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民间文学习题与试卷集

合集下载

民间文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引论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引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民间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书面记录B. 口头传承C. 个人创作D. 官方出版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民间文学的分类?A. 神话B. 传说C. 史诗D. 小说答案:D3. 民间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依靠什么?A. 书籍B. 网络C. 口头D. 报纸答案:C4. 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主要区别在于?A. 作者B. 形式C. 内容D. 传播方式答案:D5. 民间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封建社会B. 奴隶社会C. 原始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民间文学是指由广大人民群众______和______的文学。

答案:口头创作,口头传承2. 民间文学的传播不受______和______的限制。

答案:地域,时间3. 民间文学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4. 民间文学在______和______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答案:历史,文化5. 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承对于______和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主要区别。

答案: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民间文学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承的文学形式,而书面文学则是通过文字记录和书籍出版的形式进行创作和传播的。

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具有更强的口头性和即兴性。

2. 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有哪些价值?答案: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二是民间文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三是民间文学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3. 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答案: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的方法包括:一是加强对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建立民间文学资料库;二是通过教育和媒体宣传,提高人们对民间文学的认识和重视;三是鼓励和支持民间文学的创作和表演,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民间文学的传播和影响。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间文学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哪些?A. 诗歌B. 故事C. 传说D. 所有选项2. 民间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什么?A. 书面记录B. 口头传播C. 电子媒介D. 印刷品3. 下列哪项不是民间文学的特点?A. 口头性B. 集体性C. 变异性D. 固定性4. 民间文学在哪个时期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A. 古代B. 中世纪C. 近现代D. 当代5. 以下哪个不是民间文学的代表作品?A. 《格萨尔王》B. 《一千零一夜》C. 《红楼梦》D. 《伊索寓言》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是_________。

7. 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主要是_________。

8. 民间文学的分类包括神话、传说、_________等。

9. 民间文学的功能有娱乐、教育、_________等。

10. 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承需要_________的参与。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民间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答:民间文学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产生。

它的发展经历了口头传播、文字记录、印刷传播等阶段。

民间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所发展,尤其是在民间口头传播时期,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是什么?答: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同时,民间文学还具有教育、娱乐、凝聚社区等多重功能。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3. 论述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

答: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其次,教育部门应将民间文学纳入教育体系,让青少年从小接触和了解民间文学。

此外,媒体和文化机构也应发挥其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民间文学,提高公众对其的认识和兴趣。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民间文学的主要特征是()A. 书面性B. 口头性C. 官方性D. 个人性2. 下列哪项不是民间文学的分类?()A. 神话B. 传说C. 童话D. 小说3. 民间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是()A. 书面传播B. 电子传播C. 口头传播D. 视觉传播## 二、填空题4. 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主要依靠_________和_________。

5. 民间文学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三、简答题6. 简述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区别。

## 四、论述题7. 论述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答案:B. 口头性2. 答案:D. 小说3. 答案:C. 口头传播### 二、填空题4. 答案:口耳相传;世代传承5. 答案:文化传承;民族认同### 三、简答题6. 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创作主体和内容形式上。

民间文学以口头传播为主,创作主体多为不具名的群体,内容形式多样,包括神话、传说、歌谣等,而书面文学则以文字形式传播,创作主体明确,内容形式更加规范和系统化。

### 四、论述题7. 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文化多样性: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它记录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信仰和生活方式,有助于人们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

- 历史传承:民间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 教育功能:民间故事、寓言等往往包含道德教育和生活智慧,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影响。

- 艺术价值:民间文学中的诗歌、歌谣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对现代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 社会认同:民间文学加深了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间文学作为一种活生生的文化现象,不仅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1-6【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1-6【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1【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在艺术上,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多是()(1分)A:特指的B:泛指的C:固定的D:指定的2、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笑林》出现在()(1分)A:前秦时代B:两汉时代C:三国时代D:唐宋时代3、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的形成与集体性的关系是()(1分)A:传承性等于集体性B:传承性受集体性制约C:集体性受传承性制约D:集体性不利于传承性的形成4、原始人解释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出现和运行以及其他自然现象起源的神话是()(1分)A:人类起源神话B:宇宙起源神话C:洪水再生神话D:文化文明神话5、被称作是汉籍中最著名的“古今语怪之祖”的是()(1分)A:《淮南子》B:《抱朴子》C:《左传》D:《山海经》6、南朝乐府民歌共四百多首,主要保存在()(1分)A:《乐府诗集》B:《诗经》C:《乐府诗集·清商曲辞》D:《楚辞》7、“王大姐头戴两朵花(美)”,这个谜语类型是()(1分)A:字迷B:事谜C:物谜D:动作迷8、《尚书·无逸》对民间谚语的解释是()(1分)A:“谚,俗所传言也”B:“谚,俗语也”C:“谚,俗言也”D:“俚语曰谚”9、有较强的喜剧、幽默意味,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各种矛盾现象的是()(1分) A:民间传说B:民间小戏C:民间笑话D:民间寓言10、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结构上富于变化,以上下两节句式来表现的格律体民歌是()(1分)A:信天游B:花儿C:四句头D:爬山调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1、民间传说的特征有()(2分)A:可信性的内容B:传奇性的情节C:箭垛式人物形象D:意境优美生动E: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12、民间小戏的系统主要包括()(2分)A:花灯戏系统B:花鼓戏系统C:采茶戏系统D:秧歌戏系统E:道情戏系统13、歌圩是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代表性歌圩活动有()(2分)A:瑶族的“盘王节”B:布依族的“月亮歌”C:京族的“唱哼节”D: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E:彝族的“跳弓节”14、民间文学传承人在表演过程中的时间特点有()(2分)A:具有表现场景的自然属性B:在表演过程中的时间是自然时间C:同时也是文化时间、社会时间、历史时间D:与空间紧密联系E: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15、迁徙史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2分)A:以民间各民族的世系谱牒为时间线索B:以沿途迁居为空间线索C:以迁徙原因、活动为叙述内容D:展现各民族或各支系的族群命运E:与部族、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相关联三、判断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6、提出谜语“体物入微,情思奇巧”的是朱自清.(2分)A:正确B:错误17、19世纪编写而成的展现芬兰人民生活风尚画卷的史诗是《卡勒瓦拉》.(2分) A:正确B:错误18、能讲一千余则故事,蜚声辽河两岸的辽宁籍民间故事传承人是谭振山.(2分) A:正确B:错误19、我们今天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诗是古代巴比伦的《罗摩衍那》.(2分)A:正确B:错误20、民间说唱的语言朴素易懂,具有轻便性的特点.(2分)A:正确B:错误四、文字题(共12题,共70分)21、仙话(4分)22、田野作业(4分)23、表演情境(4分)24、民间小戏(4分)25、民间寓言(4分)26、民间抒情长诗的特点有哪些?(5分)27、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对民间文学有哪些影响?(5分)28、人物传说的特点有哪些?(5分)29、原始形态的民间文学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5分)30、神话的文化史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10分)31、文人、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不利影响表现在哪里?(10分)32、什么是歌谣?结合具体作品,阐述民间歌谣的特征.(10分)1601-广东省-民间文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考点】艺术特征答案:B解析: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之一,即是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多是泛指的,故事的时间、地点也多是模糊含混的.2、【主考点】民间笑话【副考点1】民间故事的分类方法【副考点2】民间故事的界定答案:C解析:《笑林》出现在三国时代.三国魏邯郸淳撰.所记都是俳谐的故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笑话专书.3、【考点】传承性的形成与传承人的作用答案:B解析:传承性的形成受集体性、口头性制约.因为是集体的创作,必然要求民间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反映广大民众的生活和情感.在形式上,也必然要求适合广大民众的艺术趣味.4、【考点】宇宙起源神话答案:B解析:宇宙起源神话是原始人解释宇宙来源和宇宙基本面貌的神话,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出现和运行,以及其他自然现象起源的神话.5、【考点】第一节发生学意义上的多源共生答案:D解析:从古籍记载来看,以汉籍中最著名的“古今语怪之祖”——《山海经》为例,书中不仅提到许多不同的国民和族名,而且介绍了大量各地不同的神灵形象与祭祀方式,且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神话系统.6、【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文学答案:C解析:今天所能见到的南朝乐府民歌共四百多首,全部录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其中绝大多数归入“清商曲辞”.7、【考点】字谜答案:A解析:字谜是指谜底是“字”的谜语.文人字谜带有一定学究气,民间字谜多为常用字,谜面语言平白通俗.如:王大姐头带两朵花(美);一点一横长,一飘到南洋;十字对十字,太阳对月亮(廟).8、【考点】民间谚语的界定答案:D解析: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尚书·无逸》中说“俚语曰谚”.9、【考点】民间笑话答案:C解析: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我国民间笑话的主要类型:揭露与嘲讽笑话、讽刺与幽默笑话.10、【考点】花儿答案:B解析:花儿是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结构上富于变化,以上下两节句式来表现的格律体民歌.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1、【主考点】可信性的内容【副考点1】传奇性的情节【副考点2】箭垛式的人物形象答案:ABCE解析:民间传说的特征:1.可信性的内容.2.传奇性的情节.3.箭垛式的人物形象.4.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12、【考点】民间小戏的系统答案:ABCDE解析:民间小戏根据其流传情况和传统称谓分为六个系统:(1)花灯戏系统.(2)花鼓戏系统.(3)采茶戏系统.(4)秧歌戏系统.(5)道情戏系统.(6)道具戏系统.13、【考点】民间歌谣的传承答案:ACDE解析:歌圩是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也称歌节.代表性歌圩活动有瑶族的“盘王节”、京族的“唱哼节”、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彝族的“跳弓节”.14、【考点】时间答案:BCDE解析:传承人表演过程中共时态的自然时间.首先传承人表演过程中的时间是自然时间.其次,传承人表演过程中的时间虽然是自然时间,同时也是文化时间、社会时间、历史时间.不同文类、不同类型或主题的故事、歌谣,有相对固定的、约定俗成的表演时间,表演者和听众都会自觉的沿袭传统形成的习惯,否则便是不合时宜.甚至有时有可能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结构的产生影响.15、【考点】中国史诗的多样性答案:ABCD解析:迁徙史诗:以民族或支系在历史上的迁徙事件为内容,展示各民族或各支系在漫长而艰难的迁徙道路上的社会生活和族群命运,塑造迁徙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民族英雄、部落首领等人物形象及描绘各民族迁徙业绩的壮阔画卷.以西南彝语支民族的迁徙史诗而言,其主要特征是以各民族的世系谱牒为时间线索,以迁徙辗转的路线、沿途的迁居地为空间线索,以迁徙原因、迁徙活动、迁徙结果为叙述内容.三、判断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6、【考点】民间谜语的特色答案:选项B.提出谜语“体物入微,情思奇巧”的是周作人.17、【考点】芬兰史诗《卡勒瓦拉》答案:选项A.芬兰史诗《卡勒瓦拉》具有鲜明的名族色彩和艺术特点,是19世纪编写而成的展现芬兰人民生活风尚画卷的史诗.18、【考点】传承特征答案:选项A.能讲一千余则故事,蜚声辽河两岸的辽宁籍民间故事传承人是谭振山.19、【主考点】巴比伦史诗【副考点】印度史诗答案:选项B.《吉尔伽美什》.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古老的一部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传说的汇集.20、【考点】民间说唱的特点答案:选项A.民间说唱的特点:(1)叙述性强,为叙述体的口头文学.(2)轻便性,演唱简便、灵活.(3)通俗性,语言朴素易懂.四、文字题(共12题,共70分)21、【考点】第三节民间传说的价值及其研究答案:(1)是民间传说中的一种较为独特的种类,以叙述神仙活动为中心内容.(2)内容较为复杂,既含有出世隐逸的消极思想,又包含积极进取精神,艺术表现手法奇特,想象别致.22、【考点】第一节田野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答案:(1)又称野外作业,或田野调查,是一种可操作性的科学调查研究方法.(2)直接进入自然生态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观察、了解、记录、调查,是与案头作业相对应的到被调查对象所在地搜集实际资料的方法.23、【考点】表演情境答案:(1)即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过程中的具体情景.(2)表演情境的理想状态是由惯常的表演者,在惯常的时间地点,以惯常的表演方式,为惯常的观众表演.24、【考点】民间小戏的概念与特征答案:(1)是由劳动民众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性艺术.(2)属于代言体.通常称为“二小”,即小旦、小丑,或“三小”,即小旦、小丑、小生戏.25、【考点】民间寓言答案:(1)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2)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26、【考点】民间抒情长诗答案:(1)以抒情为主,没有故事情节,只有中心事件,片段叙述描写是为了抒情.(2)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抒发情感.(3)一般结构比较松散.27、【考点】变异性的形成及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答案:(1)显示了民间文学不断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作品与人民的生活一道发展,获得充沛的生命力.(2)由于遗忘和误传使作品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残缺不全,甚至面目全非,造成对民间文学的损害.28、【考点】人物传说答案:(1)以人物为中心,记叙他们的事迹.(2)包含民众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带有民众普遍的价值判断.(3)融会讲述人的个人情感.29、【考点】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答案:(1)建立在劳动节奏基础上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的歌谣活动.(2)宗教活动中与仪式行为相伴随的神圣叙事,我们今天称之为“神话”.(3)休闲时借以消遣的传说与故事.30、【考点】文化史价值答案:(1)神话是人类早期历史的活化石,它产生于没有出现文字的时代,对于认识和研究史前人类的社会形式、生产、生活、艺术、信仰以及其他情况具有重要的文化史价值.(2)神话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结果,是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解释,展示了远古先民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索成果.(3)神话作为人类最早最有影响的精神活动,是人类最早的关于生命、自然、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等命题的叩问和思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接近人类的类本质的独特方式.(4)还体现在对人类文化史上各种文化现象所产生的深刻影响.(5)还体现在它的现实意义方面,体现为对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塑造和维护上.31、【考点】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不利影响答案:(1)首先体现在把民间文学由口语化转化为书面化.(2)口语化的民间文学自由述说,不拘一格,而书面的民间文学往往用语规范,因而不自觉地改变了民间文学的语体特征.(3)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哲学化和历史化.(4)对民间艺术形式的损害.(5)对民间文学作品思想的歪曲.32、【主考点】歌谣的界定【副考点】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答案:(1)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由民歌和民谣两部分组成.(2)情真意切,袒露心声.(3)格调优美,形式多样.(4)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民间文学概论》考试真题1【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18世纪,创立神话哲学并运用哲学的方法研究神话的是()(1分)A:马林诺夫斯基B:维柯C:汤姆斯D:丁乃通2、我们今天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诗是()(1分)A:芬兰的《卡勒瓦拉》B:法国的《罗兰之歌》C:古希腊的《伊利亚特》D:古代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3、壮族的抒情长诗《嘹歌》产生于()(1分)A:神话B:民歌C:传说D:歌圩4、在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的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是()(1分)A:《诗经》B:《山海经》C:《中国民歌》D:《笑林》5、民间文艺发挥教育功能的途径往往是()(1分)A:情景烘托,声情并茂B:以歌传言,以歌育子C:铺陈夸张,情感宣泄D:追求娱乐,形式多样6、上下两节对称,结尾上双字尾与三字尾相间,形成单双交错奇偶相间的表达形式的民间歌谣是()(1分)A:洮岷花儿B:信天游C:河湟花儿D:爬山调7、最早提出“Folklore(民俗)”这一学科名词的是()(1分)A:阿尔奈B:阿尔伯特·贝茨·洛德C:汤姆斯D:理查德·鲍曼8、汉族古代最典型的人类起源神话是()(1分)A:女娲黄土造人B:夸父追日C:创世纪D:后羿射日9、中国文化部公布的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共有()(1分) A:189位B:166位C:146位D:119位10、狄仁杰的传说属于()(1分)A:农民起义英雄的传说B:文人的传说C:清官的传说D:宗教人物的传说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1、神话的文学审美价值体现在()(2分)A:是文学的源头之一B:开启了人类的叙事艺术C:对后世语言艺术的发展具有永久启示D: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E: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12、比较研究对民间文学的意义和作用体现在()(2分)A:更好地发现民间文学的性质和特点B:更好地揭示相关文化事象的不同特点C:有利于开展跨国、跨民族、跨学科的研究D: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民间文学的联系E:找出不同国家民族间民间文学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13、民间说唱的特点有()(2分)A:叙述性强B:通过第一人称的身份讲故事C:叙述体的口头文学D:演唱简便、灵活E:作品短小精悍,演员少14、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和东部丘陵地区发现的创世史诗群有()(2分)A:纳西族的《创世纪》B:彝族的《梅葛》C:阿昌族的《帕米麻与遮米麻》D:壮族的《布洛陀》E:苗族的《苗族古歌》15、目前为止,花鼓戏的代表曲目有()(2分)A: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B:湖北花鼓戏《卖棉纱》C:皖南花鼓戏《凤阳花鼓》D:陕西花鼓戏《送樱桃》E:皖南花鼓戏《绣荷包》三、判断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6、堪称“印度古代故事大全”的是《故事海》.(2分)A:正确B:错误17、被称为中国神话学的第一篇文章是1903年蒋观云发表的《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2分)A:正确B:错误18、在我国流传的民间故事中,幻想故事约占一半.(2分)A:正确B:错误19、一般而言,谚语不可以单独成句使用.(2分)A:正确B:错误20、民间传说中提及的事物往往是虚构的.(2分)A:正确B:错误四、文字题(共12题,共70分)21、“AT分类法”(4分)22、相声(4分)23、民间谚语(4分)24、“源于口头传统的文本”(4分)25、箭垛式人物形象(4分)26、简述民间说唱的源流.(5分)27、民间文艺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28、民间文学研究评论的写作要求有哪些?(5分)29、民间叙事长诗在艺术上的特征有哪些?(5分)30、为什么民间文学必须使用田野作业的方法?其实践意义是什么?(10分)31、什么是表演情境?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情境的理想状态是什么?(10分)32、阐述文化人类学对民间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与价值.(10分)1607-广东省-民间文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考点】神话研究概况答案:B解析:18世纪,创立神话哲学并运用哲学的方法研究神话的是维柯.2、【考点】巴比伦史诗答案:D解析: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古老的一部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传说的汇集.3、【考点】生活抒情长诗答案:D解析:壮族的抒情长诗《嘹歌》长达一万六千多行,从头至尾采用男女一问一答的形式.嘹歌产生于歌圩.4、【考点】中国民间文学的丰富遗产答案:D解析:在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的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是《笑林》5、【考点】教育与人格提升功能答案:B解析:民间文艺发挥教育功能的途径往往是以歌传言,以歌育子6、【考点】花儿答案:C解析:上下两节对称,结尾上双字尾与三字尾相间,形成单双交错奇偶相间的表达形式的民间歌谣是河湟花儿7、【考点】民间文艺学的国际性答案:C解析:英国学者汤姆斯最早提出“Folklore(民俗)”这一学科名词.8、【考点】人类起源神话答案:A解析:汉族古代最典型的人类起源神话是女娲黄土造人 ,故选A.9、【考点】传承性的形成与传承人的作用答案:B解析:中国文化部公布的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共有166位.10、【考点】人物传说答案:C解析:我国的人物传说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帝王将相的传说.二是民族英雄的传说.三是清官的传说.四是农民起义英雄的传说.五是近代革命领袖的传说.六是文人的传说.七是工匠的传说.八是神医的传说.九是宗教人物的传说.狄仁杰的传说属于清官的传说.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1、【考点】文学审美价值答案:ABCE解析:神话的文学审美价值体现在:作为文学的源头之一,开启了人类的叙事艺术, 而且对后世语言艺术的发展具有永久启示, 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12、【考点】比较研究的兴起及其意义答案:ABCDE解析:比较研究能更好地发现民间文学的性质和特点.通过比较,还可以发现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民间文学的联系,找出他们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13、【考点】民间说唱的特点答案:ACDE解析:特点(1)叙述性强,为叙述体的口头文学.民间说唱属于第三人称叙述体.(2)轻便性,演唱简便、灵活. 表现在说唱的作品短小精悍,演员少.(3)通俗性,语言朴素易懂.14、【考点】第一节发生学意义上的多源共生答案:ABCDE解析: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和东部丘陵地区发现的创世史诗群有纳西族的《创世纪》、彝族的《梅葛》、阿昌族的《帕米麻与遮米麻》、壮族的《布洛陀》、苗族的《苗族古歌》,故选ABCDE.15、【考点】民间小戏的系统答案:ABC解析:花鼓戏系统.代表性剧目有湖南《刘海砍樵》,湖北《卖棉纱》、《绣荷包》,皖南《凤阳花鼓》.三、判断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6、【考点】和《佛本生故事》答案:选项A.《故事海》、《五卷书》和《佛本生故事》是印度最著名的三部故事集.《故事海》堪称“印度古代故事大全“.17、【考点】神话研究概况答案:选项A.1903年,清末留日学生蒋观云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成为中国第一篇神话学论文.18、【考点】幻想故事答案:选项A.在我国流传的民间故事中,幻想故事约占一半.19、【考点】民间谚语的界定答案:选项B.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所以可以单独成句使用.20、【考点】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答案:选项B.民间传说围绕一定的客观实在物来讲述,它的艺术构思也依凭于客观实在物,这就决定了民间传说的传播总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这个特定的中心进行.四、文字题(共12题,共70分)21、【考点】民间故事的分类方法答案:(1)“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2)阿尔奈分析比较了芬兰和北欧其他国家以及欧洲一些国家所出版的或保存的民间故事记录,把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加以综合,以简洁文字写出梗概提要,并根据一定原则进行分类编排,后人称为“AT分类法”.22、【考点】相声的定义和源流答案:相声是一种以说为主,讲究“说、学、逗、唱”的具有喜剧性的说唱艺术.以其幽默风趣、喜剧色彩浓而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23、【考点】民间谚语的界定答案: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24、【考点】第二节史诗文本和史诗演唱答案:(1)美国史学家约翰·迈尔斯·弗里和芬兰民俗学者劳里·航柯等将史诗文本的来源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口头文本、来源于口头传统的文本和以传统为导向的口头文本.(2)“源于口头传统的文本”是指某一社区中那些跟口头传统有密切关联的书面文本,它们通过文字被固定下来,而文本以外的语境要素则无从考察.25、【考点】箭垛式的人物形象答案:(1)是民间传说中民众把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的现象.(2)民间传说塑造人物时,往往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下来,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箭垛式的人物形象.26、【考点】民间说唱的源流答案:(1)先秦时期的倡优(又称俳优)表演是民间说唱的最早萌芽.(2)唐代,说唱艺术正式形成,“变文”是民间说唱的直系祖先.(3)说唱艺术到宋代进入繁荣期,在“勾栏”和“瓦舍”等场所说唱艺术十分活跃.(4)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说唱以其短小灵活、深刻有趣等特色吸引广大观众.(5)新时期后,我国曲艺团体走出国门,民间说唱开始走向世界.27、【主考点】缘事而发的原生性【副考点1】天籁之音的率真性【副考点2】多元交融的复合性答案:(1)缘事而发的原生性.(2)天籁之音的率真性.(3)多元交融的复合性.28、【主考点】材料的搜集和参考书的利用【副考点1】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副考点2】培养优良学风答案:(1)要从古今中外文献中细心搜集材料,广泛利用各种类型的工具书与参考书.(2)占用相关材料后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从中引申出科学结论.(3)培养优良学风.29、【主考点】歌颂反抗斗争,描写爱情悲剧【副考点1】塑造人物形象,多用诗歌表现方法【副考点2】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答案:(1)歌颂反抗斗争,指写爱情悲剧.(2)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3)塑造人物形象,多用诗歌表现方法.30、【考点】第一节田野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答案:(1)民间文学必须使用国野作业的方法是由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和“展演性“所决定的.(2)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民间资料,使民间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建立在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上.(3)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使参与者感受到鲜活的民间文学形态,了解相关的各种社会背景,进一步提高对民间文学的审美鉴赏力.(4)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使参与者采录到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抢教某些濒临失传的宝贵的民间文学遗产,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5)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可以进一步深化或扩展在课堂上所获得的民间文学知识,增强对民间文学的实际感受力,为今后从事民间文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31、【考点】表演情境答案:(1)即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过程中的具体情景.民间文学传承人表演情境的理想状态是由惯常的表演者,在惯常的时间地点,以惯常的表演方式,为惯常的观众表演.(2)这种理想的表演情境即所谓的“自然语境”,不为非惯常因素所干扰.(3)表演情境既具有即时性,也具有惯常性.(4)即时性表明传承人的每一次表演都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表演事件,是人际互动的特殊的、艺术的交流方式.(5)惯常性表明在一个社区文化体系的表演语境中,存在着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表演体系.32、【考点】文化人类学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答案:(1)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它试图根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包括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个分支,分别研究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2)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就开始传入我国,并影响了我国用现代人文科学方法研究神话、民俗的一代学人,如茅盾.(3)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民间口头文学研究中古有重要地位,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神话和故事,并将西方文化人类学融会贯通,开始呈现出中国民间文艺学的特色.(4)文化人类学的各种学派有关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的原理,虽然有许多歧异,但从人类文化发展演进的广阔视野来考察民间文学,从中探求具有普同性的人类文化、民族文化要素,并尊重不同文化形态的价值,这些方面却是一致的.(5)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坚持“田野调查”方法,特别适合于民间。

广东自考 2023年10月11342《民间文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广东自考 2023年10月11342《民间文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2023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11342)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券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额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个体传承人对于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体现在A.惊人的记忆力B.独特的传承风格C.固定的传承渊源D.在传承过程中的主观创造性的发挥2.体现了神话对生活场景再现的人类起源神话是A.露珠生人B.葫芦生人C.盘古身上的虫子变人D.女娲造人3.“仙话”在民间文学体裁中属于A.史诗B.民间故事C.神话D.民间传说4.由两个演员表演,用对话形式进行的相声是A.单口B.对口C.群活D.群口5.“十月里百样花严霜杀死,孟姜女送寒衣哭倒长城。

”属于A.四句头B.五句子C.爬山调D.十字调6.对于某一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某种结构形式等进行的调查属于A.专项调查B.专题调查C.专访调查D.随机调查7.《理水》取材于神话A.女娲补天B.水漫金山C.嫦娥奔月D.大禹治水8.“不嫁就是不嫁,九十九个不嫁。

”喊出这一坚强不屈反抗性声音的女性是A.黄黛琛B.尕豆妹C.阿诗玛D.娥并9.汉代文学的精华是A.汉代民歌B.神话C.寓言D.史记10.阿尔衮琴神话的主神米恰勃是A.神鸟B.神马C.神兔D.神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1.按照芬兰学派的方法编纂的,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书是A.《国际民宿学书目》B.《民间故事的类型》C.《民间故事形态学》D.《民间文学母题索引》E.《文化模式》12.民间文学的变异的外在因素包括A.历史的发展B.时代的变革C.自然环境的差异D.社会环境的差异E.传承者心理机制的差异13.目前,国内外研究者考察神话的基本形态进而做出科学分类的主要角度有A.观念B.题材C.角色D.民族E.母题14.歌圩是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也称歌节,我国各民族著名的歌圩有A.广西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圩B.瑶族的“盘王节”C.仫佬族的“走坡”D.京族的“唱哼节”E.彝族的“跳弓节”15.在中国,40多个民族流传着各种不同类型的洪水后再繁殖人类的神话,其中有A.青蛙骑手的故事B.求好运型故事C.雷公报仇型故事D.传错话型故事E.寻天女型故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自考00508民间文学分析试题

自考00508民间文学分析试题

1、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怎样产生的?答: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由于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等特征带来的。

民间文学作品是口头创作、靠记忆保存的,是在民众中集体流传的,所以不断受到人民的加工改造,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处在一个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民间文学的变异理所当然。

传播者的心理机制不同,是造成民间文学变异的内因,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是造成民间文学变异的外因。

2举例说明民间文学为作家的艺术创造提供哪些丰富的素材?(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有什么影响?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有什么关系?)答:原始口头文学,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创造,是后世一切文学的源头。

各国伟大诗人的优秀作品,都不同程度地从民间创作的宝藏中汲取滋养的。

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直接取材于希腊神话,旦丁《神曲》运用了古希伯来神话和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故事,普希金《上尉的女儿》等著名作品充满了民间文艺的主题、题材和诗情。

所以,伟大诗人用民间艺术的乳汁哺育了自己的作家文学,反过来,作家用自己独特的、天才的创造丰富了民间艺术宝库。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成为文学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现象。

我国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九歌》,是楚地民间祭歌的修饰润色之作;建安时期和唐代杰出诗人,直接采取民间神话、传说、歌谣,如曹操的《十五从军征》、王璨的《七哀诗》;我国古典戏曲小说的主要作家关汉卿、马致远、 - 3 - 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蒲松龄等几乎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的作品基础上再创作的。

3、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创作提供哪些美的形式?①诗歌从民歌起源;②词并不是单由文人创造,唐代民间便有了“菩萨蛮”、“长相思”等词牌;③戏曲的产生可追溯到宋、金民间产生的说唱形式---诸宫调:歌唱性很强,讲唱者常常跳进跳出,模拟各种人物进行写意性的表演。

④小说:白话小说与宋元民间说唱文学的兴盛分不开。

4、1、分析题(8分):仔细阅读以下神话,回答问题。

民间文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A. 神话传说B. 古典小说C. 民间故事D. 民歌民谣答案:B2. “白蛇传”是哪个地区的民间故事?A. 北京B. 上海C. 杭州D. 广州答案:C3. 民间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A. 书面传承B. 口头传播C. 个人创作D. 官方记录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民间文学的传播方式?A. 口头讲述B. 书写记录C. 舞台表演D. 网络传播答案:B5.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最初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6. 民间文学中,故事的主人公通常具有哪些特点?A. 英雄主义B. 反叛精神C. 悲剧色彩D. 以上都是答案:D7. 民间文学的传承主要依靠什么?A. 学校教育B. 家庭传承C. 社会活动D. 政府推广答案:B8.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体现了哪种民间情感?A. 爱情B. 亲情C. 友情D. 爱国情答案:A9. 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A. 娱乐消遣B. 教育启蒙C. 历史记录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项是民间文学的创作原则?A. 真实性B. 虚构性C. 客观性D. 主观性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是________。

答案:普通民众2. 民间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口头传播、书面传播3. “牛郎织女”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________节。

答案:七夕4. 民间文学中的“三言两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5. 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口头传承、书写传承、表演传承6. 民间文学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常见的故事类型。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民间文学的特点?A. 口头性B. 集体性C. 个人创作D. 传承性答案:C2. 民间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什么?A. 书面文字B. 口头传播C. 网络传播D. 电视传播答案:B3. 民间故事中,下面哪个角色不是传统民间故事中常见的?A. 英雄B. 仙女C. 巫婆D. 宇航员答案:D4. 民间文学中,以下哪个元素不是常见的主题?A. 爱情B. 战争C. 魔法D. 科学答案:D5. 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通常是?A. 专业作家B. 民间艺人C. 政府官员D. 学者答案:B6. 民间文学的流传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对其影响最小?A. 社会环境B. 经济状况C. 个人偏好D. 地理位置答案:C7. 民间文学中,以下哪种形式不属于民间文学?A. 民谣B. 民间故事C. 史诗D. 小说答案:D8. 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什么?A. 书面记录B. 口头讲述C. 媒体播放D. 网络下载答案:B9. 民间文学的保存和研究对于哪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A. 文学创作B. 历史研究C. 法律制定D. 经济分析答案:B10. 下列哪项不是民间文学的功能?A. 娱乐B. 教育C. 政治宣传D. 宗教仪式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民间文学是______文学的一种形式。

答案:非官方2. 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不受______的控制。

答案:官方3. 民间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时期。

答案:古代4. 民间文学的传播往往与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节日仪式5. 民间文学的保存对于______和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文化历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民间文学的主要特点。

答案:民间文学的主要特点包括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它是以口头形式创作和传播的,通常由民间艺人或普通民众集体创作和传承,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学习题与试卷集民间文学半期考试题一、单项选择1、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一般文学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A、审美价值高B、教育意义大C、认识价值深刻D、直接参与人民生活2、"土帮土成墙,穷帮穷成王。

"是()A、成语B、谚语C、歇后语D、谜语3、《赵州桥》是一则()传说。

A、人物B、史事C、风物D、技艺4、《虎门烧烟》是一则()传说。

A、人物B、史事C、风物D、技艺5、第一次使用"童话"一词的人是()A、阿尔奈B、瞿秋白C、山东京传D、庄子6、郭沫若指出"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

"他"指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7、流传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本菲B、库仑父子C、格林D、胡适8、《粤风》的编者是()A、屈大均B、冯梦龙C、李调元D、黄遵宪9"米筛筛米壳在心,嘱妹恋郎要真心,莫学米筛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这首民歌用的是()手法。

A、双关B、托物起兴C、比喻D、白描10、"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无人知。

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梨。

"这首客家山歌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兴B、借喻C、双关D、叠韵11、谜语一则:"多多多多"(打二民间节目,谜底:七夕,除夕)。

这则谜语的败笔是()。

A、浅露B、底面相犯C、谜面不成文D、闲字无着落12、谜语一则:月巴(打一城市名,谜底:合肥)。

这则谜语的主要毛病是()A、谜面不成文B、扣合不紧C、底面相犯D、浅露二、多项选择题 13、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范围界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作者的范围扩大了B、民间文学概念发生变化C、作品的内容,已经不是确定民间文学的重要条件D、流传的形式发生了变化E、体裁发生了变化14、郭沫若同志说过,如果回想一下中国文学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就是()A、神话B、民间文艺C、作家文学D、童话E、经过加工的民间文学15、民间文学单项整理的内容有()A、改换过于偏僻懂得方言方语B、规整词句C、增饰文采D、删节封建迷信思想,神仙鬼怪等E、删去不必要的重复16、民间文学艺术特色主要是()A、倾向性鲜明B、体式和章法较稳定C、修辞手法灵活多样D、常用拟人法及托物言志E、结构完整,线索清楚三、填空题17、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的___________18、民间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是_________有机组成部分。

19、列宁指出,民间文学是______的重要材料。

20、毛泽东亲自起草的______中,规定部队要搜集民歌。

21、原始社会没有文字,也就没有______和_______的差别。

22、人类学派的理论,对我国学者______ 、_________ 、______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3、保存我国古代神话资料较多的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

24、,召树屯》是_______族长诗。

25、《毛诗故训传》说:"曲合乐曰_______徒歌曰_________。

"26、〈钟九闹漕〉又名________,是_____族民间叙事诗。

27、我国蜚声世界的三部少数民族史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______大学是我国民俗学的发祥地,她于1927年创办了______-〈刊物〉,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

民间文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民间文学作品按体裁粗分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即______________、民间诗歌、民间曲艺和民间戏曲。

2、民间文学有三大社会价值,即实用价值、科学价值和__________。

3、有的民间故事在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度中都有同一类型,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4、歌谣是人民________________创作的短篇韵文作品。

5、谜语按内容可以分为物迷、事迷和_____________三大类。

6、民间长诗是劳动人民口头流传的长篇诗歌创作,包括抒情长诗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7、快书、快板是以说_____________进行表演的曲艺形式。

8、民间小戏在北方多称为秧歌戏,在南方多称为_________________。

9、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应贯彻全面搜集、忠实记录和_____________这三大原则。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民间文学是最古老的文学,又是最有群众性的文学。

()2、通过洪水传说,可推想远古婚姻制度的某些特点。

()3、《狼外婆》的故事,属于传统民间童话中的魔法故事。

()4、强烈的喜剧性是笑话的特色。

()5、“小白菜,地里黄,三岁两岁死了娘”。

这首民歌的开头用的是比喻手法。

()6、对答性的山歌一般称为“盘歌”。

()7、相声主要依靠运用“包袱儿”制造喜剧效果,“包袱儿”是相声的唯一艺术手法。

()8、《走西口》、《凤阳花鼓》等民间小戏的主题是:反对封建婚姻,要求恋爱自由。

()9、《古谣谚》、《历代笑话集》等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某种体裁作品的总集。

()10、楚剧是在莲花落和东北蹦蹦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在《不识字的作家》一文中,对民间文学作过非常精辟而全面的论述的作家是()。

A.鲁迅B.郭沫若C.茅盾D.巴金2、蒙古族有种民歌叫“安代”(又译为“安达”),是为()而演唱的。

A.风调雨顺B.六畜兴旺C.战胜疾病D.爱情幸福3、“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是谚语中的()。

A.政治谚语B.劳动谚语C.道德谚语D.科学谚语4、“四面四堵墙,当中一根梁,一宅分两院,关猪不关羊。

”(算盘)这则谜语的结构手法()。

A.矛盾法B.比喻法C.拟人法D.谐音法5、山东的“沂蒙山小调”、安徽的“凤阳花鼓”、甘肃的“刮地风”等都是()。

A.民间小调B.山歌C.信天游D.花儿6、女娲造人的童话,最先见于()。

A.《楚辞·天问》B.《淮南子》C.《三五历纪》D.《风俗通》7、鲁班的故事属于()。

A.神话B.民间传说C.民间故事D.民间笑话8、阿凡提笑话,是()家喻户晓的优秀笑话。

A.藏族B.回族C.蒙古族D.维吾尔族9、中国历次文学创作的高潮都和民间文学有深刻的渊源关系,明清小说同(),相互之间就存在这种关系。

A.两汉乐府B.六朝歌谣C.五代以来的词曲D.两宋以来的说唱10、“五四”前后的“歌谣学运动”是由()发起的。

A.北京大学B.中山大学C.清华大学D.武汉大学四、双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越剧六十年前还是浙江嵊县西乡的一种民间小戏,原来叫()。

A.的笃戏B.落子C.小歌戏D.蹦蹦戏E.花鼓戏2、评书又称()。

A.快书B.评话C.说书D.琴书E.弹词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则歇后语采用的艺术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夸张D.谐音E.对仗4、旧时代抒情长诗以悲歌为多,如()。

A.《妈妈的女儿》B.《铁牧牛》C.《流沙河之歌》D.《我的么表妹》E.《傣家人之歌》5、诗人李季与闻捷吸取了民歌的丰富营养,分别写出了优秀诗歌()。

A.《漳河水》B.《王贵与李香香》C.《回延安》D.《天山牧歌》E.《死不着》6、《蛇郎》和《石榴》这两个故事,分别表现家庭人伦关系中的()。

A.父子关系B.婆媳关系C.姐妹关系D.兄弟关系E.母女关系7、地方传说是民间传说的一种,属地方传说的是()。

A.《玉龙山和金沙江》B.《青稞种子的来历》C.《马头琴》D.《白菜王》E.《望娘滩》8、傣族有一类长诗,是描写爱情政治主题的,如()。

A.《重缝调》B.《召树屯》C.《生产调》D.《娥并与桑洛》E.《葫芦信》9、下列长诗,属于史诗的有()。

A.《游悲》B.《阿诗玛》C.《格萨尔王传》D.《重逢调》E.《玛纳斯》10、创作鼓词“子弟书”最著名的有“东韵”子弟书作家和“西韵”子弟书作家,他们是()。

A.贾凫西B.归庄C.杨慎D.罗松窗E.韩小窗五、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名间文学2、民间文学的口头性3、谚语4、史诗5、民间小戏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民间文学的主要标志有哪些?2、为什么说民间文学是人民自己的“百科全书”?3、民间故事的共同特点是什么?4、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目的、意义是什么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谈谈传统民间童话的艺术特色。

2、谈谈民间文学资料的整理。

五、简答题(附简答举例)1.怎样衡量民间文学的人民性的特点?(见教材P.8)2.为什么说民间文学具有口头性的特点?(见教材P.9)3.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见教材P.12)4.什么是民间文学的变异性?为什么会形成变异性? (见教材P.15__16)5.简析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见教材P.75__77)6.汉族有没有创世史诗?为什么?(见教材P.192)7.简要说明我国民间歌谣的特征。

(见教材P.232__234)8.谚语有什么特点?(见教材P.250__-251)9.什么是相声?相声有什么特点?(见教材P.279、281)10.什么是道具戏?傩戏有什么特点?(见教材P.313__314)简答举例:1.我们衡量人民性的标准,首先要看作品的题材内容是否提出人民所关心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是否反映出人民的疾苦,人民的心理、希望和期待;其次要看作者是否真正反映了客观现实,是否站在人民的立场来阐明问题;再次是要看作品的艺术形式是否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是否具备鲜明的艺术力量。

是者就是具有人民性的作品;否者则不是。

当然不是说每篇作品都要同时具备上面的所有条件,部分具有的,也应该是有人民性的作品。

(仅供参考,下同)3.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在两方面:创作过程的集体完成和演唱过程的集体加工。

前者是说其作者并非某一个人,而常常是劳动者集体。

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民歌民谣往往没有作者,正是这种集体性的体现。

而后者是说,民间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某主题的作品常常是在内容、情节、人物方面有些改动,传播者常把自己的部分创作增加进去。

这就形成了同一故事、民歌等有不同的版本。

5.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有:一、体裁上的影响。

各种文学体裁大都来自民间。

作家往往首先是借助于民间文学的体裁进行创作,然后使这一体裁在文坛确立。

所以鲁迅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已有。

”(《鲁迅书信集》)二、艺术手法的影响。

文人创作有许多艺术手法正是吸取民间文学艺术手法,加以发扬光大。

如《诗经》民歌的赋、比、兴手法为历代文人所吸取,成为我国诗歌传统的艺术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