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进阶练习(二)

合集下载

课时作业21: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课时作业21: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对于传统艺术或者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

这是因为()A.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B.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C.发展是继承的必要条件D.文化具有继承性2.随着现代科技和医学的普及,中医针灸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如电针疗法、激光针灸等。

这些治疗方法的配合使用,提高了针灸的治疗效果,而针灸传统技法和经络腧穴相关的治疗方法已越来越少地被现代针灸医生所运用。

这启示我们发展传统文化必须认识到()A.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B.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先继承再发展D.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已失去了存在的根基3. 如图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志。

该标志以汉字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冬字下方两点又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

北京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印证了()A.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体现时代精神C.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D.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4.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相互对立、展开激烈的辩论,又相互影响,相互吸收营养,从而促进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这表明()A.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思想运动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C.思想运动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思想运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5.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很多,文化自身传承因素对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下列属于文化自身传承影响的是()①社会制度更替②科学技术③思想运动④教育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④6.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科技奖励工作的高度重视。

我国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是因为()①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自古以来,科学技术的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会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③科学技术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④发展科技是我们工作的中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湖北省文化厅、省教育厅联合发文,将楚腔楚韵的湖北大鼓等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在湖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方向)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选修课程试点工作。

高中政治 每日一题(第7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每日一题(第7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从当面互诉衷肠,到驿寄梅花、鸿雁传书,再到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视频对话,愈来愈打破空间的限制。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毫无疑问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它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带来了生产的革新与消费的转变。

这说明①科技发展水平决定文化发展水平②科技的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③网络的发展终将取代旧的传媒④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产物。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必然要求为之服务的文化随之取代旧的文化形态。

这里新旧文化力量的斗争,就有力促进了文化的进步。

比如说历史上每次制度更替都会带来文化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运动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2.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作为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其进步不仅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整体文化的发展。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的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例如,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使之成为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强有力工具,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3.思想运动的推动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对文化的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思想文化在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首先,教育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能动性活动,对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自身的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教育使用“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把文化传递给受教育者,使人类世代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

最后,教育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高中政治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07261232

高中政治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07261232

高中政治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07261232一、小题练基础考点一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1.昆曲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之一,京剧则是我国影响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戏曲剧种之一。

京剧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昆曲,但又不是对昆曲的照搬照抄。

这体现了文化活动中( )A.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关系B.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的关系C.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D.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答案 D解析“京剧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昆曲,但又不是对昆曲的照搬照抄”,说明昆曲与京剧的关系是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故选D。

2.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说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对传统文化应全面地继承D.要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答案 C解析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C表述错误。

A、B、D说法正确。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C。

3.传说小门神神荼、郁垒兄弟二人常于树下巡查,如有小鬼兴风作浪,二人便会将其捉来喂老虎。

动画电影《小门神》对这个古老故事做了现代化的改编:当人间对仙界失去必要的关注,诸神面临失业危机的时候,神荼、郁垒决定现身人间来证实自身的价值。

《小门神》用动画改编古老传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小门神》的成功说明( )①文化继承要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②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④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①错误;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涉及谁先谁后的问题,②错误,③正确;把握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我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④正确。

4.这是1400多年前的年俗,来自南朝人宗懔: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劈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2017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时)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2017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时)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K12课件
8
2.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1)从社会发展看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 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和智慧的集中展示。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
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今天 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K12课件
13
变式训练2 [2015天津文综,14(1),9分]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 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 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 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 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 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 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
K12课件
22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交流
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发展 中华文化
信息技术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 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K12课件
18
名师点睛 有关传统文化的命题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2)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发展。 (3)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 族认同感。 (4)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 需求,就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所以应该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 (5)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正确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 关系。

必修3 专题十 考点二

必修3 专题十 考点二

必修3 专题十考点二以改造或剔除。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b)(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技进步、思想运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5.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a)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传递文化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对文化创造的影响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点拨: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点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能因时而变的是具体内涵,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

文化发展是先继承,后发展。

点拨: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并非先后关系。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点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点拨:科技影响文化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点拨: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命题点一传统文化的特点例1(2019·浙江4月学考)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产生于农业社会的生产实践需要,至今指导着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

2019年5月金太阳联考答案

2019年5月金太阳联考答案

2019年5月金太阳联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的创新需要创新性的文化作为必要条件。

但创新性的文化也是历史性生成的,并不具有自然的或天赋的性质。

创新性文化的生成既受客观的历史进程的制约,也与人们的主观自觉密切相关。

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中是否蕴含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首先取决于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

处于农耕文明发展阶段上的民族较之处在工业文明发展阶段上的民族,就其一般性与总体性的文化性质而言,前者呈现出保守性.后者呈现出创新性。

中外不少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常得出的结论是,西方文化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于张力·中国人看重的是知识的积累与文化的传承,西方人看重的是知识的批判与文化的创新。

这种看法如果仅就中西方文化的近代史的比较而言,的确是有道理的,但若从全部中西文化史的比较而言,这种看法难以成立。

在西方近代以前的中世纪,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与代表的西方文化,不仅与中国的儒家文化一样,经历了一个长达千年的文化冰冻时期,而且在文化运行的方式上,儒学与基督教也遵循着相似的轨迹,尊经重典、信而好古、述而不作是其主要特征,学者的主要使命是对经典的诠释与论证。

展开剩余96%所有的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都具有保守性,无论东西方,概无例外。

深刻的原因是,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中,“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西方文化,尤其是自然科学在西方文艺复兴与18世纪工业革命后之所以发生了深刻性的质变,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对立与冲突,以及中国在自然科学发展上的明显落后,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以机器为生产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取代了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其基本特征。

高考政治复习专项练习走进文化生活_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_练习(2) Word版含答案

高考政治复习专项练习走进文化生活_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_练习(2) Word版含答案

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课后练习(2)1.制作历时近四年的李少红版《红楼梦》终于掀开红盖头。

该剧虽然热播,却也引发了很大争议,被批为“红雷梦”。

有观众反映该片氛围和配乐都营造得很阴森,仿佛《画皮》一般的鬼片,随时飘来的旁白男声照读原著,如同广播剧;声讨最多的是演员的造型和表现,很多网友称与老版《红楼梦》无法相提并论,例如新版黛玉毫无冰清玉洁的气质等。

(2012·山师大附中高三检测)一部《红楼梦》曾经引得多少人为之疯狂。

如今的重拍,让这部名著再一次被放在了艺术的舞台上,被推到了娱乐的风口浪尖。

其实,这不过是老戏新编,陈事新做。

在漫无边际的扩充和稀释中,名著经典重拍只剩下一个被借来赚钱的壳。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的表现②这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③这与经济利益的驱动有密切的关系④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2. 2012年春节期间,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形式更加多样,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更显色彩斑斓。

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B.商品生产的发展C.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D.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3.“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

”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4.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借助网络,《红梅赞》这首歌再一次红遍大江南北。

这说明( )①网络的发展使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逐渐消失②一种文化产品能够迅速传播,大众传媒发挥着重要作用③网络文化是对当代政治的反映,应兼收并蓄④网络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材料 2011年1月15日至20日,河南省“两会”胜利召开。

有关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关系练习题

有关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关系练习题

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关系练习题有关文化在继承中的发展关系练习题学习目标课标考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及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内容目标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重、难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思考探究: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2、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4、教育和学习方式的不断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为什么越来越大?探究新知: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文化继承的含义:不是原封不动的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文化得到____________.(2)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①继承是_________________,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_。

继承与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出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是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不能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必须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②在______的基础上_______,在________的过程中_________。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进阶练习
一、选择题
1.2015 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 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

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

这表明科学技术()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新媒体、自媒体、微营销等新名词不断涌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也推动着展览展示方式的革新。

相对于传统的图文、影像与实物结合的展示方式,数字化的展示方式以更丰富的内容、更立体的形式、更多元化的互动体验方式,深受观众青睐。

这表明()
①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现代科技给大众传媒插上飞翔的翅膀
③大众传媒的发展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
④信息技术快速变革促进了经典文化流行化
A.②④B①③C①②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4.近年来,“互联网+”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从文化领域来看,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展映、电商平台、图书阅读、动漫游戏等文化消费信息,促使大众参与数字化文化消费;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运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电商企业可以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
要性。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依托科技和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科技与
教育实现了完美结合,互联网+教育正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

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打破了权威对知
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呈现勃勃生机,影响着我们,也影响着世界。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依托科技和教育” 。

参考答案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二、非选择题
4.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能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促进文化消费,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变革文化生产经营模式,促进文化创新。

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大众传媒,能够带来更快速、方便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文化传递、沟通、共享。

5•①现代科技与大众传媒的结合,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有利于我国
文化的传播,增强其影响力。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科技的运用,促
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推动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解析】
一、选择题
1.本题是体现类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生活的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创新的意义.具体如下: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②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等.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依据材料中的核心语句“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可以做出以下推断:该委员会的做法缘于人民大众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体现了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
要•因而选项①符合题意,应选;大众传媒只是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造力
的源泉•因此,选项②观点错误,不选;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而不是凝聚力的保证•因此选项③表述错误,不选;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选项④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2.此题考查科学技术影响文化发展。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有效信息。

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 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的古建筑,
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这表明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①符合题意;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是
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④符合题意;科学技术“决定”文化性质说法错误,排除
②;科学技术不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③。

故选B。

3.此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及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属于四二组合选择题,一般用
排除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

题意充分表明了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给大众传媒插上飞翔的翅膀,故①②正确;题意未涉及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经典文化流行的问题,故排除③④。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4.此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关系、科学技术在文化传播与发展中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解读材
料信息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紧扣设问和材料,进行针对性分析。


设问看,答题范围是文化生活,答题方向是重要性,分析对象是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展映、电商平台、图书阅读、动漫游戏等文化消费信息,促使大众参与数字化文化消费;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运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电商企业可以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根据上述材料对接文化与
经济关系、科学技术在文化传播与发展中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即可。

5.此题考查科技和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理论联系实
际的能力。

此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知识,问题指向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依托科技和教育”,分析说明类题目。

解题时要注意结合材料与所学课本知识。

学生可以从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方面分析。

现代科技与大众传媒的结合,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增强其影响力;现代科技的运用,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说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推动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