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造林绿化工作方案
【林业方案】2018年海州区春季绿化造林实施方案(0002)

【林业方案】2018年海州区春季绿化造林实施方案2018年春季绿化造林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2018年绿化造林工作方案的通知》(连政办发〔2018〕22号)要求,充分调动全区上下造林、育林、护林积极性,推动我区绿化造林工作,努力开创绿色海州新局面。
现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更加注重质量、更加注重效益、更加注重景观,努力在优化结构、提档升级、均衡发展上下功夫,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全面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切实改善城乡居住环境,为建设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的海州夯实生态建设基础。
二、目标任务2018年,全区计划完成造林面积0.61万亩,其中成片造林0.5万亩,山体绿化及林相改造0.2万亩;建设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4个;开展森林抚育0.2万亩,建设完善农田林网2万亩;完成四旁植树50万株,发展优质苗木花卉0.3万亩。
三、工作重点(一)成片造林工程。
采取大户承包、企业投资、依法流转土地等举措,继续开展“百亩集中连片造林”活动,新建浦南镇新沭河滩面、太平村东南片,板浦镇宁连高速东永平村段,岗埠农场前三总、张干路两侧,新坝镇黄泥沟两侧,锦屏镇八一河堤、蔷薇湖堤、哑吧山下,宁海街道丰收河北堤,开发区许盛庄、徐连高速路卞浦段等一批连片100亩以上成片造林基地,着力提高造林基地的规模和质量。
(二)沿海防护林工程。
以城镇、村庄绿化为“点”,以公路、铁路、河流、沟渠为“线”,以丘陵山区、工业园区等为“面”,结合田边、道路、水利设施,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造林用地规模化、不断拓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全年新建防护林3000亩。
(三)山体绿化工程。
采取工程造林、林相改造及发展经济林果等多种方式,重点对锦屏山南侧山体进行覆绿、增绿、提景。
围绕全区山体绿化五年规划、三年攻坚计划目标,以“绿润海州”公益造林活动为载体,通过为共建单位授牌、在造林地段树立铭牌等方式,发动市内机关单位、驻区企业、志愿者等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山体绿化行动,全面提升我区山体植被群落、生态结构和旅游景观。
【林业方案】高邑县2018年秋冬季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

【林业方案】高邑县2018年秋冬季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2018年秋冬季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县秋冬季造林绿化工作,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精神,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和全国绿化模范县为目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造林与造景相结合,努力实现“城市园林化、农田林网化、村庄绿色化、产业特色化、生态高效化”,为建设全面小康的高邑、生态文明的高邑、和谐幸福的高邑做出贡献。
二、任务目标2018年秋冬季全县造林绿化完成植树120万株,完成全年300万株的任务目标。
其中城区、交通干线、工业园区绿化植树20万株,乡村造林完成植树100万株。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植树15万株,红旗大街绿化植树2万株,高速、高铁绿化提升工程植树2.5万株,“两河”绿化植树3万株,城区防护林带植树1.5万株,压采水项目造林植树20万株,社会造林植树50万株,乡镇绿化示范工程植树6万株。
)三、重点工程(一)乡村造林绿化重点实施八项工程1.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继续扎实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绿化行动,省、市、县确定的16个重点村要以“改善生态、发展经济,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为基本原则,以街边、房边、村边、道边、水边、井边、堤边、渠边、厂边、田边等“10边”区域和空地绿化为重点,按照“增林扩绿、林果并重,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思路,用足用好上级扶持资金,在村内主要街道、小公园、休闲地打造街心花园;在房前屋后、闲置宅基地打造绿色庭院;在村庄周围打造30-50米宽的环村林带,通村道路两侧打造5-10米宽的通村路林带。
继续加大春季确定的拟争创省市美丽乡村的花园、大夫庄、塔张村、南塔影、西张村等5个村的绿化投入力度。
各村要根据本村不同的自然条件,科学制定绿化方案,基本实现“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四旁有树木”的村庄绿化格局,努力创建村在林中、人在绿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林业方案】区2018年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

【林业方案】区2018年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2018年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改善我区生态环境和大气质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栾城,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持续改善大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坚持林果并重、增林扩绿与管理增效相结合,在增加全区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整体绿化美化效果的基础上,构筑起我区多层次、多树种、多效益生态绿化格局,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栾城打下坚实基础。
二、建设任务(一)重点建设任务1、进一步提升绿色通道建设水平。
植树1.55万株,造林210亩。
按照绿美廊道建设要求,在完成原有绿化带大框架基础上,对境内的京港澳高速、三环路两侧绿化林带缺株断带严重的地块和重要节点部位,全面进行补植补造和完善提高,达到规划设计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提升绿色通道绿化美化建设水平和景观效果,打造“宽幅度、林荫型、景观化”绿美廊道。
此项工作由南高乡、西营乡、柳林屯乡、楼底镇负责组织实施,林业站负责技术指导。
2、高标准打造5000亩平原森林。
植树37万株,造林5000亩。
继续加大林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入绿化建设,推动垚淼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打造占地面积达5000亩的城郊平原森林,构筑城乡一体化森林生态体系。
科学发展林草、林禽等林下经济,打造集旅游、观光、苗木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林业园区,做优做靓“绿色名片”,吸引更多市民来我区观光旅游,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此项工作由林业站负责技术指导,西营乡、窦妪镇协调配合。
3、扎实开展村庄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
植树35万株,造林5000亩。
按照“突出重点,打造精品,整体推进”的思路,以创建2018年省级重点片区所辖村(30个村)和省级重点村(25个村)为重点,统筹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强力实施以环村林建设、街道绿化美化、街心游园(绿地)建设、路渠堤塘绿化、庭院绿化和墙体立体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绿化专项活动,全面提升村庄绿化建设水平。
【府办方案】安国市2018年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

【府办方案】安国市2018年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安国市2016年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加快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建设步伐,建设生态、宜居、善美安国,按照保定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我市造林绿化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林苗一体化基地、环城林带、绿美廊道、现代林业园区、郊野公园为重点,结合万亩森林公园和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建设森林生态网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任务全年完成造林1.1万亩,其中绿美廊道0.1万亩,现代林业园区0.1万亩,郊野公园1个(面积450亩以上),环城林带0.2万亩,林苗一体化基地0.6万亩,美丽乡村0.1万亩,义务植树50万株。
三、建设内容(一)城区、乡镇人口聚集区绿化要突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绿化理念,以城区出入口、乡镇建成区和园区为重点,大力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和各类公共绿地,加强城乡结合部、城镇出入口通道森林长廊、森林景观建设,积极创建森林城镇,完成造林0.1万亩,建郊野公园1个。
(二)生态廊道绿化按照省道两侧绿化带不少于50米,县道两侧绿化带不少于30米,河流两侧绿化带宽度不低于100米的标准进行绿化,大力打造生态走廊。
按照保定市政府要求,将保衡路打造成高标准绿化样板路,完成造林绿化0.1万亩。
(三)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按照“田成方、树织网、田林水路相配套”的建设要求,对已完成土地整理的南娄底乡、伍仁桥镇、明官店乡三个乡镇完成造林0.1万亩,形成网带整齐,密度合理,点、片、带、网相结合的农田综合生态防护林体系。
(四)美丽乡村绿化工程以省确定的美丽乡村建设重点片区绿化为重点,以“青山绿水、绿树成荫、田园风光、舒适宜居”为目标,在街道、庭院、路渠、沟塘、隙地和村旁开展村庄绿化,大力营造景观街道、生态经济型庭院、休闲公园绿地,完成造林0.1万亩,形成“环村有林带、村内由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四旁有树木”的绿化格局,实现乡村生态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刚察县2018年度国土绿化人工造林实施方案

刚察县2018年度国土绿化人工造林实施方案日期:2018年03月05日五、建设方案(一)地块落实省林业勘察设计部门对工程区进行了实地调查。
(二)设计方案1、树种选择、种苗规格(1)树种选择根据以往造林经验和造林区立地条件,选择当地适宜生长的青海云杉、乌柳为造林树种。
(2)种苗规格青海云杉采用苗高50cm以上,乌柳采用苗高40cm以上苗木,苗木质量标准:造林苗木为裸根苗,要求达到《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63/236—2005)规定的Ⅱ级以上优质苗。
苗木通过招标方式从气候相近的地区调运。
苗木必须具备“两证一签”,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保湿、降温、防冻和透气等措施,严防暴晒。
假植在潮湿、阴暗、避风的地方。
(3)起苗小苗裸根起苗沿着苗行方向,距苗行20cm处挖一条沟,沟的深度应稍深于要求的起苗深度,在沟壁下部挖出斜槽,按要求的起苗深度切断苗根,再从苗行中间插入铁揪,把苗木推倒在沟中,取出苗木。
起苗中应特别注意以下4个方面:起苗深度适宜。
实生小苗深度20-30cm;注意起苗天气。
不在阳光、风大的天气和土壤干燥时起苗;起苗工具要锋利。
在起苗时,避免根系劈裂;注意保护树苗。
起苗时要避免损伤苗干和顶芽。
(4)卸车苗木到达目的地后,及时请建设单位负责人验收苗木,查验两证一签,检查苗木的质量和数量,然后迅速卸车,在苗木运输到造林地时,不能及时栽植时,必须将苗木进行假植。
(5)假植假植苗木的地点选择较为湿润的土壤中,且地点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背风、阴凉处。
操作步骤为先开沟然后排放苗木覆土、踏实,掌握“疏排、深埋、实踩”的要求,防止干风侵袭,沟深要达到苗木总长度的l/2以上,假植工作完成后的次日开始,每天必须用洒壶对苗木和覆土进行喷洒,保证苗木和土壤湿润。
当日不能栽植完成的苗木必须就地按以上要求进行假植。
负责假植工作的人员必须做好当天记录,记录内容主要包括苗木产地、品种、数量、到达假植地的准确时间、假植工作花费时间、假植开沟深度、土壤湿润度、交苗人、假植人签名等及假植苗每天的管理工作情况。
铁东区2018年造林绿化工作方案

铁东区2018年造林绿化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政府造林绿化任务,围绕实施生态育市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完成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造林绿化(简称“四绿工程”),为建设新时代“美丽四平、幸福家园”提供强力的生态支撑,特制订此方案。
一、组织领导为更好地推进2018年造林绿化工作,铁东区成立造林绿化领导小组。
组长:于荔欣区长副组长:杨晓光副区长成员:张绍君区直机关工委书记高爽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吴静松山门镇党委书记刘向阳城东乡乡长刘云飞叶赫满族镇镇长刘鹏程解放街道党工委书记马文波四马路街道主任郑勇七马路街道主任王锐北市场街道主任李晶北门街道主任金羽黄土坑街道主任王勇智平东街道主任孙海民平南街道主任李洪峰区农林水利局局长柳忠伟区教育局局长马忠萍区卫计局局长宋建光区住建局副局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农林水利局局长李洪峰担任,副主任由区农林水利局副局长杨程亮、住建局副局长宋建光担任。
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调度造林绿化工作。
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
二、还林任务铁东区造林绿化总任务5.72万亩,其中春季任务4.58万亩,秋季任务1.14万亩。
林地清收还林任务3.53万亩,其中山门镇0.7万亩,城东乡0.13万亩,叶赫满族镇2.7万亩。
村屯绿化提升146个,其中山门镇72个,城东乡14个,叶赫满族镇60个;打造4个市级精品屯,即:山门镇龙王村2屯、塔山村2屯,城东乡房身村1屯和叶赫满族镇兴隆村5屯。
农田防护林任务500亩,其中山门镇145.5亩,城东乡74.5亩,叶赫满族镇280亩;城东乡房身村、合力村三北防护林带补植防风林任务18亩。
环路绿化任务2000亩,其中山门镇1400亩,城东乡600亩。
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1725亩,其中山门镇725亩,城东乡1000亩。
城区绿化(义务植树)任务116亩,任务见附表。
非林业用地造林任务1.31万亩,其中山门镇0.45万亩,城东乡0.26万亩,叶赫镇0.6万亩。
铁东区造林绿化工作方案

铁东区2018年造林绿化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政府造林绿化任务,围绕实施生态育市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完成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造林绿化(简称“四绿工程”),为建设新时代“美丽四平、幸福家园”提供强力的生态支撑,特制订此方案。
一、组织领导为更好地推进2018年造林绿化工作,铁东区成立造林绿化领导小组。
组长:于荔欣区长副组长:杨晓光副区长成员:张绍君区直机关工委书记高爽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吴静松山门镇党委书记刘向阳城东乡乡长刘云飞叶赫满族镇镇长刘鹏程解放街道党工委书记马文波四马路街道主任郑勇七马路街道主任王锐北市场街道主任李晶北门街道主任金羽黄土坑街道主任王勇智平东街道主任孙海民平南街道主任李洪峰区农林水利局局长柳忠伟区教育局局长马忠萍区卫计局局长宋建光区住建局副局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农林水利局局长李洪峰担任,副主任由区农林水利局副局长杨程亮、住建局副局长宋建光担任。
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调度造林绿化工作。
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
二、还林任务铁东区造林绿化总任务5.72万亩,其中春季任务4.58万亩,秋季任务1.14万亩。
林地清收还林任务3.53万亩,其中山门镇0.7万亩,城东乡0.13万亩,叶赫满族镇2.7万亩。
村屯绿化提升146个,其中山门镇72个,城东乡14个,叶赫满族镇60个;打造4个市级精品屯,即:山门镇龙王村2屯、塔山村2屯,城东乡房身村1屯和叶赫满族镇兴隆村5屯。
农田防护林任务500亩,其中山门镇145.5亩,城东乡74.5亩,叶赫满族镇280亩;城东乡房身村、合力村三北防护林带补植防风林任务18亩。
环路绿化任务2000亩,其中山门镇1400亩,城东乡600亩。
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1725亩,其中山门镇725亩,城东乡1000亩。
城区绿化(义务植树)任务116亩,任务见附表。
非林业用地造林任务1.31万亩,其中山门镇0.45万亩,城东乡0.26万亩,叶赫镇0.6万亩。
【林业方案】滦县2018年造林绿化实施方案

【林业方案】滦县2018年造林绿化实施方案2018年造林绿化实施方案按照省委、省政府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为进一步增加绿化面积,全面提升我县造林绿化水平,构建生态和谐新滦县,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2018年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绿色滦县、生态滦县为目标,全面贯彻“环境优先、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一环二沿三围(一环即环山,二沿即沿路、沿河、三围即围城、围村、围企)绿化为重点,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全民共建、全力推动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以科技为依托,实行造、封、育、管相结合,乔、灌、花、草相结合,努力推进城乡绿化水平,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改善,以良好生态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实现我县经济发展与绿色生态建设和谐双赢。
二、基本原则(一)城乡统筹原则。
坚持城乡统筹,实施城乡一体化绿化,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协调发展。
实现城乡绿化全覆盖。
(二)因地制宜原则。
尊重不同区域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绿化模式、栽植品种、管护机制。
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草则草。
(三)重点突破原则。
大力实施工程造林,突出抓好生态脆弱的荒山以及新增通道绿化等重点工程,带动全面造林绿化的开展,提升全县整体绿化水平。
(四)科技支撑原则。
紧紧依靠和坚持科技造林,严把工程科技关,确保造林质量。
(五)机制多样原则。
坚持工程造林和社会造林并重,鼓励和支持灵活多样的造林机制,调动全社会造林积极性,推动绿色生态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目标任务、建设标准及营林方式从2018年春季开始到2018年秋冬季结束,计划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
(一)林木更新工程自2002年速生杨引进以来,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我县森林资源迅速增加,目前大部分林木已到采伐期,2018年重点做好林木更新工作,计划完成更新造林10000亩。
林业局负责做好采伐手续办理,督导造林及技术指导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造林绿化工作方案以防沙治沙为重点,以清理采伐迹地还林为主线,以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专项行动为抓手。
以问题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实行销号制管理,全面清理采伐迹地、农田林网和无立木林地予以还林,确保栽一块、活一块、成一块。
下面是带来的2018造林绿化工作方案,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2018年是党的十九大开局之年,是省政府考核迹地还林自然资产离任审计的攻坚之年,我县造林绿化和防沙治沙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
为全面做好2018年全县绿化工作,完成各项目标和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县造林工作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结合“一园、两湖、三山、四河、五路、六景、七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
以防沙治沙为重点,以清理采伐迹地还林为主线,以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专项行动为抓手。
以问题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实行销号制管理,全面清理采伐迹地、农田林网和无立木林地予以还林,确保栽一块、活一块、成一块。
同时,在全县开展工程化专业化造林试点,不断提升全县造林绿化水平。
二、任务指标2018年任务分为迹地更新全部还林任务和无立木林地造林任务两部分,这两部分任务既相互关联,又互有区别。
关联是:迹地更新全部还林任务中未还林的小班和面积也是造林任务的小班和面积。
区别是:迹地更新全部还林任务是省政府自然资产离任审计考核市政府责任状的任务,是要接受省政府迹地更新检查审计的。
造林任务是国家、省、市的绩效考核指标任务,要接受国家、省、市的造林核查。
(一)迹地更新还林任务我县迹地更新还林任务为5894个小班,面积为亩,其中:2015年之前迹地为5877个小班,面积为亩,2016年当年迹地为17个小班,面积为亩。
按照之前各乡(镇)、街道、林场自查摸底结果,我县迹地更新还林任务小班分为五种情况:(1)已进行更新还林的为2151个小班,面积亩;(2)未更新需要造林的为2253个小班,面积亩;(3)属于在册耕地的为1362个小班,面积亩;(4)立地条件差、不适宜造林的为29个小班,面积亩;(5)被征占的为116个小班,面积亩。
依据我县采伐迹地的摸底情况,我县采伐迹地5894个小班,要全部接受省、市检查验收,为此,对以上5种情况,要分类施策,区别对待,最终实行销号管理。
一是已进行更新还林的小班,成活率达到85%以上的,各地需提供有效证明材料备查。
对虽已更新还林,但成活率未达到85%以上的,今年要进行补植补造,成活率必须达到85%以上。
二是对未更新需要造林的小班,要一块不漏,全部还林,确保成活率达到85%以上。
三是对已经被征占的小班,需要收集相关批件和有效证明材料备查;对非法征占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依法清退还林。
四是对属于在册耕地的小班,依据我县2012年申请省、市核减的退耕损毁面积50097亩予以核销,各地要核对各地块的退耕户姓名、面积、小班等因子;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对有积极性直接还林的退耕还林采伐迹地小班,经验收合格可从2018年开始享受市财政补助政策。
对其它难以还林的退耕还林工程采伐迹地,与原退耕户取消合同,按实际面积调整到寒富苹果等经济林地块,并与新农户签订合同、调整施工作业设计,县级汇总后报送市退耕管理部门审批。
五是对立地条件差不适宜造林的小班,需备齐相关有效证明材料备查。
对以上五种情况的小班地块,省、市要组织进行全面检查审计,对完成任务的小班地块,检查验收后,到省厅统一销号。
(二)造林任务结合省、市造林工作部署,针对我县实际情况,我县造林任务为万亩,包含迹地更新还林和无立木林地造林。
具体归类为六项造林工程。
一是山地绿化工程,面积万亩。
以八虎山、五龙山、老陵山、磨盘山、喇嘛山和县城周边等区域重点,整山推进,实施专业化工程化造林,清理小开荒和林间空地还林,加快丘陵山地的绿化步伐。
二是剥蚀丘陵修复工程,面积万亩。
以沙化乡和西北部地区为重点,本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为原则,修复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
三是特色经济林工程,面积万亩。
依托市级特殊扶持政策,扩大寒富苹果种植规模,建设2-8个百亩标准园。
同时,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按照“一乡一业”模式,推进榛子、树莓、山楂、葡萄、沙棘子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打造特色经济林专业乡(镇)。
四是河流水系绿化工程,面积万亩。
以辽河、秀水河等河流水系为重点,实施滩地绿化和护堤林建设,以及财湖、灵山湖、三河城水库和獾子洞湿地为重点,实施湖库绿化、景观绿化。
五是农田林网工程,面积万亩。
以田成方、林成网为目标,修复断头林带和绿化断头路,恢复林网保护农田。
六是部门绿化工程。
县住建局负责宜居乡村绿化、城区绿化和住宅小区绿化;教育局负责校园绿化;交通局负责公路绿化;农经局负责设施园区绿化;水利局负责库区周边绿化;辽河局负责辽河护堤林绿化;动监局会负责养殖小区绿化;各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绿化。
三、工程化专业化造林试点为推动全县造林开展,提高造林质量,按照市局部署和要求,我县实施工程化专业化造林试点,连管三年,确保栽一块、活一块、成一块。
暂定实施15处试点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最终结算以实际完成面积为准。
1.财湖及李贝堡西山绿化工程400亩2.五龙山景观绿化工程500亩3.石景山景观绿化工程300亩4.大孤家子镇小西山绿化工程300亩5.三面船镇马家沟北山绿化工程200亩6.四家子乡陶屯果园东山绿化工程300亩7.**镇榆树底东山绿化工程300亩8.包家屯镇三合城水库生态修复工程1300亩9.卧牛石乡邢家屯西山生态修复工程350亩10.八虎山林场包家屯工区石棚山、兰家沟及大泉眼前山生态修复工程650亩11.**镇夏堡农田林网工程150亩12.双台子乡农田林网工程200亩13.叶茂台镇薄母坨子农田林网工程350亩14.秀水河镇农田林网工程300亩15.和平辽河绿化工程450亩四、时间节点及成效要求根据全年计划和安排,各地要严把各个时间节点:一是3月15日,为采伐迹地清退节点。
要求:①送达限期造林通知,要求停耕停种,春季进行造林,并以村为单位公示,对无主地块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和安排;②清理出来的地块要按规划做好施工作业设计,签订还林合同和造林合同,做好苗木采购调剂、整地、栽植等造林前的准备工作;③对已经完成更新造林的地块,要完成建档工作。
对更新未合格的地块,做好补植补造准备工作,年底前与2018年新更新的地块一并验收;④退耕还林损毁地块,完成旧合同解除和新合同签订、设计变更审批和林地资源调整等相关工作,同时完成征占地块和非林地地块销号和备案工作。
二是5月10日,为春季造林的时间节点。
要求:①完成所有采伐迹地未还林或成活率未达到85%以上地块的造林工作,确保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
②加大执法力度,严防农民抢耕抢种,依法严厉打击毁林复耕、抢耕抢种以及拒不还林、非法耕占等行为。
三是5月30日,为自查上报的时间节点。
要求:乡(镇)、街道对本辖区所有造林进行自查摸底,掌握真实完成情况。
四是6月30日,为依法处罚的时间节点。
要求:对未完成造林任务地块,依法进行处罚,并列入雨、秋季造林地块管理,安排补植补造工作。
五是7月30日,为雨季造林的时间节点。
要求,对列入雨季造林地块,组织进行补植补造。
六是11月20日,为秋季造林的时间节点。
对春季、雨季未完成造林任务的地块,全部组织进行秋季补植补造。
五、主要措施(一)切实加强领导,明确造林责任。
造林绿化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造林绿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县造林绿化工作。
并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进行督查考核。
各乡(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是本辖区造林绿化工作责任主体。
要成立相应管理组织,切实落实责任,制定造林绿化方案,落实任务到小班地块,落实造林主体到户,落实责任量化到人,全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
(二)充分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宣传车、条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林业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特别是省政府清理采伐迹地还林政策,以及不还林将承担的法律责任,进一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爱林护绿的生态意识。
同时,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上率下,营造人人关心造林、人人支持绿化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技术指导,提高造林质量。
县林业部门将实行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乡(镇)责任制,会同乡(镇)共同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指导造林主体严格执行造林技术规程,坚持因地制宜、遵循规律、分类指导、分区施策,严把设计关、整地关、栽植关、管护关、验收关,鼓励专业队造林,确保造林质量。
(四)加大管护力度,保护绿化成果。
各乡(镇)、街道和各相关部门要加大管护力度,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切实巩固绿化成果。
一是加大对已还林地块的管护力度。
对造林保活率低的地块,要督促农户及时进行补植补造。
二是加大对尚未还林的采伐迹地、小开荒和无立木林地的还林力度,签订还林协议,督促还林。
三是加大封山禁牧力度。
贯彻执行《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确保将封山禁牧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是加大涉林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依法清理小开荒,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毁林开荒等违法行为。
(五)整合资金,制定政策,激励发展。
根据上级要求,调整资金拨付年限。
由以往一次性拨付,调整为分三年拨付。
其中:第一年,按40%拨付;第二年,按30%拨付;第三年,按30%拨付。
以下为全额补助资金标准,将分三年进行兑现。
各地造林经本地自查、县级核查、市级检查、省级验收合格后,可享受政策补助。
1.生态林造林政策:单块最小面积为1亩,一是植苗造林,对杨树、柳树、火炬等乔木品种,使用大苗植苗造林的,每亩补助350元。
二是埋根造林,对灌木造林和乔木埋根造林的,每亩补助300元。
2.寒富苹果补助政策:按照沈阳市寒富苹果政策执行,单块最小面积为10亩,要求苗木为标准两刀寒富苹果苗,且栽植密度、营养空间、田间管理、成活率等其它各项因子都要达到市级标准方可享受政策。
3.除寒富苹果以外其他经济林补助政策:单块最小面积为5亩,符合经济林经营要求,每亩补助350元。
4.造林补助政策不包含单行造林、苗圃和冠下造林。
5.造林以奖代补政策。
县政府将按照各乡(镇)实际造林面积,给予每亩3元的以奖代补政策补助,用于造林作业设计、检查验收等工作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