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利润形成的核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利润形成过程的核算_基础会计教案_职高

利润形成过程的核算_基础会计教案_职高

利润形成过程的核算_基础会计教案_职高第一章:利润形成过程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利润的概念及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掌握利润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1.2 教学内容利润的定义与分类利润的形成过程利润的影响因素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利润的概念、分类和形成过程。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利润的影响因素。

1.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教学PPT。

1.5 教学过程导入:引入利润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利润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新课讲解:讲解利润的分类和形成过程。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利润的影响因素。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利润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利润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营业收入的核算2.1 学习目标理解营业收入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营业收入的概念和分类营业收入的核算方法营业收入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营业收入的概念、分类和核算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营业收入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教学PPT。

2.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营业收入的概念。

新课讲解:讲解营业收入的分类和核算方法。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营业收入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营业收入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营业收入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章:营业成本的核算3.1 学习目标理解营业成本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营业成本的概念和分类营业成本的核算方法营业成本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营业成本的概念、分类和核算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营业成本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教学PPT。

3.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营业成本的概念。

利润形成过程的核算_基础会计教案_职高

利润形成过程的核算_基础会计教案_职高

利润形成过程的核算_基础会计教案_职高第一章:利润形成过程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利润的形成过程及其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利润形成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1.2 教学内容利润的形成过程。

利润的计算公式。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利润的形成过程及计算公式。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利润形成过程。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一个企业的运营案例,引发学生对利润形成过程的思考。

1.4.2 讲解利润的形成过程,解释利润的计算公式。

1.4.3 分析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利润。

1.4.4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章: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概念及其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让学生掌握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

2.2 教学内容销售收入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销售成本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计算。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通过一个企业的销售案例,引发学生对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思考。

2.4.2 讲解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4.3 分析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

2.4.4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第三章:营业费用与营业利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营业费用的概念及其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让学生掌握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

3.2 教学内容营业费用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营业费用和营业利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营业费用和营业利润的计算。

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通过一个企业的营业案例,引发学生对营业费用和营业利润的思考。

3.4.2 讲解营业费用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4.3 讲解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

利润形成的核算教学设计

利润形成的核算教学设计
(学生独立解答)
银行 存款入
2 5 000
营业外 支出
2 5 000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25 000 25 000
三、 课堂总结
利润总 额
营业 利润
营业 外收支
5
营业外收 入
营业外支 出
课堂 总结较为 系统的梳 理本节课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政府补助、盘利得盈、罚 没收入、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常损失、盘亏损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公 益性捐赠支出、支付的赔偿金和违约金等。
营业 外收入
5 0 000
银行存 款
5 0 000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50 000 50 000
营业外支出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 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借方登记发生的营业外支 出,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支出,期 末结转后无余额。
账户 讲解结合 企业业 务,锻炼 学生处理 业务的能 力
以教 师引导为 主,分部 解题培养 学生逻辑 思维能 力,并能 有效地解 题
4
营业外支
出 发生的营
期末转
业外支出
入“本年利
润”账户的支 出无 余额
发生的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常损失、盘亏损 失、公益性捐赠支出、支付的赔偿金和违约金等。
【例 2】22 日,企业用银行存款向灾区捐款 25 000 元。
业外支出相互独立,不具因果联系。
懂,学生
(举例:农民种田卖粮,卖了粮食的收入是主 容 易 理
营业务收入,卖稻草的收入是其他业务收入,但农民 解、记忆
在地里挖到了一块金子那就是营业外收入)
⑤ 利润总额: 这样看来,企业利润的构成还包括营业外收支。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完整版)利润形成的核算教学设计

(完整版)利润形成的核算教学设计

利润的形成核算教案数统财务会计教育 齐春明 2008211722利润形成的核算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般制造企业从筹集资金、 物 资供应、投入生产到产品销售过程的会计核算方法,那么,企业 下一个工作就是核算利润及对利润进行分配(若发生亏损,则无 利润分配,此处为教学需要只假设企业经过一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产生了利润)。

本节课首先要说明企业最终经营成果一一利润的 概念及其组成部分(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进而 掌握利润的计算公式,再对新引入的概念一一营业外收支的具体 核算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利润的概念, 知道利 润的组成并掌握利润的计算公式,同时掌握营业外收支概念及其 账户的核算方法。

技能目标:会使用利润计算公式计算企业实现的利润, 并通过对 企业业务的处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明白企业最终经营目标就是形成利润并对其进 行分配,让学生明白利润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

重点:①利润的组成部分及计算公式;②营业外收支的概念及其账户的具体核算方法。

难点:①利润的计算公式及营业外收支的概念;②“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具体核算方法。

教学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计目的讲课题目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分析① ② ③ ④⑤讨论法 启发式 讲授法 比较法 演示法 由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答案,教师评价; 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教授相关概念;新学知识与以前所学知识进行比较,注意区分; 教师演示解题步骤,学生学习并掌握此方法;直接关系的支出,主要包括非常损失、盘亏损失、捐赠支出、支付的违约金等。

④区分: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与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是企业从事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材料销售、出租业务等实现的收入。

具有不经常发生,每笔业务金额一般较小,占收入的比重较低等特点。

与它相对应的就是其他业务成本。

利润形成及分配教案

利润形成及分配教案

利润形成及分配教案第一章:利润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利润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利润,包括毛利润、净利润等。

1.2 教学内容利润的定义和意义:解释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益。

不同类型的利润:介绍毛利润、净利润等不同类型的利润及其含义。

1.3 教学活动引入利润的概念:通过实际案例或故事引出利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讨论不同类型的利润: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的利润,并分享各自的理解。

1.4 作业与评估第二章:利润的形成过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利润的形成过程,包括收入、成本和费用等。

2.2 教学内容收入:介绍企业的收入来源,如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

成本:介绍企业的成本概念,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费用:介绍企业的费用概念,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2.3 教学活动讲解收入、成本和费用的概念:通过图表、案例等方式讲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企业中的收入、成本和费用,并分享讨论结果。

2.4 作业与评估第三章:利润分配的原则与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股利分配、留存收益等。

3.2 教学内容利润分配的原则:介绍公平、效率、合法等原则。

股利分配:介绍股利分配的概念和方式,如现金股利、股票股利等。

留存收益:介绍留存收益的概念和作用,如再投资、偿还债务等。

3.3 教学活动讲解利润分配的原则和方法:通过案例、讨论等方式讲解利润分配的相关概念。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利润分配方案,并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3.4 作业与评估第四章:利润分配的影响因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环境等。

4.2 教学内容企业的财务状况:介绍企业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对利润分配的影响。

市场环境:介绍市场竞争、投资机会等对利润分配的影响。

法律法规: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对利润分配的规定。

4.3 教学活动讲解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通过案例、讨论等方式讲解各种因素对利润分配的影响。

利润形成及分配教案

利润形成及分配教案

利润形成及分配教案第一章:利润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了解利润的定义及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掌握不同类型利润的概念,包括毛利润、净利润等。

1.2 教学内容利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毛利润与净利润的区别与联系。

不同类型利润在企业经营分析中的应用。

1.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利润的概念。

小组讨论,比较毛利润与净利润对企业的影响。

练习题:计算一家企业的毛利润与净利润。

第二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2.1 教学目标理解成本对利润的影响,掌握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学会计算成本利润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2.2 教学内容成本的分类及与利润的关系。

成本利润率的计算及分析。

不同成本控制策略对利润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不同成本控制策略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小组讨论:如何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练习题:计算一家企业的成本利润率,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税收与利润的关系3.1 教学目标了解税收对利润的影响,掌握税收与利润的关系。

学会计算税收对净利润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税收的基本概念及税收政策。

税收对净利润的影响及计算。

企业如何合理避税以提高利润。

3.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税收对一家企业利润的影响。

小组讨论:企业如何合理避税。

练习题:计算一家企业的税收对净利润的影响,并提出避税建议。

第四章:利润分配的原则与方法4.1 教学目标理解利润分配的原则,掌握利润分配的方法。

学会计算股利支付率,分析企业的股利政策。

4.2 教学内容利润分配的原则,包括留存盈余与股利分配。

利润分配的方法,包括固定股利支付率、固定留存比率等。

股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不同利润分配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小组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

练习题:计算一家企业的股利支付率,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章:利润表的分析与应用5.1 教学目标学会分析利润表,理解利润表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性。

掌握利润表的主要指标及分析方法。

5.2 教学内容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及主要指标。

利润形成过程的核算基础会计教案职高

利润形成过程的核算基础会计教案职高

利润形成过程的核算基础会计教案(职高)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利润的含义及构成。

2. 掌握利润形成的过程及核算方法。

3. 能够运用会计知识对企业的利润进行核算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1. 利润的含义及构成2. 利润形成的过程3. 利润核算的方法4. 利润分析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利润的含义、构成,利润形成的过程及核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利润核算的方法及利润分析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利润的含义、构成,利润形成的过程及核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企业利润核算和分析的实例。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利润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利润形成过程及其核算的兴趣。

2. 讲解利润的含义及构成:明确利润的定义,分析利润的构成要素。

3. 讲解利润形成的过程:介绍企业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与计量过程。

4. 讲解利润核算的方法:讲解会计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的核算方法。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企业利润核算和分析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利润核算的方法和过程。

6. 利润分析的应用:讲解如何利用利润数据进行企业经营分析和决策。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利润形成过程及核算方法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的利润进行核算和分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利润含义及构成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评估学生对利润核算方法和利润分析应用的掌握情况。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拓展1. 讲解其他财务指标:如毛利率、净利率等,让学生了解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

2. 介绍利润表的编制:让学生掌握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利润形成过程及核算基础会计教案的掌握情况,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利润的核算教案

利润的核算教案

利润的核算教案教案标题:利润的核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利润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利润的计算方法;3. 理解利润对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利润的概念和意义a. 利润的定义和特点;b. 利润对企业经营的作用和意义。

2. 利润的计算方法a. 利润的计算公式;b. 利润的组成要素;c. 利润的计算实例。

3. 利润对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a. 利润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b. 利润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关系;c. 利润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实例。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利润的概念和意义,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利润的概念和意义,介绍利润的定义、特点以及对企业经营的作用和意义。

3. 计算方法演示(20分钟)a. 讲解利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计算利润;b. 介绍利润的组成要素,解释每个要素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利润,并检查答案。

5. 拓展应用(15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利润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性;b. 分析利润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关系,并提供一些实例进行讨论。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利润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利润计算实例;3. 练习题及答案;4. 实际企业案例。

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2. 练习题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对实际企业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利润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利润的计算方法,以及理解利润对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学生对利润核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实例演示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利润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此外,引入实际企业案例,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评估方式多样化,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了利润)。本节课首先要说明企业最终经营成果——利润的
概念及其组成部分(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进而
掌握利润的计算公式,再对新引入的概念——营业外收支的具体
核算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 点
教学方法分析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利润的概念,知道利 润的组成并掌握利润的计算公式,同时掌握营业外收支概念及其 账户的核算方法。 技能目标:会使用利润计算公式计算企业实现的利润,并通过对 企业业务的处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明白企业最终经营目标就是形成利润并对其进 行分配,让学生明白利润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 重点:①利润的组成部分及计算公式;
②营业外收支的概念及其账户的具体核算方法。 难点:①利润的计算公式及营业外收支的概念;
②“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具体核算方法。 ① 讨论法:由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答案,教师评价; ② 启发式: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③ 讲授法:教师教授相关概念; ④ 比较法:新学知识与以前所学知识进行比较,注意区分; ⑤ 演示法:教师演示解题步骤,学生学习并掌握此方法;
⑥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核算 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发生 的各项营业外收入。贷方登记取得的营业外收入,借 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收入,期末结转 后无余额。
营业外收入
期末转入 “本年利 润”账户的 收入
发生的营业 外收入
无余额
多次强调 发生的营 业外收入 所包括的 内容,使 学生对其 有较为深 刻的印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设 计目的
一、 课程导入
① 讲授新知识之前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自己觉 得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答:获取利润(赚钱)。
② 所以,经过前期我们对企业筹集资金、物资供应、投 入生产和产品销售核算的学习之后,我们今天就将学 习企业生产的下一个环节的会计核算:利润的形成与 分配。
发生的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政府补助、盘利得盈、 罚没收入、捐赠利得等。
【例 1】20 日,企业收到 A 公司的违约罚款利得 50 000 元转作营业外收入。 解题步骤: 分析: 涉及哪些会计要素,应在哪些账户中登记? 账户的增减情况如何? 应登记在账户的哪一方? 各账户中登记的金额是多少? (与学生一起解答)
三、 课堂总结
25 000 25 000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 支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政府补助、盘利得盈、罚没收 入、捐赠利得等。
课堂总结 较为系统 的梳理本 节课所讲 授的内 容,使学 生对于本 节课知识 有个系统 的认识,
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常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 并助其记
利润的形成核算教案
数统财务会计教育 齐春明 2008211722
讲课题目
利润形成的核算
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般制造企业从筹集资金、物
资供应、投入生产到产品销售过程的会计核算方法,那么,企业
下一个工作就是核算利润及对利润进行分配(若发生亏损,则无
利润分配,此处为教学需要只假设企业经过一个会计期间的经营 教学内容分析
捐赠支出、支付的赔偿金和违约金等。

营业外收入

转出额
发生的 营业外
收入
无余额
营业外支出
发生的 营业外 支出
转出额
无余额
标题:利润的形成与分配核算
一、 利润的概念 二、 利润的计算公式: 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及税金=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三、 营业外收支概念及账户核算
通过讨论 调动课堂 气氛,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二、 新课讲解
① 利润的概念:利润又称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会 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 的财务成果,就表现为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企 业经营好,就会产生利润,经营不好就发生亏损) 启发提问:我们怎样才知道企业是经营得好还是不好 呢?(这就涉及利润的计算方法)
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及税金= 生更容易
营业利润(但营业利润并不是企业的最终利润)
理解,同
时更有兴
(其中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趣学习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各项
费用及税金: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
税金及附加)
③ 营业外收支: 启发提问:除了形成营业利润的各项收支外,企业还 有没有其他的收入或支出呢?(可以引导刚才回答问 题的学生思考,比如说昨天晚上商店来了个小偷,东 西被偷了;又比如昨晚来了个小偷被抓住了,对小偷 进行罚款 1 000 元) 营业外收支: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 直接关系的收入与支出。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 直接关系的收入,主要包括政府补助、盘盈、罚款、 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
营业外支出
发生的营业外 期末转入“本
支出
年利润”账户
的支出 无余额
发生的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常损失、盘亏损失、 公益性捐赠支出、支付的赔偿金和违约金等。
【例 2】22 日,企业用银行存款向灾区捐款 25 000 元。 (学生独立解答)
银行存款 入
25 000
营业外支出 25 000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新知识与 以前所学 知识进行 联系对 比,使学 生更深入 的理解新 知识
例子通俗 易懂,学 生容易理 解、记忆
⑤ 利润总额: 这样看来,企业利润的构成还包括营业外收支。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营业外收支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如此板书 使学生清 晰地知道 利润总额 的组成
营业外收 入
50 000
银行存款 50 000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50 000 50 000
账户讲解 结合企业 业务,锻 炼学生处 理业务的 能力
以教师引 导为主, 分部解题 培养学生 逻辑思维 能力,并 能有效地 解题
营业外支出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发生 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借方登记发生的营业外支出,贷 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支出,期末结转 后无余额。
启发提 问,引导 学生自主 思考,同 时引导内 容贴近生 活,激发 学生学习 兴趣,进 而引出新 知识
直接关系的支出,主要包括非常损失、盘亏损失、捐 赠支出、支付的违约金等。
④ 区分: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与其他业务收入、其 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收入是企业从事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经营 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材料销售、出租业务等实现的 收入。具有不经常发生,每笔业务金额一般较小,占 收入的比重较低等特点。与它相对应的就是其他业务 成本。 营业外收支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 接关系的收入和支出。它们的特点是意外、偶然的发 生,企业难以预见和控制。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 相互独立,不具因果联系。 (举例:农民种田卖粮,卖了粮食的收入是主营业务 收入,卖稻草的收入是其他业务收入,但农民在地里 挖到了一块金子那就是营业外收入)
பைடு நூலகம்
板书设计
营业外收入 入
转出额 增加额
营业外支出 增加额 转出额
无余额
无余额
启发式提 问,引导 学生思 考,加深 学生的印 象
② 营业利润:
提问:同学们家里有开小商店、小餐馆的,那么同学 将新知识
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算挣了多少钱的呢?(叫 2-3 个 的讲解与
学生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总结归纳)
现实生活
答:收到的钱-本钱-费用=挣到的钱
联系起
(那么企业是怎么算的呢?其实也差不多,一一对应) 来,使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