解决问题的人,没想到球也被偷偷拿走了。
了解完事情的原委,我还挺生气的。
先不说冲刺中考的关键时刻,单是这没有直面错误的勇气,就已经让我有点儿怒不可遏了。
可是,碍于张老师在场,我也不好用力发作。
“我真是没看见你在班坐着,挑这个点儿过来,就是想避开你。
让我们自己解决好吧?”张老师一再恳求我不要介入。
“看!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你们搞复杂了吧?”张老师又转身对温力康说。
我尊重张老师的要求,让他们自己解决。
同时,我又为张老师和风细雨的耐心而感动。
她本可以怒气冲冲地“告孩子们一状”,也可以直接推到我这儿,甚至还可以当场批评了事。
张老师却选择了最劳神费力地解决方式,当成自己学生一样循循善诱地和我家的熊孩子讲道理。
俩人在外面约莫聊了有十几分钟,温力康进来之后,张老师又把我喊出去,担心因为她而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程老师!卖我一个薄面儿,这件事情你就不要管了,交给我和孩子们自己解决,好不好?”张老师如此之诚意,我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和老师讲一声,趁老师不在,偷偷把球拿走,这件事情起码不会是我家温力康的行事风格啊。
这小子虽然淘了点儿,但为人端端正正,这我是深信不疑的。
既然答应张老师不介入,但我觉得和温力康聊两句还是有必要的。
于是我趁下课时间把温力康和小申喊过来,“我已经答应张老师不再介入此事,所以我不会在班里公开批评你们。
把你们喊过来是有一件事情想不明白,我想采访一下,拿球的时候为什么不和张老师讲一声呢?张老师还以为球丢了呢?”俩人面面相觑,表示不解。
“看你俩的反应,拿球的人肯定不是你们!放心,我不会追究那个人到底是谁?这件事情我不过问,希望你们两人能牵头把这件事情妥善处理了,我相信你们能处理!”俩人听完点点头离开了。
第三节晚自习上课好一会儿,班上人还没到齐,正纳闷,“怎么这么多人不按时进班。
”推开教室门儿一看,发现平台上一帮人和张老师正谈笑风生。
我这边儿算是放心了。
第二天又碰见张老师,“昨天我们几个聊的可开心了,大家都在吐槽那个私自拿球的人的智商,大家都开他的玩笑……”我终于还是忍着没有刨根究底那个糊涂孩子到底是谁,也没再追究这件事情谁对谁错,而是鼓励几个孩子,放松可以,但还是要以目前的中考为首要目标。
外人看来,打球砸住老师,球被老师收走,熊孩子又趁其不备偷偷拿回……多大点儿事儿?可是这就是教育啊,成长本来就是从一件件小事儿中完成蜕变的呀!大事儿自有法律问,学校能处理的小事儿,叫成长。
社会能处理的,叫犯罪。
我“坐收渔利”,自然落得清静。
只是佩服于张老师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所表现的智慧和耐心,是张老师的耐心平复了我的怒火。
同时又是她的“多管闲事”,让我“坐收渔利”,不用一兵一卒,既解决了问题,又给了男生面子。
我这边还趁机做了回好人,让几个当事人领我一份人情。
于此同时我又想,如果是我,遇见这样的事情,是不是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置之不理呢?我对待自己的学生尽职尽责,对待其他犯错的孩子,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予帮助吗?对比自己的急躁,张老师让我看到温柔有时也是一种力量。
面对突发事件,面不改色,行不乱,循循善诱让孩子有思考反思的机会,能经过斗争勇敢面对。
惩罚不是教育的目的,必要的惩罚只是促使孩子们对规则的敬畏。
惩罚只是作为激发孩子们自我教育的一种辅助方式。
但这绝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通过一系列教育行为,而启发孩子内心深处的思考,既而一步步完善自我。
因为有规则,所以有惩罚。
因为有错误,所以有教育。
因为有裂缝,所以有阳光照耀。
我们上下求索,就是要培养出有温度、有担当的孩子。
我不知道别人家的张老师和我家的几个熊孩子,在教室外面聊了什么,但我知道,我家的熊孩子一定格外感激自己遇见了这位“多管闲事”的别人家的班主任,没有向自己家的班主任告状,也没有寻求自家班主任的协助,而是悄无声息化干戈为玉帛。
最后我想说,这样的同事,给我来一打!“今天咱班在操场打球的同学出来一个。
”第二节晚自习上到一半时同事张老师突然在班门口说。
这时坐在第一排的温力康虽面露迟疑,但还是站了起来,跟张老师出去了。
我猜可能是因为我坐在学生堆里的缘故,她并未看见我。
俩人在外面聊了有几分钟,我担心和外班同学发生矛盾。
于是悄悄起身,去外面探个究竟。
只见走廊上,张老师正和温力康同学和风细雨地聊着。
“我就是想趁你不在和孩子们单独解决问题,没想到还是被你知道了。
”张老师赶紧和我解释。
据了解,中午几个同学在操场打球,差点儿砸住路过的张老师。
张老师介意的不是砸到自己,而是她旁边还站着一位怀孕的老师。
恰巧前几天张老师班上有一位男生拿篮球不小心砸住了女生的后脑勺,导致女生头晕恶心,最后双方父母又带着去医院检查。
所以张老师就故意把砸过来的球收走了,想着借机教育一下孩子们,在初三中考的关键时刻,别惹出什么不必要的伤害。
张老师在办公室等了好久,没等着前来解决问题的人,没想到球也被偷偷拿走了。
了解完事情的原委,我还挺生气的。
先不说冲刺中考的关键时刻,单是这没有直面错误的勇气,就已经让我有点儿怒不可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